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4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统一行政法理论基础之批判 被引量:9
1
作者 张弘 曲畅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2010年第4期64-77,共14页
行政法的理论基础是一个重要且有争议的问题。一直以来关于什么是行政法的理论基础的内涵与标准众说纷纭,"控权论"、"平衡论"、"服务论"都在极力标榜自己就是行政法的理论基础。但行政法其实根本就不存... 行政法的理论基础是一个重要且有争议的问题。一直以来关于什么是行政法的理论基础的内涵与标准众说纷纭,"控权论"、"平衡论"、"服务论"都在极力标榜自己就是行政法的理论基础。但行政法其实根本就不存在统一的理论基础,只有一般意义的理论。我们并不否认研究行政法理论基础的意义,甚至对整体性的中国行政法具有重要影响。业已存在的诸多理论必将继续指导中国行政法的进步与发展,但需要重新界定作用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法理论基础 批判分析 作用领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为私权担保性质的行政法——兼及对行政法理论基础的反思与重构 被引量:9
2
作者 张弘 《北方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5-104,共10页
作为担保性质的行政法是将行政法放在整个法律体系中来考量的一种方法论,同时又是对行政法理论基础的回应、反思与重构。行政法为私权主体之间正当权益的实现即民法契约内容的实现提供担保,政府具有以行政法对民事契约或民事活动予以担... 作为担保性质的行政法是将行政法放在整个法律体系中来考量的一种方法论,同时又是对行政法理论基础的回应、反思与重构。行政法为私权主体之间正当权益的实现即民法契约内容的实现提供担保,政府具有以行政法对民事契约或民事活动予以担保的能力,行政责任的实质是一种担保责任。平等观念的确立、诚信原则的完备、行政信息公开制度的完善、非强制行政行为的发达、公共财政体制的转变,都有益于作为担保性质行政法的观念的确立与制度建设的实现。担保性质行政法对行政法学范畴的创新在于:私权自由与行政权有限性、行政的双方意思性与单方意志性并存、行政权与私权关系的重新定位、指明形式法治走向实质法治的路径。担保性质行政法与民法作为方法论意义最为重要的关系在于将行政法与民法置于统一法律关系中同构,使双方有了直接对话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担保性质行政 行政法理论基础 行政责任 私权 行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行政法理论基础问题讨论的评价 被引量:11
3
作者 郑贤君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6期47-51,共5页
行政法的理论基础是行政法据以存在的观念和思想的前提。行政法理论基础的研究出现了各种主张和观点 :平衡率 ;控权论 ;管理论 ;服务论 ;公共权力论 ;保权控权双重说。在探讨行政法理论基础之前 ,有必要区分 :行政法的理论基础需具备什... 行政法的理论基础是行政法据以存在的观念和思想的前提。行政法理论基础的研究出现了各种主张和观点 :平衡率 ;控权论 ;管理论 ;服务论 ;公共权力论 ;保权控权双重说。在探讨行政法理论基础之前 ,有必要区分 :行政法的理论基础需具备什么样的条件 ;各国行政法是否具备一个共同的理论基础 ;行政法功能和行政法理论基础的差异何在 ;行政法理论基础是否一定先于行政法制的实践。建构我国行政法理论基础的必要和步骤 :对该问题的探讨是我国行政法治深入的表现 ;开展对我国行政法律关系的深入思考 ,密切关注我国的社会现实 ;加强对各国行政法理论基础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法理论基础 平衡论 控权论 理论 服务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化 抑或统一——关于我国行政法理论基础研究的思考 被引量:5
4
作者 李牧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81-386,共6页
有关我国行政法理论基础的研究业已经过约30年的历程,却并没出现学界所力求的"大一统"之观,相反,仍然是观点林立,呈现"碎片化"现象。实践和研究表明,我国行政法理论基础难以统一,多元化发展是我国行政法理论基础研... 有关我国行政法理论基础的研究业已经过约30年的历程,却并没出现学界所力求的"大一统"之观,相反,仍然是观点林立,呈现"碎片化"现象。实践和研究表明,我国行政法理论基础难以统一,多元化发展是我国行政法理论基础研究的必由之路。只有加强行政法理论基础的前置性问题研究,注重其规范化、系统化、体系化的证成和开放式的比较研究,强化理论的推广和应用,我国行政法理论基础研究才能最终走向辉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法理论基础 碎片化 多元化 统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论行政法理论的三种学说 被引量:3
5
作者 唐小波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24-30,共7页
行政法最主要、最基本的调整对象是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的社会关系。但如何调整这种关系,如何在行政法的秩序框架内规定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的权利义务关系,长期存在争议。本文根据近百年来,行政法的演革和不同国家和同一国家的不同... 行政法最主要、最基本的调整对象是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的社会关系。但如何调整这种关系,如何在行政法的秩序框架内规定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的权利义务关系,长期存在争议。本文根据近百年来,行政法的演革和不同国家和同一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将行政法的理论归纳为三种不同的学说,即:管理论说、控权论说和平衡论说,并对这三种学说作了简要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法理论 行政相对人 行政主体 学说 权利义务关系 控权论 调整对象 和平 平衡论 秩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政法理论研究的后现代转向 被引量:2
6
作者 徐晨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8-42,共5页
行政法理论基础争论的核心目的在于确立行政法上具有基础地位的中心理论,然而,这场争论本身存在不同的哲学取向及其内在矛盾。在后现代主义的启示下,行政法理论研究应作理论基础争论到理论内在构建、理论评价民主化以及实用主义等方面... 行政法理论基础争论的核心目的在于确立行政法上具有基础地位的中心理论,然而,这场争论本身存在不同的哲学取向及其内在矛盾。在后现代主义的启示下,行政法理论研究应作理论基础争论到理论内在构建、理论评价民主化以及实用主义等方面的多重转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法理论 确立 民主化 理论评价 争论 核心 理论基础 构建 后现代转向 取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管理视阈行政法理论体系的新探索——苏祖勤主编《行政法概论》评介 被引量:1
7
作者 吴爱明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F0003-F0003,共1页
关键词 行政法理论 公共管理学 主编 视阈 行政学体系 武汉大学出版社 评介 学学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论研究行政法理论基础的宪政意义——兼论“政府法治论”的宪政精神 被引量:3
8
作者 陈峰 杨俊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 2006年第4期105-107,共3页
行政法理论基础与宪法、宪政精神关系密切。目前各行政法理论基础竞合的核心就是探索自身理论与宪法、宪政的关系,这一命题回答的好坏直接决定各自理论的说服力和生命力,而“政府法治论”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关键词 行政法理论基础 宪政 政府治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各种“行政法理论基础”定位观之缺陷 被引量:1
9
作者 杜祥平 《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 2003年第z1期30-31,共2页
  一、国内各种"行政法的理论基础"定位观的主要观点   自恢复行政法学研究以来,国内学者关于"行政法的理论基础"问题的探讨,主要有下列五种不同的定位及其观点:一是为人民服务论.该观点认为:行政法是规范行...   一、国内各种"行政法的理论基础"定位观的主要观点   自恢复行政法学研究以来,国内学者关于"行政法的理论基础"问题的探讨,主要有下列五种不同的定位及其观点:一是为人民服务论.该观点认为:行政法是规范行政机关行为的法,而社会主义国家行政机关是人民代表大会的执行机关,它的唯一目的是执行人民的意志.因此,我国行政法学的理论基础只能是:为人民服务.这是对行政法的理论基础问题的最早探索结论和定位,它标志着中国理论界正式开始涉足对行政法学理论基础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法理论基础 政府 公共权力论 价值定位 行政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行政法理论体系的基石——《中国特色政府法治论研究》读后
10
作者 黄玉寅 《前沿》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F0002-F0002,共1页
苏州大学法学院杨海坤教授与章志远教授合著《中国特色政法治论研究》一书是对行政法理论基础的一种深刻阐释。本书之核心内容"政腑法治论"通过对"民主型政府""有限型政府""善治型政府""责任型政府"与"平权型政府"的系统阐... 苏州大学法学院杨海坤教授与章志远教授合著《中国特色政法治论研究》一书是对行政法理论基础的一种深刻阐释。本书之核心内容"政腑法治论"通过对"民主型政府""有限型政府""善治型政府""责任型政府"与"平权型政府"的系统阐述,回答了“需要一个什么样政府”的系统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治论 行政法理论 中国特色 体系 责任型政府 有限型政府 苏州大学 杨海坤
原文传递
行政法理论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关于《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中几个问题的探讨
11
作者 王先勇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71-73,共3页
社团是社会团体的简称,是指代表各种不同利益,有章程、依法申请和经过核准登记并依法和章程进行活动的各种群众性组织。我国的《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第二条对社团规定不是定义性而是列举式,即指在我国境内的... 社团是社会团体的简称,是指代表各种不同利益,有章程、依法申请和经过核准登记并依法和章程进行活动的各种群众性组织。我国的《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第二条对社团规定不是定义性而是列举式,即指在我国境内的各种协会、学会、联合会、研究会、基金会、联谊会、促进会、商会等群众性组织。该《条例》属于行政法,是行政法律规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条例》及其有关社团所涉及的问题很多,本文仅概括地探讨以下三个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 行政法理论 群众性组织 《条例》 行政律规范 社团 列举式 联合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政法制度与运行的互动及国家使命——关于行政法理论基础问题的思考
12
作者 周佑勇 胡春莉 《行政法制》 2001年第3期8-10,共3页
近年来,我国行政法学界关于行政法理论基础的探讨已有了很大的进展,但仍有待于更深层次的研究。我们认为,对行政法理论基础的研究,应当着眼于整个行政法制度的理论基础.不仅要研究纸面上的法律,还要研究其运行。因为制度的设计与... 近年来,我国行政法学界关于行政法理论基础的探讨已有了很大的进展,但仍有待于更深层次的研究。我们认为,对行政法理论基础的研究,应当着眼于整个行政法制度的理论基础.不仅要研究纸面上的法律,还要研究其运行。因为制度的设计与制度的运行密不可分.一个制度的设计,并不是一制定下来就一劳永逸的,还要在运行中不断完善,制度的设计与运行是一个互动的过程。若仅以现成的纸面上的法律来研究其性质、目的、理论基础、观念等,而不深究行政法的产生、发展、完善的历史过程及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法理论 行政 行政 完善 制度 国家 理论基础 互动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政法理论遮蔽行政决策的价值研究
13
作者 邓慧强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1年第7期161-163,共3页
中西方传统行政法理论在研究上部分或全部地遮蔽了行政决策行为。解蔽行政决策行为,有利于强化理论对现实的回应与理性把握行政决策的规律特点,有助于对行政决策之自由裁量权进行必要的法律规制。
关键词 行政决策 行政法理论 遮蔽事实 解蔽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行政法理论基础流派及述评
14
作者 昌永岗 穆美丽 《知识经济》 2014年第10期25-26,共2页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早在行政法学刚刚复兴之时,关于行政法理论基础问题的研究便随之开始。经历了90年代初热烈而规模壮大的探讨后,如今,针对该主题的研究仍在继续。在回顾、反思和总结这一主题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鲜明地看到以罗豪...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早在行政法学刚刚复兴之时,关于行政法理论基础问题的研究便随之开始。经历了90年代初热烈而规模壮大的探讨后,如今,针对该主题的研究仍在继续。在回顾、反思和总结这一主题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鲜明地看到以罗豪才、应松年、朱维究、杨海坤四位前辈为代表的,新中国最早培育的法学家们在行政法理论基础问题方面所作出的开拓、发展与引领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法理论基础 新管理论 政府治论 平衡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风险治理工具的行政法理论阐释 被引量:5
15
作者 兰皓翔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36-143,共8页
阐释环境风险治理工具的行政法理论,就是将不同行政法基本理论中的法治理念、原则、标准、程序等嵌入环境风险治理工具的选择和运用之中。行政法"红灯理论""绿灯理论"和"黄灯理论"分别对应"政府主导... 阐释环境风险治理工具的行政法理论,就是将不同行政法基本理论中的法治理念、原则、标准、程序等嵌入环境风险治理工具的选择和运用之中。行政法"红灯理论""绿灯理论"和"黄灯理论"分别对应"政府主导型""市场主导型"以及"混合型"三种环境风险治理工具的理想类型。政府主导型环境风险治理工具是"红灯理论"倡导的行政手段的具体表现,体现了行政权的执行性,其合法性通过"红灯理论"得以解释和证成;市场主导型环境风险治理工具是"绿灯理论"关注行政过程的直接体现,重视规则在行政活动中的作用,蕴含着"绿灯理论"所追求的行政效能最大化之目的;混合型环境风险治理工具是"黄灯理论"主张的通过多元方式实现行政目标的现实反映,强调行政权和公民权的互动与平衡,契合了"黄灯理论"兼顾行政效能与行政公正的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风险 治理工具 行政法理论 行政 理想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政法理论基础之重构 被引量:2
16
作者 卫江波 《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8年第1期16-18,112,共4页
行政法的理论基础问题一直是行政法学界最为基础、关键却又最具争议的问题。长期以来,行政法学界对此问题进行了不懈的研究和努力,提出了诸多理论观点和学说。文章以法律的本质特征为研究视角,分别针对学界传统的"管理论"&qu... 行政法的理论基础问题一直是行政法学界最为基础、关键却又最具争议的问题。长期以来,行政法学界对此问题进行了不懈的研究和努力,提出了诸多理论观点和学说。文章以法律的本质特征为研究视角,分别针对学界传统的"管理论""控权论"以及"平衡论"等理论观点和学说进行了分析,并结合我国国情和经济社会发展现状进行理论反思,进而提出我国行政法的理论基础当为"公共利益本位论",该学说较适合我国国情,更能体现我国行政法的发展方向和现代行政法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法理论基础 理论 控权论 平衡论 公共利益本位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政法理论基础之再构思——以公私合作为视角 被引量:2
17
作者 丁汪洋 《宜宾学院学报》 2015年第5期84-91,共8页
行政法理论基础作为行政法学界多年争论的焦点,已形成多种理论学说,如控权论、管理论,以及目前影响甚大的平衡论等。公私合作的兴起和发展,带来行政法理念、基本原则和主体制度等方面的革新,公共服务质量成为新关注点。公共服务质量作... 行政法理论基础作为行政法学界多年争论的焦点,已形成多种理论学说,如控权论、管理论,以及目前影响甚大的平衡论等。公私合作的兴起和发展,带来行政法理念、基本原则和主体制度等方面的革新,公共服务质量成为新关注点。公共服务质量作为行政法理论基础,满足行政法理论基础的三个条件,即能够成为行政法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揭示行政法本质特征,并且在经济基础的变化之下稳定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法理论基础 公私合作 公共服务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行政法理论基础“平衡论”在我国的形成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林 《人力资源管理》 2017年第8期123-124,共2页
行政法学界以中国行政法为对象的行政法理论基础研究的结论出现过"管理论"、"控权论"和"平衡论"等三种主要学术观点的争鸣,其最根本的分歧体现在对"人治"、"法治"等国家治理方略的... 行政法学界以中国行政法为对象的行政法理论基础研究的结论出现过"管理论"、"控权论"和"平衡论"等三种主要学术观点的争鸣,其最根本的分歧体现在对"人治"、"法治"等国家治理方略的认同度上。绝对的"人治"或绝对的"法治"各自都有与生俱来的弊端的事实导致"管理论"和"控权论"都有先天的不足,从而为"平衡论"的诞生和发展创造了条件,而且,我国海上渔业行政管理的法治化进程的实践验证了"平衡论"的客观真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法理论基础 渔业行政管理 理论 控权论 平衡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朝鲜行政法理论及体系构建
19
作者 卢青锡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6期13-20,共8页
朝鲜根据其宪法和所制定的行政管理方面的法律,管理和促进了朝鲜社会的发展。朝鲜行政法理论中的关于行政法的定义、原则、法源等,与现代行政法理论相比较,既有共同点,也有差别。其差别是因为把行政法理论适用到朝鲜和其国情的结果,如... 朝鲜根据其宪法和所制定的行政管理方面的法律,管理和促进了朝鲜社会的发展。朝鲜行政法理论中的关于行政法的定义、原则、法源等,与现代行政法理论相比较,既有共同点,也有差别。其差别是因为把行政法理论适用到朝鲜和其国情的结果,如朝鲜式的行政法用语、特殊法源问题等。在行政法的体系架构——行政组织法、行政行为法、行政救济法方面,朝鲜也是结合本国的国情制定了相应的法律,如《地方主权机关法》(行政组织)、《行政处罚法》(行政行为)、《申诉请愿法》(行政救济)等,已形成内容广泛的行政法律制度。在朝鲜的国家管理模式下,通过立法系统地规范行政权,形成了自己的行政法体系。理解朝鲜行政法理论及体系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朝鲜行政法和法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朝鲜行政法理论 行政体系 行政行为 行政处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行政法的基本理念及精神解读——评《行政法理论、规范与实务》
20
作者 周紫阳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71-171,共1页
行政法作为调整行政行为中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之间的法律规范,其基本理念与精神对政府的合规运行与社会的蓬勃发展意义重大。由杜文勇编著、知识产权出版社出版的《行政法理论、规范与实务》一书,作者以行政法的逻辑原理为基准点,在... 行政法作为调整行政行为中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之间的法律规范,其基本理念与精神对政府的合规运行与社会的蓬勃发展意义重大。由杜文勇编著、知识产权出版社出版的《行政法理论、规范与实务》一书,作者以行政法的逻辑原理为基准点,在系统探究其中本质的基础上对其中各项行政行为进行深入解读,为读者提供了行政法理论与实践的范本。行政法之人民主权理念源于我国之国家体制。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经人民直接与间接选举组成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并授予政府相应的职权,要求政府在职权范围内管理国家事务、公共事务与社会事务并接受人民代表大会监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使国家权力 行政法理论 人民代表大会 理论与实践 间接选举 逻辑原理 基准点 职权范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