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特发性视盘内伴视盘旁视网膜下出血合并PHOMS 1例
1
作者 张秀清 张红 +3 位作者 蔡志鹏 张津京 赵芳 李欣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24年第2期167-169,172,共4页
特发性视盘内伴视盘旁视网膜下出血(intrapapillary hemorrhage with peripapillary subretinal hemorrhage,IHAPSH)在临床上发病较少,主要特征为视盘倾斜,视盘及视盘旁多层次出血,具有自愈性。视盘周围高反射卵圆形团块样结构(peripapi... 特发性视盘内伴视盘旁视网膜下出血(intrapapillary hemorrhage with peripapillary subretinal hemorrhage,IHAPSH)在临床上发病较少,主要特征为视盘倾斜,视盘及视盘旁多层次出血,具有自愈性。视盘周围高反射卵圆形团块样结构(peripapillaryhyper-reflectiveovoidmass-like structure,PHOMS)是指位于视盘周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盘周围高反射卵圆形团块样结构 特发性视盘内伴视盘旁视网膜下出血 多模式影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网膜下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注射治疗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并发黄斑区视网膜下出血的效果
2
作者 郑国丽 王楠 +3 位作者 雷文博 徐瑶 夏晓波 熊思齐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431-1439,共9页
目的: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polypoidal choroidal vasculopathy,PCV)是全球中老年人视力丧失的主要原因,在亚洲人中较为常见。当其由于动脉瘤样扩张的血管或管径增宽的小静脉/小动脉破裂时,将导致黄斑区视网膜下出血(submacular hemorr... 目的: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polypoidal choroidal vasculopathy,PCV)是全球中老年人视力丧失的主要原因,在亚洲人中较为常见。当其由于动脉瘤样扩张的血管或管径增宽的小静脉/小动脉破裂时,将导致黄斑区视网膜下出血(submacular hemorrhage,SMH),并随着时间的延长造成视力不可逆的损伤。本研究探讨经平坦部玻璃体切除(pars-plana vitrectomy,PPV)联合术中视网膜下注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issu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t-PA)及术后玻璃体腔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治疗对PCV并发SMH的手术效果及并发症。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1年12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眼科中心收治的PCV合并SMH的13例(13只眼)患者。纳入的患者术中均接受PPV联合视网膜下注射t-PA,术后进行玻璃体腔抗VEGF注射治疗,分析患者术前、术后1周、术后1个月及术后6个月时的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眼压、视网膜下出血吸收、原发病灶进展,手术并发症及术后疗效相关因素。结果:13例患者均完成术后6个月的随访,随访截止时全部患者的视网膜下积血均完全清除;术后1个月及术后6个月的BCVA较术前及术后1周均明显提升(均P<0.05);年龄大于60岁及小于60岁,病灶位于中心凹下及中心凹外的患者最终视力恢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P=0.045和P=0.006);病程、出血范围、术前合并或不合并玻璃体积血(vitreoushemorrhage,VH)与术后6个月视力的恢复无明显相关性(均P>0.05);10例椭圆体带完整,5例视网膜色素上皮层完整,微结构完整与不完整之间术前、术后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最终复查时存在视网膜神经上皮层水肿的有2例,视网膜色素上皮层脱离的1例。术后并发症包括1例黄斑裂孔,1例视网膜色素上皮层撕裂,结论:PPV联合视网膜下t-PA注射,术后玻璃体腔抗VEGF注射能有效清除继发于PCV的SMH,手术并发症较少,在6个月的随访中,患者的视功能可得到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 黄斑区视网膜下出血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玻璃体切除术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盘内出血伴视盘旁视网膜下出血:一例病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3
作者 廉庆 于强 《眼科学报》 2024年第12期622-630,共9页
视盘内出血伴视盘旁视网膜下出血(intrapapillary hemorrhage with adjacent peripapillary subretinal hemorrhage,IHAPSH)的病例报道较为少见。此病好发于患有轻、中度近视的中青年,且伴有视盘向倾斜或小视盘的患者,具有自限性,视力... 视盘内出血伴视盘旁视网膜下出血(intrapapillary hemorrhage with adjacent peripapillary subretinal hemorrhage,IHAPSH)的病例报道较为少见。此病好发于患有轻、中度近视的中青年,且伴有视盘向倾斜或小视盘的患者,具有自限性,视力预后良好,无后遗症,而且很少复发。IHAPSH的眼底表现为视盘内出血、视盘旁视网膜下出血,严重者可出现玻璃体积血。文章报道一例IHAPSH,患者为26岁中度近视女性,主要症状为左眼无痛性视力下降伴眼前黑影飘动6 d。双眼最佳矫正视力均为1.0。眼底检查发现双眼视盘偏小,呈倾斜位,右眼视盘鼻侧见红色视网膜下出血灶;左眼视盘内及视盘鼻侧、上方、颞上方视网膜浅层出血,视盘鼻侧见边界清晰的新月形红色视网膜下出血。未进行特殊治疗,2个月后出血完全吸收。此病病因复杂多样,需与多种眼底疾病相鉴别,及时行眼科相关检查以排除其他原因导致的视盘水肿、视盘出血。文章通过文献回顾,总结其临床特征、发病机制、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盘内出血 视盘旁视网膜下出血 近视 玻璃体积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眼埋藏性视盘玻璃疣伴盘周视网膜下出血二例 被引量:3
4
作者 蔡志鹏 刘春晓 张红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73-275,共3页
例1,患者男,16岁,2016年1月右眼阵发性视物模糊伴眼前黑影飘动,2016年2月在当地医院首诊,诊断为右眼视盘血管炎,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病情未好转,患者于2016年3月至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就诊。患者既往双眼近视,无外伤史、家族史和全... 例1,患者男,16岁,2016年1月右眼阵发性视物模糊伴眼前黑影飘动,2016年2月在当地医院首诊,诊断为右眼视盘血管炎,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病情未好转,患者于2016年3月至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就诊。患者既往双眼近视,无外伤史、家族史和全身疾病史,全身检查未见异常。眼部检查:视力右眼0.5,左眼0.6;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双眼1.0。眼压右眼14.5 mmHg(1 mmHg=0.133 kPa),左眼16.0 mmHg。双眼前节未见异常。眼底检查:双眼视盘略小,饱满略隆起,边界欠清晰,视网膜血管走行正常,黄斑区及周边视网膜未见异常;右眼视盘表面浅层火焰状出血,鼻侧盘周呈暗红色新月状视网膜下出血,伴少量玻璃体积血(图1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下出血 视盘玻璃疣 双眼 最佳矫正视力 中国中医科学院 眼科医院 眼部检查 视盘血管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盘内与邻近视盘视网膜下出血 被引量:6
5
作者 王文吉 常青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12年第2期85-87,共3页
报道2例视盘内与邻近视盘视网膜下出血病例,均系中国人,年龄分别为19岁及13岁,单眼累及,起病急。均有飞蚊症,视力分别为0.8及1.0。眼底除视盘内出血外,紧邻视盘鼻侧视网膜下亦有半月形暗红色出血。荧光血管造影出血区荧光遮蔽,后期视盘... 报道2例视盘内与邻近视盘视网膜下出血病例,均系中国人,年龄分别为19岁及13岁,单眼累及,起病急。均有飞蚊症,视力分别为0.8及1.0。眼底除视盘内出血外,紧邻视盘鼻侧视网膜下亦有半月形暗红色出血。荧光血管造影出血区荧光遮蔽,后期视盘有轻度渗漏。门诊观察,2~3个月后出血吸收,未有复发,说明这是一良性自限性疾病。本文结合文献讨论视盘内与邻近视盘视网膜下出血的诊断、鉴别诊断及可能的病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盘出血 邻近视盘视网膜下出血 视盘玻璃膜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网膜下出血血肿误诊1例
6
作者 许湘平 徐深 侯四清 《中国医刊》 CAS 2003年第4期49-49,共1页
关键词 视网膜下出血 血肿 误诊 诊断 CT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斑部视网膜下出血的注气移位治疗 被引量:2
7
作者 卢海 《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 2001年第6期361-364,共4页
由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及其它疾病所导致的黄斑部视网膜下致密出血常导致严重的视力损害 ,且预后较差 ,临床治疗效果欠佳。一种新的注气移位疗法采用玻璃体腔注气及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 (t PA) ,配合术后短期俯卧位已在某些病例中显示出... 由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及其它疾病所导致的黄斑部视网膜下致密出血常导致严重的视力损害 ,且预后较差 ,临床治疗效果欠佳。一种新的注气移位疗法采用玻璃体腔注气及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 (t PA) ,配合术后短期俯卧位已在某些病例中显示出良好的临床疗效。该方法简单易行 ,并发症较少。对于某些病例该方法可使患者得到明显和较稳定的视力提高。本文对该治疗方法及其存在问题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斑视网膜下出血 注气移位治疗 ARMD 黄斑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发性视盘及视盘周围视网膜下出血1例
8
作者 王海波 崔林 +2 位作者 王丽晶 邓楠 姜瑶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18年第4期268-269,共2页
资料患者女性,11岁。2016年11月17日因右眼前黑影飘动2 d来院就诊。右眼视力为0.4,矫正视力为1.0×-1.50DS;左眼视力为0.5,矫正视力为1.0×-1.00 DS。眼压:右眼19 mm Hg(1 mm Hg=0.133 k Pa),左眼20 mm Hg。外眼及眼前节未... 资料患者女性,11岁。2016年11月17日因右眼前黑影飘动2 d来院就诊。右眼视力为0.4,矫正视力为1.0×-1.50DS;左眼视力为0.5,矫正视力为1.0×-1.00 DS。眼压:右眼19 mm Hg(1 mm Hg=0.133 k Pa),左眼20 mm Hg。外眼及眼前节未见异常。眼底:右眼玻璃体轻度混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盘周围视网膜下出血 特发性 右眼视力 矫正视力 眼前黑影 眼玻璃体 眼前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体切割联合180°视网膜切开术治疗严重视网膜下出血
9
作者 张淳 李志英 +1 位作者 余杨桂 詹敏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05年第4期196-198,共3页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割联合180°视网膜切开术治疗严重视网膜下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3月到2005年1月连续行玻璃体切割联合180°视网膜切开术治疗的7例7只眼严重视网膜下出血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6只眼视力提高...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割联合180°视网膜切开术治疗严重视网膜下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3月到2005年1月连续行玻璃体切割联合180°视网膜切开术治疗的7例7只眼严重视网膜下出血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6只眼视力提高。其中出血时间短于4周的4只眼视力提高明显。2只眼术中发生后极部视网膜裂孔,4只眼术中有脉络膜出血。结论早期行玻璃体切割联合视网膜切开术清除视网膜下大量积血能够挽救部分视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体切割术 视网膜切开术 视网膜下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盘内出血伴视盘旁视网膜下出血1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朱柯宇 庞龙 +2 位作者 霍剑 董国军 段俊国 《中医眼耳鼻喉杂志》 2018年第1期56-57,60,共3页
视盘内出血伴视盘旁视网膜下出血(IHAPSH)是一种视盘及视盘下视网膜同时出血的疾病,多见于中、高度近视患者,无需特殊治疗,出血可自行吸收。做出正确的诊断,避免过度治疗对视盘内出血伴视盘旁视网膜下出血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视盘出血 视盘旁视网膜下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盘内及邻近视盘视网膜下出血2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佳琦 张亚琼 +2 位作者 蔺涛 邓玲 刘刚 《湖北医药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4期401-403,共3页
视盘内及邻近视盘视网膜下出血(intrapapillary hemorrhage with adjacent peripapillary subretinal hemorrhage, IHAPSH)在临床上发病较少,具有自限性特点及特殊的临床表现。主要特征为视盘表面及邻近视盘旁的视网膜下出血,少数患者... 视盘内及邻近视盘视网膜下出血(intrapapillary hemorrhage with adjacent peripapillary subretinal hemorrhage, IHAPSH)在临床上发病较少,具有自限性特点及特殊的临床表现。主要特征为视盘表面及邻近视盘旁的视网膜下出血,少数患者出血可蔓延至玻璃体腔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HAPSH 视盘内出血 视盘旁出血 视网膜下出血 玻璃体积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渗剂治疗挫伤性玻璃体出血、视网膜下出血及局限性视网膜脱离3例
12
作者 蔡广田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北大核心 1990年第S2期745-746,共2页
眼钝挫伤是一种常见的眼外伤,我院于1987年至1988年间收治了3例,应用高渗剂20%甘露醇和50%高渗糖静点或静脉注射给药进行治疗,收到较为满意的治疗,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挫伤性 玻璃体出血 视网膜下出血 渗剂 钝挫伤 眼外伤 外伤性黄斑裂孔 视网膜脱离 玻璃体大量积血 右眼视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型Von Willebrand病所致玻璃体下、视网膜、视网膜下出血
13
作者 Herrmann W.A. Lohmann C.P. +2 位作者 Demmler-Hacken- berg M. Gabel V.-P. 杨建刚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眼科学分册)》 2005年第10期40-41,共2页
Background: Young patients with vitreous, retinal and subvitreal haemorrhages without neovascularisation or prior trauma are a diagnostic challenge for the ph ysician. In this case report, a patient is presented who d... Background: Young patients with vitreous, retinal and subvitreal haemorrhages without neovascularisation or prior trauma are a diagnostic challenge for the ph ysician. In this case report, a patient is presented who developed unilateral, s pontaneous, subvitreal, retinal and subretinal haemorrhages and was diagnosed wi th von Willebrand’s disease. Case report: A 33-year-old Caucasian woman prese nted at our clinic with unilateral subvitreal, retinal and subretinal haemorrhag es. The haemorrhages occurred spontaneously without prior trauma, and the patien t had no history of prior bleeding complications. Analysis of the coagulation-f ibrinolysis system and von Willebrand multimer analysis led to the diagnosis von Willebrand’s disease type I. Conclusions: Spontaneous subvitreal, retinal and subretinal haemorrhages may be associated with coagulation disorders. Especially in young patients, von Willebrand’s disease should be considered as a possible cau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下出血 Von Willebrand 新生血管形成 纤维溶解 出血性并发症 检查和 多聚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有大量视网膜下出血的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14
作者 Pulin A.Shah +5 位作者 Sam S.Yang Wayne E.Fung 李炳震(译) 赵光喜(校) 《美国医学会眼科杂志(中文版)》 2006年第4期242-243,共2页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抗体直接抗自身血小板引起末梢循环破环和脾性隔离症,从而导致血小板计数减少,偶尔还会有出血性并发症。ITP是一种相对少见的疾病,在一般人群中,它的发病率接近万分之一。普...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抗体直接抗自身血小板引起末梢循环破环和脾性隔离症,从而导致血小板计数减少,偶尔还会有出血性并发症。ITP是一种相对少见的疾病,在一般人群中,它的发病率接近万分之一。普遍认为它是一种良性疾病,大部分患有ITP的成年患者在其它方面都很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视网膜下出血 原发性 自身免疫性疾病 出血性并发症 自身血小板 血小板计数 IT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的视网膜下出血
15
作者 Freidlin J. Sharma M.C. +1 位作者 Goldstein D.A. 程燕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眼科学分册)》 2005年第6期61-61,共1页
A case of subretinal hemorrhage associated with cytomegalovirus (CMV) retinitis in a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positive woman is described. The patient was found to have an exudative retinal detachment involving th... A case of subretinal hemorrhage associated with cytomegalovirus (CMV) retinitis in a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positive woman is described. The patient was found to have an exudative retinal detachment involving the fovea, subretinal hemorrhage, cottonwool spots, and active CMVretinitis temporal to the exudative detachment. No evidence of systemic coagulopathy was found. Although unusual, subretinal hemorrhage may be observed in association with CMV retinitis in the absence of a systemic coagulopath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下出血 视网膜 人免疫缺陷病毒 凝血病 黄斑部 巨细胞病毒 渗出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用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的视网膜下出血的气 …
16
作者 Ohji.,M Sait.,Y 《美国医学会眼科杂志(中文版)》 1999年第3期134-139,176,共7页
关键词 组织纤溶酶原 激活剂 视网膜下出血 气性移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网膜下出血误诊为脉络膜黑色素瘤三例 被引量:7
17
作者 王兰惠 林锦镛 李恩江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09-111,共3页
关键词 诊断 视网膜下出血 误诊 脉络膜黑色素瘤
原文传递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和吲哚青绿血管造影在老年性黄斑变性视网膜下出血检查中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永浩 吕林 +2 位作者 阎宏 吕秀兰 张静琳 《中华眼底病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3期149-151,共3页
目的 比较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 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和吲哚青绿血管造影 ( indocyanine green angiography,ICGA)对老年性黄斑变性 ( age- 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视网膜下出血中脉络膜新生血管膜 ( choro... 目的 比较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 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和吲哚青绿血管造影 ( indocyanine green angiography,ICGA)对老年性黄斑变性 ( age- 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视网膜下出血中脉络膜新生血管膜 ( 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的定位、分型 ,以及对出血面积测量的效果。 方法 选取经眼底彩色照相、FFA和 ICGA检查确诊为 AMD视网膜下出血的 177例患者 ( 177只眼 )的相关资料 ,分别在其 FFA和 ICGA图像上进行 CNV的定位和分型 ,并从中随机抽取 30例 AMD视网膜下出血患者的 FFA和 ICGA图像进行出血面积测量。 结果 FFA图像显示 ,177例患者中 ,16 0例患者 ( 90 .4%)的 CNV能够较明确定位和分型 ,2 4例患者 ( 13.6 %)的 CNV符合激光光凝条件 ;ICGA图像显示 ,175例患者 ( 98.9%)的 CNV能够较明确定位和分型 ,5 1例患者 ( 2 8.8%)的 CNV符合激光光凝条件。2种造影检查对 CNV定位和分型的差异均无显著性的意义 ( Z=- 0 .383,P=0 .70 1;χ2 =2 .993,P=0 .810 )。视网膜下出血的面积测量中 ,由 FFA测得的数值 ( x=2 6 .6 10 mm2 ,M=13.5 48mm2 )较 ICGA( x=2 4.714mm2 ,M=12 .875 mm2 )大 ,差异有显著性的意义 ( Z=- 3.0 0 0 ,P=0 .0 0 3)。 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吲哚青绿血管造影 老年性 黄斑变性 视网膜下出血 对比研究
原文传递
视盘周围视网膜下出血 被引量:3
19
作者 马雯 苏兰君 +1 位作者 王平宝 李凤云 《中华眼底病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2期96-97,共2页
目的 探讨视盘周围视网膜下出血 (peripapillay subretinal hemorrhage,PPSRH)的临床特征和发病相关因素。 方法 回顾性地分析 2 3例 (2 3只眼 ) PPSRH患者的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fundus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等临床资料。 ... 目的 探讨视盘周围视网膜下出血 (peripapillay subretinal hemorrhage,PPSRH)的临床特征和发病相关因素。 方法 回顾性地分析 2 3例 (2 3只眼 ) PPSRH患者的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fundus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等临床资料。 结果  2 3例 (2 3只眼 )均为中、轻度近视眼患者 ,矫正远视力大于或等于 1.0 ;单纯 PPSRH9例 (9只眼 ) ,PPSRH伴视盘表面出血 13例 (13只眼 ) ,PPSRH伴视盘表面出血和玻璃体积血 1例 (1只眼 ) ,PPSRH均位于视盘鼻侧 ;FFA显示 PPSRH为遮蔽荧光 ,晚期视盘呈结节状强荧光 ,对侧眼各期未见异常荧光。 结论 推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盘周围视网膜下出血 视网膜出血 病因学 诊断 荧光素血管造影术 PPSRH
原文传递
黄斑区视网膜内界膜下出血不同治疗方法6例报告
20
作者 樊俊敏 施雪涛 +3 位作者 梁贵康 张晓亮 张美英 杨秀 《云南医药》 CAS 2024年第6期93-96,共4页
目的探讨黄斑区视网膜内界膜下出血行Nd∶YAG激光内界膜切开术、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玻璃体切割术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21年5月-2022年4月在云南省普洱市人民医院眼科诊断为黄斑区视网膜内界膜下出血的患者6例(6只眼)采用上述三... 目的探讨黄斑区视网膜内界膜下出血行Nd∶YAG激光内界膜切开术、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玻璃体切割术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21年5月-2022年4月在云南省普洱市人民医院眼科诊断为黄斑区视网膜内界膜下出血的患者6例(6只眼)采用上述三种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其中,男性2例(2只眼),女性4例(4只眼),平均年龄68岁。结果在6例患者(6只眼)中,术前诊断为视网膜大动脉瘤5例(5眼),外伤1例(1只眼)。4例(4只眼)患者经Nd∶YAG激光内界膜切开术、4只眼(视网膜大动脉瘤)行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3例(3只眼)采用PPV术后获得成功。结论黄斑部视网膜内界膜下出血的治疗包括激光内界膜切开术、玻璃体切除术及保守治疗等。应用Nd∶YAG激光内界膜切开术,可以成功引流视网膜内界膜下出血,若治疗失败适时采取玻璃体切除术可以取得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斑 视网膜内界膜下出血 激光 玻璃体腔注药术 玻璃体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