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血管神经性偏头痛患者采用疏肝通络汤治疗的有效性进行探讨
1
作者 李振飞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34期59-60,共2页
目的分析疏肝通络汤治疗血管神经性偏头痛患者的有效性。方法 80例血管神经性偏头痛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头痛宁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疏肝通络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临床疗效、复发情... 目的分析疏肝通络汤治疗血管神经性偏头痛患者的有效性。方法 80例血管神经性偏头痛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头痛宁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疏肝通络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临床疗效、复发情况及大脑动脉血流速度。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大脑前动脉血流速度为(61.7±3.6)cm/s,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6.3±4.5)cm/s(P<0.05)。实验组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为(72.7±6.8)cm/s,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9.5±7.6)cm/s(P<0.05)。实验组大脑后动脉血流速度为(53.9±7.2)cm/s,对照组为(58.4±7.3)cm/s。实验组大脑后动脉血流速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肝通络汤治疗血管神经性偏头痛,效果确切,脑部微循环能够得到改善,临床应用价值极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神经性偏头痛 疏肝通络汤 疗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解汤治疗血管神经性偏头痛146例
2
作者 汪世强 《山西中医》 2010年第9期14-15,共2页
目的:观察半解汤加减治疗血管神经性偏头痛的疗效。方法:采用半解汤加减为主治疗偏头痛患者146例,疗程7~10天。结果:显效52例,有效91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7.95%。结论:半解汤加减治疗血管神经性偏头痛疗效显著。
关键词 血管神经性偏头痛 半解汤 汪新象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疏肝通络汤治疗血管神经性偏头痛的效果探析 被引量:3
3
作者 王丽霞 《当代医药论丛》 2016年第3期13-14,共2页
目的 :探讨用疏肝通络汤治疗血管神经性偏头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近年来我院收治的68例血管神经性偏头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院随机将这些患者分为头痛宁组和疏肝通络汤组,每组各有34例患者。我院对头痛宁组患者使用头... 目的 :探讨用疏肝通络汤治疗血管神经性偏头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近年来我院收治的68例血管神经性偏头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院随机将这些患者分为头痛宁组和疏肝通络汤组,每组各有34例患者。我院对头痛宁组患者使用头痛宁进行治疗,对疏肝通络汤组患者使用疏肝通络汤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疏肝通络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头痛宁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用疏肝通络汤治疗血管神经性偏头痛的临床效果显著,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肝通络汤 血管神经性偏头痛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肝通络汤治疗血管神经性偏头痛70例 被引量:4
4
作者 李楠 《中医临床研究》 2011年第11期39-40,共2页
目的:观察疏肝通络汤治疗血管神经性偏头痛的疗效。方法:采用疏肝通络汤治疗偏头痛患者70例,疗程10天。结果:治愈31例,好转3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7.14%。结论:疏肝通络汤治疗血管神经性偏头痛疗效显著。
关键词 疏肝通络汤 血管神经性偏头痛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祛风通络方联合盐酸倍他司汀片治疗血管神经性偏头痛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3
5
作者 朱雪菲 《中医临床研究》 2022年第32期44-46,共3页
目的:探讨祛风通络方联合盐酸倍他司汀片治疗血管神经性偏头痛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9年7月-2020年7月在绥化市第一医院进行治疗的96例血管神经性偏头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基于服药的差异性分作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服用盐酸... 目的:探讨祛风通络方联合盐酸倍他司汀片治疗血管神经性偏头痛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9年7月-2020年7月在绥化市第一医院进行治疗的96例血管神经性偏头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基于服药的差异性分作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服用盐酸倍他司汀片,每次8 mg,每日3次;此外,治疗组加服祛风通络方,一日1剂,分两次温服。比较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经治疗,两组经医治头痛发作次数、头痛持续时间都明显好转,但治疗组好转更显著(P<0.05)。两组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Quality of Life Scale,WHOQOL-BREF)、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y score,VAS)评分均显著好转,但治疗组好转更显著(P<0.05)。两组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 Related Peptide,CGRP)、P物质水平均下降,但治疗组好转更显著(P<0.05)。两组口苦、目赤、眩晕、心烦易怒、头痛等症状评分均下降,但治疗组下降更显著(P<0.05)。结论:祛风通络方联合盐酸倍他司汀片治疗血管神经性偏头痛可有效改善头痛症状,提高患者的睡眠、生活质量,改善机体血管神经源性炎性反应,有很好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神经性偏头痛 祛风通络方 盐酸倍他司汀片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拿治疗血管神经性偏头痛40例 被引量:1
6
作者 李亮 《河南中医》 2005年第12期66-66,共1页
关键词 血管神经性偏头痛 推拿疗法 五指拿法 三指拿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安滴丸联合氟桂利嗪治疗血管神经性偏头痛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徐美杰 阎涛 +3 位作者 赵理乐 康军 高阳 南景一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21年第7期1383-1387,共5页
目的观察脑安滴丸联合氟桂利嗪治疗血管神经性偏头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0年1月在天津市西青医院治疗的120例血管神经性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口服盐酸氟桂利嗪片,5 mg/次,根据病情适量... 目的观察脑安滴丸联合氟桂利嗪治疗血管神经性偏头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0年1月在天津市西青医院治疗的120例血管神经性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口服盐酸氟桂利嗪片,5 mg/次,根据病情适量增减,每日剂量不可超过20mg,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脑安滴丸,20丸/次,2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4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时间,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脂蛋白a(LP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脑血流指标基底动脉(BA)、椎动脉(VA)、大脑前动脉(ACA)和后动脉(PCA)血流速度。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头痛发作次数、头痛持续时间均减少,且治疗组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hs-CRP、Hcy、LPA和VEGF均显著下降,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BA、VA、ACA和PCA血流速度均显著增加,且治疗组明显快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安滴丸联合氟桂利嗪治疗血管神经性偏头痛,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脑血流速度,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安滴丸 盐酸氟桂利嗪片 血管神经性偏头痛 超敏C反应蛋白 同型半胱氨酸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原文传递
天麻素胶囊联合洛美利嗪治疗血管神经性偏头痛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张亭 李伟超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19年第2期327-331,共5页
目的探讨天麻素胶囊联合洛美利嗪胶囊治疗血管神经性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三医院治疗的血管神经性偏头痛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1例)和治疗组(41例)。对照组口服盐酸... 目的探讨天麻素胶囊联合洛美利嗪胶囊治疗血管神经性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三医院治疗的血管神经性偏头痛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1例)和治疗组(41例)。对照组口服盐酸洛美利嗪胶囊,5mg/次,根据病情适量增减,每日剂量不可超过20mg,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天麻素胶囊,100 mg/次,3次/d。两组均治疗8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SF-36和VAS评分及血清学指标和脑血流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78.05%和95.1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头痛发作次数、头痛持续时间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头痛发作次数和头痛持续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SF-36评分显著升高(P<0.05),VAS评分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SF-36和VAS评分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高脂蛋白a(LP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P物质(SP)水平及椎动脉(VA)、基底动脉(BA)、大脑前动脉(ACA)、中动脉(MCA)、后动脉(PCA)的平均血流速度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上述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天麻素胶囊联合盐酸洛美利嗪胶囊治疗血管神经性偏头痛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脑血流速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麻素胶囊 盐酸洛美利嗪胶囊 血管神经性偏头痛 同型半胱氨酸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血流速度
原文传递
针刺治疗偏头痛20例 被引量:1
9
作者 刘萍 《湖北中医杂志》 2011年第6期64-64,共1页
偏头痛在临床较为常见,但该病缠绵难愈,反复发作,临床上多采用西药治疗,往往治标不治本,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笔者根据经络学说的原理,采取循环和辨证取穴的方法,以针刺法治疗及护理此症20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头痛 针刺 血管神经性偏头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治疗偏头痛20例临床观察
10
作者 普天强 皮晓波 +1 位作者 赵琼芬 母丽英 《新医学导刊》 2008年第5期69-69,共1页
偏头痛是一种十分痛苦的病症,属中医学中的“少阳头痛”和“头风证”的范畴。多由肝阳上亢、痰瘀互结而致清阳不升,或浊邪上犯,清窍失养,以头部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病症。疼痛部位多在一侧额颞、前额、巅顶。头痛的性质多为跳痛、刺痛... 偏头痛是一种十分痛苦的病症,属中医学中的“少阳头痛”和“头风证”的范畴。多由肝阳上亢、痰瘀互结而致清阳不升,或浊邪上犯,清窍失养,以头部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病症。疼痛部位多在一侧额颞、前额、巅顶。头痛的性质多为跳痛、刺痛、胀痛、隐痛或头痛如裂等。头痛发作时,常伴有恶心呕吐、畏光闭目等症状,每次发作可持续数小时、数天,也有持续数周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头痛 血管神经性偏头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胆汤临床运用举隅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科翠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551-1551,共1页
温胆汤临床运用较为广泛,可用于痰浊内盛的多种病证,体现了中医学异病同治,治病求本的辨证施治原则,只要用法得当,可获良效。
关键词 温胆汤 眩晕(内耳性眩晕) 痰饮(间质性肺炎) 头痛(血管神经性头痛) 怔忡(更年期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