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补肾生血方对β—地中海贫血基因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41
1
作者 吴志奎 蔡辉国 +6 位作者 陈佩贞 姜葆华 崔京华 王荣新 黄有文 纪新军 黄霞珍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91-93,共3页
本文用等电聚焦电泳法分析血红蛋白组分,采用PCR—SSCP分析结合直接测序法(DNA序列分析)检验珠蛋白基因突变型,采用RT—PCR方法等测定珠蛋白mRNA的转录水平。结果发现,补肾生血药能明显提高β-地中海贫血患者血红蛋白(Hb)和抗碱血红蛋白... 本文用等电聚焦电泳法分析血红蛋白组分,采用PCR—SSCP分析结合直接测序法(DNA序列分析)检验珠蛋白基因突变型,采用RT—PCR方法等测定珠蛋白mRNA的转录水平。结果发现,补肾生血药能明显提高β-地中海贫血患者血红蛋白(Hb)和抗碱血红蛋白(HbF),提高血红蛋白的珠蛋白链比。该药对杂合子基因突变型患者效果明显,对纯合子型或异源双重杂合子基因突变型患者疗效不佳。其作用机理可能是补肾生血药能提高珠蛋白链γ/β+γ比值,促进γ—珠蛋白基因的转录和表达,诱导HbF合成,从而代偿了β-珠蛋白基因功能的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中海贫 中医药疗法 补肾生血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生血方药对慢性肾功能不全性贫血大鼠红细胞生成素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6
2
作者 屈宁 温进坤 李恩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222-224,共3页
用腺嘌呤饲喂大鼠,建立慢性肾功能不全性贫血动物模型,观察肾功能损伤与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和红细胞生成素(EPO)合成之间的关系,探讨补肾生血中药改善造血机能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中药可显著降低肾功能不全大鼠血清肌肝和... 用腺嘌呤饲喂大鼠,建立慢性肾功能不全性贫血动物模型,观察肾功能损伤与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和红细胞生成素(EPO)合成之间的关系,探讨补肾生血中药改善造血机能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中药可显著降低肾功能不全大鼠血清肌肝和血尿素氮,并通过促进EPO基因表达来改善动物的贫血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衰竭 红细胞成素 基因表达 补肾生血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拟补肾生血方治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失血性贫血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陈连锁 何加海 +2 位作者 王玉芹 刘建军 赵辉 《环球中医药》 CAS 2015年第6期759-761,共3页
目的观察自拟补肾生血方治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失血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术前3天~术后15天给予琥珀酸亚铁片,治疗组给予自拟补肾生血方,观察两组... 目的观察自拟补肾生血方治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失血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术前3天~术后15天给予琥珀酸亚铁片,治疗组给予自拟补肾生血方,观察两组相关指标。结果两组术前髋关节VAS评分比较,经方差琥珀酸亚铁片分析,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1周VAS评分与术前比较无明显差异,两组术后4周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两组间术后1周VAS评分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术前Harris评分比较,不具有显著性差异。观察组术后1周、4周Harris评分较术前明显提高(P〈0.05),对照组术后1周较术前无明显改善,术后4周Harris评分较术前明显提高(P〈0.05)。两组间术后1周Harris评分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术后1天、3天Hct、Hb、PLt均较术前1天明显下降(P〈0.05),对照组较观察组下降更为显著(P〈0.05),两组术后3天、8天Hct、Hb、PLt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自拟补肾生血方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失血性贫血的相关症候有明显改善作用,同时能缓解术后疼痛,改善近期的髋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生血方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性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生血方治疗慢性再障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
4
作者 毕明昌 孙凤 +2 位作者 郝晶 雍彦礼 王金环 《中医药信息》 2013年第4期82-84,共3页
目的:观察补肾生血方治疗慢性再障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3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治疗组采用补肾生血方加西医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方案,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并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治疗组显效7... 目的:观察补肾生血方治疗慢性再障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3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治疗组采用补肾生血方加西医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方案,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并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治疗组显效7例,有效5例,总有效率86.71%,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骨髓增生度变化、外周血象比较,中医证候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骨髓增生度均有好转,但无显著性差异;治疗组Hb、WBC、Ret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肾生血方治疗慢性再障有显著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生血方 慢性再障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生血方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术后失血性贫血48例 被引量:6
5
作者 陈连锁 辛海松 +2 位作者 刘西斌 王玉芹 赵辉 《河南中医》 2015年第3期564-566,共3页
目的:观察自拟补肾生血方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术后失血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两组均行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术,对照组术前3d至术后... 目的:观察自拟补肾生血方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术后失血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两组均行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术,对照组术前3d至术后15d给予口服速力菲,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自拟补肾生血方口服。观察两组血液学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经过治疗后,术后Hb、RBC呈现上升趋势,术后7d、15d与术前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术后1d Hb、RBC稍有下降,术后7-15d Hb、RBC明显上升,术后15d Hb、RBC与术前1d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在术后1d、7d、15d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1d Hct稍有降低,术后7-15d明显升高,术后15d与术前1d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术后1d与术前1d比较Hct明显降低(P〈0.05),术后7-15d逐渐升高,术后15d与术前1d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术后7d、15d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生血方能明显改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术后失血性贫血,提高RBC、Hb、Hct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术 术后失性贫 补肾生血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生血方加减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半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贫血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范斌 付永亮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3年第1期50-54,共5页
目的观察补肾生血方加减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半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贫血患者的疗效及对血红蛋白(Hb)、红细胞(RBC)、血细胞比容(HCT)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3月—2020年3月在绵阳市中医医院骨伤科治疗的24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半髋关节置换围... 目的观察补肾生血方加减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半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贫血患者的疗效及对血红蛋白(Hb)、红细胞(RBC)、血细胞比容(HCT)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3月—2020年3月在绵阳市中医医院骨伤科治疗的24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半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贫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A组80例、对照B组80例、观察组80例。对照A组定期监测Hb,Hb低于70 g/L时给予输血治疗;对照B组给予多糖铁复合物胶囊治疗3周,观察组给予补肾生血方加减口服治疗3周。检测3组患者术前和术后1 d、1周、3周Hb、RBC、HCT水平,评价3组患者术后1 d和术后3周中医症状积分,比较3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记录3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术后1周、3周,3组患者Hb、RBC、HCT水平均明显高于术后1 d,术后3周均明显高于术后1周,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均明显高于同期其他2组,对照B组均明显高于同期对照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3组患者术后3周的中医症状积分均明显低于术后1 d,且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同期其他2组,对照B组明显低于对照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对照A组、对照B组、观察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5.00%(60/80)、87.50%(70/80)、96.25%(77/80),观察组明显高于其他2组(P均<0.05),对照B组明显高于对照A组(P<0.05)。对照A组、对照B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5.00%(12/80)、7.50%(6/80)、1.25%(1/80),观察组明显低于其他2组(P均<0.05),对照B组明显低于对照A组(P<0.05)。结论补肾生血方加减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半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贫血疗效显著,可有效缓解贫血症状,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生血方 老年股骨颈骨折 半髋关节置换 围手术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生血方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7
作者 罗文纪 陈波 +4 位作者 王福仁 桑桂珍 李仪 陈亮 贺超奇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12年第2期177-178,共2页
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anemia,AA)是以全血细胞减少为特征、免疫介导的骨髓造血衰竭。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hronicaplasficanemia,CAA)起病缓慢,病程长,多以贫血为主,出血、感染相对较轻。笔者于2001-07-2008-12运用补肾生... 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anemia,AA)是以全血细胞减少为特征、免疫介导的骨髓造血衰竭。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hronicaplasficanemia,CAA)起病缓慢,病程长,多以贫血为主,出血、感染相对较轻。笔者于2001-07-2008-12运用补肾生血中药联合雄激素治疗42例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再障碍性贫 补肾生血方 激素治疗 临床观察 障碍性贫患者 细胞减少 骨髓造衰竭 免疫介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拟补肾生血方对脊柱退行性变围手术期贫血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陈连锁 何加海 +2 位作者 王玉芹 刘建军 赵辉 《环球中医药》 CAS 2015年第2期232-234,共3页
目的观察自拟补肾生血方治疗脊柱退行性变围手术期贫血的临床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7例脊柱退行性变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分为治疗组49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术前3天至术后21天给予口服琥珀酸亚铁片,治疗组在手术治疗基础上给予... 目的观察自拟补肾生血方治疗脊柱退行性变围手术期贫血的临床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7例脊柱退行性变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分为治疗组49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术前3天至术后21天给予口服琥珀酸亚铁片,治疗组在手术治疗基础上给予自拟补肾生血方口服。观察两组患者血象检查及对Ig G、Ig M的影响。结果经过治疗,术后3天两组Hb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3天至21天两组血红蛋白(hemoglobin,Hb)呈现上升趋势,术后7天、15天、21天与术后3天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上升明显(P<0.05)。两组红细胞(red blood cell,RBC)明显升高,术后7天、15天、21天与术后3天比较明显升高(P<0.05),术后7天、15天、21天组间比较,各时间点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7天、15天、21天Ig M、Ig G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补肾生血方能够改善脊柱退行性变围手术期贫血,提高Ig M、Ig G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生血方 脊柱退行性变 围手术期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生血方联合司坦唑醇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被引量:3
9
作者 李海霞 陈楠楠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15年第5期469-471,共3页
目的观察补肾生血方联合司坦唑醇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的临床疗效及其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关系。方法将60例CAA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另设空白对照组20例。实验组给予补肾生血方加司坦唑醇口服治疗,对照... 目的观察补肾生血方联合司坦唑醇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的临床疗效及其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关系。方法将60例CAA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另设空白对照组20例。实验组给予补肾生血方加司坦唑醇口服治疗,对照组给予司坦唑醇口服治疗。检测实验组、对照组治疗前、治疗后9个月以及空白对照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 (1)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6.67%,优于对照组的6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CAA患者治疗前CD4+、CD8+、CD4+/CD8+,CD4+CD45RA+、CD4+CD45RO+、CD8+CD45RO+的表达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CD3+、CD8+CD45RA+的表达两者间无差异(P>0.05);(3)实验组治疗前后CD3+、CD4+、CD8+、CD4+/CD8+、CD4+CD45RA+、CD4+CD45RO+、CD8+CD45RO+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D8+CD45R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实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后CD4+、CD8+、CD4+CD45RA+、CD4+CD45RO+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D3+、CD4+、CD8+、CD8+CD45RA+、CD8+CD45RO+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生血方联合司坦唑醇治疗CAA疗效显著,并且在改善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方面能体现出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再障碍性贫 补肾生血方 可坦唑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生血方结合西药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30例 被引量:2
10
作者 徐瑞荣 杨向东 +1 位作者 刘朝霞 曹芳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3年第5期361-362,共2页
关键词 障碍性贫 补肾生血方 中西医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生血方治疗老年脊柱退行性变围手术期贫血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玉芹 陈连锁 +2 位作者 何加海 刘建军 张国义 《四川中医》 2016年第8期189-191,共3页
目的:观察自拟补肾生血方治疗脊柱退行性变围手术期贫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00例脊柱退行性变行手术治疗患者作为研究资料,按其手术时间顺序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于术前3天至术后15天时,口服速力菲;研究组于术前3天至术后21天时,口... 目的:观察自拟补肾生血方治疗脊柱退行性变围手术期贫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00例脊柱退行性变行手术治疗患者作为研究资料,按其手术时间顺序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于术前3天至术后15天时,口服速力菲;研究组于术前3天至术后21天时,口给自拟补肾生血方。观察两组患者围手术期血象及Ig G、Ig M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经临床治疗,术后3天时,其Hb变化明显,组间差异明显(P<0.05),具统计学意义;术后3天至21天时,两组Hb均上升明显,术后7天、15天、21天与术后3天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统计学意义;且研究组较对照组上升更为明显(P<0.05),具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后7天、15天、21天时RBC升高明显,与术后3天比较,差异明显(P<0.05),具统计学意义,且术后7天、15天、21天时的组间比较,也具有明显差异(P<0.05),具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术后7天、15天、21天时的Ig M、Ig G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具统计学意义。结论:自拟中药补肾生血方对改善临床脊柱退行性变围手术期贫血效果明显,并可以有效提升患者Ig M、Ig G水平,故该方剂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手术期 脊柱退行性变 补肾生血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生血方治疗老年腰椎退行性变围手术期贫血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连锁 辛海松 +2 位作者 刘西斌 王玉芹 赵建勇 《河南中医》 2015年第2期331-333,共3页
目的:观察自拟补肾生血方治疗老年腰椎退行性变围手术期贫血的临床疗效,以期减少术中(后)输血。方法:选取老年脊柱腰椎退行性变患者180例,所有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贫血,随机分为治疗组100例和对照组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 目的:观察自拟补肾生血方治疗老年腰椎退行性变围手术期贫血的临床疗效,以期减少术中(后)输血。方法:选取老年脊柱腰椎退行性变患者180例,所有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贫血,随机分为治疗组100例和对照组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自拟补肾生血方治疗。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47.00%,有效率为96.00%,对照组显效率为26.25%,有效率为88.75%,治疗组显效率、有效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组神疲乏力、面色少华、头晕眼花、心悸不宁等中医症状改善率优于对照组(P均<0.05);围手术期治疗组Hb、HCT明显升高,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输血量比较,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术后住院时间比较,治疗组的数值小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自拟补肾生血方治疗老年腰椎退行性变围手术期贫血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腰椎退行性变 围手术期贫 补肾生血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生血方对肾性贫血大鼠EPO水平及EPORmRNA的影响 被引量:12
13
作者 范军 原洋 +2 位作者 郭晓红 范高伟 车树强 《湖南中医杂志》 2018年第4期138-141,共4页
目的:研究补肾生血方对肾性贫血大鼠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及EPOR mRNA水平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50只,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中药组、EPO组、中药+EPO组,每组各10只,对除对照组外的其余组大鼠通过腺嘌呤灌胃制备肾性贫血大鼠模型,分别... 目的:研究补肾生血方对肾性贫血大鼠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及EPOR mRNA水平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50只,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中药组、EPO组、中药+EPO组,每组各10只,对除对照组外的其余组大鼠通过腺嘌呤灌胃制备肾性贫血大鼠模型,分别给予相应药物进行干预。分别于给药第2、8周观察血常规指标(Hb、RBC、HCT)、肾功能指标(BUN、Scr)的水平及EPO浓度,给药8周后处死大鼠,提取骨髓单个核细胞,测定EPOR mRNA表达量的变化。结果:与治疗2周相比,治疗8周中药组、EPO组、中药+EPO组大鼠的BUN、Scr显著降低,Hb、RBC、HCT、EPO水平及EPOR mRNA表达量显著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生血方具有改善肾性贫血模型大鼠肾功能、肾性贫血状况,其机制可能与提高骨髓有核细胞EPOR mRNA表达量,减轻毒素对EPOR的抑制,加强对内源性EPO反应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贫 补肾生血方 EPO EPOR mRNA 实验研究
原文传递
补肾生血方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青峰 《基层医学论坛》 2016年第31期4430-4431,共2页
目的探讨补肾生血方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5年7月期间收治的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42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1例采用西医常规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补肾生血方进行治疗,对比2组治疗效果... 目的探讨补肾生血方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5年7月期间收治的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42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1例采用西医常规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补肾生血方进行治疗,对比2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2%,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补肾生血方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障碍性贫 慢性 补肾生血方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生血方联合大剂量促红细胞生成素对老年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治疗效果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文彬 谢敏 《四川中医》 2022年第10期120-123,共4页
目的:探讨补肾生血方联合大剂量促红细胞生成素对老年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7月~2020年7月76例老年血液透析肾性贫血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38)和对照组(n=38),对照组采用大剂量促红细胞生... 目的:探讨补肾生血方联合大剂量促红细胞生成素对老年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7月~2020年7月76例老年血液透析肾性贫血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38)和对照组(n=38),对照组采用大剂量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补肾生血方治疗。比较两组症状改善情况、治疗前后血常规变化、炎症因子水平、肾功能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4.74%、78.95%,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食少纳呆、倦怠乏力、腰膝酸软、少气懒言等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Hct、Hb、RBC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CRP、TNF-α、IL-6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BUN、Scr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89%低于对照组的26.32%(P<0.05)。结论:补肾生血方联合大剂量促红细胞生成素能有效缓解老年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临床症状,改善血常规指标及肾功能,调节炎症因子水平,不良反应发生少,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透析 性贫 补肾生血方 促红细胞成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生血方对不孕症分泌中期子宫内膜ER、PR、VEGF及PDGF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3
16
作者 王玉娥 刘效群 +3 位作者 赵瑞刚 吕丽华 安文娥 吴玉芬 《新中医》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8-49,共2页
目的:观察补肾生血方对不孕症患者分泌中期子宫内膜雌激素(ER)、孕激素受体(PR)、血管内皮生成因子 (VEGF)、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PDGF)表达的影响。方法:对25例不孕症患者以补肾生血方(处方:菟丝子、丹参、覆盆子、蛇 床子、女贞子、当... 目的:观察补肾生血方对不孕症患者分泌中期子宫内膜雌激素(ER)、孕激素受体(PR)、血管内皮生成因子 (VEGF)、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PDGF)表达的影响。方法:对25例不孕症患者以补肾生血方(处方:菟丝子、丹参、覆盆子、蛇 床子、女贞子、当归、枳壳、枸杞子、巴戟天、熟地黄、甘草)治疗,应用免疫组化法,观察治疗前后分泌中期子宫内膜ER、 PR、VEGF及PDGF表达的变化。结果:治疗后ER、PR、VEGF及PDGF在子宫内膜腺上皮及间质细胞的表达明显增强,各项指 标染色强度评分与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补肾生血方可改善不孕症患者子宫内膜ER、PR的 表达,VEGF、PDGF的表达亦增强,可能与补肾生血方增加了黄体期血管的密度,促进黄体分泌足量的雌激素、孕激素以支持子宫内 膜受体及血管生成因子的生成,使不孕症患者子宫内膜微环境得到改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育 补肾生血方 子宫内膜 雌激素类 受体 孕酮 不孕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生血方”改善血液透析贫血患者促红细胞生成素抵抗10例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骆建平 唐晨拳 《江苏中医药》 CAS 2010年第12期15-16,共2页
本研究选择2005年12月至2010年2月在我院维持血液透析患者中符合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抵抗的患者10例,予以补肾生血方配合EPO皮下注射等治疗方法,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液透析 促红细胞成素抵抗 补肾生血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生血方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效果分析
18
作者 李康 徐基平 钟新林 《中国社区医师》 2023年第33期65-67,共3页
目的:分析补肾生血方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2年3月衡阳市中医医院收治的80例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 目的:分析补肾生血方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2年3月衡阳市中医医院收治的80例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补肾生血方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治疗后,两组CD4+、CD4+/CD8+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CD8+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抑郁、焦虑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生血方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效果较好,能够改善患者免疫功能与负性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生血方 慢性再障碍性贫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健脾生血方联合罗沙司他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脾肾气虚证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静 蔡丽丽 +2 位作者 罗文荣 富佳杰 宋学权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7期622-626,共5页
近年来,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发病率和死亡率呈上升趋势,血液透析患者年增长率维持在7%^([1-2])。虽然血液透析可增加CKD患者的生存时长,但其并发症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肾性贫血(renal anemia,RA)作为其常见并发... 近年来,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发病率和死亡率呈上升趋势,血液透析患者年增长率维持在7%^([1-2])。虽然血液透析可增加CKD患者的生存时长,但其并发症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肾性贫血(renal anemia,RA)作为其常见并发症,不仅增加患者心衰致死率和CKD的进展速度,而且破坏患者的认知功能,降低生活质量^([3])。目前RA常用的治疗药物是红细胞生成刺激剂(erythropoiesis stimulating agent,ESA)和铁剂^([4]),罗沙司他作为新一代RA治疗药物,临床疗效更显著^([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贫 液透析 气虚证 健脾 罗沙司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生血方防治化疗血液学毒性反应临床观察 被引量:13
20
作者 储真真 陈信义 +5 位作者 孙韬 贾枚 张燕明 赵晓东 卢殿荣 田同德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42-543,共2页
随着肿瘤化疗方案应用进展,化疗已成为肿瘤临床综合治疗重要手段之一。但化疗药物所造成血液学毒性反应已严重影响化疗正常进行,从而导致临床疗效降低。据国外文献报道,与化疗中Ⅳ度血液学毒性反应有关的治疗相关性死亡率可达4%-21%。... 随着肿瘤化疗方案应用进展,化疗已成为肿瘤临床综合治疗重要手段之一。但化疗药物所造成血液学毒性反应已严重影响化疗正常进行,从而导致临床疗效降低。据国外文献报道,与化疗中Ⅳ度血液学毒性反应有关的治疗相关性死亡率可达4%-21%。因此防治化疗药物所致的血液学毒性反应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生血方 化疗液学毒性反应 白细胞减少 临床研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