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4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2~7岁行为抑制性的发展 被引量:8
1
作者 侯静 陈会昌 陈欣银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01-708,共8页
采用实验室录像观察对中国儿童的行为抑制性的发展进行了追踪研究(2岁、4岁、7岁)。儿童2岁时,有124名儿童参加了实验室观察。儿童4岁时,由于搬迁、退出或失约,有103名儿童参加。儿童7岁时由于以上原因有100名儿童参加实验室观察。... 采用实验室录像观察对中国儿童的行为抑制性的发展进行了追踪研究(2岁、4岁、7岁)。儿童2岁时,有124名儿童参加了实验室观察。儿童4岁时,由于搬迁、退出或失约,有103名儿童参加。儿童7岁时由于以上原因有100名儿童参加实验室观察。在2岁、4岁、7岁至少参加一次观察的儿童有113名,而在三个时间点都参加观察的儿童有89名。我们对儿童2~7岁行为抑制性整体发展的稳定性以及行为抑制性和非抑制性的发展趋向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儿童从2岁到7岁的行为抑制性的整体发展稳定性较低。从2岁到7岁,行为抑制性-非抑制倾向比较稳定的儿童共28人,占总人数的31.5%。而行为抑制性-非抑制性不稳定的儿童为61人,占总人数的68.5%。随着年龄增长,本研究中的儿童的行为抑制性-非抑制性倾向有向中间型趋中的趋势。从2岁到7岁,行为抑制性的发展变化没有显著性别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室录像观察 行为抑制性的稳定性 行为抑制性发展趋势 行为抑制性性别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行为抑制激活系统与情绪和正念的关系
2
作者 张东成 张曼华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915-922,共8页
目的:探讨大学生行为抑制/激活系统与情绪的关系及正念各因素在其关系间的作用。方法:选取268名大学生,采用行为抑制/激活系统量表、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量表和正念五因素量表进行测查。运用线性回归分析与非参数Bootstrap法探讨正念各... 目的:探讨大学生行为抑制/激活系统与情绪的关系及正念各因素在其关系间的作用。方法:选取268名大学生,采用行为抑制/激活系统量表、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量表和正念五因素量表进行测查。运用线性回归分析与非参数Bootstrap法探讨正念各因素在行为抑制/激活系统与情绪关系间的中介作用。结果:描述和不行动因子在行为激活系统与积极情绪的关系中的起中介作用(效应值为0.04、0.02),觉知地行动、不判断和不行动因子在行为抑制系统与消极情绪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效应值为0.09、0.06、0.04)。结论:行为抑制/激活系统分别与消极情绪、积极情绪有关;正念作为特殊的情绪调节策略,各因子在其中发挥着独特的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抑制系统 行为激活系统 正念 积极情绪 消极情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行为抑制系统和行为激活系统对抑郁影响的中介效应分析
3
作者 南恬 罗跃嘉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694-696,共3页
目的探究大学生行为抑制系统(BIS)、行为激活系统(BAS)与抑郁、述情障碍之间的关系,并分析述情障碍在BIS、BAS和抑郁关系中的作用。方法2022年5月通过线上问卷星平台向四川、深圳等地高校大学生发放量表,包括BIS、BAS量表和Beck抑郁量表... 目的探究大学生行为抑制系统(BIS)、行为激活系统(BAS)与抑郁、述情障碍之间的关系,并分析述情障碍在BIS、BAS和抑郁关系中的作用。方法2022年5月通过线上问卷星平台向四川、深圳等地高校大学生发放量表,包括BIS、BAS量表和Beck抑郁量表(BDI)及述情障碍量表(BVAQ),共对1152名高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大学生抑郁与BIS呈正相关(r=0.392,P<0.001),与BAS呈负相关(r=-0.268,P<0.001);述情障碍与抑郁呈负相关(r=-0.206,P<0.001),与BIS(r=0.123,P<0.001)、BAS(r=0.339,P<0.001)呈正相关;大学生BIS(β=0.413,P<0.001)、BAS(β=-0.200,P<0.001)直接影响抑郁,述情障碍在行为系统与抑郁之间起中介作用。结论大学生BIS正向影响抑郁、BAS负向影响抑郁,且述情障碍在其BIS、BAS以及抑郁之间起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述情障碍 行为抑制系统 行为激活系统 抑郁 中介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行为抑制的特点与行为抑制量表的编制 被引量:23
4
作者 王登峰 崔红 +2 位作者 朱荣春 陈红雷 徐毕成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490-1493,共4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行为抑制与心身症状之间的关系 ,并建立大学生行为抑制量表。行为抑制量表由 63个项目构成 ,分别测量对亲密关系、自信、求助、拒绝、信任和服从行为抑制的程度。项目的鉴别度、信度和效度符合心理测量学的要求。对大学... 本研究旨在探讨行为抑制与心身症状之间的关系 ,并建立大学生行为抑制量表。行为抑制量表由 63个项目构成 ,分别测量对亲密关系、自信、求助、拒绝、信任和服从行为抑制的程度。项目的鉴别度、信度和效度符合心理测量学的要求。对大学生行为抑制的个体差异分析揭示了该团体的年级、性别和学科对行为抑制的影响。文中还对大学生行为抑制量表的局限性以及今后研究的方向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行为抑制特点 行为抑制量表 心理健康 信度 效度 心理测量学 自我和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为抑制/激活系统量表中文版的信效度分析 被引量:74
5
作者 李彦章 张燕 +5 位作者 姜英 李航 米沙 易光杰 古洪勇 姜原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613-616,共4页
目的:考察Carver和White的行为抑制/激活系统量表中文版的信度和效度。方法:采用行为抑制/激活系统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和状态-特质焦虑量表对262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1)项目分析显示,除题项1和18,其余题目的鉴别度均符合心理测量... 目的:考察Carver和White的行为抑制/激活系统量表中文版的信度和效度。方法:采用行为抑制/激活系统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和状态-特质焦虑量表对262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1)项目分析显示,除题项1和18,其余题目的鉴别度均符合心理测量学要求。(2)探索性因素分析(各因素条目负荷分别为0.69-0.83,0.59-0.80,0.36-0.59,0.41-0.72)和验证性因素分析均显示四因素结构更为合理(RMSEA=0.042,GFI=0.926,AGFI=0.902,IFI=0.891,CFI=0.887,AIC=280.349)。(3)行为抑制系统与神经质呈中度相关(r=0.53,P<0.01),行为激活-驱力与外向性呈中度相关(r=0.30,P<0.01);特质焦虑与行为抑制系统呈中度相关(r=0.35,P<0.01),与行为激活系统三个维度无显著相关。显示量表有较好的聚合和区分效度。(4)四个因素的Cronbachα系数分别为0.59、0.72、0.66和0.55。结论:行为抑制/激活系统量表中文版是比较可靠和有效的测试人格建构的量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格 心理测量学研究 行为抑制系统 行为激活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情绪影响行为抑制的脑机制 被引量:19
6
作者 杨苏勇 黄宇霞 +1 位作者 张慧君 罗跃嘉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05-615,共11页
行为抑制是一种重要的执行功能。考察情绪影响行为抑制的脑机制,将有助于理解个体如何适应环境,特别是如何在情绪情境中控制自己的行为。近年来,研究者开始使用脑成像技术考察情绪影响行为抑制的脑机制。研究发现,在情绪影响行为抑制的... 行为抑制是一种重要的执行功能。考察情绪影响行为抑制的脑机制,将有助于理解个体如何适应环境,特别是如何在情绪情境中控制自己的行为。近年来,研究者开始使用脑成像技术考察情绪影响行为抑制的脑机制。研究发现,在情绪影响行为抑制的过程中不仅涉及前额叶抑制控制系统和边缘结构情绪加工系统,而且涉及这两个系统的相互作用,即情绪加工与行为抑制加工的整合。腹外侧前额皮层、背外侧前额皮层、前扣带回、杏仁核、脑岛等脑区在情绪加工与行为抑制加工的整合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情绪整合到行为抑制加工中的时间进程还不清楚。今后的研究应着眼于情绪影响行为抑制的时间进程、神经网络、个体差异的影响以及改进研究范式等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绪 行为抑制 脑机制 功能磁共振成像 事件相关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少年抑郁症与行为抑制/激活系统的关系 被引量:14
7
作者 李彦章 景璐石 +2 位作者 米沙 张燕 李小芹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504-506,520,共4页
目的:探讨青少年抑郁症与行为抑制/激活系统的关系。方法:采用行为抑制/激活系统问卷、Beck抑郁问卷和Zung氏抑郁自评问卷测评27名青少年抑郁症、38名抑郁情绪青少年及健康对照组74名青少年,比较3组青少年在行为抑制/激活系统得分上的差... 目的:探讨青少年抑郁症与行为抑制/激活系统的关系。方法:采用行为抑制/激活系统问卷、Beck抑郁问卷和Zung氏抑郁自评问卷测评27名青少年抑郁症、38名抑郁情绪青少年及健康对照组74名青少年,比较3组青少年在行为抑制/激活系统得分上的差异,并做抑郁与行为抑制/激活系统的相关分析。结果:(1)抑郁症组和抑郁情绪组的行为抑制系统得分均高于无抑郁组[(14.6±2.4),(14.5±1.5)vs.(13.3±1.5);P<0.001],而行为激活系统的奖赏反应和驱力得分均低于无抑郁组[奖赏反应:(11.7±1.7)、(12.4±1.7)vs.(12.7±2.0),(10.1±1.8)、(10.3±1.9)vs.(11.2±1.9);P<0.05或0.01];(2)抑郁症组抑郁得分与行为抑制/激活系统呈不同程度的相关(r=-0.26-0.84,P<0.05或0.01)。结论:行为激活系统功能降低、行为抑制系统功能增强可能是抑郁症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抑制系统 行为激活系统 抑郁症 青少年 病例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为抑制与父母教养方式对青少年焦虑的影响 被引量:18
8
作者 毕玉 王建平 +1 位作者 杨智辉 王玉龙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CD 2007年第3期273-275,278,共4页
目的:探讨行为抑制以及父母教养方式如何影响青少年的焦虑水平。方法:使用行为抑制量表、父母教养方式量表、Spence儿童焦虑量表,以班级为单位,集体测查了北京、新疆两地1533名初中学生。结果:①行为抑制预测青少年焦虑水平的回归系数... 目的:探讨行为抑制以及父母教养方式如何影响青少年的焦虑水平。方法:使用行为抑制量表、父母教养方式量表、Spence儿童焦虑量表,以班级为单位,集体测查了北京、新疆两地1533名初中学生。结果:①行为抑制预测青少年焦虑水平的回归系数显著。②母亲教养方式和父母教养方式的差异预测子女焦虑水平的回归系数分别显著。③行为抑制强、母亲教养方式倾向不良的青少年在焦虑量表上的得分显著高;同时,行为抑制强、父母双方教养方式差异大的青少年在焦虑量表上的得分显著高。结论:行为抑制预测青少年焦虑,良性父母教养方式是保护行为抑制青少年远离焦虑障碍的有力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抑制 焦虑 父母教养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为抑制的认知神经基础:基于两种行为抑制任务范式的差异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林敏 邓赐平 +1 位作者 孙志凤 李其维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120-1122,共3页
Go/no go任务与stop signal任务是行为抑制研究中两个常用的任务。本文从任务所涉及的认知过程,各自的理论基础以及任务操作所激活的大脑神经网络这三个方面对这两个任务进行比较,阐明这两个任务涉及的是两种类型的行为抑制:优势反应抑... Go/no go任务与stop signal任务是行为抑制研究中两个常用的任务。本文从任务所涉及的认知过程,各自的理论基础以及任务操作所激活的大脑神经网络这三个方面对这两个任务进行比较,阐明这两个任务涉及的是两种类型的行为抑制:优势反应抑制与反应停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抑制 认知神经 go/no go任务 STOP signal任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格维度、自我和谐及行为抑制与心身症状的关系 被引量:45
10
作者 王登峰 崔红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861-872,共12页
研究旨在通过实证研究建立人格维度、自我和谐、行为抑制和心身症状之间关系的结构方程模型。对600余名被试问卷测量的相关、回归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表明,人格维度可以直接和/或通过行为抑制和自我和谐对心身症状有着正向或负向的预测作... 研究旨在通过实证研究建立人格维度、自我和谐、行为抑制和心身症状之间关系的结构方程模型。对600余名被试问卷测量的相关、回归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表明,人格维度可以直接和/或通过行为抑制和自我和谐对心身症状有着正向或负向的预测作用,而且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行为抑制和心身症状本身都可以作为心理健康的指标,它们之间又存在密切的相互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人的人格 耐受性人格 自我和谐 行为抑制 心身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2~4岁行为抑制的稳定性 被引量:8
11
作者 王争艳 陈会昌 陈欣银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93-100,共8页
采用实验室观察法研究了儿童行为抑制性发展的稳定性特征。被试为追踪样本 ,随机选取北京市 12 4名儿童 ,经家长同意参加本项追踪项目。 2岁时 ,有 12 4名儿童参加本实验 ,在不同的陌生情景下对儿童行为进行录像观察 ,每次一对儿童和母... 采用实验室观察法研究了儿童行为抑制性发展的稳定性特征。被试为追踪样本 ,随机选取北京市 12 4名儿童 ,经家长同意参加本项追踪项目。 2岁时 ,有 12 4名儿童参加本实验 ,在不同的陌生情景下对儿童行为进行录像观察 ,每次一对儿童和母亲。 4岁时 ,有 10 3名儿童参加实验室观察 ,2 1名儿童由于搬迁、失约或中途退出而没有数据 ;在观察室 ,每次邀请四名过完四岁生日不久的同龄、同性别、但父母评价害羞程度不同的、彼此陌生的儿童同时来到实验室作观察。结果表明 :就整体而言 ,儿童在 2岁时的行为抑制性特征与其 4岁时的行为抑制性特征相关显著 ,但稳定性程度较低 (0 2 94 ) ;通过对极端组和非极端组儿童的行为抑制性的稳定程度的比较发现 ,极端组儿童 ,无论是极端非抑制儿童还是极端抑制儿童 ,其行为特征的保持程度要好于非极端组 ;对儿童 4岁时行为抑制性的性别差异检验虽然没有达到显著性水平 (t=- 1 776 ,p =0 0 79) ,但男孩总体上有非抑制性倾向 (抑制性的平均分数为 - 0 2 4 2 0 ) ,女孩有抑制性倾向 (女孩的平均抑制性分数为 0 2 0 3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行为抑制 稳定性 气质结构 极端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为抑制性、母亲养育方式和学步儿问题行为的关系 被引量:18
12
作者 丁小利 张光珍 +3 位作者 梁宗保 邓慧华 唐鑫 刘亚鹏 《心理发展与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74-182,共9页
采用实验室观察及问卷法,考察学步儿行为抑制性、母亲养育方式和问题行为的关系。结果发现:(1)行为抑制性正向预测内隐问题行为;母亲拒绝正向预测外显问题行为;母亲保护担忧负向预测外显问题行为。(2)性别能调节母亲养育方式与问题行为... 采用实验室观察及问卷法,考察学步儿行为抑制性、母亲养育方式和问题行为的关系。结果发现:(1)行为抑制性正向预测内隐问题行为;母亲拒绝正向预测外显问题行为;母亲保护担忧负向预测外显问题行为。(2)性别能调节母亲养育方式与问题行为之间的关系,母亲鼓励独立负向预测男孩内隐问题行为;母亲拒绝正向预测女孩内隐问题行为;保护担忧负向预测男孩外显问题行为;母亲惩罚正向预测男孩外显问题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抑制 母亲养育方式 问题行为 性别 调节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性情绪启动对特质焦虑个体行为抑制的影响机制 被引量:7
13
作者 贾丽萍 卢国华 +1 位作者 宋玉萍 李福洪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04-612,共9页
采用双选择Oddball范式,通过事件相关电位技术,考察负性情绪启动对特质焦虑个体行为抑制的影响。结果发现:(1)相比标准刺激,对偏差刺激的反应时更长;P2、N2、P3的波幅更大;(2)相比低唤醒负性情绪和中性情绪启动条件,高唤醒负性情绪启动... 采用双选择Oddball范式,通过事件相关电位技术,考察负性情绪启动对特质焦虑个体行为抑制的影响。结果发现:(1)相比标准刺激,对偏差刺激的反应时更长;P2、N2、P3的波幅更大;(2)相比低唤醒负性情绪和中性情绪启动条件,高唤醒负性情绪启动下的N1–P2和N2波幅更大;非特质焦虑个体对偏差刺激的N1和P3潜伏期在高唤醒负性情绪启动条件下比低唤醒负性情绪和中性情绪启动条件下更短,P3波幅更小,而特质焦虑个体在高、低唤醒的负性情绪及中性情绪启动条件下无显著差异。以上结果表明,对特质焦虑个体,高唤醒负性情绪启动促进其更好的检测行为抑制;对非特质焦虑个体,高唤醒负性情绪启动促进其对偏差刺激的早期识别、行为抑制的检测并更容易地完成行为抑制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性情绪 行为抑制 双选择Oddball 任务 特质焦虑 事件相关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奖惩对行为抑制能力和自主生理活动影响的时效性 被引量:6
14
作者 谷莉 白学军 王芹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476-1485,共10页
将45名被试随机分配为奖励组、惩罚组和对照组,实验进程按时间发展过程被分为五阶段,采用停止信号任务探讨奖惩刺激对行为抑制能力和自主生理活动影响的时效性。结果显示:奖惩刺激对行为反应时和抑制失败率影响仅在第二、三阶段差异显著... 将45名被试随机分配为奖励组、惩罚组和对照组,实验进程按时间发展过程被分为五阶段,采用停止信号任务探讨奖惩刺激对行为抑制能力和自主生理活动影响的时效性。结果显示:奖惩刺激对行为反应时和抑制失败率影响仅在第二、三阶段差异显著,对心率影响的显著差异在第三阶段结束、而对皮电和指温影响的显著差异仍持续到第五阶段。结果表明:奖惩刺激对行为的抑制作用具有时效性,有效时间内表现为仅奖励能提高行为抑制能力;奖惩刺激对心率的影响具有时效性,但对其它生理指标的影响则未显示出时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奖惩刺激 时效性 行为抑制能力 自主生理活动 停止信号任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程度网络成瘾者的行为抑制能力 被引量:15
15
作者 苏少冰 陈彩琦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752-756,共5页
目的:研究网络成瘾者的行为抑制能力。方法:采用停止信号任务,用3(受试类型)×3(靶刺激与停止信号延迟的时间间隔SSD:250ms、500ms和750ms)混合设计,比较重度网络成瘾者(N=11)、中度成瘾者(N=15)和非成瘾者(N=15)行为抑制能力的差... 目的:研究网络成瘾者的行为抑制能力。方法:采用停止信号任务,用3(受试类型)×3(靶刺激与停止信号延迟的时间间隔SSD:250ms、500ms和750ms)混合设计,比较重度网络成瘾者(N=11)、中度成瘾者(N=15)和非成瘾者(N=15)行为抑制能力的差异。结果:(1)在停止信号任务中,受试类型在500ms和750ms水平上错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重度成瘾组得分最高[(44.55±37.91)vs.(73.41±30.42)],中度成瘾组次之[(8.67±16.55)vs.(18.33±26.38)],非成瘾组最低[(4.50±15.39)vs.(6.33±15.20)];在250ms水平上,受试类型错误率边缘显著,重度成瘾组(27.96±39.11)高于中度成瘾组(1.50±3.51)和非成瘾组(3.50±11.53)。重度成瘾组在750ms水平上错误率均高于250ms和500ms水平上;中度成瘾组在750ms水平上错误率高于250ms水平上;非成瘾组在3个SSD水平上的错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在无停止信号任务中,重度成瘾组的反应时最短(136.01±123.73)ms,中度成瘾组次之(356.09±177.09)ms,非成瘾组最长(495.88±197.74)ms,(P<0.001)。结论:网络成瘾与个体的行为抑制能力有关,行为抑制能力较低的个体可能更容易导致网络成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成瘾 停止信号任务 行为抑制能力 混合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早期行为抑制与其日后社会行为发展研究综述 被引量:7
16
作者 牛宙 陈会昌 王桂平 《心理发展与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14-117,共4页
自杰罗姆·凯根提出行为抑制这一概念后,众多研究者围绕其进行了广泛的研究。行为抑制作为个性发展的基础,在个体的一生发展中都可以看到它的影响。文章简单介绍了行为抑制的定义、研究方法,重点阐述了儿童早期行为抑制与其日后社... 自杰罗姆·凯根提出行为抑制这一概念后,众多研究者围绕其进行了广泛的研究。行为抑制作为个性发展的基础,在个体的一生发展中都可以看到它的影响。文章简单介绍了行为抑制的定义、研究方法,重点阐述了儿童早期行为抑制与其日后社会行为发展的关系,以及对这种关系具有调节作用的变量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今后研究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抑制 行为发展 研究综述 社会 早期 儿童 个性发展 研究方法 量的研究 调节作用 研究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特质反刍思维与状态反刍思维对行为抑制的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甘小荣 关青 +3 位作者 胡小惠 张峰彬 何昊 唐宏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53-158,共6页
目的:探究特质反刍思维与状态反刍思维对大学生行为抑制的影响。方法:采用特质反刍思维量表筛选出高、低特质反刍思维组大学生各42例,通过“沉思分心”任务诱导被试进入反刍状态与注意分散条件,记录被试在改进的情绪信号停止任务中“停... 目的:探究特质反刍思维与状态反刍思维对大学生行为抑制的影响。方法:采用特质反刍思维量表筛选出高、低特质反刍思维组大学生各42例,通过“沉思分心”任务诱导被试进入反刍状态与注意分散条件,记录被试在改进的情绪信号停止任务中“停止”反应类型上的抑制时间及虚报率。结果:在“停止”反应类型中,高特质反刍思维组被试在状态反刍思维条件下对负性面孔的抑制时间比对正性面孔的抑制时间更长[(286±16)ms vs.(266±14)ms,P<0.001],虚报率更高[(0.7±0.1)vs.(0.5±0.1),P<0.001],而在注意分散条件下对两类面孔的抑制时间和虚报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特质反刍思维组被试在两种实验条件下对正性和负性面孔的抑制时间和虚报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特质反刍思维个体在状态反刍条件下表现出对负性面孔的行为抑制缺陷,这种行为抑制缺陷是由高特质反刍与状态反刍共同导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质反刍思维 状态反刍思维 注意分散 情绪信号停止任务 行为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为抑制量表的信度和效度 被引量:15
18
作者 王登峰 崔红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1期1-3,共3页
目的:编制行为抑制量表。方法:通过内容效度的方法编制行为抑制量表,并采用自我和谐量表和SCL-9作为其效度指标。结果:经过对660名被试评定的因素分析确定了行为抑制量表由42个项目组成,分别测量对求助、自信、消极情绪、独立性、疏远... 目的:编制行为抑制量表。方法:通过内容效度的方法编制行为抑制量表,并采用自我和谐量表和SCL-9作为其效度指标。结果:经过对660名被试评定的因素分析确定了行为抑制量表由42个项目组成,分别测量对求助、自信、消极情绪、独立性、疏远、支配和拒绝的抑制。行为抑制与心身症状及自我和谐存在显著的相关,并存在明显的性别与文化程度差异。结论:行为抑制量表有着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表 自我和谐 效度 信度 心身症状 SCL-90 性别 行为抑制 存在 消极情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奖惩对行为抑制及程序阶段中自主生理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谷莉 白学军 王芹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9-49,共11页
采用停止信号任务探讨奖惩条件对行为抑制和程序阶段中自主生理反应的影响。结果显示:(1)奖惩组的反应时显著高于控制组,抑制失败率则显著低于控制组;(2)奖励组与其它两组相比表现出心率显著增加和皮肤电活动显著降低;(3)各生理指标在... 采用停止信号任务探讨奖惩条件对行为抑制和程序阶段中自主生理反应的影响。结果显示:(1)奖惩组的反应时显著高于控制组,抑制失败率则显著低于控制组;(2)奖励组与其它两组相比表现出心率显著增加和皮肤电活动显著降低;(3)各生理指标在准备、工作和奖惩阶段中的奖惩差异性显著(4)奖惩条件下皮肤电活动呈现出一致性程序阶段变化。结果表明:奖惩条件均对行为具有抑制作用,但在自主生理反应上则有显著差异;各生理指标在准备、工作和奖惩阶段的情绪效价显著;皮肤电活动的程序阶段变化显著,但其奖惩效价较为稳定,很少接受程序阶段变化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奖励条件 惩罚条件 行为抑制 自主生理反应 停止信号任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