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4,32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改进的多表达式编程算法的木材染色配方预测
1
作者 管雪梅 张威 杨渠三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865-2873,共9页
由于珍贵木材日益稀缺以及过度开发导致的严重环境问题,有必要通过对普通木材进行染色来模仿珍贵木材的外观。在本研究中采用计算机辅助染色技术,实现对普通木材的高精度染色,从而创造出外观类似珍贵木材的替代品,减少人们对它们的依赖... 由于珍贵木材日益稀缺以及过度开发导致的严重环境问题,有必要通过对普通木材进行染色来模仿珍贵木材的外观。在本研究中采用计算机辅助染色技术,实现对普通木材的高精度染色,从而创造出外观类似珍贵木材的替代品,减少人们对它们的依赖。首先,基于基因表达编程(gene expression programming, GEP)的概念,提出了一种多表达式编程(multi-expression programming, MEP)算法来预测染料配比,考虑到多种染料之间的复杂相互作用,采用多基因表达,MEP算法能够处理这些复杂的多种染料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得到更直观的函数表达式。为了提高MEP的函数挖掘准确性,自适应调整突变和重组算子的概率,并使用并行编程来增强函数挖掘效率。与基因表达编程的结果相比,MEP深入挖掘了函数关系,并在颜色预测中获得了0.113的相对偏差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材染色 基因表达编程 表达式编程 计算机颜色匹配 遗传算法 光谱反射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绽放自信之花:提升孩子的英语口语表达欲望
2
作者 陈婧 《科学之友》 2025年第1期138-139,共2页
自信心会影响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也能给予学生更多的动力,让学生更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增强表达欲望。在日常的英语学习过程中,大多数学生很难大胆地开口说英语,也不会主动表达自己的想法,容易出现畏难心理。结合学生的成长需要,我们... 自信心会影响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也能给予学生更多的动力,让学生更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增强表达欲望。在日常的英语学习过程中,大多数学生很难大胆地开口说英语,也不会主动表达自己的想法,容易出现畏难心理。结合学生的成长需要,我们需要提升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欲望,让学生在主动分享与表达之中树立学习自信心。在自信心的引导与帮助下,学生能在积极表达中更快提升自身的表达能力与口语交际能力,并乐观面对学习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形成更加开朗、豁达的性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口语表达 学习自信心 表达欲望 畏难心理 学生的成长 开口说英语 口语交际能力 表达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营经济促进法中实质平等理念的立法表达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建伟 《法治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3-45,共13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以下简称民营经济促进法)的立法规划是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新时代背景下,进一步完善民营经济促进型立法的产物。作为促进类企业立法的“总则性”“统领性”立法文件,市场主体平等原则不仅是其促进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以下简称民营经济促进法)的立法规划是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新时代背景下,进一步完善民营经济促进型立法的产物。作为促进类企业立法的“总则性”“统领性”立法文件,市场主体平等原则不仅是其促进性功能的逻辑起点,更是确保该法律功能落实的关键。现代企业家精神缺失的价值失范与无法消解的所有制壁垒,不仅是民营经济发展的现实障碍,也是立法须直面的前置性问题。相对应的,一方面,立法应击破形式平等面向而走向实质平等之路,并以实质平等为制度设计理念,通过政策及资源的倾斜,使民营经济在市场中取得与国有经济相当的竞争地位与发展权利;另一方面,通过资源的倾斜性供给和利导性的激励机制,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独特的竞争优势,促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进而赋能整个经济体的发展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营经济 国有经济 实质平等 促进法 立法规范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纹尖塘鳢性别相关的2个dmrt基因结构特征及表达规律
4
作者 樊佳佳 马冬梅 +3 位作者 朱华平 林明辉 钟再选 田园园 《渔业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3-104,共12页
线纹尖塘鳢(Oxyeleotris lineolata)具有典型性别生长二态性,雄鱼生长优势显著,doublesex and mab-3 rel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DMRT)家族是一个与性别决定相关的转录因子家族。基于线纹尖塘鳢性腺转录组数据,共获得2个dmrt基因的c... 线纹尖塘鳢(Oxyeleotris lineolata)具有典型性别生长二态性,雄鱼生长优势显著,doublesex and mab-3 rel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DMRT)家族是一个与性别决定相关的转录因子家族。基于线纹尖塘鳢性腺转录组数据,共获得2个dmrt基因的cDNA序列,分别命名为Oxldmrt1和Oxldmrt3,并采用PCR技术扩增验证2个基因的cDNA序列。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2个基因序列结构特征,结果显示,Oxldmrt1和Oxldmrt3开放阅读框分别为903 bp和1363 bp,分别编码300个氨基酸和453个氨基酸;OxlDMRT1属于碱性蛋白,而OxlDMRT3属于酸性蛋白;2个基因均含有高度保守的DM结构域,OxlDMRT3还存在DMA结构域。氨基酸聚类分析显示,脊椎动物不同DMRT家族都是独立聚类,OxlDMRT1属于DMRT1家族,OxlDMRT3属于DMRT3家族,DMRT1家族最先聚类,再和DMRT3家族聚类。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RT-qPCR)分析2个dmrt基因在雌鱼和雄鱼8个组织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2个基因在精巢中的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0.01),Oxldmrt3在脑中也有少量表达;利用RT-qPCR分析2个dmrt基因在早期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谱,显示2个基因在受精卵中的表达量均最高,Oxldmrt1在眼囊期的表达量最低,而Oxldmrt3在出膜7 d时的表达量最低。利用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in situhybridization,FISH)对2个基因在精巢中的表达进行定位,显示2个基因在精巢中表达部位一致,均在精原细胞中有较强的表达信号。综上所述,Oxldmrt1和Oxldmrt3均在线纹尖塘鳢性腺胚胎发育阶段和精巢发育过程中起调节作用,而Oxldmrt1还可能参与胚胎后期性别决定和性别分化调控过程,Oxldmrt3还可能参与神经系统发育。本研究为线纹尖塘鳢性别决定与性别分化相关的分子机制研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纹尖塘鳢 Oxldmrt1 Oxldmrt3 基因结构 基因表达 荧光原位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卡维基转移酶的异源表达及转糖基作用
5
作者 薛正莲 王雨晴 +3 位作者 李闯 李丹丹 朱司宝 李翔飞 《食品科学》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1-88,共8页
为深入研究阿卡波糖合成途径中关键酶——阿卡维基转移酶(acarviosyltransferase,ATase)的结构性质和催化功能,从犹他游动放线菌Actinoplanes sp.SE50基因组中扩增其编码基因acbD,并实现在Escherichia coli中的异源表达。生物信息学分... 为深入研究阿卡波糖合成途径中关键酶——阿卡维基转移酶(acarviosyltransferase,ATase)的结构性质和催化功能,从犹他游动放线菌Actinoplanes sp.SE50基因组中扩增其编码基因acbD,并实现在Escherichia coli中的异源表达。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acbD表达产物ATase的保守结构域与糖苷水解酶家族13的环糊精糖基转移酶高度相似,且存在信号肽和跨膜区。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结果显示,在去除信号肽的编码序列后,acbD的可溶性表达水平提高了22.4倍。重组ATase的最适催化温度和最适反应pH值分别为30℃和7.0。底物谱分析表明重组ATase催化D-水杨苷的活力最高,为82.85 U/mL,其次是L-山梨糖(63.75 U/mL),也是首次发现L-山梨糖可作为ATase的优良糖基供体。以上结果为进一步明确ATase的催化机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卡维基转移酶 阿卡波糖 异源表达 转糖基作用 酶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钾盐胁迫对‘六妹’羊肚菌(Morchella sextelata)菌丝逆境生理及相应基因表达的影响
6
作者 李娟 宋洁 +2 位作者 刘晓红 王旭 李晓红 《北方园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26,共9页
以‘六妹’羊肚菌菌丝体为试验材料,采用固体和液体培养法,设置终浓度分别为0、0.1、0.2、0.3、0.4、0.5 mol·L^(-1)的KCl处理,研究了钾盐胁迫对羊肚菌菌丝生长特性、生理指标及相应基因表达量的影响,以期为羊肚菌耐盐生理研究及... 以‘六妹’羊肚菌菌丝体为试验材料,采用固体和液体培养法,设置终浓度分别为0、0.1、0.2、0.3、0.4、0.5 mol·L^(-1)的KCl处理,研究了钾盐胁迫对羊肚菌菌丝生长特性、生理指标及相应基因表达量的影响,以期为羊肚菌耐盐生理研究及栽培条件优化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随培养基中KCl浓度的升高,羊肚菌菌丝的生长受到抑制,表现为菌丝纤细、分枝增多,黄色素增多,无法形成菌核,生长速度下降,生长速度抑制率为23.00%~76.11%。随KCl胁迫浓度的增加,‘六妹’羊肚菌菌丝中的丙二醛(MDA)和过氧化氢(H_(2)O_(2))含量、抗坏血酸(ASA)和谷胱甘肽(GSH)含量呈现升高趋势。抗氧化酶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和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均呈现出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在0.3 mol·L^(-1)KCl处理下达到最高值。抗氧化酶基因MnSOD、CAT1、GPX和GR的相对表达量先升高后下降,在0.3 mol·L^(-1)KCl处理下达到最大值。综上,钾盐胁迫抑制‘六妹’羊肚菌菌丝生长和菌核形成,加快菌丝老化,促进菌丝体中丙二醛和活性氧含量的增加。在低浓度钾盐胁迫下,羊肚菌菌丝通过调节抗氧化酶关键基因的表达,启动抗氧化酶系统来减少菌丝氧化损伤,而在高浓度钾盐胁迫下,抗氧化酶基因表达量下降,酶活性受到抑制,羊肚菌菌丝体通过提高抗氧化物质ASA和GSH含量应对氧化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钾盐胁迫 羊肚菌 抗氧化酶 基因表达
原文传递
鸡Fnip1基因克隆、组织表达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7
作者 黄正洋 孔令琳 +4 位作者 王钱保 李春苗 吴兆林 黄华云 赵振华 《江苏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9-125,共7页
为了明确鸡卵泡素相互作用蛋白1基因(Fnip1)特征及其表达规律,本研究选择苏禽3号黄羽肉鸡为试验材料,运用分子克隆技术扩增了鸡Fnip1基因CDS区序列全长,对其序列特性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构建了系统进化树;利用RT-qPCR方法检测了Fnip1... 为了明确鸡卵泡素相互作用蛋白1基因(Fnip1)特征及其表达规律,本研究选择苏禽3号黄羽肉鸡为试验材料,运用分子克隆技术扩增了鸡Fnip1基因CDS区序列全长,对其序列特性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构建了系统进化树;利用RT-qPCR方法检测了Fnip1基因在鸡不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获得鸡Fnip1基因CDS区,序列开放阅读框为3474 bp,位于第13号染色体16191415 bp至16251731 bp之间,编码1157个氨基酸。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Fnip1基因有20个外显子,FNIP1蛋白含有FNIP_N、FNIP_M和FNIP_C等3个结构域;进化树显示,鸡先与鸟类聚为一类,再与哺乳动物聚为一支,在禽类上序列保守。FNIP1蛋白为亲水性蛋白,相对分子量为128310,理论等电点为5.25。蛋白质二级结构由α-螺旋(34.40%)、β-折叠(4.06%)、延伸链(13.74%)、无规则卷曲(47.80%)组成。表达分析结果显示,Fnip1基因在鸡的胸肌和腿肌中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组织。综上所述,本研究获得了鸡Fnip1基因CDS区序列全长,发现其在鸡肌肉组织中有较高表达。本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研究Fnip1基因在鸡肌肉生长发育中的分子机制研究奠定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nip1 基因克隆 表达分析 生物信息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ZmIMPα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其在盐胁迫下的表达模式分析
8
作者 郭昭阳 殷宇航 +3 位作者 刘钰 高璇 宋希云 赵美爱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0,共10页
输入蛋白α(IMPα)是细胞质中蛋白质和RNA等物质进入细胞核的重要运输蛋白,在植物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对玉米IMPα基因进行鉴定及生物信息学分析,同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盐胁迫下ZmIMPα在不同玉米自交系中的相对表达量,... 输入蛋白α(IMPα)是细胞质中蛋白质和RNA等物质进入细胞核的重要运输蛋白,在植物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对玉米IMPα基因进行鉴定及生物信息学分析,同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盐胁迫下ZmIMPα在不同玉米自交系中的相对表达量,并进一步构建其原核过表达载体后转化大肠杆菌DH5α,通过分析菌株在盐胁迫下的生长情况对该基因的功能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从玉米中鉴定出7个IMPα基因共15个转录本,其编码蛋白序列长度为297~625 aa,分子量32.5~64.0 kDa,等电点3.95~7.27,均定位在细胞质中,有10个蛋白还同时定位在细胞核中。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除Zm00001eb001150_T001外,其余ZmIMPα可分为3个亚家族,与拟南芥的IMPα蛋白相似性较高。保守结构域分析发现IMPα家族属于SRP1超家族,启动子分析发现该家族基因含有激素响应元件和非生物胁迫相关响应元件,可能在植物生长和响应非生物胁迫方面发挥作用。盐胁迫下ZmIMPα基因在耐盐玉米材料中的表达量显著上升,而在盐敏感材料中表达量显著下降。原核表达分析结果显示,与空载菌株相比,含有重组质粒pET28a-ZmIMPα的菌株在0.6 mol/L和0.8 mol/L NaCl胁迫下的生长都受到了抑制,且受抑制程度随NaCl浓度上升而增大,推测ZmIMPα基因可能在玉米响应盐胁迫过程中呈负调控模式。本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深入探索输入蛋白家族基因在植物抗逆过程中的作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IMPα基因 生物信息学分析 盐胁迫 原核表达载体 表达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易捕鲤生肌调节因子家族基因鉴定及养殖模式对其表达、生长和肌肉质构的影响
9
作者 李晓东 焦飞 +5 位作者 李林 胡建勇 高攀 王雪 刘晶 时春明 《饲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0-94,共5页
试验旨在探究易捕鲤生肌调节因子家族基因及养殖模式对易捕鲤生肌调节因子家族基因表达、生长和肌肉质构的影响。选取规格均一的易捕鲤90尾,随机分为2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5尾易捕鲤。静水组(CK组)和流水组(EG组)均投喂鲤鱼鱼种配... 试验旨在探究易捕鲤生肌调节因子家族基因及养殖模式对易捕鲤生肌调节因子家族基因表达、生长和肌肉质构的影响。选取规格均一的易捕鲤90尾,随机分为2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5尾易捕鲤。静水组(CK组)和流水组(EG组)均投喂鲤鱼鱼种配合饲料。预试期1 w,正式试验期73 d。结果显示,通过NCBI BLAST比对发现易捕鲤肌肉生肌因子6 (myf6)、成肌分化因子(myoD)与鲤鱼高度同源,肌细胞生成素(myoG)在进化上明显处于一个单独的分支,使用β-actin作为内参基因,通过荧光实时定量PCR发现,在静水养殖模式下,易捕鲤myf6、myoD表达量显著高于流水组(P<0.05);在2种养殖模式下,myoG的表达无显著差异(P>0.05)。在2种养殖模式下,易捕鲤期的生长性能、肌肉质构和营养特性均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表明,受集约化养殖成本较高的影响,应慎重选择易捕鲤作为集约化循环水养殖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捕鲤 生肌调节因子 生长 肌肉品质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VS全长及其截短体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和鉴定
10
作者 玉妹 毕冬琳 +1 位作者 郑天倚 李琼毅 《浙江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9-60,共12页
建立线粒体抗病毒蛋白(mitochondrial antiviral-signaling protein,MAVS)全长及截短体的真核表达载体,并检测其在HEK293细胞中的表达,为后续探索MAVS在病毒逃逸机制研究中的作用提供重要的实验材料。首先,根据NCBI数据库中人源MAVS的... 建立线粒体抗病毒蛋白(mitochondrial antiviral-signaling protein,MAVS)全长及截短体的真核表达载体,并检测其在HEK293细胞中的表达,为后续探索MAVS在病毒逃逸机制研究中的作用提供重要的实验材料。首先,根据NCBI数据库中人源MAVS的全长序列,设计截短体引物,通过PCR从cDNA模板中扩增出MAVS全长及不同截短体的基因片段,并将其克隆到pcDNA3.1-3xflag载体中。随后,将构建好的载体转染到HEK-293细胞中,利用RT-PCR技术检测扩增产物大小,与目的大小进行对比,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MAVS蛋白在293细胞中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成功构建了全长MAVS(MAVS-FL)及其截短体MAVS-△C、MAVS-△CP、MAVS-PBD、MAVS-△Tm的真核表达载体,Western blot结果表明,构建的载体蛋白在HEK-293中能够有效表达。本研究成功构建了MAVS全长及其截短体的真核表达载体,并在HEK-293细胞中表达了这些蛋白,为后续研究MAVS蛋白的功能和抗病毒机制提供了实验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抗病毒蛋白 真核表达载体 截短体构建 蛋白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糖橘几丁质酶基因orange1.1t05124的克隆及原核表达
11
作者 胡亚平 陈聪 +4 位作者 吉前华 郭雁君 郭丽英 蒋惠 杨凤梅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15,共7页
柑橘几丁质酶作为一种重要的抗真菌蛋白,可以降解真菌细胞壁中的几丁质。利用沙糖橘的cDNA文库克隆了沙糖橘几丁质酶基因orange1.1t05124。该基因位于第8染色体末端,包含3个外显子。将该基因克隆到pEASY-Blunt E1载体中,测序验证序列无... 柑橘几丁质酶作为一种重要的抗真菌蛋白,可以降解真菌细胞壁中的几丁质。利用沙糖橘的cDNA文库克隆了沙糖橘几丁质酶基因orange1.1t05124。该基因位于第8染色体末端,包含3个外显子。将该基因克隆到pEASY-Blunt E1载体中,测序验证序列无误,随后转入大肠杆菌BL21(DE3)中,经异丙基-β-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生成了目的蛋白,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电泳)验证成功表达,在产物的包涵体中纯化到了目标蛋白。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该蛋白具有信号肽,定位在细胞外,是单体的球状蛋白质。通过进化树分析发现,该几丁质酶在植物中广泛存在同源蛋白质,且都含有GH19几丁质酶催化结构域。对柑橘几丁质酶基因进行克隆和表达,可为了解该基因家族的抗病机理和开发基于几丁质酶的新型生物农药、生物肥料提供基因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糖橘 几丁质酶基因 原核表达 抗真菌蛋白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StSUT2基因启动子克隆及表达分析
12
作者 巩慧玲 杨雅倩 +3 位作者 梁金永 田泽 冯再平 鲍婧婷 《中国瓜菜》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5-30,共6页
植物蔗糖转运蛋白(sucrose transporter,SUT)主要介导蔗糖质外体运输,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为探讨马铃薯蔗糖转运蛋白基因StSUT2的表达模式,通过TOPO定向克隆了StSUT2基因上游1700 bp启动子序列,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 植物蔗糖转运蛋白(sucrose transporter,SUT)主要介导蔗糖质外体运输,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为探讨马铃薯蔗糖转运蛋白基因StSUT2的表达模式,通过TOPO定向克隆了StSUT2基因上游1700 bp启动子序列,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了StSUT2基因在不同组织器官、不同光照时间下的表达特性。结果表明,马铃薯StSUT2启动子区域内存在多个光响应元件以及脱落酸等激素和胁迫响应元件;StSUT2基因于光照4 h后在花和老叶中表达量较高;光照16 h后在花中表达量最高;此外,StSUT2在雄蕊和雌蕊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全花。综上,StSUT2在花器官尤其在花蕊组织的发育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结果可为深入研究马铃薯StSUT2的生物学功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StSUT2启动子 克隆 表达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花苜蓿GLK基因家族鉴定及渗透胁迫下的表达分析
13
作者 马超 孙熙婧 +6 位作者 冯雅岚 周爽 琚吉浩 吴毅 王添宁 郭彬彬 张均 《草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4-190,共17页
GLK(Golden2-like或G2-like)属于GARP超家族,是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重要转录因子,在调节植物叶绿体发育、叶绿素生物合成和非生物胁迫响应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GLK基因家族成员已在多个物种中被系统鉴定,但在四倍体紫花苜蓿全... GLK(Golden2-like或G2-like)属于GARP超家族,是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重要转录因子,在调节植物叶绿体发育、叶绿素生物合成和非生物胁迫响应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GLK基因家族成员已在多个物种中被系统鉴定,但在四倍体紫花苜蓿全基因组水平上仍然知之甚少。利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在“新疆大叶”紫花苜蓿基因组中鉴定到100个GLK基因(MsGLKs),并对其理化性质、染色体定位、系统进化关系、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以及渗透胁迫和外源脱落酸(ABA)处理下的表达模式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100个MsGLK基因在32条染色体上不均匀分布,蛋白序列长度为201~860个氨基酸。根据系统发育分析结果,将MsGLK家族成员分为13个组。共线性分析表明,在紫花苜蓿基因组中共发现193个MsGLK基因重复事件,基因非同义替代数/同义替代数(Ka/Ks)分析显示,大部分重复基因对经历了纯化选择。MsGLK基因启动子的顺式作用元件广泛参与了植物生长发育、激素响应和胁迫反应。基因表达数据显示,12个基因的表达具有组织特异性,25个基因在所有组织中表达。RT-qPCR检测发现,MsGLK基因在干旱胁迫、盐胁迫和外源ABA处理下均有一定程度的响应。研究结果将为进一步探索MsGLK基因的功能和紫花苜蓿抗逆性遗传改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GLK基因 生物信息学 渗透胁迫 表达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猴樟CbbHLH96基因启动子克隆与表达
14
作者 张丽华 韩浩章 +4 位作者 赵荣 李素华 王芳 张楠 王晓立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3-29,46,共8页
转录因子CbbHLH96参与猴樟响应碱胁迫过程,为弄清CbbHLH96参与植物耐碱胁迫的工作模式和信号传递途径,采用PCR技术克隆获得CbbHLH96基因5’端缺失型启动子片段,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技术分析外源茉莉酸甲酯、水杨酸和ABA处理后的启动... 转录因子CbbHLH96参与猴樟响应碱胁迫过程,为弄清CbbHLH96参与植物耐碱胁迫的工作模式和信号传递途径,采用PCR技术克隆获得CbbHLH96基因5’端缺失型启动子片段,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技术分析外源茉莉酸甲酯、水杨酸和ABA处理后的启动子片段表达活性。研究表明:获得的CbbHLH96基因启动子片段长为1976 bp;顺式作用元件分析发现CbbHLH96基因启动子片段中包含光响应调控元件、茉莉酸甲酯响应调控元件、ABA响应元件、乙烯响应元件、干旱诱导响应元件、赤霉素响应元件、防御和应激反应元件、水杨酸响应元件;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技术分析发现,bHLH96-Luc3、bHLH96-Luc4片段具备最高的启动子活性;BDGP在线软件的分析发现,CbbHLH96基因启动子序列的转录起始位点及可能的核心启动子区域应该在bHLH96-Luc4片段的1593~1643 bp位置;水杨酸和茉莉酸甲酯处理均抑制启动子片段bHLH96-Luc3、bHLH96-Luc4的表达活性,ABA处理则增加了启动子片段bHLH96-Luc3的表达活性,抑制了bHLH96-Luc4的表达活性。CbbHLH96基因启动子序列的活性区域在bHLH96-Luc3、bHLH96-Luc4片段,转录因子CbbHLH96功能受水杨酸和茉莉酸甲酯代谢的负向调控,受ABA代谢途径的正向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bbHLH96基因启动子 表达分析 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技术 猴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七GH3基因家族的鉴定及其响应黑斑病浸染的表达分析
15
作者 杨云 涂洁磊 +2 位作者 官会林 李泽成 魏富刚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3-174,共12页
GH3(Gretchen Hagen 3)基因家族属于植物生长素早期响应基因,与植物生长发育和逆境胁迫响应密切相关.基于三七全基因组数据,采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对三七GH3基因家族成员进行鉴定和分析,并通过RNA-seq和qRT-PCR技术分析了黑斑病菌胁迫... GH3(Gretchen Hagen 3)基因家族属于植物生长素早期响应基因,与植物生长发育和逆境胁迫响应密切相关.基于三七全基因组数据,采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对三七GH3基因家族成员进行鉴定和分析,并通过RNA-seq和qRT-PCR技术分析了黑斑病菌胁迫下GH3家族基因成员的表达特征.结果显示,在三七基因组中共鉴定出15个GH3基因家族成员,其不均匀地分布于7条染色体上.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PnGH3基因家族可以分为3个亚族,主要分布于亚族Ⅰ和Ⅲ.基因结构和保守基序分析表明,同一亚族具有类似的外显子/内含子数目和保守基序分布.启动子分析显示,PnGH3基因启动子区上主要包含4类顺式作用元件:光响应、植物激素响应、逆境胁迫响应和植物生长发育相关.共线性分析表明,三七GH3家族成员扩张主要源于片段重复事件,三七与木薯和拟南芥GH3基因家族成员之间具有较高的结构和功能相似性.RNA-seq和qRTPCR分析表明,PnGH3.1和PnGH3.9在黑斑病菌胁迫下显著上调表达(P<0.05),表明这些基因三七响应链格孢菌浸染过程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 GH3基因家族 生物信息学 黑斑病菌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鸽ADSL基因组织表达谱分析、SNP检测及其与肉质性状的关联分析
16
作者 董丽艳 王清艳 +4 位作者 魏彩霞 吴春琴 李瑞萍 陈晓燕 温积辉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26,共5页
为研究腺苷酸琥珀酸裂解酶(ADSL)基因的组织表达谱及该基因对鸽肉质性状的影响,试验1以6只白羽王鸽的16个组织为研究材料,采用荧光定量PCR进行组织表达谱研究;试验2以140个白羽王鸽个体为研究材料,采用直接测序法筛选ADSL基因序列SNPs,... 为研究腺苷酸琥珀酸裂解酶(ADSL)基因的组织表达谱及该基因对鸽肉质性状的影响,试验1以6只白羽王鸽的16个组织为研究材料,采用荧光定量PCR进行组织表达谱研究;试验2以140个白羽王鸽个体为研究材料,采用直接测序法筛选ADSL基因序列SNPs,采集这140个个体的胸肌进行剪切力、肉色、pH值、电导率等肉质指标测定,采用索氏抽提法测定肌内脂肪含量;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脂肪酸含量。结果显示:ADSL基因呈组成性表达模式,其在肝脏、胸肌、腿肌中的表达水平最高。ADSL基因序列中有11个突变位点,其中T2305C、G2476A、C2664T位点SNPs与多不饱和脂肪酸、肌内脂肪以及肌苷酸有显著或极显著相关性。说明ADSL基因这些SNPs可以作为肉质性状的分子标记,为肉鸽的育种提供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苷酸琥珀酸裂解酶基因 组织表达 单核苷酸多态性 肉质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T影像组学评估胃腺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表达状态的价值
17
作者 王素雅 詹鹏超 +4 位作者 邢静静 梁盼 岳松伟 张永高 高剑波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15,共7页
目的:基于CT影像组学及临床特征建立可无创性评估胃腺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表达状态的预测模型,并验证其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63例经病理确诊为胃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HER-2阳性患者49例,阴性214例。将所有患者以7:3... 目的:基于CT影像组学及临床特征建立可无创性评估胃腺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表达状态的预测模型,并验证其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63例经病理确诊为胃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HER-2阳性患者49例,阴性214例。将所有患者以7:3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n=185)和验证集(n=78)。基于3D Slicer软件和门脉期CT图像手动勾画病灶感兴趣区(ROI),并提取影像组学特征。在训练集中,比较HER-2阳性与阴性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确定临床独立预测因子,建立临床模型。基于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ASSO)回归算法构建影像组学模型,计算影像组学分数(Radscore)。结合临床独立预测因子和Radscore构建联合模型。根据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UC)评估模型的预测效能,绘制校准曲线评价模型预测概率与真实概率之间的一致性,采用决策曲线(DCA)分析模型的临床价值。结果:肿瘤厚径(OR=1.04,P=0.033)、cT分期(OR=2.39,P=0.038)、cN分期(OR=2.15,P=0.046)为HER-2阳性表达的临床独立预测因子。在训练集中,临床模型、影像组学模型和联合模型预测胃癌HER-2阳性表达的的AUC分别为0.711(0.626~0.795)、0.852(0.787~0.917)和0.872(0.808~0.936);在验证集中,临床模型、影像组学模型和联合模型预测胃癌HER-2阳性表达的的AUC分别为0.698(0.534~0.861)、0.818(0.698~0.938)和0.853 (0.747~0.959)。校准曲线显示联合模型预测概率与真实概率之间的一致性良好,DCA结果显示联合模型可为胃腺癌患者提供临床净获益。结论:基于CT影像组学和临床特征构建的联合模型可用于治疗前无创性评估胃腺癌的HER-2表达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表达状态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影像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新杨谷胱甘肽转移酶基因的生物信息学与表达模式分析
18
作者 黄颖 遇文婧 +1 位作者 刘雪峰 刁桂萍 《生物技术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8-256,共9页
【目的】分析山新杨谷胱甘肽转移酶(GST)基因的表达模式,为深入研究木本植物GST基因的功能提供基础。【方法】克隆山新杨GST基因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通过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GST基因在植物激素及非生物胁迫下的表达模式。【结果】克隆... 【目的】分析山新杨谷胱甘肽转移酶(GST)基因的表达模式,为深入研究木本植物GST基因的功能提供基础。【方法】克隆山新杨GST基因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通过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GST基因在植物激素及非生物胁迫下的表达模式。【结果】克隆了3个PdbGST基因家族成员,分别命名为PdbGST1、PdbGST2和PdbGST3,cDNA全长分别为678、660和690 bp,编码氨基酸分别为225、219和229个,形成的蛋白质均为稳定亲水酸性蛋白,且均定位于细胞质。同时,这3个蛋白质均具有谷胱甘肽转移酶的典型结构,且其启动子区域具有能够响应生物或非生物胁迫以及植物激素的元件。此外,这3个基因的表达不同程度地受外源植物激素或非生物胁迫诱导。【结论】3个PdbGST基因均能够不同程度地响应非生物胁迫或外源植物激素的诱导,可能参与到杨树对逆境胁迫的响应过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胱甘肽转移酶 生物信息学分析 基因表达模式 山新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红豆杉Dof基因家族的鉴定及表达分析
19
作者 李艳艳 尚欣悦 +1 位作者 吴停勋 王俊青 《北方园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23,共9页
以中国红豆杉为试验材料,基于其全长转录组测序数据,采用生物信息学手段筛选和鉴定TcDof基因家族的方法,对其理化性质、保守结构域、系统进化树及中国红豆杉剥皮再生过程中基因表达模式进行分析,以期为中国红豆杉TcDofs基因的功能研究... 以中国红豆杉为试验材料,基于其全长转录组测序数据,采用生物信息学手段筛选和鉴定TcDof基因家族的方法,对其理化性质、保守结构域、系统进化树及中国红豆杉剥皮再生过程中基因表达模式进行分析,以期为中国红豆杉TcDofs基因的功能研究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中国红豆杉共含有39个具有完整ORF的Dof基因,长度为534~1599 bp,氨基酸数目为177~532 aa,等电点介于5.45~9.81,所有TcDofs基因定位在细胞核中,TcDofs具有典型的C2-C2单锌指结构。系统进化树分析发现,TcDof蛋白分为A、C、D 3个亚家族,含有8个保守基序,所有的Dof蛋白均具有Motif 1保守基序。TcDof1、TcDof26、TcDof38基因在中国红豆杉剥皮再生过程中的表达水平呈现明显上调,推测其调控中国红豆杉的剥皮组织再生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红豆杉 Dof家族 进化树 表达分析
原文传递
猪lncRNA5791的表达模式及互作蛋白质分析
20
作者 张冬杰 马守正 +1 位作者 汪亮 刘娣 《江苏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2-118,共7页
为了揭示冷刺激下lncRNA5791的应答模式,本研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qRT-PCR)、核质分离技术、RNA沉降(Pull down)技术全面分析lncRNA5791生物功能。结果表明,lncRNA5791在冷刺激处理的民猪背部脂肪和腹股沟脂肪中相对表达量较高,... 为了揭示冷刺激下lncRNA5791的应答模式,本研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qRT-PCR)、核质分离技术、RNA沉降(Pull down)技术全面分析lncRNA5791生物功能。结果表明,lncRNA5791在冷刺激处理的民猪背部脂肪和腹股沟脂肪中相对表达量较高,在臀部脂肪中相对表达量较低。冷刺激处理后猪不同部位脂肪中lncRNA5791的相对表达量均极显著高于常温对照(P<0.01)。lncRNA5791定位于猪的9号染色体,其在细胞核和细胞质中均有分布。在脂肪细胞增殖期,lncRNA5791的表达持续受到抑制;在脂肪细胞分化期,lncRNA5791的相对表达量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质谱分析结果表明,lncRNA5791可能与膜联蛋白A2(ANXA2)、泛素A52残留核糖体蛋白融合产物1(UBA52)和组蛋白H4(H4)互作。本研究结果为揭示lncRNA5791在冷刺激应答中的具体调控机制奠定了重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ncRNA5791 相对表达 亚细胞定位 互作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