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37篇文章
< 1 2 1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ircHIPK2调节miR-7-5p/TCF4轴对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
1
作者 谷君 任卫东 +4 位作者 李会贤 邓文娟 胡利梅 刘慧颖 蔡裕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57-261,267,共6页
目的研究环状RNA同源域相互作用蛋白激酶2(circHIPK2)调节miR-7-5p/转录因子4(TCF4)轴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阴性对照共转染组、敲低circHIPK2组... 目的研究环状RNA同源域相互作用蛋白激酶2(circHIPK2)调节miR-7-5p/转录因子4(TCF4)轴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阴性对照共转染组、敲低circHIPK2组、过表达miR-7-5p组、敲低circHIPK2+敲低miR-7-5p组。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给予10 nmol/L AngⅡ,构建高血压损伤模型,转染后测定circHIPK2、miR-7-5p和TCF4 mRNA表达水平;检测细胞增殖、凋亡、线粒体膜电位、活性氧(ROS)表达、抗氧化酶活性、促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凋亡相关蛋白和TCF4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细胞circHIPK2和TCF4 mRNA表达水平、凋亡率、ROS相对表达、IL-6水平、IL-1β水平、IL-18水平、Bax和TCF4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细胞活力、miR-7-5p mRNA表达水平、线粒体膜电位、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活性、Bcl-2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敲低circHIPK2、过表达miR-7-5p均可逆转上述AngⅡ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病理变化。敲低miR-7-5p可降低敲低circHIPK2对模型组细胞病理变化的改善作用。结论敲低circHIPK2可通过上调miR-7-5p表达而减弱TCF4表达,进而降低AngⅡ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炎症和氧化应激水平,最终抑制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状RNA同源域相互作用蛋白激酶2 miR-7-5p/TCF4轴 血管紧张 血管内皮细胞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析血清磷酸化Tau181、血管紧张素1-7、淀粉样蛋白及β-淀粉样蛋白_(1-42)表达水平联合检测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继发血管性痴呆的预测价值
2
作者 尚婷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5年第7期24-27,共4页
目的探究血清磷酸化Tau181(pTau181)、血管紧张素1-7(Ang1-7)、淀粉样蛋白A(SAA)、β-淀粉样蛋白_(1-42)(Aβ_(1-42))联合检测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继发血管性痴呆的预测价值,为临床预防和治疗该疾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武汉市东... 目的探究血清磷酸化Tau181(pTau181)、血管紧张素1-7(Ang1-7)、淀粉样蛋白A(SAA)、β-淀粉样蛋白_(1-42)(Aβ_(1-42))联合检测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继发血管性痴呆的预测价值,为临床预防和治疗该疾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武汉市东西湖区中医医院2022年6月至2024年11月收治的11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继发血管性痴呆将其分为两组,继发组(4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继发血管性痴呆)和非继发组(7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未继发血管性痴呆)。对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并将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筛选急性脑梗死患者继发血管性痴呆的影响因素,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pTau181、Ang1-7、SAA、Aβ_(1-42)单一与联合检测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继发血管性痴呆的预测价值。结果与非继发组比,继发组患者年龄更大,合并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患者占比均更高,血清pTau181、SAA、Aβ_(1-42)表达水平均更高,血清Ang1-7水平更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pTau181、SAA、Aβ_(1-42)水平高和Ang1-7水平低均为急性脑梗死患者继发血管性痴呆的影响因素;采用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pTau181、Ang1-7、SAA、Aβ_(1-42)水平联合检测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继发血管性痴呆的预测价值更高(均P<0.05)。结论血清pTau181、SAA、Aβ_(1-42)水平高和Ang1-7水平低均为急性脑梗死患者继发血管性痴呆的影响因素,且血清pTau181、Ang1-7、SAA、Aβ_(1-42)水平联合检测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继发血管性痴呆有较高预测价值,临床可监测上述指标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提前干预和治疗,以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继发血管性痴呆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血管性痴呆 磷酸化Tau181 血管紧张1-7 淀粉样蛋白A β-淀粉样蛋白_(1-4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与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联合使用的实践体会
3
作者 王莉 陈莎莎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2025年第1期53-54,共2页
慢性肾脏病(CKD)与心血管疾病(CVD)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性,两者相互影响,互相加重。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RASi)、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和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MRA)在降低心肾风险方面已显示出显著的疗效和安全... 慢性肾脏病(CKD)与心血管疾病(CVD)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性,两者相互影响,互相加重。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RASi)、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和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MRA)在降低心肾风险方面已显示出显著的疗效和安全性,多药联合治疗策略正逐渐成为临床实践中的重要方向。本文结合我们在临床工作中的经验,探讨这三类药物联合使用的体会,分析其在慢性肾病和心血管疾病管理中的优势与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系统 -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 盐皮质激受体拮抗剂 慢性肾脏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联合使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和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
4
作者 王伟铭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2025年第1期55-56,共2页
2型糖尿病(T2DM)和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肾病恶化、心血管事件和过早死亡的风险增加。大型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已表明,通过强化血糖控制、降低血压和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阻断肾素-血管紧张素-醛... 2型糖尿病(T2DM)和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肾病恶化、心血管事件和过早死亡的风险增加。大型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已表明,通过强化血糖控制、降低血压和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阻断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可改善慢性肾病结局。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可降低肾脏和心脏复合终点。新型非甾体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nsMRA)非奈利酮的使用也有助于减缓CKD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血管紧张系统抑制剂 -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 盐皮质激受体拮抗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充血管紧张素(1-7)联合运动疗法对肾性高血压大鼠心脏重塑的作用与机制 被引量:1
5
作者 徐文杰 谢旭东 +2 位作者 何瑞波 马刚 彭朋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6期4137-4144,共8页
背景: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在高血压发生发展中起关键作用,其中血管紧张素(1-7)具有降压作用并反向调节血管紧张素Ⅱ的不良效应。运动康复疗法是防治高血压的重要非药物手段,然而血管紧张素(1-7)与运动是否具有协同效应尚未明确。目的:... 背景: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在高血压发生发展中起关键作用,其中血管紧张素(1-7)具有降压作用并反向调节血管紧张素Ⅱ的不良效应。运动康复疗法是防治高血压的重要非药物手段,然而血管紧张素(1-7)与运动是否具有协同效应尚未明确。目的:观察补充血管紧张素(1-7)联合运动疗法对肾性高血压大鼠心脏重塑的影响,并探讨血管紧张素(1-7)及其受体信号轴在其中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选取12只作为正常血压组,其余48只利用两肾一夹法制作肾性高血压模型并随机分为高血压对照组、高血压运动组、血管紧张素(1-7)组、联合治疗组。造模成功1周后,各组分别给予不同干预(为期6周):高血压运动组在电动跑台上进行跑步训练,血管紧张素(1-7)组通过植入大鼠背部皮下的Alzet微渗透泵灌流血管紧张素(1-7),联合治疗组在跑步训练后灌流血管紧张素(1-7),正常血压组和高血压对照组在鼠笼内安静饲养。末次训练后48 h,通过无创血压仪测定尾动脉血压;超声心动图检测心脏结构与功能;取左心室心肌,利用苏木精-伊红和马松染色进行心肌组织病理学观察,通过图像分析软件获取心肌细胞横截面积和胶原容积分数分别作为心肌肥大和心肌纤维化标志物;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心脏血管紧张素(1-7)含量;qRT-PCR检测心脏胚胎基因心钠素和β-肌球蛋白重链mRNA表达量;免疫印迹法测定心脏Mas受体、血管紧张素2型受体和内皮型一氧化氮合成酶蛋白表达量。结果与结论:①与正常血压组比较,高血压对照组血压升高(P<0.05),心功能差异无显著变化(P>0.05),心肌细胞横截面积和胶原容积分数增加(P<0.05),心钠素和β-肌球蛋白重链mRNA表达量上调,血管紧张素(1-7)含量以及Mas受体、血管紧张素2型受体和内皮型一氧化氮合成酶蛋白表达量下调(P<0.05)。②与高血压对照组比较,运动组血压下降(P<0.05),心功能提高(P<0.05),胶原容积分数下降(P<0.05),心肌细胞横截面积和血管紧张素(1-7)含量无显著变化(P>0.05),心钠素和β-肌球蛋白重链mRNA表达量下调(P<0.05),Mas受体、血管紧张素2型受体和内皮型一氧化氮合成酶蛋白表达量上调(P<0.05);血管紧张素(1-7)组除心肌血管紧张素(1-7)含量升高(P<0.05)外,其他各参数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③与运动组比较,联合治疗组血压下降(P<0.05),心肌细胞横截面积和心功能无显著变化(P>0.05),胶原容积分数下降(P<0.05),血管紧张素(1-7)含量升高(P<0.05),心钠素和β-肌球蛋白重链mRNA表达量下调(P<0.05),Mas受体、血管紧张素2型受体和内皮型一氧化氮合成酶蛋白表达量上调(P<0.05)。④提示单独补充血管紧张素(1-7)并不能改善肾性高血压大鼠心脏重塑,但却能够增强运动的疗效,其机制与血管紧张素(1-7)受体缺陷改善并恢复其信号通路功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性高血压 运动 -血管紧张系统 血管紧张(1-7) 心脏重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在高血压及其并发症中的作用
6
作者 荀姗妹 刘丰 +2 位作者 赵沙沙 王晓东 王普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1期086-089,共4页
本文旨在探讨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ARB-ACEI)在高血压及其并发症中的作用,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本研究在2022年1月至12月期间,从我院选择了100名高血压患者进行研究,将他们随机分配到两个组别,每组50人:一个为实验组,采... 本文旨在探讨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ARB-ACEI)在高血压及其并发症中的作用,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本研究在2022年1月至12月期间,从我院选择了100名高血压患者进行研究,将他们随机分配到两个组别,每组50人:一个为实验组,采用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治疗;另一个为对照组,接受常规的降血压治疗。对所有参与者在治疗开始和结束时进行包括血压、血糖、肾功能和心血管事件在内的一系列指标测量,并记录所有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结果 在治疗后,受试者被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这些指标包括血压、血糖和肾功能,包括血压、血糖和肾功能,所有受试者在治疗后这些指标均显著改善,但实验组的改善更为显著(p<0.05)。实验组的患者们心血管事件和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研究者发现,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该药物对高血压及其并发症的治疗效果显著,相较于其他药物,它导致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因此,这种药物在临床上的广泛推广应用值得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 高血压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衰弱情况的影响
7
作者 檀慧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4期005-008,共4页
观察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衰弱情况的影响。方法 以2020年10月-2023年1月为时间节点,研究纳入无锡市锡山医院收治的56例老年慢性心衰患者,借助抛硬币法将其等比随机分为对照组(28例,遵临床治疗... 观察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衰弱情况的影响。方法 以2020年10月-2023年1月为时间节点,研究纳入无锡市锡山医院收治的56例老年慢性心衰患者,借助抛硬币法将其等比随机分为对照组(28例,遵临床治疗指南开展常规对症治疗)与研究组(遵临床治疗指南停用ARB/ACEI类药物,改用沙库巴曲缬沙坦),将心功能、衰弱及并发症作为两组对比观察指标。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各心功能指标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FRAIL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低血压、肌酐增高、血钾升高等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组间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可有效促进老年慢性心衰患者心功能改善,缓解衰弱情况,安全有效,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 心功能 衰弱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和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三驾马车”治疗慢性肾脏病
8
作者 丁小强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2025年第1期51-52,共2页
延缓慢性肾脏病(CKD)进展和降低心血管疾病(CVD)风险是CKD患者的重要治疗目标。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RASi)包括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具有降压和心肾保护作用。在RASi基础上加用钠-葡萄糖... 延缓慢性肾脏病(CKD)进展和降低心血管疾病(CVD)风险是CKD患者的重要治疗目标。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RASi)包括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具有降压和心肾保护作用。在RASi基础上加用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SGLT2i)可进一步使CKD患者心肾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血管紧张系统抑制剂 -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 盐皮质激受体拮抗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常眼压性青光眼患者血清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趋化因子受体7及视盘区血管密度与临床分期的相关性
9
作者 王萍 刘建荣 +2 位作者 喻磊 马丽芬 肇莉莉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5年第4期1-5,共5页
目的探讨正常眼压性青光眼(NTG)患者血清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趋化因子受体7(CXCR7)及视盘区血管密度与临床分期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57例NTG患者为NTG组,根据不同临床分期分为Ⅰ期组(n=29)、Ⅱ期组(n=88)和Ⅲ期组(n=40);另选取5... 目的探讨正常眼压性青光眼(NTG)患者血清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趋化因子受体7(CXCR7)及视盘区血管密度与临床分期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57例NTG患者为NTG组,根据不同临床分期分为Ⅰ期组(n=29)、Ⅱ期组(n=88)和Ⅲ期组(n=40);另选取56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比较NTG组与对照组血清SDF-1、CXCR7水平;分析不同临床分期患者视盘区血管密度变化;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NTG的危险因素。结果与对照组比较,NTG组血清SDF-1、CXCR7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NTG组患者大血管密度、毛细血管密度、全区域血管密度降低,无血管区密度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期组、Ⅲ期组毛细血管密度、全区域血管密度低于Ⅰ期组,无血管区密度高于Ⅰ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血管密度(r=-0.503,P=0.006)、毛细血管密度(r=-0.546,P<0.001)、全区域血管密度(r=-0.553,P<0.001)与临床分期呈负相关,无血管区密度与临床分期呈正相关(r=0.521,P=0.002)。NTG组高血压、饮酒史、青光眼家族史以及血清SDF-1高水平、CXCR7高水平患者比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青光眼家族史、饮酒史以及高血清SDF-1、CXCR7水平是NTG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NTG患者血清SDF-1、CXCR7水平显著升高,大血管密度、毛细血管密度、全区域血管密度与患者临床分期呈负相关,无血管区密度与临床分期呈正相关。血清SDF-1、CXCR7可作为NTG诊断和临床分期的有效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常眼压性青光眼 血清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 趋化因子受体7 视盘区血管密度 临床分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激动剂对脂多糖诱导的急性肺损伤大鼠的影响
10
作者 岳佳 臧思皓 曾庆繁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5年第2期226-231,246,共7页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激动剂(AT2R agonists,C21)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大鼠的影响。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对照组(等量生理盐水)、模型组(LPS 10 mg/kg)、治疗组(LPS 10...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激动剂(AT2R agonists,C21)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大鼠的影响。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对照组(等量生理盐水)、模型组(LPS 10 mg/kg)、治疗组(LPS 10mg/kg联合C211mg/kg)和抑制剂组[LPS 10mg/kg联合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nitric oxide synthase inhibitor,L-NAME)30mg/kg];造模8 h后开胸取大鼠新鲜右上肺组织测定湿/干比(W/D),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肺组织中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IL-10、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ngiotensinⅡ-1 receptor,AT1R)、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angiotensinⅡ-2 receptor,AT2R)及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的含量;采用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 eosin,HE)染色在光镜下观察肺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W/D显著增加(P<0.05),IL-6、TNF-α、iNOS、AT1R、NO显著升高(P<0.05);肺泡细胞损伤增生呈复层结构,局部可见肺泡腔扩张,肺内动脉损伤,肺泡出血水肿,局部平滑肌缺失,间质可见结缔组织增生并伴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部分可见透明膜形成;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及抑制剂组W/D显著降低(P<0.05),IL-6、TNF-α、iNOS、AT1R、NO显著降低(P<0.05),IL-10、AT2R显著降低(P<0.05);镜下炎性细胞浸润明显减轻,肺泡和间质内的水肿和出血相对于模型组损伤明显减轻,水肿液吸收。结论C21可以减轻LPS诱导的ALI大鼠的炎症反应,其机制可能与减少iNOS、NO含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损伤 血管紧张-2型受体激动剂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在氧化三甲胺促进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
11
作者 李天翔 李素娟 +3 位作者 郝翔宇 祝志波 郑梦 郭建强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34-43,共10页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在氧化三甲胺(TMAO)促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方法用分子对接预测TMAO与AT1R可能的相互作用。将21只6周龄ApoE^(-/-)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TMAO组、TMAO+替米沙坦组,每组7只。TMAO组在饲料中加1%胆碱...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在氧化三甲胺(TMAO)促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方法用分子对接预测TMAO与AT1R可能的相互作用。将21只6周龄ApoE^(-/-)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TMAO组、TMAO+替米沙坦组,每组7只。TMAO组在饲料中加1%胆碱复制高TMAO血症模型。TMAO+替米沙坦组采用替米沙坦10 mg/(kg·d)灌胃治疗。12周后采血,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血浆TMAO含量;油红O染色确定主动脉根部斑块面积;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斑块内炎症因子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浸润;构建AT1R表达质粒,转染293T细胞,加入TMAO(200μmol/L)或TMAO(200μmol/L)+替米沙坦(1μmol/L)作用0、5、10、15、30和60 min,检测AT1R下游信号通路ERK、PKC磷酸化活化情况。结果分子对接预测到TMAO与AT1R之间的存在直接结合位点。3组小鼠主动脉根部斑块面积占比、斑块内MCP-1和IL-6表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MAO组较对照组主动脉根部斑块面积占比增加(P<0.05),斑块内MCP-1和IL-6表达升高(P<0.05),而替米沙坦组较TMAO组主动脉根部斑块面积占比下降(P<0.05),斑块内MCP-1和IL-6表达降低(P<0.05)。3组主动脉组织的AT1R、p-ERK1/2、p-PKC蛋白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MAO组较对照组升高(P<0.05),而替米沙坦组较TMAO组下降(P<0.05)。在转染AT1R质粒的293T细胞中,TMAO组(200μmol/L)不同时间点的p-ERK1/2、p-PKC蛋白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0 min比较,作用15和30 min时p-ERK1/2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P<0.05),作用10和15 min时p-PKC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P<0.05)。而替米沙坦(1μmol/L)作用后,各个时间点的p-ERK1/2和p-PKC蛋白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MAO加重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机制可能包含了其对AT1R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三甲胺 血管紧张Ⅱ1型受体 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芹菜素调控Caveolin-1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血管紧张素1-7及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俞志军 张桂娟 +2 位作者 陈丽新 杨森林 崔玉祥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9期1591-1596,共6页
目的:探讨芹菜素通过调控窖蛋白-1(Caveolin-1)对慢性心力衰竭(CHF)大鼠血管紧张素1-7(Ang1-7)及左室舒张功能的机制研究。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分为假手术(Sham)组、CHF组、芹菜素组、Caveolin-1组及联合组,每组10只,除Sham组... 目的:探讨芹菜素通过调控窖蛋白-1(Caveolin-1)对慢性心力衰竭(CHF)大鼠血管紧张素1-7(Ang1-7)及左室舒张功能的机制研究。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分为假手术(Sham)组、CHF组、芹菜素组、Caveolin-1组及联合组,每组10只,除Sham组外均建立CHF大鼠模型。建模后24 h,芹菜素组大鼠腹腔注射2 mg/kg的芹菜素,Caveolin-1组腹腔注射1.2 mg/kg的Caveolin-1质粒的脂质体溶液,联合组大鼠腹腔注射2 mg/kg的芹菜素及1.2 mg/kg的Caveolin-1质粒的脂质体溶液,Sham组及CHF组大鼠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比较各组大鼠心脏收缩及舒张功能指标、血清因子水平;苏木精-伊红(HE)染色检测心肌组织病理形态;电镜观察心房超微结构;免疫组化检测心肌组织血管生成情况;蛋白免疫印迹检测心肌组织Caveolin-1、缺氧诱导因子1(HIF-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水平。结果:CHF组与Sham组比较,大鼠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短轴缩短率(LVFS)、Ang1-7及Caveolin-1蛋白、HIF-1蛋白、VEGF蛋白降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ALD)、肾素活性(PRA)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芹菜素组、Caveolin-1组与CHF组比较,大鼠LVEF、LVFS、Ang1-7、Caveolin-1蛋白、HIF-1蛋白、VEGF蛋白及血管数目升高,LVESD、LVEDD、LVEDV、LVESV、AngⅡ、ALD、PRA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芹菜素组与Caveolin-1组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与芹菜素组及Caveolin-1组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芹菜素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脏舒张及收缩功能具有改善作用,并可通过上调Ang1-7改善心肌重塑从而保护心脏,其机制可能与激活Caveolin-1表达而增加心肌新生血管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芹菜 心功能 血管紧张1-7 窖蛋白-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内膜癌组织中血管紧张素(1-7)及线粒体组装受体水平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 被引量:4
13
作者 陈丽华 朱婕曼 +4 位作者 刘玉凤 刘浩 马春星 张凡 刘云春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1年第2期24-27,共4页
目的探究血管紧张素(1-7)[angiotensin-(1-7),Ang-(1-7)]及线粒体组装受体(mitochondrial assembly of receptor,MasR)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选取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2017年4月~2019年4月治疗的16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 目的探究血管紧张素(1-7)[angiotensin-(1-7),Ang-(1-7)]及线粒体组装受体(mitochondrial assembly of receptor,MasR)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选取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2017年4月~2019年4月治疗的16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32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组织和78例手术切除的子宫内膜癌组织,共126例。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Ang-(1-7),Western blot检测MasR在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三组组织中,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内Ang-(1-7)(χ^(2)=11.506,P=0.000)和MasR(χ^(2)=8.619,P=0.002)阳性率最低,子宫内膜癌组阳性率最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与另外两组相比,子宫内膜癌组Ang-(1-7)和MasR表达显著增高。Ang-(1-7),MasR表达水平和子宫内膜癌肿瘤分期(t≥2.82,P=0.001)、转移(F=33.35和13.80,P=0.000)及分化程度(t≥2.82,P=0.029)均有相关性。结论Ang-(1-7)及MasR参与了子宫内膜癌新生血管的生成,其表达增高可促发癌细胞增长,可用于治疗及预后子宫内膜癌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血管紧张(1-7) 线粒体组装受体 癌细胞组织 新生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1-7)对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血凝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杨慧宇 杨志明 +3 位作者 边云飞 张娜娜 梁斌 肖传实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65-469,共5页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1-7)对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血凝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表达水平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胰蛋白酶消化法原代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取2~5代用于实验,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随机...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1-7)对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血凝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表达水平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胰蛋白酶消化法原代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取2~5代用于实验,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血管紧张素Ⅱ组、血管紧张素(1-7)组、血管紧张素Ⅱ+血管紧张素(1-7)组、血管紧张素Ⅱ+血管紧张素(1-7)+血管紧张素(1-7)特异性受体拮抗剂A-779组,通过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血凝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用免疫印迹法检测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磷酸化的表达水平。结果血管紧张素Ⅱ(10^(-6) mol/L)可以诱导血凝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表达增加(P<0.05),血管紧张素(1-7)(10^(-9)~10^(-6) mol/L)随着浓度的增加抑制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血凝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表达水平增强(P<0.05);血管紧张素(1-7)特异性受体拮抗剂A-779可阻断血管紧张素(1-7)的上述效应(P<0.05)。与对照组相比,血管紧张素Ⅱ(10^(-6) mol/L)诱导后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磷酸化表达水平显著增加(P<0.05);血管紧张素(1-7)(10^(-9)~10^(-6) mol/L)随着浓度的增加抑制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磷酸化表达水平增强(P<0.05),血管紧张素(1-7)特异性受体拮抗剂A-779可阻断血管紧张素(1-7)的上述效应(P<0.05)。结论血管紧张素Ⅱ可诱导血凝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及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磷酸化表达增加,血管紧张素(1-7)抑制血管紧张素Ⅱ的上述效应,并且是通过其特异性受体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1-7) 血管紧张 血凝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 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血管紧张素-(1-7)-Mas受体轴与血管内皮细胞凋亡 被引量:2
15
作者 肖红丽 王艳 +1 位作者 王国兴 李春盛 《中国医刊》 CAS 2015年第12期20-24,共5页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经典轴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ACE)-血管紧张素(Ang)Ⅱ-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ngiotensin 1 receptor,AT1R)在血管疾病致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ACE2-Ang-(1-7)-Mas受体轴与ACE-AngⅡ-AT1...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经典轴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ACE)-血管紧张素(Ang)Ⅱ-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ngiotensin 1 receptor,AT1R)在血管疾病致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ACE2-Ang-(1-7)-Mas受体轴与ACE-AngⅡ-AT1R轴是一对负向调节轴,其通过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凋亡和平滑肌细胞凋亡,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抑制血管重构,可能成为治疗血管性疾病的前景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细胞 凋亡 血管紧张转换酶2 血管紧张-(1-7) MAS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A1675G基因多态性与家族性高血压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寇学俊 邢艳秋 +3 位作者 路方红 刘振东 王慧 张会珍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87-90,共4页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AT2R)A1675G基因多态性与家族性高血压的相关性。方法:选取高血压家系(高血压家系组)30个(120例受试者)和正常血压家系(正常血压家系组)29个(115例受试者)进行对照研究。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分析...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AT2R)A1675G基因多态性与家族性高血压的相关性。方法:选取高血压家系(高血压家系组)30个(120例受试者)和正常血压家系(正常血压家系组)29个(115例受试者)进行对照研究。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分析AT2R A1675G基因多态性;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技术测定AT2R的表达。结果:高血压家系组AA型、AG型频率分布(53.3%、16.7%)比正常血压家系组(38.2%、12.2%)均升高,GG型频率分布(30.0%vs 49.6%)降低,高血压家系组比正常血压家系组等位基因A的频率分布(61.7%vs 44.3%)升高、G的频率分布(38.3%vs 55.7%)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家系组与正常血压家系组比较,AG型患者和GG型患者的AT2R表达浓度[(43.4±12.4)ng/ml vs(52.4±11.6)ng/ml,(53.2±15.3)ng/ml vs(65.9±16.9)ng/ml]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T2R基因A1675G多态性与家族性高血压有明显相关性;G基因和AT2R在家族性高血压的发病中起着重要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血管紧张-2型受体 基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1-7通过Mas受体减轻血管紧张素Ⅱ所致人肾小球内皮细胞损伤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晓翠 侯兆玉 +1 位作者 张红利 邓芳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893-898,共6页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1-7(Ang1-7)对血管紧张素II(Ang II)所致人肾小球内皮细胞(HGECs)损伤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GECs,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Ang Ⅱ组,Ang1-7组,Ang II+Ang1-7组,Ang Ⅱ+Ang1-7+Mas受体阻断剂(A779)组及A779组...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1-7(Ang1-7)对血管紧张素II(Ang II)所致人肾小球内皮细胞(HGECs)损伤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GECs,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Ang Ⅱ组,Ang1-7组,Ang II+Ang1-7组,Ang Ⅱ+Ang1-7+Mas受体阻断剂(A779)组及A779组,分别给予相应处理后,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和活性氧簇(ROS)含量,荧光显微镜观察ROS的变化;同时检测HGECs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DH)、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及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的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ng II组的细胞凋亡率及ROS平均荧光强度增加(P<0.05),上清液中IL-6、TNF-α、TGF-β、MCP-1及ICAM-1的含量增加(P<0.05);与Ang Ⅱ组比较,Ang Ⅱ+Ang1-7组的细胞凋亡率及ROS水平降低,上清液中上述炎症因子含量减少(P<0.05);与Ang Ⅱ+Ang1-7组比较,A779的加入增加了细胞凋亡率、ROS生成和上清液中炎症因子的含量(P<0.05);与Ang Ⅱ组比较,加入Ang1-7可呈剂量依赖性抑制LDH漏出和ET-1分泌、并促进NO的释放(P<0.05)。结论:Ang1-7可能通过抑制Mas受体减轻Ang II所致HGECs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肾小球内皮细胞 血管紧张1-7 血管紧张 MAS受体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基因A1675G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周平 李法琦 马厚勋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6期836-839,共4页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AT2R)基因A1675G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与中国汉族人群原发性高血压 (Essential Hypertension,EH)的关系,探讨AT2R基因在EH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应用等位基因特异性引物PCR方法检测181例EH患者(EH组)和...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AT2R)基因A1675G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与中国汉族人群原发性高血压 (Essential Hypertension,EH)的关系,探讨AT2R基因在EH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应用等位基因特异性引物PCR方法检测181例EH患者(EH组)和187例健康人(对照组)的AT2R基因型,比较各组间的等位基因频率及基因型分布差异,分析 AT2R基因A1675G多态性与高血压的关系。结果:AT2R基因A1675G的A等位基因频率在EH组明显高于对照组(53.3% vs 44.4%),但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在男性组中,EH组的A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53.6%vs 42.9%,P>0.05);而在女性组中,EH组和正常对照组间各基因型(AA,AG,GG)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的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AT2R的A等位基因频率在EH组的分布较正常对照组高,但无统计学意义,尚不能确定AT2R基因 A1675G多态性与中国人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生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血管紧张-2型受体 基因多态性 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Ⅱ及贝那普利对肝星状细胞ACE2和Ang-(1-7)/Mas受体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丽华 申凤俊 许小妹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11期1053-1056,共4页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贝那普利对体外培养的肝星状细胞上清液中血管紧张素-(1-7)[Ang-(1-7)]以及肝星状细胞中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和Mas受体的影响。方法以肝星状细胞(HSC)系HSC-T6细胞为实...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贝那普利对体外培养的肝星状细胞上清液中血管紧张素-(1-7)[Ang-(1-7)]以及肝星状细胞中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和Mas受体的影响。方法以肝星状细胞(HSC)系HSC-T6细胞为实验对象,分为对照组、AngⅡ组、贝那普利组和AngⅡ+贝那普利组。SABC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肝星状细胞中ACE2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细胞培养上清液中Ang-(1-7)的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RTFQ PCR)检测肝星状细胞中ACE2、Mas受体mRNA的表达。结果 AngⅡ处理组中,细胞上清液中Ang-(1-7)以及肝星状细胞中ACE2、ACE2 mRNA、Mas受体mRNA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AngⅡ+贝那普利组中各指标均高于AngⅡ处理组(P<0.05)。结论 AngⅡ促使肝星状细胞激活,贝那普利可使活化的肝星状细胞Ang-(1-7)、ACE2、Mas受体的表达增加,从而发挥抗肝纤维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 贝那普利 血管紧张转化酶2 血管紧张-(1-7) MAS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Ⅱ和血管紧张素-(1-7)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肾素(原)受体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娜娜 李茂莲 +4 位作者 边云飞 高奋 杨志明 杨慧宇 肖传实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485-1489,共5页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Ⅱ(Ang II)和血管紧张素-(1-7)[Ang-(1-7)]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肾素(原)受体[(P)RR]表达的影响。方法:将VSMCs按以下分组:(1)对照组:不加干预因素;(2)不同浓度AngⅡ组:分别加入AngⅡ10、100、1 000 nmol/L;...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Ⅱ(Ang II)和血管紧张素-(1-7)[Ang-(1-7)]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肾素(原)受体[(P)RR]表达的影响。方法:将VSMCs按以下分组:(1)对照组:不加干预因素;(2)不同浓度AngⅡ组:分别加入AngⅡ10、100、1 000 nmol/L;(3)不同浓度Ang-(1-7)组:分别加入Ang-(1-7)10、100、1 000 nmol/L;(4)AngⅡ+losartan(AT1受体拮抗剂)组:losartan 10-6 mol/L预处理30 min后,再加入AngⅡ100 nmol/L;(5)AngⅡ+PD123319(AT2受体拮抗剂)组:先用10-5 mol/LPD123319预处理30 min后,再用终浓度为100 nmol/L AngⅡ;(6)CGP42112A(AT2受体激动剂)组:加入10-7 mol/L CGP42112A。各组用real-time PCR法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P)RR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不同浓度AngⅡ可以促进(P)RR mRNA和蛋白的表达,并且呈浓度依赖性(均P<0.01);不同浓度Ang-(1-7)可抑制(P)RR mRNA和蛋白表达(均P<0.01),各浓度之间比较无显著差异(均P>0.05);加入CGP42112A可以促进(P)RR mRNA和蛋白的表达(均P<0.01),与AngⅡ处理组比较,加入PD123319可抑制(P)RR mRNA和蛋白表达(均P<0.01),加入losartan不能抑制(P)RR mRNA和蛋白表达(P>0.05)。结论:AngⅡ可通过AT2受体促进(P)RR mRNA和蛋白表达,而Ang-(1-7)可抑制(P)RR mRNA和蛋白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受体 血管紧张-(1—7) 血管紧张 血管平滑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