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口腔癌手术血管化皮瓣移植的整体护理
1
作者 陈利华 夏佩燕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02年第4期359-360,共2页
目的 :总结口腔癌颌颈联合根治血管化皮瓣移植修复缺损组织的整体护理措施。方法 :对 5 0例口腔癌患者围手术期运用护理程序进行整体护理。结果 :5 0例患者血管化皮瓣移植 ,成活率达 98% ,1例坏死 ,伤口感染 2例。结论 :本术式明显减少... 目的 :总结口腔癌颌颈联合根治血管化皮瓣移植修复缺损组织的整体护理措施。方法 :对 5 0例口腔癌患者围手术期运用护理程序进行整体护理。结果 :5 0例患者血管化皮瓣移植 ,成活率达 98% ,1例坏死 ,伤口感染 2例。结论 :本术式明显减少术后并发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癌 血管化皮瓣移植 口腔肿瘤 外科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瓣按摩法处理早期血管化游离皮瓣移植术后静脉血管危象2例报告 被引量:7
2
作者 白萍 康晓伟 +1 位作者 王佃灿 姜莹 《护士进修杂志》 2018年第1期92-93,共2页
近年来,各种血管化游离皮瓣已广泛应用于头颈部各种组织缺损的修复,不仅进一步扩大了肿瘤根治术的适应证,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而且患者的咀嚼、吞咽、言语和感觉功能性重建的质量也获得明显提高,从而减轻了患者的精神创伤及痛苦,尽早恢... 近年来,各种血管化游离皮瓣已广泛应用于头颈部各种组织缺损的修复,不仅进一步扩大了肿瘤根治术的适应证,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而且患者的咀嚼、吞咽、言语和感觉功能性重建的质量也获得明显提高,从而减轻了患者的精神创伤及痛苦,尽早恢复社会生活。但是,血管化游离组织瓣的成功率还不理想,移植术后血管危象的发生率高达2.83%~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癌 鳞状细胞癌 按摩法 血管游离移植 静脉血管危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股沟薄层血管化淋巴结皮瓣移植术治疗乳腺癌术后Ⅲ期上肢淋巴水肿的护理 被引量:2
3
作者 何英煜 蒙燕 +5 位作者 李繁荣 卓雪飘 石蓝霏 陆华 苏玉兰 游雪梅 《中国临床护理》 2023年第8期484-487,共4页
总结腹股沟薄层血管化淋巴结皮瓣移植术治疗乳腺癌术后Ⅲ期上肢淋巴水肿的护理经验。通过术前淋巴水肿综合消肿治疗,加强术后皮瓣血液循环评估及供区并发症观察,术后持续功能锻炼,实施“互联网+”个案管理和随访。11例患者移植的淋巴结... 总结腹股沟薄层血管化淋巴结皮瓣移植术治疗乳腺癌术后Ⅲ期上肢淋巴水肿的护理经验。通过术前淋巴水肿综合消肿治疗,加强术后皮瓣血液循环评估及供区并发症观察,术后持续功能锻炼,实施“互联网+”个案管理和随访。11例患者移植的淋巴结皮瓣均成活,术后未出现严重并发症,肢体水肿症状缓解,上肢功能恢复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层血管淋巴结移植 乳腺癌 淋巴水肿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层血管化腹股沟淋巴结皮瓣移植联合反向淋巴显影在继发性上肢淋巴水肿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廖晓明 蒋奕 +3 位作者 唐玮 杨华伟 姬逸男 韦莉颖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 CAS 2022年第1期8-13,共6页
目的探讨薄层血管化腹股沟淋巴结皮瓣移植联合反向淋巴显影在继发性上肢淋巴水肿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9年7月至2020年9月,应用吲哚菁绿、美蓝双染法引导的反向淋巴显影术,制备薄层游离血管化腹股沟淋巴结皮瓣,切取后移植于患侧上肢... 目的探讨薄层血管化腹股沟淋巴结皮瓣移植联合反向淋巴显影在继发性上肢淋巴水肿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9年7月至2020年9月,应用吲哚菁绿、美蓝双染法引导的反向淋巴显影术,制备薄层游离血管化腹股沟淋巴结皮瓣,切取后移植于患侧上肢,治疗乳腺癌术后继发性淋巴水肿患者5例。皮瓣约10 cm×5 cm大小,平均厚度约0.7 cm,切取供区淋巴结约2~3枚,术后随访7~15个月。结果5例皮瓣存活良好,淋巴结均存活。术后随访显示,患肢臂围均于1.5个月后出现明显缩小,供区无并发症。结论联合反向淋巴显影技术完成的薄层血管化淋巴结游离皮瓣移植治疗继发性上肢淋巴水肿疗效优良,明显改善患肢臃肿外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层血管腹股沟淋巴结移植 淋巴水肿 吲哚菁绿 反向淋巴显影 乳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化淋巴结移植联合淋巴静脉吻合术治疗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4
5
作者 兰荣玉 张卫华 +4 位作者 韩林轩 吴晓飞 吴卓檀 覃杰 任晓平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SCD 2023年第11期1183-1191,共9页
目的探讨血管化淋巴结移植(VLNT)联合淋巴静脉吻合术(LVA)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7月至2022年7月在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修复重建显微外科接受治疗的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患者资料,根据治疗方... 目的探讨血管化淋巴结移植(VLNT)联合淋巴静脉吻合术(LVA)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7月至2022年7月在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修复重建显微外科接受治疗的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患者资料,根据治疗方式分为LVA组和VLNT联合LVA组。所有患肢术前均进行吲哚菁绿(ICG)近红外淋巴成像检查。LVA组:根据ICG淋巴造影结果在患肢选取4~5个水平,Z形切开至皮下脂肪层,显微镜下行淋巴管与皮下小静脉端-端吻合或端-侧吻合。VLNT联合LVA组:在腋窝区域标记肱动脉和肱静脉分支位置;切取带旋髂浅血管蒂和4~5个淋巴结的腹股沟皮瓣;患肢腋窝区行旋髂浅血管蒂与肱动脉和肱静脉分支的端-端吻合;根据ICG淋巴造影行LVA,具体同LVA组。术后观察患肢皮肤软组织情况及VLNT联合LVA组皮瓣血运情况;手术前后分别测量患者上肢臂围周径(从腕部开始至腕上32 cm,每隔4 cm测量1次,共9个水平的周径)和上肢体积。采用SPSS 24.0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计量资料数据用±s表示,同组手术前后的数据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2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共纳入14例女性患者,每组各7例,均为单侧发病。术前2组患者年龄、病情分期、各水平患肢周径和患肢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患肢皮肤软组织情况良好,无一例出现丹毒、蜂窝组织炎或淋巴管炎等并发症。VLNT联合LVA组患者皮瓣均顺利成活,术口愈合良好,皮瓣无感染、坏死等并发症。术后1年2组患者患肢周径和体积均较术前有不同程度改善,其中VLNT联合LVA组术后患肢(腕部、腕上4、8、12、16、20、24、28、32 cm水平)的周径较术前明显减小(P<0.01),LVA组术后患肢(腕部、腕上4、8、12、16、20 cm水平)的周径较术前明显减小(P<0.05);2组患肢体积均较术前显著缩小(P<0.05)。组间比较显示,VLNT联合LVA组患者术后患肢(腕上24、28和32 cm水平)周径减小程度及患肢体积缩小程度均较LVA组更显著(P<0.05)。结论乳腺癌术后的上肢淋巴水肿患者经治疗后均得到明显改善,相对于单纯LVA治疗,选择VLNT联合LVA治疗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淋巴水肿 血管淋巴结移植 淋巴静脉吻合术 吲哚菁绿
原文传递
口腔肿瘤术后颌骨缺损的修复重建 被引量:2
6
作者 王玉龙 韩龙 范宇 《河北医药》 CAS 2011年第3期439-440,共2页
肿瘤术后的颌骨缺损使患者丧失咀嚼、语言功能,并导致颜面畸形。颌骨缺损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往往导致其沉重的心理负担和精神压力。与恶性肿瘤相比,良性肿瘤患者可以有较多的重建方法供选择和应用,
关键词 颌骨缺损修复 血管神经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妇科恶性肿瘤根治术后下肢淋巴水肿的外科治疗进展 被引量:3
7
作者 程舸畅(综述) 唐举玉(审校)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30-235,共6页
妇科恶性肿瘤治疗技术的进步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时间,但下肢淋巴水肿作为其手术并发症却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健康及生活质量,妇科恶性肿瘤根治术后继发的下肢淋巴水肿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就其手术治疗进展进行综述,介绍各种术式的应... 妇科恶性肿瘤治疗技术的进步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时间,但下肢淋巴水肿作为其手术并发症却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健康及生活质量,妇科恶性肿瘤根治术后继发的下肢淋巴水肿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就其手术治疗进展进行综述,介绍各种术式的应用情况、适应证、存在问题及注意事项等,并提出其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水肿 血管淋巴结移植 网膜淋巴结移植 淋巴静脉吻合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