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语言反义词与言语反义词——谈言语反义词之归属问题
被引量:1
- 1
-
-
作者
张红镝
-
机构
大连广播电视大学
-
出处
《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0年第1期87-90,共4页
-
文摘
本文从四个方面来探讨言语反义词的归属问题。第一,从构成反义词的条件和范围来看,言语反义词不能进入反义词的系统里;第二,言语反义词的词类不同于语言反义词的词类;第三,言语反义词的运用受民族文化的影响;第四,"言语反义词"应归属于修辞范畴。
-
关键词
语言反义词
言语反义词
民族文化
修辞
-
分类号
H0
[语言文字—语言学]
-
-
题名英汉言语反义词及其修辞效果探析
被引量:1
- 2
-
-
作者
徐义云
-
机构
茂名学院外国语学院
-
出处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4期1-4,共4页
-
文摘
反义词可分为语言反义词和言语反义词。言语反义词是指两个原本不具反义关系的词置于某一具体的语境中或通过借助辞格将其字面意义加以引申,从而临时构成意义相反或相对的反义词。文章拟从分析英汉言语反义词构成的条件入手探讨英汉言语反义词的特点及修辞效果,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认识和正确使用言语反义词,以达到加强语言表达效果的作用。
-
关键词
英汉言语反义词
特点
修辞效果
-
Keywords
English - Chinese speech antonyms
features
rhetorical effect
-
分类号
H15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俄罗斯电影台词与俄语言语反义词研究
- 3
-
-
作者
焦悦梅
赵小兵
马冲宇
-
机构
河北大学外国语学院
-
出处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3期135-136,共2页
-
文摘
电影台词具有信息量大、实时更新、永不枯竭的特点,为语言研究提供了大量的语料。俄语语言研究中的反义词研究大多是以文学作品为素材,以电影台词作为研究对象的现象很少。本文即以俄罗斯电影台词为语料,分析研究俄语反义词中的言语反义词形态结构。
-
关键词
俄罗斯电影台词
言语反义词
形态结构
-
分类号
H35
[语言文字—俄语]
-
-
题名言语反义词及其修辞功能
被引量:1
- 4
-
-
作者
徐义云
-
机构
茂名学院外国语学院
-
出处
《疯狂英语(教师版)》
2009年第1期103-106,共4页
-
文摘
言语反义词是语言交际中的客观存在,它是人们在说话或写文章时,出于某种表达的需要,将两个不具反义关系的词置于一定的语境中或对其词义加以引申或比喻,使其临时构成意义相反或相对的言语反义词。言语反义词不仅可以突显其对立关系,而且能使语言获得形象、生动等修辞效果。
-
关键词
言语反义词
语境
修辞功能
-
Keywords
speech antonym
context
rhetorical function
-
分类号
H05
[语言文字—语言学]
-
-
题名浅谈言语反义词及其成因
被引量:2
- 5
-
-
作者
张华莉
李春霞
-
机构
周口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
郑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党委办公室
-
出处
《周口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1年第4期75-76,共2页
-
文摘
在语言交际中 ,为了某种表达的需要 ,使不在同一反义义场中的两个词 ,临时构成意义相反或相对关系 ,这就是言语反义词。言语反义词产生的原因及相应的修辞效果有以下两个方面 :为了增强语言的形象性 ,使语言生动、具体、色彩鲜明 ,往往产生言语反义词 ;为了增强文章的幽默感 ,突出讽刺性 ,往往产生言语反义词。
-
关键词
言语反义词
语境
形象性
幽默感
汉语
-
分类号
H136.2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关于言语反义词
被引量:4
- 6
-
-
作者
王立廷
-
出处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1期60-64,共5页
-
文摘
我们平常所说的反义词,如“大——小”、“高——低”、“快——慢”、“有——无”之类,它们脱离一定的语境,人们仍然能够意识到它们之间的反义关系。语言学上管这种反义词叫语言反义词,或无条件反义词,一般简称反义词。跟语言反义词相对的是言语反义词。例如:
-
关键词
言语反义词
反义关系
语言学
谚语
特定语境
比喻
对举
文字改革
辞格
不同角度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浅谈汉语言语反义词
被引量:1
- 7
-
-
作者
徐凤
-
出处
《内蒙古民族师院学报(社会科学汉文版)》
1988年第4期76-78,共3页
-
文摘
在语言的词汇研究中,反义词是不可忽视的对象。反义词无论处于哪一语言片断,也无论是否从言语上下文中独立出来,总是对现实中存在着的概念的对立、矛盾、对比现象的反映,表现出意义的相反或相对,如“大”与“小”、“光明”与“黑暗”等等。这是我们所说的语言反义词。但是,在语言的交际过程中,作者和说话人除运用语言反义词之外,有时还出于某种表达的需要,临时用两个词构成相反或相对意义的关系。这是在一定的条件下,特别是一定的上下文中才表现出来的相反意义,构成的反义关系。
-
关键词
言语反义词
上下文
运用语言
反义关系
词汇研究
鲜明性
创造性
形象性
语言片断
毛泽东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论网络语言中的言语反义词
- 8
-
-
作者
彭晓燕
-
机构
湖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
出处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2016年第8期124-126,共3页
-
文摘
本文主要探讨网络语言中的言语反义词这一修辞语用现象,分析言语反义词在网络语言中的修辞构词形式以及修辞效果。网络语言中丰富多彩的言语反义词现象,与网络语言自身的特点以及特殊语境密切相关。
-
关键词
语境
网络语言
言语反义词
-
分类号
H136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谈谈“言语反义词”的修辞
- 9
-
-
作者
施燕祖
-
机构
江苏省南通市统计局
-
出处
《秘书之友》
1999年第5期40-41,共2页
-
文摘
一、“言语反义词”的构成表示相反或相对的反义词是约定俗成的,它不以语境或上下文为转移,故此称之为“语言反义词”.但有些词,孤立看彼此意义没有明显的相反或相对关系,可是当它们在一定的语言环境里对举时就具有了反义关系.例如:我们的痈疽是他们的宝贝,那么,他们的敌人,当然是我们的朋友了.(鲁迅《我们不再受骗了》)②巨星,能给天下光明,它的陨落也给人类带来苦痛.
-
关键词
言语反义词
反义关系
语言环境
修辞作用
相对关系
约定俗成
对立关系
修辞效果
语境
鲁迅
-
分类号
H13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浅谈反义词的特点和定义——兼答钱倚云同志
被引量:4
- 10
-
-
作者
王立廷
-
出处
《山东师范学院学报》
1986年第4期58-63,共6页
-
文摘
什么是反义词?反义词的特点是什么?的确是值得重视和解决的问题。钱倚云同志发表在1982年第11期《语文学习》杂志上的《反义词定义的刍议》一文,就几位专家的著作以及我和高文达同志合写的小册子对反义词的几种定义提出了质疑,最后拟定了如下的定义:词汇意义相反或相对、内部结构和语音形式相一致的词是反义词。我们认为,一个好的定义,应该简明扼要地概括出被定义事物的主要特点,并有利于人们辨识被定义事物。
-
关键词
言语反义词
词汇意义
两极关系
反义关系
意义范畴
色彩意义
语音形式
形象色彩
语体色彩
感情色彩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反义词划界浅探
被引量:2
- 11
-
-
作者
广达
林玉
-
机构
中共包头市委宣传部
内蒙二机厂第三子弟中学
-
出处
《阴山学刊》
1990年第2期38-43,共6页
-
文摘
现代汉语反义词在修辞上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反义词的正确辨析与熟练掌握、运用,可以充分发挥词语的表义功能,提高我们运用语言的能力.我们在学习和研究中发现:要充分认识反义词,有必要对反义词与非反义词的界限加以讨论。现不揣冒昧,对此提出我们的一点粗浅看法,求教于同行们,以获指正。
-
关键词
现代汉语
表义
言语反义词
类词
语法著作
后缀式
否定形式
动宾式
组词
周迟明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英语“辞格反义”的认知研究
- 12
-
-
作者
赵勇
-
机构
文山学院外国语学院
-
出处
《文山学院学报》
2017年第5期103-107,共5页
-
文摘
修辞反义关系被定位为语言修辞反义和言语修辞反义。语言修辞反义关系研究修辞整体活动中建构语言反义的规律,言语修辞反义关系研究语言反义在修辞言语片段中的具体实现和创新。修辞格中的反义称为辞格反义,从辞格内部的各种语义结构方面分析了辞格反义及其特点。辞格反义是以修辞关系为纽带的结果,它可以是语言反义的言语化表征,也可以是言语反义的创造性自我建构,是创造言语反义的一种手段。
-
关键词
修辞反义
语言反义
言语反义
辞格反义
-
Keywords
rhetorical antonymy
language antonymy
speech antonymy
antonymy of figures of speech
-
分类号
H314
[语言文字—英语]
-
-
题名浅谈语境与潜台词
被引量:1
- 13
-
-
作者
宋尧
-
出处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CSSCI
1996年第4期51-56,60,共7页
-
文摘
浅谈语境与潜台词宋尧作为人们交际工具的语言是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它最重要的功能是交际功能。言语交际是发话人编码与受话人解码这一双向活动进行的过程。受话人能否正确理解发话人的意图,不产生误解,取决于许多因素:发话人是否按语言系统的常规编码,言语行为所处...
-
关键词
非语言性语境
语言环境
量的准则
语言系统
言语交际
理解原文
受话人
言语反义词
言语行为
话语分析
-
分类号
H354
[语言文字—俄语]
-
-
题名俄语中的反训现象——现代俄语用词札记
被引量:1
- 14
-
-
作者
齐光先
-
出处
《中国俄语教学》
1984年第1期40-43,共4页
-
文摘
两个或几个同一词类的,词汇意义完全相同或部分相同(相近)的词。
-
关键词
反训
词汇意义
言语反义词
解释词义
类词
语法学家
旧义
评价意义
错合
修辞作用
-
分类号
H1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浅谈苏联报纸标题的修辞
被引量:1
- 15
-
-
作者
顾建荣
-
出处
《中国俄语教学》
1985年第4期43-45,共3页
-
文摘
纵观对报纸标题的研究,较多地限于句法修辞范畴或纯句法范畴。本文拟从报纸标题的词汇,成语、语义辞格的修辞手段进行初步的探讨。词汇修辞手段标题中的随机词(?)随机词是作者根据客观现实报导的需要,按非能产模式创造的词语。对随机词的理解一般需要上下文。随机词用在标题中不仅具有称名功能,还有广告的性质。
-
关键词
句法范畴
言语反义词
新闻工作者
语言体系
称名
类词
隐喻意义
提喻
美国政府
构词模式
-
分类号
H31
[语言文字—英语]
-
-
题名言简语奇,含蓄深刻——《当代英雄》对比修辞浅析
- 16
-
-
作者
刘俊达
-
出处
《外语研究》
1988年第2期72-76,共5页
-
文摘
语言对比,简称对比,是把互相矛盾对立的事物放在一起相互比较的一种修辞形式。它可以截取两件不同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两相比较,使形象美丑显得更加鲜明,双方特点比得更加显著,正反道理说得更加深刻,矛盾问题揭得更加尖锐。由于对比修辞最宜表现事物的两重性,揭示事物内部对立统一关系,从而产生含蓄、深刻、促动揣想的效果,达到令人深感其妙而经久不忘的目的,
-
关键词
当代英雄
对比修辞
言语反义词
语言对比
莱蒙托夫
两重性
三十年代
十九世纪
小说
对立统一关系
-
分类号
H3
[语言文字]
-
-
题名老庄著作中对立四字格的结构类型和哲理含义初探
- 17
-
-
作者
胡安良
-
出处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3期1-7,共7页
-
文摘
在《老子》《庄子》里,有不少颇似成语的两相对立的四字结构。这种结构从字面上看起来前后自相矛盾,但实际上似非而实在非非,似矛盾而非矛盾,似荒谬但又蕴蓄着深刻的哲理。它是老庄哲学著作里的一种极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形式。
-
关键词
四字格
老庄哲学
上德
至仁无亲
言语反义词
谓词性
不知之知
圣王
如谷
庚桑楚
-
分类号
G6
[文化科学—教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