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行政救济法上的亲属概念 被引量:2
1
作者 骆梅英 《行政法学研究》 CSSCI 2005年第3期72-76,共5页
在《行政诉讼法》、《行政复议法》和《国家赔偿法》中,关于权利人死亡时作为权利资格继受体的亲属范围的规定不尽一致,立法上的混乱造成了三大救济方式在权利人主体资格上的不衔接。为弥补这一缺陷,更好地保护有关当事人的权益,应当采... 在《行政诉讼法》、《行政复议法》和《国家赔偿法》中,关于权利人死亡时作为权利资格继受体的亲属范围的规定不尽一致,立法上的混乱造成了三大救济方式在权利人主体资格上的不衔接。为弥补这一缺陷,更好地保护有关当事人的权益,应当采扶养的广义概念使扶养、抚养和赡养三个概念显示出通用性和一致性,使《行政复议法》上亲属概念的界定与《行政诉讼法》保持一致,扩大行政赔偿请求人的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救济法 亲属 行政诉讼 行政复议 行政赔偿 中国
原文传递
行政救济法律制度概述
2
作者 柳砚涛 《自考.职教.成教》 2000年第1期20-22,共3页
关键词 行政救济法 律制度 概述 审查
原文传递
自动化行政违法的检察监督机制:证成与实现
3
作者 张天翔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2024年第6期114-127,共14页
数字政府建设深刻地改变了行政权的样貌,也在救济法领域对行政法制度及理论体系提出了挑战。一方面,自动化行政违法特殊的权利减损属性加大了监督与救济的难度;另一方面,既有的救济手段难以有效地发挥其应有功能。与此相对,检察机关同... 数字政府建设深刻地改变了行政权的样貌,也在救济法领域对行政法制度及理论体系提出了挑战。一方面,自动化行政违法特殊的权利减损属性加大了监督与救济的难度;另一方面,既有的救济手段难以有效地发挥其应有功能。与此相对,检察机关同时具备相应的规范基础与技术能力,也具备相当的监督优势。为此,检察机关要坚持“数据—行为”混合监督的基本监督模式,破除检察监督之中面临的技术壁垒并防范权力异化的风险,通过运用确定自动化行政违法的监督范围、合理使用检察建议等制度手段,以及明确与完善行政数据的收集与对接机制、建立数字化的行政数据监督体系构架等具体手段,进一步完善自动化违法行政检察监督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化行政行为 行政检察监督 行政救济法 数字行政检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环境侵权救济法律制度的基本内容和结构——从环境权的视角分析 被引量:31
4
作者 王明远 《重庆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7-20,共4页
简要介绍了环境权理论及其法律实践 ,指出应当同时从实体意义和程序意义两个方面来理解和把握环境权 ;明确和界定了“救济”的含义 ,并进一步指出环境侵权救济法律制度包括环境民事救济法和环境行政救济法两大部分。而前者又可分为环境... 简要介绍了环境权理论及其法律实践 ,指出应当同时从实体意义和程序意义两个方面来理解和把握环境权 ;明确和界定了“救济”的含义 ,并进一步指出环境侵权救济法律制度包括环境民事救济法和环境行政救济法两大部分。而前者又可分为环境侵害的民事排除法和环境侵权损害的民事赔偿法 ;后者又可分为环境侵害的行政排除法、环境侵权损害的行政补偿法、环境民事纠纷行政处理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侵权 救济 环境权 律制度 环境民事救济 环境行政救济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政诉讼法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5
作者 陶景侃 《社科纵横》 1989年第3期42-44,共3页
全国人大七届二次会议通过的《行政诉讼法》,将在1990年10月1日起施行。这在我国还是一个陌生的法律。为了解它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作用和意义,本文试做如下探讨。 一、行政法的地位和作用 行政诉讼法是行政法的一个组成部分。 行政法... 全国人大七届二次会议通过的《行政诉讼法》,将在1990年10月1日起施行。这在我国还是一个陌生的法律。为了解它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作用和意义,本文试做如下探讨。 一、行政法的地位和作用 行政诉讼法是行政法的一个组成部分。 行政法是仅次于宪法的重要法律,是调整政府机关之间、政府与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行政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在实际工作中,政府及其各部门的工作人员,都要知道自己遵循哪些法律。例如,国防行政机关要遵循《兵役法》等;公安机关要遵循《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国籍法》、《居民身份证条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诉讼 行政规范 行政行为 行政关系 居民身份证条例 行政作用 行政救济法 行政复议程序 律规范 行政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我国行政法律体系的形成与完善——以《立法法》第8、9条为标准
6
作者 陆伟明 《理论导刊》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9-91,95,共4页
行政法律体系有完全不同于民事法律体系、刑事法律体系的特殊面相。行政法渊源的复杂性决定了我国行政法律体系构成要素的独特性。应该以《立法法》第8、9条为标准,区分绝对法律保留、相对法律保留和不属法律保留的事项,并以此为标准构... 行政法律体系有完全不同于民事法律体系、刑事法律体系的特殊面相。行政法渊源的复杂性决定了我国行政法律体系构成要素的独特性。应该以《立法法》第8、9条为标准,区分绝对法律保留、相对法律保留和不属法律保留的事项,并以此为标准构建和判断我国行政法律体系的建设情况。在此标准下,我国行政法律体系已经初步形成,属于法律保留的行政事务基本上有法律予以规范,其他事项也大都已经制定了一些法律、法规和规章。但我国的行政法律体系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一些新的法律需要制定,一些现有的制度需要进一步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律体系 行政组织 行政程序 行政救济法 完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行政损失补偿制度借鉴 被引量:4
7
作者 杨建顺 《人民论坛(中旬刊)》 2012年第1期15-18,共4页
行政补偿制度是由财产权的保障和平等原则导出的一种法理。在日本,行政补偿制度既是行政救济法体系,亦是国家补偿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损害赔偿的制度;损失补偿的制度;行政不服审查和行政案件诉讼在内的行政争讼制度;行政救... 行政补偿制度是由财产权的保障和平等原则导出的一种法理。在日本,行政补偿制度既是行政救济法体系,亦是国家补偿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损害赔偿的制度;损失补偿的制度;行政不服审查和行政案件诉讼在内的行政争讼制度;行政救济法的主要制度或者核心制度之外的"苦情处理"制度以及行政上调整利害的各种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失补偿制度 行政补偿制度 日本 行政救济法 借鉴 国家补偿 平等原则 损害赔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行政法法典化的体系性与民主性取向 被引量:5
8
作者 高秦伟 《北方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19,共15页
法典化可以提升法律的可及性,并产生教育效果,同时增强民主合法性,成为实现快速、系统的法律改革的重要途径。法典化与清晰、稳定且完备的行政法体系相互促动,行政法的体系化能够使行政法法典化顺理成章,而法典化更会使行政法体系日臻... 法典化可以提升法律的可及性,并产生教育效果,同时增强民主合法性,成为实现快速、系统的法律改革的重要途径。法典化与清晰、稳定且完备的行政法体系相互促动,行政法的体系化能够使行政法法典化顺理成章,而法典化更会使行政法体系日臻完善。故而中国行政法法典化必须持此观念,渐次推动行政法法典中各部分内容的成熟,切不可急于求成。目前可结合行政争议解决机制的完善,特别是行政复议法的修改,探求行政救济法的体系化建构,从而切实解决中国理论和实务中有关行政争议解决所面临的问题。民主性的取向在于强调法典化应尽量清晰、明确,方便接近使用,充分保障公众的行政法权利,更好地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法治期待。当然,这也为中国行政法法典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亦应当注意法典的开放性及其相关制度的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典化 行政救济法 行政程序 体系性 民主性
原文传递
“行政法法典化研究”
9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 2022年第6期223-223,共1页
《北方法学》2022年第5期推出“行政法法典化研究”专题。高秦伟的《中国行政法法典化的体系性与民主性取向》认为,法典化可以提升法律的可及性,并产生教育效果,同时增强民主合法性,成为实现快速、系统的法律改革的重要途径。目前可结... 《北方法学》2022年第5期推出“行政法法典化研究”专题。高秦伟的《中国行政法法典化的体系性与民主性取向》认为,法典化可以提升法律的可及性,并产生教育效果,同时增强民主合法性,成为实现快速、系统的法律改革的重要途径。目前可结合行政争议解决机制的完善,特别是行政复议法的修改,探求行政救济法的体系化建构,从而切实解决中国理论和实务中有关行政争议解决所面临的问题。民主性的取向在于强调法典化应尽量清晰、明确,方便接近使用,充分保障公众的行政法权利,更好地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法治期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化 行政救济法 中国行政 民主合 争议解决机制 行政权利 行政复议 性取向
原文传递
浅析无效行政行为之权利救济
10
作者 李学国 祁昱森 《法律与生活》 2016年第22期59-59,共1页
无效行政行为指已经成立了的行政行为,但由于重大且明显违法而不具有公定力,从而自始、当然、确定不发生法律效力的行政行为。任何行政行为都应当遵循依法行政的基本原则,行政活动必须符合法律、服从公共利益。但现实中,违反法律或违反... 无效行政行为指已经成立了的行政行为,但由于重大且明显违法而不具有公定力,从而自始、当然、确定不发生法律效力的行政行为。任何行政行为都应当遵循依法行政的基本原则,行政活动必须符合法律、服从公共利益。但现实中,违反法律或违反公共利益的行政行为不在少数,无效行政行为在实践中客观存在。研究和分析无效行政行为的权利救济,可以进一步完善行政救济法体系,修正违法行政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行为 行政复议 权利救济 行政救济法 公定力 违反 行政相对人 复议申请 行政诉讼 强制执行权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