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管球囊扩张术、动脉溶栓及血管内支架置入治疗下肢多节段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疗效观察
1
作者 许林燕 戴贻权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 2024年第6期11-13,21,共4页
目的探讨血管球囊扩张术、动脉溶栓及血管内支架置入治疗下肢多节段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在本院收治的98例下肢多节段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将采用血管球囊扩张术、动脉溶栓及血管内支架置入治疗... 目的探讨血管球囊扩张术、动脉溶栓及血管内支架置入治疗下肢多节段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在本院收治的98例下肢多节段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将采用血管球囊扩张术、动脉溶栓及血管内支架置入治疗的56例患者纳入为研究组,同期选择进行单纯球囊扩张术治疗的42例患者纳入为对照组,两组患者术后均随访6-1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手术前后的踝肱指数(ABI)变化、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患者术后6个月和术后12个月的通畅率。结果研究组治疗的有效率为94.64%,对照组为80.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两组AB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和术后1个月患者ABI均较术前高,且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14%,对照组为2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6个月通畅率为98.21%,对照组为92.8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12个月通畅率为91.07%,对照组为76.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管球囊扩张术、动脉溶栓及血管内支架置入治疗下肢多节段动脉硬化闭塞症具有较好临床疗效,可以改善患者踝肱指数,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术后远期通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多节段动脉硬化闭塞症 血管球囊扩张术 动脉溶栓 血管内支架置入 踝肱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球囊扩张术联合溶栓疗法治疗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2
2
作者 张秀霞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3年第6期41-42,共2页
总结了经血管球囊扩张术联合使用溶栓药物等治疗下肢动脉闭塞的25例患者,其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护理要点包括:治疗基础疾病、做好手术前准备、术后密切观察疗效,尽可能保持患者舒适及患肢适宜温度,促进患肢康复。
关键词 动脉硬化闭塞症 血管球囊扩张术 溶栓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腔内血管球囊扩张术治疗Budd-Chairi综合征1例
3
作者 赵云才 杨鸿梅 《南通医学院学报》 1995年第3期409-409,411,共2页
Budd-chairi综合Ⅲ型1例患者施行经皮腔内血管球囊扩张术获得成功。体会:(1)股静脉穿刺点宜在腹股沟韧带下3cm;(2)扩张前了解梗阻段血管的精确部位、长度和方法至关重要;(3)扩张时需反复膨胀球囊扩张狭窄段... Budd-chairi综合Ⅲ型1例患者施行经皮腔内血管球囊扩张术获得成功。体会:(1)股静脉穿刺点宜在腹股沟韧带下3cm;(2)扩张前了解梗阻段血管的精确部位、长度和方法至关重要;(3)扩张时需反复膨胀球囊扩张狭窄段;(4)术后需使用抗凝治疗,彩色多普勒对病例的选择及术后随访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加综合征 血管球囊扩张术 彩色多普勒 PT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长球囊扩张术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5
4
作者 唐郁宽 陈汉威 +5 位作者 张艳 陈广源 黄益 邓炜 李耀国 郭真真 《疑难病杂志》 CAS 2009年第8期487-488,共2页
目的观察血管内长球囊扩张术对糖尿病严重下肢血管病变合并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7例2型糖尿病伴严重下肢血管病变和糖尿病足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8例)和对照组(19例)。2组患者均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行下肢血管造... 目的观察血管内长球囊扩张术对糖尿病严重下肢血管病变合并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7例2型糖尿病伴严重下肢血管病变和糖尿病足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8例)和对照组(19例)。2组患者均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行下肢血管造影+长球囊扩张术。结果治疗组18例24条患肢,靶病变共33处成功达标26处,术中通畅率为78.8%;治疗组临床疗效、溃疡愈合情况及截肢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传统的药物治疗结合血管内介入治疗糖尿病足疗效满意,可以降低病残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扩张 糖尿病足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球囊血管扩张术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对照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覃键 林堆贤 +3 位作者 邓志锋 梅宝富 陈琳 郑兰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9年第8期1898-1900,共3页
目的:评估血管内长球囊扩张术对于糖尿病足的临床治疗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介入科从2013年7月到2018年7月收治的58例糖尿病足患者做为研究对象。依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29例。研究组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血... 目的:评估血管内长球囊扩张术对于糖尿病足的临床治疗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介入科从2013年7月到2018年7月收治的58例糖尿病足患者做为研究对象。依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29例。研究组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血管内长球囊扩张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保守治疗。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效果及治疗前后患者病变位置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测结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显效率较对照组患者高,恶化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随访不同时间点足部溃疡面预后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受累血管狭窄程度均改善,研究组患者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对糖尿病足患者在常规药物调控血糖的基础上,配合使用血管内长球囊扩张术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大大降低了患者的致残几率,临床应用前景广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扩张 糖尿病足 临床应用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血管腔内球囊扩张术治疗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的护理对策研究
6
作者 董红娟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1年第5期77-77,共1页
讨论经皮血管腔内球囊扩张术治疗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的护理对策及效果。方法:将我院2020年6月至2020年12月的收治经皮血管腔内球囊扩张术治疗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的80例患者当作观察对象,根据护理方式分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 讨论经皮血管腔内球囊扩张术治疗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的护理对策及效果。方法:将我院2020年6月至2020年12月的收治经皮血管腔内球囊扩张术治疗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的80例患者当作观察对象,根据护理方式分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接受优质护理,观察两组干预结局。结果:研究组的内瘘狭窄扩张成功率(100.00%)高于对照组(90.00%),P<0.05。研究组的术后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能够提高手术扩张成功率,降低术后并发症率,值得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血管腔内扩张 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血管腔内球囊扩张术治疗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的护理
7
作者 杨艳莉 《健康之路》 2018年第12期144-144,共1页
目的:总结行经皮血管腔内球囊扩张术治疗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的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月~2018年1月行经皮血管腔内球囊扩张术治疗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的40例患者的护理过程,并对患者的术后情况及并发症进行统计。结果:40例患者... 目的:总结行经皮血管腔内球囊扩张术治疗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的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月~2018年1月行经皮血管腔内球囊扩张术治疗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的40例患者的护理过程,并对患者的术后情况及并发症进行统计。结果:40例患者中,38例获得成功,成功率95.0%;成功病例随访3个月后的血流量为230~250ml,其中2例患者出现并发症,经相关处理后均痊愈,并未影响内瘘的扩张效果。结论:对经皮血管腔内球囊扩张术治疗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的患者性个性化、全面的综合护理,能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保证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 血管腔内扩张 自体动静脉内瘘 内瘘狭窄
原文传递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现状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12
8
作者 戴汝平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内科版)》 2007年第1期1-3,共3页
我国于20世纪70年代在北京、上海开展了球囊导管房间隔造口术,但是,作为成熟技术,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介入治疗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20世纪90年代末期逐渐形成规模。现已成功开展了瓣膜球囊成形术、血管球囊扩张术、封堵术、... 我国于20世纪70年代在北京、上海开展了球囊导管房间隔造口术,但是,作为成熟技术,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介入治疗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20世纪90年代末期逐渐形成规模。现已成功开展了瓣膜球囊成形术、血管球囊扩张术、封堵术、栓塞术、血管支架置入术等,并取得了较好效果。2003年我国有识的年轻专家研发了国产封堵器,应用到临床,由于质量好,价格低廉(是进口价格的50%),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看病贵的问题,使许多患者受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病介入治疗 先天性心脏病 血管球囊扩张术 20世纪90年代末 瓣膜成形 房间隔造口 价格低廉 支架置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现状初步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戴汝平 《医学研究通讯》 2003年第4期10-14,共5页
目的分析我国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现状。材料及方法病例来源于国内七所大的医学中心1980年~2001年5月的初步统计,共完成4397例10余种先心病的介入性治疗,其中包括肺动脉瓣狭窄1739例,动脉导管未闭1480,房间隔缺损790例,主动脉缩窄47例... 目的分析我国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现状。材料及方法病例来源于国内七所大的医学中心1980年~2001年5月的初步统计,共完成4397例10余种先心病的介入性治疗,其中包括肺动脉瓣狭窄1739例,动脉导管未闭1480,房间隔缺损790例,主动脉缩窄47例,体一肺侧枝循环栓塞46例,肺动-静脉瘘40例,主动脉瓣狭窄40例,冠状动脉瘘33例,室间隔缺损12例,房间隔造口术80例,其它40例。介入治疗方法包括①瓣膜球囊扩张术-治疗肺动脉瓣、主动脉狭窄。②经皮穿刺血管成形术-治疗主动脉缩窄、肺动脉狭窄。③封堵术-治疗动脉导管未闭、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④栓塞术-治疗肺动-静脉瘘、冠状动脉瘘。⑤治疗性造口术-房间隔缺口术等。结果全组介入治疗技术成功率为98.1%,重要并发症为1.9%(80/4397),死亡率为0.09%(4/4397)。结论我国每年有15万患有各种类型先心病新生儿出生,根据七家医学中心的经验,介入治疗是非手术、有效的治疗方法且并发症、死亡率低,治疗先心病值得推广。21世纪会有更好的发展,使更多病人受益。但是在该领域有很多工作要做:①建立并执行有关介入医学管理条例和法规②培养更多的青年专家③改进影像设备④开发国产介入器材和技术。以使我国小儿介入心脏病学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介入治疗 现状 外科手 瓣膜成形 血管球囊扩张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介入治疗的观察与护理 被引量:6
10
作者 陈宗云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3年第10期1165-1165,共1页
关键词 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 介入治疗 临床观察 护理 血管球囊扩张术 支架植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血管内支架治疗老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疗效 被引量:5
11
作者 邓海辉 王晓萍 +1 位作者 陈斌 谢宗贵 《中国实用医刊》 2019年第6期77-80,共4页
目的分析老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采取经皮血管内支架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深圳市中医院放射介入科2014年7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46例老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3例。经皮血管内球囊扩张术为对照... 目的分析老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采取经皮血管内支架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深圳市中医院放射介入科2014年7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46例老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3例。经皮血管内球囊扩张术为对照组,经皮血管内球囊扩张术及支架治疗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并发症,随访6 、12个月踝肱指数与跛行距离。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有效率(95.65%)与对照组(73.9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4.35%)与对照组(26.0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随访6 、12个月,踝肱指数与跛行距离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改善明显,且观察组患者踝肱指数、跛行距离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取经皮血管内球囊扩张术联合血管内支架治疗老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后踝肱指数,改善延长跛行距离,效果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血管扩张 血管内支架治疗 老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疗效分析
原文传递
局部溶栓在动静脉内瘘血栓性病变中的效果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2
12
作者 黄小妹 李名俊 +7 位作者 王银 彭雨 华芳 肖伟 付会玲 张艺 李晶晶 杜敏 《中华肾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916-920,共5页
目的分析局部溶栓在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fistula,AVF)血栓性病变中的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中心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7月AVF血栓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局部溶栓配合腔内技术或开放手术修... 目的分析局部溶栓在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fistula,AVF)血栓性病变中的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中心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7月AVF血栓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局部溶栓配合腔内技术或开放手术修复AVF。随访截至2021年10月31日。根据患者是否溶栓成功(技术成功或临床痊愈)将其分为溶栓成功组和失败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评估溶栓结局的影响因素。结果102例患者入选本研究,年龄(54.90±10.93)岁,男性67例(65.69%)。溶栓成功66例(64.71%),溶栓失败36例(35.29%)。与成功组比较,溶栓失败组血管钙化(58.33%比28.79%,χ^(2)=8.532,P=0.003)和高位瘘(上臂)比例较高(33.33%比9.09%,χ^(2)=9.422,P=0.002),血栓形成时间较长[48(24,72)h比24(12,48)h,Z=5.842,P=0.019],混合型病变比例较高(58.33%比10.61%,χ^(2)=26.640,P<0.001)。溶栓后技术成功48例(47.06%),AVF临床痊愈18例(17.6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管病变性质[Ⅱ型和Ⅲ型/Ⅰ型,OR=0.212,95%CI 0.106~0.896,P=0.037;混合型(AVF同时存在≥2种类型的狭窄)/Ⅰ型,OR=0.050,95%CI 0.010~0.196,P<0.001]及内瘘部位(上臂/前臂,OR=0.122,95%CI 0.023~0.522,P=0.008)与溶栓成功独立相关。结论局部溶栓可使部分AVF恢复功能。血管病变性质及内瘘部位是AVF溶栓效果的主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溶解疗法 动静脉瘘 血栓形成 经皮血管扩张成型 初级通畅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