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6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视神经脊髓型多发性硬化的脑部MRI征象:胼胝体下缘点线征 被引量:2
1
作者 陈志晔 娄昕 +1 位作者 杨扬 马林 《磁共振成像》 CAS 2011年第4期264-266,共3页
目的观察胼胝体下缘点线征在视神经脊髓型多发性硬化患者脑部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GE3.0T高场磁共振对42例视神经脊髓型多发性硬化患者及27例健康志愿者行矢状位薄层T2-FLAIR扫描,并观察正中矢状位胼胝体下缘点线征。结果 42例患... 目的观察胼胝体下缘点线征在视神经脊髓型多发性硬化患者脑部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GE3.0T高场磁共振对42例视神经脊髓型多发性硬化患者及27例健康志愿者行矢状位薄层T2-FLAIR扫描,并观察正中矢状位胼胝体下缘点线征。结果 42例患者中点线征阳性率为66.67%(28/42)。年轻组(<50岁)患者点线征阳性率(73.5%)明显大于年老组(≥50岁)(37.5%)。27例正常对照组未见点线征显示。结论矢状位胼胝体下缘点线征是视神经脊髓型多发性硬化的相对特征性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神经脊髓型多发性硬化 胼胝体 磁共振成像 液体衰竭反转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神经脊髓型多发性硬化临床特点19例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方丽波 王拥军 +1 位作者 张星虎 刘广志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6年第11期1005-1007,共3页
目的分析视神经脊髓型多发性硬化(OSMS)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收集19例符合K ira诊断标准OSMS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实验室检查进行分析。结果和结论19例OSMS患者在发病年龄、病程、起病症状、MR I检查、诱发电位、脑脊液寡克隆区带及治... 目的分析视神经脊髓型多发性硬化(OSMS)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收集19例符合K ira诊断标准OSMS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实验室检查进行分析。结果和结论19例OSMS患者在发病年龄、病程、起病症状、MR I检查、诱发电位、脑脊液寡克隆区带及治疗等方面与国外报道基本一致。但是本研究OSMS患者未见脑脊液淋巴细胞异常增多(p leocytosis),患者脑脊液蛋白亦低于国外报道,OSMS在不同类型MS中构成比例偏低(18.6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硬化 视神经脊髓型多发性硬化(OSMS)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型和视神经脊髓型多发性硬化临床特征的比较
3
作者 程晓娟 姜国鑫 +4 位作者 许丽珍 赵合庆 赵忠 王薇 程琦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09年第4期278-281,共4页
目的:分析和比较视神经脊髓型多发性硬化(OS-MS)与传统型多发性硬化(C-MS)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在苏州地区收集99例按照McDonald诊断标准(2001)确诊为MS患者(其中C-MS73例,OS-MS26例)的临床资料,并结合实验室及相关检查的结果进行分析... 目的:分析和比较视神经脊髓型多发性硬化(OS-MS)与传统型多发性硬化(C-MS)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在苏州地区收集99例按照McDonald诊断标准(2001)确诊为MS患者(其中C-MS73例,OS-MS26例)的临床资料,并结合实验室及相关检查的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与C-MS相比,OS-MS患者中女性更多见,首发症状以视力减退和运动障碍最常见,整个病程中运动障碍、感觉障碍及视力减退的发生率较高,预后较差。2组患者在首次发病年龄、病程等方面未见显著差异。结论:C-MS与OS-MS患者在临床特征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硬化 视神经脊髓型多发性硬化 传统型多发性硬化 临床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神经脊髓型多发性硬化临床特点(附10例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方丽波 刘广志 +2 位作者 王拥军 张星虎 唐煜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06年第6期345-346,共2页
OSMS主要由日本学者发现,有些甚至提出东方型MS。NMO是由美国Myao Clinic学者发现,此类患者CSF中有特异性NMOIgG;但这种所见迄今未见被其他研究机构所证实。有些日本学者也把NMO称为OSMS。此文经多位编委审阅,不同审稿者对此文的观点持... OSMS主要由日本学者发现,有些甚至提出东方型MS。NMO是由美国Myao Clinic学者发现,此类患者CSF中有特异性NMOIgG;但这种所见迄今未见被其他研究机构所证实。有些日本学者也把NMO称为OSMS。此文经多位编委审阅,不同审稿者对此文的观点持有较大异议。多数审稿者提出:此文应累积更多资料后再发表。事实上,多单位参与的协作性研究更有利于我国参与到此国际上尚未解决的难题中来。为抛砖引玉,故决定暂先发表此尚不成熟的文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多发性硬化 临床特点 视神经 CLINIC 研究机构 NMO 学者 东方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发性硬化和视神经脊髓炎的脑灰质结构分析
5
作者 刘晓丽 许琳 +5 位作者 吴爱雪 闻彩云 李如画 吴安婷 陈黛茜 陈成春 《解剖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1期17-24,共8页
目的利用基于体素的形态学测量(VBM)和基于皮层的脑形态学测量(SBM)方法对多发性硬化(MS)和视神经脊髓炎(NMO)患者脑灰质体积及皮层厚度进行比较分析,探讨这两种疾病的脑灰质结构变化的差异。方法对21例MS患者,16例NMO患者以及19例健康... 目的利用基于体素的形态学测量(VBM)和基于皮层的脑形态学测量(SBM)方法对多发性硬化(MS)和视神经脊髓炎(NMO)患者脑灰质体积及皮层厚度进行比较分析,探讨这两种疾病的脑灰质结构变化的差异。方法对21例MS患者,16例NMO患者以及19例健康对照者行磁共振常规序列扫描,基于Matlab2014a平台的统计参数工具SPM12以及SPM12下的小工具CAT12,对VBM和SBM方法处理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MS组与正常对照(NC)组相比,经高斯随机场(GRF)校正后,MS组在左侧枕上回、左侧楔叶、左侧距状皮质、左侧楔前叶、左侧中央后回、左侧中央旁小叶、右侧楔叶、左侧额中回、左侧额上回和左侧额内侧回灰质体积显著性减少(P<0.05);经族系错误(FWE)法校正后,MS组在左侧中央旁小叶、左侧额上回和左侧楔前叶皮层厚度显著性减少(P<0.05)。NMO组与NC组相比,经GRF校正后,NMO组在左侧中央后回、左侧中央前回、左侧顶下小叶、右侧中央前回和右侧额中回灰质体积显著性增加(P<0.05);NMO组在左侧枕中回、左侧枕上回、左侧颞下回、右侧枕中回、左侧额上回眶部、右侧中扣带回、左侧前扣带回、右侧角回和左侧楔前叶灰质体积显著性减少(P<0.05);经FWE校正后,NMO组与NC组相比皮层厚度没有显著性差异的脑区。MS组与NMO组相比,经GRF校正后,MS组在右侧梭状回和右侧额中回灰质体积显著性增加(P<0.05);MS组在左侧丘脑、左侧苍白球、左侧中央前回、左侧额中回、左侧颞中回、右侧苍白球、左侧顶下小叶和右侧顶上小叶灰质体积显著性减少(P<0.05);经FWE校正后,MS组在左侧顶下小叶、左侧顶上小叶、左侧缘上回、左侧中央旁小叶、左侧额上回和左侧楔前叶皮层厚度显著性减少(P<0.05)。结论MS患者脑灰质结构萎缩主要累及左侧顶叶区域,NMO患者对于脑灰质结构的改变不敏感。MS患者与NMO患者差异显著性的脑区主要位于脑深部灰质相关核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硬化 视神经脊髓 脑结构 基于体素的形态学分析 基于皮层的脑形态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和被动吸烟对多发性硬化和视神经脊髓炎临床病程的影响
6
作者 瞿凤玲 周晴晴 +4 位作者 丰硕 李瑞 陶春蓉 胡伟 刘新峰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8-24,I0007,I0008,共9页
目的:主动吸烟和被动吸烟是常见的环境危险因素,但它们对多发性硬化(MS)和视神经脊髓炎谱系障碍(NMOSD)复发和残疾进展的影响尚无确切结论。多发性硬化和视神经脊髓炎是两种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本研究旨在调查主动和被动吸烟... 目的:主动吸烟和被动吸烟是常见的环境危险因素,但它们对多发性硬化(MS)和视神经脊髓炎谱系障碍(NMOSD)复发和残疾进展的影响尚无确切结论。多发性硬化和视神经脊髓炎是两种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本研究旨在调查主动和被动吸烟对这两种疾病复发和残疾进展的影响。方法:这是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患者来自四个中心。人口统计学和临床数据从临床数据库中提取,而涉及日常生活中环境暴露、复发和残疾进展的数据通过电话随访访谈获得。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用于评估复发的影响,多因素线性回归模型用于评估残疾进展。使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估计首次发作后五年内患者的复发情况。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30名MS患者和318名NMOSD患者,女性分别占60%和79.6%。有主动吸烟史的MS患者复发风险更高,在控制协变量后,这种关联变得临界显著(aHR=1.52,95%CI=1.00,2.31;p=0.052)。每天吸烟超过10支的患者和每天吸烟少于10支的患者之间复发风险没有统计学差异(aHR=0.96,95%CI=0.63,1.47;p=0.859)。然而,与从未接触过被动吸烟的患者相比,接触被动吸烟与MS复发风险降低相关(aHR=0.75,95%CI=0.56,1.00;p=0.044)。主动吸烟/被动吸烟与NMOSD复发风险之间没有关联,但有吸烟史的患者扩展残疾状态评分EDSS(aβ=-0.20,95%CI=-0.38,-0.01;p=0.036)和多发性硬化严重程度评分MSSS(aβ=-0.23,95%CI=-0.44,-0.03;p=0.028)的年度进展率较低。结论:我们的研究表明,主动吸烟会增加MS的复发风险,并对患者残疾进展有负面影响,应鼓励患者发病后戒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烟 复发 残疾 多发性硬化 视神经脊髓炎谱系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神经脊髓炎与脊髓型多发性硬化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王莹 张朝东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05年第5期372-375,380,共5页
目的:视神经脊髓炎(NMO)又称Devic病,是视神经和脊髓同时或相继受累的急性或亚急性病变。它是一种独立的疾病实体还是MS的一种亚型,仍不清楚。本研究通过比较一些NMO和脊髓型MS的病例的临床特点,来探讨两者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 目的:视神经脊髓炎(NMO)又称Devic病,是视神经和脊髓同时或相继受累的急性或亚急性病变。它是一种独立的疾病实体还是MS的一种亚型,仍不清楚。本研究通过比较一些NMO和脊髓型MS的病例的临床特点,来探讨两者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NMO患者和40例脊髓型MS患者,对两组的人口统计学、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CSF和MRl、EP)及临床预后等进行比较。结果:NMO患者的神经系统表现局限于视神经和脊髓,多呈现横贯性脊髓损害(P<0.001),而脊髓型MS多为不完全横贯性损害(P<0.001)。NMO组出院时EDSS评分为5.3+/-3.1,明显高于脊髓性MS组(2.2+/-2.3,P<0.001)。NMO组CSF细胞计数平均值明显大于脊髓型MS组(P<0.001),蛋白质水平前者高于后者,但缺乏统计学意义。头MRI异常见于12.5%的NMO患者和83.3%的脊髓型MS患者(P<0.001)。脊髓大型纵向融合病灶见于64.7%的NMO患者和21.6%的脊髓型MS患者(P=0.005)。NMO组常累及髓内中心(P=0.003),而MS组则多局限于侧后索(P=0.003)。NMO组VEP异常率达100%,明显高于MS组(38.5%,P<0.001)。BAEP异常率脊髓型MS组高于NMO组,并提示中枢受累(P=0.372)。NMO组可分为单相型和复发型。女性、发病年龄晚、索引事件间隔时间较长可能与NMO复发病程有关。单相型临床表现比复发型重,但长期预后较好,复发型常在3年内经过一系列复发导致严重残疾。结论:根据临床数据,NMO和脊髓型MS应被视为两个独立的疾病实体。NMO发病时年龄大,女性居多,临床表现严重,预后差。头和脊髓MRI、CSF及诱发电位的特征可以帮助区别两种疾病。但是由于MS和NMO都没有特异性的生化指标,发现这样的生化指标将大大推动这一疾病的诊断和研究。此外,应进行大量多中心、大样本的长期随访研究,来对NMO和MS的各种治疗方法进行系统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神经脊髓 脊髓型多发性硬化 比较研究 视神经 脊髓 临床研究 人口统计学 脊髓MRI 临床表现 神经系统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神经脊髓炎——是否是多发性硬化的一个亚型? 被引量:11
8
作者 刘银红 蒋云 +2 位作者 王湘 蒋景文 王红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1999年第5期277-279,共3页
目的 探讨视神经脊髓炎与多发性硬化的关系。方法 对13 例视神经脊髓炎患者的临床表现、脑脊液、电生理学及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85% 的视神经脊髓炎患者有多次(平均3.1次)的缓解复发,复发时症状仅限于视神经和... 目的 探讨视神经脊髓炎与多发性硬化的关系。方法 对13 例视神经脊髓炎患者的临床表现、脑脊液、电生理学及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85% 的视神经脊髓炎患者有多次(平均3.1次)的缓解复发,复发时症状仅限于视神经和/或脊髓,其脑脊液中寡克隆区带阳性率33% ,脑干诱发电位异常率8% ,头颅CT和MRI未发现异常。结论 视神经脊髓炎和多发性硬化之间有所不同,支持视神经脊髓炎是一个单独的疾病单元学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神经脊髓 多发性硬化 诊断 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与复发型视神经脊髓炎脑深部灰质核团铁沉积的ESWAN对比定量分析 被引量:15
9
作者 陈璇 李咏梅 +4 位作者 罗天友 欧阳羽 吕发金 曾春 王忠平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30-634,共5页
目的用3.0T MR 3D增强型T2*加权血管成像(ESWAN)相位图测量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RRMS)与复发型视神经脊髓炎(RNMO)患者脑深部灰质核团的铁含量。方法选取RRMS患者50例(RRMS组)、RNMO患者50例(RNMO组)和年龄、性别相匹配的50名健康志愿... 目的用3.0T MR 3D增强型T2*加权血管成像(ESWAN)相位图测量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RRMS)与复发型视神经脊髓炎(RNMO)患者脑深部灰质核团的铁含量。方法选取RRMS患者50例(RRMS组)、RNMO患者50例(RNMO组)和年龄、性别相匹配的50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行常规MR ESWAN扫描。以上3组分别分为20~39岁和40~59岁两个亚组,测量双侧苍白球(GP)、壳核(PUT)、尾状核头(HCN)、丘脑(THA)、黑质(SN)、红核(RN)及齿状核(DN)的平均相位值(MPVs),比较3个研究组间上述核团MPV在同年龄亚组间的差异。结果 RRMS患者20~39岁组双侧SN与同年龄对照组(左:t=-5.04,P<0.01;右:t=-2.82,P=0.02)和RNMO组(左:t=-4.79,P<0.01;右:t=-3.27,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年龄RNMO患者脑深部核团MPVs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RMS患者双侧HCN(左:r=-0.42,P=0.01;右:r=-0.43,P=0.01)和双侧DN(左:r=-0.42,P=0.02;右:r=-0.36,P=0.04)的MPV与病程呈负相关,但其扩展残疾状态量表评分与脑深部核团MPV未见明显相关性(P>0.05);RNMO患者脑深部各核团MPV与病程之间亦未见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ESWAN相位图可量化评价脑铁含量;探讨上述两种病变深部灰质核团铁沉积的变化有助于理解脑深部灰质核团的病理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硬化 复发-缓解型 复发型视神经脊髓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波谱成像观察多发性硬化与视神经脊髓炎患者丘脑代谢产物 被引量:6
10
作者 陈璇 李咏梅 +4 位作者 罗天友 欧阳羽 吕发金 曾春 王忠平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1年第5期380-383,共4页
目的利用1H-MRS探讨多发性硬化(MS)及视神经脊髓炎(NMO)患者丘脑代谢产物的变化。方法对32例MS患者(MS组)、28例NMO患者(NMO组)和35名健康志愿者(正常对照组)行丘脑1H-MRS扫描,计算并比较各组丘脑代谢产物比值[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Cr... 目的利用1H-MRS探讨多发性硬化(MS)及视神经脊髓炎(NMO)患者丘脑代谢产物的变化。方法对32例MS患者(MS组)、28例NMO患者(NMO组)和35名健康志愿者(正常对照组)行丘脑1H-MRS扫描,计算并比较各组丘脑代谢产物比值[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Cr)、胆碱/肌酸(Cho/Cr)、肌醇/肌酸(mI/Cr)]。结果三组间NAA/C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MS组丘脑NAA/Cr明显减低(t=-3.45,P<0.05),而Cho/Cr及mI/C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86、0.661,P均>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NMO组丘脑NAA/Cr、Cho/Cr及mI/C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792、1.408、1.735,P均>0.05)。结论 1H-MRS显示MS患者丘脑NAA/Cr减低,提示此区域存在轴索损伤,而NMO患者丘脑受损不明显,反映出MS与NMO存在不同的病理变化,有助于二者的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神经脊髓 多发性硬化 磁共振波谱 丘脑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抗核抗体在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和多发性硬化中的分布 被引量:11
11
作者 武雷 黄德晖 +1 位作者 杨扬 吴卫平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11年第4期243-245,249,共4页
目的研究血清抗核抗体(ANAs)在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MOSDs)和多发性硬化(MS)中的分布。方法收集2009-01-2011-03间在作者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和住院诊治并行血清ANAs筛查的NMOSDs患者74例,包括视神经脊髓炎(NMO)53例、复发长节段横贯性... 目的研究血清抗核抗体(ANAs)在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MOSDs)和多发性硬化(MS)中的分布。方法收集2009-01-2011-03间在作者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和住院诊治并行血清ANAs筛查的NMOSDs患者74例,包括视神经脊髓炎(NMO)53例、复发长节段横贯性脊髓炎(rLETM)20例和复发性视神经炎(RON)1例,以及MS患者49例,统计其血清ANAs阳性率并进行分析。结果 NMOSDs患者血清ANAs阳性率为45.9%(34/74),其中ANA(本文中特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的抗核抗体)、抗dsDNA、抗着丝粒抗体(ACA)、抗SSA抗体、抗SSB抗体阳性率分别为36.5%(27/74)、5.4%(4/74)、1.4%(1/74)、27.0%(20/74)、9.5%(7/74),MS组仅1例ANAs阳性,阳性率为2.0%(1/49),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ANAs诊断NMOSDs的灵敏度为45.9%,特异度达98.0%;NMO和rLETM患者血清ANAs阳性率分别为47.2%和40.0%,两者无统计学差异(P=0.635)。结论 NMO和rLETM患者血清ANAs阳性率高于MS组,支持NMO和rLETM同属于NMOSDs的观点。ANAs有可能是NMOSDs和MS两组疾病的鉴别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神经脊髓 多发性硬化 脊髓 横贯性 抗体 抗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力症状对多发性硬化和视神经脊髓炎的鉴别价值 被引量:4
12
作者 戴永强 钟晓南 +2 位作者 王玉鸽 陆正齐 胡学强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48-752,共5页
【目的】比较多发性硬化(MS)和视神经脊髓炎(NMO)患者视神经炎(ON)的临床表现,探讨视力症状对两种疾病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2名MS和57名NMO患者的临床表现,重点比较两组患者ON的症状并与NMOIgG检测结果进行关联性分析。... 【目的】比较多发性硬化(MS)和视神经脊髓炎(NMO)患者视神经炎(ON)的临床表现,探讨视力症状对两种疾病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2名MS和57名NMO患者的临床表现,重点比较两组患者ON的症状并与NMOIgG检测结果进行关联性分析。【结果】NMO较MS患者以ON为首发症状更为多见(66.67%vs 17.39%,P<0.001),双眼受累多见(80.70%vs 21.74%,P<0.001),视力重度受损(视力<0.1)的比率高(43.69%vs 4.05%,P=0.001)。【结论】NMO患者ON的出现率明显高于MS患者,更严重的视力下降和更多的累及双眼是其突出特点,对二者的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硬化 视神经脊髓 视神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发性硬化与视神经脊髓炎患者的基A-DRB1/DPB1因多态性 被引量:4
13
作者 戴永强 李津 +3 位作者 伍爱民 鲍健 陆正齐 胡学强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400-404,共5页
目的比较HLA-DRB1/DPB1基因多态性在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和视神经脊髓炎(neuromyelitis,NMO)患者中的分布差异,并进一步探讨与上述两种疾病的相关性。方法采集53例MS患者、30例NMO患者和93名健康对照人群的血样,提取DNA... 目的比较HLA-DRB1/DPB1基因多态性在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和视神经脊髓炎(neuromyelitis,NMO)患者中的分布差异,并进一步探讨与上述两种疾病的相关性。方法采集53例MS患者、30例NMO患者和93名健康对照人群的血样,提取DNA后用直接测序法对HLA-DRB1、DPB1基因进行高分辨四位分型,比较各组间不同基因分型的表达率并进一步进行单倍体分析。入组者均为我国南方汉族人群。结果DPB1*0501在NMO患者中的表达率高于对照组,P=0.001,校正后P=0.022;DRB1*1602 DPB1*0501单倍体在NMO患者中的表达率高于MS患者组,P<0.001,校正后P=0.040。结论在我国南方汉族人群中,MS、NMO患者HLA-DRB1/DPB1基因多态性存在明显差异,HLA-DPB1*0501可能是NMO发病的易感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硬化 视神经脊髓 人类白细胞抗原 多态性 单倍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胼胝体扩散指标对鉴别复发性视神经脊髓炎和复发好转型多发性硬化的价值 被引量:3
14
作者 于春水 李坤成 +3 位作者 朱朝喆 秦文 孙红 陈彪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967-970,共4页
目的研究胼胝体扩散指标对鉴别复发性视神经脊髓炎(RNMO)和复发好转型多发性硬化(RRMS)的价值。方法对110例复发性脱髓鞘病患者行常规MRI和DTI检查,从中选择诊断明确的RNMO患者26例和RRMS患者31例进行分析。以正中矢状面分数各向异性(FA... 目的研究胼胝体扩散指标对鉴别复发性视神经脊髓炎(RNMO)和复发好转型多发性硬化(RRMS)的价值。方法对110例复发性脱髓鞘病患者行常规MRI和DTI检查,从中选择诊断明确的RNMO患者26例和RRMS患者31例进行分析。以正中矢状面分数各向异性(FA)图上的胼胝体作为感兴趣区(ROI),分别测量该ROI的平均扩散率(MD)、FA、最大本征值(λ1)和横向本征值(λ2-3),并将其作为分类指标,观察这些指标对鉴别RNMO和RRMS的效果。结果RNMO患者胼胝体的MD、FA、λ1和λ2-3与RRMS患者明显不同(P<0.001)。通过选取恰当的分类阈值(MD=9.31×10-4mm2/s,FA=0.685;λ2-3=4.98×10-4mm2/s),利用胼胝体的MD、FA和λ2-3可将这两组患者区分开,分类准确性分别达到92.98%,89.47%和91.23%。结论胼胝体扩散指标能够较为准确地鉴别RNMO和RR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神经脊髓 多发性硬化 扩散张量成像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病和多发性硬化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及甲状腺抗体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陈道文 陈勇 +3 位作者 陆杰 尹俊雄 吴钧 沈阳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18年第4期253-256,共4页
目的探讨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病(NMOSD)和多发性硬化(MS)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及甲状腺自身抗体的差异。方法检测37例NMOSD患者(NMOSD组)及27例MS患者(MS组)三碘甲腺原氨酸(T_3)、甲状腺素(T_4)、游离T_3(FT_3)、游离T_4(FT_4)、促甲状腺激素... 目的探讨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病(NMOSD)和多发性硬化(MS)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及甲状腺自身抗体的差异。方法检测37例NMOSD患者(NMOSD组)及27例MS患者(MS组)三碘甲腺原氨酸(T_3)、甲状腺素(T_4)、游离T_3(FT_3)、游离T_4(FT_4)、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以及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的阳性率,并选择52名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比较三组间甲状腺激素水平及甲状腺自身抗体的差异。结果 NMOSD组T_3、FT_3水平均显著低于MS组和正常对照组(均P<0.05)。MS组和正常对照组间T_3、FT_3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三组间T_4、FT_4、TSH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NMOSD组TPOAb、TGAb阳性率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5)。与MS组比较,NMOSD组TGAb阳性率显著升高(P<0.05),两组间TPOAb阳性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S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TPOAb、TGAb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NMOSD患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较MS患者更低,合并甲状腺抗体阳性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病 多发性硬化 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发性硬化和视神经脊髓炎患者血尿酸水平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吴筠凡 周志华 +2 位作者 韩咏竹 王训 韩永升 《安徽医学》 2013年第1期1-3,共3页
目的研究急性期的多发性硬化和视神经脊髓炎患者同血尿酸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住院的均为急性期的36例MS和32例NMO患者,并以同期年龄相仿、饮食结构大致相同的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分别检测其血尿酸水平。结果MS组血尿酸水平[(250.06... 目的研究急性期的多发性硬化和视神经脊髓炎患者同血尿酸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住院的均为急性期的36例MS和32例NMO患者,并以同期年龄相仿、饮食结构大致相同的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分别检测其血尿酸水平。结果MS组血尿酸水平[(250.069±55.33)μmol/L]和NMO组患者血尿酸水平[(231.121±65.05)μmol/L]均较对照组[(287.35±61.79)μmol/L]明显减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但MS组和NMO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MS组和NMO组血尿酸水平均降低,低血尿酸可能是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的一个生物学标志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酸 多发性硬化 视神经脊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神经MRI结合OCT对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与多发性硬化患者视功能损害的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志艳 葛朝明 +1 位作者 吴闯 杜宁 《临床荟萃》 CAS 2019年第3期244-247,共4页
目的通过视神经增强MRI结合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观察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MOSD)和多发性硬化(MS)患者的视路病变长度及强化特点、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和黄斑区神经节细胞复合体(GCC)厚度,分析NMOSD与MS不同疾病导致的视功能损害... 目的通过视神经增强MRI结合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观察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MOSD)和多发性硬化(MS)患者的视路病变长度及强化特点、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和黄斑区神经节细胞复合体(GCC)厚度,分析NMOSD与MS不同疾病导致的视功能损害的特点。方法回顾性收集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NMOSD患者70例、MS患者40例及正常健康人70例。通过视神经增强MRI观察视路病变强化特点并测量病变长度;通过OCT测量RNFL(包括平均和上方、下方、鼻侧、颞侧4个象限)和GCC(包括平均和上方、下方2个象限)的厚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MS组相比,NMOSD组视路病变强化的现象明显增多,更容易累及视交叉和视束,病变长度也明显增加(P<0.01); NMOSD组和MS组RNFL及GCC厚度均较正常对照组减少(P<0.01),与MS组相比,NMOSD组RNFL及GCC厚度更薄(P<0.01)。结论 NMOSD患者比MS患者视路病变更广泛,可呈现视神经眶内段到视交叉较长节段的病变,且损害程度更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 多发性硬化 视功能 视神经增强MRI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神经脊髓炎和多发性硬化患者颈髓扩散张量成像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黄靖 刘亚欧 +6 位作者 段云云 任卓琼 李坤成 刘峥 董会卿 叶静 陈海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4年第10期861-866,共6页
目的通过扩散张量成像(DTI)比较视神经脊髓炎和多发性硬化患者与正常对照者常规MRI表现正常脊髓的扩散性差异,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平面回波成像技术对10例视神经脊髓炎、14例多发性硬化患者和13例正常对照者进行颈髓DTI检... 目的通过扩散张量成像(DTI)比较视神经脊髓炎和多发性硬化患者与正常对照者常规MRI表现正常脊髓的扩散性差异,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平面回波成像技术对10例视神经脊髓炎、14例多发性硬化患者和13例正常对照者进行颈髓DTI检查,分别测量颈椎C2-5水平前索、侧索、后索和灰质兴趣区的部分各向异性(FA)和平均扩散率(MD)。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视神经脊髓炎组患者前索、侧索、后索FA值降低(均P〈0.05),左侧侧索、后索、灰质MD值升高(均P≤0.05);多发性硬化组患者右侧侧索、后索FA值降低(均P〈0.05)。与多发性硬化患者相比,视神经脊髓炎患者侧索FA值更低,左侧侧索和右侧后索MD值更高(均P〈0.05)。结论 DTI可以检出视神经脊髓炎和多发性硬化患者常规MRI表现正常脊髓的水分子扩散异常,进而发现二者脊髓扩散指标的差异性,为早期诊断与鉴别诊断提供重要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神经脊髓 多发性硬化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神经脊髓炎、多发性硬化患者脊髓改变的磁共振表现及鉴别诊断 被引量:2
19
作者 汤化民 罗天友 +2 位作者 李咏梅 吕发金 曾春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258-1261,共4页
目的:探讨视神经脊髓炎(Neuromyelitis optica,NMO)及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患者脊髓改变以及相关临床资料的差异,为鉴别诊断两种疾病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利用GESigna1.5T磁共振成像系统,对2004年7月到2008年9月我院临床... 目的:探讨视神经脊髓炎(Neuromyelitis optica,NMO)及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患者脊髓改变以及相关临床资料的差异,为鉴别诊断两种疾病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利用GESigna1.5T磁共振成像系统,对2004年7月到2008年9月我院临床确诊或疑似NMO及MS的患者做免费MRI检查。根据影像资料、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CSF)及神经诱发电位(Visual evoked potential,VEP)检查结果,将满足Wingerchuk等推荐的NMO诊断标准及MS的最新McDonald诊断标准的患者纳入研究对象。结果:确诊NMO患者41例,MS患者121例。脊髓受累:NMO患者以受累节段≥5个(78.1%)最为常见,其中以颈髓、颈胸髓联合受累最多,占患者总数的80.5%。病灶均为连续性改变,急性期脊髓肿胀明显,多为灰质及白质同是受损;MS患者以胸髓受累最为常见(46.4%),41例(59.4%)受累脊髓节段≥3个,但为非连续损害,表现为渐进性过程,以白质受累为主。经统计学检验,两组之间受累脊髓节段数有统计学差异(P<0.001)。结论:NMO与MS患者脊髓表现具有一定的差异,可以成为两者的鉴别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神经脊髓 多发性硬化 磁共振成像 急性脊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神经脊髓炎与多发性硬化关系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劲频 刘竞丽 莫雪安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512-513,共2页
关键词 视神经脊髓 多发性硬化 核磁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