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计划-执行-检查-处理理念的叙事护理培训对儿科护士共情和人文关怀能力的影响
1
作者 李玲 华翠红 《中国当代医药》 2025年第1期142-145,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计划-执行-检查-处理(PDCA)理念的叙事护理培训在儿科护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3年6月九江市妇幼保健院进行护理培训的70名儿科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进行常规护理培训的35名儿科护士... 目的探讨基于计划-执行-检查-处理(PDCA)理念的叙事护理培训在儿科护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3年6月九江市妇幼保健院进行护理培训的70名儿科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进行常规护理培训的35名儿科护士作为对照组,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进行基于PDCA理念的叙事护理培训的35名儿科护士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护士叙事护理知识、态度、行为水平、共情能力、人文关怀能力以及对培训效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叙事护理知识、态度、行为水平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人文关怀能力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共情能力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培训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PDCA理念的叙事护理培训可提升儿科护士对叙事护理相关知识的掌握度,有效提高其共情能力和人文关怀能力,增加培训效果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划-执行-检查-处理理念 叙事护理 儿科护士 共情能力 人文关怀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因分析法结合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循环管理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陈小利 陈渝 虞畅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4年第7期133-135,共3页
目的分析根因分析法(RCA)结合计划—实施—检查—处理(PDCA)循环管理在医院感染(简称“院感”)控制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江苏省昆山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住院治疗的643例患者的资料,依照入院时间的先后... 目的分析根因分析法(RCA)结合计划—实施—检查—处理(PDCA)循环管理在医院感染(简称“院感”)控制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江苏省昆山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住院治疗的643例患者的资料,依照入院时间的先后顺序对患者进行分组,将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接收的321例住院患者设为对照组并实施常规管理,将2022年7~12月接收的322例住院患者设为观察组并实施RCA结合PDCA循环管理。比较2组的院感发生率、消毒灭菌样本抽检合格率及管理质量。结果观察组的院感发生率为0.62%,低于对照组的2.80%(P<0.05)。观察组的无菌物抽检合格率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空气、物体表面和医护人员手卫生抽检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出院时,观察组的健康教育、基础管理、病区管理、无菌操作和隔离管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RCA结合PDCA循环管理可提高消毒灭菌样本的抽检合格率及院感管理质量,并减少院感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根因分析法 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循环管理 抽检合格率 管理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划-执行-检查-处理循环模式干预对老年晚期肺癌化疗患者继发感染及自我效能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梁丽 闫贺磊 +2 位作者 梁晴 张素兰 赵娟 《癌症进展》 2023年第12期1353-1356,共4页
目的 探讨计划-执行-检查-处理(PDCA)循环模式干预对老年晚期肺癌化疗患者继发感染及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 根据干预方式的不同将180例老年晚期肺癌化疗患者分为对照组(n=60)和观察组(n=120),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给予... 目的 探讨计划-执行-检查-处理(PDCA)循环模式干预对老年晚期肺癌化疗患者继发感染及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 根据干预方式的不同将180例老年晚期肺癌化疗患者分为对照组(n=60)和观察组(n=120),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给予PDCA循环模式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自我效能[一般自我效能量表(GSES)]、继发感染率、生活质量[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生命质量测定量表(EORTC QLQ-C30)]、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SDS、SAS评分均低于本组干预前,GSES评分均高于本组干预前,观察组患者SDS、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GSE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继发感染率为14.17%,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3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两组患者EORTC QLQ-C30量表各维度评分均高于本组干预前,观察组患者EORTC QLQ-C30量表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3.33%,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6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DCA循环模式干预应用于老年晚期肺癌化疗患者,能够降低患者继发感染率及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缓解患者的负性心理状态,提高患者自我效能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晚期肺癌 计划-执行-检查-处理循环模式干预 化疗 继发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划、实施、检查和处理循环在精神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刘庆芬 寇建琼 +3 位作者 周晓燕 邱伟芬 田菊华 杨红丽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07年第5期356-357,共2页
通过计划、实施、检查和处理(PDCA)循环,对护理工作进行全面质量管理,以提高护理质量和持续改进。
关键词 计划、实施、检查和处理循环 护理管理工作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循环在医疗废物管理项目中的运用 被引量:1
5
作者 喻滔涛 张有英 +2 位作者 田希星 宋慧敏 吕青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20期262-263,共2页
目的运用计划-实施-检查-处理(PDCA)循环管理模式,以保障项目的顺利实施。方法根据计划-实施-检查-处理(PDCA)循环模式,成立领导小组,建立有效的组织管理体系,制定切实可行的制度,培训和宣传项目,考核、检查、反馈及改进,并定期向项目... 目的运用计划-实施-检查-处理(PDCA)循环管理模式,以保障项目的顺利实施。方法根据计划-实施-检查-处理(PDCA)循环模式,成立领导小组,建立有效的组织管理体系,制定切实可行的制度,培训和宣传项目,考核、检查、反馈及改进,并定期向项目办反馈。结果使医疗废物可持续环境管理项目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结论 PDCA循环管理模式是落实医疗废物管理项目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循环 医疗废物管理项目 顺利实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循环模式在高危药品用药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9
6
作者 张宇平 王正云 马红丽 《中国乡村医药》 2016年第17期79-80,共2页
目的提高病房护士及临床科室使用高危药品的安全性。方法应用计划-实施-检查-处理(PDCA)循环管理模式,查找问题、培训护理人员、考核、对病区高危药品使用安全性进行持续质量改进,观察PDCA管理前后的效果。结果实施PDCA循环管理后护理... 目的提高病房护士及临床科室使用高危药品的安全性。方法应用计划-实施-检查-处理(PDCA)循环管理模式,查找问题、培训护理人员、考核、对病区高危药品使用安全性进行持续质量改进,观察PDCA管理前后的效果。结果实施PDCA循环管理后护理人员对高危药品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及临床科室对高危药品的风险防范管理达标率均明显高于PDCA循环管理前。结论通过PDCA循环管理,全院护士认识到了高危药品风险管理的重要性,提高了对高危药品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和风险防范管理达标率,使高危药品使用的安全性大大提高,保证了患者的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循环 高危药品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循环式护理干预对胃溃疡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8
7
作者 陈咏敏 沈丽芬 孙景华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8期2598-2601,共4页
目的:探讨临床中计划、实施、检查、处理(plan do check action,PDCA)循环式护理干预对胃溃疡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方法:选取2012-01/2013-12我院收治的胃溃疡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 目的:探讨临床中计划、实施、检查、处理(plan do check action,PDCA)循环式护理干预对胃溃疡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方法:选取2012-01/2013-12我院收治的胃溃疡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而研究组在常规的护理基础上实施PDCA循环式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临床护理满意度变化.结果:护理前研究组与对照组护理前生活质量评分为68.8分±4.2分、67.2分±4.8分;护理后研究组与对照组护理前生活质量评分为87.5分±3.8分、76.2分±3.4分;护理前研究组和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无明显的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较护理前有明显的提高,且组间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4.0%,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2.0%,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地高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数据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对于胃溃疡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PDCA循环式护理干预是可行的,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中应用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溃疡 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循环 生活质量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学科团队联合计划-执行-检查-处理管理模式在腹腔镜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8
作者 和青森 钱国武 +2 位作者 张虎 史娟 孙晓林 《癌症进展》 2022年第4期415-418,共4页
目的探讨多学科团队联合计划-执行-检查-处理(PDCA)管理模式在腹腔镜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根据干预方法的不同将122例接受腹腔镜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术的患者分为PDCA组和联合多学科组,每组61例,PDCA组患者采用PDCA... 目的探讨多学科团队联合计划-执行-检查-处理(PDCA)管理模式在腹腔镜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根据干预方法的不同将122例接受腹腔镜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术的患者分为PDCA组和联合多学科组,每组61例,PDCA组患者采用PDCA管理模式进行干预,联合多学科组患者在PDCA组的基础上联合多学科团队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负性情绪[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疼痛情况[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舒适度、生活质量及满意度。结果联合多学科组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PDCA组(P﹤0.01)。干预后,两组患者的SAS、SDS、VAS评分均低于本组干预前,舒适度评分均高于本组干预前,且联合多学科组患者的SAS、SDS、VAS评分均低于PDCA组,舒适度评分高于PDC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社会功能、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评分均高于本组干预前,且联合多学科组患者的社会功能、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评分均高于PDC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多学科组患者的满意度高于PDCA组患者(P﹤0.05)。结论腹腔镜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运用多学科团队联合PDCA管理模式进行干预可促进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改善患者负性情绪,降低疼痛程度,提高舒适度及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学科团队 计划-执行-检查-处理管理 腹腔镜 中低位直肠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脑风暴法联合计划-执行-检查-处理模式在老年患者无痛胃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3
9
作者 王利娟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2年第17期3240-3243,共4页
目的分析头脑风暴法联合计划-执行-检查-处理(PDCA)模式在老年患者无痛胃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八医院收治的106例接受无痛胃镜检查的老年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护理组和联合护理组,各5... 目的分析头脑风暴法联合计划-执行-检查-处理(PDCA)模式在老年患者无痛胃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八医院收治的106例接受无痛胃镜检查的老年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护理组和联合护理组,各53例。常规护理组接受常规护理,联合护理组接受头脑风暴法联合PDCA模式。比较两组遵医行为、紧张程度、检查情况、护理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联合护理组遵医率高于常规护理组,中重度紧张发生率低于常规护理组,麻醉药用量少于常规护理组,检查时间短于常规护理组(P<0.05);联合护理组技术操作、服务态度、护理安全评分高于常规护理组,联合护理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头脑风暴法联合PDCA模式应用于无痛胃镜检查老年患者,不仅能提高患者遵医行为,缓解其紧张程度,还能减少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缩短检查时间,改善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痛胃镜检查 老年 计划-执行-检查-处理模式 头脑风暴法 遵医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循环模式对CT增强扫描中碘对比剂血管外渗及护理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郜芬芬 张丽萍 《基层医学论坛》 2023年第27期67-69,共3页
目的 探讨计划-实施-检查-处理(PDCA)循环模式在CT增强扫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6月—2020年6月实施PDCA循环模式前于高安市人民医院影像科行CT增强扫描的1 17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20年7月—2021年6月实施PDCA循环模式后于... 目的 探讨计划-实施-检查-处理(PDCA)循环模式在CT增强扫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6月—2020年6月实施PDCA循环模式前于高安市人民医院影像科行CT增强扫描的1 17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20年7月—2021年6月实施PDCA循环模式后于高安市人民医院影像科行CT增强扫描的1 178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2组患者碘对比剂血管外渗发生率、护理质量、情绪状态、过敏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碘对比剂血管外渗发生率(0.51%)低于对照组(1.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分级护理、技能操作、服务态度、饮食指导及病房环境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过敏发生率(0.59%)低于对照组(1.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9.66%)高于对照组(98.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CA循环模式在CT增强扫描患者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利于减少碘对比剂血管外渗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且利于稳定患者情绪,减少过敏发生风险,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循环模式 CT增强扫描 碘对比剂血管外渗 护理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循环式护理方法对胃溃疡治疗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桂春 《中国伤残医学》 2015年第11期189-190,共2页
目的:探求计划(P,Plan)、实施(D,Do)、检查(C,Check)、处理(A,Action)循环式护理方法(PDcA)对胃溃疡疾病的临床治疗、改善预后、增加生存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等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胃溃疡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 目的:探求计划(P,Plan)、实施(D,Do)、检查(C,Check)、处理(A,Action)循环式护理方法(PDcA)对胃溃疡疾病的临床治疗、改善预后、增加生存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等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胃溃疡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基础护理方案,实验组联合运用基础护理和PDCA循环护理方案。结果:护理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生存质量评分为88.2±4.2分、71.2±3.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胃溃疡患者实施PDCA循环式护理方案,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溃疡 计划 实施 检查和处理循环式护理方法(PDCA) 生存质量 护理满意度 应用价值
原文传递
神经外科护理带教应用计划执行检验处理循环管理模式效果评价分析
12
作者 闵敏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12期106-108,共3页
探究PDCA循环管理模式应用于神经外科护理带教工作管理中所取得的效果。方法 抽选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期间在神经外科实习的护生总计93名作为研究对象,将研究对象分为两个小组进行实验,也就是A,B两组,每组分别46名和47名。通过让两个... 探究PDCA循环管理模式应用于神经外科护理带教工作管理中所取得的效果。方法 抽选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期间在神经外科实习的护生总计93名作为研究对象,将研究对象分为两个小组进行实验,也就是A,B两组,每组分别46名和47名。通过让两个小组使用不同的护理教学方式来对研究目的进行验证。对比两组研究对象的考核状况。比较两组护生的学习积极性。比较两个实验组护理达到标准的情况以及调查护生和老师的满意度。结果 实验A组护生的理论知识分数比实验B组护生的理论知识分数小;实验A组护生的实践操作分数比实验B组护生的实践操作分数小;实验B组护生的综合分数比实验A组护生的综合分数较高。实验A组护生的各种学习数据均比实验B组护生各种学习数据较小。也就是说,实验B组护生的学习积极性较高。实验A组护生的质量达到标准的人数比实验B组较多,则实验B组护生的总体质量达标。实验B组的护生及其老师均比较满意实验B组使用的教学方式。结论 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本次研究中的管理效果较好,可提升教学效果,增加护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得护生以及老师可接受,值得推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划执行检验处理循环管理模式 神经外科 护理带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循环管理法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藏药行为的影响
13
作者 余文慧 《医疗装备》 2020年第23期162-164,共3页
目的探讨计划-实施-检查-处理(PDCA)循环管理法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藏药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11月于医院接受治疗的9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管理,观察组采取PDCA... 目的探讨计划-实施-检查-处理(PDCA)循环管理法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藏药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11月于医院接受治疗的9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管理,观察组采取PDCA循环管理法管理,比较两组的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藏药行为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管理后,观察组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及蒙特利尔认知评价量表(MoC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用药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PDCA循环管理法,能够加强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提高用药依从性,减少藏药行为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循环管理法 精神分裂症 藏药行为 用药依从性 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评分 蒙特利尔认知评价量表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团体标准下PDCA循环在住院患者身体约束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14
作者 徐艳 陈晓颖 +1 位作者 林华英 林淼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5年第2期1-4,共4页
目的了解福建省级机关医院患者身体约束的现状,探讨计划-实施-检查-处理(plan-do-check-act,PDCA)循环对提升护士知识水平、规范住院患者身体约束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福建省级机关医院2020年1—12月因约束不规范引起的不良... 目的了解福建省级机关医院患者身体约束的现状,探讨计划-实施-检查-处理(plan-do-check-act,PDCA)循环对提升护士知识水平、规范住院患者身体约束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福建省级机关医院2020年1—12月因约束不规范引起的不良事件和身体约束质量检查结果,同时运用中华护理学会颁布的《住院患者身体约束护理》团体标准为实践指南,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福建省级机关医院临床护理人员进行约束掌握调查,并分析其原因。将2020年1—12月身体约束患者252例次纳入对照组,另选2021年1—12月身体约束患者252例次纳入干预组。对照组实施常规约束护理,干预组应用团体标准下PDCA循环对身体约束进行持续改进,比较干预前后临床护理人员对约束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住院患者身体约束评估正确率、身体约束实施正确率及身体约束不规范引起的不良事件等。结果干预后,临床护理人员对约束相关知识掌握情况的总得分为(60.09±20.26)分,高于干预前的(50.27±18.7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住院患者身体约束评估正确率和身体约束实施正确率分别为97.27%、97.08%,高于对照组的87.62%、88.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因身体约束不规范引起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为13.33%,低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PDCA循环应用于住院患者身体约束管理中能提升护理人员对约束相关知识的掌握,提高约束的合格率,降低身体约束率,减少约束不规范带来的不良后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体标准 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循环 住院患者 身体约束 评估工具 质量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及计划-执行-检查-处理循环优化门诊采血的效果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琳 韩艳红 张倩文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4年第1期12-15,共4页
目的观察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EMA)及计划-执行-检查-处理(PDCA)循环优化门诊采血的效果。方法以随机数字表法选取河南省人民医院门诊2021年1~8月于FEMA管理模式下进行采血的3 57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22年1~8月实施FEMA+PDCA循环管理后... 目的观察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EMA)及计划-执行-检查-处理(PDCA)循环优化门诊采血的效果。方法以随机数字表法选取河南省人民医院门诊2021年1~8月于FEMA管理模式下进行采血的3 57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22年1~8月实施FEMA+PDCA循环管理后进行门诊采血的3 544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管理质量、穿刺情况、不良情况、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采血等候时间及物体表面、采血人员手表面、采血室空气中的菌落数较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观察组穿刺失败及针刺伤人数较对照组少,一次穿刺成功人数较对照组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重复穿刺、管理投诉、发生差错、感染上的发生例数较对照组少(P<0.05);观察组总满意度98.45%(3 489/3 54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2.45%(3 304/3 5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FEMA+PDCA循环管理用于门诊采血较FEMA单独管理优化效果更佳,管理质量及采血人员的操作技术提高更显著,有助于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 门诊采血 计划-执行-检查-处理(PDCA)循环管理 管理效果
原文传递
基于品管圈活动的PDCA循环在提升住院患者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中的应用研究
16
作者 戴恩龙 彭莲华 +3 位作者 刘冬冬 肖瑾瑛 黄玲 毛平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5年第2期131-136,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活动的计划-执行-检查-处理(plan-do-check-act,PDCA)循环在提升住院患者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中的作用。方法选取井冈山大学附属医院2021年4月—2023年12月使用抗菌药物的住院患... 目的探讨基于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活动的计划-执行-检查-处理(plan-do-check-act,PDCA)循环在提升住院患者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中的作用。方法选取井冈山大学附属医院2021年4月—2023年12月使用抗菌药物的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2021年4—8月为QCC活动干预前,2021年9月—2023年12月为QCC活动干预后。比较QCC活动干预前(2021年4—8月)、干预后(2021年9—12月、2022年1—12月、2023年1—12月)住院患者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检测送检率,限制级、特殊级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结果干预前,2021年4—8月住院患者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限制级、特殊级抗菌药物治疗前送检率分别为39.96%、41.83%、62.89%;干预后,2021年9—12月分别为45.46%、49.18%、76.00%,2022年1—12月分别为50.76%、54.13%、85.94%,2023年1—12月分别为54.64%、58.37%、91.51%。比较不同年份住院患者各类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比较不同时间段抗菌药物治疗前送检医嘱开具、标本采集、标本转运和检验报告合格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基于QCC的PDCA循环能提高住院患者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有效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 抗菌药物 计划-执行-检查-处理 病原学送检 多重耐药菌 合理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CA循环管理在药品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17
作者 戴师照 《医药前沿》 2025年第7期138-141,共4页
目的 分析计划、执行、检查和改进(PDCA)循环管理在药品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安顺市妇幼保健院药剂科报损数据资料,选取参与药品管理的4个科室及4名管理人员,将2019年1—12月实施基本管理模式设为对照组,报损数据资料279条... 目的 分析计划、执行、检查和改进(PDCA)循环管理在药品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安顺市妇幼保健院药剂科报损数据资料,选取参与药品管理的4个科室及4名管理人员,将2019年1—12月实施基本管理模式设为对照组,报损数据资料279条;将2020年1—12月实施PDCA循环管理模式设为观察组,报损数据资料279条。比较2种管理模式的药品报损情况、药品管理质量、管理人员工作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药品报损率低于对照组,普通药品管理、急救药品管理和特殊药品管理评分高于对照组,管理人员药品临床供应、药房环境和工作舒适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CA循环管理在药品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可降低药品报损率,提升药品管理质量,提高管理人员工作满意度,保障临床安全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划、执行、检查和改进循环管理 药剂科 药品管理 药品报损率 药品供应 药品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CA循环联合分层级管理提高护理人员对多重耐药菌防控措施依从性的效果
18
作者 王萍 《医药前沿》 2025年第7期125-128,共4页
目的 探讨计划、执行、检查和改进(PDCA)循环联合分层级管理提高护理人员对多重耐药菌(MDRO)防控措施依从性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3年2月—2024年2月金乡县人民医院的60名护理人员,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名。对照组... 目的 探讨计划、执行、检查和改进(PDCA)循环联合分层级管理提高护理人员对多重耐药菌(MDRO)防控措施依从性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3年2月—2024年2月金乡县人民医院的60名护理人员,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名。对照组采取常规管理,观察组采取PDCA循环联合分层级管理,比较管理前后两组对MDRO知识掌握情况、知信行水平和依从性评分。结果 管理后,观察组MDRO基本情况、手卫生和防控措施各项MDRO知识掌握情况得分高于对照组,知识、态度和行为得分高于对照组,手卫生、消毒隔离、医疗用品使用和医疗废物处置各项依从性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CA循环联合分层级管理可提高护理人员对MDRO知识掌握情况,纠正护理人员在MDRO防控中的不合理行为,提高护理人员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划、执行、检查和改进循环管理 分层级管理 护理人员 多重耐药菌 防控措施 依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CA循环在降低CT增强检查中对比剂渗漏不良事件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1
19
作者 黄超琼 陈洪玲 +1 位作者 李建英 吴家会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23-126,共4页
目的:探讨计划—实施—检查—处理(plan-do-check-act,PDCA)循环管理程序在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增强检查对比剂渗漏管理中的效果。方法:分析我院2015年3月至2017年2月行CT增强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将2015年3月至... 目的:探讨计划—实施—检查—处理(plan-do-check-act,PDCA)循环管理程序在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增强检查对比剂渗漏管理中的效果。方法:分析我院2015年3月至2017年2月行CT增强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将2015年3月至2016年2月进行增强CT检查采用常规护理程序的40 223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16年3月至2017年2月进行增强CT检查采用PDCA循环管理程序进行护理干预的44 831例患者作为观察组。使用卡方检验分析比较2组患者对比剂渗漏发生率及渗漏的程度。结果:2组患者共发生76例对比剂渗漏事件,发生率为0.08%。其中观察组28例(0.06%),对照组48例(0.11%)。相比于常规增强CT检查护理程序,PDCA循环管理护理程序可以明显降低对比剂渗漏发生率(28/44 831 vs.48/40 223,χ~2=7.638,P=0.006)。此外,PDCA循环管理护理程序可以明显降低中度渗漏(7/44 831 vs. 16/40 223,χ~2=4.579,P=0.032),而不能降低轻度渗漏(19/44 831 vs. 27/40 223,χ~2=2.402,P=0.121)及重度渗漏(2/44 831 vs. 5/40 223,χ~2=0.811,P=0.368)。结论:CT增强检查中运用PDCA循环管理程序进行护理干预有利于降低对比剂渗漏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循环 CT增强检查 对比剂渗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PDCA法确定目标督促执行检查反馈提高病历质量 被引量:1
20
作者 穆攀伟 林可意 +4 位作者 王曼曼 谭莺 舒冏 陈燕铭 曾龙驿 《高校医学教学研究(电子版)》 2014年第3期12-14,共3页
采用计划-执行-检查-处理(Plan-Do-Check-Action,PDCA)法来指导和管理病历两年,发现可以显著提高运行病历、终末病历质控中入院记录和病程记录、抗生素使用记录情况,较之原有方式有显著性差别;对于终末病历质控中的基本要求、医嘱单、... 采用计划-执行-检查-处理(Plan-Do-Check-Action,PDCA)法来指导和管理病历两年,发现可以显著提高运行病历、终末病历质控中入院记录和病程记录、抗生素使用记录情况,较之原有方式有显著性差别;对于终末病历质控中的基本要求、医嘱单、辅助检查和知情同意书则和原有方式类似。PDCA在目标制定时应力求单纯,在每一个循环中如能增加"总结分析"的过程,则可能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划-执行-检查-处理 病历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