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0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银杏叶提取物联合盐酸倍他司汀治疗对血管源性眩晕患者症状转归的影响
1
作者 韩敏莉 侯帅 《中外医学研究》 2025年第3期37-40,共4页
目的:观察探讨血管源性眩晕患者联合应用盐酸倍他司汀、银杏叶提取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2月—2024年3月洛川县医院接收的106例血管源性眩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给予盐酸倍他司汀治疗,53例)和观察组... 目的:观察探讨血管源性眩晕患者联合应用盐酸倍他司汀、银杏叶提取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2月—2024年3月洛川县医院接收的106例血管源性眩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给予盐酸倍他司汀治疗,53例)和观察组(给予盐酸倍他司汀治疗同时加用银杏叶提取物,53例)。比较两组总有效率、脑动脉血流量、血浆纤维蛋白原(FIB)、红细胞沉降率(ESR)、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C反应蛋白(CRP)、血清淀粉酶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脑动脉血流量、FIB、ESR、VEGF、CRP、血清淀粉酶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脑动脉血流量、VEGF升高,FIB、ESR、CRP、血清淀粉酶水平降低,并且观察组治疗后的脑动脉血流量、VEGF比对照组高,FIB、ESR、CRP、血清淀粉酶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用药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管源性眩晕患者应用盐酸倍他司汀治疗同时加用银杏叶提取物,能够进一步增加脑动脉血流量,改善FIB、ESR、VEGF水平,减轻炎性反应,临床疗效确切,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源性眩晕 盐酸倍他司汀 银杏叶提取物 脑动脉血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扩展版NIHSS在孤立性血管源性眩晕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2
作者 江宗泽 《当代医药论丛》 2025年第1期20-22,共3页
目的:探讨扩展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e-NIHSS)在NIHSS评分为0分的孤立性血管源性眩晕患者中的评估价值。方法:纳入NIHSS评分为0分的经头颅MRI检查证实的孤立性血管源性眩晕患者,分析其临床症状及体征、梗死部位、脑血管病危险... 目的:探讨扩展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e-NIHSS)在NIHSS评分为0分的孤立性血管源性眩晕患者中的评估价值。方法:纳入NIHSS评分为0分的经头颅MRI检查证实的孤立性血管源性眩晕患者,分析其临床症状及体征、梗死部位、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等,探讨e-NIHSS在孤立性血管源性眩晕患者中的评估价值。结果:纳入的20例孤立性血管源性眩晕患者,在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方面,有高血压13例(65%),糖尿病6例(30%),高脂血症11例(55%),冠心病4例(20%),房颤3例(15%),吸烟史12例(60%),饮酒史6例(30%);头晕形式方面,持续性头晕8例(40%),发作性头晕12例(60%);伴随症状方面,伴视物旋转11例(55%),伴视物成双2例(10%),伴视物模糊1例(5%),伴恶心、呕吐等自主神经症状7例(35%),伴站立、步态不稳15例(75%);根据头颅MRI弥散加权成像确定梗死部位,所有患者梗死部位均位于后循环供血区,其中中脑2例(10%),脑桥4例(20%),延髓2例(10%),小脑11例(55%),枕叶1例(5%);所有患者的NIHSS评分均为0分,e-NIHSS评分为1~5分,平均(1.70±0.98)分。结论:e-NIHSS对孤立性血管源性眩晕的敏感性较高,是NIHSS的有效补充,对于急性眩晕患者应首选e-NIHSS进行评估,以提高对后循环缺血的识别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扩展版 孤立血管源性眩晕 后循环卒中 MRI弥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源性脑白质高信号患者淡漠与执行功能及睡眠质量的关系
3
作者 王卫华 于梦伟 +1 位作者 贺赟 陈贵海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607-1611,共5页
目的 调查血管源性脑白质高信号(V-WMH)患者淡漠发生率及淡漠与总体认知功能、执行功能及睡眠质量的相关性。方法 前瞻性招募2021年2月至2022年3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经头颅磁共振成像(MRI)扫描确诊的50~75岁V-WMH患者82例,其中... 目的 调查血管源性脑白质高信号(V-WMH)患者淡漠发生率及淡漠与总体认知功能、执行功能及睡眠质量的相关性。方法 前瞻性招募2021年2月至2022年3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经头颅磁共振成像(MRI)扫描确诊的50~75岁V-WMH患者82例,其中男45例,女37例;应用淡漠评定量表临床版(AES-C)评分,将患者分为淡漠组(AES-C≥40.5分)和非淡漠组(AES-C<40.5分),淡漠组28例,非淡漠组54例。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受教育年限、体质量指数(BMI)、吸烟史、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对两组依据MRI结果应用Fazekas量表对脑白质病变程度进行评分、应用汉密尔顿抑郁(HAMD)量表和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量表对两组抑郁及总体认知进行评估、应用Stroop色测测验(SCWT)和连线测验(TMT)评估患者的执行功能、应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评估睡眠质量。结果 82例V-WMH患者中,淡漠发生率为34.15%(28/82)。淡漠组年龄及Fazekas量表得分明显高于非淡漠组(P<0.05,P<0.01)。淡漠组总体认知MMSE得分明显低于非淡漠组,执行功能SCWT干扰效应和TMT干扰量明显高于非淡漠组(P<0.05,P<0.01)。相关性分析发现,V-WMH患者淡漠与年龄、Fazekas量表得分呈正相关、与总体认知MMSE得分呈负相关(均P<0.05)。此外,V-WMH患者淡漠与SCWT干扰效应及TMT干扰量呈正相关,与睡眠质量PSQI总得分呈正相关(P<0.05,P<0.01)。与PSQI各睡眠因子相关性分析发现,V-WMH患者淡漠与主观睡眠质量、睡眠效率和日间功能呈正相关(P<0.05)。结论 淡漠在V-WMH患者中发生率高;V-WMH伴随淡漠与执行功能受损及睡眠质量下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源性脑白质高信号 淡漠 认知功能 执行功能 睡眠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源性眩晕中医证型与全脑血管造影相关性研究
4
作者 廖德志 魏丹 《光明中医》 2024年第22期4524-4526,共3页
目的探讨血管源性眩晕患者中医证型与全脑血管造影血管病变结果相关性。方法纳入武汉市第一医院2023年8月—2023年11月接受脑血管造影的血管源性眩晕患者共134例,回顾性分析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中医证型和全脑血管造影血管病变结果。... 目的探讨血管源性眩晕患者中医证型与全脑血管造影血管病变结果相关性。方法纳入武汉市第一医院2023年8月—2023年11月接受脑血管造影的血管源性眩晕患者共134例,回顾性分析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中医证型和全脑血管造影血管病变结果。结果血管源性眩晕患者的后循环血管狭窄程度和病变支数与中医证型存在相关性(P<0.05),痰浊内蕴证和瘀血阻络证患者更常见严重的血管狭窄,痰浊内蕴证和肝阳上亢证常见较多的病变血管支数。结论血管源性眩晕患者中医证型与全脑血管造影血管病变结果存在相关性,中医辨证对血管源性眩晕患者的诊疗及预防具有一定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眩晕 血管源性眩晕 全脑血管造影 中医证型 回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基底动脉迂曲对老年血管源性头晕/眩晕脑梗死的影响
5
作者 张冬萍 王艳艳 《中国现代医生》 2024年第19期47-49,88,共4页
目的 探讨椎-基底动脉迂曲与老年血管源性头晕/眩晕脑梗死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0月太原西山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老年血管源性头晕/眩晕脑梗死患者160例,根据头颅磁共振血管成像检查是否存在椎-基底动脉异常将其分为迂曲... 目的 探讨椎-基底动脉迂曲与老年血管源性头晕/眩晕脑梗死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0月太原西山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老年血管源性头晕/眩晕脑梗死患者160例,根据头颅磁共振血管成像检查是否存在椎-基底动脉异常将其分为迂曲组和非迂曲组,每组各8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血管病危险因素、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扩展版(expanded-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e-NIHSS)评分。迂曲组根据椎-基底动脉形态又分为单纯异常组和混合异常组,分析对相关脑梗死的影响程度。结果 迂曲组患者的高血压、椎动脉优势、吸烟史的比例和e-NIHSS评分均显著高于非迂曲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病史、椎动脉优势、吸烟史均是伴有椎-基底动脉异常老年血管源性头晕/眩晕脑梗死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单纯异常组中54.3%为中重度脑卒中患者,混合异常组中58.8%为中重度脑卒中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29,P=0.864)。结论 高血压病史、椎动脉优势、吸烟史是伴有椎-基底动脉迂曲的老年血管源性头晕/眩晕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此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基底动脉迂曲 血管源性头晕/眩晕 脑梗死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叶提取物及盐酸倍他司汀注射液对血管源性眩晕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及预后评价
6
作者 褚青合 陈煦 +1 位作者 徐鹏冲 王艳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3期37-39,共3页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及盐酸倍他司汀注射液对血管源性眩晕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及预后进行评价。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0年10月到南阳张仲景医院诊断为血管源性眩晕的患者150例,根据数据统计将这150例患者按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分为1、2、...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及盐酸倍他司汀注射液对血管源性眩晕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及预后进行评价。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0年10月到南阳张仲景医院诊断为血管源性眩晕的患者150例,根据数据统计将这150例患者按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分为1、2、联合组,1组为银杏提取物注射液进行治疗,2组是盐酸倍他司汀注射液进行治疗,联合组采用银杏叶提取物联合盐酸倍他司汀注射液治疗。比较三组在治疗后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各项数值指标变化。结果三组的脑血流动力学数值指标对比结果,联合组在平均动脉压(MAP)、肺动脉平均压(PAP)效果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在大脑.的动脉血流速度(Vm)、最大峰值流速(Vs)数值指标增长更快,且联合组搏动.指数(PI)、血管阻力速度(RI)的数值指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的各项数值指标改善更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GCS评分指标比较得出,联合组评分表现.更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前三组CNS评分指标比较无较大差异(P>0.05),治疗后联合组各阶段CNS评分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联合盐酸倍他司汀注射液不仅能改善血管源性眩晕疾病的发生,也能改善患者血流动力,且治疗预后效果佳,是首选值得推荐治疗血管源性眩晕的高效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叶提取物 盐酸倍他司汀注射液 血管源性眩晕 血流动力学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苯酞软胶囊+倍他司汀对血管源性眩晕患者的临床影响
7
作者 马晓蕾 吴海跃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7期0133-0136,共4页
针对丁苯酞软胶囊+倍他司汀对血管源性眩晕患者的临床影响进行分析。方法 研究对象为50例血管源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单药和联合用药效果进行观察,研究时间为2022年03月-2023年03月。结果 两组对比观察组用药效果明显(P〈0.05)。... 针对丁苯酞软胶囊+倍他司汀对血管源性眩晕患者的临床影响进行分析。方法 研究对象为50例血管源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单药和联合用药效果进行观察,研究时间为2022年03月-2023年03月。结果 两组对比观察组用药效果明显(P〈0.05)。结论 丁苯酞软胶囊联合倍他司汀治疗血管源性眩晕疾病,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一用药治疗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苯酞软胶囊 倍他司汀 血管源性眩晕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治疗血管源性轻度认知障碍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25
8
作者 周丽 张允岭 +1 位作者 曹卉娟 胡慧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626-1630,共5页
目的 评价针刺治疗血管源性轻度认知障碍(vascular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VMCI)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检索的数据库包括中国知网(CNKI,1979-2012年),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VIP,1989-2012年),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 目的 评价针刺治疗血管源性轻度认知障碍(vascular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VMCI)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检索的数据库包括中国知网(CNKI,1979-2012年),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VIP,1989-2012年),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学位及会议论文数据库 (1985-2012年),PubMed数据库(1966-2012年)和Cochrane图书馆(2012年第1期),所有检索时间截止到2012年2月。收集所有以针刺为主要干预措施治疗非血管性痴呆(VMCI)的随机对照试验,主要结局指标至少包括一种国际公认的评价认知能力的量表。由两名评价员独立地进行文献的筛选,对纳入的研究进行质量评价及资料提取,用RevMan 5.1.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的效应指标为均数差(mean difference, MD)或相对危险度(risk ratio, RR),均以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 CI)表示。结果 纳入12篇RCT共691例,所有文献质量均为B级。9篇为针刺结合其他疗法与其他疗法对照,Meta分析结果显示相对于单纯认知功能训练,电针(MD 1.59, 95%CI 0.69~2.48, P=0.0005,3项研究)或体针(MD 3.26, 95%CI 1.69~4.83, P〈0.01, 1项研究)结合认知功能训练能明显增加患者简明精神状态量表的评分。针刺与西药比较可增加认知功能量表评分(MD 2.16, 95%CI 1.36~2.95, P〈0.01,3项研究)。所有纳入研究均未报道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论 针刺结合其他疗法能更有效地改善认知功能,针刺疗法本身也似乎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血管源性轻度认知障碍 随机对照试验 系统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组织血管源性肿瘤的MRI诊断 被引量:15
9
作者 韩月东 赵海涛 +6 位作者 刘燕丽 魏梦琦 常英娟 徐长杰 刘满生 张贵祥 方虹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82-384,共3页
目的 评价MRI对软组织血管源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 分析 14例软组织血管源性肿瘤的部位、信号强度等MRI表现。结果  13例良性肿瘤中 ,海绵状血管瘤 7例 ,肌肉内血管瘤 2例 ,混合型血管瘤、蔓状血管瘤、血管球瘤、血管瘤病各 ... 目的 评价MRI对软组织血管源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 分析 14例软组织血管源性肿瘤的部位、信号强度等MRI表现。结果  13例良性肿瘤中 ,海绵状血管瘤 7例 ,肌肉内血管瘤 2例 ,混合型血管瘤、蔓状血管瘤、血管球瘤、血管瘤病各 1例 ,瘤血管成分在T1WI上呈等信号 ,T2 WI上呈高信号 ,肿瘤有不等量的纤维组织和脂肪组织 ;血管外皮细胞瘤 1例 ,T1WI上呈略低信号 ,T2 WI上呈略高信号。结论 良性血管瘤MRI检查可以确诊 ,血管外皮细胞瘤符合恶性肿瘤表现 ,但无法进行组织学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组织血管源性肿瘤 磁共振成像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分析血管源性轻度认知障碍的神经心理学特征 被引量:23
10
作者 侯小兵 张允岭 +3 位作者 高芳 陈宝鑫 陶冶 金香兰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0年第8期681-684,共4页
目的利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探讨血管源性轻度认知障碍(vMCI)的神经心理学特征,为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干预vMCI提供借鉴之处,并对敏感亚项认知域进行分析,以期探讨此类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方法将107例vMCI患者的神经心... 目的利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探讨血管源性轻度认知障碍(vMCI)的神经心理学特征,为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干预vMCI提供借鉴之处,并对敏感亚项认知域进行分析,以期探讨此类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方法将107例vMCI患者的神经心理学检查结果进行各认知领域的亚项分析。结果 vMCI各认知域障碍发生率的不一致、MoCA中的各认知域与总分的相关性分析表明,注意、视空间与执行能力与量表总分密切相关,同时也表明,此次调研患者认知域损害以注意、视空间与执行能力损害为主。结论 MoCA中的相关子域能够很好地筛查出vMCI;MoCA中的延迟记忆及执行能力与总分相关性较强,说明vMCI患者的执行能力与延迟记忆能力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源性轻度认知障碍 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 神经心理学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阳还五汤对大鼠血管源性脑水肿的抗应激治疗作用 被引量:12
11
作者 周坚 王静新 +1 位作者 蔡文智 赖英桃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34-237,共4页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对大鼠血管源性脑水肿(vasogenic brain edema,VBE)的应激治疗作用。方法 (1)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补阳还五汤治疗组、参附生脉汤治疗组(阳性药对照);(2)采用腹腔注射去氧肾上腺素制成血管源...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对大鼠血管源性脑水肿(vasogenic brain edema,VBE)的应激治疗作用。方法 (1)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补阳还五汤治疗组、参附生脉汤治疗组(阳性药对照);(2)采用腹腔注射去氧肾上腺素制成血管源性脑水肿动物应激模型,中药治疗组造模前2h灌胃相应中药复方,正常对照组及模型对照组造模前2h灌胃等体积温开水。于造模后30min和3h分别观察大鼠的血糖、肛温、血压等指标变化;造模后30min及3h各处死大鼠,断头取脑,测量脑组织干湿重,计算出大鼠脑组织含水量,测量其血浆MDA含量及SOD活性。结果模型组大鼠出现相应的症状,说明大鼠血管源性脑出血模型造模成功。补阳还五汤组及参附生脉汤组的血压显著低于模型组的血压,补阳还五汤组血压也显著低于参附生脉汤组(P<0.01)。补阳还五汤组与参附生脉汤组血糖与肛温显著低于模型组(P<0.001);补阳还五汤组的脑组织含水量低于模型组及参附生脉汤组(P<0.05)。补阳还五汤组可降低MDA含量、升高SOD活性,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组对血管源性脑水肿的抗应激干预治疗效果显著,其作用机理是通过降低应激反应引起的血糖升高、降低血压、减轻大鼠脑水肿等环节起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阳还五汤 参附生脉汤 血管源性脑水肿 抗应激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血管源性急腹症患者多层螺旋CT特征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6
12
作者 曾茹雪 黄文 +3 位作者 唐继芳 钏冬媚 刘婷 刘倩 《西部医学》 2015年第12期1863-1866,共4页
目的探讨急诊老年血管源性急腹症患者的多层螺旋CT表现特征及其诊断意义。方法选取本院急诊科2014年2月~2015年2月通过临床或手术确诊为老年血管源性急腹症的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40例患者均采用多层螺旋CT进行平扫和增强扫描,采用... 目的探讨急诊老年血管源性急腹症患者的多层螺旋CT表现特征及其诊断意义。方法选取本院急诊科2014年2月~2015年2月通过临床或手术确诊为老年血管源性急腹症的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40例患者均采用多层螺旋CT进行平扫和增强扫描,采用多种血管成像的方法对血管进行成像,其中包括曲面重组法(CPR)、容积再现法(VR)、最大密度投影法(MP)及多平面重组法(MPR),分析多层螺旋CT表现特征,并与临床结果进行对比。结果40例血管源性急腹症患者经多层螺旋CT成像,最终诊断出腹主动脉瘤6例,肾动脉主干及分支栓塞4例,主动脉夹层7例,门静脉广泛癌栓塞6例,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塞5例,肠系膜上动脉血栓塞4例,髂动脉瘤合并出血5例,肠系膜结构扭转3例,均经临床或手术确诊。结论老年血管源性急腹症患者采用多层螺旋CT进行血管成像对于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其主要针对血管源性急腹症的病变范围及其定位情况,对临床医生的正确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临床上可将其作为血管源性急腹症的首选检查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 老年血管源性急腹症 多层螺旋CT 血管成像 临床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阿替普酶溶栓治疗致舌血管源性水肿一例 被引量:10
13
作者 李明 孙大勇 +2 位作者 韩杰 孙晓培 雷阳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35-435,共1页
1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74岁,主因意识不清2.5h入院。患者人院前2.5h被家人发现意识不清,呼之不应,四肢不能活动,尿便失禁。既往患高血压20年,平素口服卡托普利降压治疗,糖尿病10年,急诊体检:血压145/97mmHg(1mmHg=0.133kP... 1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74岁,主因意识不清2.5h入院。患者人院前2.5h被家人发现意识不清,呼之不应,四肢不能活动,尿便失禁。既往患高血压20年,平素口服卡托普利降压治疗,糖尿病10年,急诊体检:血压145/97mmHg(1mmHg=0.133kPa),浅昏迷,双侧瞳孔等大正圆,光反射灵敏,四肢肌力0级,双侧病理征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患者 血管源性水肿 溶栓治疗 阿替普酶 口服卡托普利 意识不清 四肢肌力 病理征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神利水Ⅰ号与醒脑消肿胶囊对血管源性脑水肿治疗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刘泰 唐宇平 +2 位作者 曾祥发 陆晖 吕晶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82-383,共2页
目的:观察五苓散分别加活血祛瘀药三七、丹参和清火化痰开窍药石菖蒲、夏枯草后,对血管源性脑水肿的疗效差异,并探讨引起差异的机理。方法:用自体无肝素新鲜血注入法制作脑出血脑水肿动物模型,观察并检测12h和24h两个时间点的脑系数、... 目的:观察五苓散分别加活血祛瘀药三七、丹参和清火化痰开窍药石菖蒲、夏枯草后,对血管源性脑水肿的疗效差异,并探讨引起差异的机理。方法:用自体无肝素新鲜血注入法制作脑出血脑水肿动物模型,观察并检测12h和24h两个时间点的脑系数、脑含水量、伊文思蓝含量。结果:两中药组在降低脑系数、脑含水量、伊文思蓝含量上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其中健神利水Ⅰ号作用优于醒脑消肿胶囊(P<0.05)。结论:本实验表明,在12h内已出现血管源性水肿,并随时间推移脑水肿有进一步加重的趋势;加用三七、丹参的五苓散(即健神利水Ⅰ号)与加石菖蒲、夏枯草的五苓散(即醒脑消肿胶囊)比较,健神利水Ⅰ号对血脑屏障的保护作用要强于醒脑消肿胶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神利水I号 醒脑消肿胶囊 血管源性脑水肿 治疗作用 实验研究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血化瘀药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血管源性脑水肿的影响 被引量:8
15
作者 邓婉青 何锐 张素平 《中国临床康复》 CAS CSCD 2004年第10期1914-1915,共2页
目的:探讨预防性应用活血化瘀药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所致血管源性脑水肿的作用。方法:大鼠138只单纯随机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低剂量短时干预组;高剂量短时干预组;低剂量长时干预组和高剂量长时干预组,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 目的:探讨预防性应用活血化瘀药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所致血管源性脑水肿的作用。方法:大鼠138只单纯随机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低剂量短时干预组;高剂量短时干预组;低剂量长时干预组和高剂量长时干预组,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模型。测定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检测脑水含量、血清及脑匀浆一氧化氮含量及光镜、电镜的病理改变。结果:药物干预组鼠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较对照组轻(P<0.01),药物干预组血清一氧化氮含量:假手术组(106.5±7.5)μmol/L,低剂量短时干预组(94.6±7.9)μmol/L,高剂量短时干预组(104.7±6.1)μmol/L,低剂量长时干预组(104.6±5.6)μmol/L,高剂量长时干预组(112.6±9.3)μmol/L较对照组(85.7±6.1)μmol/L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7.673~-2.832,P<0.05),脑匀浆一氧化氮含量:假手术组(46.9±7.8)μmol/L,低剂量短时干预组(85.9±5.2)μmol/L,高剂量短时干预组(86.7±5.3)μmol/L,低剂量长时干预组(81.6±3.9)μmol/L,高剂量长时干预组(65.5±7.2)μmol/L较对照组(99.8±2.6)μmol/L低(t=7.011~20.361,P<0.01),病理损害较对照组轻。结论:活血化瘀药能减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的一氧化氮产生,降低血管源性脑水肿的程度,减轻神经细胞损伤,具有抗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血化瘀药 大鼠 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 血管源性脑水肿 药物治疗 神经功能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叶提取物联合前列地尔治疗对血管源性眩晕患者血清氧化应激和炎症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7
16
作者 张国辉 杜雪峰 +2 位作者 陈晓丽 贺力男 米雪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8年第10期1423-1426,共4页
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联合前列地尔治疗对血管源性眩晕患者血清氧化应激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血管源性眩晕患者12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2例,两组均给予饮食、运动、健康教育等基础干预... 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联合前列地尔治疗对血管源性眩晕患者血清氧化应激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血管源性眩晕患者12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2例,两组均给予饮食、运动、健康教育等基础干预,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前列地尔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治疗。观察两组中医症候积分、眩晕情况、临床疗效、血液流变学、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6(IL-6)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中医症候积分、DARS、DHI积分、纤维蛋白原、全血黏度高切值、血浆黏度、全血黏度低切值、MDA、TNF-α、IL-6显著低于治疗前(P <0. 05),且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治疗组总有效率90. 32%显著高于对照组75. 81%(P <0. 05);两组SOD显著高于治疗前(P <0. 05),且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银杏叶提取物联合前列地尔能够有效改善血管源性眩晕患者氧化应激和炎症因子水平,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叶提取物 前列地尔 血管源性眩晕 氧化应激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血管源性水肿与血脑屏障开放相关性的MRI评价 被引量:3
17
作者 邓军 程敬亮 +5 位作者 张勇 张敏 孙晓劼 陈伟 任翠萍 张焱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35-238,共4页
目的:探讨脑缺血再灌注后血管源性水肿和血脑屏障(BBB)开放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雄性Wistar大 鼠6只,采用线栓法制作局灶性脑缺血2h再灌注6h模型,应用T2WI和增强T1WI分别对血管源性水肿和BBB开 放进行动态监测。分别测量再灌注前(0h... 目的:探讨脑缺血再灌注后血管源性水肿和血脑屏障(BBB)开放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雄性Wistar大 鼠6只,采用线栓法制作局灶性脑缺血2h再灌注6h模型,应用T2WI和增强T1WI分别对血管源性水肿和BBB开 放进行动态监测。分别测量再灌注前(0h)和再灌注后1h、2h、3h、4h、5h及6h感兴趣区(ROI)的信号强度,计 算其在T2WI上的信号强度变化率(Rc)和在T1WI上的强化率(Re),并分析Rc、Re之间的相关性。结果:Rc比Re 先升高,在Re开始出现升高前Rc、Re之间没有明显的相关性,Re升高后Rc、Re之间具有高度的相关性,且T2WI 和增强T1WI上高信号出现的部位及范围相互吻合。结论: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血管源性水肿和BBB开放之 间具有相关性,利用增强MRI评价早期BBB轻度开放的敏感性有限。综合运用T2WI和增强T1WI检测脑缺血再 灌注损伤能够获得更丰富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脑缺血 血管源性水肿 血脑屏障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源性轻度认知障碍中医核心术语在不同人群中应答情况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薛斐然 张允岭 +7 位作者 金香兰 牛焕敏 张艳霞 陈宝鑫 傅晨 郑硕 南一楠 刘文娜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3年第2期194-196,共3页
目的就不同人群临床应答情况验证、优化血管源性轻度认知障碍中医核心术语。方法通过对945例有认知障碍主诉或家属代诉患者的调查,现场收集信息,采用卡方分析、信度分析的方法验证、优化血管源性轻度认知障碍中医核心术语。结果验证并... 目的就不同人群临床应答情况验证、优化血管源性轻度认知障碍中医核心术语。方法通过对945例有认知障碍主诉或家属代诉患者的调查,现场收集信息,采用卡方分析、信度分析的方法验证、优化血管源性轻度认知障碍中医核心术语。结果验证并优化出"转盼遗忘""多忘善误""神思不聚""持筹握算差""言语懒、重复、言善误""言辞颠倒、贫乏""忧愁思虑""庶事皆废""居暗避人""思维反应迟钝""懒动嗜卧""日间静则瞌睡、夜间躁扰不宁"12项核心术语,"多疑寡断"需进行进一步论证及临床再验证。结论 12项核心术语能较好的体现血管源性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的状态,所有术语与痴呆术语及西医术语有较好的区分,可用于其症状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源性 轻度认知障碍 中医术语 临床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源性轻度认知障碍患者hs-CRP、HCY及脑白质损害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1
19
作者 朱海生 李恩君 +1 位作者 张桓 焦丽敏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2年第21期1699-1700,1702,共3页
目的探讨血管源性轻度认知障碍(vMCI)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脑白质损害之间的关系及意义。方法对60例vMCI患者及40例认知功能正常的老年人均进行头颅MRI检查和测定血清HCY、hs-CRP。结果 vMCI患者组Hcy、Hs... 目的探讨血管源性轻度认知障碍(vMCI)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脑白质损害之间的关系及意义。方法对60例vMCI患者及40例认知功能正常的老年人均进行头颅MRI检查和测定血清HCY、hs-CRP。结果 vMCI患者组Hcy、Hs-CRP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vMCI组有显著脑白质损害,Hcy、hs-CRP浓度越高,脑白质损害越显著(P﹤0.05)。结论 vMCI与高Hcy、高hs-CRP、脑白质损害有关,Hcy、Hs-CRP是血管源性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的危险因子,且与脑白质损害严重程度相关,测定血清Hcy、Hs-CRP水平对判断vMCI的病情和评价疗效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源性轻度认知障碍 超敏C-反应蛋白 同型半胱氨酸 脑白质损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源性痴呆的事件相关电位P_(300)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赵莘瑜 郑健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270-272,共3页
目的 评价事件相关电位 P30 0 在血管源性痴呆 ( Vascular dementia,VD)认知功能障碍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 3 0例 VD和 3 0例正常人 ,利用磁共振成像 ( MRI)技术测定额叶、颞叶、顶叶、枕叶和海马结构的体积 ,采用简明精神状态量表 (... 目的 评价事件相关电位 P30 0 在血管源性痴呆 ( Vascular dementia,VD)认知功能障碍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 3 0例 VD和 3 0例正常人 ,利用磁共振成像 ( MRI)技术测定额叶、颞叶、顶叶、枕叶和海马结构的体积 ,采用简明精神状态量表 ( MMSE)、简易痴呆筛查量表 ( BSSD)和瑞文标准智力测验量表 ( RSPM)评定认知功能 ,记录分析听觉刺激诱发的事件相关电位 P30 0 。结果  ( 1)与正常对照比较 ,VD患者额叶和颞叶体积显著缩小 ,而顶叶、枕叶和海马结构的体积无显著差异。 ( 2 ) VD患者 MMSE、BSSD和 RSPM3种量表的评分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 ( 3 ) VD患者 MMSE、BSSD评分的降低与额叶、颞叶萎缩程度和局限病灶位于额叶、颞叶相关。 ( 4 ) VD患者 P30 0峰潜伏时 ( peak latency,PL)较正常对照明显延长。 ( 5 ) VD患者 P30 0 PL 的延长与额叶、颞叶的萎缩程度和局限病灶位于额叶、颞叶相关。 ( 6) VD患者 P30 0 PL 的延长与认知功能损害的严重程度相关。结论  ( 1) P30 0 可以作为认知功能评价的客观指标。 ( 2 ) VD患者额叶和颞叶的萎缩与其认知功能障碍有关。 ( 3 ) P30 0 PL 的延长可反映 VD患者脑局部病理改变。 ( 4 ) P30 0 PL 的延长可客观反映 VD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严重程度。 ( 5 ) P30 0 在临床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件相关电位 P300 认知功能 NMR 成像 血管源性痴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