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鼻结膜炎生存质量表评价鼻内镜下翼管神经切断术治疗血管运动型鼻炎的疗效 被引量:7
1
作者 赵哲成 谭国林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2010年第3期204-207,共4页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翼管神经切断术治疗血管运动型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5例血管运动型鼻炎患者实施鼻内镜下翼管神经切断术,应用鼻结膜炎生存质量表(RQLQ)评价术前及术后2年的生活质量。结果按症状积分评价疗效,术后2年的显效37例(82.2...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翼管神经切断术治疗血管运动型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5例血管运动型鼻炎患者实施鼻内镜下翼管神经切断术,应用鼻结膜炎生存质量表(RQLQ)评价术前及术后2年的生活质量。结果按症状积分评价疗效,术后2年的显效37例(82.2%),有效4例(8.9%),无效4例(8.9%)。生活质量表评价显示,术后鼻眼和非鼻眼症状、日常生活及睡眠质量、情感状态都显著改善,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也显著增强。鼻眼症状中改善最显著的是喷嚏和清涕。术后量表总评分下降超过50%的39例(86.7%),总评分下降未超过20%的3例(6.7%)。结论使用鼻炎症状积分或鼻结膜炎生存质量表对鼻内镜下翼管神经切断术治疗血管运动性鼻炎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显示该手术疗效显著,且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炎 血管运动型 翼管神经 神经切断术 鼻结膜炎生存质量表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武汤加味治疗鼻漏型血管运动性鼻炎106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2
2
作者 郭雄伟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1年第20期188-189,共2页
目的:探讨真武汤加味治疗鼻漏型血管运动性鼻炎的临床疗效及理论依据。方法:将207例鼻漏型血管运动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06例,对照组101例。治疗组采用真武汤加味治疗,对照组采用开瑞坦和伯克纳治疗。两组治疗时间均为2周,观... 目的:探讨真武汤加味治疗鼻漏型血管运动性鼻炎的临床疗效及理论依据。方法:将207例鼻漏型血管运动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06例,对照组101例。治疗组采用真武汤加味治疗,对照组采用开瑞坦和伯克纳治疗。两组治疗时间均为2周,观察并记录治疗后症状及体征得分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4.34%,对照组为71.29%;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鼻漏型血管运动性鼻炎在中医辨证上大多属脾肾阳虚和水气上泛,故应用真武汤加味配合随症加减治疗可获良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漏血管运动性鼻炎 真武汤加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腭骨蝶突为标志的翼管神经切断术 被引量:1
3
作者 赵可庆 蒋晓文 +4 位作者 朱佳毅 孙希才 刘全 薛凯 余洪猛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604-607,共4页
目的探索一种以腭骨蝶突为标志,能够安全有效定位翼管神经并将其切断的手术方式。方法通过尸头解剖确认可有效定位翼管外口的手术标志,并验证利用确定的解剖标志在术中定位翼管神经的可行性。结果通过对5例(10侧)尸头解剖研究确定腭鞘... 目的探索一种以腭骨蝶突为标志,能够安全有效定位翼管神经并将其切断的手术方式。方法通过尸头解剖确认可有效定位翼管外口的手术标志,并验证利用确定的解剖标志在术中定位翼管神经的可行性。结果通过对5例(10侧)尸头解剖研究确定腭鞘管前口、腭鞘管后口、腭鞘管及翼突根部延续至鼻咽顶的骨嵴几个解剖标志可作为定位翼管神经的重要标志。应用以上解剖标志在10例难治性变应性鼻炎及血管运动性鼻炎患者中成功定位翼管神经并将其切断,1例患者术后出现短期单侧硬腭麻木的不良反应。结论腭鞘管前口、腭鞘管后口、腭鞘管及翼突根部延续至鼻咽顶的骨嵴可作为以腭骨蝶突为标志的翼管神经切断术的手术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管神经 腭骨蝶突 腭鞘管 鼻炎 变应性 血管运动型鼻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