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32篇文章
< 1 2 2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技术筛选马氏珠母贝肉酶解产物中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肽
1
作者 夏小雨 温财兴 +7 位作者 曹文红 秦小明 李钰金 林海生 陈忠琴 郑惠娜 朱国萍 高加龙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43-150,共8页
本研究采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技术,以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ngiotensin I converting enzyme,ACE)为蛋白配体,分析马氏珠母贝肉蛋白酶解产物(protein hydrolysate of Pinctada martensii,PHPM)超滤组分与配体的结合情况,利用质谱鉴定结合肽... 本研究采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技术,以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ngiotensin I converting enzyme,ACE)为蛋白配体,分析马氏珠母贝肉蛋白酶解产物(protein hydrolysate of Pinctada martensii,PHPM)超滤组分与配体的结合情况,利用质谱鉴定结合肽段的氨基酸序列后,筛选潜在抑制ACE活性强的肽段进行合成,研究其体外ACE抑制活性、抑制类型及多肽与ACE蛋白的相互作用。结果显示,PHPM分子质量在3 000~5 000 Da的超滤组分与ACE蛋白具有较强的结合信号,在结合物质的肽序列中优选出4种具有潜在活性的ACE抑制肽进行合成,其中多肽SLPWPMKPMNLIE的半数抑制浓度最低,并且通过氢键与ACE蛋白C端结构域的疏水口袋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氏珠母贝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肽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 酶抑制动力学 分子对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对脓毒症心肌损伤预后的影响:一项倾向性评分匹配分析
2
作者 陈莹 魏述星 +5 位作者 王茜雅 王锦龙 董红锰 高珍珍 郭树彬 梅雪 《中国急救医学》 2025年第4期316-322,共7页
目的 评估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ACEI)对脓毒症心肌损伤(sepsis-induced myocardial injury,SIMI)患者28天全因死亡率的影响,探讨其潜在治疗价值。方法 本研究基于美国重症监护医学信息数据... 目的 评估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ACEI)对脓毒症心肌损伤(sepsis-induced myocardial injury,SIMI)患者28天全因死亡率的影响,探讨其潜在治疗价值。方法 本研究基于美国重症监护医学信息数据库Ⅳ(MIMIC-Ⅳ),筛选符合条件的SIMI患者2450例,分为ACEI组和未使用ACEI组。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PSM)方法减少基线偏倚,并以28天全因死亡率为主要结局指标。通过Kaplan-Meier(K-M)曲线、多因素Cox回归及亚组分析评估ACEI的作用。此外,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的114例SIMI患者进行外部验证。结果 在PSM调整前后,研究共纳入2450例和1042例患者。PSM后,K-M曲线显示,ACEI组28天病死率显著低于未使用ACEI组(P<0.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ACEI的使用显著降低28天全因死亡率[风险比(HR)=0.56,95%置信区间(CI)0.42~0.74,P<0.001]。亚组分析显示,ACEI的治疗效果在不同年龄、性别和基础疾病等亚组中一致(交互作用P>0.05)。此外,不同种类ACEI对28天全因死亡率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部验证共纳入114例SIMI患者,K-M曲线显示,ACEI的使用与显著降低的28天累积病死率相关(P=0.0017);多变量Cox回归分析进一步支持了ACEI的保护作用,显示其使用显著降低28天全因死亡率(HR=0.22,95%CI 0.05~0.91,P=0.036)。结论 ACEI的使用与SIMI患者28天全因死亡率的显著降低相关,支持其潜在治疗干预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脓毒症心肌损伤 重症监护室 倾向性评分匹配分析 28天全因死亡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力衰竭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治疗应用研究
3
作者 梁娜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5年第3期064-067,共4页
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在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价其对改善心功能、缓解症状以及减少不良反应的具体效果。方法 选取2023年7月至2024年7月间在医院接受治疗的120例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0... 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在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价其对改善心功能、缓解症状以及减少不良反应的具体效果。方法 选取2023年7月至2024年7月间在医院接受治疗的120例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ACEI。观察两组患者在主要心功能指标、症状改善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的差异。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改善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症状缓解率较高,不良反应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结论 ACEI在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应用,体现了良好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通过优化治疗方案,可进一步扩大患者获益范围,满足患者多样化的治疗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受体配体亲和技术筛选黄芩中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和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
4
作者 康健斌 张语迟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8期859-863,共5页
目的筛选中药黄芩中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和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方法以ACE2和DPP-4作为靶蛋白,利用受体配体亲和超滤和液质联用技术,对黄芩中与ACE2和DPP-4亲和的化合物进行筛选和分析,以筛选具有同时抑制ACE2和DPP-4的化合... 目的筛选中药黄芩中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和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方法以ACE2和DPP-4作为靶蛋白,利用受体配体亲和超滤和液质联用技术,对黄芩中与ACE2和DPP-4亲和的化合物进行筛选和分析,以筛选具有同时抑制ACE2和DPP-4的化合物。结果从黄芩中筛选出了5,7,2′,6′-4羟基黄酮、5,7,2′,5′-4羟基-8,6′-二甲氧基黄酮、白杨素-7-O-葡萄糖醛酸苷、黄芩素-6-O-葡萄糖醛酸苷、千层纸素A-7-O-葡萄糖醛酸苷、汉黄芩苷、白杨素、千层纸素A,可以同时亲和抑制ACE2和DPP-4,具有潜在的抗新型冠状病毒的作用。结论从黄芩中筛选出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有关的靶蛋白抑制剂,具备潜在开发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配体亲和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 二肽基肽酶4 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1、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水平与脓毒症相关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相关性 被引量:3
5
作者 俞凡 赵林军 +1 位作者 吴锦鸿 方金燕 《中国医刊》 CAS 2024年第2期213-217,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1(SIRT1)、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水平与脓毒症相关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西湖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48例脓毒症患者为观察组,根据... 目的探讨血清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1(SIRT1)、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水平与脓毒症相关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西湖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48例脓毒症患者为观察组,根据是否合并ARDS将观察组患者分为ARDS组(合并ARDS,98例)和非ARDS组(未合并ARDS,50例),另选取西湖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同期进行体检的5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比较分析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的血清SIRT1、ACE2水平。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脓毒症相关ARDS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清SIRT1、ACE2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ARDS组患者的年龄大于非ARDS组,脓毒症休克比例、机械通气比例、序贯器官衰竭评估评分、血乳酸水平高于非ARDS组,入住重症监护室时间长于非ARDS组,SIRT1、ACE2水平低于非ARD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脓毒症休克、入住重症监护室时间延长、序贯器官衰竭评估评分和血乳酸升高为脓毒症相关ARD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SIRT1、ACE2升高为脓毒症相关ARDS发生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结论脓毒症患者的血清SIRT1、ACE2水平降低与脓毒症相关ARDS的发生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1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多配体蛋白聚糖1、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与川崎病患儿冠状动脉损害和临床疗效的关系 被引量:2
6
作者 王从贵 彭海琳 熊伟 《广东医学》 CAS 2024年第6期666-671,共6页
目的研究血清多配体蛋白聚糖1(syndecan-1,SDC-1)、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2,ACE2)与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患儿冠状动脉损害(coronary artery lesions,CAL)和临床疗效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2... 目的研究血清多配体蛋白聚糖1(syndecan-1,SDC-1)、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2,ACE2)与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患儿冠状动脉损害(coronary artery lesions,CAL)和临床疗效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113例KD急性期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并设为KD组,治疗前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分为CAL组(n=39例)和无CAL组(n=74例);另选取同期体检的6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收集受试者临床资料,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SDC-1、ACE2水平并比较。患儿治疗后进行疗效评估,将治愈与好转患儿纳入治疗有效组(n=89例),无效患儿纳入治疗无效组(n=24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患儿治疗无效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SDC-1、ACE2等指标及其联合应用模型对治疗无效的预测价值。结果KD组血清SDC-1、ACE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AL组血清SDC-1、ACE2水平高于无CAL组(P<0.05)。治疗有效组与治疗无效组在发热时间、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SDC-1、ACE2水平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CT、CRP、IL-6、SDC-1、ACE2为患儿治疗无效的显著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SDC-1、ACE2两指标联合预测患儿治疗无效的曲线下面积(AUC)(95%CI)为0.837(0.726~0.926),预测价值均高于单独检测。血清SDC-1、ACE2及PCT、CRP、IL-6联合预测患儿治疗无效的AUC(95%CI)为0.903(0.861~0.912),预测价值较血清SDC-1、ACE2两指标联合预测有所提升。结论KD患儿血清SDC-1、ACE2水平上升,两者水平越高,其并发CAL风险越高,临床疗效越差,联合检测对临床疗效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多配体蛋白聚糖1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 冠状动脉损害 疗效 预测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I/D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关系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俞佳利 项彦琳 薛金贵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17期3161-3163,共3页
基于三因制宜理论综述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第16内含子插入/缺失(I/D)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研究进展,为高血压个体化、合理化治疗提供思路与方法。高血压患病率在我国居高不下,控制血压对于预防心脑血管事件及其他系统疾病有重要... 基于三因制宜理论综述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第16内含子插入/缺失(I/D)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研究进展,为高血压个体化、合理化治疗提供思路与方法。高血压患病率在我国居高不下,控制血压对于预防心脑血管事件及其他系统疾病有重要的意义。由于基因与环境作用,降压药物疗效存在个体差异性,而ACE I/D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发生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血管紧张素转换 基因多态性 三因制宜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类药物治疗贝伐珠单抗所致心血管毒性的效果及影响因素
8
作者 王娟 秦明强 张卉 《中国医药》 2024年第11期1631-1635,共5页
目的探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类药物治疗贝伐珠单抗所致心血管毒性效果的影响因素,为临床提高抗心血管毒性效果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江苏省第二中医院128例贝伐珠单抗治疗后... 目的探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类药物治疗贝伐珠单抗所致心血管毒性效果的影响因素,为临床提高抗心血管毒性效果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江苏省第二中医院128例贝伐珠单抗治疗后发生心血管毒性的肿瘤患者,根据是否采取ACEI/ARB类药物治疗分为2组,将采取ACEI/ARB类药物治疗的95例患者纳入观察组,将未采取ACEI/ARB类药物治疗的33例患者纳入对照组。比较2组心肌肌钙蛋白I(cTnI)、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收缩压、舒张压水平。采用单因素、多因素分析ACEI/ARB类药物治疗贝伐珠单抗引起心血管毒性效果的影响因素。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浆NT-proBNP、cTnI水平、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LVEF高于对照组(均P<0.05)。ACEI/ARB类药物治疗心血管毒性的临床效果评估中治愈60例(63.2%),好转30例(31.6%),无效5例(5.3%)。临床分期(比值比=5.349)、合并心血管疾病(比值比=3.132)、心脏毒性反应分级(比值比=4.218)、血浆NT-proBNP(比值比=2.824)、血浆cTnI(比值比=3.779)水平是ACEI/ARB类药物治疗心血管毒性效果的危险因素,LVEF水平(比值比=0.333)是ACEI/ARB类药物治疗心血管毒性效果的保护因素(均P<0.05)。结论ACEI/ARB类药物治疗贝伐珠单抗所致心血管毒性具有一定效果,可降低心血管毒性,减轻心肌损伤。临床分期、合并心血管疾病、心脏毒性反应分级、血浆NT-proBNP、血浆cTnI为ACEI/ARB类药物治疗效果的危险因素,LVEF水平为治疗效果的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毒性 贝伐珠单抗 血管紧张Ⅱ受体拮抗剂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心动图联合血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水平可作为评估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心功能的潜在生物学指标
9
作者 杨正午 付世文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10期1108-1112,共5页
目的研究超声心动图联合血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对妊娠期高血压(HIP)的诊断价值及与心功能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21年3月~2024年3月在我院诊治的50例HIP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在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的50例健康体检者视为对照组。比... 目的研究超声心动图联合血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对妊娠期高血压(HIP)的诊断价值及与心功能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21年3月~2024年3月在我院诊治的50例HIP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在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的50例健康体检者视为对照组。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HIP患者的超声心动图结果、血清ACE水平及心功能指标;采用Pearson分析超声心动图、血清ACE与心功能指标的相关性;采用ROC曲线分析超声心动图、血清ACE单独及联合诊断HIP的诊断价值。结果研究组ACE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舒张早期充盈峰速度/舒张晚期充盈峰速度(E/A)和舒张早期快速充盈分数(RFF)低于对照组(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肌钙蛋白T(c Tn T)及血浆脑钠肽(BN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Pearson分析结果显示,HIP患者E/A、RFF与c Tn T、BNP呈负相关(P<0.05),LVEF、ACE与c Tn T、BNP呈正相关(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ACE诊断妊娠期高血压的AUC值为0.619,E/A、RFF、LVEF及四者联合诊断妊娠期高血压的AUC值分别为0.700、0.706、0.793、0.880。结论超声心动图联合血清ACE水平可作为评估HIP患者心功能的潜在生物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血管紧张素转换 超声心动图 妊娠期高血压 心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达格列净联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在糖尿病肾病蛋白尿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10
作者 夏娟 《系统医学》 2024年第5期94-97,101,共5页
目的分析达格列净联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在糖尿病肾病蛋白尿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睢宁县人民医院于2021年1月—2023年3月收治的78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均给予控糖治疗。对照组(... 目的分析达格列净联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在糖尿病肾病蛋白尿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睢宁县人民医院于2021年1月—2023年3月收治的78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均给予控糖治疗。对照组(n=38)给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治疗(盐酸贝那普利片),观察组(n=40)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达格列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尿微量蛋白(Urine Microprotein,mALB)、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Albumin,ALB)水平、血糖水平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mALB[(167.12±23.15)mg/L]、24 h尿蛋白定量[(1.04±0.28)g/24 h]均低于对照组[(342.52±35.26)mg/L、(1.72±0.62)g/24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血清ALB水平[(33.74±1.16)g/L]高于对照组(31.93±0.85)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空腹血糖[(5.16±1.67)mmol/L]低于对照组[(6.69±2.24)mmol/L],餐后2h血糖[(6.59±2.05)mmol/L]低于对照组[(8.76±3.25)mmol/L],糖化血红蛋白[(4.35±1.86)%]低于对照组[(6.26±2.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32、3.546、3.522,P均<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糖尿病肾病蛋白尿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达格列净联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的应用效果较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格列净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盐酸贝纳普利片 糖尿病肾病 蛋白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那普利、缬沙坦对糖尿病大鼠肾脏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0
11
作者 郑琦 晋学庆 +3 位作者 翁智远 王华军 许昌声 吴可贵 《中华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77-480,共4页
目的观察糖尿病大鼠肾脏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的表达及苯那普利、缬沙坦对糖尿病大鼠肾脏ACE2表达水平的影响,初步探讨ACE2在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3月龄的SD雄性大鼠,腹腔内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随机分为3... 目的观察糖尿病大鼠肾脏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的表达及苯那普利、缬沙坦对糖尿病大鼠肾脏ACE2表达水平的影响,初步探讨ACE2在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3月龄的SD雄性大鼠,腹腔内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随机分为3组,每组7只,分别为糖尿病模型组、苯那普利治疗组[10mg/(kg.d)]、缬沙坦治疗组[10mg/(kg.d)],SD雄鼠7只作为正常对照组。给药3月后,处死动物、留取标本,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法测定肾脏中ACE和ACE2 mRNA的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法比较肾脏中ACE2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糖尿病模型组大鼠ACE、ACE2 mRNA表达分别下降30.7%、50.1%(P<0.05)。与糖尿病模型组比较,苯那普利组ACE mRNA的表达明显增加(P<0.01),ACE2 mRNA的表达无明显差异;缬沙坦组ACE mRNA的表达治疗后没有明显变化,而ACE2 mRNA和蛋白的表达均有明显增加,分别增加68.7%和69.8%(P<0.01)。结论1)肾脏局部ACE2表达水平的降低可能是糖尿病大鼠肾损害的发病机制之一;2)ARB可能是通过增加肾脏局部ACE2的表达而发挥肾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大鼠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血管紧张受体拮抗剂 肾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种蛋白酶的大豆蛋白水解物对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5
12
作者 范俊峰 李里特 +2 位作者 张艳艳 齐藤昌义 辰巳英三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80-84,共5页
报道了 2种工业化酶ProteaseA和OrientaseB的大豆蛋白水解物的高活性ACEI肽的筛选工作 ,并且对所得到的活性较高的水解物进行了感官评价。这 2种酶的水解物的ACE抑制活性均随着水解时间的增加呈指数归律增加。其中OrientaseB水解大豆蛋... 报道了 2种工业化酶ProteaseA和OrientaseB的大豆蛋白水解物的高活性ACEI肽的筛选工作 ,并且对所得到的活性较高的水解物进行了感官评价。这 2种酶的水解物的ACE抑制活性均随着水解时间的增加呈指数归律增加。其中OrientaseB水解大豆蛋白 1 0h ,其产物的ACE抑制活性最高达到 95 %,ProteaseA的最高也可达到 91 33%。ProteaseA水解 4~ 1 0h的产物以及Ori entaseB水解 6~ 1 0h的产物 ,是由 2~ 5个氨基酸组成的寡肽 ,ACE的抑制活性高 ,且苦味轻微或没有。这些肽因其天然、安全、作用温和而有望作为良好的降压成分进入人们的日常膳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酶 血管紧张素转换 降血压肽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肽 抑制活性 大豆蛋白水解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食品来源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1
13
作者 赵海珍 陆兆新 刘战民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5期315-317,共3页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ACE)在血压调节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最近抑制肽的研究在食品医药界倍受关注 ,ACE抑制肽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Ⅰ向血管紧张素Ⅱ的转换以及阻止ACE使激肽失活而起到降压作用。利用某些蛋白酶对食品蛋白质进行定向水解或...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ACE)在血压调节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最近抑制肽的研究在食品医药界倍受关注 ,ACE抑制肽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Ⅰ向血管紧张素Ⅱ的转换以及阻止ACE使激肽失活而起到降压作用。利用某些蛋白酶对食品蛋白质进行定向水解或通过微生物发酵可产生具有降压作用的活性短肽 ,现在人们已从许多蛋白质源中分离到了各种ACE抑制肽。此文对近年来天然食品蛋白质来源的ACE抑制肽的研究进展做一简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转换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肽 结构与功能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所致咳嗽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 被引量:4
14
作者 施美君 刘丹 +2 位作者 胡克 陈国忠 杨炯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8年第1期92-94,共3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在口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后发生的咳嗽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多态性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多聚酶链反应(PCR)对口服ACEI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包括发生咳嗽与不发生咳嗽者)ACE基因多态性进...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在口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后发生的咳嗽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多态性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多聚酶链反应(PCR)对口服ACEI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包括发生咳嗽与不发生咳嗽者)ACE基因多态性进行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服药前血清ACE水平。结果:130例患者中有51例(39.2%)发生咳嗽。咳嗽组ACE的I型等位基因及II型基因型频率分别为62.7%和54.8%,非咳嗽组分别为39.2%和21.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咳嗽组服药前血清ACE水平[(27.37±11.43)U/L]明显低于非咳嗽组[(45.21±12.56)U/L],两组血清ACE水平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1)。服药前血清ACE水平在DD基因型最高[(36.65±12.78)U/L],ID型次之[(27.84±7.11)U/L],II型最低[(23.02±8.31)U/L],3个基因型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血清ACE水平及ACE基因多态性与高血压患者口服ACEI后所致的咳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转换 基因多态性 咳嗽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产品中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5
作者 陈胜军 李来好 +3 位作者 曾名勇 杨贤庆 吴燕燕 刁石强 《南方水产》 2006年第5期69-73,共5页
综述了国内外水产品中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总结了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的作用机理、制备工艺,对 ACEIP 的构效关系作了探讨,对水生生物资源中 ACEIP 的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水产品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肽(ACEI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相互作用增加女性高血压发病易感性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慧敏 樊晓寒 +6 位作者 韩运峰 李卫菊 杨晓敏 王曙霞 周宪梁 吴海英 惠汝太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55-359,共5页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和ACE基因多态性是否相互作用增加高血压发病易感性。方法:挑选ACE2基因的5个标签单核苷酸多态及ACE基因I/D多态性,采用标准的多聚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进行基因分型,抽取部分测序验证...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和ACE基因多态性是否相互作用增加高血压发病易感性。方法:挑选ACE2基因的5个标签单核苷酸多态及ACE基因I/D多态性,采用标准的多聚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进行基因分型,抽取部分测序验证。通过2组病例—对照研究[信阳:高血压病例973例(男性病例357例,女性病例616例)和对照969例(男性对照者355例,女性对照者614例);日照:病例286例(男性病例101例,女性病例185例)和对照316例(男性对照者126例,女性对照者190例)验证ACE2和ACE基因多态性与高血压的相关性。结果:ACE2基因rs2106809TT基因型和T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在女性病例中显著高于女性对照者(OR:1.21,95%CI:1.09~1.34,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性无统计学意义。未发现其它基因多态在两者间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调整年龄、血脂、血糖等危险因素后,女性病例T等位基因携带者与女性对照者比较高血压易感性增加1.6倍(OR:1.59,95%CI:1.13~2.06,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女性病例ACEDD基因型+ACE2 rs2106809TT/TC基因型分布频率显著高于女性对照者(11.7%vs6.0%,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证实女性病例中ACE基因I/D与ACE2 rs2106809有交互作用(OR:1.25,95%CI:1.18~1.34,P<0.001),同时携带ACEDD中的ACE2 rs2106809TT/TC基因型者高血压危险增加(OR:2.75,95%CI:1.58~4.77,P<0.001),与对照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上述结果在第二组病例对照研究中得到验证。结论:ACE2T等位基因是女性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ACEDD基因型增加这种危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 血管紧张素转换 基因多态性 高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衰大鼠ACE/ACE2表达变化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江 宋熔 +4 位作者 田颖 聂凌 李楠 谭红梅 祝善俊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9期1810-1813,共4页
目的探讨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组织ACE/ACE2表达变化及苯钠普利的干预作用。方法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复制心肌梗死后心衰模型,分为心衰对照组、苯钠普利组、假手术组。喂养2个月后检测血流动力学指标,计算体重与左心室重量指... 目的探讨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组织ACE/ACE2表达变化及苯钠普利的干预作用。方法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复制心肌梗死后心衰模型,分为心衰对照组、苯钠普利组、假手术组。喂养2个月后检测血流动力学指标,计算体重与左心室重量指数,RT-PCR方法检测心肌组织ACE和ACE2 mRNA表达,免疫组化检测ACE和ACE2蛋白表达。结果心衰对照组大鼠心肌组织ACE和ACE2的mRNA和蛋白表达均增强(P<0.01),ACE/ACE2比值升高。苯钠普利组大鼠血流动力学指标改善(P<0.01),心肌组织ACE mRNA和蛋白表达下降(P<0.01),ACE2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增强(P<0.01),ACE/ACE2比值降低。结论心衰大鼠心肌组织ACE和ACE2表达上调,ACE上调更显著,ACE/ACE2比值升高;苯钠普利抑制ACE表达,刺激ACE2表达增强,ACE/ACE2比值下降,这是对该药物作用机制的新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苯钠普利 血管紧张素转换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激活/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预防肺动脉高压右心衰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陈梦娜 聂美玲 +5 位作者 邹晓昭 郭雯 赵铁夫 杜小兵 田蕾 马涵英 《中国医药》 2017年第5期698-702,共5页
目的探究激活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抑制ACE对肺动脉高压(PAH)右心衰竭的预防作用及机制。方法选取体质量240—260g雄性sD大鼠33只,完全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n=6)、PAH右心衰竭组(n=9)、ACE2激动剂(Res)干预组(n=9)、AC... 目的探究激活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抑制ACE对肺动脉高压(PAH)右心衰竭的预防作用及机制。方法选取体质量240—260g雄性sD大鼠33只,完全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n=6)、PAH右心衰竭组(n=9)、ACE2激动剂(Res)干预组(n=9)、ACE抑制剂(ACEI)干预组(n=9),饲养6周后,测定各组大鼠心肺功能,血浆、右心室心肌及肺组织中血管紧张素Ⅱ(AngⅡ)、Ang(1-7)水平,右心室心肌及肺组织中ACE、ACE2、血管紧张素1型受体(AT,R)、Mas蛋白表达。结果与PAH右心衰竭组相比,饲养6周时,Res及ACEI干预组肺动脉血流加速时间,右心室射血分数、缩短分数明显增加(均P〈0.05)。与PAH右心衰竭组比较,Res及ACEI干预组血浆、右心室心肌及肺组织中AngⅡ/Ang(1-7)比值均明显降低,右心室心肌ACE2蛋白表达明显增加,ACE、AT,R蛋白表达明显减少(均P〈0.05),而肺组织各组ACE、ACE2、AT,R、Mas蛋白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ACE2激活/ACE抑制可调控PAH右心衰竭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失衡,以右心室局部作用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肺性 心力衰竭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疗效的相关性 被引量:10
19
作者 于汇民 张宇清 刘国仗 《高血压杂志》 CSCD 2004年第3期207-210,共4页
目的 研究原发性高血压 (EH)患者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ACE)基因多态性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疗效的相关性。方法  ( 1)用ACEI对 5 17例EH患者进行为期 6周的降压治疗 ,所用药物为咪达普利或苯那普利。 ( 2 )用聚合酶链反应 ... 目的 研究原发性高血压 (EH)患者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ACE)基因多态性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疗效的相关性。方法  ( 1)用ACEI对 5 17例EH患者进行为期 6周的降压治疗 ,所用药物为咪达普利或苯那普利。 ( 2 )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方法检测患者的ACE基因多态性 ,ACE基因有 3种表现型 :II型、DD型和DI型。 ( 3 )治疗前后及治疗过程中对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进行监测。结果  ( 1)在总共 5 17例患者中 ,ACE基因型为DD者有 13 2人( 2 5 5 % ) ,II者有 13 0人 ( 2 5 2 % ) ,ID者有 2 5 5人 ( 4 9 3 % )。 ( 2 )不同基因型组间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及心率等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3 )在这三组患者中 ,治疗前后收缩压的降幅分别为 ( -14 5± 12 7)mmHg ,( -14 3± 13 1)mmHgand( -14 0± 12 2 )mmHg (P =0 94) ,舒张压的降幅分别为 ( -8 7± 7 4)mmHg ,( -8 7± 7 7)mmHgand ( -8 5± 6 7)mmHg (P =0 96)。结论 本研究没有发现EH患者的ACE基因多态性与ACEI的降压疗效相关 ,据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血管紧张素转换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基因型 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多糖对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ACE和ACE2表达的影响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亚春 李颖川 +1 位作者 周明 江伟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52-457,共6页
目的观察脂多糖(LPS)对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PMVECs)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表达的影响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Captopril的干预作用。方法组织块法体外培养大鼠PMVECs,观察LPS对PMVECs作用的时间和浓... 目的观察脂多糖(LPS)对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PMVECs)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表达的影响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Captopril的干预作用。方法组织块法体外培养大鼠PMVECs,观察LPS对PMVECs作用的时间和浓度相关毒性以及Captopril的干预作用;再将PMVECs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n=6),不加干预措施;Captopril组(n=6),10-5mol/L Captopril孵育细胞8 h;LPS组(n=6),1 mg/mL LPS孵育细胞8 h;Captoril+LPS组(n=6),10-5 mol/L Captopril孵育细胞30 min后再加入1 mg/mL LPS孵育8 h。CCK8检测细胞活性;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细胞ACE和ACE2的表达。结果 LPS可对大鼠PMECs产生明显的毒性作用,并可使细胞ACE表达上调及ACE2表达下降;经Captopril干预后,可明显抑制LPS的细胞毒性作用,并逆转LPS对PMVECs中ACE及ACE2表达的影响,使ACE和ACE2表达水平回调至对照组水平。结论 ACEI能减轻LPS所致的PMVECs毒性作用,而ACE及ACE2表达的变化可能在这一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转换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 急性肺损伤 脂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