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欧洲选择”到“文明选择”--俄罗斯“观念转向”及其对欧盟政策影响
1
作者 吕萍 《俄罗斯学刊》 2025年第1期5-36,共32页
普京就任新一届总统后签署命令通过了《俄罗斯联邦历史教育领域国家政策的基础》,重申俄罗斯是文明国家。随着俄欧关系的逐步恶化,俄罗斯的身份认同开始逐步从欧洲文明一部分的欧洲国家转变为“向东转”的欧洲国家,最终在对乌克兰实施... 普京就任新一届总统后签署命令通过了《俄罗斯联邦历史教育领域国家政策的基础》,重申俄罗斯是文明国家。随着俄欧关系的逐步恶化,俄罗斯的身份认同开始逐步从欧洲文明一部分的欧洲国家转变为“向东转”的欧洲国家,最终在对乌克兰实施特别军事行动后与欧洲“决裂”,宣布自己为文明国家。在大力推动“向东转”战略、俄乌冲突尚未结束、欧盟制裁仍在加码的背景下,“文明国家”身份的认定从反映俄罗斯文明特色和强化俄罗斯民族意识的概念上升为带有意识形态色彩的身份认同,解决了俄罗斯面临的迫切的身份认同危机问题,有助于俄罗斯统一观念,避免在东西方之间无所适从,重新确定国家在国际上的地位,并使其对西方霸权和现有国际秩序的反抗更加合理。然而,由于根深蒂固的欧洲中心主义思想以及不愿完全依赖中国等因素,俄罗斯仍然希望实现俄欧关系正常化,并在坚持国家利益的前提下发展双方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罗斯 文明国家 欧盟 文明选择 欧洲选择 观念转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媒介变革与史学观念转向:新媒体语境下中国动画电影研究的方法与视野 被引量:2
2
作者 刘迅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54-58,共5页
中国动画电影历史短暂,相关理论研究成果较少。新媒体时代,媒介变革促使我们对中国动画电影的研究方法与观察视野进行重新勾勒。本文试从动画电影“后理论”史学观念转向重新定位中国动画电影研究的方法,提出将比较艺术学、叙述学、电... 中国动画电影历史短暂,相关理论研究成果较少。新媒体时代,媒介变革促使我们对中国动画电影的研究方法与观察视野进行重新勾勒。本文试从动画电影“后理论”史学观念转向重新定位中国动画电影研究的方法,提出将比较艺术学、叙述学、电影工业美学研究方法论引介形成中国动画“新史学”理论;运用动画电影工业化、传统文化资源“现代转化”、动画电影工业美学创新等新视野,完成新媒体语境下中国动画电影从传统动画电影史学论说向开放多元史学论说的学术转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变革 动画“后理论”史学观念转向 研究方法 研究视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财经专业诚信教育的观念转向与路径创新——基于“大思政”视角 被引量:2
3
作者 王妍 李文亮 虞晨阳 《财会通讯》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1期166-171,共6页
“大思政”理念的核心内涵就在于对“大”的阐释,“大”体现在系统性、互动性、泛在性三个主要特征。以“大思政”理念观照财经专业诚信教育,需要实现从“独角戏”到“合奏曲”、从“小个体”到“大时代”、从“单向度”到“多场域”、... “大思政”理念的核心内涵就在于对“大”的阐释,“大”体现在系统性、互动性、泛在性三个主要特征。以“大思政”理念观照财经专业诚信教育,需要实现从“独角戏”到“合奏曲”、从“小个体”到“大时代”、从“单向度”到“多场域”、从“单薄型”到“广博型”、从“同质化”到“显个性”等五个转向;通过开放办学实现教育主体的多元化,通过主题融入实现教育内容的丰富化,通过多维联动实现教育场域的立体化,通过共建共享实现教育资源的鲜活化,通过立足学科实现教育方法的特色化。此外,如何调动专业课教师的诚信育人积极性,如何实现学校与社会各方的常态化诚信教育合作,如何有效评价诚信教育的实际效果是财经专业诚信教育创新中的几个难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思政 财经专业诚信教育 观念转向 路径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象写实绘画的观念转向 被引量:1
4
作者 李陈辰 《今传媒》 2020年第8期151-152,共2页
在图像时代的当代语境中,具象写实绘画越来越被边缘化,如何建构独立的写实绘画语言和对问题的反思和追问是值得具象写实绘画深入研究的。在历史和当下、东方和西方、哲学与艺术不断流变的碰撞中,对于现今新观念的探索和对现实遭遇观照... 在图像时代的当代语境中,具象写实绘画越来越被边缘化,如何建构独立的写实绘画语言和对问题的反思和追问是值得具象写实绘画深入研究的。在历史和当下、东方和西方、哲学与艺术不断流变的碰撞中,对于现今新观念的探索和对现实遭遇观照的研究在当下对具象写实绘画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时代 具象写实绘画 模仿 观念转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个转向: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改进的应有之义——从《天上的街市》教学实践对比观察说起
5
作者 黎炳晨 陈辞 《中学语文》 2025年第1期49-53,共5页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颁布已两年有余,但新课标的颁布实施与新课标理念的有效转化无法等同而言,新课标理念真正落地取决于初中语文教学改进的成效。在新课标背景下,语文教学应将“能力本位”转化为“素养本位”,将“抽象...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颁布已两年有余,但新课标的颁布实施与新课标理念的有效转化无法等同而言,新课标理念真正落地取决于初中语文教学改进的成效。在新课标背景下,语文教学应将“能力本位”转化为“素养本位”,将“抽象的教学目标”转化为“情境性的任务驱动”,将“零散的单篇课文教学”转化为“结构化的单元教学”,将“点状式学习”转化为“立体式学习”,以促进学生深情投入课堂活动,深度建构认知图式,深刻觉解学科规律,进而培养学科核心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课标 初中语文 教学改进 观念转向《天上的街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体西用”:清末民国书籍设计观念的转向 被引量:3
6
作者 蔡顺兴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05-112,共8页
作为清末知识精英重要的思想观念,"中体西用"有着西学启蒙、自强图存的深远影响,直至民国,这一观念依旧余风犹存。据此,"中体西用"对清末民国书籍设计观念的转向,起到了决定性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引... 作为清末知识精英重要的思想观念,"中体西用"有着西学启蒙、自强图存的深远影响,直至民国,这一观念依旧余风犹存。据此,"中体西用"对清末民国书籍设计观念的转向,起到了决定性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引动线装书向洋装书的形制转化;二是促使线装书的"素封面"转为图像化封面;三是引导洋装书封面设计逐渐形成"西式结构,中西元素"的发展模式,从而使得以欧洲形制为标准的洋装书设计,成为中国现代书籍构形的主流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体西用” 清末民初 书籍形制 设计观念转向 封面图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消费视域下文创设计的观念转向
7
作者 荆伟 《艺术教育》 2022年第3期224-227,共4页
基于数字技术、新社交媒介和商业模式线上线下融合的驱动,文创产品设计研发在重塑新消费关系和消费行为的背景下,成为了文旅产业发展的新高地。其趋势呈现出从主流化到个性化、从高科技化到体验化、从大众化到定制化、从国际化到在地化... 基于数字技术、新社交媒介和商业模式线上线下融合的驱动,文创产品设计研发在重塑新消费关系和消费行为的背景下,成为了文旅产业发展的新高地。其趋势呈现出从主流化到个性化、从高科技化到体验化、从大众化到定制化、从国际化到在地化的渐变特征,也显示出拓展和优化精神文化消费是大势所趋。文章旨在探讨在新消费的背景下,亟待关注与践行的文创设计观念转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消费 文创设计 观念转向
原文传递
革命的发生与成仿吾文学观念的转向 被引量:1
8
作者 李佳奇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34-40,共7页
基于对社会现实的感知,对新文学界现状的认识及外来文艺思潮的影响,成仿吾经历了从科学兴国到文学救国,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进而投身革命教育工作由文学家转向为革命家的历程。其文学观念由“自我”转向“社会”,由“启蒙”转向“革命... 基于对社会现实的感知,对新文学界现状的认识及外来文艺思潮的影响,成仿吾经历了从科学兴国到文学救国,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进而投身革命教育工作由文学家转向为革命家的历程。其文学观念由“自我”转向“社会”,由“启蒙”转向“革命”,表现出文学“为人生”与“为艺术”,文学“为革命”,文学“为民族解放事业”的转向。成仿吾文学观念在不同阶段的转向具有内在一致性,对严峻的革命现实的忧患意识与关怀意识统一于转向的各个时期。其转向在深层次上体现的是五四知识分子面对现实苦难的本能选择,反映的是一代知识分子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文学基本路向的认识与思考。以成仿吾为代表的五四知识分子将个人命运与民族国家命运相结合,以社会需求为首要,赋予文学新的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仿吾 文学观念转向 文学革命 革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博物馆“以观众为中心”观念的再理解 被引量:28
9
作者 周婧景 《中国博物馆》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8-36,127,共10页
"以观众为中心"的新动向,正在为我国博物馆人所熟稔并接受,应在回溯"以观众为中心"观念诞生历程的基础上,从浅层、中层和深层三维度对该观念进行再讨论,重新理解这一观念。认识"人如何利用物"的问题是其... "以观众为中心"的新动向,正在为我国博物馆人所熟稔并接受,应在回溯"以观众为中心"观念诞生历程的基础上,从浅层、中层和深层三维度对该观念进行再讨论,重新理解这一观念。认识"人如何利用物"的问题是其灵魂所在,以助推我国的观念重置与实践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物馆 以观众为中心 公共服务 传播 观念转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轻罪治理的观念转变与路径选择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振华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5期59-68,共10页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要求刑法在未来的社会治理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积极刑法观的确立兼具现实基础和理论依据。结合国外处理轻微犯罪的立法和实践经验,适时转变罪刑观念、增设轻罪罪名、完善轻罪治理体系,用刑法规范为社会...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要求刑法在未来的社会治理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积极刑法观的确立兼具现实基础和理论依据。结合国外处理轻微犯罪的立法和实践经验,适时转变罪刑观念、增设轻罪罪名、完善轻罪治理体系,用刑法规范为社会公众提供行为准则应成为刑事法治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罪刑观念转向 积极刑法观 轻罪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较教育中的话语制度主义:一种连接全球与地方的理论考察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帅杰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6-63,共18页
话语制度主义作为比较教育中新制度主义“第五种”理论体系,强调将观念与话语的内容及其交互过程作为阐释制度和政策变迁的主要分析视角,不仅对比较教育中既有研究理论做出回应,也让比较教育能够在当今教育改革受国际社会动态发展影响... 话语制度主义作为比较教育中新制度主义“第五种”理论体系,强调将观念与话语的内容及其交互过程作为阐释制度和政策变迁的主要分析视角,不仅对比较教育中既有研究理论做出回应,也让比较教育能够在当今教育改革受国际社会动态发展影响的现实情景中展开研究。在比较教育中,话语制度主义能够揭示出全球与地方教育话语背后复杂的互动关系,重视比较教育中考察教育改革从全球到地方的再语境化过程,强调比较教育关注全球与地方微观话语之间交互的动态情景。话语制度主义在比较教育中的引入有助于比较教育关注教育政策与制度变迁背后的行动者力量,弥合全球化时代比较教育研究中全球与本土之间的割裂,让比较教育研究者关注到宏观层面下微观力量对教育制度和政策的影响。面向未来,融入权力的分析视角、结合其他研究方法、与世界文化理论相互协同,将可能成为话语制度主义在比较教育中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话语制度主义 比较教育研究 新制度主义 政策观念转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合作组织发展新态势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梦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第4期64-66,80,共4页
上海合作组织作为目前唯一将总部设在中国,并以中国城市命名的区域性国际组织,在地区的安全稳定和发展繁荣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日益成为中国在全球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平台。经过18年的蓬勃发展,上合组织在合作内容、合作区域、... 上海合作组织作为目前唯一将总部设在中国,并以中国城市命名的区域性国际组织,在地区的安全稳定和发展繁荣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日益成为中国在全球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平台。经过18年的蓬勃发展,上合组织在合作内容、合作区域、合作观念以及合作目标上都发生了新的转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合组织 合作内容转向 合作区域转向 合作观念转向 合作目标转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在数字艺术创作中的应用与思考 被引量:2
13
作者 杨易轩 《声屏世界》 2020年第14期67-68,共2页
在当代,伴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大数据和深度学习打破了传统的艺术创作形式与流程,技术与艺术的边界成为行业研究的热点。文章通过探究人工智能技术与艺术创作的融合、智能化的创作新理念转向、技术的祛魅与艺术创造性三方面,力图对当下... 在当代,伴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大数据和深度学习打破了传统的艺术创作形式与流程,技术与艺术的边界成为行业研究的热点。文章通过探究人工智能技术与艺术创作的融合、智能化的创作新理念转向、技术的祛魅与艺术创造性三方面,力图对当下人工智能技术在数字艺术创作应用的优势和问题进行分析、阐释与反思,进一步探求人工智能视域下数字艺术创作在未来可能形成的发展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艺术创作 观念转向 技术祛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风险社会中的科技传播问题
14
作者 伊平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6年第8期464-465,共2页
当前是一个充满风险的社会,许多突发的危机需要应对。但庆幸的是,人类也正处于信息化的美好时代,得益于科技传播人们可提前预知灾难,并作出应对。故本文将科技传播与风险社会的背景相融合,进一步阐述了科技传播的要素、模式、功能及其转... 当前是一个充满风险的社会,许多突发的危机需要应对。但庆幸的是,人类也正处于信息化的美好时代,得益于科技传播人们可提前预知灾难,并作出应对。故本文将科技传播与风险社会的背景相融合,进一步阐述了科技传播的要素、模式、功能及其转变,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并利用科技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社会 科技传播 要素及模式 功能及观念转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