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2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空气耦合超声类瑞利波的表面应力检测研究
1
作者 曾辉 常俊杰 +2 位作者 彭少雄 魏麟权 李帅永 《中国测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6-52,共7页
该文针对钢结构表面应力提出了非接触式空气耦合超声类瑞利波检测方法。首先基于声弹性理论,研究了类瑞利波在钢表面传播时间与表面应力的关系,搭建空气耦合超声类瑞利波应力检测系统,根据Snell定律确定检测参数,采用声时差算法提高测... 该文针对钢结构表面应力提出了非接触式空气耦合超声类瑞利波检测方法。首先基于声弹性理论,研究了类瑞利波在钢表面传播时间与表面应力的关系,搭建空气耦合超声类瑞利波应力检测系统,根据Snell定律确定检测参数,采用声时差算法提高测量精度,对Q420钢不同声程下声弹性系数进行标定和拟合。在此基础上对Q420钢进行应力无损检测和评价,实现非接触式空气耦合一维表面应力的超声无损检测。最后从理论和实验两方面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证明了空气耦合超声类瑞利波检测表面应力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耦合 超声波 表面应力 无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应力敏感膜传感图像的振动校正算法
2
作者 周大唐 何刚 +2 位作者 严来军 陈爽 陈晓栋 《光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66-471,共6页
表面应力敏感膜传感系统在风洞中的不稳定振动给测量结果带来较大的误差,提出了一种自标定方法对表面应力敏感膜传感图像进行振动校正,消除不稳定平台振动的影响,减少测量误差。首先通过原始传感图像的互相关获得包含振动和有效信息的... 表面应力敏感膜传感系统在风洞中的不稳定振动给测量结果带来较大的误差,提出了一种自标定方法对表面应力敏感膜传感图像进行振动校正,消除不稳定平台振动的影响,减少测量误差。首先通过原始传感图像的互相关获得包含振动和有效信息的初始位移,然后通过大津阈值法和形态学获得参考区掩码,最后使用透视变换原理和最小二乘法还原整个振动平面并进行振动校正。方法将敏感膜传感图像的子区作为特征点参与计算,实现了振动的自标定校正,能使传感系统在不稳定平台也能进行高精度测量。通过高速列车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结果显示该方法相比其它传统方法精度更高,鲁棒性更好,产生了良好时空分辨率图像,在50m/s的来流中,将振动平均误差降低了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测量 振动校正 表面应力敏感膜 互相关 不稳定平台 透视变换
原文传递
纳米线电卡效应的表面应力与固溶改性相场模拟
3
作者 邹幸 朱哲 方文啸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50-58,共9页
以铁电纳米线为填料的复合薄膜表现出了满足固态制冷需求的高绝热温变,其平行分布填充的纳米线因和传统垂直分布的取向不同,被认为是获得大电卡效应的关键因素,然而其大电卡效应的内在机理尚不十分明确.因此本文以PbTiO_(3)纳米线为研... 以铁电纳米线为填料的复合薄膜表现出了满足固态制冷需求的高绝热温变,其平行分布填充的纳米线因和传统垂直分布的取向不同,被认为是获得大电卡效应的关键因素,然而其大电卡效应的内在机理尚不十分明确.因此本文以PbTiO_(3)纳米线为研究对象,建立平行分布纳米线模型,通过相场模拟研究表面应力和固溶改性对其电卡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表面应力和固溶改性能够分别调控纳米线相变温度并获取大的绝热温变,并最终实现了在600 kV/cm电场下,0-300℃的宽温度区间获得大于6 K绝热温变的效果.同时结合三维畴结构的演变,揭示了诱发不同畴翻转类型是平行分布纳米线结构获得大电卡效应的内在机理.通过本研究为基于平行分布铁电纳米线电卡效应的固态制冷技术发展提供了有益的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卡效应 纳米线 表面应力 固溶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ZBH 026—2023《晶硅光伏组件用材料 第3部分:双玻光伏组件用压延玻璃弯曲强度、抗冲击性及表面应力技术规范》标准解读
4
作者 田密 刘国东 +1 位作者 王玮 高峰 《玻璃》 2024年第11期20-26,共7页
介绍了团体标准T/ZBH 026—2023《晶硅光伏组件用材料第3部分:双玻光伏组件用压延玻璃弯曲强度、抗冲击性及表面应力技术规范》的编制过程,通过分析现行标准要求与执行过程中供需双方的分歧和问题点,通过规范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判断... 介绍了团体标准T/ZBH 026—2023《晶硅光伏组件用材料第3部分:双玻光伏组件用压延玻璃弯曲强度、抗冲击性及表面应力技术规范》的编制过程,通过分析现行标准要求与执行过程中供需双方的分歧和问题点,通过规范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判断标准等内容,加强对以上三项性能测试的管理工作,有助于标准的推广和使用,对行业质量水平的提升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玻光伏组件 弯曲强度 抗冲击性 表面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货车轴承套圈滚道表面应力状态分析
5
作者 陈广胜 梁志强 高毓 《铁道技术监督》 2024年第8期34-39,48,共7页
铁路轴承套圈表面层残余应力分为拉应力和压应力。列车运行时,残余拉应力作用下,轴承套圈易萌生裂纹并加速扩展,而残余压应力能够部分地抵消工作载荷施加的拉应力,抑制裂纹萌生及扩展,从而延长轴承套圈的接触疲劳寿命。因此,生产轴承套... 铁路轴承套圈表面层残余应力分为拉应力和压应力。列车运行时,残余拉应力作用下,轴承套圈易萌生裂纹并加速扩展,而残余压应力能够部分地抵消工作载荷施加的拉应力,抑制裂纹萌生及扩展,从而延长轴承套圈的接触疲劳寿命。因此,生产轴承套圈时希望产品保持残余压应力状态。通过安排合理的制造工艺、选择合适的工艺参数、提高磨削液冷却效果等措施,可以将套圈表面层残余压应力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在热处理、初磨、附加回火和未附加回火、终磨、超精后,通过试验检测轴承套圈表面层残余应力,验证了过程控制能使套圈表面层残余压应力在预期结果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车滚动轴承 轴承套圈 表面应力状态 残余压应力 残余拉应力 接触疲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艺参数对楔横轧接触区表面应力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束学道 李传民 +1 位作者 李连鹏 胡正寰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851-854,共4页
为深入探明楔横轧接触区变形规律,实现零件楔横轧近终成形,采用有限元数值方法模拟楔横轧轧制过程,获得稳定轧制过程中的接触区的面力和位移,进而求出轧制接触区表面应力。在此基础上,较详细地分析了展宽角、成形角和断面收缩率三个主... 为深入探明楔横轧接触区变形规律,实现零件楔横轧近终成形,采用有限元数值方法模拟楔横轧轧制过程,获得稳定轧制过程中的接触区的面力和位移,进而求出轧制接触区表面应力。在此基础上,较详细地分析了展宽角、成形角和断面收缩率三个主要工艺参数对接触区表面应力的影响规律,并对所建立的有限元计算模型进行了实验验证。研究结果对合理选择楔横轧工艺参数以及实现零件的精确成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楔横轧 接触区 表面应力 工艺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表面应力自由的充液有限壁厚井孔中的声场及其频散曲线的“平台”特征 被引量:6
7
作者 王晶 陈德华 +1 位作者 张海澜 王秀明 《声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32-236,共5页
为了开发一种新型标准刻度井,对外表面应力自由的充液有限壁厚井孔中的声场进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计算分析了这种圆柱形封闭声波导结构中的声场和多阶对称模式波的频散特性。结果表明:充液有限壁厚井孔中高阶对称模式波的相速度频散曲... 为了开发一种新型标准刻度井,对外表面应力自由的充液有限壁厚井孔中的声场进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计算分析了这种圆柱形封闭声波导结构中的声场和多阶对称模式波的频散特性。结果表明:充液有限壁厚井孔中高阶对称模式波的相速度频散曲线在一定频率范围内出现"平台"现象;当声源激发主频大于5 kHz且慢度时间相关法(STC)的窗长取4到5个周期时,得到全波波形中的"首波"速度与高阶模式波相速度频散曲线上的"平台"区域速度接近,该"平台"区域的速度与有限壁厚管材的纵波速度相差百分比随管材泊松比增加呈指数型上升;通过选择合适的管材材料以及改变其几何尺寸,可在一定频率范围内控制对称模式波相速度频散曲线的"平台"宽度、位置及平稳度。这一研究可为建立行业标准的声速刻度井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散曲线 表面应力 平台 壁厚 声场 井孔 充液 自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缆桩表面应力的船舶缆绳载荷测量方法 被引量:6
8
作者 郑剑 肖英杰 +2 位作者 白响恩 陈亮 张浩 《上海海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4,共4页
为解决配备系缆桩码头的船舶缆绳载荷测量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缆桩表面应力测量的缆绳载荷间接测量方法.采用应变电测法测量缆桩表面的应力,建立在缆绳载荷作用下缆桩表面应力理论计算模型;通过将测量值与理论计算模型联立方程组,求解得... 为解决配备系缆桩码头的船舶缆绳载荷测量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缆桩表面应力测量的缆绳载荷间接测量方法.采用应变电测法测量缆桩表面的应力,建立在缆绳载荷作用下缆桩表面应力理论计算模型;通过将测量值与理论计算模型联立方程组,求解得到缆绳载荷轴向分量和径向分量,合成缆绳载荷值;基于虚拟仪器技术搭建船舶缆绳载荷间接测量系统.实验结果显示,该系统的测量精度较高,缆桩表面应力与缆桩所受的缆绳载荷之间存在明显的对应关系.该方法可以作为配备缆桩码头的船舶缆绳载荷测量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缆绳载荷 系缆桩表面应力 应变电测法 间接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应力诱导InGaN量子点的生长及其性质 被引量:3
9
作者 李昱峰 韩培德 +2 位作者 陈振 黎大兵 王占国 《Journal of Semiconductors》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9-43,共5页
为了得到高性能的 Ga N基发光器件 ,有源层采用 MOCVD技术和表面应力的不均匀性诱导方法生长了 In-Ga N量子点 ,并通过原子力显微镜 (AFM)、透射电子显微镜 (TEM)和光致发光 (PL )谱对其微观形貌和光学性质进行了观察和研究 .AFM和 TEM... 为了得到高性能的 Ga N基发光器件 ,有源层采用 MOCVD技术和表面应力的不均匀性诱导方法生长了 In-Ga N量子点 ,并通过原子力显微镜 (AFM)、透射电子显微镜 (TEM)和光致发光 (PL )谱对其微观形貌和光学性质进行了观察和研究 .AFM和 TEM观察结果表明 :In Ga N/ Ga N为平均直径约 30 nm,高度约 2 5 nm的圆锥 ;In Ga N量子点主要集中在圆锥形的顶部 ,其密度达到 5 .6× 10 1 0 cm- 2 .室温下 ,In Ga N量子点材料 PL谱强度大大超出相同生长时间的 In Ga N薄膜材料 ,这说明 In Ga N量子点有望作为高性能有源层材料应用于 Ga N基发光器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应力 INGAN 量子点 生长 铟镓氮化合物 MOCV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限元表面应力计算 被引量:7
10
作者 孙雁 钟万勰 《计算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77-181,共5页
用有限元[1]通用程序进行结构计算时,最常用的是位移法,因而计算得到的位移有较高的精度。由位移计算应力时,有限元法应用的是应力-应变关系和应变-位移关系,其中应变-位移是微商关系。在数值计算中,微商只能转化为差商等用插值近似处... 用有限元[1]通用程序进行结构计算时,最常用的是位移法,因而计算得到的位移有较高的精度。由位移计算应力时,有限元法应用的是应力-应变关系和应变-位移关系,其中应变-位移是微商关系。在数值计算中,微商只能转化为差商等用插值近似处理。这样,虽然位移精度高,但应力的计算精度就被大打折扣。本文应用弹性力学辛体系理论[2],解析求解了位移和应力的影响函数。利用有限元程序计算得到的位移,由功互等定理,不需要微分插值,就可以得到指定点的应力,应力精度大大提高。工程实际中有许多问题的最大应力往往发生在构件表面。针对表面应力问题,本文给出了半平面表面应力的影响函数,进行了数值算例计算。计算结果表明,用本文提出的影响函数法求解一点的应力,其精度明显提高,并且计算结果有很好的稳定性。用本文的影响函数法编制成子程序,可作为有限元软件应力计算的一个模块,可以更好地发挥有限元程序的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响函数 有限元 表面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壁构件中应力释放和表面应力对变形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廖凯 韦绍杰 杨李燕 《轻合金加工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49-53,共5页
铝合金厚板在被切割或是进行材料去除加工后,其加工面附近的应力被极大地释放,并与本身的初始应力形成较大的应力梯度。薄壁构件成型后,其加工面附近的应力即是如此,而且加工所形成的加工应力附着在表面,综合作用造成了构件应力分布的... 铝合金厚板在被切割或是进行材料去除加工后,其加工面附近的应力被极大地释放,并与本身的初始应力形成较大的应力梯度。薄壁构件成型后,其加工面附近的应力即是如此,而且加工所形成的加工应力附着在表面,综合作用造成了构件应力分布的不均匀,这是构件加工后容易产生变形的直接原因。以7075铝合金板材进行加工仿真和试样试验研究,分析了上述两类应力分布现象,在初始应力的释放和加工表面应力共同影响下造成了构件的变形,并提出了减小变形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壁构件 表面应力 构件变形 应力释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液滴表面应力模型计算铜、银、金团簇中最近邻原子间距离收缩 被引量:2
12
作者 巨新 施朝淑 唐孝威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SCIE CAS CSCD 1993年第2期162-166,共5页
本文介绍了团簇的液滴表面应力模型的建立,并应用该模型计算了铜、银、金团簇的最近邻原子间距离伴随团簇尺寸减少的收缩曲线,与EXAFS实验的结果取得了一致。
关键词 液滴 表面应力模型 团簇 原子间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像处理技术在桨叶表面应力分布试验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严承华 周德仿 程尔升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01年第6期52-54,62,共4页
介绍图像处理技术在桨叶表面应力分布测试试验中的应用情况 ,对实际使用中的图像处理技术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讨论 .经过处理后的桨叶试验图像 ,不仅增加了图像的清晰程度 ,而且从中可获得半定量以至定量的参数 。
关键词 螺旋桨 图像处理 桨叶表面应力分布 测试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结构表面应力超声表面波检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胡而已 何玉明 陈炎明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52-155,共4页
研究了表面波在金属材料表面的传播速度和表面应力之间的关系,简化了表面波二维平面应力的声弹性关系公式.设计了表面波应力测量的实验系统,对工程中常用的Q235钢表面波声弹性系数进行了标定,实现了一维表面应力的表面波无损检测,且实... 研究了表面波在金属材料表面的传播速度和表面应力之间的关系,简化了表面波二维平面应力的声弹性关系公式.设计了表面波应力测量的实验系统,对工程中常用的Q235钢表面波声弹性系数进行了标定,实现了一维表面应力的表面波无损检测,且实验精度满足工程检测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表面 表面应力 应力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的离子渗铬层组织及表面应力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蒙继龙 吴护林 +3 位作者 邹敢锋 魏兴钊 曾美琴 李文方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5年第2期12-18,共7页
本文采用离子氮化炉对A3、45、T10、T12钢进行离子渗铬。研究了渗铬层的组织及结构,阐明了渗层组织的形成机理。对T10钢渗层组织进行了有无辉光放电作用的对比。
关键词 表面应力 渗铬层 组织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板式楔横轧接触区表面应力分布规律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连鹏 束学道 胡正寰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2006年第4期1-3,共3页
楔横轧接触表面是形状复杂的空间曲面,接触表面应力分布变化规律相当复杂,对于其认识程度至今还局限于作较多假设的滑移线法分析结果,致使在模具设计和实际生产上主要依靠经验因素,阻碍楔横轧的应用和理论的发展。根据板式楔横轧的特点... 楔横轧接触表面是形状复杂的空间曲面,接触表面应力分布变化规律相当复杂,对于其认识程度至今还局限于作较多假设的滑移线法分析结果,致使在模具设计和实际生产上主要依靠经验因素,阻碍楔横轧的应用和理论的发展。根据板式楔横轧的特点,在有限元ANSYS/DYNA软件基础上进行二次开发,编制模拟板式楔横轧轧制过程的命令流程序,模拟其轧制过程,获得接触区空间曲面形状,并较详细分析在楔横轧展宽段接触区的空间接触曲面上轧件接触表面应力的分布变化规律。研究结果为避免轧件表面产生缺陷、指导楔横轧模具设计和确定轧机力能参数等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楔横轧 表面应力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附诱导表面应力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被引量:2
17
作者 孙泽辉 吴恒安 王秀喜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209-1215,共7页
应用分子动力学方法结合镶嵌原子势,模拟研究了同质吸附Cu/Cu(100)和异质吸附Al/Ni(100)纳米薄膜中的吸附诱导表面应力.结果表明吸附原子对表面应力的影响主要源于两种原子间的相互作用;吸附原子和底物表面原子的结合将导致底物表面原... 应用分子动力学方法结合镶嵌原子势,模拟研究了同质吸附Cu/Cu(100)和异质吸附Al/Ni(100)纳米薄膜中的吸附诱导表面应力.结果表明吸附原子对表面应力的影响主要源于两种原子间的相互作用;吸附原子和底物表面原子的结合将导致底物表面原子之间的化学键的强度减弱和平衡键长增加,从而导致表面压应力增加;吸附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也导致表面应力的变化,吸附原子间的吸引作用导致表面拉应力,而排斥作用导致表面压应力.这两种原子间相互作用所引起的表面应力与吸附原子的密度密切相关,吸附原子与底物表面原子的结合所引起的表面应力的大小与吸附原子的密度成线性关系,而吸附原子间的相互作用所引起的表面应力与吸附原子密度间呈非单调的依赖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诱导表面应力 分子动力学模拟 镶嵌原子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夹板对髁状突表面应力影响的三维有限元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陈新 熊亚茸 +1 位作者 胡凯 刘洪臣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 2002年第2期116-119,共4页
目的:分析3种前牙接触夹板对髁状突表面应力的影响,为指导临床实践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利用下颌骨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3种前牙接触夹板的作用,观察髁状突表面11个区域应力变化情况。结果:髁状突前斜面及嵴顶区均为拉压应力并存,后斜面... 目的:分析3种前牙接触夹板对髁状突表面应力的影响,为指导临床实践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利用下颌骨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3种前牙接触夹板的作用,观察髁状突表面11个区域应力变化情况。结果:髁状突前斜面及嵴顶区均为拉压应力并存,后斜面为只有压应力没有拉应力,最大拉应力位于嵴顶区中部。结论:在不同夹板的作用下,髁状突表面应力分布趋势基本相同,仅力值大小不同。其中引导下颌向后移位的前牙斜面夹板产生的应力最大,在临床应用时应特别谨慎,防止造成颞下颌关节损伤;而引导下颌前移位的前牙斜面夹板产生的应力值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髁状突 He夹板 表面应力 三维有限元 松驰He夹板 稳定He夹板 枢轴He夹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应力对平压头摩擦接触问题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雷东侠 郭桃英 欧志英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66-172,共7页
基于Gurtin-Murdoch表面理论,采用Fourier积分变换法,讨论了具有表面效应的刚性平压头与弹性半平面摩擦接触问题,得到问题的奇异积分方程.再利用Gauss-Chebyshev求积公式,得到受表面应力和摩擦影响的弹性半平面应力和位移的数值解.结果... 基于Gurtin-Murdoch表面理论,采用Fourier积分变换法,讨论了具有表面效应的刚性平压头与弹性半平面摩擦接触问题,得到问题的奇异积分方程.再利用Gauss-Chebyshev求积公式,得到受表面应力和摩擦影响的弹性半平面应力和位移的数值解.结果表明,当压头尺寸下降到纳米量级时,表面应力效应显著,可消除压力和应力在接触边缘处的奇异性,并减小表面位移且使得位移梯度在边缘处连续.此外,在考虑表面应力情形下,摩擦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urier积分变换 刚性平压头 弹性半平面 表面应力 摩擦接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EFORM的火炮膛线表面应力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海平 杜秀梅 赵建新 《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1-24,共4页
分析了某大口径火炮弹丸通过身管坡膛的过程,首次将专用于金属成型仿真的有限元软件 DE-FORM 应用于火炮发射过程的仿真计算。通过建立模型仿真分析,研究了火炮身管膛线表面应力分布及变化趋势,解决了最大径向磨损量法中接触表面应力无... 分析了某大口径火炮弹丸通过身管坡膛的过程,首次将专用于金属成型仿真的有限元软件 DE-FORM 应用于火炮发射过程的仿真计算。通过建立模型仿真分析,研究了火炮身管膛线表面应力分布及变化趋势,解决了最大径向磨损量法中接触表面应力无法测量的难题,对于火炮寿命预测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FORM 应力分析 膛线 大口径火炮 有限元软件 仿真计算 发射过程 金属成型 仿真分析 表面应力 变化趋势 应力分布 火炮身管 预测问题 火炮寿命 磨损量 弹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