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言后行为 被引量:14
1
作者 王道英 辜向东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4期90-93,共4页
言语行为理论的核心是“说话即做事” ,“话语即行为”。同时 ,奥斯汀在这个理论中设想了言语行为三分说 :话语行为、言外行为和言后行为。其中言后行为是言语行为理论中涉及得最少的研究课题。本文讨论言后行为的两个方面 :说话者目的 ... 言语行为理论的核心是“说话即做事” ,“话语即行为”。同时 ,奥斯汀在这个理论中设想了言语行为三分说 :话语行为、言外行为和言后行为。其中言后行为是言语行为理论中涉及得最少的研究课题。本文讨论言后行为的两个方面 :说话者目的 ,实际效果 ,以及言后行为中的非言语手段等 ,并指出本研究对交际和跨文化交际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话行为 言外行为 言语行为 言后行为 说话者意图 实际效果 非言语手段 跨文化交际 语言交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言后行为和交际效果 被引量:20
2
作者 韩戈玲 《山东外语教学》 2005年第3期27-30,共4页
言语行为理论经常被用来解释语言交际,解释人们如何以言行事.语用研究一般比较注重言外行为,相对忽视了言后行为在交际中的重要性.笔者认为言后行为指语言交际中话语在交际者的心理或行动上产生的结果,既可以是说话人预期的,也可以是预... 言语行为理论经常被用来解释语言交际,解释人们如何以言行事.语用研究一般比较注重言外行为,相对忽视了言后行为在交际中的重要性.笔者认为言后行为指语言交际中话语在交际者的心理或行动上产生的结果,既可以是说话人预期的,也可以是预期外的,而其主体可以是说话人、听话人或其他人.一般而言,言语行为的言后行为与说话人的期望值吻合,而言语事件的交际效果可能包括几个连续产生的言后行为,它可能高于或低于交际者的期望值.本文阐述了语言交际中交际者的互动性,分析了言后行为产生的不同情况和它的不确定性,并探讨了言后行为和交际效果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言后行为 交际意图 交际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语习得者角色扮演原理与效用——言后行为人文素养调查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萧好章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2007年第3期37-40,共4页
本文从言后行为、社会心理和系统功能语言学语境理论视角探讨了L2角色扮演的原理与效用。对英语专业学生一学期的教学实验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被试认可角色扮演具有提高二语习得者人文素养的效用,从而验证其具有言后行为人文素质养成作... 本文从言后行为、社会心理和系统功能语言学语境理论视角探讨了L2角色扮演的原理与效用。对英语专业学生一学期的教学实验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被试认可角色扮演具有提高二语习得者人文素养的效用,从而验证其具有言后行为人文素质养成作用;素质教育原则与外语教学原则在角色扮演式教学中得以有机地结合和有效地贯彻和落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色扮演 言后行为 人文素养 语境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言后行为的分类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张结根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2期130-135,共6页
言后行为是言语行为理论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其合理界定和分类不仅可以解决其概念争议,还有利于言语行为理论的完善。鉴于此,在简要评述言后行为的分类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指出言后行为的分类必须以言后行为概念的合理界定为前提。接着在剖析... 言后行为是言语行为理论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其合理界定和分类不仅可以解决其概念争议,还有利于言语行为理论的完善。鉴于此,在简要评述言后行为的分类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指出言后行为的分类必须以言后行为概念的合理界定为前提。接着在剖析"言语即行为"的观点内涵的基础上,将言后行为定义为说话人通过含有言外之意的言内行为对交际语境的影响和改变。最后在重新梳理言内行为三分法的基础上,把言后行为相应分类为发音言后行为、发语言后行为和发言言后行为,并进行必要的例证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言语行为 言后行为 言内行为 言外行为 语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务英语交际中言后行为的产生 被引量:2
5
作者 薛瑜 《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1期49-53,共5页
通过商务英语交际特点的语用分析,运用语用学中Austin提出的“三种行为”模式,探索商务英语交际中通过言内行为实施言外行为并产生言后行为的方法,以达到预期的交际目的。
关键词 商务英语 言后行为 三种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善意谎言及其言后行为的语用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张国富 《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年第4期28-30,共3页
讨论善意谎言的定义,从善意谎言产生的后果对其进行分类,从语用学角度分析善意谎言与合作原则、礼貌原则的关系,分析善意谎言产生的原因.
关键词 善意谎言 言后行为 合作原则 礼貌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交际中的言后行为 被引量:6
7
作者 王春秀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1期167-169,共3页
语用学一般比较注重对"言外行为"的研究,对于"言后行为"的讨论相对甚少,对其定义的界定也存在着偏差。"言后行为"并不是一个界限清晰的行为,而是一个过程。由话语到影响效果,最后到达"言后行为"... 语用学一般比较注重对"言外行为"的研究,对于"言后行为"的讨论相对甚少,对其定义的界定也存在着偏差。"言后行为"并不是一个界限清晰的行为,而是一个过程。由话语到影响效果,最后到达"言后行为"的完整的发生过程。"言后行为"并不是说话人个人的行为,而是一个由"言内行为"触发,并由说话人、听话人共同参与且最终完成的一个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言后行为 说话人 听话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言外行为、言后行为与交际效果 被引量:1
8
作者 张珂铭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第11期9-10,共2页
在言语行为理论的发展中,言外行为和言后行为的核心地位一直倍受争议。言后行为目前已逐渐进入学者们的研究领域。交际意图是语言交际的基础,而言外行为和言后行为都要以交际意图为参照点。本文旨在通过对言外行为和言后行为概念上的诠... 在言语行为理论的发展中,言外行为和言后行为的核心地位一直倍受争议。言后行为目前已逐渐进入学者们的研究领域。交际意图是语言交际的基础,而言外行为和言后行为都要以交际意图为参照点。本文旨在通过对言外行为和言后行为概念上的诠释,阐述言外行为的核心理论地位以及言后行为和交际效果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言外行为 言后行为 交际意图 交际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际行为中言后行为与听话人 被引量:1
9
作者 胡惠玲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10年第9期85-87,共3页
产生言后行为的三大因素包括听话人的理解能力,听话人具备实现说话人的意图的能力,听话人的意愿。成功的交际与产生言后行为的三大因素紧密相连,并且这三大因素缺一不可。在人们交际中,把握好了这三大因素才能取得成功的交际。
关键词 言后行为 听话人 交际成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言后行为效果对等在电影片名翻译中的应用
10
作者 刘小丽 宇文刚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2期320-321,共2页
奥斯汀提出的言语行为理论强调翻译不仅要译出原文的字面意义,而且还要译出原文的隐含意义,以使译文读者产生同原文读者相近的效果,即获得言后行为效果的对等。讨论电影片名翻译的特点,并通过一些实例,借鉴电影片名的几种翻译方法来说... 奥斯汀提出的言语行为理论强调翻译不仅要译出原文的字面意义,而且还要译出原文的隐含意义,以使译文读者产生同原文读者相近的效果,即获得言后行为效果的对等。讨论电影片名翻译的特点,并通过一些实例,借鉴电影片名的几种翻译方法来说明言后行为效果对等理论在电影片名翻译中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言后行为效果对等 电影片名翻译特点 翻译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言后行为解读影片《三傻大闹宝莱坞》
11
作者 陈海颖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6年第8期418-,420,共2页
言语行为理论包括:话语行为、言外行为和言后行为。与言外行为相比,言后行为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从语言交际者的互动性出发,结合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中的台词分析,探讨言后行为和交际效果的关系,借此引起人们对交际中言语行为现象... 言语行为理论包括:话语行为、言外行为和言后行为。与言外行为相比,言后行为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从语言交际者的互动性出发,结合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中的台词分析,探讨言后行为和交际效果的关系,借此引起人们对交际中言语行为现象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言语行为 言后行为 《三傻大闹宝莱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言后行为与交际策略
12
作者 殷宪芳 《海外英语》 2018年第20期95-96,共2页
Austin对言语行为给出明确具体的分类:言内行为、言外行为、言后行为,后人对于言外行为也给出详细的语料分析,然而,对于言后行为的研究明显不足。言后行为是指交际中言内行为在交际双方心理或者行动上产生的结果,并不仅是说话者的行为,... Austin对言语行为给出明确具体的分类:言内行为、言外行为、言后行为,后人对于言外行为也给出详细的语料分析,然而,对于言后行为的研究明显不足。言后行为是指交际中言内行为在交际双方心理或者行动上产生的结果,并不仅是说话者的行为,也有可能是说话者/听话者或者其他人的行为,因此,言后行为可以是预期的/非预期的,具有不确定性。言后行为是决定交际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因此,对于言后行为的研究有助于指导我们在交际中的选择适当的话语策略,从而,达到交际的意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言后行为 交际意图 影响因素 交际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言语行为理论视角下《雷雨》王佐良英译本研究
13
作者 卜丹旎 《海外英语》 2025年第2期14-16,26,共4页
《雷雨》是中国话剧发展的转折点,其语言简练、含蓄、富有个性化。话剧翻译成功与否,或可借助于言语行为理论一窥其貌。文章在言语行为理论的视角下,从言内行为、言外行为、言后行为三方面入手,结合大量实例,分析王佐良与巴恩斯先生合... 《雷雨》是中国话剧发展的转折点,其语言简练、含蓄、富有个性化。话剧翻译成功与否,或可借助于言语行为理论一窥其貌。文章在言语行为理论的视角下,从言内行为、言外行为、言后行为三方面入手,结合大量实例,分析王佐良与巴恩斯先生合译的《雷雨》。研究发现,王佐良在译作中,充分运用了言语行为理论的相关知识,通过准确地表达原著中的言语行为,使英译版更好地传达了原著的意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言语行为理论 言内行为 言外行为 言后行为 话剧翻译 《雷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言后有为——星巴克特殊语言现象背后的经济学因素探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杨柳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1-35,共5页
星巴克特殊的咖啡规格用语给消费者的交际过程带来诸多不便,因此饱受质疑。本文整合了该用语的发展过程,从语用角度借助"情景记忆"、"语义记忆"和"锚定"等跨学科理论揭示了该语言现象背后的经济学动因;... 星巴克特殊的咖啡规格用语给消费者的交际过程带来诸多不便,因此饱受质疑。本文整合了该用语的发展过程,从语用角度借助"情景记忆"、"语义记忆"和"锚定"等跨学科理论揭示了该语言现象背后的经济学动因;并通过分析其进入中国市场的翻译策略,认为要透彻认识星巴克特殊语言现象的关键是了解其实施的"言后行为",牺牲言语交际的便捷及对翻译方法的取舍均以实现其经济范畴的目标为准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用学 言后行为 星巴克语言现象 跨学科视角 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Austin言语行为理论与动态语境观 被引量:1
15
作者 魏新强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3期81-83,共3页
语言的使用与理解离不开语境。笔者认为语境是动态的,是由听话人大脑中的一系列假设构成的,听话人依据动态语境因素对所听到的话语进行推理,寻求话语字面意义所传达的言语行为,最终保证交际的成功。文章试图探讨Austin言语行为理论对大... 语言的使用与理解离不开语境。笔者认为语境是动态的,是由听话人大脑中的一系列假设构成的,听话人依据动态语境因素对所听到的话语进行推理,寻求话语字面意义所传达的言语行为,最终保证交际的成功。文章试图探讨Austin言语行为理论对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言内行为 言外行为 言后行为 语境 推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言语行为理论在汉诗英译中的运用——从《无题》的两段译文谈起
16
作者 方璐 陈丛梅 黄芳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69-71,共3页
理想的翻译应是译文与原文在语言的表达形式、作者的意图、读者的反应三方面的完全吻合。这种吻合也可以说是言内行为、言外行为及言后行为三方面的完美结合。汉诗英译也不例外。本文从言语行为理论的角度对汉诗英译进行再认识,希望译... 理想的翻译应是译文与原文在语言的表达形式、作者的意图、读者的反应三方面的完全吻合。这种吻合也可以说是言内行为、言外行为及言后行为三方面的完美结合。汉诗英译也不例外。本文从言语行为理论的角度对汉诗英译进行再认识,希望译者可以从中得到新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诗英译 言内行为 言外行为 言后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言语行为中的话语交互与连贯
17
作者 魏兴才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B06期155-158,共4页
探讨了Austin和Searle的原始言语行为理论及其解释能力。分析了一些理论描述和具有争议的多家评论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把言语行为理论和话语交互关系结合起来讨论,以扩大言语行为理论研究范围,增强其解释能力,为进一步解释该理论运行机... 探讨了Austin和Searle的原始言语行为理论及其解释能力。分析了一些理论描述和具有争议的多家评论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把言语行为理论和话语交互关系结合起来讨论,以扩大言语行为理论研究范围,增强其解释能力,为进一步解释该理论运行机制和深入讨论与之紧密相连的话题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言外行为 言后行为 话语交互与连贯 话语序列 相邻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言前行为的概念建构
18
作者 张结根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3期79-83,共5页
从言语行为的概念缺陷及应用局限入手,通过对言语行为的微观解析,提出除言内行为、言外行为和言后行为之外的第四种言语行为——言前行为。言前行为传达单个言语行为在整个言语事件中的作用和意义,可将各言语行为有组织地串联起来,协调... 从言语行为的概念缺陷及应用局限入手,通过对言语行为的微观解析,提出除言内行为、言外行为和言后行为之外的第四种言语行为——言前行为。言前行为传达单个言语行为在整个言语事件中的作用和意义,可将各言语行为有组织地串联起来,协调推动言语交际向交际目的方向发展。言前行为概念的建构不仅可以理顺言语行为内部的复杂关系,丰富言语行为的概念内涵,还有助于提升言语行为理论的语用解释力,拓展其应用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言语行为 言前行为 言内行为 言外行为 言后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言语行为理论分析There be句式的语用特征
19
作者 路仙伟 张雪玉 《唐山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84-85,共2页
根据言语行为理论对There be句式进行言内行为、言外行为、言后行为三个层次的立体透视分析,从而揭示这一常用句式的语用意义和特征。
关键词 There be 言语行为理论 言内行为 言外行为 言后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言语行为术语汉语译名对比分析
20
作者 朱琴琴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1期111-113,共3页
梳理和对比分析了locution、illocution和perlocution等三种言语行为的不同汉译版本,根据术语翻译的准确性、理据性、系统性和简明性原则,指出各自的优点和不足。认为同一术语不同译名现象属于正常现象,会在自然选择中逐渐趋同,但同时... 梳理和对比分析了locution、illocution和perlocution等三种言语行为的不同汉译版本,根据术语翻译的准确性、理据性、系统性和简明性原则,指出各自的优点和不足。认为同一术语不同译名现象属于正常现象,会在自然选择中逐渐趋同,但同时要警惕可能的曲解和错译,尝试加强学术交流和倡导译名规范,合理推动译名的规范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言语行为 言内行为 言外行为 言后行为 术语翻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