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2~7岁行为抑制性的发展 被引量:8
1
作者 侯静 陈会昌 陈欣银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01-708,共8页
采用实验室录像观察对中国儿童的行为抑制性的发展进行了追踪研究(2岁、4岁、7岁)。儿童2岁时,有124名儿童参加了实验室观察。儿童4岁时,由于搬迁、退出或失约,有103名儿童参加。儿童7岁时由于以上原因有100名儿童参加实验室观察。... 采用实验室录像观察对中国儿童的行为抑制性的发展进行了追踪研究(2岁、4岁、7岁)。儿童2岁时,有124名儿童参加了实验室观察。儿童4岁时,由于搬迁、退出或失约,有103名儿童参加。儿童7岁时由于以上原因有100名儿童参加实验室观察。在2岁、4岁、7岁至少参加一次观察的儿童有113名,而在三个时间点都参加观察的儿童有89名。我们对儿童2~7岁行为抑制性整体发展的稳定性以及行为抑制性和非抑制性的发展趋向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儿童从2岁到7岁的行为抑制性的整体发展稳定性较低。从2岁到7岁,行为抑制性-非抑制倾向比较稳定的儿童共28人,占总人数的31.5%。而行为抑制性-非抑制性不稳定的儿童为61人,占总人数的68.5%。随着年龄增长,本研究中的儿童的行为抑制性-非抑制性倾向有向中间型趋中的趋势。从2岁到7岁,行为抑制性的发展变化没有显著性别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室录像观察 行为抑制性的稳定性 行为抑制性发展趋势 行为抑制性性别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为抑制性、母亲养育方式和学步儿问题行为的关系 被引量:18
2
作者 丁小利 张光珍 +3 位作者 梁宗保 邓慧华 唐鑫 刘亚鹏 《心理发展与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74-182,共9页
采用实验室观察及问卷法,考察学步儿行为抑制性、母亲养育方式和问题行为的关系。结果发现:(1)行为抑制性正向预测内隐问题行为;母亲拒绝正向预测外显问题行为;母亲保护担忧负向预测外显问题行为。(2)性别能调节母亲养育方式与问题行为... 采用实验室观察及问卷法,考察学步儿行为抑制性、母亲养育方式和问题行为的关系。结果发现:(1)行为抑制性正向预测内隐问题行为;母亲拒绝正向预测外显问题行为;母亲保护担忧负向预测外显问题行为。(2)性别能调节母亲养育方式与问题行为之间的关系,母亲鼓励独立负向预测男孩内隐问题行为;母亲拒绝正向预测女孩内隐问题行为;保护担忧负向预测男孩外显问题行为;母亲惩罚正向预测男孩外显问题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抑制性 母亲养育方式 问题行为 性别 调节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2岁时的行为抑制性对其7-14岁学校适应的预测 被引量:4
3
作者 曹睿昕 陈会昌 +5 位作者 陈欣银 李丹 蔡晓露 张琳琳 高艳苹 杨柳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02-607,共6页
采用实验室观察和教师报告,考察2岁儿童的行为抑制性对其7岁、11岁和14岁时学校适应的预测作用。结果表明儿童2岁时的行为抑制性可以:(1)显著正向预测其7岁时教师报告的任务定向、同伴交往能力;负向预测其7岁时教师报告的攻击和学习问题... 采用实验室观察和教师报告,考察2岁儿童的行为抑制性对其7岁、11岁和14岁时学校适应的预测作用。结果表明儿童2岁时的行为抑制性可以:(1)显著正向预测其7岁时教师报告的任务定向、同伴交往能力;负向预测其7岁时教师报告的攻击和学习问题。(2)显著正向预测男孩11岁时教师报告的受欺受辱和害羞焦虑。(3)显著正向预测其14岁时教师报告的任务定向能力,负向预测其14岁时教师报告的攻击、学习问题和受欺受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岁儿童 行为抑制性 社会能力 问题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2~7岁行为抑制性发展对7岁时问题行为、学校适应的预测作用 被引量:8
4
作者 侯静 陈会昌 陈欣银 《心理发展与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3-20,共8页
本研究采用陌生实验室的录像观察考察了中国2-7岁儿童行为抑制性的发展,并且采用教师评价量表报告了儿童7岁时的学校适应,采用父母填写儿童行为调查表CBCL来测查儿童7岁时的问题行为,从而考察了儿童2—7岁的行为抑制性对其7岁时的问... 本研究采用陌生实验室的录像观察考察了中国2-7岁儿童行为抑制性的发展,并且采用教师评价量表报告了儿童7岁时的学校适应,采用父母填写儿童行为调查表CBCL来测查儿童7岁时的问题行为,从而考察了儿童2—7岁的行为抑制性对其7岁时的问题行为和学校适应的预测作用。儿童2岁时,共有208名儿童参加了这项追踪研究,4岁时,由于被试拒绝参加、搬家或失约,共有176名儿童参加了实验室的录像观察。7岁时,共有124名儿童参加了实验室实验和学校教师的评价,并且父母对7岁儿童的问题行为进行了报告。同时参加2、4、7岁研究的儿童为66人,其中男孩为28人,女孩38人。协方差结构模型分析表朋:儿童2岁时的抑制性水平越高,7岁时的学习问题越少;儿童4岁时的抑制性水平越高,7岁时的攻击行为越少,挫折耐受力、任务定向能力越强,但同时抑郁问题也越多。而7岁时的抑制性可以边缘显著地预测儿童7岁时母亲所报告的退缩问题,即7岁时抑制性水平越高,母亲所报告的退缩问题越多。而且,本研究还发现女孩7岁的抑制性水平越高,任务定向能力和果断的社交技能越差。男孩2岁的抑制水平越高,任务定向能力越强;男孩7岁时抑制水平越高,攻击行为越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抑制性 学校适应 问题行为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行为抑制性发展的研究综述 被引量:4
5
作者 王争艳 侯静 《心理发展与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86-90,共5页
美国心理学家杰罗姆·凯根提出了气质的行为抑制 -非抑制性说 ,激发了学者从儿童的行为抑制性的角度对气质进行深入研究。本文阐述了当前行为抑制性研究对气质的研究方法的改进。
关键词 行为抑制性 儿童心理 气质 生活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质研究的新视角——行为抑制性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王争艳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3期72-76,共5页
美国心理学家杰罗姆·凯根提出了气质的行为抑制—非抑制性类型说 ,激发了学者从儿童的行为抑制性的角度对气质进行深入研究。本文阐述了当前对行为抑制性的两种研究思路以及行为抑制性与儿童后期社会适应的关系问题。这些研究从不... 美国心理学家杰罗姆·凯根提出了气质的行为抑制—非抑制性类型说 ,激发了学者从儿童的行为抑制性的角度对气质进行深入研究。本文阐述了当前对行为抑制性的两种研究思路以及行为抑制性与儿童后期社会适应的关系问题。这些研究从不同层次水平上综合地描述和解释了行为抑制性的特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抑制性 行为研究 心理生物学研究 社会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行为抑制性与母亲教养行为:一项追踪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张晓 王玉英 +2 位作者 李环 刘文玲 王莉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910-914,共5页
研究采用纵向追踪的研究设计考察儿童的行为抑制性气质与母亲教养行为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104名儿童来自中国西部农村,第一次测查的平均年龄为45个月。通过录像观察编码的方式测量儿童的行为抑制性及母亲的教养行为,2年后对他们进行追... 研究采用纵向追踪的研究设计考察儿童的行为抑制性气质与母亲教养行为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104名儿童来自中国西部农村,第一次测查的平均年龄为45个月。通过录像观察编码的方式测量儿童的行为抑制性及母亲的教养行为,2年后对他们进行追踪。交叉滞后回归分析结果发现,儿童的行为抑制性对母亲的教养行为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具体表现在对行为抑制性高的儿童,母亲在之后会表现出更多的接受性和指导性控制的教养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抑制性 教养行为 交互作用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行为抑制性与心理障碍关联的认知神经过程 被引量:8
8
作者 尤媛 王莉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12-625,共14页
行为抑制型儿童相较于普通儿童更容易在童年中期和青春期出现心理障碍,具有更高的发展风险性。此类儿童比非抑制型儿童表现出更多的退缩动机、更长的预期过程与前注意过程、更少的注意控制、对负性信息更多的注意偏向、异常活跃的反应... 行为抑制型儿童相较于普通儿童更容易在童年中期和青春期出现心理障碍,具有更高的发展风险性。此类儿童比非抑制型儿童表现出更多的退缩动机、更长的预期过程与前注意过程、更少的注意控制、对负性信息更多的注意偏向、异常活跃的反应监控过程和更慢的习惯化过程。这些与心理障碍患者相似的认知神经过程是儿童行为抑制性与心理障碍间的重要联系途径,并能作为预测指标筛选有更高发展风险性的个体。除儿童本身的特质外,环境因素也能通过塑造认知神经过程,进而影响儿童的发展结果。因此在未来的研究中,可以考虑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儿童行为抑制性与心理障碍关联的认知神经过程差异。进而从个体特质和环境因素两方面寻找行为抑制型儿童发展的保护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抑制性 心理障碍 认知神经过程 退缩动机 前注意过程 注意过程 反应过程 习惯化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早期行为抑制性研究综述
9
作者 施剑莉 《科教文汇》 2009年第10期52-52,共1页
对儿童早期行为抑制性研究的介绍,有利于探讨其拓展的研究方向及发展趋势。文章回顾近年来的有关文献,报告了行为抑制性概念、研究方法,重点阐述了儿童早期行为抑制性表现对其社会性发展的预测。
关键词 儿童 行为抑制性 社会行为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为抑制性、父母特质焦虑与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的关系 被引量:22
10
作者 周婷 易春丽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28-832,共5页
目的:验证行为抑制性气质、父母特质焦虑与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的关系,探索幼儿行为抑制性在父母特质焦虑与儿童行为问题关系中的中介作用。方法:调查北京地区174名4-7岁学龄前儿童父母的自身特质焦虑水平、孩子行为抑制性和行为问题水... 目的:验证行为抑制性气质、父母特质焦虑与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的关系,探索幼儿行为抑制性在父母特质焦虑与儿童行为问题关系中的中介作用。方法:调查北京地区174名4-7岁学龄前儿童父母的自身特质焦虑水平、孩子行为抑制性和行为问题水平。结果:1父母特质焦虑与学龄前儿童行为抑制性有显著正相关;2行为抑制性能够正向预测学龄前儿童的情绪问题和同伴问题,并对其亲社会行为有负向预测作用;3父母特质焦虑能够正向预测学龄前儿童的情绪问题;4儿童行为抑制性部分中介了父母特质焦虑与学龄前儿童情绪问题的关系。结论:学龄前儿童的行为抑制性气质是其内向性行为问题的显著预测因子,并且部分中介了父母特质焦虑与学龄前儿童情绪问题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抑制性 父母特质焦虑 儿童行为问题
原文传递
早期行为抑制性对儿童社会行为发展的预测研究
11
作者 竭婧 杨丽珠 刘文 《幼儿教育(教育科学)》 2007年第2期37-39,共3页
行为抑制性和非抑制性是气质的一个重要维度,对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儿童早期的行为抑制性表现,可以预测其社会行为,如同伴交往、利他行为、问题行为等的发展。
关键词 儿童 行为抑制性 同伴交往 利他行为 问题行为
原文传递
伦理型领导对员工抑制性建言行为的影响机制
12
作者 杜恒波 刘世艳 +1 位作者 林乐 高毅蓉 《山东工商学院学报》 2020年第3期80-90,共11页
通过326份员工问卷,基于社会信息加工理论与社会学习理论,探索了伦理型领导对员工抑制性建言行为的影响,并分析了组织认同和心理安全感在其中所起的中介作用和调节作用。运用层级回归和"拔靴法"得出了以下结论:伦理型领导对... 通过326份员工问卷,基于社会信息加工理论与社会学习理论,探索了伦理型领导对员工抑制性建言行为的影响,并分析了组织认同和心理安全感在其中所起的中介作用和调节作用。运用层级回归和"拔靴法"得出了以下结论:伦理型领导对员工的抑制性建言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且组织认同起中介作用;员工的心理安全感不仅调节了组织认同与抑制性建言行为的关系,而且调节了组织认同在伦理型领导与抑制性建言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即心理安全感程度较高时,组织认同的中介作用更加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伦理型领导 抑制性建言行为 组织认同 心理安全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岁儿童抑制行为的相关父母教养因素 被引量:13
13
作者 陈会昌 张越波 陈欣银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44-246,共3页
目的 :考察父母教养因素与 2岁儿童行为抑制性和非抑制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实验室观察法 ,测查 1 2 2名两岁儿童的行为抑制性特征 ;并使用父母抚养行为问卷 (CRPR) ,考察与儿童抑制 -非抑制行为有关的父母抚养因素。结果 :两岁儿童的抑... 目的 :考察父母教养因素与 2岁儿童行为抑制性和非抑制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实验室观察法 ,测查 1 2 2名两岁儿童的行为抑制性特征 ;并使用父母抚养行为问卷 (CRPR) ,考察与儿童抑制 -非抑制行为有关的父母抚养因素。结果 :两岁儿童的抑制 -非抑制特征与父母的教养态度有一定的相关。母亲对行为抑制儿童既关心 ,又采用较多的惩罚方式 ,对他们的独立性要求不高。父亲对抑制儿童的成就要求较高 ,惩罚也较多。对于非抑制儿童 ,母亲鼓励他们的独立精神 ,给予的保护较少 ;父亲对他们的惩罚和拒绝也最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精神病学 行为抑制性 实验研究 父母抚养因素 CRP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度保护对幼儿焦虑的影响:行为抑制的中介作用
14
作者 向诗雨 谭欣歌 高健 《早期教育(幼教·教育科研)》 2023年第5期31-36,共6页
本研究以922名幼儿为研究对象,采用《父母过度保护问卷》《学前儿童焦虑量表》《幼儿行为抑制性量表》,考察父母过度保护对幼儿焦虑的影响及幼儿行为抑制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在控制年龄、性别及父母受教育程度等变量后,过度保护与总... 本研究以922名幼儿为研究对象,采用《父母过度保护问卷》《学前儿童焦虑量表》《幼儿行为抑制性量表》,考察父母过度保护对幼儿焦虑的影响及幼儿行为抑制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在控制年龄、性别及父母受教育程度等变量后,过度保护与总体的行为抑制呈显著正相关,但与其中的当众表现、分离情境、身体挑战三个维度相关性不显著;行为抑制与幼儿焦虑呈极其显著正相关;过度保护通过行为抑制的中介作用对幼儿焦虑产生影响,其中成人情境、同伴情境、陌生环境维度的中介作用显著。父母应避免过度保护,尝试正念养育;与幼儿建立良好的情感联系,帮助幼儿形成积极的自我接纳意识;给予幼儿完整体验世界的机会,增强幼儿的自我效能感和成就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度保护 行为抑制性 焦虑 中介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公正对建言行为的影响研究——组织支持的调节效应 被引量:6
15
作者 景秀丽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01-106,共6页
企业员工的建言行为能够影响组织学习与发展,更能促进组织变革与创新。本文基于507份问卷调查数据,运用多层回归方法,对组织支持在组织公正与建言行为之间的调节效应进行了探索,结果表明,组织公正对促进性建言行为和抑制性建言行为都有... 企业员工的建言行为能够影响组织学习与发展,更能促进组织变革与创新。本文基于507份问卷调查数据,运用多层回归方法,对组织支持在组织公正与建言行为之间的调节效应进行了探索,结果表明,组织公正对促进性建言行为和抑制性建言行为都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效应;领导支持和组织支持氛围在组织公正对促进性建言行为影响中都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领导支持和组织支持氛围在组织公正对抑制性建言行为影响中的调节作用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公正 促进性建言行为 抑制性建言行为 组织支持 领导支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师主动性人格与建言行为:领导成员交换的中介作用
16
作者 殷华敏 王丽 +1 位作者 张显全 王辰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8年第28期46-46,共1页
文章主要探讨领导成员交换在主动性人格与教师建言行为之间的作用。文章从社会交换理论的视角出发,重点分析领导成员交换的中介作用。研究主要对山东某高校的256名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数据分析发现,领导成员交换在主动性人格与建言... 文章主要探讨领导成员交换在主动性人格与教师建言行为之间的作用。文章从社会交换理论的视角出发,重点分析领导成员交换的中介作用。研究主要对山东某高校的256名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数据分析发现,领导成员交换在主动性人格与建言行为之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性人格 领导成员交换 建言行为 促进性建言行为 抑制性建言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任期与员工建言行为关系实证研究——以建言自我效能感为中介变量
17
作者 庹艺雯 《现代商业》 2020年第30期127-130,共4页
本文通过对204位知识型员工进行问卷调查,基于期望理论的角度,探究了员工组织任期对员工个人的促进性建言行为与抑制性建言行为的影响机制。采用Hayes开发的SPSS宏程序PROCESS以及SPSSAU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以及中介效应的检验。... 本文通过对204位知识型员工进行问卷调查,基于期望理论的角度,探究了员工组织任期对员工个人的促进性建言行为与抑制性建言行为的影响机制。采用Hayes开发的SPSS宏程序PROCESS以及SPSSAU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以及中介效应的检验。结果表明:员工在组织中的任期对员工的促进性和抑制性建言行为均有影响;建言自我效能感作为员工的主观信念对员工在组织中的组织任期与两种行为之间关系起到完全中介的作用。最后对研究结果进行讨论,揭示本文的意义以及一些局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任期 促进性建言行为 抑制性建言行为 建言自我效能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母亲专制教养和孩子行为抑制的交互作用对学龄前儿童焦虑症状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姣娟 陈成斌 +2 位作者 李子旭 龙燕满 陈杰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34-337,361,共5页
目的:验证孩子行为抑制性和母亲专制教养的交互作用对学龄前儿童焦虑症状的影响。方法:从全国范围的52个城市幼儿园招募了2080名3-6岁儿童,采用母亲问卷测量孩子行为抑制、焦虑症状和母亲专制教养行为。结果:①儿童行为抑制性和其焦虑... 目的:验证孩子行为抑制性和母亲专制教养的交互作用对学龄前儿童焦虑症状的影响。方法:从全国范围的52个城市幼儿园招募了2080名3-6岁儿童,采用母亲问卷测量孩子行为抑制、焦虑症状和母亲专制教养行为。结果:①儿童行为抑制性和其焦虑症状显著正相关;②母亲专制教养和儿童焦虑症状及行为抑制性有显著正相关;③儿童行为抑制性和母亲专制教养及其交互作用显著预测儿童的焦虑症状。结论:学前儿童的行为抑制性和母亲专制教养交互作用影响儿童的焦虑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前儿童焦虑症状 行为抑制性 母亲专制教养 交互作用
原文传递
Study and Application of New Polyamine Polymer Drilling Fluid
19
作者 D. Ma L. Zhao +2 位作者 C. Ma M. Dong W.F. Yang 《Journal of Energy and Power Engineering》 2010年第10期23-28,共6页
Adding the polyamine inhibitor into drilling fluid can effectively strengthen the rejection capability and improve the rheological behavior of drilling fluid system.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of the comparison of the ... Adding the polyamine inhibitor into drilling fluid can effectively strengthen the rejection capability and improve the rheological behavior of drilling fluid system.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of the comparison of the physiochemical properties of the polyamine inhibitor, a polyamine polymer drilling fluid system was established by means of adding UAE polyamine into traditional polymer drilling fluid. Conventional properties and environmental influence of this system have been evaluated in this paper. The result indicates that the polymer drilling fluid system optimized by polyamine shows a high-performance, such as excellent rejection performance, better rheological and filtration properties, bette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functions. Thus it can be used in high water-sensitive, high temperature, high pressure or vulnerable formation drilling oper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lyamine polymer drilling fluid rejection capability anti-pollution capability rheological property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func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谦卑型领导与下属建言:传统性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27
20
作者 冯镜铭 刘善仕 吴坤津 《科研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20-130,共11页
谦卑型领导的特点在于"自下而上"和开放性,这能否促进下属的建言行为?为了解答这一问题,本研究通过建构被调节的中介模型来探讨谦卑型领导与下属建言行为的关系,并揭示其中可能存在的作用机理。研究发现:谦卑型领导分别对下... 谦卑型领导的特点在于"自下而上"和开放性,这能否促进下属的建言行为?为了解答这一问题,本研究通过建构被调节的中介模型来探讨谦卑型领导与下属建言行为的关系,并揭示其中可能存在的作用机理。研究发现:谦卑型领导分别对下属促进性建言行为和抑制性建言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在这两个影响过程中,下属敬业度起到中介作用;在敬业度对这两种建言行为的影响过程中,下属的中国人传统性具有正向调节效果;而对于上述两段中介影响过程,传统性也分别发挥了正向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谦卑型领导 促进性建言行为 抑制性建言行为 敬业度 中国人传统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