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澳大利亚冷空气活动与西北太平洋台风频次的关系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吴胜安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41-648,共8页
利用中国气象局《台风年鉴》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分析1968—2006年北半球夏季(6—9月)澳大利亚冷空气活动与西北太平洋夏季台风频次(WNPSTYF)的关系,并研究其影响的可能机制。结果表明,夏季澳大利亚东部对流层经向风年际增量变化... 利用中国气象局《台风年鉴》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分析1968—2006年北半球夏季(6—9月)澳大利亚冷空气活动与西北太平洋夏季台风频次(WNPSTYF)的关系,并研究其影响的可能机制。结果表明,夏季澳大利亚东部对流层经向风年际增量变化与WNPSTYF年际增量变化呈显著正相关;西太平洋近赤道区对流层上层纬向风年际增量与同期WNPSTYF年际增量呈显著负相关。澳大利亚冷空气活动影响WNPSTYF的可能机理是:当澳大利亚东部从对流层低层至上层的经向风年际增量有南风异常时(此时澳大利亚西侧对流层上层有年际增量的北风异常),冷空气在向低纬移动过程中受热上升,同时因柯氏力向左偏转,并在对流层上层向中纬度辐散,导致110~160°E区间的南半球近赤道附近对流层上层纬向风年际增量的偏北东风异常;由于赤道上空大气运动的无旋转特性及连续性,北半球也会出现同向的纬向风年际增量异常。赤道附近对流层上层纬向风年际增量的东风异常产生纬向风的经向切变,使对流层上层出现涡度年际增量的负异常;对流层上层涡度年际增量负异常的抽吸作用导致对流层低层出现涡度年际增量的正异常,利于台风生成,导致台风年际增量偏多。反之亦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学 联系 机理探讨 西北太平洋台风频次 澳大利亚冷空气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气候模式能够预测西北太平洋台风活动的气候背景吗? 被引量:11
2
作者 郎咸梅 王会军 《科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4期1702-1708,共7页
首先利用1948~2004年观测和再分析资料分析了西北太平洋(WNP)台风频次与夏季平均纬向风垂直风切变、外逸长波辐射以及对流层高、低空散度场之间的相关关系,表明台风发生频次与三者在台风发生源区都存在密切关系,因而对西北太平洋台风... 首先利用1948~2004年观测和再分析资料分析了西北太平洋(WNP)台风频次与夏季平均纬向风垂直风切变、外逸长波辐射以及对流层高、低空散度场之间的相关关系,表明台风发生频次与三者在台风发生源区都存在密切关系,因而对西北太平洋台风活动异常具有显著的预测意义.然后,利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的9层全球大气环流格点模式(IAP9L-AGCM)进行了34a(1970~2003年)集合回报试验,考察了该模式对台风源区纬向风垂直切变以及对流层低层散度场的预测能力.结果表明,前者回报结果与实测间的时间相关系数可达0.70,后者回报结果与实测间的空间相关系数达0.62,这说明模式对WNP台风活动中主要相关大尺度环境场具有较大的气候预测潜力,从而有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西北太平洋台风活动异常的实时气候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太平洋台风频次 IAPOL—AGCM 集合回报 可预测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