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CTA检测青少年不同程度近视患者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和视乳头周围脉络膜毛细血管的微观结构改变 被引量:2
1
作者 王继文 邓锐东 陈子林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3期321-325,共5页
目的利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造影术(OCTA)测定青少年不同程度近视眼视网膜神经纤维厚度(RNFL)及视乳头周围脉络膜毛细血管的微结构改变。方法回顾性将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的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5~15岁青少年(共计180只眼睛... 目的利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造影术(OCTA)测定青少年不同程度近视眼视网膜神经纤维厚度(RNFL)及视乳头周围脉络膜毛细血管的微结构改变。方法回顾性将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的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5~15岁青少年(共计180只眼睛)作为研究对象,按等效球镜度数(SE)分为正视组(n=30),轻度近视组(n=44),中度近视组(n=56),高度近视组(n=50)。用OCTA测定各组的RNFL、视盘旁萎缩弧β区(PPA-β)及视盘旁萎缩弧α区(PPA-α)面积、PPA-β及PPA-α区微血管丢失(MVD)面积、PPA-β及PPA-α区血流密度值,同时收集各组的SE和眼轴长度(AL)进行比较,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PPA-β区MVD面积与SE、AL、RNFL及PPA-β区面积的相关性。结果4组的SD、AL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近视程度越重SD、AL值越高。4组的上方、下方、鼻侧及颞侧RNFLT、平均RNFLT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近视组与正视组的上方、下方、鼻侧及颞侧RNFLT、平均RNFLT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度近视组的上方、下方、颞侧和平均RNFLT均显著低于中度近视组和轻度近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50只近视眼中有141只(94.00%)的PPA-β区存在MvD。高度近视组PPA-β区的MvD面积、PPA-β面积分别为(0.239±0.106)、(1.104±0.270)mm^(2),均显著高于中度近视组[(0.095±0.041)、(0.612±0.264)mm^(2)]和轻度近视组[(0.071±0.030)、(0.507±0.241)mm^(2)],而PPA-β区血流密度为198.24±95.89,低于中度近视组(349.07±126.32)和轻度近视组(402.63±132.0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度近视组PPA-α区存在MvD占比为56.00%,显著高于中度近视组(26.79%)和轻度近视组(15.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PPA-α区的MvD面积、PPA-α面积及PPA-α区血流密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PPA-β区MvD面积与与SE、RNFLT呈负相关(r=-0.492、-0.574,P<0.05),与AL、PPA-β区面积呈正相关(r=0.480、0.798,P<0.05)。结论PPA-β区MvD是青少年高度近视患者视乳头周围脉络膜毛细血管的微血管改变的重要指标,且与SE、AL、RNFLT和PPA-β区面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造影术 网膜神经纤维厚度 视乳头周围脉络膜毛细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视乳头周围灌注改变的定量分析研究
2
作者 王光鑫 李盈龙 《实用防盲技术》 2025年第1期5-9,F0003,共6页
目的 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分析视网膜静脉阻塞(RVO)患者的患眼及健眼的视乳头周围放射状毛细血管(RPC)血流密度以及视乳头周围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的改变。方法 观察性横断面研究,纳入了单眼RVO患者25例,其中BRVO患者16... 目的 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分析视网膜静脉阻塞(RVO)患者的患眼及健眼的视乳头周围放射状毛细血管(RPC)血流密度以及视乳头周围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的改变。方法 观察性横断面研究,纳入了单眼RVO患者25例,其中BRVO患者16例,CRVO患者9例,纳入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志愿者30例任意一眼为对照组共30眼。用OCTA量化视乳头周围RNFL厚度以及RPC血流密度,组间进行比较。结果 RVO患眼的平均RPC血流密度较对照组显著降低,除NI子区外的7个子区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RVO组患眼的平均RPC血流密度较BRVO组显著降低(t=4.11,P<0.05),且除SN子区外的7个子区的降低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眼的平均RNFL厚度高于对照眼,主要在TI及TS子区(P<0.05);CRVO患眼与BRVO患眼之间平均RNFL厚度无显著差异,但在IN及IT子区中变薄(P<0.05)。整体患者健眼的平均RPC血流密度与对照眼无显著差异,但CRVO患者健眼较BRVO健眼及对照组显著降低(t=2.55、-3.30,P<0.05),整体健眼的平均RNFL厚度无显著改变,但CRVO健眼较BRVO健眼及对照组变薄(t=2.12、-2.73,P<0.05)。结论RVO患眼RPC血流密度显著降低,RNFL厚度在部分区域增厚,CRVO患者变化更明显。患者健眼亦存在轻度血流密度及RNFL厚度的异常,提示RVO与全身系统疾病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网膜静脉阻塞 乳头周围放射状毛细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量分析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视盘周围视网膜和脉络膜血流灌注 被引量:2
3
作者 余海跃 滕娟 朱光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4-46,共3页
目的定量分析不同阶段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视盘周围视网膜和脉络膜变化。方法对90例(90眼)患者进行横断面研究。受试者分为3组:对照组(n=30)、无DR(NDR)组(n=30)和非增生型DR(NPDR)组(n=30)。比较不同组别受试者视盘周围视网膜血... 目的定量分析不同阶段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视盘周围视网膜和脉络膜变化。方法对90例(90眼)患者进行横断面研究。受试者分为3组:对照组(n=30)、无DR(NDR)组(n=30)和非增生型DR(NPDR)组(n=30)。比较不同组别受试者视盘周围视网膜血流灌注(RP)、视网膜血管密度(RVD)、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RNFL)、脉络膜血管体积(CVV)、脉络膜血管指数(CVI)、脉络膜厚度(CT)。结果与对照组相比,NDR组患者RP[(13.16±0.98)mm^(2)]、RVD[(61.80±5.29)%]、RNFL[(75.41±11.19)μm]均显著降低(均为P<0.05),NPDR组患者RP[(11.70±1.53)mm^(2)]、RVD[(56.92±5.61)%]、RNFL[(68.77±9.61)μm]和CVI(0.16±0.05)均降低(均为P<0.05)。与NDR组相比,NPDR组患者RP、RVD、RNFL和CVI均降低(均为P<0.05)。结论NPDR期患者视盘周围视网膜和脉络膜血流已发生变化。扫频OCTA可以用于早期评估DR患者视盘周围视网膜和脉络膜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网膜病变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 周围网膜血管密度 神经纤维层厚度 脉络膜毛细血管指数 脉络膜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挫伤性脉络膜血管轻度损伤的眼底荧光血管造影与闪光视网膜电图表现的初步临床观察 被引量:2
4
作者 张林学 钱达 +2 位作者 杨煜生 蒋爱玲 孙立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北大核心 1992年第S1期296-297,共2页
眼部挫伤后,眼底无明显形态改变,而视力低下者临床上并不少见,为探讨其原因,我们对50例患者进行了眼底荧光血管造影与闪光视网膜电图检查。
关键词 闪光网膜电图 挫伤性 轻度损伤 脉络膜血管 临床观察 钝挫伤 网膜血管 客观功能 脉络膜毛细血管 色素上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动力疗法治疗继发于视神经玻璃膜疣的脉络膜新生血管膜
5
作者 Chaudhry N.A. Lavaque A.J. +2 位作者 Shah A. Liggett P.E. 程燕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眼科学分册)》 2005年第6期60-61,共2页
The authors describe the use of photodynamic therapy with verteporfin for subfoveal choroidal neovascular membrane secondary to optic nerve drusen. A 28- year-old woman had a peripapillary choroidal neovascular membra... The authors describe the use of photodynamic therapy with verteporfin for subfoveal choroidal neovascular membrane secondary to optic nerve drusen. A 28- year-old woman had a peripapillary choroidal neovascular membrane secondary to optic nerve drusen with significant metamorphopsia. Photodynamic therapy using verteporfin was performed. Visual acuity improved to 20/20 with resolution of metamorphopsia and absence of leakage on fluorescein angiography a few weeks after verteporfin therapy. The patient’ s condition remained stable for 16 months with 20/20 vision. Photodynamic therapy with verteporfin may be a useful treatment option in patients with choroidal neovascularmembranes secondary to optic nerve druse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络膜新生血管 光动力疗法 玻璃膜疣 荧光造影 中心凹 乳头周围 物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光眼视乳头的血管形态 被引量:2
6
作者 应希 阴正勤 +1 位作者 王一 孙榆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60-262,F003,共4页
目的 :观察和测定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视神经乳头的血管形态、数量变化 ,探讨血循环障碍对青光眼所致视神经损害的影响和提供病理依据。方法 :将病例组和对照组视神经乳头标本连续半薄垂直切片 ,利用计算机图像分析方法观测POAG患者... 目的 :观察和测定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视神经乳头的血管形态、数量变化 ,探讨血循环障碍对青光眼所致视神经损害的影响和提供病理依据。方法 :将病例组和对照组视神经乳头标本连续半薄垂直切片 ,利用计算机图像分析方法观测POAG患者和对照组视神经乳头的血管数量、管径 ,采用生物体视学方法测定血管的体积密度、数量密度和相对面积比率。结果 :病例组血管管径减小 ,血管的体积密度和相对面积比率均较对照组降低约 5 0 %,而 2组的血管数量密度和毛细血管横 /纵径比值无明显差异。结论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视神经乳头血容量下降 ,其原因并非血管数量减少 ,而以血管收缩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乳头 血管形态 毛细血管 血管收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络膜血管铺片技术在氪激光诱发大鼠脉络膜新生血管定量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陈学国 何守志 +1 位作者 赵军 史雪辉 《中国激光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3期146-149,共4页
目的探讨脉络膜血管铺片技术在氪激光诱发挪威棕色(BN)大鼠视网膜脉络膜新生血管(CNV)定量分析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成年挪威棕色大鼠20只,分成4组,每组5只,分别于氪激光光凝后第7、14、21和28天用高分子量的异硫氰酸荧光素葡聚糖对脉络... 目的探讨脉络膜血管铺片技术在氪激光诱发挪威棕色(BN)大鼠视网膜脉络膜新生血管(CNV)定量分析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成年挪威棕色大鼠20只,分成4组,每组5只,分别于氪激光光凝后第7、14、21和28天用高分子量的异硫氰酸荧光素葡聚糖对脉络膜血管进行灌注。灌注固定后,祛除眼前节,小心揭除神经视网膜层,获得色素上皮层-脉络膜-巩膜复合体标本。荧光显微镜观察CNV形态并照相。计算机图像分析软件测定CNV区域面积。结果视乳头周围的CNV与周围的脉络膜比较呈网状高荧光斑。从第7天至28天新生血管的面积逐渐增加(P<0.01)。第7、14、21和28天新生血管面积分别为(12408±2988)μm2、(28543±4422)μm2、(32823±4028)μm2和(34003±5126)μm2。第14天脉络膜新生血管面积近似7d的2倍(P<0.01),第14、21和28天脉络膜新生血管面积之间差别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脉络膜血管平铺是脉络膜新生血管定性定量分析的可靠方法,可用于CNV病因学、发病机制及药物治疗效果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络膜新生血管 脉络膜血管 激光诱发 铺片技术 大鼠 异硫氰酸荧光素 定性定量分析 血管面积 神经网膜 计算机图像 乳头周围 CNV 应用价值 激光光凝 高分子量 灌注固定 膜复合体 微镜观察 分析软件 治疗效果 发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眼中心性晕轮状视网膜脉络膜萎缩一例 被引量:1
8
作者 张燕 宋徽 +1 位作者 曹鹏 高晓唯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553-553,共1页
关键词 中心性晕轮状网膜脉络膜萎缩 双眼 黄斑中心凹 网膜色素上皮 力下降 眼科检查 物不清 毛细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CTA检测高度近视患者视网膜和脉络膜微血流改变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陈娟 蔡燕珍 金涵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2年第20期1-5,共5页
目的:系统评价OCTA检测高度近视患者视网膜及脉络膜毛细血管密度、视神经纤维层的改变。方法:检索PubMed、中国知网及万方数据库查找相关已发表的研究。主要观察黄斑区浅层及深层微血管密度、脉络膜血管密度及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中... 目的:系统评价OCTA检测高度近视患者视网膜及脉络膜毛细血管密度、视神经纤维层的改变。方法:检索PubMed、中国知网及万方数据库查找相关已发表的研究。主要观察黄斑区浅层及深层微血管密度、脉络膜血管密度及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中心凹无血管区面积(FAZ)。结果:纳入2017年后9篇符合条件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高度近视组黄斑区视网膜浅、深血管密度及脉络膜毛细血管密度低于对照组,高度近视眼视神经纤维层厚度也明显降低。高度近视组黄斑区无血管区面积无明显改变。结论:在近视进程中,视网膜和脉络膜血管网密度的改变可能与眼轴伸长有关,高度近视患者微血管网的改变是病理性近视的发病基础,OCTA是一种有效的、无创的近视进展监测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度近 OCTA检测 网膜毛细血管密度 脉络膜血管密度 神经纤维层厚度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术后黄斑微结构变化及其与视功能的相关性
10
作者 杨娜 温晓英 张月玲 《国际眼科杂志》 2025年第2期281-285,共5页
目的:观察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MHRD)患者术后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成像(OCT)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检查指标的变化特征及其与视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01/2023-10于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进行治疗的高度近视MHRD患... 目的:观察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MHRD)患者术后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成像(OCT)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检查指标的变化特征及其与视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01/2023-10于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进行治疗的高度近视MHRD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均行玻璃体切除联合内界膜填塞术治疗,观察术后1、3、6 mo时患者最佳矫正视力(BCVA)与OCT、OCTA指标变化特征,包括黄斑中心凹脉络膜毛细血管层血流面积(CBFA)、血流密度与椭圆体带缺损直径(DEZA),并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与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术后不同时间点BCVA与CBFA、DEZA、血流密度的相关性。结果:术后1、3、6 mo时患者BCVA分别为1.75±0.79、1.49±0.53、1.08±0.44,各时间点比较均有差异(均P<0.05)。术后1、3、6 mo,患者CBFA分别为1.67±0.24、1.82±0.13、1.94±0.15 mm 2,DEZA分别为813.27±453.16、590.89±421.38、427.58±385.34μm,血流密度分别为24.36±7.81、27.74±8.12、31.54±8.59,各项指标各时间点比较均有差异(均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术后1 mo,高度近视MHRD患者的DEZA、血流密度与BCVA无相关性(均P>0.05),CBFA与BCVA(LogMAR)呈负相关(P<0.05);术后3、6 mo时,高度近视MHRD患者的CBFA、血流密度与BCVA(LogMAR)呈负相关,DEZA与BCVA(LogMAR)呈正相关(均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术后3、6 mo,CBFA、血流密度及DEZA均为BCVA的重要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高度近视MHRD患者术后视功能逐渐提升,且与术后CBFA、DEZA、血流密度密切相关,建议术后定期监测OCT、OCTA指标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度近 黄斑裂孔性网膜脱离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成像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 功能 黄斑中心凹脉络膜毛细血管层血流面积 椭圆体带缺损直径 血流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川芎嗪注射液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3
11
作者 肖立云 《新疆医学》 2007年第2期30-31,共2页
关键词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网膜病变 磷酸川芎嗪注射液 有效治疗 临床效果 色素上皮细胞 毛细血管渗漏 功能障碍 屏障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络膜血管瘤影像诊断
12
作者 姜红 管怀进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5年第3期211-212,共2页
目的:通过影像检查来协助临床诊断脉络膜血管瘤。方法:对脉络膜血管瘤5例行B超,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和MRI检查。结果:脉络膜血管瘤5例均为孤立性,声像特征为后极部及视乳头附近球壁局限性卵圆形或盘状隆起,凸向玻璃体腔,表面光滑,内回声均... 目的:通过影像检查来协助临床诊断脉络膜血管瘤。方法:对脉络膜血管瘤5例行B超,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和MRI检查。结果:脉络膜血管瘤5例均为孤立性,声像特征为后极部及视乳头附近球壁局限性卵圆形或盘状隆起,凸向玻璃体腔,表面光滑,内回声均匀,中等强度,无声影,可探及球后壁。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图为早期窦状强荧光;动静脉期荧光渗漏呈强荧光;晚期瘤体呈高荧光。MRI表现为瘤体T1加权像呈等信号或略高信号,T2加权像呈高信号。结论:应用影像检查,可诊断视网膜血管瘤的存在,对难以确诊的病例,通过B超随访检查可帮助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络膜血管 影像诊断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 网膜血管 影像检查 MRI检查 T1加权像 MRI表现 T2加权像 临床诊断 声像特征 玻璃体腔 中等强度 荧光渗漏 随访检查 高信号 孤立性 卵圆形 乳头 后极部 动静脉 B超 瘤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眼球钝挫伤致视网膜脉络膜皱褶
13
作者 刘绍德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6年第10期1155-1155,共1页
关键词 网膜血管 眼球钝挫伤 脉络膜皱褶 裂隙灯检查 病例分析 左眼 玻璃体 乳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的中国老年患者的研究
14
作者 张磊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眼科学分册)》 2005年第2期24-24,共1页
Purpose: To investigate the frequency and clinical features of polypoidal chor oidal vasculopathy (PCV) in a consecutive series of elderly Chinese patients. Me thods: A restrospective analysis of 166 consecutive patie... Purpose: To investigate the frequency and clinical features of polypoidal chor oidal vasculopathy (PCV) in a consecutive series of elderly Chinese patients. Me thods: A restrospective analysis of 166 consecutive patients 50 years or older w ith diagnosis of exudative 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 (AMD) was conducted . Color fundus photographs were taken and fluorescein and indocyanine green (ICG ) angiography were performed in all patients. Results: Of the 166 patients, 37 p atients (22.3%) initially suspected of having exudative AMD were ultimately dia gnosed as having PCV. Twenty-seven men (73.0%) were affected, 32 patients (86. 5%) were unilaterally involved. Of 42 eyes with PCV, 27 eyes (64.3%) demonstra ted polypoidal dilations with branching vascular network, and the other 15 eyes (35.7%) showed scattered polypoidal dilations without identifiable continuous b ranching vascular network on ICG angiography. The predominant location for these lesions was at the macular region in 26 eyes (61.9%), the temporal vascular ar cade in 9 eyes (21.4%), the peripapillary area in 6 eyes (14.3%), and the midp eriphery in 1 eye (2.4%). Conclusions: PCV is a common disease in elderly Chine se patients. In our study group PCV mainly affected men and was mostly unilatera l. Most of the lesions were located in the macular region and temporal vascular arcad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络膜血管 息肉状 彩色眼底照相 眼底血管造影 吲哚青绿 分支状 渗出性 黄斑区 乳头周围 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皮层下梗死和脑白质病变的大脑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脑动脉病(CADASIL)经激光多普勒血流仪扫描显示视网膜毛细血管血流减少
15
作者 Harju M. Tuominen S. +2 位作者 Summanen P. M. Harju 雷翀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神经病学分册)》 2005年第3期61-62,共2页
Background and Purpose Cerebral autosomal dominant arteriopathy with subcort ical infarcts and leukoencephalopathy (CADASIL) is a progressive systemic nonath erosclerotic angiopathy which causes ischemic strokes and v... Background and Purpose Cerebral autosomal dominant arteriopathy with subcort ical infarcts and leukoencephalopathy (CADASIL) is a progressive systemic nonath erosclerotic angiopathy which causes ischemic strokes and vascular subcortical d ementia. A cross sectional study was performed to examine the retinal vascular caliber and blood flow in CADASIL. Methods Scanning laser Doppler flowmetry wa s used in a case control study (11 patients and controls) of peripapillary reti nal circulation. Automated full field perfusion image analysis was used to anal yze the flow data. Retinal vessel calibers were measured from retinal images acq uired with scanning laser ophthalmoscopy. The caliber of the superior and inferi or temporal retinal artery and vein were measured 1 and 2 mm from the disc rim, and the mean values were used for analysis. Results Retinal capillary peak sys tolic flow (mean, 249 versus 311 arbitrary unit [AU]; P=0.072) was lower, and mean capillary flow (mean, 184 versus 224 AU; P= 0.12) and minimum diastolic flow (mean, 105 versus 132 AU; P=0.16) tended to be lower in patients than in control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calibers of proximal retinal arteries (mean, 104 versus108 μm) and veins (mean, 150 versus 145 μm) was found between the patients and controls. Conclusions -Retinal cap illary blood flow is mild to moderately reduced in CADASIL but that does not app ear to cause major ischemic injury. Such reduction is analogous to that in the c erebral cortex in CADASIL patients with which retina appears to share its relati ve sparing from severe arterial ischemic tissue dama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DASIL 脑白质病变 毛细血管 乳头周围 缺血性损伤 血管管径 血流量 血管疾病 影像测量 循环血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细血管内增生性IgA肾病伴恶性高血压1例
16
作者 周进 刘牧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0年第9期864-864,共1页
恶性高血压是继发于IgA肾病的严重并发症,以往报道多见于新月体性或硬化性IgA,少见毛细血管内增生性IgA肾病合并恶性高血压,此类患者除严重的高血压和视乳头水肿外,常合并大量血尿、蛋白尿及急性肾衰竭。现将1例行肾活检患者的临床... 恶性高血压是继发于IgA肾病的严重并发症,以往报道多见于新月体性或硬化性IgA,少见毛细血管内增生性IgA肾病合并恶性高血压,此类患者除严重的高血压和视乳头水肿外,常合并大量血尿、蛋白尿及急性肾衰竭。现将1例行肾活检患者的临床和病理结果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高血压 IGA肾病 毛细血管 增生性 严重并发症 乳头水肿 急性肾衰竭 大量血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视网膜血管系统形态学研究进展
17
作者 张彦虎 李应义 +2 位作者 刘秋英 朱嘉环 速家震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1989年第Z1期144-147,共4页
人体唯有眼底血管可借助检眼镜、裂隙灯等仪器直接观察其形态特征。眼底动脉起自颈内动脉的分枝—眼动脉,故视网膜血管可反映脑及全身许多血管性疾病的状态。另外,根据目前的医学统计,视网膜血管疾病是当前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再加上... 人体唯有眼底血管可借助检眼镜、裂隙灯等仪器直接观察其形态特征。眼底动脉起自颈内动脉的分枝—眼动脉,故视网膜血管可反映脑及全身许多血管性疾病的状态。另外,根据目前的医学统计,视网膜血管疾病是当前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再加上人体视网膜血管有着广泛的个体差异,故无论从临床应用还是基础理论研究的角度出发,视网膜血管的形态学,都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膜血管 网膜动脉 毛细血管 网膜中央动脉 眼底血管 乳头 酶消化 胰蛋白 分枝 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CC和pRNFL厚度及视野对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5
18
作者 刘文慧 王峰 +2 位作者 邹文军 陆水 陈甜甜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3-108,共6页
目的:分析黄斑区节细胞复合体(mGCC)和视乳头周围视网膜神经纤维层(pRNFL)厚度及视野对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收集2018-01/2021-10本院收治的NVG患者92例100眼,按病理分期分为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前期患者31... 目的:分析黄斑区节细胞复合体(mGCC)和视乳头周围视网膜神经纤维层(pRNFL)厚度及视野对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收集2018-01/2021-10本院收治的NVG患者92例100眼,按病理分期分为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前期患者31例32眼、开角型青光眼期患者31例36眼及闭角型青光眼期患者30例32眼。选择同期于我院接受健康体检者50例100眼者作为对照组。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mGCC、pRNFL厚度与MD的相关性,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研究各指标诊断效能。结果: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前期、开角型青光眼期和闭角型青光眼期mGCC-平均(a)、mGCC-上方(s)、mGCC-下方(i)厚度均低于对照组(均P<0.001),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前期、开角型青光眼期mGCC-a、mGCC-s、mGCC-i均高于闭角型青光眼期(均P<0.001),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前期mGCC-a、mGCC-s、mGCC-i均高于开角型青光眼期(均P<0.001)。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前期、开角型青光眼期和闭角型青光眼期pRNFL-a、pRNFL-颞侧(t)、pRNFL-s、pRNFL-鼻侧(n)、pRNFL-i厚度均高于对照组,MD高于对照组(均P<0.001);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前期、开角型青光眼期pRNFL-a、pRNFL-t、pRNFL-s、pRNFL-n、pRNFL-i均高于闭角型青光眼期,MD高于闭角型青光眼期(均P<0.001),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前期pRNFL-a、pRNFL-t、pRNFL-s、pRNFL-n、pRNFL-i均高于开角型青光眼期,MD高于开角型青光眼期(均P<0.001)。mGCC-a、mGCC-s、mGCC-i和pRNFL-a、pRNFL-t、pRNFL-s、pRNFL-n、pRNFL-i与MD呈负相关性(均P<0.001)。mGCC、pRNFL厚度及MD联合诊断NVG的效能最高(敏感度为79.00%,特异度为87.00,AUC=0.973,95%CI=0.956~0.990,P<0.05)。结论:NVG患者mGCC、pRNFL厚度与MD呈负相关关系,mGCC、pRNFL厚度及MD对NVG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且以联合检测的诊断效能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黄斑区节细胞复合体(mGCC) 乳头周围网膜神经纤维层(pRNFL)厚度 野平均缺损(MD) 诊断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乳头周围脉络膜硬化 被引量:1
19
作者 欧杰雄 胡兆科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1995年第12期758-759,共2页
视乳头周围脉络膜硬化中山医科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欧杰雄,胡兆科视乳头周围脉络膜硬化是原发性脉络膜硬化(Primarychoroidalsclerosis)的一种临床表现[1]。其特征为脉络膜血管的变性。其病因尚不清楚,可... 视乳头周围脉络膜硬化中山医科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欧杰雄,胡兆科视乳头周围脉络膜硬化是原发性脉络膜硬化(Primarychoroidalsclerosis)的一种临床表现[1]。其特征为脉络膜血管的变性。其病因尚不清楚,可能是遗传性疾病[2]。本病临床上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络膜硬化 乳头周围
原文传递
双眼视乳头周围脉络膜硬化症二例
20
作者 曹兴伟 谢学军 +4 位作者 米珍 陈娟 张玲 李玲 王芳娟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36-636,638,共2页
例1女性,52岁。因“双眼视力渐降1年,左眼重”于2010年5月10日来我院就诊,视力:VOD0-3、VOS0.05,眼前节检查未见异常,眼底检查可见双眼视盘周围视网膜呈灰黄色及散在点片状色素斑,病变已累及黄斑,黄斑结构不清,中心凹光反射... 例1女性,52岁。因“双眼视力渐降1年,左眼重”于2010年5月10日来我院就诊,视力:VOD0-3、VOS0.05,眼前节检查未见异常,眼底检查可见双眼视盘周围视网膜呈灰黄色及散在点片状色素斑,病变已累及黄斑,黄斑结构不清,中心凹光反射消失,视盘边界清楚,色淡红(图1A、2A)。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显示:在造影早期暨动脉期双眼视盘周边及其颞侧见脉络膜毛细血管萎缩呈点片状高低荧光相间改变(图1B、2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络膜毛细血管 双眼 乳头周围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硬化症 眼底检查 眼前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