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合绝缘子无溢流覆冰增长数值模拟及自然覆冰试验验证 被引量:2
1
作者 迟明辰 胡玉耀 +3 位作者 蒋兴良 刘宗源 咸日常 刘晓阳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94-1703,共10页
绝缘子覆冰对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构成了严重威胁。目前,主要从试验角度定性解释伞裙结构对绝缘子覆冰形态、覆冰量的影响,少有基于覆冰增长机理的冰形数值模拟研究。因此以FXBW-35/70为研究对象,基于流体力学和热力学原理,计算分析... 绝缘子覆冰对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构成了严重威胁。目前,主要从试验角度定性解释伞裙结构对绝缘子覆冰形态、覆冰量的影响,少有基于覆冰增长机理的冰形数值模拟研究。因此以FXBW-35/70为研究对象,基于流体力学和热力学原理,计算分析了绝缘子表面冻结系数和对流换热系数的变化规律,建立了绝缘子无溢流覆冰增长三维数值模型,并进行了自然覆冰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冻结系数随着温度、水滴直径和液态水含量的升高而降低;对流换热系数随着风速的增大而增大。绝缘子无溢流覆冰增长方向与位置有关,杆径覆冰主要沿径向增长,而伞裙边缘覆冰沿径向和轴向2个方向增长。模型计算得到的绝缘子覆冰特征参数与试验的误差均在15%以内,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溢流湿增长 数值计算 对流换热系数 冻结系数 绝缘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参数对绝缘子表面覆冰增长的影响 被引量:23
2
作者 张志劲 蒋兴良 +3 位作者 胡建林 申强 陈凌 刘贵富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2418-2423,共6页
覆冰严重威胁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国内外对输电线路覆冰机理、增长过程和覆冰闪络特性开展了大量研究,但对绝缘子覆冰增长预测模型及相关试验研究甚少,因此开展了LXP-160玻璃绝缘子在不同覆冰环境参数下其表面覆冰增长的试验研究,分析... 覆冰严重威胁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国内外对输电线路覆冰机理、增长过程和覆冰闪络特性开展了大量研究,但对绝缘子覆冰增长预测模型及相关试验研究甚少,因此开展了LXP-160玻璃绝缘子在不同覆冰环境参数下其表面覆冰增长的试验研究,分析了温度、水滴颗粒直径(MVD)、风速等对绝缘子表面覆冰增长的影响,得到了采用旋转监测导体覆冰厚度d1、绝缘子表面覆冰厚度d或绝缘子覆冰质量m来表征绝缘子的覆冰程度之间的等价性关系。结果表明:水滴颗粒直径、风速越大或温度越低,绝缘子表面覆冰增长越快,其冰棱越长且越粗;温度对绝缘子覆冰类型有影响,当风速小于0.5m/s、液态水质量浓度110g/m3,MVD为130μm,温度小于-8°C时,绝缘子表面覆冰类型为雨凇,温度为-11°C时,绝缘子表面覆冰类型为硬雾凇;d1、d和m之间关系为d=0.684d11.09和m=0.828lnd1-1.186。研究结果可为揭示绝缘子覆冰机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缘子 环境参数 类型 覆冰增长 质量 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流体力学的不同型式绝缘子覆冰增长过程分析 被引量:19
3
作者 张志劲 黄海舟 +2 位作者 蒋兴良 胡建林 孙才新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35-43,共9页
为研究绝缘子覆冰过程动力学特性,基于拉格朗日法,通过求解复合绝缘子和空气动力型绝缘子外部气流的三维RANS控制方程和离散水滴控制方程,得到两种绝缘子外部的连续相流场和水滴运动轨迹;通过人工覆冰增长试验,对数值计算结果进行了验... 为研究绝缘子覆冰过程动力学特性,基于拉格朗日法,通过求解复合绝缘子和空气动力型绝缘子外部气流的三维RANS控制方程和离散水滴控制方程,得到两种绝缘子外部的连续相流场和水滴运动轨迹;通过人工覆冰增长试验,对数值计算结果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典型雨凇覆冰气象条件下,复合绝缘子迎风面和背风面的流场区别很大,背风侧流速极低,绕流和旋涡回流现象不明显;复合绝缘子覆冰主要存在于迎风面,背风面覆冰极少且无冰棱存在;空气动力型绝缘子背风侧流场流速仍较高,且旋涡回流现象明显,来流能很好地绕过钢帽到达绝缘子背风侧;空气动力型绝缘子迎风侧和背风侧的覆冰形态和增长差异不大;冰棱的出现进一步阻挡了来流并使流场湍动幅度增大。大风速下(>15m/s),绝缘子迎风面将形成冰柱面,绝缘子结构型式对覆冰形态影响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缘子 覆冰增长 流场 水滴运动轨迹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直径下导线覆冰增长特性 被引量:17
4
作者 陆彬 高山 +2 位作者 孙逊 罗保松 任禹丞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58-464,共7页
为研究导线覆冰湿增长与覆冰参数之间的关系,确定导线覆冰厚度的增长特性,在人工气候室内,对不同直径导线进行了覆冰试验研究。通过控制覆冰试验条件,得到大量不同直径导线覆冰厚度增长的试验数据,对试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得到导线覆冰... 为研究导线覆冰湿增长与覆冰参数之间的关系,确定导线覆冰厚度的增长特性,在人工气候室内,对不同直径导线进行了覆冰试验研究。通过控制覆冰试验条件,得到大量不同直径导线覆冰厚度增长的试验数据,对试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得到导线覆冰增长特性,并采用MATLAB覆冰预测仿真程序进行验证。分析了温度、风速、时间等因素对不同直径导线覆冰增长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直径导线覆冰厚度初始时刻增长较快,随着时间延长覆冰厚度呈现饱和趋势,且导线初始直径越小,增长量越大;在湿增长情况下,导线覆冰厚度与温度成反比;通过纵向对比试验数据和模型仿真发现,风速存在临界值使得导线达到最大覆冰增长速度,并且温度越低,临界风速值越大;存在导线覆冰最大直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直径导线 试验 湿增长 覆冰增长特性 模型 MATLA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P神经网络的输电线路覆冰增长模型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罗毅 姚毅 +2 位作者 李莺 王锴 邱玲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2年第1期63-66,共4页
分析了现有输电线路覆冰增长模型在预测中的不足以及神经网络对非线性映射变量表达的优越性,提出了一种基于Levenberg-Marquardt学习算法的BP神经网络的覆冰增长预测模型。通过实验获取的覆冰增长数据样本训练BP网络,利用收敛的网络进... 分析了现有输电线路覆冰增长模型在预测中的不足以及神经网络对非线性映射变量表达的优越性,提出了一种基于Levenberg-Marquardt学习算法的BP神经网络的覆冰增长预测模型。通过实验获取的覆冰增长数据样本训练BP网络,利用收敛的网络进行输电线路覆冰增长的预测,仿真实验误差1mm以下的有7组数据,远高于对比模型makkonoe模型的3组,验证了模型有效性,对输电线路的覆冰研究和预防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路 覆冰增长 BP神经网络 Levenberg—Marquardt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网络在输电线覆冰增长因素中的应用 被引量:3
6
作者 黄晶 罗晓曙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5-27,共3页
在分析影响输电线覆冰增长因素的基础上,利用数据挖掘中的BP(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方法,建立导线覆冰增长的BP神经网络模型。利用此模型研究不同因素对输电线覆冰增长的影响,将采集的数据样本训练BP神经网络,利用收敛的网络进行输... 在分析影响输电线覆冰增长因素的基础上,利用数据挖掘中的BP(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方法,建立导线覆冰增长的BP神经网络模型。利用此模型研究不同因素对输电线覆冰增长的影响,将采集的数据样本训练BP神经网络,利用收敛的网络进行输电导线覆冰增长的预测,研究结果对输电线路的覆冰预防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挖掘 BP神经网络 覆冰增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覆冰增长速度的覆冰在线监测系统动态预警方案研究与探讨 被引量:4
7
作者 曹敏 罗学礼 +2 位作者 石少勇 张志生 高尚飞 《南方电网技术》 2009年第B11期187-189,共3页
以覆冰在线监测系统的预警方式为对象,提出基于覆冰增长速度的动态报警方式,根据覆冰增长速度结合气象预报推算得出覆冰达到设计值所需的预警时间,从而对覆冰进行动态预测,为启动融冰措施提供依据。
关键词 输电线路 覆冰增长速度 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RF-LightGBM和微地形精细化天气预报的导线覆冰研究
8
作者 范强 肖书舟 +3 位作者 张厚荣 叶华洋 付鑫怡 吴建蓉 《电力大数据》 2024年第7期54-61,共8页
局地微地形产生的微气象环境是造成气象预报误差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导致覆冰预报准确性不高的主要原因。该研究利用高精度MODIS系统15 s(约500 m)地形数据驱动中尺度天气研究和预报(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WRF)模式,并使用... 局地微地形产生的微气象环境是造成气象预报误差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导致覆冰预报准确性不高的主要原因。该研究利用高精度MODIS系统15 s(约500 m)地形数据驱动中尺度天气研究和预报(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WRF)模式,并使用基于决策树的梯度提升框架(light gradient boosting machine,LightGBM)对WRF预报进行订正,通过局地个例评估订正后的覆冰预测效果。结果表明:在假设条件下,过冷液滴覆冰速率随温度降低先快速增加,后增长速率保持不变,且液滴粒径越大,完全冻结所需温度越低;WRF-LightGBM订正算法在山区微地形下有效提升了温度预报准确度,典型冬季寒潮条件下预测温度与实际温度的误差在2℃以内,预报准确率为76%;以典型区域杆塔覆冰为例,输入订正后的温度和相对湿度数据后,覆冰融化时段被消除,覆冰厚度曲线与实际基本一致,增长速率接近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细化预报 微地形 数值预报 LightGBM 导线 覆冰增长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力机组叶片覆冰数值模拟及其气动载荷特性研究 被引量:20
9
作者 郝艳捧 刘国特 +2 位作者 阳林 陈彦 李立涅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92-300,共9页
大规模的风电基地接入电网后,风力机组叶片覆冰造成的能量损失、机组的非计划停机,给电力系统调度运行带来巨大风险,严重影响了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本文根据k-ε模型计算了叶片周围的空气流场,采用拉格朗日法计算了过冷水滴运动轨迹得... 大规模的风电基地接入电网后,风力机组叶片覆冰造成的能量损失、机组的非计划停机,给电力系统调度运行带来巨大风险,严重影响了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本文根据k-ε模型计算了叶片周围的空气流场,采用拉格朗日法计算了过冷水滴运动轨迹得到风力机组叶片表面各个控制体的局部撞击系数,利用质量平衡和能量平衡方程求解控制体的覆冰质量,结合覆冰时间推进法模拟了叶片覆冰过程。验证结果表明,本文叶片冰型计算结果可为叶片覆冰提供有效预测。最后,构建了3维叶片覆冰模型,采用FLUENT计算了不同类型覆冰的厚度对发电机组转矩和功率损失的影响,仿真发现,雾凇覆冰对转矩和功率损失的影响小;雨凇覆冰使发电机组转矩下降大,造成功率损失大。结论表明,本文对电网的安全、稳定、高效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机组 叶片 过冷却水滴 覆冰增长 转矩 功率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力机翼型覆冰形态及其失速特性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刘国特 陈彦 阳林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024-1029,共6页
为研究风力机翼型覆冰形态及其失速特性,采用覆冰软件FENSAP计算风力机翼型的雾凇、雨凇覆冰形态。使用Fluent流体仿真软件计算覆冰前后空气流场,翼型升力系数、阻力系数。研究结果表明,风力机翼型雾凇覆冰呈规则流线形,雨凇覆冰呈角状... 为研究风力机翼型覆冰形态及其失速特性,采用覆冰软件FENSAP计算风力机翼型的雾凇、雨凇覆冰形态。使用Fluent流体仿真软件计算覆冰前后空气流场,翼型升力系数、阻力系数。研究结果表明,风力机翼型雾凇覆冰呈规则流线形,雨凇覆冰呈角状冰。覆冰后,翼型空气动力特性发生较大变化,其升力系数减小,阻力系数增大,失速攻角减小。雨凇加剧破坏翼型气动外形,对翼型升阻特性的影响最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机 翼型 覆冰增长 升力系数 阻力系数 失速攻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气象监测的输电线路覆冰动态过程估计模型 被引量:34
11
作者 庄文兵 祁创 +4 位作者 王建 于龙 张清川 熊小伏 刘泽青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4期87-94,共8页
导线覆冰与脱冰跳跃威胁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因此实现线路覆冰增长与脱冰跳跃动态过程实时趋势估计,对运维检修决策有很大意义。在现有覆冰增长与脱冰跳跃的影响因素研究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微气象监测数据的输电线路覆冰及脱冰跳跃发展... 导线覆冰与脱冰跳跃威胁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因此实现线路覆冰增长与脱冰跳跃动态过程实时趋势估计,对运维检修决策有很大意义。在现有覆冰增长与脱冰跳跃的影响因素研究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微气象监测数据的输电线路覆冰及脱冰跳跃发展趋势多时间尺度动态估计模型。以新疆电网某线路运行记录为例进行了建模分析,所提模型与实际运行结果及其他方法对比测试表明,该方法可较好地估计输电线路覆冰增长及脱冰跳跃过程,实用性强,可用于输电线路覆冰及脱冰跳跃监测、越限告警,作为电网调度运行及线路运维检修决策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路 覆冰增长 跳跃 微气象 状态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电线路覆冰与微气象参数和覆冰时间的研究 被引量:12
12
作者 尹晖 王晶晶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45-150,共6页
微气象对输电线路覆冰形成有着决定性的影响,而目前存在覆冰与微气象的相关性研究不全面、不深入的问题,因此研究与分析输电线路覆冰形成与微气象对防冰抗冰工作具有重大意义。针对上述问题,基于覆冰与微气象环境试验,采用控制变量法分... 微气象对输电线路覆冰形成有着决定性的影响,而目前存在覆冰与微气象的相关性研究不全面、不深入的问题,因此研究与分析输电线路覆冰形成与微气象对防冰抗冰工作具有重大意义。针对上述问题,基于覆冰与微气象环境试验,采用控制变量法分别研究了覆冰质量增长与环境温度、风速、降水量及覆冰时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覆冰质量增长与环境温度、风速及降水量呈类似抛物线的函数关系,同时这种关系也决定了必然存在一个最有利于形成覆冰的环境温度值、风速值及降水量;并且在相同的微气象条件下,覆冰增长速度保持恒定,与覆冰时间无关,仅与微气象参数的改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试验 控制变量法 质量增长 微气象 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环境下输电导线同时带电压和电流覆冰试验研究 被引量:13
13
作者 胡建平 陆佳政 +1 位作者 方针 蒋正龙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760-767,共8页
现有输电导线覆冰试验在非线路运行工况下进行,不能模拟输电线路的真实覆冰特性,为此对高电压和大电流发生器进行隔离和绝缘改造,研制了可同时输出最高电压400 kV和最大电流1 500 A的覆冰试验装置。在自然环境下对LGJ–460/60和LGJ–630... 现有输电导线覆冰试验在非线路运行工况下进行,不能模拟输电线路的真实覆冰特性,为此对高电压和大电流发生器进行隔离和绝缘改造,研制了可同时输出最高电压400 kV和最大电流1 500 A的覆冰试验装置。在自然环境下对LGJ–460/60和LGJ–630/55导线开展了同时带电压和电流覆冰增长试验,得到了覆冰厚度和密度随电压、电流变化的曲线,提出了导线带电覆冰增长模型。试验结果表明:运行电流产生的焦耳热可以通过降低水滴冻结速度抑制覆冰增长;当导线表面电场较小时,电压升高使覆冰水滴极化带电和运动速度加快,从而加速覆冰增长;当电场较大时,导线周围出现电晕和离子束,电晕电流加热及离子与水分子碰撞使覆冰增长随电压升高而减慢;且电场会使冰层表面出现毛刺状的冰树枝,覆冰密度随电压的增加逐渐减小。试验结果能够为重冰区运行输电线路抗冰设计及改造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试验 带电压和电流 输电导线 厚度 覆冰增长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一次冻雨过程中电线积冰厚度模拟 被引量:14
14
作者 杜骦 周宁 +4 位作者 韩永翔 李哲 陆正奇 龚建福 刘唯佳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41-650,共10页
利用WRF中尺度数值模式并耦合Jones积冰厚度模型,对河南省2010年2月8-11日的冻雨过程进行了大气环流分析以及电线积冰厚度的模拟。研究结果显示:(1)在河南大部和安徽北部,冷暖气团在此交汇且出现强逆温层,满足了冻雨产生的天气条件:(2)... 利用WRF中尺度数值模式并耦合Jones积冰厚度模型,对河南省2010年2月8-11日的冻雨过程进行了大气环流分析以及电线积冰厚度的模拟。研究结果显示:(1)在河南大部和安徽北部,冷暖气团在此交汇且出现强逆温层,满足了冻雨产生的天气条件:(2)模拟的降水场和10 m高度风向风速均与观测相当,但模拟降水中心强度略大:(3)模拟电线积冰在地面温度低于0℃时出现并快速增长。在积冰增长及维持阶段,垂直方向温度与水合物的模拟结果显示高低空配置与积冰厚度的变化趋势相吻合。积冰首先出现在伏牛山以北地区,随时间推移,积冰向伏牛山外围的东南部扩展。模拟的范围和积冰厚度演变大体上与观测值吻合,证明该模式可用于河南地区的积冰预测。(4)部分地区仍存在积冰厚度模拟值偏大的现象,其原因可能来自地形模拟精度较粗、模拟风速偏大、风向与电线夹角理想化以及Jones积冰模型阈值范围较小等因素,这表明耦合了Jones积冰厚度的WRF模式虽然有一定的模拟能力,但仍需要进一步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线积厚度 WRF模式 中尺度模拟 覆冰增长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