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83篇文章
< 1 2 7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裁判要旨的类型化比较适用 被引量:4
1
作者 石东洋 《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 2013年第2期52-58,共7页
裁判要旨具有归纳、总结裁判规则的价值,是指导性案例具备合法性和合理性的具有说服力的依托,展示了法官处理案件过程中衍生的裁判规则,因此示范了案件的指导性意义。裁判要旨是否存在,决定着指导性案例是否具有指导性。审判实践中,法... 裁判要旨具有归纳、总结裁判规则的价值,是指导性案例具备合法性和合理性的具有说服力的依托,展示了法官处理案件过程中衍生的裁判规则,因此示范了案件的指导性意义。裁判要旨是否存在,决定着指导性案例是否具有指导性。审判实践中,法官通过参照,并类型化比较适用指导性案例及其裁判要旨,向指导性案例学习裁判规则、裁判方法、司法理念、说理论证,达到同案同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裁判要旨 类案比较 具体适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司法案例的裁判要旨及其生成 被引量:2
2
作者 于同志 《法治现代化研究》 2021年第1期80-88,共9页
裁判要旨是指导性案例赖以发挥作用的重要载体,从案例中归纳、提取裁判要旨,形成裁判规则,是案例编写中一项不可或缺的工作。在实践中可以采取直接抽取判决理由、归纳事实与结论的对应关系、整合同类案例总体的方法来生成裁判要旨,并需... 裁判要旨是指导性案例赖以发挥作用的重要载体,从案例中归纳、提取裁判要旨,形成裁判规则,是案例编写中一项不可或缺的工作。在实践中可以采取直接抽取判决理由、归纳事实与结论的对应关系、整合同类案例总体的方法来生成裁判要旨,并需要注意从实质和形式两方面完善其文本表达,从学理上加强对裁判要旨的批判性验证,推动指导性案例成为具有稳定性、持续性的"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裁判要旨 裁判规则 生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裁判要旨生成的逻辑机理——规范解释发现裁判规则 被引量:1
3
作者 石东洋 《四川警察学院学报》 2013年第3期43-49,共7页
规范之势,法条有尽,事情无穷。汉语法律表意系统内,时有规范而无事实指向,抑或时有事实而无规范指向。当事实有具体的规范指向时,司法裁判的过程区分为事实构建过程与依据三段论涵摄推理二个阶段,前者依据规范关系衡平当事双方权利义务... 规范之势,法条有尽,事情无穷。汉语法律表意系统内,时有规范而无事实指向,抑或时有事实而无规范指向。当事实有具体的规范指向时,司法裁判的过程区分为事实构建过程与依据三段论涵摄推理二个阶段,前者依据规范关系衡平当事双方权利义务,在证据规则引导下,遵循构成要件认定规范性基本事实,后者通过三段论逻辑路径的法律推理进行归摄及价值判断。法官在大前提与规范性基本事实间往返顾盼选择解决方案,给予个案正当性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裁判要旨 法律解释 裁判规则 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指导性案例裁判要旨概括方式之反思 被引量:22
4
作者 孙光宁 《法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09-120,共12页
备受关注的案例指导制度并没有产生预期的积极效果,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作为指导性案例核心内容的裁判要旨在概括方式问题上存在一定缺陷。由于裁判要旨的概括需要从具体案情中归纳出抽象规则,对其间程度把握的不准确是裁判要旨概括存在缺... 备受关注的案例指导制度并没有产生预期的积极效果,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作为指导性案例核心内容的裁判要旨在概括方式问题上存在一定缺陷。由于裁判要旨的概括需要从具体案情中归纳出抽象规则,对其间程度把握的不准确是裁判要旨概括存在缺陷的基本表现,又可以细分为完全重复现有的法律规定、概括过于具体和过于抽象等类型。造成裁判要旨概括方式出现缺陷的原因,在于最高人民法院赋予案例指导制度过多的目标指向,但同时又对其产生的社会效果缺乏准确的预测。要完善裁判要旨的概括方式,在根本上有赖于最高人民法院的整体转型。具体措施主要包括,在保持最高人民法院概括裁判要旨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将案例指导制度的总体进展、具体指导性案例的特点以及法院系统内部的沟通交流等因素引入具体归纳的考量之中,通过这种动态机制来有效概括裁判要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导性案例 裁判要旨 法律统一适用 公共政策
原文传递
人民法院刑事指导案例裁判要旨通纂(上下卷)
5
《刑事法评论》 CSSCI 2014年第1期2-2,共1页
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北京大学刑事法治研究中心组织编写陈兴良张军胡云腾/主编公正适用法律的模范案例裁判案例的说理性补充遵循先例原则的本土化适用2010年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分别出台了《关于案例指导工作的规定》,标志着... 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北京大学刑事法治研究中心组织编写陈兴良张军胡云腾/主编公正适用法律的模范案例裁判案例的说理性补充遵循先例原则的本土化适用2010年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分别出台了《关于案例指导工作的规定》,标志着我国案例指导制度的正式建立。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案例指导工作的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案例指导制度 裁判要旨 刑事法治 研究中心 胡云腾 陈兴良 指导性案例 张军
原文传递
英国“脱欧”事件大事记及英国最高法院“脱欧”案终审判决裁判要旨
6
作者 郭庆斌 常琦 《法律适用》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19-120,共2页
一、英国'脱欧'事件大事记(一)依照《2015年欧盟全民公投法案》,英国于2016年6月23日就继续留在欧盟还是退出欧盟举行全民公投。随后英国公布了全民公投的最终结果:英国退出欧盟。(二)英国退出欧盟的程序应依据《里斯本条约》... 一、英国'脱欧'事件大事记(一)依照《2015年欧盟全民公投法案》,英国于2016年6月23日就继续留在欧盟还是退出欧盟举行全民公投。随后英国公布了全民公投的最终结果:英国退出欧盟。(二)英国退出欧盟的程序应依据《里斯本条约》第50条进行。该条款载明,如果任何欧盟成员国依据其本国宪法决定退出欧盟,应向欧盟发出通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盟法律 欧盟条约 英国最高法院 裁判要旨
原文传递
刑事指导案例裁判要旨大有可为
7
《法制资讯》 2013年第10期42-42,共1页
2010年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分别出台了《关于案例指导工作的规定》,标志着我国案例指导制度的正式建立。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案例指导工作的规定,全国法院在审理与指导性案例类似的案件时,"应当参照"指导性案例。... 2010年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分别出台了《关于案例指导工作的规定》,标志着我国案例指导制度的正式建立。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案例指导工作的规定,全国法院在审理与指导性案例类似的案件时,"应当参照"指导性案例。由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北京大学刑事法治研究中心组织编写、北京大学法学院陈兴良教授领衔团队编纂的《人民法院刑事指导案例裁判要旨通纂》一书,是专家与法官携手研究案例指导制度的重要成果,为司法实务工作者更好的运用刑事指导性案例审判案件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裁判要旨 案例指导制度 指导性案例 刑事法治 北京大学法学院 陈兴良教授 实务工作者 研究中心
原文传递
投标报名截止后改变资格要求的补遗公告构成歧视
8
作者 蔡锟 《中国招标》 2025年第3期50-54,共5页
案件来源一审: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人民法院(2020)云0112行初33号裁判要旨第二次补遗公告的内容涉及投标资格的变更,属于对招标公告内容的实质性变更,已改变了招标公告中投标人的资质要求条件。同时,此时投标已经结束,在补遗公告发布后,... 案件来源一审: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人民法院(2020)云0112行初33号裁判要旨第二次补遗公告的内容涉及投标资格的变更,属于对招标公告内容的实质性变更,已改变了招标公告中投标人的资质要求条件。同时,此时投标已经结束,在补遗公告发布后,符合其他投标条件但未进行设计资质入滇信息登记的企业已丧失了投标机会。因此,在投标结束后又发布包含改变投标人资质要求的补遗公告行为,已排斥了潜在投标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以下简称《招标投标法》)第十八条第二款的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质要求 投标资格 信息登记 投标人 昆明市西山区 公告发布 设计资质 裁判要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许可类超范围经营不构成投标人资格的否决理由
9
作者 蔡锟 《中国招标》 2025年第2期64-67,共4页
案件来源一审: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2020)京01行初12号裁判要旨招标文件“只接受制造商投标”的资格要求中,“制造商”是指具有生产、制造投标产品能力的市场主体,至于该市场主体是否超出其营业执照的经营范围进行投标与其是否具备... 案件来源一审: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2020)京01行初12号裁判要旨招标文件“只接受制造商投标”的资格要求中,“制造商”是指具有生产、制造投标产品能力的市场主体,至于该市场主体是否超出其营业执照的经营范围进行投标与其是否具备相关产品的生产、制造能力之间并无必然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主体 营业执照 经营范围 招标文件 案件来源 裁判要旨 投标 超范围经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招标采购中的评标报告并非绝对不可公开事项
10
作者 蔡锟 《中国招标》 2025年第1期66-70,共5页
案件来源一审:北京市顺义区人民法院(2022)京0113行初271号二审: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2023)京03行终23号裁判要旨政府信息是否会因涉及商业秘密而不予公开,应当由行政机关对政府信息是否涉及商业秘密,以及不公开是否可能会对公共利... 案件来源一审:北京市顺义区人民法院(2022)京0113行初271号二审: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2023)京03行终23号裁判要旨政府信息是否会因涉及商业秘密而不予公开,应当由行政机关对政府信息是否涉及商业秘密,以及不公开是否可能会对公共利益造成重大影响进行判断,而非与第三方相关的政府信息即为商业秘密,也非第三方不同意公开便不应公开。且对于政府信息中含有不应当公开或者不属于政府信息的内容的,如果可以作区分处理的,行政机关应当进行区分处理,并向申请人提供可以公开的政府信息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招标采购 案件来源 北京市顺义区 商业秘密 信息内容 裁判要旨 公开 公共利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高”指导性案例的差异倾向及其原因——基于裁判结果变动的分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孙光宁 《东方法学》 CSSCI 2015年第2期121-130,共10页
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以下简称"两高")都分别发布了指导性案例,其结果倾向值得特别关注,尤其是那些裁判结果发生过变动的案件。在这些案件中,最高人民法院的指导性案例更倾向于"轻判",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 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以下简称"两高")都分别发布了指导性案例,其结果倾向值得特别关注,尤其是那些裁判结果发生过变动的案件。在这些案件中,最高人民法院的指导性案例更倾向于"轻判",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案例则更推崇"重判"。造成"两高"指导性案例在结果倾向上出现差异甚至混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较直接的原因是"两高"对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如何在刑事司法领域内适用存在着理解上的差异和侧重;更深刻的原因在于,在面对转型社会的复杂形势时,司法机关(即使是最高司法机关)缺乏予以有效的应对措施。虽然这一点决定了案例指导制度存在着不少缺陷,但是,仍然应当强调该制度的积极意义,地方司法机关也应当重视对指导性案例的研习和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导性案例 后果主义 同案同判 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 裁判要点(要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险种效力可以溯及已经受市场认可的分支险种的效力--温某1等保险诈骗罪一案
12
作者 姚梦莹 《人民法治》 2024年第3期44-47,共4页
案号:(2020)浙1023刑初211号,(2021)浙10刑终277号,裁判要旨,退运险、航延险这种应场景而生的新兴险种,存在备案含混和模糊不清的情况。但经过备案的主险种可以溯及已经受市场认可的分支险种的效力,直接适用保险诈骗罪的法律。
关键词 保险诈骗罪 直接适用 裁判要旨 备案 效力 险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剥夺近亲属祭奠权应承担侵权责任(案号(2022)赣0302民初836号)
13
作者 余向阳 樊雨兰 严琴 《人民法治》 2024年第7期46-48,共3页
裁判要旨祭奠权是人格权的一种,是民事主体基于近亲属关系产生的对死者进行祭奠的权利,作为对逝者死亡最先知情的近亲属,负有通知其他亲属该事实的义务,违反此义务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关键词 侵权责任 近亲属 祭奠权 民事主体 裁判要旨 人格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定情形下持有公证授权委托书不当然构成表见代理
14
作者 李飞 魏悦悦 《人民法治》 2024年第2期42-44,共3页
裁判要旨。特定情形下持有公证授权委托书并不当然构成表见代理或者将其作为表见代理的充分条件而绝对化。尤其对于专业从事贷款发放的金融机构而言,无论是其自身具备的技术条件还是交易过程中负有的注意义务,均应有别于其他普通民事主... 裁判要旨。特定情形下持有公证授权委托书并不当然构成表见代理或者将其作为表见代理的充分条件而绝对化。尤其对于专业从事贷款发放的金融机构而言,无论是其自身具备的技术条件还是交易过程中负有的注意义务,均应有别于其他普通民事主体。因此,要综合考虑交易双方的过错程度、风险防范能力认定代理行为的法律效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授权委托书 表见代理 过错程度 注意义务 民事主体 风险防范能力 金融机构 裁判要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雨方与谢钰珉、深圳澳鑫隆投资有限公司等其他合同纠纷案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公报》 2024年第8期36-48,共13页
【裁判要旨】让与担保作为一种担保措施,属于从合同,只有在主合同存在的情况下,才可能发生让与担保,因此是否存在主合同并以此为基础设定让与担保,是判断相关交易安排是否属于让与担保的重要前提和标准;普通转让合同中双方达成的有关转... 【裁判要旨】让与担保作为一种担保措施,属于从合同,只有在主合同存在的情况下,才可能发生让与担保,因此是否存在主合同并以此为基础设定让与担保,是判断相关交易安排是否属于让与担保的重要前提和标准;普通转让合同中双方达成的有关转让方可以在一定期限内回购所转让财产的约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让与担保 主合同 转让合同 转让方 裁判要旨 担保措施 交易安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投标人之间“存在控股关系”的判断标准
16
作者 蔡锟 《中国招标》 2024年第4期42-47,共6页
案件来源一审:A省B市人民法院(2018)某0583行初194号二审:A省C市中级人民法院(2019)某05行终87号裁判要旨一审法院:被告在作出涉案《投诉处理决定书》的过程中,未能就原告提供的相关证据材料做进一步的调查取证工作,从而未能真正厘清原... 案件来源一审:A省B市人民法院(2018)某0583行初194号二审:A省C市中级人民法院(2019)某05行终87号裁判要旨一审法院:被告在作出涉案《投诉处理决定书》的过程中,未能就原告提供的相关证据材料做进一步的调查取证工作,从而未能真正厘清原告与案外人是“存在股东控股、管理关系”,还是仅仅为“履行资产代管职责关系”。被告仅依据原告登记的公司章程即推断其与案外人存在控股、管理关系,依据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据材料 一审法院 案外人 公司章程 投诉处理 案件来源 投标人 裁判要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连致泰种业有限公司与农业农村部植物新品种复审委员会等植物新品种权无效行政纠纷案
17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公报》 2024年第6期24-34,共11页
【裁判要旨】是否存在销售行为是判断申请品种具备新颖性的重要事实。导致申请植物新品种权保护的品种丧失新颖性的销售是指行为人为交易目的将品种繁殖材料交由他人处置,放弃自身对该繁殖材料的处置权的行为。育种者为委托他人制种而... 【裁判要旨】是否存在销售行为是判断申请品种具备新颖性的重要事实。导致申请植物新品种权保护的品种丧失新颖性的销售是指行为人为交易目的将品种繁殖材料交由他人处置,放弃自身对该繁殖材料的处置权的行为。育种者为委托他人制种而交付申请品种繁殖材料,同时约定制成的品种繁殖材料返归育种者,因育种者实质上保留了对该品种繁殖材料的处置权,除非法律另有规定,不会导致申请品种丧失新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新品种 育种者 处置权 销售行为 繁殖材料 裁判要旨 新颖性 另有规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外制药株式会社与温州海鹤药业有限公司确认 是否落入专利权保护范围纠纷案
18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公报》 2024年第10期34-48,共15页
【裁判要旨】一、仿制药申请人依据《药品专利纠纷早期解决机制实施办法(试行)》第六条的规定,作出其申请的仿制药技术方案不落入被仿制药品专利权保护范围的声明,原则上应当针对被仿制药品所对应的保护范围最大的权利要求,以保证声明... 【裁判要旨】一、仿制药申请人依据《药品专利纠纷早期解决机制实施办法(试行)》第六条的规定,作出其申请的仿制药技术方案不落入被仿制药品专利权保护范围的声明,原则上应当针对被仿制药品所对应的保护范围最大的权利要求,以保证声明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中国上市药品专利信息登记平台公开了被仿制药品所对应的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独立权利要求时,仿制药申请人应当针对该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独立权利要求作出声明。二、在药品专利链接诉讼中,判断仿制药的技术方案是否落入专利权保护范围时,原则上应当以仿制药申请人的申报资料为依据进行比对评判;仿制药申请人实际实施的技术方案与申报资料是否相同,一般不属于药品专利链接诉讼的审查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查范围 独立权利要求 申报资料 仿制药 专利纠纷 信息登记 药品专利 裁判要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株式会社纳益其尔与望都县江林化妆品门市部侵害商标权纠纷
19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公报》 2024年第3期41-48,共8页
【裁判要旨】商标侵权案件中,被诉侵权人的合法来源抗辩成立应当具备主、客观两方面要件,客观要件为被诉侵权商品系由销售者合法取得,主观要件为销售者不知道或不应当知道被诉侵权商品构成侵权,主、客观要件相互联系,不可分割,并且客观... 【裁判要旨】商标侵权案件中,被诉侵权人的合法来源抗辩成立应当具备主、客观两方面要件,客观要件为被诉侵权商品系由销售者合法取得,主观要件为销售者不知道或不应当知道被诉侵权商品构成侵权,主、客观要件相互联系,不可分割,并且客观要件的举证对于主观要件具有推定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观要件 主观要件 合法取得 侵权人 裁判要旨 合法来源抗辩 望都县 侵害商标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家琼与湖北省宜昌市伍家岗区人民政府未登记房屋认定案
20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公报》 2024年第12期36-44,共9页
【裁判要旨】市、县级人民政府对征收范围内未登记建筑作出的认定意见,对被征收人获得行政补偿的合法权益产生实际影响的,其法律效果可被后续的行政补偿行为吸收。被征收人依法对市、县级人民政府作出的补偿决定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对... 【裁判要旨】市、县级人民政府对征收范围内未登记建筑作出的认定意见,对被征收人获得行政补偿的合法权益产生实际影响的,其法律效果可被后续的行政补偿行为吸收。被征收人依法对市、县级人民政府作出的补偿决定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对被征收人就认定意见提起的诉讼可不予立案。市、县级人民政府对未登记建筑作出认定意见后,被征收人与房屋征收部门不能达成补偿协议,市、县级人民政府也未及时作出补偿决定的,被征收人难以通过其他法定途径解决争议,其就认定意见单独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予立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征收人 县级人民政府 行政补偿 房屋征收 提起诉讼 未登记 补偿行为 裁判要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