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木薯外植体表面灭菌与增殖培养的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黎萍 彭靖茹 +4 位作者 苏文潘 石兰蓉 李慧敏 黄惠芳 黄强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2期19698-19699,19702,共3页
[目的]筛选出适合木薯组织培养的灭菌体系,为加快木薯组织快繁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木薯品种GR891的腋芽为外植体,研究经甲基托布津杀菌剂处理和无处理外植体分别采用不同组合、不同处理时间对其表面灭菌的效果,同时研究6-BA和6-BA与... [目的]筛选出适合木薯组织培养的灭菌体系,为加快木薯组织快繁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木薯品种GR891的腋芽为外植体,研究经甲基托布津杀菌剂处理和无处理外植体分别采用不同组合、不同处理时间对其表面灭菌的效果,同时研究6-BA和6-BA与NAA组合对丛芽诱导培养效果的影响。[结果]经甲基托布津杀菌剂处理后用体积分数75%乙醇消毒10 s+质量分数0.1%升汞处理8 min效果最好,外植体存活率为61.3%;以MS+6-BA 1.5 mg/L+糖30 g/L+琼脂6.5 g/L培养基诱导培养芽效果最好,有的丛芽能达到7~9株,丛芽生长速度快,健壮。[结论]建立了木薯GR891组织培养外植体灭菌与增殖培养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 GR891 外植体 表面灭菌 增殖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无菌表面灭菌获得葡萄单芽茎段无菌材料的方法 被引量:5
2
作者 易丽娟 曾幼玲 +1 位作者 贺宾 张富春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5年第B06期108-110,共3页
介绍了对当年生葡萄嫩枝利用半无菌灭菌方法结合75%酒精处理3-5s,无菌水洗一次,0.1%升汞3min,进行表面灭菌,无菌处理效果好,污染率低,且单芽萌发情况好。
关键词 表面灭菌 无菌 单芽茎段 葡萄 材料 灭菌方法 处理效果 精处理 当年生 污染率 嫩枝 升汞 发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材料表面灭菌研究进展 被引量:5
3
作者 钟方丽 曹宏斌 李鑫钢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8期43-44,共2页
综述了近年来生物材料表面灭菌的研究进展,讨论了材料表面细菌形成的原因及主要影响因素,重点阐述了一种新型的材料表面灭菌法的机理、效果及应用前景。
关键词 生物材料 表面灭菌 感染 生物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沟叶结缕草组织培养表面灭菌方法的筛选 被引量:9
4
作者 王栋 买合木提.克衣木 +1 位作者 玉永雄 胡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0期8560-8561,共2页
[目的]为建立沟叶结缕草再生体系奠定基础。[方法]以沟叶结缕草带芽茎段为外植体,通过正交试验研究0.1%升汞、5%次氯酸钠、75%酒精和预处理方法等因素对外植体成活率的影响,筛选最佳表面灭菌方法。[结果]各因素对外植体成活率的影响顺序... [目的]为建立沟叶结缕草再生体系奠定基础。[方法]以沟叶结缕草带芽茎段为外植体,通过正交试验研究0.1%升汞、5%次氯酸钠、75%酒精和预处理方法等因素对外植体成活率的影响,筛选最佳表面灭菌方法。[结果]各因素对外植体成活率的影响顺序为0.1%升汞>5%次氯酸钠>75%酒精>预处理方法,而0.1%升汞和5%次氯酸钠对其影响分别达到极显著和显著水平。沟叶结缕草组织培养的最佳表面灭菌方法为:先用5 g洗洁精加水冲洗2次,再使用5%次氯酸钠(滴入3滴100%吐温80),振荡灭菌10 min;最后用0.1%升汞(滴入3滴100%吐温80),振荡灭菌10 min。[结论]可用杀菌剂、抗生素等对外植体进行预处理或将抗生素加入培养基中,起到杀菌和抑菌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试验设计 表面灭菌方法 沟叶结缕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远程氩等离子体表面灭菌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刘红霞 陈杰瑢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09-114,共6页
研究了射频放电远程氩等离子体对材料表面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灭活效果及动力学,并结合等离子体场中活性粒子的分布状态,分析了灭菌机理.结果表明:远程氩等离子体的灭菌效果强烈依赖于等离子体处理条件,且随处理时间的延长,不同放电距离处... 研究了射频放电远程氩等离子体对材料表面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灭活效果及动力学,并结合等离子体场中活性粒子的分布状态,分析了灭菌机理.结果表明:远程氩等离子体的灭菌效果强烈依赖于等离子体处理条件,且随处理时间的延长,不同放电距离处的灭菌速率均分为3段逐渐减慢,并在放电功率100W、放电时间240s、氩气流量20cm3/min、真空度22Pa的条件下,在距放电中心0~30cm范围内可实现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有效灭活(灭菌率≥99.9%);在高放电功率下且氩气电离充分时,带电粒子(电子、离子)对菌体表面强烈的刻蚀作用是氩等离子体灭活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主要原因,自由基对细菌的杀灭力小于带电粒子,而低放电功率下的灭菌则是由氩等离子体场中紫外光的作用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程氩等离子体 金黄色葡萄球菌 表面灭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因素对甜菜组织培养种子表面灭菌污染率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孔凡江 刘巧红 +1 位作者 江莉萍 吴永英 《中国甜菜糖业》 1999年第4期8-9,共2页
对甜菜种子表面灭菌,用酒精、NaClO、HgCl2的组合灭菌效果较好,而种子的污染率还与种子的基因型和倍数性等因素有关。
关键词 甜菜 污染率 种子 表面灭菌 灭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晕放电与电晕荷电水雾表面灭菌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希英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01年第2期27-29,共3页
本文研究了电晕放电表面灭菌及电晕荷电水雾表面灭菌,得到了在室温条件下酵母菌存活率与灭菌时间的关系,分析了两种情况下的灭菌机理.
关键词 电晕放电灭菌 表面灭菌 灭菌时间 灭菌机理 电晕荷电水雾灭菌 物理方法灭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丹种子表面灭菌方法比较试验
8
作者 邓煜 王蒙 +2 位作者 李发虎 李龙梅 侯佳 《北方农业学报》 2022年第1期87-92,共6页
【目的】筛选适宜的山丹种子表面灭菌方法,优化山丹无菌播种工艺。【方法】采用无菌播种方法对山丹种子进行培养,分别以1.0%NaClO和0.1%升汞作为消毒剂对山丹种子进行消毒,采用梯度时间(0~30 min)处理,培养基为MS+6-BA 1.0 mg/L+NAA 0.1... 【目的】筛选适宜的山丹种子表面灭菌方法,优化山丹无菌播种工艺。【方法】采用无菌播种方法对山丹种子进行培养,分别以1.0%NaClO和0.1%升汞作为消毒剂对山丹种子进行消毒,采用梯度时间(0~30 min)处理,培养基为MS+6-BA 1.0 mg/L+NAA 0.1 mg/L,定期观察山丹种子发芽及生长情况。【结果】相同处理时间下,0.1%升汞处理污染率均低于1.0%NaClO处理。0.1%升汞处理下,山丹种子的发芽和生长情况优于1.0%NaClO处理。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山丹种子萌发和生长情况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以0.1%升汞处理15 min表现最佳,萌发率达97.78%,且幼苗生长质量优于其他处理。【结论】0.1%升汞处理15 min,山丹种子可以取得较高的萌发率和较好的幼苗生长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丹种子 组织培养 表面灭菌 污染率 萌发率 诱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为什么紫外线只能用于表面灭菌,而不能用于固体物质灭菌? 为什么紫外线不能杀死霉菌孢子?
9
《发酵科技通讯》 CAS 2007年第1期33-33,共1页
由于紫外线的穿透力差,不能透过普通玻璃和其他固体物质,所以紫外线只能用于表面灭菌,不能用于固体物质灭菌。
关键词 表面灭菌 固体物质 紫外线 霉菌孢子 普通玻璃 穿透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枝樱花外植体灭菌及不定芽的诱导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红梅 李园莉 +1 位作者 李洪光 董晓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35期12421-12422,12439,共3页
[目的]探讨垂枝樱花外植体灭菌及不定芽诱导的相关技术。[方法]以垂枝樱花当年生带腋芽茎段为外植体,对其组织培养繁殖技术中外植体选择、灭菌方法与程序、不定芽的诱导等环节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适宜外植体采集时间为晴天中午,采集... [目的]探讨垂枝樱花外植体灭菌及不定芽诱导的相关技术。[方法]以垂枝樱花当年生带腋芽茎段为外植体,对其组织培养繁殖技术中外植体选择、灭菌方法与程序、不定芽的诱导等环节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适宜外植体采集时间为晴天中午,采集部位为当年生枝条的中上部,适宜的表面灭菌程序为:洗衣粉中浸泡15 min,流水冲洗1 h,70%乙醇浸泡30 s,0.1%Hg Cl2浸泡10 min,最后无菌水冲洗5遍,成活率达68.3%。适宜垂枝樱花不定芽诱导的培养基为1/2MS+6-BA 0.5 mg/L+NAA 0.10 mg/L,分化率达68.3%。[结论]为垂枝樱花的组织培养提供相关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枝樱花 组织培养 培养基 表面灭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药典41版汽相灭菌法简述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似锦 马仕洪 《中国药品标准》 CAS 2020年第1期5-8,共4页
以汽化过氧化氢表面灭菌为例,介绍了美国药典(USP)41版中汽相灭菌法相关章节(1229.11汽相灭菌法)的内容,主要包括过氧化氢灭菌原理、汽化过氧化氢表面灭菌的特点、灭菌效果的影响因素、灭菌验证用生物指示剂的特点以及使用的注意事项,并... 以汽化过氧化氢表面灭菌为例,介绍了美国药典(USP)41版中汽相灭菌法相关章节(1229.11汽相灭菌法)的内容,主要包括过氧化氢灭菌原理、汽化过氧化氢表面灭菌的特点、灭菌效果的影响因素、灭菌验证用生物指示剂的特点以及使用的注意事项,并将USP第41版1229.11汽相灭菌法的全文翻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相灭菌 表面灭菌 汽化过氧化氢 生物指示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甜龙竹和黄竹种子灭菌条件和萌发特性初步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郑祥亁 陈凌娜 +1 位作者 崔永忠 杨汉奇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6-82,共7页
目的]筛选云南甜龙竹和黄竹种子最佳表面灭菌条件,研究其萌发特性。[方法]筛选NaClO(2%、3%、4%)与HgCl_2(0.01%、0.1%)最佳消毒浓度组合;采用流水冲洗时间(6、12、18 h)、2%NaClO浸泡时间(5、10、15 min)和0.1%Hg Cl_2浸泡时间(5、10、... 目的]筛选云南甜龙竹和黄竹种子最佳表面灭菌条件,研究其萌发特性。[方法]筛选NaClO(2%、3%、4%)与HgCl_2(0.01%、0.1%)最佳消毒浓度组合;采用流水冲洗时间(6、12、18 h)、2%NaClO浸泡时间(5、10、15 min)和0.1%Hg Cl_2浸泡时间(5、10、15 min),设计正交试验实验,探讨2种竹种最佳表面灭菌处理的时间组合,并对竹种分别在滤纸、MS培养基以及经3 mg·L^(-1)GA_3浸泡后在MS培养基上的发芽率进行了探讨。[结果]NaClO、Hg Cl_2最佳消毒浓度组合为2%NaClO+0.1%HgCl_2;2种竹种最佳表面灭菌时间组合均为:流水冲洗6 h、2%Na Cl O浸泡10min、0.1%HgCl_2浸泡15 min,经此处理后云南甜龙竹和黄竹的发芽率分别为84.4%、72.2%,污染率分别为18.7%、29.6%。不同处理种子萌发率差异t检验结果显示:2种竹子种子是否经过3 mg·L^(-1)GA_3浸泡,对其在MS培养基上的发芽率无显著影响,但种子在MS培养基上的发芽率显著高于滤纸上的发芽率。经相同处理黄竹的发芽率均低于云南甜龙竹。[结论]云南甜龙竹、黄竹最佳表面灭菌组合均为:流水冲洗6 h、2%NaClO浸泡10 min、0.1%HgCl_2浸泡15 min;3 mg·L^(-1)GA_3浸泡处理对云南甜龙竹和黄竹种子在MS培养基上的发芽率无显著影响,但MS培养基上种子的发芽率显著高于其在滤纸上的发芽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甜龙竹 黄竹 种子萌发 表面灭菌 组织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压氮氧等离子体射流灭活表面大肠杆菌及其发射光谱分析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范明阳 郝小龙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8-124,共7页
研究了氮氧源大气压等离子体射流对表面大肠杆菌灭活作用,分析了氮氧源大气压等离子体射流的光谱性质。结果表明,在放电电压为6.8kV,气体流速为4L·min^(-1),处理3min时,氮氧比为1:4的大气压等离子体射流对大肠杆菌的灭活率达到98.... 研究了氮氧源大气压等离子体射流对表面大肠杆菌灭活作用,分析了氮氧源大气压等离子体射流的光谱性质。结果表明,在放电电压为6.8kV,气体流速为4L·min^(-1),处理3min时,氮氧比为1:4的大气压等离子体射流对大肠杆菌的灭活率达到98.4%,接近氧气源大气压等离子体射流灭菌效果。通过大气压等离子体射流发射光谱(OES)分析了氮氧源大气压等离子体射流中活性物质,进而解释大肠杆菌微生物灭活机理,认为NO_(-γ)、OI、·OH等活性物质在表面大肠杆菌灭活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这将为大气压氮氧等离子体射流在环境卫生、微生物灭活等方面的应用研究提供实验基础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压等离子体射流 大肠杆菌 表面灭菌 光谱分析 活性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消毒剂过碳酸钠灭菌对烟草种子萌发和无菌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一珂 陶向 马欣荣 《中国农学通报》 2018年第10期43-47,共5页
为探索和评价新型消毒剂在植物表面灭菌中的应用方法,本研究比较过碳酸钠、次氯酸钠、升汞3种灭菌剂对烟草种子的表面灭菌效果,及对种子萌发和植株生长的影响。烟草种子分别用4.0%过碳酸钠水溶液(活性氧含量≥0.54%)处理20~40 min后直... 为探索和评价新型消毒剂在植物表面灭菌中的应用方法,本研究比较过碳酸钠、次氯酸钠、升汞3种灭菌剂对烟草种子的表面灭菌效果,及对种子萌发和植株生长的影响。烟草种子分别用4.0%过碳酸钠水溶液(活性氧含量≥0.54%)处理20~40 min后直接接种于MS培养基中;33.3%次氯酸钠溶液(活性氯含量≥1.65%)处理10 min或0.1%升汞水溶液灭菌4 min,无菌水清洗5次后接种于MS培养基中。3种方法灭菌效果相当,无污染,并且90%的种子能萌发。过碳酸钠和次氯酸钠处理后种子萌发快、植株生长良好,且过碳酸钠灭菌组的植株生长略优;而升汞则延缓种子萌发并抑制植株生长。此外,因过碳酸钠灭菌后无需清洗,显示了其作为种子表面灭菌剂的极大优势。本研究建立了烟草种子表面灭菌的新方法,同时为其他植物的种子及外植体表面灭菌提供了参考,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碳酸钠 次氯酸钠 升汞 烟草种子 表面灭菌 萌发 植株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鼎槟榔芋内生真菌分离灭菌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薛骏轶 《宁德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第1期93-96,共4页
对福鼎槟榔芋内生真菌分离的灭菌方法进行优化.方法:先用流水清洗植物组织,放入75%乙醇中消毒,再用不同浓度的次氯酸钠(活性氯含量为1.3%-5.2%)浸泡不同时间(20s、50s、5min、15min),最后用无菌水洗涤.设置3组对照检验表面灭菌效... 对福鼎槟榔芋内生真菌分离的灭菌方法进行优化.方法:先用流水清洗植物组织,放入75%乙醇中消毒,再用不同浓度的次氯酸钠(活性氯含量为1.3%-5.2%)浸泡不同时间(20s、50s、5min、15min),最后用无菌水洗涤.设置3组对照检验表面灭菌效果:超净工作台无菌状态检测对照、漂洗液无菌检测对照和组织印迹无菌检测对照.试验证明,高浓度杀菌剂短时间处理比低浓度杀菌剂长时间处理更适合植物内生真菌分离;3组对照处理可以确保植物内生真菌分离中表面灭菌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生真菌 表面灭菌 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腔PCD监测技术在低温等离子灭菌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韩风 毛雅琴 《浙江临床医学》 2019年第12期1721-1722,共2页
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技术具有低温、快速、无毒和环保等优点[1],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多种精密不耐热器械的灭菌[2].但仅使用一类化学指示物和监测器械表面灭菌效果的监测手段,无法评价灭菌因子过氧化氢是否可以穿透管腔进行灭菌.这种... 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技术具有低温、快速、无毒和环保等优点[1],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多种精密不耐热器械的灭菌[2].但仅使用一类化学指示物和监测器械表面灭菌效果的监测手段,无法评价灭菌因子过氧化氢是否可以穿透管腔进行灭菌.这种情况属于被灭菌器械与监测手段间严重不匹配,导致管腔器械内部的灭菌效果监测出现空白[3].当过氧化氢在穿透管腔时在杀灭微生物时有所消耗,而且过氧化氢与管腔本身的材质发生反应,其浓度会逐渐降低,对于管腔深处的微生物的杀灭能力较差,因此临床中亟需引进一种能够覆盖管腔灭菌效果的监测方式[4].依据WS310.2-2016《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5]规定,灭菌管腔器械时,可使用管腔PCD进行监测.管腔型灭菌过程挑战装置(PCD)是对灭菌过程有一定抵抗力的管腔模拟装置.这个装置将化学指示剂放置在管腔内,称为管腔型化学(PCD).科室目前在试用一款诺盾牌管腔PCD,进行过氧化氢等离子灭菌日常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灭菌过程 管腔器械 灭菌效果监测 灭菌器械 表面灭菌 化学指示剂 PCD 清洗消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紫外线灭菌的十点注意 被引量:1
17
作者 徐锦池 王建榕 《药学实践杂志》 CAS 1992年第1期42-43,共2页
紫外线灭菌是物理灭菌法之一,利用波长在2300~2540A(埃)的光线可作用于细菌蛋白质、类脂类及胆固醇等,引起细菌体内生化过程的破坏,从而达到灭菌目的。其中波长为2540A时,杀菌力最强,此外紫外线对细菌内毒素以及血清中的抗体也有破坏... 紫外线灭菌是物理灭菌法之一,利用波长在2300~2540A(埃)的光线可作用于细菌蛋白质、类脂类及胆固醇等,引起细菌体内生化过程的破坏,从而达到灭菌目的。其中波长为2540A时,杀菌力最强,此外紫外线对细菌内毒素以及血清中的抗体也有破坏作用。因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线灭菌 灭菌 细菌蛋白质 细菌内毒素 细菌体 类脂类 杀菌力 表面灭菌 内生化 破坏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内生真菌分离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41
18
作者 何佳 刘笑洁 +1 位作者 赵启美 陈钧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5期180-183,共4页
目的:对准确分离植物内生真菌的方法和适宜的培养条件进行研究。方法:采用75%乙醇、次氯酸钠溶液(活性氯含量1.3%~5.2%)浸泡和无菌水洗涤工艺对植物材料进行表面灭菌,以灭菌强度逐步递减的方式,确定最佳分离植物内生真菌的表面灭菌强度... 目的:对准确分离植物内生真菌的方法和适宜的培养条件进行研究。方法:采用75%乙醇、次氯酸钠溶液(活性氯含量1.3%~5.2%)浸泡和无菌水洗涤工艺对植物材料进行表面灭菌,以灭菌强度逐步递减的方式,确定最佳分离植物内生真菌的表面灭菌强度;设置超净工作台无菌状态检测对照、漂洗液无菌检测对照和组织印迹无菌检测对照3种对照处理,确保适度的表面灭菌强度;采用不同的培养基分离培养内生真菌。结果:高浓度杀菌剂短时间处理比低浓度杀菌剂长时间处理更适合植物内生真菌的分离;使用10%马铃薯葡萄糖双抗培养基、22℃低温培养,能抑制快生型菌株的疯长,从而使慢生型菌株拥有一定的生长空间,最大限度地分离所有植物内生真菌;同时设置3种对照处理可以确保植物内生真菌分离的准确性。结论:设计合适的表面灭菌方法、表面灭菌效果检测方法和分离培养方法对植物内生真菌的分离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用植物 内生真菌 分离 表面灭菌 培养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玉米醇溶蛋白涂膜保鲜牛肉的研究 被引量:21
19
作者 汪学荣 阚建全 +1 位作者 彭顺清 陈宗道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57-160,共4页
采取不同灭菌方式对鲜牛肉进行表面灭菌,在不同组成的涂膜保鲜剂中浸渍一定时间,在0~4℃下贮存。结果表明:用有机酸混合液(2%醋酸+0.25%柠檬酸+0.1%抗坏血酸)对鲜牛肉进行表面灭菌后,在10%玉米醇溶蛋白+0.03%植酸+0.2%柠檬酸的80%乙醇... 采取不同灭菌方式对鲜牛肉进行表面灭菌,在不同组成的涂膜保鲜剂中浸渍一定时间,在0~4℃下贮存。结果表明:用有机酸混合液(2%醋酸+0.25%柠檬酸+0.1%抗坏血酸)对鲜牛肉进行表面灭菌后,在10%玉米醇溶蛋白+0.03%植酸+0.2%柠檬酸的80%乙醇溶液中浸渍1min,0~4℃下贮存,保鲜期达35d,各项指标仍符合国家鲜肉二级鲜度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肉 表面灭菌 玉米醇溶蛋白 涂膜保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观赏水草的离体培养 被引量:25
20
作者 孙月芳 陆瑞菊 +1 位作者 周润梅 王亦菲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2004年第2期17-19,共3页
以二个观赏水草为供试材料 ,进行离体培养研究。供体植株经消毒、短时间修复培养的重复 ,达到减少植株带菌量以及提高成活率的目的 ;确定以MS为基本培养基 ,6 BA 0 .5mg/L与 0 .2 5mg/L交替使用能有效提高增殖率和控制玻璃苗 ,添加NAA ... 以二个观赏水草为供试材料 ,进行离体培养研究。供体植株经消毒、短时间修复培养的重复 ,达到减少植株带菌量以及提高成活率的目的 ;确定以MS为基本培养基 ,6 BA 0 .5mg/L与 0 .2 5mg/L交替使用能有效提高增殖率和控制玻璃苗 ,添加NAA 0 .0 2mg/L能使试管苗健壮 ,转入 1/ 2MS无激素培养基即能获得 98%以上的生根率 ,炼苗后移栽水培 ,成活率可达 10 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赏水草 离体培养 培养基 外植体 表面灭菌 组织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