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石墨烯制备和应用中的表面科学与技术 被引量:8
1
作者 董世运 徐滨士 +1 位作者 王玉江 魏世丞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8,共8页
石墨烯自2004年被成功制备以来,引起了世界范围的研究热潮,物理、化学和材料等领域的学者对其制备方法、性能表征和应用研发投入了极大兴趣。文中在简要综述石墨烯制备和应用研发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石墨烯制备和应用中涉及的表面科学... 石墨烯自2004年被成功制备以来,引起了世界范围的研究热潮,物理、化学和材料等领域的学者对其制备方法、性能表征和应用研发投入了极大兴趣。文中在简要综述石墨烯制备和应用研发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石墨烯制备和应用中涉及的表面科学和表面技术问题。文中指出,为促进石墨烯工程化应用,在石墨烯制备方法和应用研发中,应围绕石墨烯表面改性理论与方法、石墨烯材料及其产品制备表面工程技术方法等方面,多领域学者和工程师合作研究、协同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表面科学 表面技术 制备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多相催化研究过程中的表面科学研究方法 被引量:4
2
作者 贺泓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24-229,共6页
简要介绍环境多相催化研究过程中应用表面科学的研究方法的必要性和将会遇到的挑战和机遇 .结合作者有关的研究事例 ,分别讨论了环境多相催化和表面科学研究领域之间材料和压力的差异所带来的问题和可能的解决方案 。
关键词 环境多相催化 表面科学 材料差异 压力差异 原位表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形及其在表面科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刘朝纲 《贵州科学》 1998年第3期226-232,共7页
介绍了分形表面理论,简述了固体表面分线的测定方法,详细评介了分形表面理论的应用及其发展趋势.
关键词 分形 分形维数 表面科学 分形表面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迷人的表面科学
4
作者 吴凯 《科学中国人》 2003年第8期44-46,共3页
表面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时刻拥有、接触到或用到的:没有路面就没有摩擦,人不能走路,汽车不能行驶;人没有大比表面的脑子还不如猴子聪明;没有冰面。
关键词 表面科学 界面迁移 分子扩散 测量 分子自组装现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科学理论与石墨球化机理中的界面能(吸附)学说 被引量:7
5
作者 肖平安 曲选辉 +1 位作者 秦明礼 祝宝军 《现代铸铁》 CAS 2000年第4期40-42,共3页
在回顾表面科学的热力学基本理论的基础上,作者分析指出了界面能 (吸附 )学说在阐述球墨铸铁中石墨球化机理时存在的不足之处。希望能有益于相关的研究工作。
关键词 表面科学 表面自由能 球墨铸铁 石墨球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射电镜在纳米材料表面科学中的应用浅析:以二氧化钛为例 被引量:9
6
作者 袁文涛 李冠星 +1 位作者 王勇 张泽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03-612,共10页
随着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近些年来球差校正技术及原位TEM技术的普及,TEM成为材料研究领域功能最为强大的研究手段之一。TEM能够提供多种外场环境作用下,材料结构、成分及价态的原位动态信息,并具有极高的空间(亚埃尺度... 随着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近些年来球差校正技术及原位TEM技术的普及,TEM成为材料研究领域功能最为强大的研究手段之一。TEM能够提供多种外场环境作用下,材料结构、成分及价态的原位动态信息,并具有极高的空间(亚埃尺度)和时间分辨率(毫秒量级)。除了对材料体相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外,近年来原位TEM在材料表面科学研究中也开始崭露头角,显示出巨大的潜力。特别是原位TEM在确定材料表面结构、成分和价态,研究表面动态结构演变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本文以原位TEM研究TiO2表面为例,主要介绍原位TEM在纳米材料表面科学研究中的最新应用,并讨论了机遇和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射电子显微学 透射电镜 原位电镜 表面科学 二氧化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空与固体表面科学研究动向
7
作者 吴锦雷 《国际学术动态》 1996年第7期34-36,7,共4页
第13届国际真空会议和第9届国际固体表面会议于1995年9月25日至29日在日本横滨市举行。这次会议由国际真空科学技术与应用学会(IUVSTA)主办,日本真空学会(JVS)承办,会议主席由日本真空学会主席Gen’ichi Horikoshi担任。
关键词 真空技术 固体表面科学 学术会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迈向二十一世纪的新加坡表面科学
8
作者 许国勤 李仕仁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CSCD 1997年第6期55-59,共5页
A surface chemistry laboratory was established in the Department of chemistry. Currently, there arethree custom-designed ultra-high vacuum (UHV) systems equipped with a relatively wde range of sophisticated surface te... A surface chemistry laboratory was established in the Department of chemistry. Currently, there arethree custom-designed ultra-high vacuum (UHV) systems equipped with a relatively wde range of sophisticated surface techniques, such as, thermal desorption spectroscopy (TDS), low energy electron diffraction(LEED), high resolution electron energy loss spectroscopy (HREELS),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XPS), ultra-violet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UPS), Auger electron spectroscopy (AES), excimer UVlaser and 1000W 1000W lamp.A lamp.A UHV STM with variable temperature will be added soon, providing us with thecapability of resolving and manipulating the atomic arrangements on surfaces.The main objectives of the research programme are: (i) to understand the fundamental chemical and physical processes involved in gas-surface interactions; (ii) to provide the basic knowledge for developing advanced industrial technologies as well as synthesizing novel materials; and (iii) to train research scientists for localR&D industries. Our research work is focused on the studies of surface chemistry of excited adsorbates on metalsand semiconductors, and the interaetions of reactive atomic beams with surfaces.One aspect of our future development in the next five years is to establish an applied research programme inthe areas of thin films growth and in-situ studies of heterogeneous catalytic reactions under industrial conditions. The other is to probe the surface processes in real time frame by coupling the surface techniques with femto-second laser spectroscopies and to explore the surface chemistry and physics of size-selected metal clusters,initiating the concept of molccular surface chemist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化学 新加坡 表面科学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科学与工程在纳米技术发展与应用中的直接作用 被引量:2
9
作者 ZHU Zhen—qi 梁秀兵(译)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2007年第1期1-5,共5页
表面科学与工程在纳米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中发挥着特殊的作用,尤其在纳米尺度材料的制备和纳米制造等领域。在纳米材料领域,纳米晶块材料的界面问题和纳米尺度的分子自组装的表面与界面问题是极富挑战性的前沿工作。在纳米制造领域,微机... 表面科学与工程在纳米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中发挥着特殊的作用,尤其在纳米尺度材料的制备和纳米制造等领域。在纳米材料领域,纳米晶块材料的界面问题和纳米尺度的分子自组装的表面与界面问题是极富挑战性的前沿工作。在纳米制造领域,微机械部件的微纳米尺度的操作手设计和运动副表面的微观失效、摩擦磨损和润滑等问题也将开辟表面科学与工程新的研究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科学与工程 纳米材料 纳米制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析型反射电子显微镜和表面科学——实验技术和发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中林 《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1-16,共16页
本文综述了反射电子显微术(REM)和反射电子能量损失谱(REELS)在表面科学中的应用。较详细地给出了用这些方法研究表面原子结构、化学成份和电子态的基本实验和理论,指出了发展这一学科对表面研究的重要性。
关键词 反射 电子显微镜 表面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表面科学系统的思考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仁溥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1990年第1期3-5,共3页
能否建立完整的表面科学系统综合理论体系,表面科学应如何分类,表面技术在表面科学中居于什么地位,他们之间的关系怎样,作者就这些问题作出了自己的思考。希望本文能激起表面科学技术领域的专家、教授、工程技术人员对表面科学理论体系... 能否建立完整的表面科学系统综合理论体系,表面科学应如何分类,表面技术在表面科学中居于什么地位,他们之间的关系怎样,作者就这些问题作出了自己的思考。希望本文能激起表面科学技术领域的专家、教授、工程技术人员对表面科学理论体系的探讨,以期从整体的角度推动表面技术及表面科学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技术 表面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科学和催化剂设计
12
作者 沈新尹 《国外分析仪器技术与应用》 1993年第1期5-7,共3页
关键词 波谱分析 表面科学 催化剂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表面科学在本科教学中的讲授
13
作者 于迎辉 《科教导刊》 2022年第8期35-37,共3页
表面科学是一门交叉性边缘学科,已成为凝聚态物理一个越来越重要的学科分支,但其在本科教学中涉及较少。文章就表面科学融入本科教学的内容和方式进行了讨论,旨在激发本科生对表面科学的兴趣,能将原理和方法应用于现实的自然现象和物质... 表面科学是一门交叉性边缘学科,已成为凝聚态物理一个越来越重要的学科分支,但其在本科教学中涉及较少。文章就表面科学融入本科教学的内容和方式进行了讨论,旨在激发本科生对表面科学的兴趣,能将原理和方法应用于现实的自然现象和物质世界,为将来更快地进入相关研究角色提供帮助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科学 本科教学 课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在发展中的表面科学:参加ICSS—7侧记
14
作者 范垂祯 《航天出国考察技术报告》 1990年第2期103-106,共4页
关键词 表面科学 表面技术 表面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科学技术
15
作者 Walls,JM 王丽 《四川真空》 1995年第4期29-32,共4页
关键词 表面科学 电子谱术 离子谱术 原子成象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蓬勃发展的胶体与表面科学
16
作者 杨培增 《国际学术动态》 1992年第3期79-80,共2页
关键词 胶体 表面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展现纳米新视界的现代表面科学
17
作者 曹勇 《世界科学》 2005年第9期30-31,共2页
关键词 表面科学 现代 物理化学性质 视界 纳米 前沿学科 半导体科学 分子水平 科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铀表面科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8
作者 罗丽珠 赖新春 汪小琳 《化学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322-1328,共7页
金属铀在核能工业和国防领域有重要的应用,由于其化学活性大,在贮存环境中容易发生严重的腐蚀。为寻求有效的表面抗腐蚀方法,围绕铀及其合金的表面腐蚀行为,我国开展了大量的科学研究,摸索并改进铀材料的表面改性工作,为工程化应用提供... 金属铀在核能工业和国防领域有重要的应用,由于其化学活性大,在贮存环境中容易发生严重的腐蚀。为寻求有效的表面抗腐蚀方法,围绕铀及其合金的表面腐蚀行为,我国开展了大量的科学研究,摸索并改进铀材料的表面改性工作,为工程化应用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撑。本文综述了近十年来我国在铀表面科学的研究进展,并对下一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科学 腐蚀
原文传递
表面科学中的单分子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万立骏 王琛 白春礼 《物理》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38-144,共7页
简要介绍了表面科学中单分子研究的主要技术手段、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特别介绍了扫描隧道显微术 (scanningtunnelingmicroscopy ,STM)在此研究领域的重要作用以及所获成果等 .内容涉及STM技术的特点、材料的表面结构、表面吸附分子... 简要介绍了表面科学中单分子研究的主要技术手段、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特别介绍了扫描隧道显微术 (scanningtunnelingmicroscopy ,STM)在此研究领域的重要作用以及所获成果等 .内容涉及STM技术的特点、材料的表面结构、表面吸附分子的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科学 单分子研究 扫描隧道显微术 纳米科学
原文传递
表面科学技术在空间的应用 被引量:5
20
作者 达道安 崔敬忠 《物理》 CAS 1999年第9期567-571,共5页
介绍了表面科学技术在空间的应用,内容包括航天器表面与空间环境的相互作用,空间材料表面改性。
关键词 表面科学 表面技术 空间技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