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5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冠心病患者合并衰弱综合征的危险因素分析
1
作者 薄羚 黄秋萍 陈虹 《中外医药研究》 2025年第8期27-29,共3页
目的:分析老年冠心病患者合并衰弱综合征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4年5月广东省中医院接诊的169例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Fried衰弱评分表结果将患者分为衰弱组(n=51)和非衰弱组(n=118)。比较两组临床资料,采... 目的:分析老年冠心病患者合并衰弱综合征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4年5月广东省中医院接诊的169例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Fried衰弱评分表结果将患者分为衰弱组(n=51)和非衰弱组(n=118)。比较两组临床资料,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老年冠心病患者合并衰弱综合征的危险因素。结果:169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中51例合并衰弱综合征,发生率为30.2%。衰弱组年龄≥75岁、家庭人均月收入<3000元、纽约心脏病协会分级Ⅲ~Ⅳ级、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脑卒中、1年内有跌倒史、合并营养不良、合并焦虑/抑郁占比高于非衰弱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75岁、纽约心脏病协会分级Ⅲ~Ⅳ级、1年内有跌倒史、营养不良、合并焦虑/抑郁是老年冠心病患者合并衰弱综合征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衰弱综合征在冠心病患者中较为常见,高龄、心功能差、营养不良、近期有跌倒史及焦虑或抑郁是其主要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衰弱综合征 老年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雪教授基于玄府理论以资生丸治疗老年衰弱综合征经验
2
作者 胥青梅 白雪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5年第3期69-71,共3页
文章介绍白雪教授基于“玄府”理论,巧用资生丸化裁加减治疗老年衰弱综合征的经验。白教授指出,老年患者素体虚弱,或因饮食不节,或因情志内伤,或因外感寒邪,引起玄府开阖失司或闭郁不通,可导致气血津液运行不利、气机升降出入障碍,百病... 文章介绍白雪教授基于“玄府”理论,巧用资生丸化裁加减治疗老年衰弱综合征的经验。白教授指出,老年患者素体虚弱,或因饮食不节,或因情志内伤,或因外感寒邪,引起玄府开阖失司或闭郁不通,可导致气血津液运行不利、气机升降出入障碍,百病由此而生。久病气虚,气虚不能助心行水,使水饮停聚三焦,致脾肾气虚。玄府郁闭、神机不遂、脾肾气虚是老年衰弱综合征的基本病机,开通玄府、调畅气机、健脾益肾则是其治疗基本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劳 老年衰弱综合征 玄府理论 资生丸 脾肾气虚 名医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病人衰弱综合征的影响因素研究
3
作者 吕亚辉 《全科护理》 2024年第10期1968-1971,共4页
目的:探究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病人衰弱综合征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2年3月于北京市房山区良乡医院老年医学科治疗的100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病人为研究对象,收集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病人的一般资料,采用中文版Tilburg衰弱指标(Ti... 目的:探究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病人衰弱综合征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2年3月于北京市房山区良乡医院老年医学科治疗的100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病人为研究对象,收集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病人的一般资料,采用中文版Tilburg衰弱指标(Tilburg Frailty Indicator, TFI)评估病人的衰弱情况,采用简易营养状况量表(Shortform Mini-Nutritional Assessment, MNA-SF)评估病人的营养状况,采用简易智力状况检查(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 MMSE)评估病人的智力状况。结果:年龄、居住方式、MNA-SF量表评分、MMSE量表评分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病人发生衰弱综合征相关。结论: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病人衰弱综合征与病人年龄、居住方式、营养状况、认知状况具有一定的关联,临床医护人员应重点关注高风险因素的病人,减少其衰弱综合征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衰弱综合征 营养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健脾通络方治疗老年衰弱综合征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3
4
作者 姜凤依 史晓 +3 位作者 季思勤 施丹 鲍晓敏 周永明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8-231,共4页
目的观察补肾健脾通络方治疗老年衰弱综合征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研究纳入2021年1月—2022年6月收治的老年衰弱综合征患者共计102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1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临床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常... 目的观察补肾健脾通络方治疗老年衰弱综合征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研究纳入2021年1月—2022年6月收治的老年衰弱综合征患者共计102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1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临床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结合补肾健脾通络方治疗。观察各组数据: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患者中医证候总积分变化及Fried表型衰弱量表(frailty phenotype,FP)评分变化及白介素-6(interleukin 6,IL-6)、超敏C反应蛋白(C-ReactiveProtein,hs-CRP)水平变化、握力变化及起立-行走计时测试(Timed Up and Go test,TUG)变化、5次坐立试验(five-times-sit-to-stand test,FTSST)变化、步速变化、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变化及四肢骨骼肌质量指数(appendicular skeletal muscle mass index,ASMI)变化、简易精神状态评分(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变化、匹兹堡睡眠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分变化、日常生活能力(Activity of Daily Living,ADL)评分变化、微型营养评估(mini nutritionaal assessment,MNA)评分变化、患者治疗满意度、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96.08%(49/51)vs84.31%(43/51)],P<0.05;治疗前,各组患者中医证候总积分、FP评分、IL-6、hs-CRP水平、握力、TUG测试结果及FTSST测试结果、步速、BMI、ASMI、MMSE评分、PSQI评分、ADL评分、MNA评分比较,P>0.05,治疗后各组患者中医证候总积分、FP评分、IL-6、hs-CRP水平、握力、TUG测试结果及FTSST测试结果、步速、BMI、ASMI、MMSE评分、PSQI评分、ADL评分、MNA评分均改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总积分、FP评分、IL-6、hs-CRP水平、握力、TUG测试结果及FTSST测试结果、步速、BMI、ASMI、MMSE评分、PSQI评分、ADL评分、MNA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满意度高于对照组[98.04%(50/51)vs84.31%(43/51)],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率均较低,且可自行缓解,P>0.05。结论补肾健脾通络方治疗老年衰弱综合征临床疗效显著,能缓解衰弱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症状,抑制患者机体炎性反应,增加肌肉质量,改善睡眠,提高生活质量,且无不良反应,较为安全可靠,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衰弱综合征 补肾健脾通络方 临床疗效 生活质量 中医证候积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还精方”治疗老年衰弱综合征47例临床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孙粼 陈川 +3 位作者 陈久林 吴蓓玲 齐真 赵红彬 《江苏中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37-40,共4页
目的:观察自拟补肾还精方治疗老年衰弱综合征肾气虚证、肾精亏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老年衰弱综合征肾气虚证、肾精亏虚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治疗组最终完成47例,对照组最终完成48例。治疗组予补肾还精方颗粒... 目的:观察自拟补肾还精方治疗老年衰弱综合征肾气虚证、肾精亏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老年衰弱综合征肾气虚证、肾精亏虚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治疗组最终完成47例,对照组最终完成48例。治疗组予补肾还精方颗粒剂口服,对照组予含5%补肾还精方成分的安慰剂颗粒口服,2组疗程均为12周。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Fried衰弱表型(FP)量表评分、衰弱分期、肌肉功能(步行速度、握力)、中医证候积分等变化情况,并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FP量表评分、中医证候积分(主症积分、次症积分、总积分)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根据衰弱分期,治疗后治疗组出现衰弱(包括衰弱前期、衰弱期)的例数占比为48.94%,明显低于本组治疗前的100%和对照组治疗后的93.75%(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步行速度、握力等肌肉功能指标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89.3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4.58%(P<0.05)。2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恶心呕吐、腹泻、皮疹等明显的不良事件,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指标均未出现异常。结论:补肾还精方能显著改善肾气虚证、肾精亏虚证老年衰弱综合征患者的衰弱症状,改善肌肉功能,临床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弱综合征 老年人群 补肾还精方 肾精亏虚证 肾气虚证 肌肉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冠心病合并衰弱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李琪 谷岩梅 +3 位作者 周策 邢文惠 周文乔 万博雅 《循证护理》 2024年第12期2138-2141,共4页
对老年冠心病病人合并衰弱综合征的影响因素、评价工具和干预措施进行综述,旨在提高医护人员的重视,为其早期识别并提供系统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冠心病 衰弱综合征 评价工具 干预 综述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核因子-κB、肿瘤坏死因子-α、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与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合并衰弱综合征的关系及预测模型构建
7
作者 袁点 李为真 +2 位作者 王蓉 吴义林 陈洁 《中国医刊》 CAS 2024年第8期856-860,共5页
目的分析血清核因子-κB(NF-κB)、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与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合并衰弱综合征的关系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嘉定分院2021年3月至2023年... 目的分析血清核因子-κB(NF-κB)、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与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合并衰弱综合征的关系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嘉定分院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50例老年CHD合并衰弱综合征患者的病例资料,将其设为观察组,采用埃德蒙顿衰弱等级量表(EFS)进行衰弱程度评估,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三组。另选取同期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嘉定分院收治的50例单纯老年CHD患者设为对照组,以及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50例老年人设为健康组。比较三组血清NF-κB、TNF-α、MCP-1水平及EFS评分,以及不同衰弱程度组血清NF-κB、TNF-α、MCP-1水平,Pearson法分析血清NF-κB、TNF-α、MCP-1与EFS评分的相关性。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CHD合并衰弱综合征的危险因素,通过R软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以Bootstrap法进行内部验证,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对预测模型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NF-κB、TNF-α、MCP-1水平及EF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和健康组(P<0.05)。重度组患者血清NF-κB、TNF-α、MCP-1水平均高于中度组、轻度组(P<0.05)。血清NF-κB、TNF-α、MCP-1水平与EFS评分均呈正相关关系(r=0.409、0.392、0.411,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抑郁症状、焦虑症状、营养不良、NYHA分级、身体活动量是老年CHD合并衰弱综合征的危险因素(P<0.05)。据此建立的列线图模型预测老年CHD合并衰弱综合征的区分能力较好(C-index=0.912),Hosmer-Lemeshow检验显示其拟合优度良好(χ^(2)=3.068,P=0.412);该预测模型预测老年CHD合并衰弱综合征的曲线下面积为0.915(95%CI 0.823~0.956)。结论老年CHD合并衰弱综合征患者血清NF-κB、TNF-α、MCP-1水平明显增高,且与衰弱严重程度密切相关,三者联合检测可提高对衰弱综合征的诊断效能。衰弱综合征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临床应针对相应的危险因素及早给予对症处理,以降低衰弱综合征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因子-ΚB 肿瘤坏死因子-Α 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衰弱综合征 危险因素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互联网的延续护理在老年衰弱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8
作者 黄靖雯 张茵 +2 位作者 王玫 肖杨春 彭颖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4年第7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互联网平台下的延续护理在老年衰弱综合征患者中的干预效果。方法以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收治的90例衰弱综合征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法分入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分别行基... 目的探讨互联网平台下的延续护理在老年衰弱综合征患者中的干预效果。方法以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收治的90例衰弱综合征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法分入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分别行基于互联网的延续护理、基础护理。比较2组的体征等指标。结果护理3个月后,2组的握力、起立行走计时试验、简短肌肉功能测试评分,以及小腿围、白蛋白、前白蛋白、纤维连接蛋白水平均较护理前明显改善(P均<0.05),且观察组的上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护理1个月、3个月后,2组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均高于护理前(P均<0.05),且观察组的ADL评分均高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结论基于互联网的延续护理不仅能帮助老年衰弱综合征患者改善症状、体征和营养状况,还能促进其运动功能与生活能力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衰弱综合征 互联网 延续护理 症状 营养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人肌少症患病情况调查及其与老年衰弱综合征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张海宇 周洋 +2 位作者 蒋艳萍 李美好 杜娟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111-115,共5页
目的调查成都市成华区某社区老年人肌少症患病情况并分析其与老年衰弱综合征的关系。方法选取成都市成华区某社区586例老年人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老年综合评估,包括一般资料调查、人体测量(身高、体质量、握力、步速、骨骼肌等)和衰弱... 目的调查成都市成华区某社区老年人肌少症患病情况并分析其与老年衰弱综合征的关系。方法选取成都市成华区某社区586例老年人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老年综合评估,包括一般资料调查、人体测量(身高、体质量、握力、步速、骨骼肌等)和衰弱筛查量表调查。评估肌少症及老年衰弱综合征发生情况,分析肌少症与老年衰弱综合征的关系。结果83例被诊断为肌少症,肌少症患病率为14.98%。肌少症组与正常组的性别、受教育程度、吸烟、饮酒及基础疾病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组相比,肌少症组年龄60~74岁者比率更低,75~84岁及≥85岁者比率更高,老年衰弱综合征发生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组比较,肌少症组的握力、步速、四肢骨骼肌量及四肢骨骼肌指数(ASMI)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体质量指数(BMI)、老年衰弱综合征均是肌少症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成都市成华区某社区老年人肌少症的患病率较高,肌少症与老年衰弱综合征的发生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少症 老年人 老年衰弱综合征 四肢骨骼肌指数 超重 肥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衰弱综合征老年肺癌患者双重任务下的步态特征及其与跌倒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园园 胡丽琴 裴静云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3期67-70,共4页
目的探讨衰弱综合征老年肺癌患者双重任务下的步态特征及其与跌倒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12月九江市第三人民医院内八病区收治老年肺癌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用简易衰弱量表、老年人跌倒风险评估量表评估并实施步态测量。调查老年... 目的探讨衰弱综合征老年肺癌患者双重任务下的步态特征及其与跌倒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12月九江市第三人民医院内八病区收治老年肺癌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用简易衰弱量表、老年人跌倒风险评估量表评估并实施步态测量。调查老年肺癌患者衰弱发生现状,比较不同跌倒风险、衰弱状态老年肺癌患者双重任务行走步态参数差异,并分析双重任务下步态参数与跌倒风险评分的相关性。结果98例老年肺癌患者中发生衰弱36例(36.73%),无衰弱62例(63.27%);衰弱者双重任务行走时步行速度、步长、步频均低于无衰弱者,跨步时间较无衰弱者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8例老年肺癌患者跌倒风险评分为(12.65±2.16)分,其中跌倒低风险44例(44.90%),跌倒高风险54例(55.10%)。跌倒高风险者双重任务行走时步行速度、步长、步频均低于跌倒低风险者,跨步时间较跌倒低风险者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肺癌患者跌倒风险评分与双重任务下步行速度、步长呈负相关(P<0.05),与步频、跨步时间无相关性(P>0.05)。结论老年肺癌患者在双重任务行走时较易出现步态异常,具体表现为步速减慢、步长减少及跨步时间变异性增加,且衰弱者与跌倒高风险者步态性能恶化更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衰弱综合征 双重任务 步态特征 跌倒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己酮可可碱联合硫辛酸对老年衰弱综合征病人躯体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净兵 王会军 +3 位作者 王少颖 赵璨 王莉迪 曹玉娇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24年第8期812-815,共4页
目的分析己酮可可碱联合硫辛酸对老年衰弱综合征病人躯体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衰弱综合征病人120例,将所有病人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单药组(n=60)和联合组(n=60),单药组采用硫辛酸治疗,联合组... 目的分析己酮可可碱联合硫辛酸对老年衰弱综合征病人躯体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衰弱综合征病人120例,将所有病人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单药组(n=60)和联合组(n=60),单药组采用硫辛酸治疗,联合组在单药组基础上联合己酮可可碱治疗。比较2组的疗效、干预前后的握力和步速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干预后,联合组和单药组的Fried评分显著降低(P<0.05),握力、步速、Tinetti-POMA、ADL和SF-36量表评分均显著提高(P<0.05),且联合组改善效果较单药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病人治疗前后安全性指标均在临床正常值范围内,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5.00%比11.67%,P>0.05)。结论己酮可可碱联合硫辛酸干预可有效改善老年衰弱综合征病人的躯体功能及生活质量,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己酮可可碱 硫辛酸 老年人 衰弱综合征 躯体功能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3版《欧洲心律协会专家共识:衰弱综合征心律失常的管理》要点
12
作者 张群吉 袁群凯 钟志雄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24年第5期1-4,共4页
本共识由特别工作组编写,其代表来自欧洲心律协会(European Heart Rhythm Association,EHRA)、心律协会(Heart Rhythm Society,HRS)、亚太心律协会(Asia Pacific Heart Rhythm Society,APHRS)、拉丁美洲心律协会(Latin America Heart Rh... 本共识由特别工作组编写,其代表来自欧洲心律协会(European Heart Rhythm Association,EHRA)、心律协会(Heart Rhythm Society,HRS)、亚太心律协会(Asia Pacific Heart Rhythm Society,APHRS)、拉丁美洲心律协会(Latin America Heart Rhythm Society,LAHRS)和南非心律失常协会(Cardiac Arrhythmia Society of Southern Africa,CASSA),并由代表EHRA、HRS、APHRS、LAHRS和CASSA的官方外部评审员进行同行评审^[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律失常 同行评审 专家共识 衰弱综合征 CASS EH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渡期护理在老年衰弱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13
作者 罗毕 代萍 吴际军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1期108-110,共3页
目的:探讨过渡期护理在老年衰弱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4月德阳市人民医院冠心病监护病房收治的100例老年衰弱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 目的:探讨过渡期护理在老年衰弱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4月德阳市人民医院冠心病监护病房收治的100例老年衰弱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过渡期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两组Fried衰弱综合征量表、老年抑郁量表、睡眠效率、入睡时间、催眠药物评分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Barthel指数、精神健康、一般健康状况、生理功能评分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过渡期护理在老年衰弱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好,能够减缓衰弱程度,增强日常生活能力,减轻抑郁及睡眠障碍,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渡期护理 老年 衰弱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住院老年病人衰弱综合征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的相关性研究
14
作者 寇夕 刘永宏 +3 位作者 董玮 王华 王宝梅 高玉芳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24年第5期474-477,共4页
目的 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 IGF-1)水平与住院老年病人衰弱综合征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1年3—8月在我科住院的201例老年病人为研究对象,依据衰弱指数(FI)水平将其分为无衰弱组、衰弱前期组、衰弱组,... 目的 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 IGF-1)水平与住院老年病人衰弱综合征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1年3—8月在我科住院的201例老年病人为研究对象,依据衰弱指数(FI)水平将其分为无衰弱组、衰弱前期组、衰弱组,收集病人营养状况、生活能力、合并症等临床资料,检测IGF-1水平,分析衰弱综合征的相关因素。结果 201例病人中,无衰弱的病人占7.46%(15例)、衰弱前期占44.28%(89例)、衰弱占48.26%(97例),3组病人年龄、Barthel指数、营养风险、服药种类、冠心病比例、IGF-1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arthel指数下降是衰弱的危险因素(OR=1.859, 95%CI:1.103~3.134),IGF-1水平升高是衰弱的保护因素(OR=0.984, 95%CI:0.976~0.992)。偏相关分析显示,IGF-1水平与FI呈负相关(r=-0.241,P<0.05)。结论 住院老年病人衰弱综合征发生率高,Barthel指数下降是衰弱的危险因素,IGF-1水平升高是衰弱的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弱综合征 衰弱指数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癌放疗患者衰弱综合征危险因素分析及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
15
作者 周菊 闵旭红 +2 位作者 桑莹莹 李兵 朱敏 《安徽医学》 2024年第10期1227-1233,共7页
目的分析食管癌放疗患者衰弱综合征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风险预测模型。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择2020年4月至2023年3月在安徽省胸科医院住院放疗的140例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食管癌放疗患者发生衰弱综... 目的分析食管癌放疗患者衰弱综合征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风险预测模型。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择2020年4月至2023年3月在安徽省胸科医院住院放疗的140例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食管癌放疗患者发生衰弱综合征的危险因素,构建风险预测模型,采用Hosmer-Lemeshow检验衰弱模型拟合优度,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检验模型预测效果。结果140例食管癌放疗患者衰弱综合征发生率为43.57%(61/140)。年龄、同步化疗、吞咽功能、焦虑、抑郁、营养风险和自我管理水平是衰弱综合征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根据多因素分析中有意义的变量构建回归拟合方程为Logit(P)=-10.374+0.125×年龄+1.334×同步放化疗+0.593×吞咽功能+0.967×HADS-A+1.038×HADS-D+1.271×营养风险-0.057×自我管理水平。Hosmer-Lemeshow检验结果提示,该风险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拟合度(χ^(2)=6.974,P=0.539)。模型验证结果显示,ROC曲线下面积为0.899,95%CI为0.847~0.952,约登指数为0.717,最佳临界值为0.446,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6.9%和84.8%,实际应用正确率为85.0%。结论构建的风险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效果,可为临床医护人员早期有效识别食管癌放疗患者发生衰弱综合征风险及制定预防性干预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放疗 衰弱综合征 风险因素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冠心病合并衰弱综合征病人血清FGF23和Klotho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16
作者 夏晶颖 王卓 张倩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13期2437-2441,共5页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合并衰弱综合征病人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Klotho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2年10月本院收治的100例老年冠心病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其中72例仅患有老年冠心病,作为冠心病组,28例合并衰...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合并衰弱综合征病人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Klotho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2年10月本院收治的100例老年冠心病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其中72例仅患有老年冠心病,作为冠心病组,28例合并衰弱综合征病人作为衰弱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60名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研究对象FGF23、Klotho水平,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液相关生化指标;Pearson法分析病人FGF23、Klotho水平与衰弱综合征相关指标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冠心病病人发生衰弱综合征的影响因素;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FGF23、Klotho在老年冠心病合并衰弱综合征中的诊断价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冠心病组和衰弱组年龄、脂蛋白、低密度胆固醇脂蛋白、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组与衰弱组比较,年龄、握力、步速、3 m起立行走时间、脂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冠心病组、衰弱组FGF23水平呈逐渐升高趋势,Klotho水平呈逐渐降低趋势(P<0.05);老年冠心病合并衰弱综合征病人FGF23水平与Klotho、握力、步速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570,-0.485,-0.504,P<0.05),与年龄、3 m起立行走时间、脂蛋白水平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512,0.474,0.509,P<0.05);老年冠心病合并衰弱综合征病人Klotho水平与握力、步速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511,0.492,P<0.05),与年龄、3 m起立行走时间、脂蛋白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493,-0.489,-0.464,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水平FGF23是老年冠心病病人发生衰弱综合征的危险因素,高水平Klotho是老年冠心病病人发生衰弱综合征的保护因素;ROC结果显示,FGF23、Klotho预测老年冠心病病人发生衰弱综合征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05,0.865,FGF23和Klotho联合检测老年冠心病病人发生衰弱综合征的AUC为0.909,高于FGF23、Klotho单独检测,特异度为80.95%,敏感度为89.29%。结论:老年冠心病合并衰弱综合征病人FGF23水平升高,Klotho水平降低,两者对预测老年冠心病病人发生衰弱综合征具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衰弱综合征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 KLOTH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老年人衰弱综合征患病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17
作者 陈磊 褚爱群 沈丹萍 《上海医药》 CAS 2024年第8期37-41,共5页
目的:了解上海金山区高新区社区老年人衰弱现状,并分析影响因素,为筛查和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选取社区65岁及以上、符合调查要求,且自愿接受调查的老年人2010名。男女性别比1∶1.15,其中65~69岁占比38.51%、70~74岁占比28.26%、75~79岁... 目的:了解上海金山区高新区社区老年人衰弱现状,并分析影响因素,为筛查和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选取社区65岁及以上、符合调查要求,且自愿接受调查的老年人2010名。男女性别比1∶1.15,其中65~69岁占比38.51%、70~74岁占比28.26%、75~79岁占比20.75%、80岁及以上占比12.49%。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社区老年人群发生衰弱的影响因素。结果:社区居民衰弱患病率12.19%。老年人衰弱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P<0.05),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总胆固醇水平在男性衰弱患者和女性衰弱前期患者中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衰弱人群中合并的疾病中,较高的为高血压(86.12%)、卒中(75.51%)和呼吸系统疾病(43.67%)。除恶性肿瘤外,其他合并疾病在衰弱、衰弱前期患者中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分析发现,年龄段及高血糖或糖尿病是衰弱的影响因素。讨论:社区老年人群衰弱患病率较高,年龄、糖尿病等因素是其主要危险因素,在社区中应加大老年人群衰弱筛查,控制不良危险因素,及早干预,维持老年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弱综合征 老年人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ApoE基因多态性和IL⁃6、IL⁃10、TNF⁃α与衰弱综合征的关系
18
作者 刘佳 朱喜悦 周丽英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4年第12期2338-2341,2346,共5页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IS)患者载脂蛋白E(ApoE)基因多态性、白介素(IL)⁃6、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衰弱综合征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南院治疗120例IS患者。根据治疗后衰弱综合...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IS)患者载脂蛋白E(ApoE)基因多态性、白介素(IL)⁃6、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衰弱综合征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南院治疗120例IS患者。根据治疗后衰弱综合征发生情况分为衰弱综合征组(n=44)和无衰弱综合征组(n=76)。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poE基因多态性、血清IL⁃6、IL⁃10、TNF⁃α水平与IS患者衰弱综合征的关系,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血清指标水平对IS衰弱综合征的预测价值。结果两组营养不良、纯合子基因e3/3、e4/4、等位基因e3、e4及血清IL⁃6、IL⁃10、TNF⁃α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不良、ApoE e4、e4/4、血清IL⁃6、IL⁃10、TNF⁃α水平升高是IS患者衰弱综合征的危险因素(均P<0.05);ApoE e3、e3/3基因是IS患者衰弱综合征的保护因素(P<0.05)。血清IL⁃6、IL⁃10、TNF⁃α水平检测及联合检测预测IS衰弱综合征的曲线下面积(AUC)值分别为0.831、0.883、0.821、0.956(均P<0.05)。结论ApoE基因多态性和IL⁃6、IL⁃10、TNF⁃α与IS患者衰弱综合征相关,携带e4基因增加衰弱综合征风险,携带e3基因抑制衰弱综合征风险,血清指标联合检测对患者衰弱综合征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衰弱综合征 APOE基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玄府理论探讨资生丸治疗脾虚型衰弱综合征的配伍思路及疗效观察
19
作者 胥青梅 李金凤 +1 位作者 欧雪梅 王小强 《中医临床研究》 2024年第1期70-75,共6页
目的:基于玄府理论探讨资生丸治疗脾虚型衰弱综合征的配伍思路及临床疗效观察,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将总共72例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试验组接受口服资生丸联合常规西医治疗方法,对照组仅接受常规西医... 目的:基于玄府理论探讨资生丸治疗脾虚型衰弱综合征的配伍思路及临床疗效观察,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将总共72例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试验组接受口服资生丸联合常规西医治疗方法,对照组仅接受常规西医治疗。两组均持续用药8周并定期随访。在治疗前后记录患者中医证候积分、衰弱指数量表、微型营养评估量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简明运动测试量表等评分。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7.2%(35/36),对照组为66.7%(24/36)。与组内治疗前对比,试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证候积分、衰弱指数量表评分均有所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型营养评估量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简明运动测试量表评分均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试验组治疗后的证候积分、衰弱指数量表评分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微型营养评估量表评分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试验组方案具有更好的疗效。结论:资生丸可作为脾虚型衰弱综合征中西医结合方案的验方推荐。资生丸具有开通“脾玄府”,闭阖“肾玄府”,防止精气流失的特色配伍,加上辨证和病机用药,从而达到调和先、后天之本来治疗脾虚型衰弱综合征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府理论 脾虚证 衰弱综合征 资生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服营养补充在老年衰弱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
作者 陈玉洁 钱娟之 徐雪 《中外医药研究》 2024年第31期33-35,共3页
目的:探讨口服营养补充(ONS)在老年衰弱综合征(FS)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4年1月上海市普陀区桃浦镇第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82例老年F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41)和观察组(n=41)。对照组采用常... 目的:探讨口服营养补充(ONS)在老年衰弱综合征(FS)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4年1月上海市普陀区桃浦镇第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82例老年F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41)和观察组(n=41)。对照组采用常规膳食干预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ONS干预方案。对比两组营养指标[血红蛋白(Hb)、血清白蛋白(Alb)以及血清总蛋白(TP)]、4 m步行速度、优势手握力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前,两组Hb、Alb、TP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Hb、Alb、TP水平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4 m步行速度、优势手握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4 m步行速度、优势手握力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物质生活、社会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物质生活、社会功能评分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ONS干预能够有效改善老年FS患者的营养状态,增强肌肉力量和耐力,提高日常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服营养补充 老年 衰弱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