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机器视觉的数字式角振动传感器动态校准方法 被引量:3
1
作者 刘文峰 杨明 +2 位作者 蔡晨光 刘志华 杨靖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177-182,共6页
低频角振动传感器在惯性导航、姿态估计及精密控制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其灵敏度校准精度是决定应用系统性能的关键。激光干涉法与圆光栅法是最常用的两种校准方法,然而前者需要昂贵与复杂的系统,后者的校准频率范围与应用场景有限,难以... 低频角振动传感器在惯性导航、姿态估计及精密控制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其灵敏度校准精度是决定应用系统性能的关键。激光干涉法与圆光栅法是最常用的两种校准方法,然而前者需要昂贵与复杂的系统,后者的校准频率范围与应用场景有限,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高性能角振动传感器校准需求;通过采用具有亚像素级边缘提取精度的机器视觉法准确地测量低频角振动传感器的输入角激励,以实现宽低频范围的灵敏度可靠校准,同时保证校准精度与效率。与激光干涉法及圆光栅法的对比试验表明,机器视觉法与激光干涉法及圆光栅法在0.01~5.00 Hz范围内具有相似的校准结果,最大相对偏差分别约为0.6%和0.4%;此外,整个频率范围内,机器视觉法校准的最大灵敏度相对标准差约为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校准 角振动传感器 机器视觉法 激光干涉法 圆光栅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流体动力学微角振动传感器自动标定系统设计 被引量:1
2
作者 侯小婷 李醒飞 刘帆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6-10,共5页
基于磁流体动力学(magnetohydrodynamics,MHD)微角振动传感器研制过程中,需要对其频响特性及输出线性度等指标进行测试,这便需要宽频带(3 Hz~1 kHz)内的恒定角速率激励装置及高精度角振动检测装置。基于105-AVT角振动台和XL-80激光干涉... 基于磁流体动力学(magnetohydrodynamics,MHD)微角振动传感器研制过程中,需要对其频响特性及输出线性度等指标进行测试,这便需要宽频带(3 Hz~1 kHz)内的恒定角速率激励装置及高精度角振动检测装置。基于105-AVT角振动台和XL-80激光干涉仪搭建了适用于MHD微角振动传感器的自动标定系统,鉴于105-AVT角振动台无法提供恒定角速率激励,建立了角振动台输入电压与输出角速度间的对应关系,并将其移植到LabVIEW软件中,实现了105-AVT角振动台的恒定角速率激励。利用激光干涉仪XL-80输出信号作为测量角速度基准,对MHD微角振动传感器特性进行了实验测试。结果表明,可实现带宽高于1 kHz,0.004~0.12 rad/s的恒定角速率激励,实现自动标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HD微角振动传感器 标定系统 105-AVT振动 激光干涉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HD角振动传感器标度因数温度系数分析及补偿 被引量:2
3
作者 张瀚 廉杰 +1 位作者 陈倩 金小锋 《遥测遥控》 2017年第5期30-35,共6页
MHD角振动传感器标度因数与内部磁场强度、流体运动响应状态、电流互感器结构等直接相关。通过对MHD角振动传感器永磁磁路、流体感应电势、线圈放大特性三方面温度特性的分析或测试,提出各环节温度系数控制措施,完成-0.32%/℃的负温度... MHD角振动传感器标度因数与内部磁场强度、流体运动响应状态、电流互感器结构等直接相关。通过对MHD角振动传感器永磁磁路、流体感应电势、线圈放大特性三方面温度特性的分析或测试,提出各环节温度系数控制措施,完成-0.32%/℃的负温度系数特性的敏感核心设计,并在工作电路中基于铂电阻设计量值可达0.36%/℃的正温度系数的补偿环节。经实际测量,研制的MHD角振动传感器标度因数温度系数达到0.2%S.F./℃,优于国外产品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HD角振动传感器 温度系数 电感线圈 铂电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固态振动角速率传感器的方位测量及仿真
4
作者 刘宇 李东福 +2 位作者 路永乐 刘俊 潘英俊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542-545,共4页
将战术级精度的固态振动角速率传感器应用于水平井随钻测量(MWD)中,克服了磁强计或传统测斜惯性仪表在小井径或套管井测量领域的局限性,同时与动调角速率传感器和光纤角速率传感器测井仪比较,在体积和抗冲击振动性方面有显著原理性优势... 将战术级精度的固态振动角速率传感器应用于水平井随钻测量(MWD)中,克服了磁强计或传统测斜惯性仪表在小井径或套管井测量领域的局限性,同时与动调角速率传感器和光纤角速率传感器测井仪比较,在体积和抗冲击振动性方面有显著原理性优势。论证了该方案的可行性,对零位漂移和温度等限制导航精度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分别提出了相应的补偿算法。所设计的试验样机方位角测量精度达到MWD要求,并具有体积小、成本低、性能稳定的特点,具有完全实用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态振动速率传感器 水平随钻测量 惯性测量单元 抗冲击 误差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频带电磁式角振动校准系统研究进展 被引量:7
5
作者 唐波 何闻 刘爱东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328-1334,共7页
在分析激光干涉测量法基础上,阐述了A类和B类激光干涉角振动测量的系统组成、测量原理、数据处理和测量范围,特别指出角振动台性能直接影响角振动校准结果。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角振动台国内外研究现状,指出各种类型的性能参数、应用范围... 在分析激光干涉测量法基础上,阐述了A类和B类激光干涉角振动测量的系统组成、测量原理、数据处理和测量范围,特别指出角振动台性能直接影响角振动校准结果。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角振动台国内外研究现状,指出各种类型的性能参数、应用范围和局限性。建立了宽频带角振动台的机电耦合方程,对其所涉及的高扭振频率运动部件设计技术、强而均匀气隙磁场磁路结构设计技术及可调电粘弹性支撑装置设计技术等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分析,并给出了相应的研究思路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角振动传感器 振动 激光干涉仪 校准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体对磁流体动力学传感器影响机理的探讨 被引量:3
6
作者 夏赣民 李醒飞 刘帆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38-248,共11页
由于气体和导电流体性质上的差异,导电流体中气体的存在将对磁流体动力学(MHD)传感器的输出特性产生影响。基于电磁感应理论和两相流理论,文章推导并建立了导电流体中含气体的MHD传感器VOF模型。通过ANSYS Fluent对含气体的MHD传感器输... 由于气体和导电流体性质上的差异,导电流体中气体的存在将对磁流体动力学(MHD)传感器的输出特性产生影响。基于电磁感应理论和两相流理论,文章推导并建立了导电流体中含气体的MHD传感器VOF模型。通过ANSYS Fluent对含气体的MHD传感器输出特性进行仿真分析,同时搭建试验平台对不同气体含量MHD传感器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导电流体中的气泡在低频时容易被拉伸撕裂成小气泡并随着角振动分散,同时使得流体环流场和电场产生偏移和畸变,角振动频率越低,此现象越明显;当导电流体中不含气体时角振动频率和幅值、重力加速度及偏心等外部因素对MHD传感器的输出特性无影响;当导电流体中含有气体时,MHD传感器的输出特性畸变等随气体含量、重力加速度和偏心的增大而增大,随角振动频率和幅值的增大而减小。文章研究成果能够为MHD传感器导电流体灌装工艺控制提供指导,有助于MHD传感器精度和稳定性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HD微角振动传感器 导电流体 气液两相流 偏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卫星微角振动高精度测量方法 被引量:3
7
作者 吴文韬 李醒飞 +1 位作者 刘帆 徐冲柯 《航天器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6-22,共7页
卫星微振动引发的结构微角振动限制了高精度卫星指向精度和姿态控制稳定性,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在轨测量。为准确测量卫星结构微角振动,文章在对比不同的测量方法后,提出了一种基于磁流体动力学(Magnetohydrodynamics,MHD)微角振动传感... 卫星微振动引发的结构微角振动限制了高精度卫星指向精度和姿态控制稳定性,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在轨测量。为准确测量卫星结构微角振动,文章在对比不同的测量方法后,提出了一种基于磁流体动力学(Magnetohydrodynamics,MHD)微角振动传感器的卫星结构微角振动高精度测量方法,并针对由动量轮引起的有效载荷微角振动的特性,进行了仿真和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其测量精度满足现阶段卫星控制的要求。此方法能为卫星扰动源的定位及卫星的主动减振反馈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结构微振动 磁流体动力学 角振动传感器 高精度测量 振动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星微角颤振高精度测量技术 被引量:22
8
作者 霍红庆 马勉军 +1 位作者 李云鹏 邱家稳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6,9,共4页
介绍了卫星微角颤振概念内涵;简述了卫星微角颤振测控技术应用与发展;论述了MHD-ADS和FDI-ADS两类惯性微角颤振测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性能指标和应用;指出MHD-ADS传感器是卫星微角颤振测量的主要技术发展方向;并提出国内在此方向的发... 介绍了卫星微角颤振概念内涵;简述了卫星微角颤振测控技术应用与发展;论述了MHD-ADS和FDI-ADS两类惯性微角颤振测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性能指标和应用;指出MHD-ADS传感器是卫星微角颤振测量的主要技术发展方向;并提出国内在此方向的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平台 颤振 角振动传感器 工作原理 测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llan方差解耦自适应滤波的MHD/MEMS信号融合方法 被引量:11
9
作者 李醒飞 韩佳辰 刘帆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37-241,共5页
为满足卫星平台对宽频带角速率测量需求,补偿磁流体动力学(MHD)微角振动传感器低频误差,提出了一种基于Allan方差的解耦自适应Kalman滤波方法,实现了MHD微角振动传感器与MEMS陀螺仪的组合测量。该方法使用Allan方差计算量测噪声的方差,... 为满足卫星平台对宽频带角速率测量需求,补偿磁流体动力学(MHD)微角振动传感器低频误差,提出了一种基于Allan方差的解耦自适应Kalman滤波方法,实现了MHD微角振动传感器与MEMS陀螺仪的组合测量。该方法使用Allan方差计算量测噪声的方差,克服了标准Kalman滤波对模型参数精确性要求较高的缺点,同时避免了自适应Kalman噪声参数耦合易滤波发散的问题。实验证明解耦自适应Kalman对单频和混频信号均实现较好融合效果,均方误差降低至融合前的30%,信噪比改善超过10 dB。融合后的输出信号满足卫星千赫兹带宽的测量需求,可用于惯性测量单元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HD微角振动传感器 信号融合 自适应Kalman ALLAN方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plication and testing of a vertical angle control for a boom-type road header 被引量:4
10
作者 TIAN Jie CHEN Guoqiang +3 位作者 YANG Yang WANG Hongyao LIU Jiangong WU Miao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I CAS 2010年第1期152-158,共7页
Automatic profiling control using a boom-type roadheader requires an understanding of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swing angles of the cutting boom. In this study the vertical angle of the cutting boom is discussed. First,... Automatic profiling control using a boom-type roadheader requires an understanding of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swing angles of the cutting boom. In this study the vertical angle of the cutting boom is discussed. First, a vertical swing detection model for the cutting boom is established. Then, a kinematic analysis of the vertical swing mechanism is made and formulae describing the geometr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vertical swing of the cutting boom and the telescopic length of vertical hydraulic lift cylinders and vertical swing angle of the boom are presented. Various factors such as complexity of the calculation model, the difficulty of installing the sensor and the cost are compared for two methods. Finally, directly measuring the vertical swing angle of the cutting boom with a tilt sensor is decided to be the more simple and effective method. The detection sensitivity and the vertical cutting error of a tilt sensor are studied. Vibration tests on an EBZ160 roadheader were performed in a coal mine. The characteristic vibration frequencies are analyzed. A design of a vibration isolation mount for the tilt sensor is presented. It makes the detection device work more reliably under conditions where vibration is present and lays a foundation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an automatic roadhead cutter. A tilt sensor is installed on an EBZ160 and an EBZ200, and experiments have been done in a coal mine. The re- suits show that the experimental result is favorable and achieves the goal of automatic control of the vertical swing of the cutting boo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om-type roadheader tilt sensor detection model vibration isolation mounting vertical sw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