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组人血管生长素的纯化 被引量:6
1
作者 吴锦银 江悦华 +2 位作者 王捷 张宏斌 李明 《广东医学》 CAS CSCD 1999年第2期85-87,共3页
目的 建立表达重组人血管生长素 (recombinanthumanangiogenin ,rhANG)的简便纯化工艺 ,为扩大生产及临床应用打下基础。方法 工程菌经超声破碎 ,离心洗涤后 ,变性萃取rhANG的包涵体 ,通过SephacrylS - 2 0 0柱层析分离 ,再经CuCl2 复... 目的 建立表达重组人血管生长素 (recombinanthumanangiogenin ,rhANG)的简便纯化工艺 ,为扩大生产及临床应用打下基础。方法 工程菌经超声破碎 ,离心洗涤后 ,变性萃取rhANG的包涵体 ,通过SephacrylS - 2 0 0柱层析分离 ,再经CuCl2 复性 ,得到rhANG纯品。结果 所获取rhANG的纯度达 96%以上 ,蛋白回收率为 80 % ,活性测定经鸡胚绒毛尿囊膜 (chorioallantoicmembrane,CAM)测试法显示 ,该rhANG具有明显的促血管生长作用。结论 建立了一套较为简捷的rhANG纯化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生长素 纯化 rhNAG CA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血管生长素基因工程菌发酵条件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林白雪 王捷 +3 位作者 张宏斌 武婕 郭勇 郑文岭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3期123-126,共4页
目的研究表达重组人血管生长素 (rhANG)工程菌的发酵条件。方法采用摇瓶发酵 ,研究不同宿主菌对表达rhANG的影响 ,同时对培养基、诱导时期、诱导时间和初始pH等发酵条件以及质粒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选用E .coliCDH为宿主菌 ,在SOB培养... 目的研究表达重组人血管生长素 (rhANG)工程菌的发酵条件。方法采用摇瓶发酵 ,研究不同宿主菌对表达rhANG的影响 ,同时对培养基、诱导时期、诱导时间和初始pH等发酵条件以及质粒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选用E .coliCDH为宿主菌 ,在SOB培养基中培养至A6 0 0nm 为 0 .5~ 0 .6时 ,诱导表达 5h ,rhANG表达量最高达 30 %。重组质粒具有良好的分离稳定性和结构稳定性。结论此发酵条件可以较好地提高rhANG的表达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血管生长素 基因工程菌 发酵 质粒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侧脑室注射重组人血管生长素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张伟赫 郭淮莲 +3 位作者 程敏 唐文雄 唐春花 高旭光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00-103,共4页
目的观察经大鼠侧脑室注射重组人血管生长素(Angiogen in,ANG)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影响。方法线栓法制备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随机分成4组:ANG治疗组、牛血清白蛋白对照组、MCAO对照组及假手术组,观察大鼠体重的变化,并于治疗3d... 目的观察经大鼠侧脑室注射重组人血管生长素(Angiogen in,ANG)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影响。方法线栓法制备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随机分成4组:ANG治疗组、牛血清白蛋白对照组、MCAO对照组及假手术组,观察大鼠体重的变化,并于治疗3d后进行HE染色、细胞凋亡检测以及vWF因子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脑缺血再灌注3d后ANG治疗组大鼠与MCAO对照组及牛血清白蛋白对照组相比,体重显著降低(P<0.05),缺血脑区神经元变性、坏死、间质水肿以及胶质细胞增生程度减轻,凋亡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P<0.05),微血管计数增加(P<0.05)。结论侧脑室注射ANG可改善脑缺血大鼠脑内间质水肿和神经元变性,降低凋亡细胞数量,增加微血管数量。ANG可降低脑缺血大鼠体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脑室注射 血管生长素 脑缺血再灌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血管生长素的鉴定 被引量:3
4
作者 张宏斌 江悦华 +3 位作者 王捷 武婕 杨太成 吴锦银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613-614,617,共3页
目的 :为了鉴定自行制备的重组人血管生长素。方法 :采用凝胶扫描法分析纯度 ;ELISA等方法检测特异性 ;鸡胚绒毛尿囊膜实验检测生物活性 ,并与商品化标准品进行免疫结合性的对比研究。结果 :重组血管生长素纯度达 96% ,具有促进血管生... 目的 :为了鉴定自行制备的重组人血管生长素。方法 :采用凝胶扫描法分析纯度 ;ELISA等方法检测特异性 ;鸡胚绒毛尿囊膜实验检测生物活性 ,并与商品化标准品进行免疫结合性的对比研究。结果 :重组血管生长素纯度达 96% ,具有促进血管生长的生物活性 ;而且较标准品有理想的免疫结合性。结论 :该重组人血管生长素可用于进一步的实验和临床应用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血管生长素 生物学活性 鉴定 rhA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血管生长素衍生物的重组腺病毒制备 被引量:4
5
作者 黄盛东 董书强 +2 位作者 张宝仁 梅举 李白翎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420-422,共3页
目的 :构建并鉴定血管生长素 (ANG)衍生物重组腺病毒 ,为心肌缺血区促血管生长因子基因转染研究作准备。方法 :ANG衍生物 D116 H - ANG重组粘粒与腺病毒 DNA末端肽复合物混合后以磷酸钙共沉淀法转染 2 93人胚肾细胞株细胞。结果 :酶切... 目的 :构建并鉴定血管生长素 (ANG)衍生物重组腺病毒 ,为心肌缺血区促血管生长因子基因转染研究作准备。方法 :ANG衍生物 D116 H - ANG重组粘粒与腺病毒 DNA末端肽复合物混合后以磷酸钙共沉淀法转染 2 93人胚肾细胞株细胞。结果 :酶切结果显示 ,重组粘粒中 ,D116 H - ANG插入方向正确 ,所获重组腺病毒带有 ANG衍生物基因。结论 :所获重组腺病毒为 E1 ,E3缺陷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生长素衍生物重组腺病毒 心肌缺血 基因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法舒地尔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管生长素-1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9
6
作者 吴春芳 沈晓明 乔利军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696-2698,共3页
目的观察盐酸法舒地尔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血管生成素(Ang)-1浓度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方案,连续选取82例住院治疗的ACI患者,分为治疗组44例,对照组38例。对照组采用控制血压、抗... 目的观察盐酸法舒地尔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血管生成素(Ang)-1浓度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方案,连续选取82例住院治疗的ACI患者,分为治疗组44例,对照组38例。对照组采用控制血压、抗血小板聚集、调脂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盐酸法舒地尔注射液30 mg加入0.9%生理盐水250 ml静脉滴注,每日2次,共治疗14 d。所有入选患者均于治疗前、治疗后第3天、第7天、第14天清晨取肘静脉血,采取双抗体夹心联酶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血清VEGF、Ang-1浓度。结果治疗后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但治疗组NIHSS评分改善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1)。治疗第3天、第14天时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VEGF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至第7天时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后第3天、第7天时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Ang-1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至第14天时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对照组在治疗后第7天、第14天与各组治疗前相比,VEGF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VEGF浓度在治疗后第7天达到高峰。治疗组、对照组在治疗后第14天分别与各组治疗前相比,Ang-1变化有统计学差异(P<0.05),血清Ang-1浓度在治疗后第14天仍呈上升趋势。结论法舒地尔可促进脑缺血后VEGF、Ang-1的高表达,促进血管新生,改善神经功能缺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舒地尔 急性脑梗死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血管生长素-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血管生长素及其单克隆抗体的特性鉴定 被引量:3
7
作者 张宏斌 江悦华 +3 位作者 王捷 武婕 杨太成 吴锦银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77-279,共3页
目的鉴定自制重组人血管生长素(rhANG)及其单克隆抗体(mAb)。方法采用凝胶扫描法分析rhANG的纯度;ELISA等方法检测抗rhANGmAb的特异性,鸡胚绒毛尿囊膜实验检测rhANG及其mAb的生物学活性,并与商品化标准品的免疫结合性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目的鉴定自制重组人血管生长素(rhANG)及其单克隆抗体(mAb)。方法采用凝胶扫描法分析rhANG的纯度;ELISA等方法检测抗rhANGmAb的特异性,鸡胚绒毛尿囊膜实验检测rhANG及其mAb的生物学活性,并与商品化标准品的免疫结合性进行对比研究。结果rhANG的纯度达96%,具有促进血管生长的生物学活性;抗ANGmAb具有很好的特异性和抑制血管生长的活性;而且二者较标准品均具有良好的免疫结合活性。结论该rhANG及其mAb可用于进一步的实验和临床应用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血管生长素 单克隆抗体 特性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患者血清血管生长素水平变化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张宏斌 郭文军 +3 位作者 吴锦银 杨太成 王捷 郑文岭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90-190,共1页
关键词 血清 血管生长素 检测 肿瘤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人血管生长素噬菌体基因工程单链抗体的初步制备 被引量:2
9
作者 张宏斌 江悦华 +5 位作者 王捷 李建军 赖声礼 杨太成 吴锦银 李明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79-281,共3页
采用PCR等分子克隆实验手段从小鼠杂交瘤细胞中获取抗人血管生长素抗体可变区重、轻链基因,以DNA接头连接后与噬菌粒pCANTAB5E重组转化大肠杆菌形成抗体可变区基因库。通过噬菌体表面表达技术把抗体可变区表达在噬菌体... 采用PCR等分子克隆实验手段从小鼠杂交瘤细胞中获取抗人血管生长素抗体可变区重、轻链基因,以DNA接头连接后与噬菌粒pCANTAB5E重组转化大肠杆菌形成抗体可变区基因库。通过噬菌体表面表达技术把抗体可变区表达在噬菌体表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噬菌体 抗体 血管生长素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脉注射血管生长素促进缺血肢体血管生长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包俊敏 曹贵松 景在平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699-700,共2页
为研究重组人血管生长素 (rhANG)动脉内注射对家兔缺血肢体血管生长的作用 ,制作家兔后肢缺血模型 ,于术后第 11天经动脉内导管一次性注射不同剂量的rhANG。分别作肢体动脉造影、放射性核素血流及肢体肌肉毛细血管密度测定。结果发现 ,... 为研究重组人血管生长素 (rhANG)动脉内注射对家兔缺血肢体血管生长的作用 ,制作家兔后肢缺血模型 ,于术后第 11天经动脉内导管一次性注射不同剂量的rhANG。分别作肢体动脉造影、放射性核素血流及肢体肌肉毛细血管密度测定。结果发现 ,大剂量组、中剂量组与小剂量组和对照组相比 ,各项指标差别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P <0 0 1)。提示动脉内注射rhANG对家兔缺血肢体血管生长有明显促进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生长素 肢体缺血 血管再生 rhA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血管生长素重组大肠杆菌发酵条件优化 被引量:2
11
作者 林白雪 王捷 +2 位作者 张宏斌 武婕 郭勇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380-382,共3页
考察了 Mg2 + 、Ca2 + 、NH+4、PO3-4等无机离子、初始 p H、装液量以及诱导前添加葡萄糖对重组大肠杆菌表达rh ANG和菌体生长的影响。经过优化 ,rh ANG表达量提高约 39% ,菌体干重达 1.5 9g/ L ,为工程菌发酵的扩试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血管生长素 重组大肠杆菌 发酵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侧脑室注射重组血管生长素腺病毒对大鼠脑内血管生成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唐文雄 郭淮莲 +1 位作者 唐春花 张伟赫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11-114,共4页
目的观察侧脑室注射重组血管生长素腺病毒(Ad-ANG)后血管生长素(ANG)在正常大鼠脑内的表达情况及对大鼠脑组织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大鼠随机分为3组14个亚组,分别经侧脑室给予Ad-ANG、重组绿色荧光蛋白腺病毒(Ad-GFP)及生理盐水(NS组),... 目的观察侧脑室注射重组血管生长素腺病毒(Ad-ANG)后血管生长素(ANG)在正常大鼠脑内的表达情况及对大鼠脑组织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大鼠随机分为3组14个亚组,分别经侧脑室给予Ad-ANG、重组绿色荧光蛋白腺病毒(Ad-GFP)及生理盐水(NS组),观察大鼠体重、行为等一般情况,分别于注射后1d、3d、7d、14d、4w及8w取脑,切片荧光显微镜观察GFP表达,并进行ANG及vWF免疫组化染色、HE染色。结果 (1)体重:术后第1、3、7天Ad-ANG组及Ad-GFP组与NS组相比显著降低(P<0.001,P<0.05),Ad-ANG组大鼠体重显著低于Ad-GFP组(P<0.05)。(2)重组腺病毒表达:Ad-ANG组及Ad-GFP组大鼠均于术后第1天始见侧脑室内绿色荧光蛋白表达,第3天达到高峰,后逐渐减少,14d荧光基本消失。(3)ANG阳性细胞数:术后第1、3、7、14天,Ad-ANG组大鼠脑内ANG阳性细胞数显著高于相应时间点Ad-GFP组及NS组(P<0.001),Ad-ANG组各时间点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01)。(4)微血管计数:Ad-ANG组显著高于Ad-GFP组及NS组(P<0.001);Ad-GFP组显著高于NS组(P<0.05);Ad-ANG组脑内微血管计数4w内持续增加,各亚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01),4w以后无显著变化。(5)HE染色:术后第3天开始Ad-ANG组与Ad-GFP组侧脑室、蛛网膜下腔、软脑膜血管周围可见一过性少量单核细胞浸润。结论侧脑室注射Ad-ANG能在大鼠脑内有效表达并促进大鼠脑内血管生成,能引起大鼠脑室内及蛛网膜下腔一过性炎性细胞浸润及大鼠一过性体重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脑室注射 血管生长素 重组腺病毒 血管生成 绿色荧光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生长素的差异表达对鉴别前列腺癌雄激素依赖性和非依赖性的临床意义的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田河 南锡浩 +4 位作者 于峰 白吉祥 邸彦橙 郭振海 吴影 《中国性科学》 2016年第4期5-7,共3页
目的:研究雄激素依赖性和非依赖性前列腺癌中血管生长素(ANG)的差异性表达的临床意义,以了解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的发病机制。方法:研究时间为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采用体外培养的方式分别培养雄激素依赖性(LNCa P细胞)和非依赖性(P... 目的:研究雄激素依赖性和非依赖性前列腺癌中血管生长素(ANG)的差异性表达的临床意义,以了解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的发病机制。方法:研究时间为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采用体外培养的方式分别培养雄激素依赖性(LNCa P细胞)和非依赖性(PC-3细胞)前列腺癌细胞株,并与正常健康人群进行对比;分别在细胞和组织水平上对ANG水平和表达情况进行分析归纳。结果:前列腺癌患者ANG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健康人群(P<0.05);雄激素依赖性前列腺癌患者各分期中ANG水平明显低于非依赖性患者,P<0.05,统计学具有显著差异意义。结论:ANG在雄激素依赖性前列腺癌向非依赖性前列腺癌转化中具有主导作用,ANG可能成为肿瘤的标记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雄激素依赖性前列腺癌 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 血管生长素 差异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表达血管生长素的自体骨髓基质细胞移植治疗猪缺血性心脏病 被引量:1
14
作者 徐驯宇 陈前顺 +3 位作者 黄郴 林兴 黄盛东 韩涛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86-591,共6页
目的将高表达血管生长素(ANG)的自体骨髓基质细胞移植于慢性心肌缺血猪模型,观察移植后血管新生程度及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建立猪慢性缺血性心脏病动物模型,随机分为3组:转染ANG重组腺病毒载体(Ad-ANG)的自体骨髓基质细胞移植组(组Ⅰ,n... 目的将高表达血管生长素(ANG)的自体骨髓基质细胞移植于慢性心肌缺血猪模型,观察移植后血管新生程度及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建立猪慢性缺血性心脏病动物模型,随机分为3组:转染ANG重组腺病毒载体(Ad-ANG)的自体骨髓基质细胞移植组(组Ⅰ,n=11),单纯自体骨髓基质细胞移植组(组Ⅱ,n=10),注射无血清DMEM培养液的对照组(组Ⅲ,n=10)。体外培养自体骨髓基质细胞,利用Ad-ANG转染培养细胞,用CM-DiI标记细胞,移植于模型猪心脏的缺血区域。观察指标包括:冠状动脉(冠脉)造影Rentrop分数及心脏射血分数、梗死区百分数、荧光显微镜下标记细胞、血管数量及ANG的表达和分泌。结果与组Ⅱ及组Ⅲ相比,组Ⅰ冠脉造影Rentrop分数、心脏射血分数增高;缺血心肌区新生血管计数增高,可见大量CM-DiI标记的移植成活细胞,梗死区面积较小,ANG蛋白表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高表达ANG的自体骨髓基质细胞移植于慢性缺血心肌,移植细胞成活率高,能明显改善缺血心肌局部血运,改善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心脏病 骨髓基质细胞 血管生长素 细胞移植 腺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人血管生长素噬菌体基因工程抗体库的构建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宏斌 江悦华 +2 位作者 王捷 李建军 赖声礼 《广东医学》 CAS CSCD 1999年第9期659-660,共2页
目的 构建抗人血管生长素基因工程抗体文库。方法 采用PCR等分子生物学实验手段从小鼠杂交瘤细胞中获取抗人血管生长素抗体可变区重、轻链基因,通过噬菌体表面呈现技术表达抗体。结果 ①获取了抗人血管生长素抗体可变区基因片段... 目的 构建抗人血管生长素基因工程抗体文库。方法 采用PCR等分子生物学实验手段从小鼠杂交瘤细胞中获取抗人血管生长素抗体可变区重、轻链基因,通过噬菌体表面呈现技术表达抗体。结果 ①获取了抗人血管生长素抗体可变区基因片段(ScFv) ,②得到了抗人血管生长素基因工程抗体文库。结论 本研究建立了一种构建高效抗人血管生长素抗体文库的方法,该抗体库在肿瘤的临床治疗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噬菌体抗体 文库 血管生长素 构建 基因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生长素与治疗性血管生成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6
作者 唐春花 郭淮莲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10-213,共4页
血管生长素(angiogenin,ANG)是一种分泌性的单链碱性蛋白质,由123个氨基酸组成,分子量为14.4kD,广泛分布在人体中。ANG属于核糖核酸酶超家族中的一员,具有低核糖核酸酶活性。研究证实,ANG是一种有效的促血管生成因子,参与血管生成的各... 血管生长素(angiogenin,ANG)是一种分泌性的单链碱性蛋白质,由123个氨基酸组成,分子量为14.4kD,广泛分布在人体中。ANG属于核糖核酸酶超家族中的一员,具有低核糖核酸酶活性。研究证实,ANG是一种有效的促血管生成因子,参与血管生成的各个阶段,是其它血管生成因子诱导新血管生成的枢纽,在缺血性疾病的治疗方面显示出巨大的潜能。本文对ANG在治疗性血管生成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生长素 治疗性血管生成 核糖核酸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生长素-1基因修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黏附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郭晋村 王挹青 +1 位作者 谢良地 许昌声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6-30,共5页
目的探讨血管生长素1(Ang1)基因转导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Ang1-rMSC)对内皮细胞黏附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经慢病毒载体介导构建Ang1-rMSC,观察VEGF刺激下不同时间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黏附分子VCAM-1和ICAM-1表达的动态改变。采... 目的探讨血管生长素1(Ang1)基因转导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Ang1-rMSC)对内皮细胞黏附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经慢病毒载体介导构建Ang1-rMSC,观察VEGF刺激下不同时间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黏附分子VCAM-1和ICAM-1表达的动态改变。采用RT-PCR及Western blot技术检测黏附分子mRNA及蛋白质水平的表达变化。结果HUVEC在20μg/L VEGF刺激下,ICAM-1和VCAM-1 mRNA水平显著升高,8h达到峰值,与对照组相比分别增加4.2倍及3.2倍。不同浓度上清液孵育的HUVEC在VEGF刺激后,ICAM-1和VCAM-1 mRNA表达均较对照组下降;含70%Ang1-rMSC上清液孵育的HUVEC,VCAM-1与ICAM-1表达较单纯VEGF组显著下降。结论Ang1-rMSC上清液可抑制VEGF诱导的HUVEC黏附分子表达,通过Ang1基因修饰Ang1-rMSC用于抑制干细胞移植伴发的炎症反应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生长素-1 黏附分子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生长素促血管生成机制及其与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8
作者 程敏 郭淮莲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5-57,共3页
血管生长素 (angiogenin ,ANG)是一种促使新血管生成的诱导剂 ,它属于核糖核酸酶超家族中的一员。ANG蛋白含 12 3个氨基酸 ,相对分子量为 14 .4kD ,在肿瘤细胞中首先发现 ,也存在于正常细胞中 ,可由多种细胞分泌 ,其核糖核酸酶活性较弱... 血管生长素 (angiogenin ,ANG)是一种促使新血管生成的诱导剂 ,它属于核糖核酸酶超家族中的一员。ANG蛋白含 12 3个氨基酸 ,相对分子量为 14 .4kD ,在肿瘤细胞中首先发现 ,也存在于正常细胞中 ,可由多种细胞分泌 ,其核糖核酸酶活性较弱。研究证实 ,ANG可以在细胞间及细胞内发挥促血管生长作用。ANG与缺血性疾病、肿瘤、及其它疾病的关系已见不少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生长素 血管生成 核糖核酸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血管生长素包涵体复性条件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捷 李烈军 +1 位作者 张宏斌 林白雪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4期257-259,共3页
目的 摸索重组人血管生长素(rhANG)复性影响条件,以提高rhANG的复性效率.方法 超声波破碎菌体,变性萃取rhANG包涵体.分析rhANG包涵体起始浓度、氧化型、还原型谷胱甘肽比例、盐酸胍和添加精氨酸对复性的影响.结果 在0.1 mol/L Tris-HC... 目的 摸索重组人血管生长素(rhANG)复性影响条件,以提高rhANG的复性效率.方法 超声波破碎菌体,变性萃取rhANG包涵体.分析rhANG包涵体起始浓度、氧化型、还原型谷胱甘肽比例、盐酸胍和添加精氨酸对复性的影响.结果 在0.1 mol/L Tris-HCl pH 7~8,还原型、氧化型谷胱甘肽比率为5,盐酸胍为0.2~0.5 mol/L,起始蛋白质浓度0.1~0.2 mg/mL时,rhANG蛋白复性率为60%;0.5 mol/L L-精氨酸有助于复性.结论 初步优化rhANG包涵体复性参数,为rhANG的放大制备创造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 血管生长素 包涵体 复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腺病毒介导的血管生长素基因转染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唐春花 郭淮莲 +1 位作者 唐文雄 张伟赫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868-871,共4页
目的观察重组腺病毒介导的血管生长素(ANG)基因转染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的作用。方法制备重组血管生长素腺病毒(Ad-ANG,含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及重组绿色荧光蛋白腺病毒(Ad-GFP)。清洁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Ad-ANG治疗组和Ad-GF... 目的观察重组腺病毒介导的血管生长素(ANG)基因转染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的作用。方法制备重组血管生长素腺病毒(Ad-ANG,含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及重组绿色荧光蛋白腺病毒(Ad-GFP)。清洁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Ad-ANG治疗组和Ad-GFP对照组。线栓法制作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90min再灌24h后两组大鼠分别侧脑室注射Ad-GFP或Ad-ANG。Longa法观察两组大鼠神经功能缺失评分;于注射后1d、3d、7d和14d制备脑组织冰冻切片,观察脑内绿色荧光蛋白表达情况,并进行HE染色、vWF因子免疫组化染色、ANG免疫组化染色及细胞凋亡检测。结果 Ad-ANG治疗组在治疗后3d、7d神经功能缺失评分较Ad-GFP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5);两组大鼠侧脑室注射重组腺病毒后1d、3d时荧光显微镜下可见室管膜周围及脉络丛有较强的绿色荧光;HE染色可见Ad-ANG治疗组皮层神经元结构清晰,间质水肿、核固缩、核溶解程度较对照组明显减轻;ANG免疫组化结果显示Ad-ANG治疗组大鼠缺血脑组织ANG阳性细胞数在观察各时间点均显著高于Ad-GFP对照组(P<0.01);vWF染色及凋亡检测显示3d、7d、14d时Ad-ANG治疗组大鼠缺血侧脑内微血管密度显著高于Ad-GFP对照组(P<0.01),凋亡细胞数显著少于Ad-GFP对照组(P<0.05)。结论侧脑室注射方式转染Ad-ANG能使脑缺血大鼠脑内ANG阳性细胞数增加,并促使缺血脑区血管生成,减少神经元的凋亡,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对缺血再灌注损伤脑组织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生长素 脑缺血 微血密度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