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AHM赋权联合TOPSIS法的西妥昔单抗注射液用药合理性评价
1
作者 梁国栋 张威峰 +1 位作者 葛明明 范娟 《中国药业》 2025年第4期32-36,共5页
目的 为临床合理使用西妥昔单抗注射液提供参考。方法 以西妥昔单抗注射液药品说明书为基础,并以其国内外诊疗指南为依据,结合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Pub Med数据库等相关文献及医院临床用药实际情况,制订... 目的 为临床合理使用西妥昔单抗注射液提供参考。方法 以西妥昔单抗注射液药品说明书为基础,并以其国内外诊疗指南为依据,结合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Pub Med数据库等相关文献及医院临床用药实际情况,制订该药的药物利用评价(DUE)标准。通过医院信息系统(HIS)随机抽取2021年10月至2023年10月以西妥昔单抗注射液治疗的住院患者病历239份,基于属性层次模型(AHM)赋权法联合优劣解距离(TOPSIS)法计算相对接近程度(Ci),评价患者用药合理性。结果 共设定11个评价指标,分别为体力状况、适应证、用法用量、配伍禁忌、注意事项、禁忌证、联合用药、临床疗效评价、不良反应监测与处理、用药监护、医师权限,权重值分别为6.468%,13.930%,16.418%,5.970%,9.950%,3.980%,7.463%,10.448%,9.453%,12.935%,2.985%。239份病例的Ci介于38%~100%,其中≥80%(合理)161例(67.36%),60%~<80%(基本合理)55例(23.01%),<60%(不合理)23例(9.62%);不合理用药主要集中在用法用量、适应证、不良反应监测与处理等方面。结论 AHM赋权联合TOPSIS法能很好地反映西妥昔单抗注射液用药合理性,且结果直观、准确,可为优化其临床用药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属性层次模型赋权法 优劣解距离法 西妥昔单抗注射液 药物利用评价 合理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和解剂联合西妥昔单抗注射液治疗肝胆湿热型晚期胆囊癌的疗效及对患者生存质量、化疗毒副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吴若晨 徐文江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22年第11期998-1002,1011,共6页
目的:探讨和解剂联合西妥昔单抗注射液治疗肝胆湿热型晚期胆囊癌的疗效及对患者生存质量、化疗毒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153例晚期胆囊癌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51例,3组患者均给予吉西他滨^(+)... 目的:探讨和解剂联合西妥昔单抗注射液治疗肝胆湿热型晚期胆囊癌的疗效及对患者生存质量、化疗毒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153例晚期胆囊癌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51例,3组患者均给予吉西他滨^(+)奥沙利铂化疗联合靶向治疗。在此基础上,西妥昔单抗组患者给予西妥昔单抗注射液,和解剂组患者给予和解剂治疗,联合组患者给予和解剂联合西妥昔单抗注射液。比较3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治疗1个和2个周期后中医证候积分、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19-9(CA19-9)、糖类抗原242(CA242)、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T细胞亚群(CD3^(+)、CD4^(+)/CD8^(+))、免疫球蛋白(Ig)A、IgM、IgG、Karnofsky功能状态(KPS)评分、微小RNA-187(miR-187)、微小RNA-143(miR-143)、毒副反应。结果:联合组、西妥昔单抗组患者疾病控制率(78.43%、76.47%)高于和解剂组(52.94%)(P<0.05);联合组患者治疗1个、2个周期后胁肋胀痛、腹胀厌食、灼热、口苦中医证候积分低于西妥昔单抗组、和解剂组(P<0.05);联合组患者治疗1个、2个周期后CA19-9、CA242、CEA、CA125低于西妥昔单抗组、和解剂组,且西妥昔单抗组低于和解剂组(P<0.05);联合组、和解剂组患者治疗2个周期后CD3^(+)、CD4^(+)/CD8^(+)、IgA、IgM、IgG、KPS评分高于西妥昔单抗组(P<0.05);联合组患者治疗1个、2个周期后miR-143高于西妥昔单抗组、和解剂组,且西妥昔单抗组高于和解剂组(P<0.05);联合组患者治疗1个、2个周期后miR-187低于西妥昔单抗组、和解剂组,且西妥昔单抗组低于和解剂组(P<0.05);联合组患者白细胞下降(7.84%)、血小板下降发生率(7.84%)与和解剂组白细胞下降(5.88%)、血小板下降发生率(5.88%)低于西妥昔单抗组(27.45%、25.49%)(P<0.05)。结论:和解剂联合西妥昔单抗注射液治疗肝胆湿热型晚期胆囊癌,能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增强疗效,改善机体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促进病情好转,减少毒副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癌 和解剂 西妥昔单抗注射液 生存质量 化疗毒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妥昔单抗注射液治疗晚期肿瘤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3
3
作者 陈丽富 何冰 陈秀云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7年第13期1632-1633,共2页
目的探讨新药西妥昔单抗注射液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护理方法。方法对5例接受西妥昔单抗注射液治疗的患者,在使用该药前针对不同病人的心理特点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使用时严格按照西妥昔单抗注射液的应用程序和方法做好药物的... 目的探讨新药西妥昔单抗注射液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护理方法。方法对5例接受西妥昔单抗注射液治疗的患者,在使用该药前针对不同病人的心理特点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使用时严格按照西妥昔单抗注射液的应用程序和方法做好药物的保管、配制、输注的护理,在用药过程中严格按要求调整输液速度,严格观察不良反应的发生,及时作出处理和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5例接受治疗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的毒副反应。结论使用西妥昔单抗注射液只要护理得当可以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妥昔单抗注射液 晚期肿瘤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妥昔单抗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查法
4
作者 孙艳 白林 +1 位作者 王晓蕾 陆璐 《中国药师》 CAS 2009年第9期1240-1241,共2页
目的:建立西妥昔单抗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方法:按《中国药典》2005年版附录细菌内毒素检查法要求进行试验。结果:西妥昔单抗注射液(2.0mg·ml^(-1))稀释2.5倍(0.8mg·ml^(-1))后对鲎试剂反应无干扰作用。结论:细菌内毒... 目的:建立西妥昔单抗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方法:按《中国药典》2005年版附录细菌内毒素检查法要求进行试验。结果:西妥昔单抗注射液(2.0mg·ml^(-1))稀释2.5倍(0.8mg·ml^(-1))后对鲎试剂反应无干扰作用。结论:细菌内毒素检查法适用于检测西妥昔单抗注射液中的内毒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鲎试剂 干扰试验 细菌内毒素检查 西妥昔单抗注射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例口腔癌患者使用西妥昔单抗注射液的护理体会
5
作者 陶静 毕小琴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16年第5期118-119,共2页
总结了应用西妥昔单抗治疗口腔癌的2例患者的护理体会,包括心理护理与治疗前的指导、化疗前护理、用药时的护理及副反应的护理,认为使用西妥昔单抗积极治疗并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能降低并发症,促进患者治疗顺利完成。
关键词 口腔癌 西妥昔单抗注射液 护理体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肠癌患者应用西妥昔单抗注射液后谷丙转氨酶变化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丛占杰 张晓伟 孙洪帅 《中国当代医药》 2011年第2期145-145,148,共2页
目的:研究临床试验用药西妥昔单抗注射液1例患者应用后对谷丙转氨酶的影响。方法:晨起嘱患者空腹,采静脉血,带血凝后分离出血清,应用美国进口全自动生化分析DXC800检测肝功谷丙转氨酶,试剂应用美国进口原装配套试剂。结果:该患者应用西... 目的:研究临床试验用药西妥昔单抗注射液1例患者应用后对谷丙转氨酶的影响。方法:晨起嘱患者空腹,采静脉血,带血凝后分离出血清,应用美国进口全自动生化分析DXC800检测肝功谷丙转氨酶,试剂应用美国进口原装配套试剂。结果:该患者应用西妥昔单抗注射液前查肝功谷丙转氨酶正常为22.0U/L,应用3d后查肝功仪器报警为谷丙转氨酶吸光度低,后尝试把血清稀释四倍重新检测谷丙转氨酶为26U/L正常。结论:通过查阅有关于西妥昔单抗注射液文献没有报道西妥昔单抗注射液对患者谷丙转氨酶的影响,所以通过对该例患者谷丙转氨酶检测的分析,为临床试验用药西妥昔单抗注射液的应用提供一些参考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试验 西妥昔单抗注射液 谷丙转氨酶 吸光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癌患者使用西妥昔单抗注射液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忠政 黄志超 罗尔灵 《北方药学》 2022年第3期31-33,共3页
目的:探讨口腔癌患者使用西妥昔单抗注射液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对我院收治的78例口腔癌患者进行分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药物进行治疗,试验组接受西妥昔单抗注射液治疗,对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后的卡氏(KPS)... 目的:探讨口腔癌患者使用西妥昔单抗注射液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对我院收治的78例口腔癌患者进行分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药物进行治疗,试验组接受西妥昔单抗注射液治疗,对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后的卡氏(KPS)评分、疼痛(NR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sIL-2R血清水平、周处血NK细胞活性、T淋巴细胞亚群、白介素细胞-2(IL-2)、IgG、IgA、IgE、IgM的变化情况、疼痛缓释效果情况、满意度情况进行观察。结果:治疗前,两组相关指标未表现出显著的差异性(P>0.05);治疗后,试验组的KP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周处血NK细胞活性、CD8^(+)、IgG、IgA、IgE、IgM明显提升,NRS评分、CD3^(+)、CD4^(+)、CD4^(+)/CD8^(+)、IL-2、sIL-2R血清水平明显降低,并且试验组的疼痛总缓释率与满意度明显较高,两组比较具有较大的差异性(P<0.05)。结论:口腔癌患者使用西妥昔单抗注射液的临床治疗具有良好的效果,不仅能够提升KP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周处血NK细胞活性、CD8^(+)、IgG、IgA、IgE、IgM、疼痛总缓释率与满意度,同时可降低NRS评分、CD3^(+)、CD4^(+)、CD4^(+)/CD8^(+)、IL-2、sIL-2R血清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癌 西妥昔单抗注射液 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首次输注西妥昔单抗注射液病人的观察与护理
8
作者 刘颖 《全科护理》 2009年第5期466-467,共2页
关键词 西妥昔单抗注射液 恶性肿瘤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伊立替康和西妥昔单抗治疗晚期直肠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刘敏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15年第10期1255-1258,共4页
目的研究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伊立替康和西妥昔单抗治疗晚期直肠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5月武汉市第八医院收治的晚期直肠癌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在每个化疗周期的第1、8、1... 目的研究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伊立替康和西妥昔单抗治疗晚期直肠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5月武汉市第八医院收治的晚期直肠癌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在每个化疗周期的第1、8、15天静脉滴注盐酸伊立替康注射液,90 mg/m2,滴注时间30~90 min,同时静脉滴注西妥昔单抗注射液,首次剂量是400 mg/m2,滴注时间大于2 h,然后每周250 mg/m2,滴注时间大于1 h。治疗组在对照组化疗基础上静脉滴注参芪扶正注射液,250 m L/次,1次/d,化疗前3 d开始使用,连续使用14 d。每4周为1个化疗周期。连续治疗2个化疗周期后评定疗效。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CD4+CD25+调节性T细胞、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2(IL-12)及生活质量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37.5%、6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CD4+CD25+细胞、IL-12、TNF-α降低,治疗组CD4+CD25+细胞显著降低,IL-12、TNF-α升高,同组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心理评分、躯体评分、认知评分、社会评分、角色评分均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心理评分、躯体评分、认知评分、社会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伊立替康和西妥昔单抗治疗晚期直肠癌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调节患者的免疫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芪扶正注射液 盐酸伊立替康注射液 西妥昔单抗注射液 直肠癌 CD4+CD25+细胞 肿瘤坏死因子α
原文传递
康艾注射液联合西妥昔单抗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颖 邵玲玲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17年第9期1746-1749,共4页
目的探讨康艾注射液联合西妥昔单抗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于青岛市商业职工医院进行治疗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76例,根据治疗方案的差别分为对照组(38例)和治疗组(38例)。对照组患者静脉滴注西妥昔单... 目的探讨康艾注射液联合西妥昔单抗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于青岛市商业职工医院进行治疗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76例,根据治疗方案的差别分为对照组(38例)和治疗组(38例)。对照组患者静脉滴注西妥昔单抗注射液,初始剂量为400 mg/(m2·周),滴速≤5 m L/min,滴注时间120 min,然后维持250 mg/(m^2·周)。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静脉滴注康艾注射液,40 m 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 L,1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6周。评价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生存质量改善情况、血清学指标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的客观缓解率(ORR)和临床获益率(CBR)分别为28.95%%、52.63%,均分别显著低于治疗组的50.00%、73.68%,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改善率为68.42%,显著低于治疗组的92.1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明显降低,而IL-2和干扰素-γ(IFN-γ)水平明显增高,同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上述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艾注射液联合西妥昔单抗可有效提高晚期结直肠癌患者机体免疫功能,并可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艾注射液 西妥昔单抗注射液 晚期结直肠癌 客观缓解率 临床获益率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原文传递
西妥昔单抗联合FOLFOX4方案治疗转移性大肠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胡剑平 毛岸荣 +1 位作者 辛海贝 黄河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17年第3期500-504,共5页
目的探讨西妥昔单抗注射液联合FOLFOX4方案治疗转移性大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5年12月解放军第八五医院收治的转移性大肠癌患者75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全部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7例)和治疗组(38例)。对照组给予FOLFOX4方... 目的探讨西妥昔单抗注射液联合FOLFOX4方案治疗转移性大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5年12月解放军第八五医院收治的转移性大肠癌患者75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全部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7例)和治疗组(38例)。对照组给予FOLFOX4方案治疗:第1天静脉滴注注射用奥沙利铂,85 mg/m^2加入到5%葡萄糖溶液250 m L中;在治疗第1、2天静脉滴注氟尿嘧啶注射液,300 mg/m^2加入到生理盐水250 m L中;在第1、2天静脉滴注亚叶酸钙注射液,400mg/m^2加入到生理盐水250 m L中。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静脉滴注西妥昔单抗注射液500 mg/m^2,首次静脉滴注时间>2 h,其后静脉滴注时间>1 h,1次/周。2周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均治疗4个疗程。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肿瘤标志物水平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40.5%、52.6%,疾病控制率分别为70.3%、89.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水平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的下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治疗组皮疹总发生率分别为8.11%、34.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其他不良反应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西妥昔单抗注射液联合FOLFOX4方案治疗转移性大肠癌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安全性好,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妥昔单抗注射液 注射用奥沙利铂 氟尿嘧啶注射液 亚叶酸钙注射液 转移性大肠癌 癌胚抗原 糖类抗原199
原文传递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西妥昔单抗和FOLFIRI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彭晓辉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17年第3期509-513,共5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联合西妥昔单抗注射液和FOLFIRI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天津市公安医院收治的晚期结直肠癌化疗患者的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静脉... 目的探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联合西妥昔单抗注射液和FOLFIRI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天津市公安医院收治的晚期结直肠癌化疗患者的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静脉滴注西妥昔单抗注射液,首次剂量400 mg/m^2,维持剂量250 mg/m^2;并在西妥昔单抗治疗结束后60 min开始进行FOLFIRI方案:治疗第1天静脉滴注盐酸伊立替康注射液,180 mg/m^2加入到生理盐水250 m L中;治疗第1、2天静脉滴注亚叶酸钙注射液,200 mg/m^2加入到生理盐水250 m L中;治疗第1天静脉推注氟尿嘧啶注射液,400 mg/m^2,然后2 400 mg/m^2持续静脉泵入。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滴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15 mg加入到生理盐水500m L中,连续治疗10 d。两组患者均以2周为1个疗程,治疗4个疗程。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免疫功能和肿瘤标志物水平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客观反应率(ORR)分别为45.0%、67.5%,疾病控制率(DCR)分别为85.0%、9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D^(4+)、CD^(4+)/CD^(8+)均显著升高,而CD^(8+)均显著下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水平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的下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期(OS)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联合西妥昔单抗注射液和FOLFIRI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改善免疫功能,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 西妥昔单抗注射液 盐酸伊立替康注射液 亚叶酸钙注射液 氟尿嘧啶注射液 晚期结直肠癌 CD^4+ CD^8+ CD^4+/CD^8+ 癌胚抗原 糖类抗原199
原文传递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易穿刺落屑药品调配方法优化
13
作者 朱振茂 裘齐宁 +2 位作者 吴诗颖 彭罡 严大鹏 《中国药业》 2025年第5期15-17,共3页
目的 优化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易穿刺落屑药品的调配方法。方法 以西妥昔单抗注射液和顺铂注射液为例,比较不同穿刺角度[针梗斜行穿刺法(A组)、针梗垂直穿刺法(B组)]和不同穿刺手法[二步斜行穿刺法(C组)、一步斜行穿刺法(D组)]对穿... 目的 优化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易穿刺落屑药品的调配方法。方法 以西妥昔单抗注射液和顺铂注射液为例,比较不同穿刺角度[针梗斜行穿刺法(A组)、针梗垂直穿刺法(B组)]和不同穿刺手法[二步斜行穿刺法(C组)、一步斜行穿刺法(D组)]对穿刺落屑率的影响,优化穿刺方法;在优化的方法条件下,比较16号针头(E组)与12号针头(F组)对穿刺落屑率的影响,以及抽吸西妥昔单抗注射液的时间。结果 A组的穿刺落屑率显著低于B组(P <0.05);C组的穿刺落屑率显著低于D组(P <0.05)。采用二步斜行穿刺法,E组的穿刺落屑率与F组相当(P> 0.05)。E组抽吸1瓶西妥昔单抗注射液的平均时间为(9.95±0.73)s,显著短于F组的(15.53±0.97)s(P <0.001)。结论 二步斜行穿刺法可减轻针尖斜面对瓶塞的切割作用,降低穿刺落屑率,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16号针头用于穿刺易落屑药品可同时实现低落屑率和高调配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 西妥昔单抗注射液 顺铂注射液 穿刺落屑 调配方法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颈部肿瘤患者放疗期间口咽细菌感染风险增加的护理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祁颖秋 徐德静 郑晓宇 《临床护理杂志》 2015年第5期18-21,共4页
目的探讨头颈部肿瘤患者放疗期间口咽部细菌感染风险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4年5月我科收治的122例头颈部肿瘤患者放疗期间的咽拭子细菌培养结果进行分析,有序Logistic多因素回归模型探讨感染菌种数的相关影... 目的探讨头颈部肿瘤患者放疗期间口咽部细菌感染风险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4年5月我科收治的122例头颈部肿瘤患者放疗期间的咽拭子细菌培养结果进行分析,有序Logistic多因素回归模型探讨感染菌种数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放疗期间晒拭子细菌阳性患者60例,占49.2%。50例检测到一种细菌,9例检测到2种细菌,1例检测到3种细菌。最多见的细菌为金葡菌,其次为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阴沟长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等。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使用西妥昔单抗、年龄及T分期是影响口腔感染菌种数量的显著因素。结论使用西妥昔单抗,年龄及T分期可能增加头颈部肿瘤患者放疗期间口咽部多重感染的风险。针对感染高危患者应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肿瘤 西妥昔单抗注射液 口咽细菌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