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5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oS_(2)/BN表面涂覆对PES超滤膜抗污染性能的提升
1
作者 文欣 海玉琰 +3 位作者 何灿 马瑞 熊日华 刘淑琴 《水处理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9-84,共6页
膜污染是限制膜技术发展的主要问题。采用表面涂覆法,在超滤膜表面分别涂覆二硫化钼(MoS_(2))和氮化硼(BN)纳米颗粒,制备抗污染超滤膜,通过深入分析MoS_(2)/BN的电负性,形貌特征以及层间距等特性,阐明其在PES超滤膜表面的抗污机理;以牛... 膜污染是限制膜技术发展的主要问题。采用表面涂覆法,在超滤膜表面分别涂覆二硫化钼(MoS_(2))和氮化硼(BN)纳米颗粒,制备抗污染超滤膜,通过深入分析MoS_(2)/BN的电负性,形貌特征以及层间距等特性,阐明其在PES超滤膜表面的抗污机理;以牛血清蛋白(BSA)为典型有机物,对抗污染超滤膜PES-MoS_(2)/BN的渗透通量,污染恢复率以及污染率进行测定,发现MoS_(2)和BN纳米颗粒均能够提高膜的抗污染性能;相对于PES-BN,PES-MoS_(2)展现出了较优异的渗透通量和抗污染性能,这与其相对开阔的层间纳米通道、较大的电负性以及涂覆后膜的形貌有关;对于牛血清蛋白污染,最佳MoS_(2)涂覆量10 g/m2条件下,PES-MoS_(2)改性膜的污染恢复率由87.10%提升至96.77%,总污染率由24.26%下降至6.21%。结果表明,膜表面纳米层由于其物理屏障和静电排斥作用,可以有效地减少膜污染,提高膜的抗污染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滤膜 纳米颗粒 表面涂覆 抗污染 牛血清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膜的表面涂覆改性及二氧化硫吸收性能 被引量:1
2
作者 张东东 冯厚军 +1 位作者 关义鹏 谢曼曼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9-94,共6页
本文以硫化氟硅橡胶(SiF)为疏水改性剂,用表面涂覆法在聚丙烯(PP)中空纤维膜表面及其孔道构建SiF涂层,以提高PP中空纤维膜的疏水性。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结果证明SiF成功黏附在PP中空纤维膜表面,形成疏水性P... 本文以硫化氟硅橡胶(SiF)为疏水改性剂,用表面涂覆法在聚丙烯(PP)中空纤维膜表面及其孔道构建SiF涂层,以提高PP中空纤维膜的疏水性。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结果证明SiF成功黏附在PP中空纤维膜表面,形成疏水性PP中空纤维膜(PP-SiF)。SiF的涂覆不影响PP中空纤维膜的结构,并能显著增强PP-SiF中空纤维膜的疏水性。当SiF的质量分数为8%时,PP-SiF-4中空纤维膜的水接触角最大(133.8°),比纯PP中空纤维膜增加了40.07%。而且,由PP-SiF-4中空纤维膜组成的单支组件对二氧化硫(SO2)的去除率为61.55%。由此可知,本研究为PP中空纤维膜在SO2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新的实验思路和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表面涂覆 单组分硫化氟硅橡胶 疏水性 中空纤维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涂覆提升氧化铝材料的冲压机械强度
3
作者 陈志强 罗玉宏 +3 位作者 梁竞华 刘梦然 王青 董啸天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6-181,共6页
为了有效提升氧化铝材料的冲压机械强度,通过表面涂覆的方式对该材料的孔道结构进行改性。利用DL-3型强度测试仪测试发现,表面涂覆氯化铝的氧化铝样品在100~1100℃的温度范围内焙烧后,冲压机械强度从35 MPa提升至51 MPa,表面涂覆铝基络... 为了有效提升氧化铝材料的冲压机械强度,通过表面涂覆的方式对该材料的孔道结构进行改性。利用DL-3型强度测试仪测试发现,表面涂覆氯化铝的氧化铝样品在100~1100℃的温度范围内焙烧后,冲压机械强度从35 MPa提升至51 MPa,表面涂覆铝基络合的氧化铝样品在相同条件下,冲压机械强度从21 MPa提升至46 MPa,相比较而言,无表面涂覆的氧化铝样品在相同条件下,冲压机械强度从17 MPa提升至39 MPa。结合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等表征发现:氯化铝和铝基络合物的表面涂覆对氧化铝材料晶体类型影响较小,但是能够有效填充氧化铝材料的基体孔道,增加载体的密实程度,进而有效提升氧化铝材料的冲压机械强度。另外,相对于表面涂覆铝基络合物的氧化铝样品,表面涂覆氯化铝的氧化铝材料经过高温焙烧后比表面积更大、孔径更小、孔径分布也更为集中。更为重要的是:表面涂覆氯化铝的氧化铝样品,经过高温焙烧后表面会形成利于稳定活性金属的粗糙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铝 冲压机械强度 表面涂覆 氯化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表面涂覆进展 被引量:10
4
作者 朱晓冬 莫之民 +2 位作者 韩睿师 刘德宝 彭其凤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6-8,共3页
关键词 激光表面涂覆 工艺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镀Ni-P合金层表面涂覆溶胶-凝胶的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朱立群 丁学谊 +1 位作者 刘孟兰 王建华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1999年第1期29-31,36,共4页
在化学镀非晶态Ni-P合金镀层表面涂覆溶胶-凝胶涂层,用来封闭镀层表面沉积过程中产生的针孔等缺陷,经过溶胶-凝胶涂层耐浓硝酸试验、5%NaCl盐水浸渍试验,以及溶胶-凝胶涂层抗高温氧化性试验,得出结论:在化学镀Ni-... 在化学镀非晶态Ni-P合金镀层表面涂覆溶胶-凝胶涂层,用来封闭镀层表面沉积过程中产生的针孔等缺陷,经过溶胶-凝胶涂层耐浓硝酸试验、5%NaCl盐水浸渍试验,以及溶胶-凝胶涂层抗高温氧化性试验,得出结论:在化学镀Ni-P合金镀层表面涂覆溶胶-凝胶涂层,可以明显提高化学镀Ni-P合金镀层在硝酸、5%NaCl盐水中的耐蚀性;在 500℃高温下,经过 150h氧化处理,表面涂覆溶胶-凝胶涂层的抗高温氧化性可提高 4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镀 耐蚀性 溶胶-凝胶 镀镍 表面涂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涂覆CeO_2对Co-40Cr合金氧化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靳惠明 彭晓 +4 位作者 李铁藩 沈嘉年 李美栓 周龙江 黄建宇 《中国稀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316-320,共5页
研究了表面涂覆CeO2对Co40Cr合金在1000℃、空气中恒温氧化和循环氧化的影响。并用扫描电镜/能谱(SEM/EDXS)、电子探针(EPMA)、高分辨电子显微镜(HREM)等测试手段对氧化膜的形貌和成分进行了观... 研究了表面涂覆CeO2对Co40Cr合金在1000℃、空气中恒温氧化和循环氧化的影响。并用扫描电镜/能谱(SEM/EDXS)、电子探针(EPMA)、高分辨电子显微镜(HREM)等测试手段对氧化膜的形貌和成分进行了观察分析。此外,还用声发射(AE)方法对氧化膜在热应力作用下发生的开裂和剥落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涂覆CeO2后极大地提高了合金的抗恒温氧化和抗循环氧化性能。研究表明,涂覆的CeO2主要以细小颗粒的形式高度弥散存在于氧化膜的外表面,并且主要分布于氧化物晶界上,其中部分CeO2以更加细小(10~20nm)的形式存在于Cr2O3晶粒内部。这些弥散分布的CeO2颗粒改变了Cr2O3氧化膜的生长机制,通过阻碍Cr3+阳离子向外扩散,降低了氧化膜的生长速率,细化了氧化膜的晶粒并提高了膜的高温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涂覆 铬锰合金 氧化 稀土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乳酸组织工程支架表面涂覆钙磷盐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张人佶 熊卓 王笠 《材料研究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45-150,共6页
提出了以聚乳酸/钙磷盐/胶原的骨组织工程支架快速成形制造的材料系统,对比了两种在聚乳酸(PLA)表面涂覆钙磷盐的工艺。一种是将聚乳酸组织工程支架浸泡在模拟体液中采用平衡反应法沉积钙磷盐;另一种是在聚乳酸薄膜上采用非平衡反应法... 提出了以聚乳酸/钙磷盐/胶原的骨组织工程支架快速成形制造的材料系统,对比了两种在聚乳酸(PLA)表面涂覆钙磷盐的工艺。一种是将聚乳酸组织工程支架浸泡在模拟体液中采用平衡反应法沉积钙磷盐;另一种是在聚乳酸薄膜上采用非平衡反应法沉积钙磷盐;系统地研究了沉积时间和沉积量、钙磷摩尔比和相结构演变的关系;通过控制反应时间和调整反应物配比获得磷酸四钙(TetCP)-PLA和无定形磷酸钙(ACP)-PLA等材料组合;并对所获得的复合材料进行生物相容性试验。对比试验证明细胞在材料表面生长良好,采用两种方法涂覆钙磷盐均改进了聚乳酸的生物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科学 表面涂覆工艺 骨组织工程支架 钙磷盐 聚乳酸 胶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用镍钛合金表面涂覆技术研究概述 被引量:5
8
作者 单迪 何鑫玉 +1 位作者 方长青 邵晖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5期28-32,共5页
镍钛(NiTi)合金因其优异的形状记忆和超弹性性能,良好的耐腐蚀性和生物相容性,在生物医学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为了避免直接使用可能出现的生物不相容和细胞毒性,采用表面涂覆技术在合金表面涂覆纳米到微米量级厚度的功能薄膜,使其具有... 镍钛(NiTi)合金因其优异的形状记忆和超弹性性能,良好的耐腐蚀性和生物相容性,在生物医学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为了避免直接使用可能出现的生物不相容和细胞毒性,采用表面涂覆技术在合金表面涂覆纳米到微米量级厚度的功能薄膜,使其具有比基体更优良的生物相容性、抗腐蚀性和耐磨性等特殊功能。表面涂覆技术与其它表面改性技术相比,具有约束条件少、技术类型广、材料选择空间大等优势,目前应用最为广泛。对电化学沉积、等离子喷涂、磁控溅射、溶胶凝胶法、浸涂技术制备的涂层微观结构、力学性能和耐腐蚀等性能进行综述,并分析各技术的优缺点。随着涂覆技术的发展及制备涂层性能的进一步提高,NiTi合金在牙齿矫正丝、人工关节骨茎、血管成形环等多种医疗领域中的应用将更加广泛和深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TI合金 表面涂覆技术 功能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密切削-表面涂覆集成创新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于斌斌 袁军堂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3期5-8,共4页
通过对精密切削和表面涂覆两种微小型制造技术的论述与分析,提出以这两种技术为核心的集成创新技术,并配合精密测量等先进技术,加工三维复杂结构的精密微小型零件,在保证制造精度的同时,提高零件的表面质量,可实现批量化生产。运用尺寸... 通过对精密切削和表面涂覆两种微小型制造技术的论述与分析,提出以这两种技术为核心的集成创新技术,并配合精密测量等先进技术,加工三维复杂结构的精密微小型零件,在保证制造精度的同时,提高零件的表面质量,可实现批量化生产。运用尺寸链理论,验证该新制造技术的可行性,并简单概括该技术面临的挑战和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密切削 表面涂覆 微小型零件 尺寸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凹印金粉的表面涂覆与改性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朱晓云 敖已忠 +3 位作者 张振忠 金勿毁 王开金 黄富春 《粉末冶金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1998年第4期251-254,共4页
对凹印金粉表面进行涂覆及改性研究,并对改性后的凹印金粉进行了抗氧化性、比重、水面遮盖力、漂浮性等性能检测。结果表明,采用复合改性剂对凹印金粉进行表面涂覆和改性,提高了凹印金粉的抗氧化性、水面遮盖力和漂浮性,降低了凹印金粉... 对凹印金粉表面进行涂覆及改性研究,并对改性后的凹印金粉进行了抗氧化性、比重、水面遮盖力、漂浮性等性能检测。结果表明,采用复合改性剂对凹印金粉进行表面涂覆和改性,提高了凹印金粉的抗氧化性、水面遮盖力和漂浮性,降低了凹印金粉的比重,从而提高了凹印金粉的综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剂 表面涂覆 表面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NEPIG表面涂覆工艺的可靠性实验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于金伟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5-27,110,共4页
在ENEPIG表面涂覆工艺中引入了化学镀钯层,从反应原理上杜绝了镀镍层的氧化,但其实际应用的工艺条件及参数是否具备了可量产的条件,需要用一系列可靠性实验进行验证,以减小量产后的风险系数。提出了一揽子实验方案,包括实验项目、方法... 在ENEPIG表面涂覆工艺中引入了化学镀钯层,从反应原理上杜绝了镀镍层的氧化,但其实际应用的工艺条件及参数是否具备了可量产的条件,需要用一系列可靠性实验进行验证,以减小量产后的风险系数。提出了一揽子实验方案,包括实验项目、方法、试验所需的仪器设备、评估要求、试验结果及分析等,特别是采用透射电镜对ENEPIG涂覆层与SAC305形成的界面合金共化物进行了剖析,从而验证了所应用的ENEPIG制作工艺成熟可靠,是全能型的表面涂覆工艺,特别适用于金线键合和表面贴装混合组装板等要求高连接可靠性的产品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镀镍化学镀钯与浸金工艺 PCB 表面涂覆 可靠性 实验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硅涂料在混凝土表面涂覆中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毅 刘小艳 梁正平 《建筑技术开发》 2001年第6期30-33,共4页
从耐久性角度说明了混凝土表面涂覆的必要性 ,在此基础上 ,本文综述了有机硅树脂涂料和有机硅改性聚氨酯、环氧树脂及丙烯酸树脂涂料的研究与应用进展。阐述了有机硅涂料在混凝土表面作用机理 ,并指出目前有机硅涂料存在的问题 ,从而指... 从耐久性角度说明了混凝土表面涂覆的必要性 ,在此基础上 ,本文综述了有机硅树脂涂料和有机硅改性聚氨酯、环氧树脂及丙烯酸树脂涂料的研究与应用进展。阐述了有机硅涂料在混凝土表面作用机理 ,并指出目前有机硅涂料存在的问题 ,从而指明了有机硅涂料应用于混凝土表面涂覆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涂覆 有机硅涂料 混凝土 耐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基复合材料镶嵌件表面涂覆工艺研究
13
作者 胡文彬 费铸铭 +1 位作者 罗守福 张国定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1期37-39,共3页
对比研究了铝基复合材料镶嵌件表面涂覆金属Zn、Ni或其合金对浇铸镶嵌界面状况的影响;确定了铝基复合材料镶嵌件最佳的表面涂覆工艺,解决了铝基复合材料镶嵌应用工艺中的关键问题,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 铝基复合材料 镶嵌件 表面涂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响应曲面法的间位芳纶LF500表面涂覆研究
14
作者 李岱霖 任月心 +4 位作者 杨艳 王蕾 程慧艳 刘建福 朱明 《上海纺织科技》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7-8,44,共3页
基于Box Behnken Design法,在温度和时间因素水平下,选取硅烷偶联剂KH-550为涂覆剂,对间位芳纶LF500进行表面涂覆。结果表明,LF500耐酸腐蚀性能的提高可能是由于KH-550水解产生了-CH2CH2CH2NH2基团,其中的-NH2与LF500中的-COOH发生作用。
关键词 间位芳纶 硅烷偶联剂 表面涂覆 BOX Behnken DESIG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B的新型有机金属纳米表面涂覆 被引量:1
15
作者 林金堵 《印制电路信息》 2008年第6期43-45,66,共4页
文章概述了有机金属纳米表面涂覆机理和性能。在热老化和可焊性方面,有机金属纳米表面涂覆优于所有的表面涂覆类型。
关键词 有机金属络合物 纳米表面涂覆 吸附层 热老化 可焊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印制板表面涂覆之热风整平工艺技术及品质控制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维生 《印制电路与贴装》 2001年第10期X019-X030,共12页
本文对印制板热风整平的制作进行了简单介绍;对该制程的工艺过程和品质控制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
关键词 印制板 热风整平工艺 品质控制 表面涂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证表面涂覆质量的一些问题
17
作者 郑瑞庭 《电镀与精饰》 CAS 2000年第6期19-22,24,共5页
从实践出发提出对需要进行表面涂覆的工件在结构设计、机械加工和铸造、焊接等工艺过程中 ,应尽可能考虑电镀及其他涂覆工艺的实际情况和要求 ,各工艺间技术管理人员应及时交流情况、互相配合与协作 。
关键词 表面涂覆 结构设计 工件 电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硫酸钡对氧化铝空心球的表面涂覆 被引量:2
18
作者 尹述伟 王家邦 杨辉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65-369,共5页
为了改善氧化铝空心球的抗铝液浸润性能及强度,采用纳米硫酸钡对氧化铝空心球进行表面涂覆。以氯化钡、硫酸铵和EDTA二钠盐为原料,采用液相法在室温、pH=5.0的条件下制得纳米硫酸钡乳液,再用此乳液对氧化铝空心球进行涂覆,并分别在400、... 为了改善氧化铝空心球的抗铝液浸润性能及强度,采用纳米硫酸钡对氧化铝空心球进行表面涂覆。以氯化钡、硫酸铵和EDTA二钠盐为原料,采用液相法在室温、pH=5.0的条件下制得纳米硫酸钡乳液,再用此乳液对氧化铝空心球进行涂覆,并分别在400、600、800、1 000℃下进行热处理。然后采用SEM观察了涂覆前后氧化铝空心球表面的显微结构特征,并进行了抗铝液浸润性及耐压强度测试。结果表明: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空心球表面涂层的致密度和均匀性提高,经1 000℃热处理的氧化铝空心球表面有一层均匀和完整的硫酸钡;表面涂覆硫酸钡后的氧化铝空心球具有优异的抗铝液浸润性能,且其耐压强度明显高于未涂覆的氧化铝空心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硫酸钡 表面涂覆 氧化铝空心球 抗铝液浸润性 熔铝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善印制板表面平整性的新型表面涂覆技术
19
作者 张伯兴 《印制电路信息》 2004年第11期48-51,共4页
最近一种新型表面涂覆技术在印制板工艺中得以应用,即在减成法蚀刻图形线路之间填充树脂,以改善印制板表面平整性。在该技术中,首先PCB预固化,以避免树脂起泡;然后,UV固化至B-阶段;最后,用抛光轮慢慢磨掉线路表面的树脂,以获得树脂/Cu... 最近一种新型表面涂覆技术在印制板工艺中得以应用,即在减成法蚀刻图形线路之间填充树脂,以改善印制板表面平整性。在该技术中,首先PCB预固化,以避免树脂起泡;然后,UV固化至B-阶段;最后,用抛光轮慢慢磨掉线路表面的树脂,以获得树脂/Cu的平整表面,这可用于加成法镀铜。平整的表面有下列几个要点: (1)改善质量; (2)提高设计自由度; (3)改善元件安装。 与传统的PCB制造工艺及表面涂覆液态感光阻焊剂相比,该技术可有效改善阻焊裂纹问题。由于该技术与加成法镀铜工艺有相似之处,所以采用减成法可形成更为精细的电路,而且成本更低。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改善表面平整性,使得表面元器件安装密度更高和安装高度更为一致。将来该技术的主要课题是优化涂层厚度以控制特性阻抗,为埋入器件PCB提供有效可靠的平整表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制板 PCB 平整性 表面涂覆技术 铜工艺 蚀刻 光阻 涂层厚度 阻焊剂 抛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涂覆防刺纺织材料的设计与优化 被引量:6
20
作者 强桂燕 王新厚 张琳梅 《产业用纺织品》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0-43,共4页
利用无机材料颗粒表面涂覆工艺制备一种防刺材料,并通过正交试验设计对加工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在涂覆颗粒大小均匀一致时,碳化硅含量为250 g/m2、加压时间为150 s、加压温度为210℃时,防刺材料的抗剥离性能最佳;且当此防刺材料达... 利用无机材料颗粒表面涂覆工艺制备一种防刺材料,并通过正交试验设计对加工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在涂覆颗粒大小均匀一致时,碳化硅含量为250 g/m2、加压时间为150 s、加压温度为210℃时,防刺材料的抗剥离性能最佳;且当此防刺材料达到12层时满足防刺标准GA 68—2008《警用防刺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刺性能 多层复合 表面涂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