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1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强脉冲光嫩肤、脱毛及治疗浅表血管性损害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张兆锋 沈华 +1 位作者 贾万新 沈尊理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3年第4期464-466,共3页
目的:比较强脉冲光(i nt ens e pul s ed l i ght,IPL)嫩肤、脱毛及治疗浅表血管性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IPL对三组(每组30例)患者进行嫩肤、脱毛及治疗浅表血管性损害,平均随访时间为28个月。随访内容包括年龄、性别、皮肤类型、... 目的:比较强脉冲光(i nt ens e pul s ed l i ght,IPL)嫩肤、脱毛及治疗浅表血管性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IPL对三组(每组30例)患者进行嫩肤、脱毛及治疗浅表血管性损害,平均随访时间为28个月。随访内容包括年龄、性别、皮肤类型、红斑、色素改变及水疱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以患者本人对治疗效果的主观满意程度来评价疗效,同时设立一观察者评价改善程度,并经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应用IPL进行嫩肤、脱毛及治疗浅表血管性损害,嫩肤的并发症约为10%,脱毛的并发症约为16.7%,治疗浅表血管性损害的并发症约为6.7%。三组疗效的满意度无显著性差异。患者主观满意度与客观改善程度一致。结论:IPL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嫩肤、脱毛及治疗浅表血管性损害的方法,患者的主观满意度可以作为衡量疗效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嫩肤 脱毛 血管性损害 强脉冲光 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血管性损害的脉冲染料激光治疗
2
作者 Geron.,R 张美珏 《激光医学》 1996年第3期120-123,共4页
脉宽300至450us的氙灯泵浦脉冲染料激光(577.585nm)已被证实能有效及安全地治疗儿童葡萄酒色痣、毛细血管扩张和浅表血管瘤,本文目的是对儿童血管性损害的脉冲染料激光治疗的指征作一评述。
关键词 儿童 血管性损害 激光治疗 脉冲染料激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性认知损害的中医证候与认知功能的关系 被引量:17
3
作者 时晶 魏明清 +2 位作者 马福云 苗迎春 田金洲 《中西医结合学报》 CAS 2011年第10期1075-1082,共8页
目的:探讨血管性认知损害(vascular cognitive i mpairment,VCI)患者的认知功能与中医证候的相关性,为VCI的中医辨证治疗提供依据。方法:2006年12月~2010年3月从北京东直门医院老年病科和社区居民中招募774名患者,筛选出认知正常组... 目的:探讨血管性认知损害(vascular cognitive i mpairment,VCI)患者的认知功能与中医证候的相关性,为VCI的中医辨证治疗提供依据。方法:2006年12月~2010年3月从北京东直门医院老年病科和社区居民中招募774名患者,筛选出认知正常组251例,VCI组107例。采用海金斯基缺血量表(Hachinski ischemic scale,HIS)、汉密尔顿抑郁评定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中文版、临床痴呆评定量表(clinical dementia ratingscale,CDR)、画钟试验(clock drawing test,CDT)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bility of dailyliving,ADL)评价患者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和痴呆的严重程度等,采用偏相关分析法分析VCI患者认知功能与中医证候的相关性。结果:VCI组中医证候与量表成绩的相关性分析显示,MMSE总分、CDT得分均与痰浊蒙窍证呈负相关(r=-0.525,r=-0.321;P=0.000,P=0.001),ADL与痰浊蒙窍证呈正相关(r=0.424,P=0.000),与肾精亏虚证呈正相关(r=0.216,P=0.028)。VCI组的认知功能与中医证候的偏相关分析显示,MMSE中总定向力以及时间和空间定向力得分均与痰浊蒙窍证呈负相关(r=-0.451,r=-0.448,r=-0.392;P=0.001,P=0.000,P=0.004),单词即刻记忆和单词延迟回忆得分与痰浊蒙窍证呈负相关(r=-0.355,r=-0.225;P=0.000,P=0.021),计算力/注意力、语言功能及执行功能得分均与痰浊蒙窍证呈负相关(r=-0.379,r=-0.448,r=-0.321;P=0.000,P=0.000,P=0.013)。痰浊蒙窍证患者的MMSE中总定向力、时间定向力、空间定向力、注意力/计算力均显著低于无痰浊蒙窍证患者(P〈0.01),痰浊蒙窍证患者语言功能及单词延迟回忆得分均显著低于无痰浊蒙窍证患者(P〈0.05)。结论:VCI的主要中医证候为肾精亏虚、痰浊蒙窍和瘀阻脑络,其中痰浊与患者定向力、记忆力、注意力/计算力、语言功能关系密切,故化痰开窍法可用于防治血管性认知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认知损害 中医证候 认知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的P300特点及其相关因素 被引量:41
4
作者 张巧俊 郭生龙 +2 位作者 向丽 余翠红 赵英贤 《中国临床康复》 CAS CSCD 2003年第7期1090-1091,共2页
目的研究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vascularcognitiveimpairment,VCI)患者P300的变化特点,探讨P300在早期识别VCI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听觉Oddball程序,测定40例VCI和15例血管性痴呆(vasculardementia,VD)患者的P300,同时测定MMSE,并与影... 目的研究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vascularcognitiveimpairment,VCI)患者P300的变化特点,探讨P300在早期识别VCI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听觉Oddball程序,测定40例VCI和15例血管性痴呆(vasculardementia,VD)患者的P300,同时测定MMSE,并与影像学特点、相关危险因素综合分析评价。结果VCI和VD两组患者P300潜伏期显著延长,波幅明显降低(P<0.01,P<0.001),并与MMSE的评分降低显著相关(r=-0.599,P<0.05);以病灶位于额、颞叶者P300的异常更显著;患有糖尿病者P300的异常变化更明显。结论P300波能客观的反映患者的认知机能,且较MMSE敏感,能更早地反映细微的认知障碍或智能障碍;P300测定对于早期确定患者有无认知障碍及其程度以及对患者预后的预测有很重要的临床应有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 糖尿病 认知障碍 血管性痴呆 影像学 危险因素 P300 事件相关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患者工作记忆和计算能力的fMRI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周敬华 张其梅 +2 位作者 秦觅 陈江津 余从新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9-51,共3页
目的研究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患者在执行工作记忆和计算任务时,其功能磁共振(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的信号激活脑区强度同正常人进行比较是否存在区别,明确VCI患者脑功能区信... 目的研究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患者在执行工作记忆和计算任务时,其功能磁共振(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的信号激活脑区强度同正常人进行比较是否存在区别,明确VCI患者脑功能区信号变化特点,为VCI提供影像学诊断依据。方法采用简明精神状态检查(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进行智能评定。利用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对25例VCI患者和15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倒背数字作业,计算能力测验,对脑激活功能区进行分析,利用SPM2软件对图像数据进行处理。结果 VCI患者倒背数字作业时,双侧额中回、海马及颞上回激活脑区像素值显著减少(P<0.05);在计算能力测试方面,双侧额中回、海马、颞上回以及左侧角回、缘上回激活脑区像素值也显著减少(P<0.05)。结论在执行工作记忆和计算任务时,VCI患者存在特定激活脑区信号的减弱,通过对fMRI信号的侦测,可以为VCI的早期诊断提供影像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 功能磁共振 工作记忆 计算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遗忘型轻度认知损害患者和非痴呆血管性认知的损害患者认知功能比较 被引量:4
6
作者 袁晶 郭起浩 +1 位作者 付建辉 洪震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77-82,共6页
目的:探讨遗忘型轻度认知损害(amnestic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aMCI)和非痴呆血管性认知损害(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no dementia,VCI-ND)的认知缺损的特征。方法:本研究为病例对照研究。2006年10月至2007年3月在本院神经内... 目的:探讨遗忘型轻度认知损害(amnestic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aMCI)和非痴呆血管性认知损害(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no dementia,VCI-ND)的认知缺损的特征。方法:本研究为病例对照研究。2006年10月至2007年3月在本院神经内科"记忆障碍"或"中风"门诊选取遗忘型轻度认知损害者10人、非痴呆血管性认知损害者12人,在社区退休老人中随机抽取16人为正常对照组。所有受试年龄在50~80岁之间,教育程度在初中及初中以上,全部完成头颅CT或核磁共振、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及成套神经心理测验。结果:三种记忆测验中,aMCI组各项记忆得分均为最低,aMCI组和VCI-ND组各项得分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如,复杂图形测验延迟回忆:正常组(18.8±9.5)、aMCI组(5.6±5.6)、VCI-ND组(9.6±7.0),P<0.01]。执行功能测验中,反应耗时数测验VCI-ND组完成时间为最长,其次是aMCI组[如,连线测验B的耗时数:两组得分分别为(266.6±109.9)、(199.2±48.6),P=0.034];而反应正确数测验VCI-ND和aMCI组表现均较正常组差[如,Stroop色词测验卡片C正确数正常组(46.8±2.9)、aMCI组(38.7±11.6)、VCI-ND组(38.3±6.8),P<0.01]。结论:遗忘型轻度认知损害患者以情景记忆损害为较早出现严重的认知损害,而非痴呆血管性认知损害患者以执行功能的定势转移障碍为主。这个结果反映了两者在病理机制上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心理学 量表 轻度认知损害 血管性认知损害 执行功能 病例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为认知疗法对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11
7
作者 张建敏 董津平 +2 位作者 赵爱焕 孟丽娜 王姗姗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1年第19期10-12,共3页
目的了解缺血性脑卒中住院患者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的发生率,并探讨行为认知疗法对患者认知功能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7-12月在解放军第254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共422例,经临床痴呆评定量表(clinical dementia ra... 目的了解缺血性脑卒中住院患者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的发生率,并探讨行为认知疗法对患者认知功能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7-12月在解放军第254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共422例,经临床痴呆评定量表(clinical dementia rating,CDR)检出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非痴呆(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 no dementia,VCI-ND)患者167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84)和对照组(N=83)。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行为、认知疗法等多项护理措施。2周后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比较两组患者认知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住院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VCI-ND发生率为39.57%;观察组认知功能评分较前明显改善(P<0.05),而对照组改善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VCI-ND发生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临床护理工作中应给予足够重视。采取包括心理护理等多项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可改善患者认知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的临床进展 被引量:17
8
作者 孟超 张新卿 +1 位作者 孙厚亮 王恒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1期127-129,共3页
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vascularcognitiveimpairment,VCI)这一概念的提出,为血管性痴呆的早期预防和干预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有认知功能损害的脑血管病比无认知功能损害者预后差。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与脑血管病危险因素、老龄等多种因素... 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vascularcognitiveimpairment,VCI)这一概念的提出,为血管性痴呆的早期预防和干预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有认知功能损害的脑血管病比无认知功能损害者预后差。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与脑血管病危险因素、老龄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氨基脲敏感性胺氧化酶(semicarbazideseusitiveamineoxidase,SSAO)、微循环障碍、白质疏松等可能在其发病过程中起作用。VCI的结构影像学表现无特异性,不同部位所引起的认知损害其功能影像学的表现也是不同的。VCI的不同阶段各有其诊断标准,目前尚未发现特异性的早期诊断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 认知障碍 VCI 脑卒中 血管性痴呆 阿尔茨海默病 A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苯肽治疗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6
9
作者 包纪盛 陈亚萍 +1 位作者 林志 陈燕萍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878-878,共1页
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是由Bowler最早提出,由脑血管疾病引起或与脑血管疾病及其危险因素密切相关的各种程度的认知功能损害。VCI病程进展缓慢,病情起伏不稳,由不同部位脑组织血管损伤表现出相... 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是由Bowler最早提出,由脑血管疾病引起或与脑血管疾病及其危险因素密切相关的各种程度的认知功能损害。VCI病程进展缓慢,病情起伏不稳,由不同部位脑组织血管损伤表现出相应症状和体征。认知功能显著随增龄性减退,随着我国老龄社会程度的不断加深,VCI患者也日渐增加,对其至今仍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使之成为家庭、社会日益加重的负担。近年来,我们采用丁苯肽胶囊对高龄VCI患者进行治疗,以探讨其疗效,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 临床观察 治疗 血管疾病 VCI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性轻度认知损害患者血清胱抑素C水平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王为强 张子诚 +1 位作者 宇辉 赵宾 《中国现代医生》 2013年第25期26-27,共2页
目的探讨血管性轻度认知功能损害(V-MCI)与血清胱抑素C(Cys C)的相关性。方法对70例血管性轻度认知功能损害(V-MCI组)和67例认知功能正常对照组(非V-MCI组)进行详细临床评估和血清Cys C测定。结果 V-MCI组Cys C水平明显高于非V-MCI组(P&... 目的探讨血管性轻度认知功能损害(V-MCI)与血清胱抑素C(Cys C)的相关性。方法对70例血管性轻度认知功能损害(V-MCI组)和67例认知功能正常对照组(非V-MCI组)进行详细临床评估和血清Cys C测定。结果 V-MCI组Cys C水平明显高于非V-MCI组(P<0.05),其Cys C水平与MoCA评分中的视空间/执行功能、命名、注意与计算力、语言、延迟回忆各亚项的评分及其总分呈明显负相关(P<0.05)。结论高Cys C可能是V-MCI的独立危险因素,Cys C水平可能与认知功能损害的程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胱抑素C 血管性认知损害 血管性痴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性认知损害的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1
作者 滕丹阳 郑健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6年第4期371-373,共3页
关键词 血管性认知损害 血管性痴呆 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类型脑小血管病伴发非痴呆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的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杜鹃 赖成虹 刘萍 《山东医药》 CAS 2012年第32期63-65,共3页
目的分析比较脑小血管病不同临床类型的非痴呆血管性认知功能的损害差异。方法纳入脑小血管病患者118例,包括52例腔隙性脑梗死灶(LI)和66例白质疏松(WML),健康对照组80例。对研究对象进行神经心理学测验,包括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 目的分析比较脑小血管病不同临床类型的非痴呆血管性认知功能的损害差异。方法纳入脑小血管病患者118例,包括52例腔隙性脑梗死灶(LI)和66例白质疏松(WML),健康对照组80例。对研究对象进行神经心理学测验,包括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简易智能状态检查表(MMSE)、语义分类流畅测验(动物)、简短Stroop测验、画钟实验、积木测验、数字广度顺背测验、数字符号测验、逻辑记忆亚测验、再生亚测验。结果与对照组比较,LI组和WML组Stroop测验评分升高,其他各项评分均降低(P<0.05)。LI组语义分类流畅测验(动物)、Stroop测验、数字符号测验、听觉词语学习测验(言语性记忆)、视觉再生亚测验(视觉性记忆)、MoCA、MMSE评分高于WML组(P<0.05)。结论 LI组和WML组患者血管性认知功能均受到损害,且总体上来说WML组患者更为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小血管 脑小腔隙灶 白质疏松 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脑髓理论为指导探讨血管性轻度认知功能损害的治疗思路 被引量:7
13
作者 黎明全 赵建军 +2 位作者 徐云龙 王莹 刘聪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2年第5期763-764,775,共3页
秉承任继学教授"脑髓理论"的学术思想,对血管性轻度认知功能损害提出新的病因病机学说:肾精不足,脑髓失养,加之瘀血内阻,脂膏壅塞,水津血互渗,聚为痰涎,痰瘀互阻,毒自内生,毒邪损害,神机失用,发为痴呆。髓以养为用,治疗当虚... 秉承任继学教授"脑髓理论"的学术思想,对血管性轻度认知功能损害提出新的病因病机学说:肾精不足,脑髓失养,加之瘀血内阻,脂膏壅塞,水津血互渗,聚为痰涎,痰瘀互阻,毒自内生,毒邪损害,神机失用,发为痴呆。髓以养为用,治疗当虚实同治,补肾填精益髓治其本,活血化痰解毒治其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髓理论 血管性轻度认知功能损害 痴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心理量表在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筛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4
作者 孟超 张新卿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19-320,U001,U002,共4页
在老年期痴呆中,血管性痴呆占的比例较高,是相对可干预的,因此对于脑血管病后认知功能损害的早期筛查诊断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 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 神经心理量表 筛查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康法治疗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6
15
作者 张立 刘淑秀 +2 位作者 邢艳丽 王艳 关莹 《针灸临床杂志》 2014年第12期24-26,共3页
目的:观察针康法治疗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VCIN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VCIND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头穴丛刺组、针康组(头穴丛刺结合认知功能训练组),每组各30例。康复组采用认知功能训练法、头穴丛刺组采用于氏头穴丛刺法针... 目的:观察针康法治疗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VCIN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VCIND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头穴丛刺组、针康组(头穴丛刺结合认知功能训练组),每组各30例。康复组采用认知功能训练法、头穴丛刺组采用于氏头穴丛刺法针刺治疗、针康组采用头穴丛刺结合认知功能训练法,共治疗8周,比较3组患者认知功能改善情况。结果:3组患者治疗后组间比较:针康组与康复组及头穴丛刺组的Mo CA总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康复组和头穴丛刺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针康组中,视空间与执行能力、注意力、语言、延迟回忆、定向力方面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康法能较好改善VCIND患者的认知功能,且效果优于单纯的认知功能训练与单纯头穴丛刺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 针康法 头穴丛刺 认知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微出血与血管性认知损害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6
作者 夏程 陈会生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14年第4期36-38,共3页
血管性认知损害(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是痴呆病因之一,最早定义为由皮层或皮层下梗死而引起的多发性脑梗死性痴呆和卒中后痴呆.然而皮层下小血管病同样在VCI中发挥重要作用[1-3].磁共振为血管性痴呆诊断标准之一[4].磁... 血管性认知损害(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是痴呆病因之一,最早定义为由皮层或皮层下梗死而引起的多发性脑梗死性痴呆和卒中后痴呆.然而皮层下小血管病同样在VCI中发挥重要作用[1-3].磁共振为血管性痴呆诊断标准之一[4].磁共振检查小血管病的表现包括白质高信号(white matter hyperintensity,WMH)和多发腔隙灶.近年来,脑微出血(cerebral microbleeds,CMBs)被认为也是一种小血管病的病理表现[5-10],但是其对认知功能损害的临床意义仍不清楚[11].本文对CMBs与VCI近年的研究成果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微出血 血管性认知损害 磁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性认知损害中医证候特征及其与执行功能的关系 被引量:3
17
作者 马福云 时晶 +2 位作者 魏明清 康盛华 田金洲 《吉林中医药》 2018年第3期289-293,共5页
目的探讨血管性认知损害患者的执行功能与中医证候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患者139例,分为正常认知组(NC)(CDR=0)31例(22.3%)、血管性认知损害(VCI-ND)组(CDR=0.5)74例(53.2%)和血管性痴呆(Va D)组(CDR≥1)34例(24.5%),探讨患者的中医证候与... 目的探讨血管性认知损害患者的执行功能与中医证候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患者139例,分为正常认知组(NC)(CDR=0)31例(22.3%)、血管性认知损害(VCI-ND)组(CDR=0.5)74例(53.2%)和血管性痴呆(Va D)组(CDR≥1)34例(24.5%),探讨患者的中医证候与执行功能的关系。结果血管性认知损害的主要证候为肾精亏虚(60.8%)、痰浊蒙窍(52.9%)和瘀阻脑络(73.5%)。VCI-ND组肾精亏虚积分(7.93±4.582)显著高于NC组(5.1±4.277,P<0.05),并显著低于Va D组(9.47±4.548,P<0.01);VCI-ND组痰浊蒙窍积分(3.65±3.89)显著低于Va D组(7.24±5.332,P<0.01),与NC组(2.26±3.076)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VCI-ND组瘀阻脑络积分(9.47±3.844)高于NC组(6.35±3.675,P<0.01),也显著高于Va D组(8.59±5.076,P<0.01);患者画钟试验(CDT)(2.83±1.384)和执行功能(MMSE)(4.04±1.237)得分均与痰浊蒙窍积分(4.78±4.679)负相关(P<0.05,P<0.01)。结论血管性认知损害的主要证候为肾精亏虚、痰浊蒙窍和瘀阻脑络,其中痰浊蒙窍与患者定向力、记忆力、注意力/计算力、语言功能关系密切,与执行功能的损害可能有关,故化痰开窍法可用于防治血管性认知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认知损害 中医证候 认知功能 化痰开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性认知损害 被引量:5
18
作者 孙厚亮 张新卿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i005-i007,共3页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年期痴呆越来越成为严重的社会公共卫生问题.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aD)是继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之后第二位常见的老年期痴呆.血管性认知损害(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l)指由...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年期痴呆越来越成为严重的社会公共卫生问题.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aD)是继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之后第二位常见的老年期痴呆.血管性认知损害(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l)指由于血管因素引起的不同程度的认知障碍.这一概念的提出,能早期识别由于血管因素引起的智能衰退,通过积极干预,减缓或避免脑功能严重损害,因而引起了广泛关注[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认知损害 老年期痴呆 血管性痴呆 流行病学 发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苁蓉益肾颗粒治疗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损害病人6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9
作者 顾超 沈婷 +3 位作者 袁灿兴 安红梅 顾婷婷 张田丽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17年第2期133-136,共4页
目的观察苁蓉益肾颗粒治疗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在给予血管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同时加用苁蓉益肾颗粒,对照组加用茴拉西坦片。2组疗程均为6月,观察2组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 目的观察苁蓉益肾颗粒治疗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在给予血管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同时加用苁蓉益肾颗粒,对照组加用茴拉西坦片。2组疗程均为6月,观察2组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 CA)、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DL)及中医痴呆证候量表评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MMSE和Mo CA量表的评分均有提高,中医症候积分降低,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苁蓉益肾颗粒在中医症候积分、MMSE评分方面改善较茴拉西坦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病人血、尿、粪常规,肝、肾功能及心电图等指标治疗前后均正常。结论苁蓉益肾颗粒对血管性认知损害非痴呆型病人的疗效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损害 苁蓉益肾颗粒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益髓、活血化痰解毒法治疗血管性轻度认知功能损害临床研究 被引量:15
20
作者 赵建军 刘珺莹 +2 位作者 黎明全 徐云龙 刘聪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2年第5期783-784,共2页
目的:观察赵建军教授基于"脑髓理论"采用补肾益髓,活血化痰解毒法对血管性轻度认知功能损害防治的有效性。方法:180例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髓海不足,痰瘀阻窍证)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90例,治疗组给予补肾益髓,活血化痰解毒法拟中... 目的:观察赵建军教授基于"脑髓理论"采用补肾益髓,活血化痰解毒法对血管性轻度认知功能损害防治的有效性。方法:180例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髓海不足,痰瘀阻窍证)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90例,治疗组给予补肾益髓,活血化痰解毒法拟中药汤剂(石菖蒲、郁金、山药、山茱萸、龟板胶、川芎、红花)治疗,对照组给予尼莫地平片治疗,3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分别采用MMSE及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进行评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治疗后MoCA评分(21.8±2.28);MMSE评分治疗组(27.80±0.54),对照组(25.27±0.76),2组比较,P<0.05。结论:补肾益髓,活血化痰解毒法对血管性轻度认知功能损害防治有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有较高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轻度认知功能损害 血管 脑髓理论 补肾益髓 活血化痰解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