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韶关南雄市观音岽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区系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王梦楠 胡希军梁胜 +1 位作者 韦宝婧 李芮芝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CSCD 2020年第12期65-70,共6页
通过野外调查及资料整理,对韶关南雄市观音岽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种类组成、区系分布特征进行研究,并与周边相邻3个研究区的蕨类植物区系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观音岽自然保护区共统计到蕨类植物28科49属93种,优势科为水龙骨科、鳞... 通过野外调查及资料整理,对韶关南雄市观音岽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种类组成、区系分布特征进行研究,并与周边相邻3个研究区的蕨类植物区系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观音岽自然保护区共统计到蕨类植物28科49属93种,优势科为水龙骨科、鳞毛蕨科、凤尾蕨科、金星蕨科,单种科9个,单种属26个;该区蕨类植物起源古老,进化关系连贯;优势科属明显,分化水平不高,以寡种科属居多。(2)该区蕨类生态类型多样,土生蕨类62种、附生蕨类28种、水生蕨类3种,分别占总种数的66.66%、30.11%、3.23%。(3)该区蕨类植物热带分布种类占绝对优势,热带种类分布科、属、种分别占除世界分布类型外总科、属、种的84.21%、83.72%、65.93%;在种水平上以热带亚洲分布和东亚广布为主,整体呈现热带向温带过渡的特征。(4)在地理亲缘关系上,观音岽自然保护区与南雄丹霞梧桐自然保护区联系最为密切,与冠豸山次之,与丹霞山的关系则较为疏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蕨类植物 植物区系 区系相似性 观音岽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投影寻踪分类技术的森林生态功能评价 被引量:9
2
作者 张瑜 陈存友 胡希军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43-250,共8页
【目的】合理评价森林生态功能,为制定提升森林生态功能相应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以广东南雄观音岽自然保护区为例,选取与森林生态功能相关的19项指标,通过投影寻踪分类法构建森林生态功能评价体系。【结果】①保护区中“较优”等级... 【目的】合理评价森林生态功能,为制定提升森林生态功能相应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以广东南雄观音岽自然保护区为例,选取与森林生态功能相关的19项指标,通过投影寻踪分类法构建森林生态功能评价体系。【结果】①保护区中“较优”等级森林占据明显优势,但保护区整体评级为“中”。②保护区森林结构整体较好,但竹林多,幼龄林较多,森林蓄积能力、自然度较弱。③19项评价指标中,郁闭度、枯枝落叶厚度、公顷株数、平均高、总覆盖度是极重要指标;坡位、自然度、海拔、龄组、土层厚度、森林群落结构、平均胸径、坡向是一般重要指标;公顷生物量、公顷蓄积量、树种结构、健康度、坡度、土壤类型是不重要指标。【结论】针对各个评价等级的森林,建议如下:①对“优”和“较优”等级森林进行监测与保护;“中”等级森林需寻找得分较差原因,对症保护,进行重点监测;“差”和“较差”等级森林进行封山抚育。②适当控制竹林的生长范围。③根据评价结果适当调整保护区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经理学 森林生态功能评价 投影寻踪分类 评价体系 森林特征 观音岽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