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渗高凝油藏堵塞机理及解堵增产技术研究 被引量:19
1
作者 刘海庆 姚传进 +2 位作者 蒋宝云 吴川 贾晓飞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10年第6期103-106,共4页
针对潍北低渗高凝油藏油井产能低、注水状况差等难题,对储层原油特性及储层的敏感性进行了评价研究,进而对油藏堵塞机理及解堵增产技术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开展了现场试验。研究表明:该油藏储层水敏比较严重;油藏堵塞机理主要为有机堵塞... 针对潍北低渗高凝油藏油井产能低、注水状况差等难题,对储层原油特性及储层的敏感性进行了评价研究,进而对油藏堵塞机理及解堵增产技术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开展了现场试验。研究表明:该油藏储层水敏比较严重;油藏堵塞机理主要为有机堵塞、水敏堵塞、冷伤害堵塞以及固体颗粒堵塞;对应于油藏的堵塞类型,推荐采用化学溶解和电磁加热、酸压或高能气体压裂及水力压裂进行解堵,同时还应优化入井流体的温度。现场试验表明,井底电磁炉可对准油层加热,解堵效果较好,且油井很少热洗;油井压裂后,可增产3倍以上,增产效果明显;注热水保持油层温度和压力,达到了储层解堵和提高储层吸水能力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高凝油藏 敏感性评价 堵塞机理 解堵增产 温度优化 现场试验 潍北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于石油解堵增产的水中脉冲放电特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喻越 朱鑫磊 +2 位作者 黄昆 邹晓兵 王新新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2951-2959,共9页
近年来利用水中放电产生冲击波对油气井进行解堵增产,因其具有环境友好、效果显著、成本低等优点而越来越受到重视。为此,从实际应用的油气井解堵技术出发,建立了1套完整的水中放电实验平台。该实验平台主要由调压器、升压变压器、储能... 近年来利用水中放电产生冲击波对油气井进行解堵增产,因其具有环境友好、效果显著、成本低等优点而越来越受到重视。为此,从实际应用的油气井解堵技术出发,建立了1套完整的水中放电实验平台。该实验平台主要由调压器、升压变压器、储能电容、气体开关和水中负载组成,其中储能电容为50~250μF,充电电压为2~10k V。基于以上实验平台,对水中放电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和分析。通过调整充电电压、液体电导率、电极间距等实验因素在不同水平下进行水中放电,对放电过程中电流、电压、冲击波进行测量和分析,总结了各因素对水中放电特性的影响规律。在水通道加热阶段,影响加热时间和泄漏能量的因素主要是电极周围场强、水通道长度和离子浓度;存在最佳间隙距离和最佳水电导率使冲击波幅值和能量达到最大值,且冲击波能量随电压和电容大小的增加会出现饱和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中放电 冲击波 解堵增产 冲击波能量 电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于修井液污染的新型解堵增产液体系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黄圣 王博 +3 位作者 刘保彻 刘国光 赵燕红 王虎军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0-114,共5页
针对海上某油田修井作业后出现油井产能下降的现象,开展了储层污染原因的分析,结果认为现场用修井液与地层流体的不配伍是造成储层污染的主要原因。为此,室内研究出了一套适合修井污染后的新型解堵增产液体系,并对体系的综合性能进行了... 针对海上某油田修井作业后出现油井产能下降的现象,开展了储层污染原因的分析,结果认为现场用修井液与地层流体的不配伍是造成储层污染的主要原因。为此,室内研究出了一套适合修井污染后的新型解堵增产液体系,并对体系的综合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新型解堵增产液体系对无机垢具有较好的溶解能力,与地层流体配伍性较好,对油管的腐蚀较小。注入2 PV新型解堵增产液后,岩心驱替的渗透率恢复值可以达到115%左右,说明研究的新型解堵增产液体系不但能够解除前期修井过程中带来的储层污染,同时对储层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综合体现出对油井具有很好的解堵增产效果。现场应用结果表明,在常用修井液修井作业后,表皮系数均大于0,使用研制的新型解堵增产液进行解堵,表皮系数大幅降低,比采油指数和日产油量大幅增加,效果优于常规酸化解堵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污染 修井液 解堵增产 改善储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透油田油井复合解堵增产液体系的构建与应用 被引量:7
4
作者 赵晨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22年第2期55-58,共4页
针对低渗透油田油井储层污染导致的产能下降问题,室内构建了一套适合低渗透油田油井的复合解堵增产液体系,并对其综合性能进行了评价。室内实验表明,该体系对无机堵塞物和有机堵塞物均具有良好的溶解能力,能够有效解除低渗透油田油井储... 针对低渗透油田油井储层污染导致的产能下降问题,室内构建了一套适合低渗透油田油井的复合解堵增产液体系,并对其综合性能进行了评价。室内实验表明,该体系对无机堵塞物和有机堵塞物均具有良好的溶解能力,能够有效解除低渗透油田油井储层污染;该体系具有良好的防膨性能,对目标油田储层段岩屑的防膨率可以达到98%以上;该体系具有良好的缓蚀性能,对N80标准钢片的平均腐蚀速率仅为2.74 g·m^(-2)·h^(-1),低于行业标准;该体系对现场钻井液、完井液和修井液依次污染后的天然岩心具有良好的综合解堵性能。现场应用表明,A井采用该体系施工后,含水率明显下降,日产油量显著提升,达到了良好的解堵增产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油田 储层污染 解堵增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热流体解堵增产工艺室内实验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张伟 邹剑 +3 位作者 王弘宇 王秋霞 周法元 张华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83-186,共4页
针对渤海稠油油田冷采低产低效井,通过室内实验研究了多元热流体增产引效工艺在非热采完井稠油油田解堵及增产效果。室内实验结果表明:多元热流体解堵后,采油指数可恢复到初始采油指数的35%左右;同时多元热流体对稠油冷采井具有明显增... 针对渤海稠油油田冷采低产低效井,通过室内实验研究了多元热流体增产引效工艺在非热采完井稠油油田解堵及增产效果。室内实验结果表明:多元热流体解堵后,采油指数可恢复到初始采油指数的35%左右;同时多元热流体对稠油冷采井具有明显增产作用,多元热流体吞吐周期内采油速度较冷采有明显提高,平均采油速度由4.65 mL/min提高至8.37 mL/min,累计增油量220 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井 稠油 多元热流体 解堵增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油气井解堵增产技术研究现状及展望
6
作者 梅宇 《石油石化物资采购》 2019年第3期11-12,共2页
在采油作业中,油气井常会遭到外来流体进入,进而致使流体中固相的颗粒侵入油气层中,致使储层出现堵塞,甚至导致油井产量出现下降、造成停产等现象。因此,在油气井解堵作业中,必须要采用一定的解堵增产技术,以提高油气井的产量。本论文... 在采油作业中,油气井常会遭到外来流体进入,进而致使流体中固相的颗粒侵入油气层中,致使储层出现堵塞,甚至导致油井产量出现下降、造成停产等现象。因此,在油气井解堵作业中,必须要采用一定的解堵增产技术,以提高油气井的产量。本论文以油气井解堵增产技术为研究切入点,对其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油作业 油气井 解堵增产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透气藏连续油管解堵增产技术应用研究
7
作者 杜晓雷 常国军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4年第8期60-60,共1页
X-5井为D-X气田一口水平调整井,目的层D-X凹陷带X区块BH组B1层,为东倾单斜构造之局部断背斜构造。区块有效孔隙度较低,渗透能力差,是典型的低渗透油气藏。因钻井期间泥浆侵入、地层粘土水化膨胀及水锁等因素影响,X-5井完钻后通过气举返... X-5井为D-X气田一口水平调整井,目的层D-X凹陷带X区块BH组B1层,为东倾单斜构造之局部断背斜构造。区块有效孔隙度较低,渗透能力差,是典型的低渗透油气藏。因钻井期间泥浆侵入、地层粘土水化膨胀及水锁等因素影响,X-5井完钻后通过气举返排诱喷无法获得理想产能。利用连续油管解堵增产技术对X-5井进行增产解堵,解除低渗储层水锁和在钻完井过程中的综合性堵塞伤害,恢复近井地带的导流能力,达到增产、稳产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气藏 堵塞伤害 连续油管 解堵增产
原文传递
基于晶闸管的放电冲击波油气增产装置研制
8
作者 陆金波 贺宗鉴 +1 位作者 朱鑫磊 黄昆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85-1892,共8页
井下电脉冲技术是实现油气井解堵增产的新型途径之一,放电开关是支撑其产生冲击压力波的基础。针对基于自触发气体开关的油气井增产装置放电电压不可控的缺点,设计了一种利用晶闸管串联构成放电开关的新型油气井增产实验装置。为确保实... 井下电脉冲技术是实现油气井解堵增产的新型途径之一,放电开关是支撑其产生冲击压力波的基础。针对基于自触发气体开关的油气井增产装置放电电压不可控的缺点,设计了一种利用晶闸管串联构成放电开关的新型油气井增产实验装置。为确保实验装置能安全应用于大功率高电压场合下,设计了静态与动态均压电路,以避免装置运行时晶闸管过电压击穿。使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 FPGA)作为主控芯片,控制晶闸管导通放电,实现放电电压的可控调节。采用光纤传输控制信号,使隔离电压不受限制。同时设计了高压取能单元,为各晶闸管驱动电路提供独立的供电电源。实验结果表明,此装置电压钳位能力良好,放电电压控制精确,解堵效果明显,为新型油气井增产装置井下作业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堵增产 晶闸管串联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光纤传输 高压取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多元复合酸化解堵液体系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董卓鑫 艾池 +2 位作者 董国富 冯福平 李玉伟 《能源化工》 2020年第3期54-57,共4页
针对海上H油田油井储层堵塞原因复杂、堵塞物种类多样以及常规土酸和盐酸解堵增产措施效果较差等问题,研制了一种新型多元复合酸化解堵液体系,主要由新型多元鳌合酸、防膨剂、缓蚀剂、助排剂以及互溶剂组成。室内评价了该酸化解堵液体... 针对海上H油田油井储层堵塞原因复杂、堵塞物种类多样以及常规土酸和盐酸解堵增产措施效果较差等问题,研制了一种新型多元复合酸化解堵液体系,主要由新型多元鳌合酸、防膨剂、缓蚀剂、助排剂以及互溶剂组成。室内评价了该酸化解堵液体系的综合性能,结果表明:该酸化解堵液体系具有良好的溶蚀能力,对目标油田现场无机垢的溶蚀率达到90%,对有机垢的溶蚀率达到85%以上;该酸化解堵液体系对目标区块储层段岩屑的防膨率达到90%以上,对油井现场套管钢的腐蚀速率仅为0.7132 g/(m^2·h),有良好的防膨效果和缓蚀效果;该酸化解堵液体系对目标区块储层天然岩心的解堵效果较好,可以使天然岩心的渗透率恢复值达到100%以上,能在解除岩心孔隙内堵塞物的同时,改善岩心基质渗透率。该体系的酸化解堵效果优于常规土酸和盐酸,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油田 油井堵塞 多元复合酸 解堵增产 性能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于高温碳酸盐岩储层稠化缓速酸液体系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姚远 袁志华 《能源化工》 2018年第2期50-54,共5页
针对高温碳酸盐岩储层酸化施工时存在酸岩反应速度快、管柱腐蚀及二次污染等问题,室内通过对稠化剂、缓蚀剂、助排剂和铁离子稳定剂等处理剂的优选与评价,研究出了一套适合高温碳酸盐储层的稠化缓速酸液体系。对酸液体系的综合性能进行... 针对高温碳酸盐岩储层酸化施工时存在酸岩反应速度快、管柱腐蚀及二次污染等问题,室内通过对稠化剂、缓蚀剂、助排剂和铁离子稳定剂等处理剂的优选与评价,研究出了一套适合高温碳酸盐储层的稠化缓速酸液体系。对酸液体系的综合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该稠化缓速酸液体系在120℃下剪切140 min后,其黏度仍保持在50 m Pa·s以上,具有良好的耐温抗剪切能力;体系对岩屑和白云岩达到最大溶蚀率的时间远远大于20%盐酸溶液,说明具有良好的缓速性能;体系还具有良好的助排性能和较低的腐蚀速率。岩心模拟酸化试验结果表明:稠化缓速酸液体系对目标油田储层天然岩心的基质渗透率改善率大于250%,效果明显好于盐酸。优选的稠化缓速酸液体系对高温碳酸盐储层具有明显的改造作用,能够满足现场酸化施工作业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储层 抗温能力 稠化酸 缓速性能 解堵增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稠油生产中的压裂防砂技术 被引量:1
11
作者 彭兵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11年第16期109-110,共2页
随着油田开发过程中地层压力不断下降,稠油井混合液携砂能力下降,传统的防砂方法是胶固地层或桥堵过滤,增加近井地带的流动阻力使产量下降,对原来已存在近井伤害的井产量下降幅度较大,严重时根本不出油。压裂防砂技术变井底防砂为油层防... 随着油田开发过程中地层压力不断下降,稠油井混合液携砂能力下降,传统的防砂方法是胶固地层或桥堵过滤,增加近井地带的流动阻力使产量下降,对原来已存在近井伤害的井产量下降幅度较大,严重时根本不出油。压裂防砂技术变井底防砂为油层防砂,突破原有的近井伤害带,解堵增产效果十分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裂防砂 径向流 双线留 解堵增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稠油生产中的压裂防沙技术
12
作者 阿瓦古丽.卡米力 《化工设计通讯》 CAS 2019年第2期41-41,共1页
随着油田的不断开发,底层压力不断下降,传统的防砂方式对油井产量影响比较大。通过在稠油生产中采用压裂防砂技术,可以达到解堵增产的效果。主要对稠油生产中的压裂防沙技术进行了阐述,从而更好地促进稠油的开采。
关键词 压裂防砂 径向流 解堵增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