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解毒化瘀凉血法治疗痤疮58例 被引量:1
1
作者 苗凌娜 李文占 《河南中医》 2004年第11期55-55,共1页
关键词 痤疮 解毒化瘀凉血法 痤疮软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凉血解毒化瘀法对乙肝相关ACLF T细胞亚群及NK的影响 被引量:9
2
作者 韩志毅 马文峰 +2 位作者 孙新锋 张卫 周小舟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92-394,共3页
目的观察凉血解毒化瘀法对HBV-ACLF T细胞亚群的影响,探索中医药治疗ACLF的可能免疫机制。方法将58例慢ACLF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治疗的0周、4周、8周分别检测肝功能、T细胞亚群、NK、血清内毒素水平进行统计分析比较。结果 4周、... 目的观察凉血解毒化瘀法对HBV-ACLF T细胞亚群的影响,探索中医药治疗ACLF的可能免疫机制。方法将58例慢ACLF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治疗的0周、4周、8周分别检测肝功能、T细胞亚群、NK、血清内毒素水平进行统计分析比较。结果 4周、8周肝功TBIL、DBIL、ALT和AST与0周比均有差异(P<0.05);4周两组间TBIL、DBIL、T细胞亚群及NK有差异(P<0.05);8周两组间ALT、AST、ALB、LPS有差异(P<0.05),而T细胞亚群及NK无差异(P>0.05)。结论凉血解毒化瘀法可以改善HBV-ACLF患者肝脏合成功能、降低LPS水平,短期内改善、调节HBV-ACLF T细胞免疫紊乱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 毒化 T细胞亚群 内毒素
原文传递
凉血解毒化瘀法在治疗重型肝炎中的临床运用进展 被引量:8
3
作者 曹辉 张玮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871-874,共4页
回顾近10年的相关文献,从重型肝炎的主要病机"热""毒""瘀"等方面,综述了重型肝炎的发病机制以及凉血解毒化瘀法治疗重型肝炎的临床运用和实验研究等情况,以期为临床实践和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重型肝炎 毒化 临床运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凉血解毒化瘀法为主治疗过敏性紫癜临床观察
4
作者 廖永州 《湖北中医杂志》 2005年第10期40-40,共1页
目的:观察凉血解毒化瘀法治疗过敏性紫癜的疗效。方法:将65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对照组22例,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凉血解毒化瘀为主的中药汤剂,并观察两组主要症状及体征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 目的:观察凉血解毒化瘀法治疗过敏性紫癜的疗效。方法:将65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对照组22例,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凉血解毒化瘀为主的中药汤剂,并观察两组主要症状及体征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3%、81.9%(P<0.05);治疗组在症状与体征改善方面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凉血解毒化瘀法治疗过敏性紫癜有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紫癜 中医药疗 毒化 临床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凉血解毒化瘀法配合中药外敷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 被引量:11
5
作者 左莹莹 《山西中医》 2014年第5期15-15,28,共2页
目的:观察凉血解毒化瘀法配合中药外敷治疗早期亚急性甲状腺炎的疗效。方法:将早期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在均给予常规剂量的强的松和芬必得口服的基础上,治疗组予自拟方剂配合中药外敷。治疗8周。结果:治疗组显效36例,有... 目的:观察凉血解毒化瘀法配合中药外敷治疗早期亚急性甲状腺炎的疗效。方法:将早期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在均给予常规剂量的强的松和芬必得口服的基础上,治疗组予自拟方剂配合中药外敷。治疗8周。结果:治疗组显效36例,有效8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8%;对照组显效16例,有效28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但治疗组在减少退热时间、消除甲状腺肿痛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复发率降低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FT3、FT4、血沉水平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药内服配合外敷治疗早期亚急性甲状腺炎缓解症状疗效较好,复发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急性甲状腺炎 毒化 中药外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凉血解毒化瘀法治疗过敏性紫癜30例
6
作者 杨继民 《中国乡村医药》 2006年第11期55-56,共2页
关键词 毒化 过敏性紫癜 治疗 临床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临床观察 被引量:20
7
作者 孙新锋 韩志毅 +3 位作者 张卫 马文峰 易希 周小舟 《北京中医药》 2016年第3期195-198,共4页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开放式随机对照方法,将观察组和对照组按2∶1比例入组,对照组给予西医基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凉血解毒化瘀法辨证用药,2组均治疗8周。在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开放式随机对照方法,将观察组和对照组按2∶1比例入组,对照组给予西医基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凉血解毒化瘀法辨证用药,2组均治疗8周。在0、4、8周时点检测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白蛋白(ALB)、胆碱酯酶(Ch E)和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结果 2组4、8周与0周时比较,T-BIL、D-BIL、ALT、AST、ALB、CHE、PTA、IN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周时2组间T-BIL、D-BIL、PT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周时2组间T-BIL、ALT、AST、ALB、PTA、IN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对肝功能和凝血功能的改善优于单纯西医基础治疗,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对肝功能和凝血功能的改善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化 慢加急性肝衰竭 中西医结合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