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04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水水库高水位运行状态下泄洪洞出口弧形闸门原型观测结果分析
1
作者 丁高亮 柳振华 刘大伟 《水利建设与管理》 2024年第4期49-56,共8页
随着全球气候的异常变化,局部地区出现强降雨的情况时常发生,导致地区水库长时间在高水位运行。部分水库承担泄洪任务的关键金属结构弧形闸门运行时间已超过折旧年限,判断同类闸门在此极端情况下能否安全运行至关重要。本文根据南水水... 随着全球气候的异常变化,局部地区出现强降雨的情况时常发生,导致地区水库长时间在高水位运行。部分水库承担泄洪任务的关键金属结构弧形闸门运行时间已超过折旧年限,判断同类闸门在此极端情况下能否安全运行至关重要。本文根据南水水库出口弧形闸门原型观测试验结果,从结构应力测试、动力特性测试、振动响应测试和启闭力测试等方面对出口弧形闸门进行安全评价,得出结论:泄洪洞出口弧形闸门虽运行逾50年,且处于高水位运行状态,但由于其合理的设计结构,仍具有可靠的安全裕度和较高的经济价值。本文研究结果对已超折旧年限且运行状态发生极端变化的弧形闸门的安全性评价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弧形闸门 原型观测 应力 振动 启闭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OGA-COARE IOP期间的海气通量观测结果 被引量:15
2
作者 陈陟 李诗明 +3 位作者 吕乃平 周明煜 吴志明 严志金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753-762,共10页
在TOGA-COAREIOP期间用涡度相关法对海气热通量进行了船载直接观测.对垂直风速、温度和湿度湍流脉动观测数据的谱分析显示它们在高频区基本满足"-2/3次方律".对船体简谐震荡影响的讨论从理论上证明该影响在热通量计算中... 在TOGA-COAREIOP期间用涡度相关法对海气热通量进行了船载直接观测.对垂直风速、温度和湿度湍流脉动观测数据的谱分析显示它们在高频区基本满足"-2/3次方律".对船体简谐震荡影响的讨论从理论上证明该影响在热通量计算中可被忽略.根据以此方法得到的通量求出了中性层结条件下感热和潜热的整体输送系数分别为2.25×10(-3)和1.26×10(-3).对海气边界层特性的分析表明该海域的近海层主要呈中性或弱不稳定层结.海气通量的变化与背景环流形势密切相关,潜热通量主要受海面风场强度的影响,而感热通量变化除了风场的影响外,层结变化也是一个重要因素.用整体输送法计算TOGA-COAREIOP期间以及TOGA期间8个航次的通量结果而得到的Bowen比约为0.1,显示潜热通量是暖池大气的主要热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GA-COARE 海气通量 涡度相关法 观测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JD-2000R测氡仪(α谱仪)观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李朝明 杨志坚 +2 位作者 朱培耀 金明培 褚金学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99-405,442,共7页
通过分析KJD-2000R测氡仪(α谱仪)记录的下关温泉水中氡含量的4组α粒子能量脉冲数、氡含量以及影响观测结果因素,结合传统水氡观测仪器FD-125型室内氡钍分析器平行对比观测结果,认为:KJD-2000R测氡仪观测对象明确,而且自动鼓泡和读数,... 通过分析KJD-2000R测氡仪(α谱仪)记录的下关温泉水中氡含量的4组α粒子能量脉冲数、氡含量以及影响观测结果因素,结合传统水氡观测仪器FD-125型室内氡钍分析器平行对比观测结果,认为:KJD-2000R测氡仪观测对象明确,而且自动鼓泡和读数,完全避免了人工鼓泡和读数引起的误差,对提高氡及其子体变化规律的认识,提高水氡观测资料质量及映震能力,充分捕获水氡前兆异常信息都具有一定实际意义,也为地震观测及台站水氡观测仪器选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氡仪 Α粒子 观测结果 下关温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地区大气中VHCs观测结果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9
4
作者 王木林 程红兵 丁国安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00-607,共8页
采用Tenax TA和碳分子筛吸附富集-热脱附-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测定了北京地区大气中C2~C10可挥发性烃类化合物(简称VHCs)的浓度变化.从2001年9月到2003年8月,先后采集到有效样品113个.检出55个VHCs 组分,其中烷烃26个,烯烃19个,芳香烃1... 采用Tenax TA和碳分子筛吸附富集-热脱附-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测定了北京地区大气中C2~C10可挥发性烃类化合物(简称VHCs)的浓度变化.从2001年9月到2003年8月,先后采集到有效样品113个.检出55个VHCs 组分,其中烷烃26个,烯烃19个,芳香烃10个.TVHCs的平均浓度为364.3±99.3 μg/m3;11月份浓度最高,为546.9±353.5 μg/m3,8月份浓度最低,为251.8±152.4 μg/m3;采暖季比非采暖季高30%,城区比郊区高10%;有明显的日变化.初步分析发现,机动车尾气排放和天气气象条件是造成北京地区大气VHCs污染的两个最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解吸 毛细柱气相色谱法 挥发性烃类化合物 时空变化 北京地区 观测结果 大气 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 机动车尾气排放 浓度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GS-AT1M型海洋重力仪静态观测结果分析与评估
5
作者 张彬彬 万丽丽 《物探与化探》 CAS 2024年第4期1018-1024,共7页
海洋重力仪的性能直接决定测量数据的质量,而海洋重力仪稳定性则是反映仪器性能的关键性指标。本文结合DGS-AT1M型海洋重力仪静态试验,分析了静态试验过程中影响观测结果的主要因素,研讨了海洋重力仪静态试验稳定性评估方法及流程,对该... 海洋重力仪的性能直接决定测量数据的质量,而海洋重力仪稳定性则是反映仪器性能的关键性指标。本文结合DGS-AT1M型海洋重力仪静态试验,分析了静态试验过程中影响观测结果的主要因素,研讨了海洋重力仪静态试验稳定性评估方法及流程,对该型海洋重力仪稳定性进行了分析与评估。首先,计算了理论固体潮重力值变化,改正了固体潮对静态观测结果的影响;然后,对单日观测数据以及整体数据进行分析;最后,根据稳定性评估流程,利用固体潮改正后的剩余观测值计算了仪器的零漂率、月漂以及准确度。计算表明,该型重力仪试验月漂值为-1.020 mGal,零漂线性良好且漂移率为-0.034 mGal/day,设备的测量准确度为0.085 mGal,符合重力测量的规范要求,可用于高精度海洋重力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GS-AT1M型海洋重力仪 静态观测 固体潮 稳定性 零点漂移 测量准确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潮水入侵南海的水文分析──Ⅱ.1994年8—9月期间的观测结果 被引量:58
6
作者 许建平 苏纪兰 《热带海洋》 CSCD 1997年第2期1-23,T001,共24页
利用1994年8-9月期间,由台湾海峡两岸的4艘海洋调查船在南海东北部海域所获之CTD和ADCP资料,并结合1992年3月间在同一海域获取的CTD资料及部分历史水文资料,对该区域的海水特性以及黑潮水入侵南海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结果表明:... 利用1994年8-9月期间,由台湾海峡两岸的4艘海洋调查船在南海东北部海域所获之CTD和ADCP资料,并结合1992年3月间在同一海域获取的CTD资料及部分历史水文资料,对该区域的海水特性以及黑潮水入侵南海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结果表明:调查期间,本海区水团分布与冬末、春初(1992年3月)航次基本相似,即南海和西北太平洋海域的海水结构有着各自相对独立的温、盐度特性。虽发现有黑潮水穿越巴上海峡进入南海,但其势力甚弱。因此,在夏末秋初,黑潮亦无直接的分支深入南海,即使在巴士海峡北端进入台湾海峡的黑潮水,其影响也是十分微弱的。由等密度面、地转流分析和实测ADCP资料显示,在调查海区的东南海域存在一支较强的N向流动。它沿菲律宾西海岸北上,绕过吕宋岛西北角流向东北,在巴上海峡呈现与黑潮水混合的迹象,其水体在冬季明显呈高温、低盐的特性;夏季则为相对低温、低盐。故在冬季的几幅卫星图像上也有较好的体现,很有可能长年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 黑潮 黑潮水入侵 水文分析 观测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地区Pi2地磁脉动观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范国华 王文 +1 位作者 姚同起 韩克礼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58-162,共5页
1996年 9月我们在河南信阳—汤阴布设了由 6个测点组成的测线 ,对 Pi2地磁脉动进行了同时观测 ,并对该南北测线上 Pi2地磁脉动出现的同时性进行了探讨 .分析结果指出 ,Pi2地磁脉动首先出现在测线最南端的信阳测点 ,越往北同一变化出现... 1996年 9月我们在河南信阳—汤阴布设了由 6个测点组成的测线 ,对 Pi2地磁脉动进行了同时观测 ,并对该南北测线上 Pi2地磁脉动出现的同时性进行了探讨 .分析结果指出 ,Pi2地磁脉动首先出现在测线最南端的信阳测点 ,越往北同一变化出现的时间越晚 .该区域地表的南北向似传播速度约为 1 40 km/s.基于 Pi2地磁脉动随时间变化的不稳定性 ,以及基子波的可延伸性与局部化特性 ,我们选择合适的基子波形式 ,利用子波变换分析了 Pi2脉动所含主要的周期变化成分的周期和振幅随时间的变化 ,指出其周期和振幅都随时间有复杂的变化形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2地磁脉动 互相关函数 子波分析 观测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91年日全食近红外光谱观测结果 被引量:3
8
作者 黎辉 尤建圻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69-75,共7页
介绍1991年7月11日墨西哥日全食的近红外光谱(10712-10972)观测资料和分析结果.从无缝谱得出的极边缘光球连续谱表面亮度曲线上发现在日面边缘之内210km处有一强度凹陷,由该曲线拐点定出色球底的温度为44... 介绍1991年7月11日墨西哥日全食的近红外光谱(10712-10972)观测资料和分析结果.从无缝谱得出的极边缘光球连续谱表面亮度曲线上发现在日面边缘之内210km处有一强度凹陷,由该曲线拐点定出色球底的温度为4425±26°K.无缝闪光谱资料显示Hel10830线在边缘外1200km附近发射达极大,其下降段的对数梯度β为0.633×10-8cm-1,与可见区Hel线相近.此外,东边大日珥的资料显示该日珥的强度很弱,仅为普通日珥强度的2%—5%,具有很大的湍流速度(约30km/sec)和视向蓝移运动(210±15km/sec).由于Pγ在光谱上没有显示,所以认为其激发程度很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全食 红外光谱 日珥 观测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原地区NOAA-7与Nimbus-7辐射收支观测结果的比较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可丽 钟强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34-42,共9页
本文利用1982年8月—1983年7月NOAA—7与Nimbus—7的月平均资料,比较了两者在青藏高原地区的行星反射率、OLR及地气系统净辐射的时空变化特征,并定量分析了两种资料的差异及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在青藏高原地区,两种资料的差异非常明显... 本文利用1982年8月—1983年7月NOAA—7与Nimbus—7的月平均资料,比较了两者在青藏高原地区的行星反射率、OLR及地气系统净辐射的时空变化特征,并定量分析了两种资料的差异及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在青藏高原地区,两种资料的差异非常明显,相关性较差。Nimbus—7测值表现了随纬度而变化的大趋势,NOAA—7测值则较细致地反映了高原的影响。由此认为,NOAA—7测值更适用于青藏高原地区的气候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地气系统 辐射 观测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通货膨胀成因的观测指标设计与观测结果的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保红 俞迎达 萧红 《经济经纬》 1997年第1期50-53,共4页
对通货膨胀成因的观测指标设计与观测结果的分析李保红俞迎达萧红近几年来,我国经济已进入高速增长时期,但经济的高速增长也伴随着较高的通货膨胀,给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带来了一系列问题,科学地分析通货膨胀的形成原因,是有效治理... 对通货膨胀成因的观测指标设计与观测结果的分析李保红俞迎达萧红近几年来,我国经济已进入高速增长时期,但经济的高速增长也伴随着较高的通货膨胀,给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带来了一系列问题,科学地分析通货膨胀的形成原因,是有效治理通货膨胀的前提。本文设计我国通货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货膨胀 观测指标 经济发展 中国 观测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初选油棕优异植株定点观测结果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希财 王军 林位夫 《中国热带农业》 2014年第1期39-45,共7页
在云南省油棕种植利用现状调研工作基础上,对17个初选表现优异油棕植株进行了3年6次定位观测。观测了油棕优异植株的叶片增量、果穗数、果穗重等11个性状。结果表明:初选优异植株比一般植株的生长表现好,其中优异植株1号的叶片年均增量... 在云南省油棕种植利用现状调研工作基础上,对17个初选表现优异油棕植株进行了3年6次定位观测。观测了油棕优异植株的叶片增量、果穗数、果穗重等11个性状。结果表明:初选优异植株比一般植株的生长表现好,其中优异植株1号的叶片年均增量为16片、果穗年均数量为10串、鲜果穗年均产量为130.3kg,比一般植株分别增加77.8%、400%和391.7%。这些结果可为油棕种质资源收集和品种选育工作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油棕 定点观测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井中地震波观测结果的某些物理解释
12
作者 王俊国 张少泉 +1 位作者 卫鹏飞 吴晓芝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1991年第4期29-34,共6页
随着深井观测地震台网的进一步发展,在深井中获得的地震资料反映出了不少有意义的信息。本文对纵向不同深度上记录的地震波特征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探讨了纵向不同深度上各点之间记录的地震波走时差异和振幅差异的物理成因,指出了台基介... 随着深井观测地震台网的进一步发展,在深井中获得的地震资料反映出了不少有意义的信息。本文对纵向不同深度上记录的地震波特征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探讨了纵向不同深度上各点之间记录的地震波走时差异和振幅差异的物理成因,指出了台基介质特性及空间状态(全空间或半空间)对地震波传播特征和记录特征的影响,并用软盖层效应加以统一解释。结果表明,在地下纵向不同深度上,自下而上直至地面,地震波的位移幅度逐渐放大、走时加长、周期变大;平原地区的松散沉积覆盖层对地震波产生放大、延时和滤波作用;在井下可以观测到向下传播的地面反射波,因而使得波列变复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井 地震波 观测结果 解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颗近赤道弱源MK2VLBI观测结果
13
作者 洪晓瑜 刘祥 +1 位作者 蒋栋荣 万同山 《天体物理学报》 CSCD 1997年第2期121-125,共5页
本文给出利用中国、意大利、南非射电望远镜对一个近赤道源样本在5GHz频率上进行MK2VLBI普测中10颗弱源的相关流量和其中部分源用HartRAO望远镜观测的总流量值,作为进一步的MK3或VLBA记录系统的VLBI观... 本文给出利用中国、意大利、南非射电望远镜对一个近赤道源样本在5GHz频率上进行MK2VLBI普测中10颗弱源的相关流量和其中部分源用HartRAO望远镜观测的总流量值,作为进一步的MK3或VLBA记录系统的VLBI观测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LBI 普测 相关流量 赤道 弱源 观测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物小区试验抽样观测结果代表性的检验
14
作者 张大克 王玉杰 《天津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06年第4期59-61,共3页
对作物小区试验抽样观测结果的代表性问题进行了分析,确定了检验小区抽样观测结果代表性的基本思想,并根据该基本思想及假设检验理论,建立了对小区抽样观测结果的代表性进行检验的方法,最后给出了该方法的应用实例。
关键词 作物 小区试验 抽样观测结果 代表性 假设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γ射线暴的研究进展(Ⅲ):GRO的最新观测结果及理论模型
15
作者 韦大明 陆埮 《天文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234-248,共15页
介绍了ComptonORO卫星对γ暴的最新观测结果。观测表明,γ暴源的空间分布是各向同性但不均匀的。这种分布基本上排除了γ暴起源于银盘内中子星的模型,表明γ暴要么位于展延的银晕里,要么位于宇宙学距离上。我们讨论了目前关于γ暴起... 介绍了ComptonORO卫星对γ暴的最新观测结果。观测表明,γ暴源的空间分布是各向同性但不均匀的。这种分布基本上排除了γ暴起源于银盘内中子星的模型,表明γ暴要么位于展延的银晕里,要么位于宇宙学距离上。我们讨论了目前关于γ暴起源的各种理论模型,包括两个中子星相撞、黑洞吸积等。最后还分析了存在两种不同类型γ暴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射线暴 GRO Γ暴 观测结果 理论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纬子午环观测数据的归算和试观测结果
16
作者 王晓彬 冒蔚 《云南天文台台刊》 CSCD 2000年第4期6-10,共5页
本文介绍了低纬子午环在调试期间 ,试观测数据的归算方法 ,强调指出了这种处理方法如何能适应于发现仪器问题和进而给予修改完善的需要 ,并且叙述了检验和发现某些测量值发生跳变的途径 ,最后给出了 1 999年以前的试观测结果。
关键词 低纬子午环 归算 观测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煤窑采空区的地面磁场观测结果及其初步推断
17
作者 赵从利 姚同起 +1 位作者 张洪利 沈文志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1998年第5期54-57,共4页
在神朔铁道神木至大柳塔段,为了解地下煤窑空洞与隧道情况,布设了6条测线,共计388个测点,进行了地磁总强度观测工作。根据观测数据,分析了测区的磁场分布特征。由此初步推断,测区东南部的E区负异常是由地下矿道引起的;测区... 在神朔铁道神木至大柳塔段,为了解地下煤窑空洞与隧道情况,布设了6条测线,共计388个测点,进行了地磁总强度观测工作。根据观测数据,分析了测区的磁场分布特征。由此初步推断,测区东南部的E区负异常是由地下矿道引起的;测区中部的D区负异常也是有地下矿道的部分贡献;测区其他部分,由于存在地下浅层铁磁性物质与铁轨的严重影响,地下矿道的位置与走向需要进一步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磁观测 煤窑采空区 地面磁场 观测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物田间小区试验采样观测结果代表性的定量检验方法
18
作者 张大克 王玉杰 《标准化报道》 1997年第4期 52-55,共4页
对作物田间小区试验采样观测结果的代表性问题进行了分析,确定了检验小区采样观测结果代表性的基本思想,并依据该基本思想及统计检验理论,建立了对小区采样观测结果的代表性进行检验的方法,最后给出了该方法的应用实例。
关键词 作物田间小区 试验采样 观测结果 定量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3—2017年国家级动物血吸虫病流行病学观测点观测结果分析
19
作者 刘一平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第2期174-175,共2页
对2013—2017年国家级动物血吸虫病流行病学观测点(东至县东流镇)的观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牛血吸虫的感染率呈逐年下降趋势,感染强度不高,3岁以下的小牛较易受到感染,放牧牛是污染环境的主要因素。针对观测点内传染源控制难,存在... 对2013—2017年国家级动物血吸虫病流行病学观测点(东至县东流镇)的观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牛血吸虫的感染率呈逐年下降趋势,感染强度不高,3岁以下的小牛较易受到感染,放牧牛是污染环境的主要因素。针对观测点内传染源控制难,存在疫情隐患的现状,提出相应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血吸虫病 观测结果 感染率 2013—2017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和京都台站超导重力仪高精度潮汐重力观测结果(英文) 被引量:1
20
作者 孙和平 竹本修三 +2 位作者 许厚泽 东敏博 向井厚志 《测绘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81-187,共7页
利用高精度潮汐重力场观测研究地球物理学和地球动力学问题已成为当今地学工作者的共识。由于某些信号十分微弱且具有区域和全球分布特征 ,相当一部分信号被混合在常规仪器的观测噪声水平上 ,因此获得全球分布的第一手高精度观测资料显... 利用高精度潮汐重力场观测研究地球物理学和地球动力学问题已成为当今地学工作者的共识。由于某些信号十分微弱且具有区域和全球分布特征 ,相当一部分信号被混合在常规仪器的观测噪声水平上 ,因此获得全球分布的第一手高精度观测资料显得尤为重要。超导重力仪具有精度高 ,连续性和稳定性好等特征 ,期望能在测定区域和全球重力场的精细结构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有 1 8个台站参加的全球地球动力学合作项目于 1 997年 7月份开始实施 ,其主要目的是解决诸如固体潮、地核近周日晃动、核模、地球自转和极移 ,地球和大气海洋的耦合机理以及由构造运动引起的重力场变化等热点问题。我们曾研究过中比法三国的超导重力仪潮汐观测资料 ,获得了欧洲和亚洲不同地区潮汐常数及分布特征。本文将利用武汉和日本京都三台超导重力仪观测资料研究亚洲地区大陆和海岛上的潮汐波振幅因子和相位滞后的时间变化特征以及各参数的误差估计等 ,同时将检测由大气和海潮变化产生的重力信号。文章分数据处理方法、潮汐参数测定、大气重力信号、海潮重力信号、潮汐参数的时间变化、非潮汐重力场变化特征等几方面叙述。利用 SCG# 4 (武汉台 ,1 986年 1月 1日至 1 994年 1 2月 3 1日 ) ,SCG# 8(京都台 ,1 990年1 0月 7日至 1 997年 1 1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导重力仪 潮汐重力 观测结果 海洋 重力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