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1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程化血糖管理在改善无明显视网膜病变的2型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术后视力的效果分析:基于视觉电生理和OCTA研究
1
作者 唐娟 兰芬 +7 位作者 孟林霞 张琴琴 戴传强 雷证 方其林 李盈 吴小利 李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2888-2899,共12页
目的应用视觉电生理和光学相关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探讨无明显视网膜病变的2型糖尿病性白内障(DC)患者术前视网膜功能差异,以及全程化血糖管理在改善DC患者术后视力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检测不同2型糖尿病(T2DM)病程、空腹血糖(FBG)... 目的应用视觉电生理和光学相关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探讨无明显视网膜病变的2型糖尿病性白内障(DC)患者术前视网膜功能差异,以及全程化血糖管理在改善DC患者术后视力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检测不同2型糖尿病(T2DM)病程、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状态下,DC患者术前与术后视觉电生理(N75、P100、明视FERG、暗视FERG)、视盘旁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pRNFL)和视盘旁放射状毛细血管网血流密度(ppVD)变化差异,以及全程化血糖管理干预情况下上述数据变化趋势。结果随着T2DM病程延长、FBG和HbA1c升高,术后各时间点单独分析,患者N75和P100潜伏期逐渐变长,暗视FERG、暗视FERG、p RNFL和ppVD数值均逐渐下降,同时患者术后最佳矫正视力均逐渐下降(P<0.05)。与术后1周比较,A组(未采取全程化血糖管理)视力在术后1个月和术后3个月逐渐增加,但术后1年时呈下降趋势,B组(采取全程化血糖管理)术后1个月时视力逐渐趋于稳定,且术后各时间点B组视力均优于A组;结果显示A组N75和P100均高于B组,同时A组明视FERG、暗视FERG、pRNFL和ppVD(%)均低于B组,并且A组患者N75和P100术后各时间点呈现逐渐延长趋势,明视FERG、暗视FERG、pRNFL和ppVD(%)呈现逐渐下降趋势,但B组患者上述数据在DC术后3个月逐渐趋于稳定,接近于该组术前水平(P<0.05)。在全程化血糖管理状态下,术后1周时N75和P100虽然均达到最长时间,明视FERG和暗视FERG、pp VD下降至最低,pRNFL呈现高度水肿状态,但术后1个月和术后3个月时间点N75、P100和pRNFL呈现逐渐下降趋势,明视FERG、暗视FERG和ppVD(%)逐渐上升(P<0.05),术后3个月至1年各时间点比较,上述指标整体趋势稳定,接近于术前水平(P>0.05)。结论基于视觉电生理和OCTA定量分析,在无明显视网膜病变的DC患者中,随着糖尿病病情加重,患者视网膜功能呈现下降趋势,但全程化血糖管理可以有效改善DC患者视网膜功能,提高术后视觉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视觉电生理 OCTA 全程化血糖管理 视网膜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快速M变换的多焦视觉电生理检查系统的设计 被引量:1
2
作者 张思杰 郭兴明 +1 位作者 彭承琳 盛利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829-832,共4页
多焦视觉电生理是一种客观的、无创的视功能检查方法,可以同时检查视网膜多个微小区域的视功能,在眼底疾病的早期诊断上有独特的优势。本文介绍了多焦视觉电生理检查系统的原理与设计,它利用Windows98以上的微软操作系统特有的多显示技... 多焦视觉电生理是一种客观的、无创的视功能检查方法,可以同时检查视网膜多个微小区域的视功能,在眼底疾病的早期诊断上有独特的优势。本文介绍了多焦视觉电生理检查系统的原理与设计,它利用Windows98以上的微软操作系统特有的多显示技术,控制图形刺激器产生特殊的六边形阵列,由m序列控制六边形阵列的黑白翻转来对视网膜的各个区域分别进行刺激。然后用特制的Burian-Allen电极把由视网膜多个区域产生的混合叠加信号提取出来。信号经过放大、A/D转换后送入计算机。计算机利用快速M变换对混合信号进行分离,从而得到视网膜各个区域的反应信号。快速M变换可以将互相关计算转换为FWT,从而大大节省了计算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焦视觉电生理 多显示技术 M序列 快速M变换 视觉电生理检查系统 设计 WINDOWS A/D转换 视网膜 早期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中毒致球后视神经炎的视觉电生理表现一例 被引量:2
3
作者 杨志锐 郭守智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36-236,共1页
关键词 视觉电生理检查系统 球后视神经炎 生理表现 头颅CT检查 苯中毒 闪光视网膜 图形视诱发 临床视觉电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焦视觉电生理临床应用及基础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黄时洲 吴德正 +5 位作者 余敏忠 吴乐正 罗光伟 龙时先 江福钿 梁炯基 《医学研究通讯》 2005年第1期28-28,共1页
多焦视网膜电图和多焦视诱发电位是视觉电生理学一项重要新进展,它应用先进的电子计算机和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可在较短时间内同时测量几十度视野范围内几十到几百个区域的局部视网膜电图或局部视诱发电位,并计算各局部反应的一阶和二阶反... 多焦视网膜电图和多焦视诱发电位是视觉电生理学一项重要新进展,它应用先进的电子计算机和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可在较短时间内同时测量几十度视野范围内几十到几百个区域的局部视网膜电图或局部视诱发电位,并计算各局部反应的一阶和二阶反应,根据各反应参数分别了解视网膜内外层、视路对应于视野各部位的功能,是近年应用于眼科临床的新理论和新技术.本研究率先在国内将多焦视觉电生理技术应用于眼科临床,取得下列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应用 眼科 多焦视觉电生理 局部反应 多焦视诱发 视觉电生理 视网膜 基础研究 成果 子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多焦视觉电生理分析系统的生物信号放大器的设计
5
作者 张思杰 彭承琳 +1 位作者 郭兴明 盛利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04年第4期54-54,共1页
关键词 多焦视觉电生理分析系统 生物信号放大器 视觉电生理 生理信号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国临床视觉电生理学习班纪要
6
作者 王超英 尹卫靖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89-489,共1页
2012年全国临床视觉电生理学习班于2012年5月11—13日在河北省石家庄市亚太大酒店举行。这次学习班由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视觉生理学组主办,中国人民解放军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承办,共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正式学员70余人参加。本着“普... 2012年全国临床视觉电生理学习班于2012年5月11—13日在河北省石家庄市亚太大酒店举行。这次学习班由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视觉生理学组主办,中国人民解放军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承办,共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正式学员70余人参加。本着“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基础与临床相结合,促进临床视觉电生理技术的发展”的办班宗旨,学习班邀请了国内知名临床视觉电生理研究方面的专家阴正勤、吴德正、王超英、张作明等对临床视觉电生理检测的机制研究与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视觉电生理 学习班 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 视觉电生理技术 视觉电生理检测 视觉生理 中华医学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对视神经萎缩病人视觉电生理的即刻效应 被引量:59
7
作者 孙河 王影 白鹏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737-738,共2页
目的 :探讨针刺治疗视神经萎缩的机理。方法 :对 32例 (48只眼 )视神经萎缩患者进行针刺。针刺穴位 :球后、风池、百会。比较针刺前、中、后视觉诱发电位的变化。结果 :P VEP中N1 3 5波振幅升高 (P <0 0 1 ) ,F VEP中N3 波、P3 波... 目的 :探讨针刺治疗视神经萎缩的机理。方法 :对 32例 (48只眼 )视神经萎缩患者进行针刺。针刺穴位 :球后、风池、百会。比较针刺前、中、后视觉诱发电位的变化。结果 :P VEP中N1 3 5波振幅升高 (P <0 0 1 ) ,F VEP中N3 波、P3 波潜伏期缩短 (PN3 <0 0 5 ,PP3 <0 0 1 )。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神经萎缩 针刺 即刻效应 病人 视觉电生理 F-VEP P-VEP 增强 P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觉电生理和视野检查对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早期诊断的敏感性 被引量:8
8
作者 石一宁 常宝琴 +2 位作者 郭建强 伊恩晖 陈建华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4年第1期162-164,共3页
目的:探讨多种视觉电生理联合全自动视野计检查对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早期诊断中的敏感性,为临床早期诊断提供客观敏感的指标。方法:选择10例(20眼)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和正常对照者10例(20眼)分别进行闪光视网膜电图(FERG)、图形视... 目的:探讨多种视觉电生理联合全自动视野计检查对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早期诊断中的敏感性,为临床早期诊断提供客观敏感的指标。方法:选择10例(20眼)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和正常对照者10例(20眼)分别进行闪光视网膜电图(FERG)、图形视网膜电图(PERG)、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VEP)检查;还对正常对照组、青光眼组中各5例(10眼)进行多焦视网膜电图(mERG)检查;青光眼组10例(20眼)和正常对照组8例(16眼)行蓝黄视野(B/Y)、标准视野(W/W)检查。结果:PERG的异常率较高,PERG的潜伏期延长较敏感,mERG二阶反应黄斑区振幅下降,随离心度的增大,振幅逐渐变小,潜伏期延长,PVEP的P100波振幅降低,潜伏期延长。B/Y视野异常与W/W视野异常比较有显著差异(P <0.01)。结论:B/Y视野检查联合多种视功能检查对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早期诊断较敏感。早期诊断中的B/Y视野敏感性高;若眼压差大,眼底C/D未出现改变,则PERG可作为较敏感观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电生理 视野检查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诊断 视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觉发育敏感期单眼形觉剥夺大鼠视觉电生理及视皮质超微结构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孙晓楠 陶军 +3 位作者 郝旭红 徐丽 李若溪 张劲松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2年第11期2075-2077,共3页
目的:检测视觉发育敏感期单眼形觉剥夺大鼠视觉电生理功能,并观察其视皮质超微结构。方法:健康14日龄SD大鼠20只,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及对照组各10只。实验组大鼠缝合封闭单侧眼,制作单眼形觉剥夺动物模型。与对照组在同等自然光照环境... 目的:检测视觉发育敏感期单眼形觉剥夺大鼠视觉电生理功能,并观察其视皮质超微结构。方法:健康14日龄SD大鼠20只,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及对照组各10只。实验组大鼠缝合封闭单侧眼,制作单眼形觉剥夺动物模型。与对照组在同等自然光照环境下饲养至45日龄。分别对两组鼠进行电生理检测,并使用透射电镜观察两组大鼠视皮质的超微结构。结果:正常大鼠F-VEP呈现典型的NPN波形,P1波峰潜时短,波峰陡直。形觉剥夺大鼠F-VEP检测结果:P1波峰潜时明显延长,波峰显著降低。电镜观察单眼形觉剥夺动物视皮质神经元的超微结构发现:形觉剥夺动物视皮质中神经元的超微结构受到破坏。结论:单眼形觉剥夺可以影响大鼠视觉电生理的变化,使P波峰的潜时延长,振幅降低,这一改变是形觉剥夺性弱视视觉生理功能改变的体现;单眼形觉剥夺可以引起大鼠视皮质神经元超微结构破坏,这一改变是形觉剥夺性弱视的形态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发育敏感期 超微结构 视觉电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焦视觉电生理技术在视功能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0
作者 彭书雅 陈捷敏 +3 位作者 刘瑞珏 周姝 刘冬梅 夏文涛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4期286-289,294,共5页
多焦视觉电生理技术主要包括多焦视网膜电图(multifocal electroretinography,mfERG)和多焦视诱发电位(multifocal visual evoked potential,mfVEP),可通过同时刺激大量局部视网膜区域得到各局部反应以客观评价视网膜功能和视网膜-皮层... 多焦视觉电生理技术主要包括多焦视网膜电图(multifocal electroretinography,mfERG)和多焦视诱发电位(multifocal visual evoked potential,mfVEP),可通过同时刺激大量局部视网膜区域得到各局部反应以客观评价视网膜功能和视网膜-皮层传导通路的状态,具有测试时间短、灵敏度高等优点,在视网膜疾病和青光眼的诊断中具有明显优势,目前在眼科临床中应用广泛。在法医临床学鉴定实践,尤其是眼外伤后视功能的评估,多焦视觉电生理技术尚属较新的客观检查技术。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学者对mfERG和mfVEP技术的刺激方法、电极位置、分析方法及其在视功能评估中的研究现状,并初步探讨和展望了多焦视觉电生理技术在法医临床学鉴定中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学 多焦视觉电生理 综述[文献类型] 视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链脲霉素诱导糖尿病大鼠的早期视觉电生理改变 被引量:17
11
作者 顾永昊 张作明 李莉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990-993,共4页
目的 观察糖尿病大鼠病程早期的视网膜电图变化 .方法 按照国际临床视觉电生理学会的标准化方案 ,采用 REPIport系统和银 -氯化银角膜电极以及不锈钢针状电极对链脲霉素诱导的糖尿病大鼠模型进行 2 wk的暗适应视网膜电图 (scot- ERG)... 目的 观察糖尿病大鼠病程早期的视网膜电图变化 .方法 按照国际临床视觉电生理学会的标准化方案 ,采用 REPIport系统和银 -氯化银角膜电极以及不锈钢针状电极对链脲霉素诱导的糖尿病大鼠模型进行 2 wk的暗适应视网膜电图 (scot- ERG)、振荡电位 (OPs)、明适应视网膜电图(phot- ERG)和 30 Hz闪烁反应记录 (30 Hz flicker) .结果 大鼠 scot- ERG的 a波和 b波和 OPs的 O2 波的潜伏期 ,在 1wk时 [a波 (2 7.2± 1.9) ms,b波 (72± 6 ) ms,O2 波 (38± 4 )ms],与未打药时相比 [a波 (2 4 .1± 1.2 ) ms,b波 (6 4 .6±2 .9) m s,O2 波 (34.1± 1.6 ) ms],显著延长 ,2 wk时潜伏期继续增加 [a波 (2 8.4± 1.9) ms,b波 (76± 10 ) ms,O2 波 (41± 6 ) ms],幅值一直没有显著改变 .结论 视觉电生理学检查特别是 scot- ERG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链脲霉素 糖尿病 早期视觉电生理 糖尿病视网膜病 视网膜描记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网膜脱离高危眼中高度近视眼多焦视网膜电图和传统视觉电生理改变 被引量:10
12
作者 石一宁 陈建华 +1 位作者 郑红 常宝琴 《眼科新进展》 CAS 2006年第2期117-119,共3页
目的 观察视网膜脱离高危眼中的高度近视眼的视觉电生理改变,了解视功能损害程度。方法回顾我院门诊高度近视患者24例48眼,分别与高度近视伴对侧视网膜脱离20眼、正常人48眼对照组进行传统视觉电生理F-ERG、F-VEP、M-ERG(一阶反应,f... 目的 观察视网膜脱离高危眼中的高度近视眼的视觉电生理改变,了解视功能损害程度。方法回顾我院门诊高度近视患者24例48眼,分别与高度近视伴对侧视网膜脱离20眼、正常人48眼对照组进行传统视觉电生理F-ERG、F-VEP、M-ERG(一阶反应,first order kernel,FOK)联合检测。结果与正常人对照组相比,高度近视的各项F-ERG a、b波表现为振幅下降明显(P〈0.05),同时潜伏期下降(P〈0.05),F-VEP P100改变无明显差异(P〉0.05);但高度近视的各项RERG a、b波振幅下降程度没有高度近视伴对侧视网膜脱离眼明显(P〈0.05),F-VEP P100与高度近视伴对侧视网膜脱离眼相比无明显改变(P〈0.05)。M-ERG高度近视眼1-6环中心凹振幅密度下降、a。b波振幅下降介于对侧视网膜脱离眼和正常人眼之间(P〈0.05),高度近视眼b波潜伏期延长在3~6环介于对侧视网膜脱离眼和正常人眼之间(P〈0.05)。结论 联合应用传统视觉电生理、M-ERG,为观察视网膜脱离高危眼的高度近视视功能受损提供了敏感客观依据,能定量、定性评价黄斑部后极部视网膜、视神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度近视 视功能 视觉电生理 多焦视网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觉电生理与客观视功能检查 被引量:7
13
作者 刘瑞珏 朱广友 范利华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15-117,共3页
对视觉电生理在客观视功能检测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主要是图形视觉诱发电位和扫描图形视觉诱发电位在客观视力测定,及多焦视觉诱发电位在客观视野检测中的应用。
关键词 视觉电生理 客观视功能 视觉诱发 客观视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度近视眼多焦视网膜电图和传统视觉电生理改变与中低度近视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石一宁 郑红 陈建华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7年第4期1042-1045,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程度视网膜脱离高危眼的高度、中低度近视的视觉电生理改变,了解视功能损害程度。方法:回顾我院门诊高度近视的24例48眼,与高度近视伴对侧视网膜脱离眼20眼、中低度近视伴对侧视网膜脱离眼11眼、正常人48眼对照组进行传统... 目的:观察不同程度视网膜脱离高危眼的高度、中低度近视的视觉电生理改变,了解视功能损害程度。方法:回顾我院门诊高度近视的24例48眼,与高度近视伴对侧视网膜脱离眼20眼、中低度近视伴对侧视网膜脱离眼11眼、正常人48眼对照组进行传统视觉电生理F-ERG、F-VEP、多焦视网膜电图(一阶反应,firstorderkernel,FOK)联合检测。结果:传统视觉电生理检查,与中低度近视相比,高度近视眼各项F-ERG中,仅最大反应a波,单次视锥、30Hz闪烁b波表现为振幅下降明显,而高度近视眼伴对侧视网膜脱离的F-ERGb波各值下降明显(P<0.05)。多焦视网膜电图检查,中低度近视眼与高度近视眼在3-6环a波潜伏期延长、b波4环振幅和6环潜伏期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与高度近视伴对侧视网膜脱离眼3-6环中心凹振幅密度、a波潜伏期和b波振幅及潜伏期各值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低度近视眼对侧伴视网膜脱离的在FERG、FVEP尚无改变的情况下,MERG已有多项变化,而这些变化依次轻于高度近视组和高度近视伴对侧视网膜脱离眼组;未发生视网膜脱离时,MERG潜伏期延长,特别是周边潜伏期的指标敏感,该指标的监控有利于视功能损害的亚临床诊断和预防性治疗,以减少高度近视眼视网膜脱离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度近视 中低度近视 视功能 视觉电生理 多焦ER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眼压的视觉电生理改变 被引量:9
15
作者 海鸥 安洁 张作明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0年第6期1109-1111,共3页
高眼压是眼科临床常见的问题,相当部分的高眼压的后期往往造成不可逆的视野损害,而成为临床青光眼。虽然视野检测是评价青光眼损伤的金标准,但其属主观检测,因而检测结果往往会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寻找较为敏感和客观的早期诊断指标已... 高眼压是眼科临床常见的问题,相当部分的高眼压的后期往往造成不可逆的视野损害,而成为临床青光眼。虽然视野检测是评价青光眼损伤的金标准,但其属主观检测,因而检测结果往往会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寻找较为敏感和客观的早期诊断指标已成为其防治的关键。近年来视觉电生理技术的飞速发展为青光眼的早期诊断提供了新的参考思路。我们就视觉电生理技术对青光眼的检测及应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眼压 视觉电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麻醉间隔时间对SD大鼠视觉电生理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侯豹可 张作明 +2 位作者 顾永昊 郭群 李莉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1期1935-1938,共4页
目的 :观察短时间内重复麻醉对SD大鼠视觉电生理的影响 .方法 :采用RETI scan系统 ,自制的银 氯化银角膜电极和不锈钢针状电极 ,观察重复麻醉对SD大鼠暗适应视网膜电图、振荡电位、明适应视网膜电图、2 0Hz闪烁反应和视觉诱发电位的变... 目的 :观察短时间内重复麻醉对SD大鼠视觉电生理的影响 .方法 :采用RETI scan系统 ,自制的银 氯化银角膜电极和不锈钢针状电极 ,观察重复麻醉对SD大鼠暗适应视网膜电图、振荡电位、明适应视网膜电图、2 0Hz闪烁反应和视觉诱发电位的变化 .结果 :麻醉间隔时间为 1 2 ,2 4和 4 8h组的明、暗适应视网膜电图 ,振荡电位和 2 0Hz闪烁反映的结果波动很大 ,而麻醉间隔时间为 72h组则与首次麻醉记录的结果相似 ,再次麻醉对大鼠诱发电位记录结果没有显著性的影响 .结论 :结果表明在麻醉 3d后 ,麻醉因素对视觉电生理检查结果的影响基本可以得到恢复 ,对同一大鼠进行重复视觉电生理检查时每次检查间隔 3d以上 ,以消除麻醉本身对检查结果的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 间隔时间 视觉电生理 SD大鼠 RETl-scan系统 暗适应视网膜 振荡 明适应视网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视网膜脱离的高度近视眼m-ERG和传统视觉电生理改变 被引量:6
17
作者 石一宁 郑红 +2 位作者 陈建华 常宝琴 曹燕 《临床眼科杂志》 2004年第5期387-390,共4页
目的 观察高度近视患者视网膜脱离术前的视觉电生理改变 ,了解视功能损害程度。方法 回顾我院住院手术的高度近视患者视网膜脱离 2 9例 ,与对侧高度近视眼、正常人 4 8只眼对照组进行 A/B超、传统视觉电生理 F- ERG、F- VEP、多焦视... 目的 观察高度近视患者视网膜脱离术前的视觉电生理改变 ,了解视功能损害程度。方法 回顾我院住院手术的高度近视患者视网膜脱离 2 9例 ,与对侧高度近视眼、正常人 4 8只眼对照组进行 A/B超、传统视觉电生理 F- ERG、F- VEP、多焦视网膜电图 (一阶反应 ,firstorderkernel,FOK)联合检测。结果 高度近视患者视网膜脱离眼轴比正常对照组眼眼轴长 ;F- ERG表现为振幅下降明显 ,同时潜伏期下降 ,甚至呈熄灭型 ,F- VEP P1 0 0 改变无明显差异。m- ERG高度近视视网膜脱离眼及对侧眼中心凹振幅密度下降 ,a、b波振幅下降 ,但对侧高度近视眼潜伏期无改变。结论 联合应用 A/B超、传统视觉电生理、多焦视网膜电图 ,为观察其眼轴变化 ,视功能受损提供了敏感客观依据 ,能定量、定性评价黄斑部后极部视网膜、视神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RG 视网膜脱离 改变 视觉电生理 高度近视眼 患者 对照组 振幅 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套视觉电生理检查系统的比较 被引量:5
18
作者 龙潭 李莉 +3 位作者 顾永昊 李宏奇 张良成 张作明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3年第25期3474-3476,共3页
目的:对比国特GT-2000NV与RETIscan两套视觉电生理检查系统对正常青年人检查的结果。方法:20例正常军校学员用国特和RETIscan两套系统进行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VEP)、视网膜电图(ERG)、多焦视网膜电图(mERG)的检测,两套系统的各相应参数... 目的:对比国特GT-2000NV与RETIscan两套视觉电生理检查系统对正常青年人检查的结果。方法:20例正常军校学员用国特和RETIscan两套系统进行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VEP)、视网膜电图(ERG)、多焦视网膜电图(mERG)的检测,两套系统的各相应参数调整至相同或相近。结果:两套系统所检测各结果中除Max-ERGa波幅值外,PVEP和常规ERG的其余各值及mERG在两套系统中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VEPP100峰时、Rod-ERGa波幅值、Rod-ERGb波峰时、Cone-ERGb波峰时在两套系统的测量中,在α=0.05水准上无相关性,而PVEPP100幅值和常规ERG其余结果在两套系统中均表现为正相关,其中Rod-ERGb波幅值、Max-ERGb波幅值、峰时、Cone-ERGb波幅值、Flick-ERGP2波幅值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79,0.832,0.702,0.756,0.766。mERG环形p波功率密度及各象限p波功率密度及峰时在两套系统中均为正相关,环形p波峰时在α=0.05水准上第1,2,3环无相关性,而第4、5环在α=0.05水准上为正相关。其中环形第1,2,3,4,5环功率密度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443,0.627,0.591,0.592,0.739,其峰时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292,0.269,0.302,0.432,0.810。两套系统在mERG测量中,p波功率密度及峰时的变化具有相同的趋势。结论:国特和RETIscan两套系统在视觉电生理的测量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电生理检查系统 国特GT-2000NV RETIscan 图形视觉诱发 视网膜 多焦视网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内障手术前视觉电生理测定的意义 被引量:10
19
作者 曹燕 常宝琴 +1 位作者 万贝贝 石一宁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5年第2期270-272,共3页
目的:探讨白内障手术前视觉电生理检查,评估视功能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白内障患者手术前闪光视网膜电流图(flashelectrotinogram,F-ERG)暗适应、闪烁反应,闪光视诱发电位F-VEP及多焦视网膜电图m-ERG(Firstorderkernel,FOK一阶反应)检查... 目的:探讨白内障手术前视觉电生理检查,评估视功能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白内障患者手术前闪光视网膜电流图(flashelectrotinogram,F-ERG)暗适应、闪烁反应,闪光视诱发电位F-VEP及多焦视网膜电图m-ERG(Firstorderkernel,FOK一阶反应)检查与正常对照组结果分析,及其与术后视力、眼底情况的关系。结果:白内障手术前闪光视网膜电图F-ERG暗适应、闪烁反应检查呈降低型,多焦视网膜电图m-ERG中心反应密度低平,高度近视、眼底病白内障下降更明显,伴有闪光视诱发电位F-VEP异常者术后视力差。结论:白内障手术前视觉电生理检查有助于视功能的评估,提高预测术后视力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前 生理测定 视觉电生理检查 多焦视网膜 闪光视诱发 闪光视网膜流图 闪光视网膜 m-ERG F-VEP 术后视力 白内障患者 正常对照组 F-ERG 一阶反应 反应密度 高度近视 视功能 暗适应 回顾性 FOK 眼底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种视觉电生理联合视野检查对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早期诊断的敏感性 被引量:3
20
作者 石一宁 常宝琴 +2 位作者 陈建华 郭建强 伊恩晖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24-427,共4页
目的 探讨多种视觉电生理联合全自动视野计检查对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早期诊断的敏感性 ,为临床早期诊断提供客观敏感的指标。方法 选择 10例 ( 2 0眼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和正常对照者 10例 ( 2 0眼 )分别进行闪光视网膜电图 (F E... 目的 探讨多种视觉电生理联合全自动视野计检查对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早期诊断的敏感性 ,为临床早期诊断提供客观敏感的指标。方法 选择 10例 ( 2 0眼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和正常对照者 10例 ( 2 0眼 )分别进行闪光视网膜电图 (F ERG)、图形视网膜电图 (P ERG)、图形视诱发电位 (P VEP)检查 ;还对正常对照组、青光眼组中各 5例 10眼进行多焦视网膜电图 (mERG)检查 ;青光眼组 10例 ( 2 0眼 )和正常对照组 8例 ( 16眼 )行蓝黄视野 (B/Y)、标准视野 (W /W )检查。结果 P ERG的N95潜伏期延长较敏感 ;P VEP的P10 0 波振幅降低 ,潜伏期延长但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 ;mERG二阶反应振幅下降 ,并随离心度的增大而明显降低 ;B/Y视野检查的视野异常阳性率显著高于W /W视野。结论 B/Y视野检查联合多种视功能检查对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早期诊断较敏感。在眼底杯 /盘比未出现改变的早期诊断中 ,B/Y视野和PERG敏感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视野 视觉电生理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