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隐喻的表象表征及其加工效应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周榕 孙桂英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97-102,共6页
用时间隐喻为研究材料,考查了隐喻表象性与多个心理维度(理解度、熟悉度、喜好度、适当性、重要性)的相关性,并通过比较被试对表象程度不同的时间隐喻在表象加工和语义加工后的语义确认成绩,考查表象加工对时间隐喻表征所产生的加工效... 用时间隐喻为研究材料,考查了隐喻表象性与多个心理维度(理解度、熟悉度、喜好度、适当性、重要性)的相关性,并通过比较被试对表象程度不同的时间隐喻在表象加工和语义加工后的语义确认成绩,考查表象加工对时间隐喻表征所产生的加工效应。结果表明时间隐喻表象性与这些心理维度有密切联系;虽然语义表征是时间隐喻表征的基础和起点,但表象表征并不完全是一种附带产物,而是句子表象性程度的函数,在隐喻理解过程中有介入作用。高表象性的隐喻存在双重编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喻 表象表征 加工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抽象材料选择任务的表象表征视角 被引量:2
2
作者 李小平 张庆林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1-33,共3页
为了探讨在选择任务中表象表征存在的可能性以及抽象材料选择任务困难的原因,该研究设定了材料的内容、规则以及证明规则的要求均完全相同,只是在呈现方式上形象性不同的两种抽象选择任务;然后把两种不同的选择任务分别对数量大致相当... 为了探讨在选择任务中表象表征存在的可能性以及抽象材料选择任务困难的原因,该研究设定了材料的内容、规则以及证明规则的要求均完全相同,只是在呈现方式上形象性不同的两种抽象选择任务;然后把两种不同的选择任务分别对数量大致相当的大学生进行了测试。结果发现,不采用类似卡片这种形象性很强的材料呈现方式显著的提高了人们在抽象选择任务中的正确率。实验结果支持了选择任务中表象表征的存在及其为选择任务困难原因之一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任务 表象表征 材料形象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加工中的表象表征与命题表征 被引量:3
3
作者 祁乐瑛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2期129-133,共5页
表象是人认知加工构建的基础,不同材料(字符、数字、汉字和图形)在认知加工中存在表象表征与命题表征的方式,根据加工材料难易的不同,表象表征与命题表征在认知加工中所占比例不同,二者可以进行相互的转化。表象表征的容量有限,大小为4... 表象是人认知加工构建的基础,不同材料(字符、数字、汉字和图形)在认知加工中存在表象表征与命题表征的方式,根据加工材料难易的不同,表象表征与命题表征在认知加工中所占比例不同,二者可以进行相互的转化。表象表征的容量有限,大小为4个组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象 表象表征 命题表征 组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象表征的容量:组块4
4
作者 祁乐瑛 《心理学探新》 CSSCI 2012年第3期220-224,230,共6页
该研究采用从1位数到9位数的数为刺激材料对58名年龄21.00±1.23岁的大学生进行心理旋转研究,从而探讨表象表征的容量,实验的刺激有四种类型:数字—数字对应、汉字—汉字对应、数字—汉字对应、汉字—数字对应,每种刺激类型呈现18次... 该研究采用从1位数到9位数的数为刺激材料对58名年龄21.00±1.23岁的大学生进行心理旋转研究,从而探讨表象表征的容量,实验的刺激有四种类型:数字—数字对应、汉字—汉字对应、数字—汉字对应、汉字—数字对应,每种刺激类型呈现18次,共72试次随机呈现。心理旋转的角度有两个:45°、315°,实验中的数均包含正像和镜像两种形式。结果表明:(1)表象表征的容量是4个组块,以4为分界线,认知资源分配不同;(2)表象表征在容量小于4个组块时占优势,以4为分界线,表象表征与命题表征的作用不同,命题表征表现出较强的稳定性;(3)表象表征是自下而上的加工,受刺激物理特性的影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象表征 心理旋转 组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象表征的若干问题 被引量:6
5
作者 赵为华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15-22,共8页
表象表征的若干问题赵为华表象研究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价值。一方面,表象依托于感觉、知觉过程,同时又是感觉、知觉过程的延伸,感知觉过程的历时再现,是保证许多复杂的心理过程、心理活动、心理现象以及一些外在的行为历时性的重要... 表象表征的若干问题赵为华表象研究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价值。一方面,表象依托于感觉、知觉过程,同时又是感觉、知觉过程的延伸,感知觉过程的历时再现,是保证许多复杂的心理过程、心理活动、心理现象以及一些外在的行为历时性的重要因素之一;另一方面,表象作为一个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象表征 实验研究 表象操作 心理过程 认知心理学 加工策略 空间能力 命题表征 短时记忆 思维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nda问题的表象-命题双表征解释视角探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李小平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210-1218,共9页
本文首先提出了Linda问题的表象-命题双表征这一新的解释视角。该视角认为,Linda问题基于表象表征和命题表征可以有两种不同的解读与表征方式;而不同的被试在Linda问题上可能分别采取了上述表征方式之一;但由于Linda问题的特殊性,大多... 本文首先提出了Linda问题的表象-命题双表征这一新的解释视角。该视角认为,Linda问题基于表象表征和命题表征可以有两种不同的解读与表征方式;而不同的被试在Linda问题上可能分别采取了上述表征方式之一;但由于Linda问题的特殊性,大多数被试采用了表象表征;大多数被试的这一表征取向则可能是所谓谬误判断出现的原因。本文通过4项研究,让被试在基于表象表征设计的转述版本与基于命题表征设计的转述版间选择接近自身理解的版本;并考察了将Linda问题修改成更符合命题表征的数学化表达形式能否降低所谓谬误水平;还考察了增加促使被试运用命题表征的排序项"Linda是全人类中的一员"能否降低所谓谬误水平。结果显示,在转述版本选择上,大多数被试选择了基于表象表征设计的版本;而上文所指的两个修正版Linda问题则都降低了被试的所谓谬误水平。这些结果支持了本文所提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nda问题 命题表征 表象表征 Linda问题的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象—认知吝啬原则:MHD问题另释 被引量:6
7
作者 李小平 葛明贵 +1 位作者 李菲菲 宣宾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93-900,共8页
本文首先对MHD问题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简要回顾,然后对MHD问题中出现的"概率错判"和"选择固着"两种现象给出了一种基于表象—认知吝啬视角的解释。该视角认为,人们无论采用的是顺向表征还是逆向表征,都采用了动态表... 本文首先对MHD问题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简要回顾,然后对MHD问题中出现的"概率错判"和"选择固着"两种现象给出了一种基于表象—认知吝啬视角的解释。该视角认为,人们无论采用的是顺向表征还是逆向表征,都采用了动态表象表征问题,而依照认知吝啬原则,动态表象要模拟轿车在门1、门2之间以1:2的比率出现的状态很难,却极容易模拟成轿车在门1门2间随机出现的状态;这导致了人们形成"概率错判";对于"选择固着"问题该视角则认为,它的出现是不变比改变更符合认知吝啬原则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HD问题 认知吝啬原则 表象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代数应用题视觉化表征的理论模型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3
8
作者 赖颖慧 陈英和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5-83,共9页
视觉化表征是代数应用题表征的一大类型,在问题解决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视觉化表征的理论主要有视觉-逻辑二维模型、理解-转换模型、表象表征理论和图式-图像表征论,四种理论模型各有其特殊的方法学意义。代数应用题的视觉化表征主要... 视觉化表征是代数应用题表征的一大类型,在问题解决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视觉化表征的理论主要有视觉-逻辑二维模型、理解-转换模型、表象表征理论和图式-图像表征论,四种理论模型各有其特殊的方法学意义。代数应用题的视觉化表征主要受到题目视觉化程度和认知负载等刺激因素以及自我效能感等认知因素的影响,最后,本文指出了在代数应用题视觉化表征理论、研究方法和影响因素探索中的进步以及发展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数应用题 视觉化表征 表象表征 图式表征 图像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征方式对动作技能提取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马妍 谢国栋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9-41,共3页
本文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系统地综述了影响运动技能外显的主要认知因素 ,探讨了支持技能学习得时的信息加工策略与运动技能提取的联系。
关键词 言语编码 表象表征 陈述性的知识 程序性知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概念心理表征特点提高化学复习质量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保强 《化学教育》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64-66,共3页
做好化学基本概念的复习,教师必须了解学生对化学概念的掌握情况。教师要知晓化学概念的表征特点和学生在学习时的具体表征形式,才能在复习时有针对性地采用互补的表征方式、绘制化学概念图等策略,切实提高化学复习的效果。
关键词 化学概念心理表征 复习效果概念图 表象表征 图式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数学概念学习中概念表征的反思 被引量:3
11
作者 梁月莲 《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年第3期24-26,共3页
数学概念学习过程中,概念表征是重要的环节.数学概念表征的方式具有多样性、层次性、阶段性和完整性.数学概念学习中,学生对数学概念的表象习惯以“标准图”、“原形”或“样例”,且常常只停留在低级层面.个体对概念的表征过度依赖表象... 数学概念学习过程中,概念表征是重要的环节.数学概念表征的方式具有多样性、层次性、阶段性和完整性.数学概念学习中,学生对数学概念的表象习惯以“标准图”、“原形”或“样例”,且常常只停留在低级层面.个体对概念的表征过度依赖表象表征和概念表征不能上升到图式阶段,造成对概念掌握和运用的极大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概念 表象表征 概念域 概念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知识表征的特点及类型 被引量:3
12
作者 吴良根 《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 2011年第8期65-69,共5页
化学知识的表征除了具有广义知识表征的一般特征之外,还具有自身的特点,即:化学知识主要以符号进行表征,化学知识中同样存在着表象表征,所有的化学知识都储存于一个知识网络之中。化学知识表征的形式有四种:言语表征、符号表征、... 化学知识的表征除了具有广义知识表征的一般特征之外,还具有自身的特点,即:化学知识主要以符号进行表征,化学知识中同样存在着表象表征,所有的化学知识都储存于一个知识网络之中。化学知识表征的形式有四种:言语表征、符号表征、表象表征及规则表征。前三者用于说明一些化学事实,并不涉及知识的使用。属于陈述性表征;而规则表征则用于说明化学学习及解决化学问题的过程中应遵循的原理,属于程序性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表征 言语表征 符号表征 表象表征 规则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施“动”的教学策略 实现概念表征的转化——例谈《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策略 被引量:1
13
作者 黄征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14年第6期94-95,共2页
《除法的初步认识》的教学是学生对抽象的除法运算的认识和建立的教学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必须实施“动”的教学策略,加强操作实践、观察比较、口语表述,以促进学生对除法的认识从动作表征转化为相应的语言表征,并在不断丰富学生的表... 《除法的初步认识》的教学是学生对抽象的除法运算的认识和建立的教学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必须实施“动”的教学策略,加强操作实践、观察比较、口语表述,以促进学生对除法的认识从动作表征转化为相应的语言表征,并在不断丰富学生的表象形成表象表征的基础上,再次转化为符合表征,使学生初步建立除法的数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策略 概念表征 表象表征 图形表征 符号表征 数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借多元表征,悟数学概念 被引量:3
14
作者 陈绮琳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0年第20期158-159,共2页
数学概念是反映事物在空间形式与数学关系方面的关键属性或本质属性的基本单位.数学概念的教学是数学教学中重要的内容之一,对于计算和应用题的解决起着重要的作用.多元表征是符号表征、语言表征、操作表征、情境表征、图形表征等外在... 数学概念是反映事物在空间形式与数学关系方面的关键属性或本质属性的基本单位.数学概念的教学是数学教学中重要的内容之一,对于计算和应用题的解决起着重要的作用.多元表征是符号表征、语言表征、操作表征、情境表征、图形表征等外在表征形式的综合,多元表征有利于学生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有利于学生构建良好的知识结构,增强学生全面审视问题的能力,并且帮助学生形成最优化的解题策略,因此运用多元表征理论指导概念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对如何在概念教学中恰当运用多元表征进行实践研究,以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分数的再认识”一课的教学为例,探讨如何借多元表征悟数学概念,帮助学生达到正确地理解、运用分数的概念,发展学生数学理解和应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表征 动作表征 表象表征 口语表征 概念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表征对专家型学生问题解决的影响研究
15
作者 崔雪芹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2-17,共6页
以开放式问卷法调查专家型学生解决给定问题的思维过程,再采用内容分析法研究问题解决过程的信息表征。结果显示:专家型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初期的信息表征率偏低,信息表征方式偏重命题表征,缺乏表象表征;信息以表象的方式表征更有利于... 以开放式问卷法调查专家型学生解决给定问题的思维过程,再采用内容分析法研究问题解决过程的信息表征。结果显示:专家型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初期的信息表征率偏低,信息表征方式偏重命题表征,缺乏表象表征;信息以表象的方式表征更有利于问题解决,这意味着提升问题解决能力应在知识建构过程给予表象更多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表征 表象表征 问题解决 问题表征 表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征、想象与思维
16
作者 冯颖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1998年第1期61-63,共3页
现代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解决学科问题思维能力提高的根本原因不仅仅在于练习的多少,而是在于通过学习,大脑中的认知结构得到怎样的塑造。这里所谓的认知结构塑造,确切地说。
关键词 图式表征 思维能力培养 思维品质训练 认知结构 现代认知心理学 知识表征 表象表征 知识结构 中小学教师 认知图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心理旋转内部过程的四种假说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才康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1992年第2期65-68,共4页
有关心理旋转内部过程的探讨始于Shepard和Metzler1971年发表于美国《科学》杂志上的著名论文《三维物体的心理旋转》,这使刚刚兴起不久的认知心理学研究又多了一个全新的领域,因此意义十分重大。第一,认知心理学强调通过客观的途径探... 有关心理旋转内部过程的探讨始于Shepard和Metzler1971年发表于美国《科学》杂志上的著名论文《三维物体的心理旋转》,这使刚刚兴起不久的认知心理学研究又多了一个全新的领域,因此意义十分重大。第一,认知心理学强调通过客观的途径探讨人的内部世界,有关心理旋转的实验研究无疑是这方面研究的最精彩篇章,因此它是从认知心理学战胜行为主义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一个重要标志(张述祖,1987)。第二,有关心理旋转问题的研究揭示了一种完全不同于命题表征的新的表征系统,即表象表征系统(Mart,198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旋转 认知心理学 内部过程 表象旋转 命题表征 参考框架 假说 表征系统 实验研究 表象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电池示意图教学中的电子转移标注策略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玲 李广洲 《化学教育》 CAS 2007年第12期30-32,共3页
对于某些学生而言,高中化学中的"原电池"内容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这些困难,部分是由于教师在教学中一些策略不当,部分则是因为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相异概念的干扰。在原电池示意图中标注电子转移这一策略,能够有效地帮... 对于某些学生而言,高中化学中的"原电池"内容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这些困难,部分是由于教师在教学中一些策略不当,部分则是因为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相异概念的干扰。在原电池示意图中标注电子转移这一策略,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更科学地理解原电池的本质。现代认知心理学对表象表征的研究为此策略的使用提供了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转移标注策略 表象表征 教学误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