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从被告的确定标准看我国行政诉讼主体划分之弊端
被引量:17
- 1
-
-
作者
杨伟东
-
机构
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
-
出处
《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CSSCI
1999年第6期14-16,共3页
-
-
关键词
行政主体理论
行政诉讼被告
行政诉讼主体
民事诉讼当事人
非行政主体
确定标准
行政组织法
实体法
主体资格
行政行为
-
分类号
D90
[政治法律—法学理论]
-
-
题名中国足协作为行政诉讼主体的法理分析
被引量:2
- 2
-
-
作者
潘新美
-
机构
华侨大学人文与公共管理学院
-
出处
《行政与法》
2005年第3期82-84,共3页
-
文摘
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阐述了中国足协作为行业性社会团体,具备行政诉讼被告的主体条件,理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
关键词
中国足协
行政诉讼主体
体育社会团休
-
Keywords
Chinese football association
subject of administrative procedure
mass organization of sports
-
分类号
D925.3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
-
题名关于行政诉讼中被告的思考
被引量:1
- 3
-
-
作者
杨雅妮
-
机构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出处
《行政与法》
2002年第1期58-60,共3页
-
文摘
行政诉讼被告是行政诉讼的必要条件,只有对其正确地加以认定,才能更好地实现行政诉讼的目的。司法实践中,不但认定被告的标准不清,而且可能发生无被告的情形.这种情况严重影响了行政诉讼功能的发挥。为了解决行政诉讼中被告确定难的问题,应在理论和立法中实现行政主体与行政诉讼主体的分离,使行政主体成为行政责任的最终归属者。同时,为了充分发挥行政诉讼统一法治的功能,行政机关的抽象行政行为、地方权力机关立法行为及其它侵害原告合法权益的行为都应纳入行政诉讼的范畴。
-
关键词
行政诉讼
行政主体
行政诉讼主体
-
分类号
D925.3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
-
题名论国家机关可以作为行政诉讼原告
被引量:1
- 4
-
-
作者
易晓钟
-
出处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29-31,共3页
-
文摘
国家机关能否作为行政诉讼的原告,目前尚未达成统一认识。要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应首先从理论上考察现代国家机关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所形成的法律关系的特点和行政法律关系的特点,这些特点反映出行政法律关系中主体的特点和范围的广泛性,从而决定了行政诉讼主体的特点和范围的广泛性。历史进步到现代,国家权力不再由一个国家机关独掌,而是由不同的国家机关分别执掌。各国普遍的做法是由议会(我国为人大及其常委会)负责立法,政府及其各部门负责行政,法院(我国还包括检察院)负责司法。在国家机关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的运作过程中,各国家机关都在一定条件下和一定范围内,依法成为其他国家机关权力行使的相对人(对象)。根据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人大及其常委会是国家权力机关,
-
关键词
国家机关
行政诉讼原告
行政诉讼主体
行政机关
行政法律关系
行政诉讼法
互相配合
国家权力机关
常委会
分工负责
-
分类号
D90
[政治法律—法学理论]
-
-
题名确定税务行政诉讼被告的原则
被引量:1
- 5
-
-
作者
张睿
-
机构
河南政法管理干部学院法律系
-
出处
《河南社会科学》
2003年第5期79-81,共3页
-
文摘
在税务部门擅自扩大税务行政执法主体和行政诉讼主体的情况下,如何确定税务行政诉讼被告不仅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而且也是一个非常现实的实践问题。在确定税务行政诉讼被告时,必须坚持与税务行政执法主体适格一致的原则;坚持在同一个法定职权范围内只能有一个被告的原则;坚持行政管理相对人的合法权益高于一切的原则,税务行政诉讼被告自身的部门利益不可凌驾于行政管理相对人的合法权益之上;坚持有利于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有利于行政诉讼整体健康发展的原则。
-
关键词
中国
《税收征收管理法》
税务行政执法
行政诉讼主体
行政诉讼被告
-
Keywords
tax
administrative litigation
defendant
-
分类号
D922.22
[政治法律—经济法学]
-
-
题名应当承认行政诉讼在劳改机关的适用性
- 6
-
-
作者
胡嘉
-
出处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31-33,共3页
-
文摘
有人认为行政诉讼在劳改机关是不适用的,劳动改造和劳动教养的区别之一,就是二者对行政诉讼适用性上的差别。这种观点,尽管不无一定道理,但有明显的不妥之处。事实上,劳改机关也是可以成为行政诉讼主体的。一《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2条关于受案范围的规定,是确认劳改机关是否适用行政诉讼的重要依据,即确认劳改机关是否行政机关,其行为是否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 (一)劳改机关是不是行政机关呢?回答应当是肯定的。所谓行政机关。
-
关键词
劳改机关
行政诉讼主体
具体行政行为
国家行政机关
适用性
受案范围
罪犯
人民法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劳动改造
-
分类号
D90
[政治法律—法学理论]
-
-
题名行政诉讼法的地位再探
- 7
-
-
作者
屈茂辉
杨会友
-
机构
湖南大学
安徽省法学院
-
出处
《行政与法》
2000年第6期23-25,共3页
-
-
关键词
行政诉讼法
行政相对人
行政主体
实体法
主法
行政程序法
行政诉讼法律关系主体
地位
-
分类号
D912.1
[政治法律—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D035
[政治法律—政治学]
-
-
题名消防行政诉讼被告研究
- 8
-
-
作者
李佑标
-
出处
《武警学院学报》
1996年第3期68-70,共3页
-
文摘
一、问题的提出 根据我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行政诉讼的对象是行政主体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而具体行政行为的性质和内容则决定着行政诉讼的种类。消防行政主体行使的消防监督职权中包括了大量的具体行政行为,相对人如果对这些具体行政行为不服,诉诸法院,那么,一种新的行业性质的行政诉讼就应运而生。
-
关键词
消防监督机构
行政诉讼被告
行政主体
具体行政行为
公安机关
行政诉讼主体
消防条例
复议前置
复议机关
森林防火
-
分类号
D925.3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
-
题名浅论民事诉讼主体的特性
- 9
-
-
作者
李春霖
杨建灵
-
机构
中国政法大学
北京大学
-
出处
《新疆社会科学》
CSSCI
1995年第2期98-101,共4页
-
文摘
作为民事诉讼法律行为的主体与其他法律主体相比较,有其自身的属性。准确认识民事诉讼主体的固有属性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1 众所周知,欲开始民事诉讼程序,获得民事诉讼主体资格,成为民事诉讼的原告或被告,必须具备法定的属性。只有具备了特定的条件,方可符合适格的民事诉讼主体。准确而言,必须具备民事诉讼权利能力,而且因民事权利义务关系与他人发生争执或者权益受到侵害而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者,则可成为民事诉讼的原告;必须具备民事诉讼权利能力,而且因民事权利义务关系与他人发生争议而被他人起诉,进入到民事诉讼程序中的人,方可成为民事诉讼的被告。由此可见,一切具体的民事诉讼都有其特定的民事诉讼主体。可否成为民事诉讼的主体既不是由当事人的主观意志决定的,也不是由人民法院任意指定的。只有那些具备法定条件的人,才可成为某一民事诉讼程序中的适格主体。这就是民事诉讼主体的特定性(或是确定性)。 民事诉讼主体的另一个特征就是选择性。这里所说的选择性不是没有限制的任意处分,
-
关键词
民事诉讼主体
民事诉讼权利
民事主体
刑事诉讼主体
民事诉讼程序
当事人
行政诉讼主体
共同诉讼人
诉讼地位
民事权利义务关系
-
分类号
D925.1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
-
题名浅论行政诉讼中法律上利害关系人之确认
- 10
-
-
作者
黄月明
-
机构
黑龙江君明律师事务所
-
出处
《活力》
2018年第8期26-26,共1页
-
文摘
行政诉讼法上“法律上利害关系人”之规定,系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00】8号)第十三条中提出的法律概念,“法律上的利害关系”通说为: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权益与具体行政行为之间存在的一种因果关系,但是对于如何认定“法律上利害关系人”,在司法实践中仍有争议。本文试图通过对一起行政诉讼的案例的分析,对于“法律上利害关系人”的概念及司法认定问题予以初步探讨。
-
关键词
行政诉讼
法律上利害关系人
行政诉讼中原告的主体资格
-
分类号
D925.3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
-
题名论公立学校的行政法地位
被引量:8
- 11
-
-
作者
王柱国
崔英楠
-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
出处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3期8-12,共5页
-
文摘
我国目前把公立学校定位为事业单位 ,行政法律地位不明 ,使得学校管理行为在侵犯公民受教育权等基本人权时逃避了司法监督 ;实际上 ,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我国现有的法律条文中 ,公立学校都具有行政主体地位 ,尤其在特别权力关系理论遭到抛弃、人权意识勃兴的时代里 ,司法对学校管理行为的适当介入是教育兴盛和人权保障的必然结果。
-
关键词
公立学校
行政法律地位
行政诉讼主体
-
Keywords
the public school
the status of administrative law
subject of administrative litigation
-
分类号
D912.1
[政治法律—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
-
题名论公立学校的行政法律地位
被引量:1
- 12
-
-
作者
崔英楠
王柱国
-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
-
出处
《杭州商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4-9,共6页
-
文摘
无论是普通法系还是大陆法系国家 ,公立学校都是定位于行政主体 ,而我国目前把公立学校定位为事业单位 ,行政法律地位不明 ,导致学生在学校管理行为侵犯其受教育权等基本人权时无法寻求司法救济 ;“田永案”、“刘燕文案”两判例明确把公立学校定位于行政诉讼主体激发了对公立学校的行政法律地位以及内部行政行为可诉性的理论思考。
-
关键词
公立学校
行政法律地位
行政诉讼主体
-
分类号
D922.1
[政治法律—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
-
题名浅议行政许可第三人的原告资格问题
- 13
-
-
作者
王亚明
-
机构
南京市建邺区法院
-
出处
《行政与法制》
2003年第7期32-32,共1页
-
文摘
所谓行政许可,是指行政机关根据个人、组织的申请,依法准许个人、组织从事某种活动的行政行为,通常是通过授予书面证书形式赋予相对人、组织以某种权利能力,或确认具备某种资格。但行政许可行为并不是仅对行政机关和相对人发生影响,它们中间存有一种“有第三人效力之行政处分”的行政许可行为,此种行为的“规制内容。
-
关键词
行政许可制度
第三人
原告资格
行政处分
行政权力
行政诉讼主体
-
分类号
D922.11
[政治法律—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
-
题名奖学金集体诉讼倒逼高校财务公开
- 14
-
-
作者
张文
-
出处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97-97,共1页
-
文摘
尽管法院以大学并非行政机关、不适用行政诉讼主体为由未予立案,但78位法律硕士生就奖学金大幅缩水提起的集体诉讼,还是引发了社会的强烈关注。而关注焦点不只是为奖学金的缩水讨说法,更在于学生们所言的“希望能够为推动高校财政依法公开贡献力量”。
-
关键词
集体诉讼
奖学金
财务公开
高校
行政诉讼主体
行政机关
关注焦点
依法公开
-
分类号
G648.9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论行政诉讼原告资格认定中的利益衡量
被引量:8
- 15
-
-
作者
陈良刚
-
机构
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
-
出处
《法律适用》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4-18,共5页
-
文摘
行政诉讼法的修改被提上日程已多有时日。本刊曾在2005年第8期刊发专栏对行政诉讼法亟待修改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详见《法律适用》2005年第8期特别策划“行政诉讼法修改的新视角”)。在诸多问题中,行政诉讼主体问题较为引人关注。如何通过立法以最适合现实的方法去界定行政诉讼原、被告的资格?行政审判中如何有效发挥司法能动作用切实为权益受损者提供司法救济?行政诉讼主体的举证责任如何分配最有利于查明案件事实?本期特别策划关注的正是这些行政诉讼理论和实践中的热点问题。
-
关键词
行政诉讼法
资格认定
利益衡量
行政诉讼主体
原告
司法救济
理论和实践
法律适用
权益受损
能动作用
-
分类号
D925.3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
-
题名浅议我国行政诉讼制度的几个问题
- 16
-
-
作者
孙孝福
-
出处
《中南政法学院学报》
1987年第2期21-25,共5页
-
文摘
行政诉讼制度是国家诉讼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凡法制较健全的国家,都有一套较完整的行政诉讼制度。目前,我国的刑事诉讼制度和民事诉讼制度日臻完善,而行政诉讼制度尚待建立、健全。虽然民事诉讼法(试行)第3条第2款中规定了人民法院依法可以管理行政案件,在其他一些行政、法律。
-
关键词
行政诉讼主体
人民法院
行政诉讼制度
行政案件
国家行政机关
民事诉讼制度
法院审理
民事诉讼法
国家机关
行政纠纷
-
分类号
D9
[政治法律—法学]
-
-
题名刑事诉讼·民事诉讼·行政诉讼的异同
- 17
-
-
作者
陈玉华
-
机构
河北省抚宁县留守营镇官庄中学
-
出处
《思想政治课教学》
北大核心
1999年第9期17-17,共1页
-
-
关键词
刑事诉讼
民事诉讼
行政诉讼
强制措施
公诉案件
行政诉讼的客体
诉讼参与人
行政诉讼的主体
当事人
人民法
-
分类号
D925.1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
-
题名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作“被告”引起的思考
- 18
-
-
作者
李觉新
-
机构
湖北省黄冈市劳动局
-
出处
《中国劳动》
北大核心
1998年第8期12-13,共2页
-
文摘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能否作为诉讼主体?能否当被告?笔者结合最近了解的两起仲裁被告案件将此问题提出来,以期引起重视和思考。案例一1997年4月,湖北黄冈市某县铁路实业开发公司职工周某因公司通知下岗,停发工资,并要求个人缴纳养老保险费而发生劳动争议。经协商...
-
关键词
仲裁委员会
劳动争议案件
劳动仲裁
《行政诉讼法》
行政诉讼主体
劳动行政部门
行政执法
人民法
劳动争议当事人
行政审判庭
-
分类号
F249.2
[经济管理—劳动经济]
-
-
题名代考女大学生状告学院案
- 19
-
-
作者
柳小宏
-
出处
《世纪行》
2000年第11期28-29,共2页
-
文摘
2000年5月20日下午,湖北省襄樊市中级人民法院第二次开庭,审理三名女大学生状告襄樊学院一案。法院当庭判决:维持被告襄樊学院对原告瞿桐、宗烨、邱俊勒令退学的处分决定。三名女大学生当场泪如雨下,对以前考试中的作弊行为追悔莫及。由于此案属于新型的行政诉讼案,事件不同寻常,在湖北省尚属首例,在全国也极其罕见,所以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试图以全程扫描的方式叙述此案的始末。
-
关键词
行政诉讼主体
被告
襄樊学院
行政行为
中级人民法院
中级法院
纪律处分
原告
法庭调查
-
分类号
D920.5
[政治法律—法学]
-
-
题名高校拒绝颁发“两证”行为的司法审查
- 20
-
-
作者
于范
高树贞
-
机构
沂南县人民法院
-
出处
《山东审判》
2001年第1期52-55,共4页
-
文摘
目前,高等学校因拒绝向学生颁发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而引发的行政诉讼案例已增多。这种拒绝向学生颁发“两证”的行为,是否属行政行为,高等学校是否能作为行政诉讼主体,人民法院对高等学校拒绝颁发“两证”的行为是否有权进行审查,法律尚无明文规定,
-
关键词
高等学校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司法审查
高校
人民法院
学位证书
行政行为
颁发
行政诉讼主体
行政诉讼受案范围
-
分类号
D922.16
[政治法律—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