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补中益气方不同剂型中活性成分含量及其生物活性比较
1
作者 贺嫣然 王婧 +6 位作者 许家强 夏昭昭 刘应蛟 董子舒 明良山 刘红宁 樊启猛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57-364,共8页
目的比较补中益气方大蜜丸、小蜜丸、水丸、浓缩丸、颗粒、合剂、汤剂中总糖、总蛋白、总酚、总黄酮、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甘草苷、党参炔苷、槲皮素、异阿魏酸、橙皮苷、甘草酸的含量及其抗氧化、降血糖活性。方法蒽醌-硫酸法测定总... 目的比较补中益气方大蜜丸、小蜜丸、水丸、浓缩丸、颗粒、合剂、汤剂中总糖、总蛋白、总酚、总黄酮、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甘草苷、党参炔苷、槲皮素、异阿魏酸、橙皮苷、甘草酸的含量及其抗氧化、降血糖活性。方法蒽醌-硫酸法测定总糖含量,考马斯亮蓝法测定总蛋白含量,福林酚比色法测定总酚含量,亚硝酸钠-硝酸铝法测定总黄酮含量,HPLC法测定7种指标成分含量,检测其对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羟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和还原力,以及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抑制能力,再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总糖、总蛋白、总酚、总黄酮含量在不同剂型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P<0.01)。汤剂中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甘草苷、党参炔苷、槲皮素含量最高,合剂中异阿魏酸、橙皮苷、甘草酸含量最高。水丸抗氧化活性最强,浓缩丸、合剂较弱;大蜜丸降血糖活性最强,汤剂最弱。总蛋白、总酚、总黄酮、甘草苷含量与抗氧化活性呈显著正相关(P<0.05,P<0.01),而橙皮苷含量与后者呈显著负相关(P<0.05);总蛋白、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党参炔苷、槲皮素含量与降血糖活性呈显著负相关(P<0.05,P<0.01)。结论补中益气方不同剂型活性成分含量及其生物活性存在差异,总糖、总蛋白、总黄酮、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甘草苷、橙皮苷、党参炔苷、槲皮素可作为该方质量控制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中益气方 剂型 活性成分 含量测定 抗氧化活性 降血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中益气方通过MLCK/p-MLC_(20)通路调节慢性腹泻大鼠结肠动力的机制研究
2
作者 贾梦迪 张声生 +2 位作者 赵鲁卿 卢小芳 朱泠霏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80-186,共7页
目的探讨补中益气方对慢性腹泻大鼠MLCK/p-MLC_(20)通路介导的结肠动力的影响。方法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补中益气低、中、高剂量组。模型组及补中益气方组应用大黄灌胃的方法建立慢性腹泻大鼠模型。慢性腹泻模型建立成功后,补... 目的探讨补中益气方对慢性腹泻大鼠MLCK/p-MLC_(20)通路介导的结肠动力的影响。方法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补中益气低、中、高剂量组。模型组及补中益气方组应用大黄灌胃的方法建立慢性腹泻大鼠模型。慢性腹泻模型建立成功后,补中益气汤颗粒低剂量:0.4725 g/(kg·d),中剂量:0.945 g/(kg·d),高剂量:1.89 g/(kg·d),正常组和模型组则每天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灌胃。在治疗结束时,检测各组大鼠一般情况如体质量、饮食量、悬空拉尾抵抗实验、免疫指标(胸腺指数、脾脏指数)变化和24小时粪便含水量。进一步探讨机制,采用离体张力测定灌流系统,测定各组大鼠结肠纵行平滑肌肌条收缩力(colonic longitudinal smooth muscle strips,CLSMs)和结肠环型平滑肌肌条(colonic circular smooth muscle strips,CCSMs)的变化,并蛋白印迹法测定磷酸化肌球蛋白轻链(phosphorylation level of myosin light chain,p-MLC_(20))水平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大鼠结肠组织肌球蛋白轻链激酶(myosin light chain kinase,MLCK)的表达。结果各组大鼠一般情况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一般情况表现为(体质量下降:P<0.01;饮食量减少:P<0.01;悬空拉尾抵抗实验时间缩短:P<0.01;胸腺指数降低:P<0.01;脾脏指数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补中益气低、中、高剂量组一般情况明显改善(体质量增加:低剂量:P<0.05,中、高剂量:P<0.01;饮食量增多:低剂量:P<0.05,中、高剂量:P<0.01;悬空拉尾抵抗实验时间延长:低剂量:P<0.05,中、高剂量:P<0.01;胸腺指数升高:P<0.01;脾脏指数升高:P<0.01)。各组大鼠粪便含水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粪便含水量明显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补中益气中、高剂量组粪便含水量明显下降(P<0.01)。同时,正常组、模型组和补中益气中剂量组大鼠结肠CLSMs和CCSMs收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CLSMs和CCSMs收缩张力、振幅、速率明显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补中益气中剂量组大鼠CLSMs和CCSMs收缩张力、振幅、速率有所下降(P<0.05);三组大鼠结肠p-MLC_(20)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p-MLC_(20)含量明显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补中益气中剂量组大鼠p-MLC_(20)含量明显下降(P<0.01);三组大鼠结肠MLCK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MLCK的表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补中益气中剂量组MLCK的表达降低(P<0.01)。结论补中益气方对慢性腹泻大鼠治疗作用可能是通过调节MLCK/p-MLC20通路抑制结肠动力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腹泻 补中益气方 动力 肌球蛋白轻链 肌球蛋白轻链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针联合补中益气方治疗女性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观察
3
作者 李柏 苗莹 +2 位作者 单旭 方丽 张彤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51-254,共4页
目的评估温针联合补中益气方治疗女性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疗效。方法研究纳入60例女性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2020年12月—2021年12月收治),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口服马来酸曲美布汀片进行治疗,观... 目的评估温针联合补中益气方治疗女性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疗效。方法研究纳入60例女性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2020年12月—2021年12月收治),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口服马来酸曲美布汀片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温针联合补中益气方治疗,数据观察: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变化及排便情况(日排便次数与10 d排便急迫天数)变化、治疗前后汉密尔顿焦虑(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与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评分变化、血清5-羟色胺水平变化、生命质量量表(irritable bowelsyndrome quality of life measure,IBS-QOL)评分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73.33%(22/30)vs 96.67%(29/30)](P<0.05);各组患者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排便情况、HAMA及HAMD评分、血清5-羟色胺水平、IBS-QOL评分均改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排便情况、HAMA及HAMD评分、血清5-羟色胺水平、IBS-QOL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无不良反应(0.00%),观察组1例皮肤过敏(3.33%)(P>0.05)。结论温针联合补中益气方治疗女性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甚佳,且安全可靠,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温针 补中益气方 疗效 排便情况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中益气方联合四联疗法对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疗效及作用机制
4
作者 陈思宇 蔡红旋 张双喜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12期1651-1654,共4页
目的:探讨补中益气方联合四联疗法对幽门螺旋杆菌(HP)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患者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选取60例Hp(+)CAG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四联疗法(2周)+胃复春片... 目的:探讨补中益气方联合四联疗法对幽门螺旋杆菌(HP)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患者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选取60例Hp(+)CAG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四联疗法(2周)+胃复春片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四联疗法(2周)+补中益气方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临床症状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及胃镜黏膜评分)、血清前列腺素E_(2)(PGE_(2))、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和炎症因子[核因子-kappaB(NF-κB)、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3.33%vs.73.33%,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胃镜黏膜评分及血清IL-6、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PGE_(2)、CGR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联疗法基础上联用补中益气方治疗Hp(+)CAG患者疗效较好,机制可能与上调胃黏膜保护因子水平、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四联疗法 补中益气方 炎症因子 幽门螺旋杆菌 前列腺素E_(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中益气方联合低频冲击反馈电刺激、康复训练对产后盆底康复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27
5
作者 何晶 邱锜敏 张媛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7年第19期73-76,共4页
目的分析低频冲击反馈电刺激、补中益气方、康复训练在促进产后盆底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顺产产妇90例,于产妇分娩后均进行常规盆腔康复训练,并根据术后干预方式分为补中益气方组、物理治疗组、联合组各30例,比较3组的... 目的分析低频冲击反馈电刺激、补中益气方、康复训练在促进产后盆底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顺产产妇90例,于产妇分娩后均进行常规盆腔康复训练,并根据术后干预方式分为补中益气方组、物理治疗组、联合组各30例,比较3组的盆底肌肉肌力、盆底肌收缩功能、并发症。结果联合组治疗后的盆腔肌力4级、5级比例显著高于补中益气方组、物理治疗组(P<0.05)。联合组治疗后的盆底肌收缩持续时间、盆底肌收缩力显著高于治疗前以及其他2组(P<0.05)。联合组分娩3 d后的母体桡动脉血血气显著高于物理治疗组、补中益气方组(P<0.05)。3组产妇的盆腔脏器脱垂、尿失禁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采用补中益气方、低频冲击反馈电刺激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能提升产妇盆底肌肉肌力,改善盆底功能,减少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训练 盆底功能 补中益气方 盆底肌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中益气方合温针灸对结直肠癌术后患者胃肠激素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3
6
作者 李江艳 李阳 憨镔 《中医药信息》 2023年第2期66-69,84,共5页
目的:研究补中益气方合温针灸对结直肠癌术后患者胃肠激素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安阳市中医院符合纳入标准的结直肠癌患者75例,根据“掷硬币”法随机分为观察组37例和对照组38例。两组均采用腹腔镜的手术方式,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 目的:研究补中益气方合温针灸对结直肠癌术后患者胃肠激素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安阳市中医院符合纳入标准的结直肠癌患者75例,根据“掷硬币”法随机分为观察组37例和对照组38例。两组均采用腹腔镜的手术方式,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补中益气方联合温针灸治疗,两组均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者排便次数、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和首次排便时间;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 d、术后14 d胃动素(MTL)水平的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CD8^(+)、CD4^(+)、CD3^(+))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治疗3、7、14 d的疾病改善率。结果:观察组排便次数多于对照组,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1 d两组患者MTL水平降低(P<0.05);与术后1 d比较,术后14 d两组患者MTL水平升高(P<0.05),观察组术后各时间段MTL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D8^(+)、CD4^(+)、CD3^(+)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3、7、14 d的疾病改善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结直肠癌术后患者采用补中益气方联合温针灸治疗,可改善机体免疫功能,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中益气方 温针灸 结直肠癌 胃动素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中益气方与黄芪皂甙的提制及其免疫活性 被引量:3
7
作者 洪永福 涂来慧 李庚和 《药学情报通讯》 1991年第2期60-61,共2页
现代医学研究已证实重症肌无力(MG)为突触后膜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nAchR) 自体免疫疾病,患者血清中存在nAchRAb,周围血单个核细胞(PBMNC)
关键词 补中益气方 黄芪皂甙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内膜息肉行补中益气方合桂枝茯苓丸加减联合宫腔镜治疗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张红 王志华 +2 位作者 贾宁 孟丽 刘云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19年第5期238-238,共1页
目的:探讨补中益气方合桂枝茯苓丸加减联合宫腔镜对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行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患者17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5例。观察组在宫腔镜手术切除后,给予补中益气方合桂枝茯苓丸加减... 目的:探讨补中益气方合桂枝茯苓丸加减联合宫腔镜对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行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患者17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5例。观察组在宫腔镜手术切除后,给予补中益气方合桂枝茯苓丸加减治疗,1剂/d,连续治疗90d;对照组给予妈富隆口服治疗,连续治疗90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月经量、子宫内膜厚度[1]。结果:两组治疗前月经量和子宫内膜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月经量和子宫内膜厚度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中益气方合桂枝茯苓丸加减联合宫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能明显降低患者月经量和子宫内膜厚度,提高临床治疗效果[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中益气方 桂枝茯苓丸 宫腔镜 子宫内膜息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中益气方辅助克罗米芬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9
作者 廖越 王小红 +2 位作者 陈捷 陈丽笙 林岚 《中外医疗》 2017年第30期168-170,共3页
目的探究多囊卵巢综合征运用补中益气方辅助克罗米芬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便利选取100例在2013年1月—2015年6月于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诊治的PCOS患者,自愿原则分为观察组(补中益气方辅助克罗米芬治疗)和对照组(克罗米芬治疗)各5... 目的探究多囊卵巢综合征运用补中益气方辅助克罗米芬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便利选取100例在2013年1月—2015年6月于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诊治的PCOS患者,自愿原则分为观察组(补中益气方辅助克罗米芬治疗)和对照组(克罗米芬治疗)各50例。比较子宫内膜厚度、宫颈粘液评分、LH/FSH、T等女性激素值及排卵率、妊娠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宫颈粘液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殖激素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排卵率(69.42%)、妊娠率(62.00%)高于对照组(58.09%、34.00%)(P<0.05)。结论多囊卵巢综合征经补中益气方辅助克罗米芬治疗,可降低克罗米芬对子宫内膜及宫颈粘液的影响,改善LH、LH/FSH、T值等指标,提高排卵及妊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中益气方 克罗米芬 多囊卵巢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中益气方联合针灸治疗哮喘疗效及对患儿大气道功能相关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8
10
作者 汪伟 赵跃萍 张亚明 《陕西中医》 2020年第11期1611-1614,共4页
目的:观察补中益气方联合针灸治疗哮喘及对患儿大气道功能指标的变化影响。方法:选取哮喘患儿124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联合针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补中益气方治... 目的:观察补中益气方联合针灸治疗哮喘及对患儿大气道功能指标的变化影响。方法:选取哮喘患儿124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联合针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补中益气方治疗,分析两组患儿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呼气流速峰值(PEF)、用力肺活量(FVC)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中远端阻力(R5-R20)、远端阻力(R5-R10)、总阻力(R5)水平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大气道功能指标、气流受限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核因子-κB(NF-κB)、白细胞介素-25(IL-25)、白细胞介素-33(IL-33)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F-κB、IL-25、IL-33水平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上述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16%,高于对照组的83.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中益气方联合针灸治疗哮喘疗效显著,可改善患儿大气道功能和气流受限情况,减轻炎症因子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补中益气方 针灸 大气道功能 气流受限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PLC指纹图谱特征的不同剂型补中益气方比较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康佳 陈佳昊 +5 位作者 贺嫣然 刘应蛟 董子舒 张高传 樊启猛 刘红宁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639-1644,共6页
目的运用HPLC指纹图谱结合总量统计矩和信息熵、信息量参数,探讨补中益气方6种不同剂型整体特征异同。方法采用HPLC法建立不同剂型补中益气方指纹图谱,计算总量统计零阶矩(AUC_(T))、总量统计一阶矩(MCRT_(T))、总量统计二阶矩(VCRT_(T)... 目的运用HPLC指纹图谱结合总量统计矩和信息熵、信息量参数,探讨补中益气方6种不同剂型整体特征异同。方法采用HPLC法建立不同剂型补中益气方指纹图谱,计算总量统计零阶矩(AUC_(T))、总量统计一阶矩(MCRT_(T))、总量统计二阶矩(VCRT_(T))、总量统计矩相似度(TQSMS)、信息熵(ΔS_(IE))、信息量(ΔS_(IQ))及段带总量统计矩参数,对指纹图谱特征进行表征和相似度分析。结果补中益气方各特征峰均获得良好分离,补中益气方指纹图谱峰数在245nm检测波长下较多且稳定;245nm波长下补中益气方指纹图谱特征参数的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除合剂外其他五种剂型间的峰数、AUC_(T)、ΔS_(IQ)参数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六种剂型间的MCRT_(T)、VCRT_(T)、ΔS_(IE)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补中益气方不同剂型指纹图谱定性定量参数存在显著差异;总量统计矩相似度介于0.7934~0.9917,各剂型组内批间相似度均大于临界值0.875,合剂与其他剂型间的相似度部分小于0.875,其他均大于0.875,表明补中益气方不同剂型的整体印迹行为相似;段带总量统计矩结果表明补中益气方6种剂型组内批间差异较小,组间在不同时间段有差异,相应时间段内特征参数差异较大,其在此时间段的成分印迹特征存在差异。结论HPLC指纹图谱系列特征参数结果表明补中益气方不同剂型存在显著差异,总量统计矩相似度结果表明不同剂型补中益气方整体印迹特征存在相似性,可对不同剂型补中益气方进行客观有效地评价,为更深入研究补中益气方不同剂型物质基础的相似性及差异性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中益气方 不同剂型 HPLC 指纹图谱 总量统计矩 段带总量统计矩 信息熵 信息量
原文传递
补中益气方联合低频冲击反馈电刺激、康复训练治疗对产后盆底康复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4
12
作者 毛兵兵 张宁海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2017年第5期220-222,共3页
目的探讨补中益气方联合低频冲击反馈点刺激、康复训练治疗对产后盆底康复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正常怀孕、足月生产且产后盆底肌力为Ⅱ~Ⅳ级的产妇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低频冲击反馈电刺... 目的探讨补中益气方联合低频冲击反馈点刺激、康复训练治疗对产后盆底康复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正常怀孕、足月生产且产后盆底肌力为Ⅱ~Ⅳ级的产妇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低频冲击反馈电刺激和康复训练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同时加服补中益气汤治疗,均治疗3个月。评估和比较治疗前后盆底肌功能、阴道张力、阴道内压、夜尿次数,同时比较2组治疗后性生活质量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2组治疗前盆底肌功能指标、阴道张力、阴道内压、夜尿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盆底肌最大肌电压、盆底肌持续收缩60 s平均肌电压值均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盆底肌最大肌电压、盆底肌持续收缩60 s平均肌电压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阴道肌张力、阴道内压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阴道肌张力、阴道内压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夜尿次数明显减少(P〈0.05),观察组夜尿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FS-FI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盆腔脏器脱垂、尿失禁发生率为4.26%、6.3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67%、18.75%(P〈0.05)。结论补中益气方联合低频冲击反馈电刺激、康复训练治疗有利于促进产妇产后盆底康复,提高性生活质量,并可有效降低盆腔脏器脱垂、尿失禁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中益气方 低频冲击反馈电刺激 康复训练 产后 盆底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果胶铋联合加味补中益气方治疗胃溃疡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10
13
作者 李桂祥 《河北医学》 CAS 2013年第11期1722-1724,共3页
目的:对果胶铋联合加味补中益气方用于治疗胃溃疡患者所取得的疗效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6例胃溃疡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进行果胶铋治疗。实验组患者在进行果胶铋治疗的同时采用加味补中益气方治疗。比较... 目的:对果胶铋联合加味补中益气方用于治疗胃溃疡患者所取得的疗效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6例胃溃疡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进行果胶铋治疗。实验组患者在进行果胶铋治疗的同时采用加味补中益气方治疗。比较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出现不良反应及随访一年后的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患者进行不同方法治疗后,实验组总有效率(97.68%)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9.77%),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0.23%),随访一年后的复发率(0.47%)明显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5.58%)、复发率(27.91%),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果胶铋联合加味补中益气方用于治疗胃溃疡患者比单独使用果胶铋治疗的效果好,可对胃黏膜起到保护作用,健脾和胃,不良反应、复发率较低,在临床上可以广泛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溃疡患者 补中益气方 临床效果 果胶铋 治疗 加味 不良反应发生率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中益气方联合理气中药治疗阴吹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4
作者 郝培芹 吴永建 《光明中医》 2014年第5期983-984,共2页
目的观察补中益气方联合理气中药治疗阴吹病的临床疗效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妇科门诊就诊,确诊为阴吹患者40例,临床资料中,年龄最小的31岁,最大的54岁,平均年龄为45岁,病程最短2个月,最长12年。患者... 目的观察补中益气方联合理气中药治疗阴吹病的临床疗效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妇科门诊就诊,确诊为阴吹患者40例,临床资料中,年龄最小的31岁,最大的54岁,平均年龄为45岁,病程最短2个月,最长12年。患者均口服补中益气方联合理气中药,连续治疗一个月为一疗程;观察其主症及兼证好转情况。结果补中益气方联合理气中药治疗阴吹病具有较好的疗效,并能显著改善患者全身症候,其作用机制可能是增强平滑肌功能,加强子宫、阴道收缩力而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中益气方联合理气 阴吹病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果胶铋联合加味补中益气方治疗胃溃疡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7
15
作者 刘玲波 《中外医学研究》 2015年第5期32-34,共3页
目的:探究并分析果胶铋联合加味补中益气方治疗胃溃疡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96例胃溃疡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给予果胶铋胶囊进行治疗,试验组... 目的:探究并分析果胶铋联合加味补中益气方治疗胃溃疡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96例胃溃疡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给予果胶铋胶囊进行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加味补中益气方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复发情况。结果:经治疗后,试验组的总有效率95.8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0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67%,复发率4.1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果胶铋联合加味补中益气方治疗胃溃疡患者的临床疗效比单纯的采用果胶铋的治疗效果好,且对患者的胃黏膜能够起到保护作用,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复发率低,值得在医学临床中广泛推广和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胶铋 加味补中益气方 胃溃疡患者 有效性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苓白术散和补中益气方临床应用专家共识意见 被引量:25
16
作者 北京中医药学会脾胃病专业委员会 张声生 周强 《北京中医药》 2018年第7期590-597,共8页
中医学认为“脾”是人体消化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结合体,其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主水谷精微之运化、主统血、主肌肉四肢。脾虚无以运化水谷,气血生化乏源,气机升降失司,则百病皆生。脾虚当以健脾为大法,健脾方为主方施治,其中代表方... 中医学认为“脾”是人体消化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结合体,其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主水谷精微之运化、主统血、主肌肉四肢。脾虚无以运化水谷,气血生化乏源,气机升降失司,则百病皆生。脾虚当以健脾为大法,健脾方为主方施治,其中代表方药为参苓白术散(颗粒、丸)和补中益气方(颗粒、丸)。二者是中医传统的经典方药,强调经典方的原方剂量,在临床上运用广泛,治疗多种疾病“脾虚证”均显示了独特的优势,安全、有效且不良反应小。到目前为止,发表的临床研究和经验总结论文不少,但总体来说循证证据级别参差不齐,因此非常有必要制定相关专家共识意见,-以指导临床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苓白术散 补中益气方 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中益气方合桂枝茯苓丸加减联合宫腔镜治疗子宫内膜息肉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7
作者 贺昭华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3年第23期93-95,共3页
目的分析对子宫内膜息肉行宫腔镜联合补中益气方合桂枝茯苓丸加减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2月—2021年2月安福县中医院收治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100例,依据治疗方法分为宫腔镜联合补中益气方合桂枝茯苓丸加减治疗组(中药方剂组)... 目的分析对子宫内膜息肉行宫腔镜联合补中益气方合桂枝茯苓丸加减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2月—2021年2月安福县中医院收治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100例,依据治疗方法分为宫腔镜联合补中益气方合桂枝茯苓丸加减治疗组(中药方剂组)、宫腔镜联合去氧孕烯炔雌醇片治疗组(西药组),各50例。统计分析2组中医证候积分、血液流变学、子宫内膜厚度、月经量、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复发情况。结果中药方剂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血浆比黏度、全血比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均低于西药组(P<0.05)。中药方剂组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小于西药组,月经量少于西药组(P<0.05)。中药方剂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4.00%(47/50)高于西药组的76.00%(38/50)(P<0.05)。中药方剂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00%(1/50)低于西药组的20.00%(10/50)(P<0.05)。中药方剂组患者的复发率10.00%(5/50)低于西药组的26.00%(13/50)(P<0.05)。结论子宫内膜息肉行宫腔镜联合补中益气方合桂枝茯苓丸加减治疗效果较宫腔镜联合西药治疗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癥瘕 子宫内膜息肉 补中益气方 桂枝茯苓丸 宫腔镜 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中益气方通过miRNA-138-5p下调SOX9及FOXC1抑制喉鳞癌细胞株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孙永东 曾礼 +3 位作者 何启红 刘强 李芬 王虹洁 《现代医药卫生》 2021年第2期199-202,共4页
目的探索补中益气方干预喉鳞状细胞癌(LSCC)细胞株的部分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查阅文献与生信分析方法,筛查出主要的靶点基因蛋白:miRNA-138-5p、SOX9、YAP1、FOXC1,结合LSCC细胞株体外培养与生理盐水(对照组)、中药复方(补中益气方颗粒... 目的探索补中益气方干预喉鳞状细胞癌(LSCC)细胞株的部分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查阅文献与生信分析方法,筛查出主要的靶点基因蛋白:miRNA-138-5p、SOX9、YAP1、FOXC1,结合LSCC细胞株体外培养与生理盐水(对照组)、中药复方(补中益气方颗粒冻干粉,中药复方组)对照干预实验,分别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和蛋白质免疫印迹法[以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APDH)为标准内参对照],分别检测验证上述所筛选指标的表达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中药复方组miRNA-138-5p表达水平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复方组SOX9、FOXC1蛋白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YAP1、GAPDH蛋白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中益气方(中药经方)可以通过miRNA-138-5p下调SOX9、FOXC1蛋白的表达,抑制LSCC细胞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中益气方 MIRNA SOX9 PD-1 喉鳞状细胞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美拉唑联合加味补中益气方治疗胃溃疡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胡伟国 《基层医学论坛》 2014年第34期4710-4711,共2页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联合加味补中益气方治疗胃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06例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53例,患者均进行抗酸、保护胃黏膜等常规治疗,口服阿莫西林。对照组患者静脉滴注奥美拉唑,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采取加味补中益...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联合加味补中益气方治疗胃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06例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53例,患者均进行抗酸、保护胃黏膜等常规治疗,口服阿莫西林。对照组患者静脉滴注奥美拉唑,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采取加味补中益气方治疗。观察2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2.45%)显著高于对照组(71.7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随访12个月复发率(22.64%)显著低于对照组(47.1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随访24个月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美拉唑联合加味补中益气方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显著,患者12个月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溃疡 奥美拉唑 加味补中益气方 临床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中益气方结合低频冲击反馈点刺激对产后盆底康复效果的影响
20
作者 邱妤 郭定玲 刘艳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3年第16期165-168,共4页
目的观察补中益气方结合低频冲击反馈点刺激对产后盆底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于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妇幼保健院进行分娩的孕产妇80例,均确诊存在盆底功能障碍,产后予以常规盆腔康复训练,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 目的观察补中益气方结合低频冲击反馈点刺激对产后盆底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于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妇幼保健院进行分娩的孕产妇80例,均确诊存在盆底功能障碍,产后予以常规盆腔康复训练,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0例采取低频冲击反馈点刺激干预,观察组40例采取补中益气方结合低频冲击反馈点刺激干预,2组均治疗3个月。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盆底肌功能及夜尿次数,并发症发生情况,治疗结束后随访3个月比较2组女性性功能量表(FSFI)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0%,高于对照组的70.00%(χ^(2)=6.646,P=0.009);治疗3个月后,2组产妇盆底肌功能各指标均较治疗前提高,且观察组各指标改善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2组产妇夜尿次数均较治疗前减少,且观察组少于对照组(P均<0.01);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2.50%,低于对照组的35.00%(χ^(2)=5.591,P=0.018);治疗结束后随访3个月,观察组FSFI评分为(9.58±1.12)分,高于对照组的(6.93±1.19)分(t=10.256,P<0.001)。结论补中益气方结合低频冲击反馈点刺激用于产妇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效果显著,不仅能提高产妇盆底肌力,还能有效增强其性生活质量和改善盆底功能,夜尿次数减少及并发症发生率低,预后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功能障碍 补中益气方 低频冲击反馈点刺激 产后盆底康复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