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循环管理法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藏药行为的影响
1
作者 余文慧 《医疗装备》 2020年第23期162-164,共3页
目的探讨计划-实施-检查-处理(PDCA)循环管理法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藏药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11月于医院接受治疗的9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管理,观察组采取PDCA... 目的探讨计划-实施-检查-处理(PDCA)循环管理法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藏药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11月于医院接受治疗的9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管理,观察组采取PDCA循环管理法管理,比较两组的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藏药行为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管理后,观察组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及蒙特利尔认知评价量表(MoC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用药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PDCA循环管理法,能够加强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提高用药依从性,减少藏药行为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循环管理法 精神分裂症 藏药行为 用药依从性 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评分 蒙特利尔认知评价量表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循环在医疗废物管理项目中的运用 被引量:1
2
作者 喻滔涛 张有英 +2 位作者 田希星 宋慧敏 吕青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20期262-263,共2页
目的运用计划-实施-检查-处理(PDCA)循环管理模式,以保障项目的顺利实施。方法根据计划-实施-检查-处理(PDCA)循环模式,成立领导小组,建立有效的组织管理体系,制定切实可行的制度,培训和宣传项目,考核、检查、反馈及改进,并定期向项目... 目的运用计划-实施-检查-处理(PDCA)循环管理模式,以保障项目的顺利实施。方法根据计划-实施-检查-处理(PDCA)循环模式,成立领导小组,建立有效的组织管理体系,制定切实可行的制度,培训和宣传项目,考核、检查、反馈及改进,并定期向项目办反馈。结果使医疗废物可持续环境管理项目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结论 PDCA循环管理模式是落实医疗废物管理项目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循环 医疗废物管理项目 顺利实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循环模式在高危药品用药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9
3
作者 张宇平 王正云 马红丽 《中国乡村医药》 2016年第17期79-80,共2页
目的提高病房护士及临床科室使用高危药品的安全性。方法应用计划-实施-检查-处理(PDCA)循环管理模式,查找问题、培训护理人员、考核、对病区高危药品使用安全性进行持续质量改进,观察PDCA管理前后的效果。结果实施PDCA循环管理后护理... 目的提高病房护士及临床科室使用高危药品的安全性。方法应用计划-实施-检查-处理(PDCA)循环管理模式,查找问题、培训护理人员、考核、对病区高危药品使用安全性进行持续质量改进,观察PDCA管理前后的效果。结果实施PDCA循环管理后护理人员对高危药品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及临床科室对高危药品的风险防范管理达标率均明显高于PDCA循环管理前。结论通过PDCA循环管理,全院护士认识到了高危药品风险管理的重要性,提高了对高危药品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和风险防范管理达标率,使高危药品使用的安全性大大提高,保证了患者的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循环 高危药品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的计划-实施-检查-处理管理 被引量:5
4
作者 闫彩凤 徐道亮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2014年第3期281-286,共6页
分析引起骨质疏松性骨折管理不足的影响因素,明确实现骨质疏松骨折规范化管理需要优先解决的3个量标,即继发性病因筛查、骨密度测定和/或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出院后定期随访及生活方式调整教育等。通过对具体化、可测量、便于动态比较... 分析引起骨质疏松性骨折管理不足的影响因素,明确实现骨质疏松骨折规范化管理需要优先解决的3个量标,即继发性病因筛查、骨密度测定和/或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出院后定期随访及生活方式调整教育等。通过对具体化、可测量、便于动态比较的指标如继发性病因筛查率、骨密度检测率骨质疏松药物治疗率、接受骨质疏松教育率、出院后医师随访率、患者随诊率、患者出院后服药情况、持续时间、出院到第1次复诊时间、生活质量改善程度、再发骨折发生率等动态评价,运用计划-实施-检查-处理(PDCA)质量管理模式对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进行循环管理,实现对该类患者管理的标准化,建立地区技术标准并加以推广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骨折 计划-实施-检查-处理 质量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循环模式在医院感染监测信息系统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李红梅 赵春霞 +3 位作者 田翠秀 范雪兰 侯东敏 陈振淇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7年第22期4083-4085,共3页
目的探讨"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循环模式在医院感染监测信息系统中的应用效果,以提高医院感染监测的工作效率,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方法 2012年新乡市中心医院安装感染监测信息系统并利用信息系统引入"计划-实施-检查-处... 目的探讨"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循环模式在医院感染监测信息系统中的应用效果,以提高医院感染监测的工作效率,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方法 2012年新乡市中心医院安装感染监测信息系统并利用信息系统引入"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循环模式。以2011年数据为基线,分析2012—2015年新乡市中心医院感染发病率、漏报率、环境卫生监测合格率、多重耐药菌消毒隔离执行合格率、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和职业暴露上报率。结果新乡市中心医院2012—2015年医院感染发病率和漏报率呈逐年降低的趋势;医院环境卫生监测合格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和职业暴露上报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结论 "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循环能够有效地提高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的工作效率,提高医院感染监测系统的准确性和管理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监测 信息系统 计划-实施-检查-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划-实施-检查-处理针对性营养干预在淋巴瘤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
6
作者 石俊梅 李贵平 +1 位作者 韦莹莹 徐妍妍 《癌症进展》 2023年第3期334-337,341,共5页
目的探讨计划-实施-检查-处理(PDCA)针对性营养干预在淋巴瘤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依据干预方式的不同将122例淋巴瘤化疗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1例,对照组患者化疗期间给予常规营养干预,观察组患者于化疗即刻给予PDCA针对... 目的探讨计划-实施-检查-处理(PDCA)针对性营养干预在淋巴瘤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依据干预方式的不同将122例淋巴瘤化疗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1例,对照组患者化疗期间给予常规营养干预,观察组患者于化疗即刻给予PDCA针对性营养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营养状态指标(白蛋白、血红蛋白、前白蛋白、体重)、免疫功能指标(CD3^(+)、CD4^(+)、CD8^(+),计算CD4^(+)/CD8^(+))、生活质量[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生命质量测定量表(EORTC QLQ-C30)]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前白蛋白、体重、CD3^(+)、CD4^(+)水平和CD4^(+)/CD8^(+)均低于本组干预前,CD8^(+)水平均高于本组干预前,但观察组患者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前白蛋白、体重、CD3^(+)、CD4^(+)水平和CD4^(+)/CD8^(+)均高于对照组,CD8^(+)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EORTC QLQ-C30量表各维度评分均高于本组干预前,且观察组患者EORTC QLQ-C30量表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口腔溃疡、消化道反应、黏膜损伤、血液学毒性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淋巴瘤化疗即刻予以PDCA针对性营养干预可有效稳定营养指标及免疫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划-实施-检查-处理 针对性营养干预 淋巴瘤 化疗 营养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循环模式对CT增强扫描中碘对比剂血管外渗及护理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郜芬芬 张丽萍 《基层医学论坛》 2023年第27期67-69,共3页
目的 探讨计划-实施-检查-处理(PDCA)循环模式在CT增强扫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6月—2020年6月实施PDCA循环模式前于高安市人民医院影像科行CT增强扫描的1 17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20年7月—2021年6月实施PDCA循环模式后于... 目的 探讨计划-实施-检查-处理(PDCA)循环模式在CT增强扫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6月—2020年6月实施PDCA循环模式前于高安市人民医院影像科行CT增强扫描的1 17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20年7月—2021年6月实施PDCA循环模式后于高安市人民医院影像科行CT增强扫描的1 178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2组患者碘对比剂血管外渗发生率、护理质量、情绪状态、过敏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碘对比剂血管外渗发生率(0.51%)低于对照组(1.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分级护理、技能操作、服务态度、饮食指导及病房环境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过敏发生率(0.59%)低于对照组(1.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9.66%)高于对照组(98.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CA循环模式在CT增强扫描患者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利于减少碘对比剂血管外渗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且利于稳定患者情绪,减少过敏发生风险,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循环模式 CT增强扫描 碘对比剂血管外渗 护理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划-执行-检查-处理循环模式干预对老年晚期肺癌化疗患者继发感染及自我效能的影响 被引量:7
8
作者 梁丽 闫贺磊 +2 位作者 梁晴 张素兰 赵娟 《癌症进展》 2023年第12期1353-1356,共4页
目的 探讨计划-执行-检查-处理(PDCA)循环模式干预对老年晚期肺癌化疗患者继发感染及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 根据干预方式的不同将180例老年晚期肺癌化疗患者分为对照组(n=60)和观察组(n=120),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给予... 目的 探讨计划-执行-检查-处理(PDCA)循环模式干预对老年晚期肺癌化疗患者继发感染及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 根据干预方式的不同将180例老年晚期肺癌化疗患者分为对照组(n=60)和观察组(n=120),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给予PDCA循环模式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自我效能[一般自我效能量表(GSES)]、继发感染率、生活质量[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生命质量测定量表(EORTC QLQ-C30)]、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SDS、SAS评分均低于本组干预前,GSES评分均高于本组干预前,观察组患者SDS、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GSE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继发感染率为14.17%,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3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两组患者EORTC QLQ-C30量表各维度评分均高于本组干预前,观察组患者EORTC QLQ-C30量表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3.33%,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6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DCA循环模式干预应用于老年晚期肺癌化疗患者,能够降低患者继发感染率及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缓解患者的负性心理状态,提高患者自我效能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晚期肺癌 计划-执行-检查-处理循环模式干预 化疗 继发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团体标准下PDCA循环在住院患者身体约束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9
作者 徐艳 陈晓颖 +1 位作者 林华英 林淼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5年第2期1-4,共4页
目的了解福建省级机关医院患者身体约束的现状,探讨计划-实施-检查-处理(plan-do-check-act,PDCA)循环对提升护士知识水平、规范住院患者身体约束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福建省级机关医院2020年1—12月因约束不规范引起的不良... 目的了解福建省级机关医院患者身体约束的现状,探讨计划-实施-检查-处理(plan-do-check-act,PDCA)循环对提升护士知识水平、规范住院患者身体约束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福建省级机关医院2020年1—12月因约束不规范引起的不良事件和身体约束质量检查结果,同时运用中华护理学会颁布的《住院患者身体约束护理》团体标准为实践指南,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福建省级机关医院临床护理人员进行约束掌握调查,并分析其原因。将2020年1—12月身体约束患者252例次纳入对照组,另选2021年1—12月身体约束患者252例次纳入干预组。对照组实施常规约束护理,干预组应用团体标准下PDCA循环对身体约束进行持续改进,比较干预前后临床护理人员对约束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住院患者身体约束评估正确率、身体约束实施正确率及身体约束不规范引起的不良事件等。结果干预后,临床护理人员对约束相关知识掌握情况的总得分为(60.09±20.26)分,高于干预前的(50.27±18.7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住院患者身体约束评估正确率和身体约束实施正确率分别为97.27%、97.08%,高于对照组的87.62%、88.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因身体约束不规范引起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为13.33%,低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PDCA循环应用于住院患者身体约束管理中能提升护理人员对约束相关知识的掌握,提高约束的合格率,降低身体约束率,减少约束不规范带来的不良后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体标准 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循环 住院患者 身体约束 评估工具 质量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及计划-执行-检查-处理循环优化门诊采血的效果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琳 韩艳红 张倩文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4年第1期12-15,共4页
目的观察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EMA)及计划-执行-检查-处理(PDCA)循环优化门诊采血的效果。方法以随机数字表法选取河南省人民医院门诊2021年1~8月于FEMA管理模式下进行采血的3 57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22年1~8月实施FEMA+PDCA循环管理后... 目的观察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EMA)及计划-执行-检查-处理(PDCA)循环优化门诊采血的效果。方法以随机数字表法选取河南省人民医院门诊2021年1~8月于FEMA管理模式下进行采血的3 57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22年1~8月实施FEMA+PDCA循环管理后进行门诊采血的3 544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管理质量、穿刺情况、不良情况、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采血等候时间及物体表面、采血人员手表面、采血室空气中的菌落数较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观察组穿刺失败及针刺伤人数较对照组少,一次穿刺成功人数较对照组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重复穿刺、管理投诉、发生差错、感染上的发生例数较对照组少(P<0.05);观察组总满意度98.45%(3 489/3 54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2.45%(3 304/3 5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FEMA+PDCA循环管理用于门诊采血较FEMA单独管理优化效果更佳,管理质量及采血人员的操作技术提高更显著,有助于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 门诊采血 计划-执行-检查-处理(PDCA)循环管理 管理效果
原文传递
计划-执行-检查-处理循环管理法在医务人员继续医学教育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瑜 门阳 +1 位作者 南静 安娜 《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6年第2期159-160,共2页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管理开展以来,已经历了15个年头。但许多时候,完成每年要求的25学分,成了大多数人完成继续医学教育的首要任务。本文介绍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2010-2014年继续医学教育的管理经验,利用计划-执行-检查-处理循...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管理开展以来,已经历了15个年头。但许多时候,完成每年要求的25学分,成了大多数人完成继续医学教育的首要任务。本文介绍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2010-2014年继续医学教育的管理经验,利用计划-执行-检查-处理循环(PDCA)管理办法,以科室为基本单位,根据自身需要制定学习计划,按计划进行组织学习,上级部门给予政策及经费支持,并定期检查。开展此方法 5年来,继续医学教育参与率、通过率均逐年提升,并且激发了医务人员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转变了完成学分就是完成继续医学教育的局面,提高了学习热情,达到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 医学 继续 管理人员 计划-执行-检查-处理循环
原文传递
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循环管理办法对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化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2
12
作者 仲海峰 黄新忠 +4 位作者 周永华 王德琴 崔益鸿 申宜梅 高健 《中华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50-456,共7页
目的探讨计划-实施-检查-处理(PDCA)循环管理办法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合并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变化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MHD合并高血压患者225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患者分为研究组(112例... 目的探讨计划-实施-检查-处理(PDCA)循环管理办法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合并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变化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MHD合并高血压患者225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患者分为研究组(112例)和对照组(11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干预和血压控制管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PDCA循环管理。两组患者管理12个月后,评估不同管理方式干预后对生活质量、心理状态、血压变异性的影响,统计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入组患者的性别、年龄、透析龄以及血压等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6、12个月后两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的变异系数(透析期间、非透析期间)和标准差降低,研究组血压变异性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管理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各项目(生理职能、生理机能、社会功能等)评分升高,研究组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均P<0.05)。管理12个月后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明显下降,尿素清除分数(Kt/V)、尿素下降率(URR)明显增加,研究组各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管理期间并发症主要为水肿、感染、内瘘堵塞、心力衰竭,其中研究组水肿(5.45%比13.64%)、感染(7.27%比15.45%)、内瘘(4.55%比10.91%)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PDCA循环管理可有效稳定MHD合并高血压患者血压状态,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透析充分性,以及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循环管理 维持性血液透析 高血压 血压变异性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柏拉图分析法结合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循环模式在初级职称护士科研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20
13
作者 卢迎 周琴 +5 位作者 王立娜 王冬娟 王妮 侯娇 王青 薛姣 《中华烧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752-756,共5页
目的探讨柏拉图分析法结合计划-实施-检查-处理(PDCA)循环模式在初级职称护士科研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笔者科室26名初级职称护士纳入本自身前后对照研究,于2012年1月—2013年12月行常规科研管理。2014年1月对该26名护士采用《妨碍... 目的探讨柏拉图分析法结合计划-实施-检查-处理(PDCA)循环模式在初级职称护士科研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笔者科室26名初级职称护士纳入本自身前后对照研究,于2012年1月—2013年12月行常规科研管理。2014年1月对该26名护士采用《妨碍初级职称护士论文撰写因素》调查表调查论文撰写妨碍因素,依照柏拉图分析法"二八原则"进行分类,妨碍初级职称护士论文撰写主要影响因素为"没有想法"、"有想法但不知怎么写"。2014年1月—2015年12月根据调查结果结合PDCA循环法进行干预,制订整改措施、计划实施,进行阶段性分析并持续改进。统计26名护士2014年1月和2015年12月的论文撰写妨碍因素,干预前(2012年1月—2013年12月)及干预后(2014年1月—2015年12月)单项科研成果数量、科研成果总量及人均科研成果数量。对数据行McNemar确切概率法检验、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结果(1)26名护士论文撰写的主要妨碍因素"没有想法"、"有想法但不知怎么写"累计百分比2015年12月为23.07%,明显低于2014年1月的76.93%;其中2015年12月的"没有想法"人数(4人)较2014年1月(14人)明显减少(P<0.01),具有论文撰写妨碍因素的总人数(10人)较2014年1月(26人)明显减少(P<0.01)。(2)26名护士干预前科研成果总量(5个)和人均科研成果数量(0.19个)均明显少于干预后(32个和1.23个,Z=-4.838,-3.703,P<0.01)。其中干预后非统计源期刊、统计源期刊、科技奖、基金课题、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以及发明专利单项科研成果数量均明显多于干预前(P<0.05或P<0.01)。结论柏拉图分析法可准确分析出妨碍初级职称护士论文撰写的主要因素,结合PDCA循环模式可提高初级职称护士整体护理科研水平,推进护理科研成果产出,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 柏拉图分析法 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循环 护理科研管理
原文传递
PDCA循环管理法在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中对纤维支气管镜管理的应用 被引量:14
14
作者 丁倩 黄晔 《中国民康医学》 2015年第1期102-103,共2页
目的:探讨计划、执行、检查、处理(plan,do,check,action,PDCA)循环管理法,即PDCA循环管理法在ICU对纤维支气管镜管理的应用。方法:应用PDCA循环管理法对ICU护理人员进行纤维支气管镜消毒管理的培训、指导、考核与检查,及时发现问题,提... 目的:探讨计划、执行、检查、处理(plan,do,check,action,PDCA)循环管理法,即PDCA循环管理法在ICU对纤维支气管镜管理的应用。方法:应用PDCA循环管理法对ICU护理人员进行纤维支气管镜消毒管理的培训、指导、考核与检查,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并进行持续质量改进,对效果加以评价。结果:应用PDCA循环管理法后,被培训的所有护理人员对纤维支气管镜消毒操作正确掌握率达100%;清洗消毒后纤维支气管镜生物学监测达到《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要求,合格率达98%;干预前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运用PDCA循环管理法管理纤维支气管镜,能有效改善清洗质量,提高安全系数,降低院内感染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划-执行-检查-处理( PDCA)循环管理法 重症加强护理病房( ICU) 纤维支气管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循环法在提高医疗废物正确处理率中的应用及效果 被引量:2
15
作者 江婷 《华西医学》 CAS 2014年第9期1708-1710,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计划-实施-检查-处理(PDCA)循环法提高医疗废物正确处理率的可行性。方法对2013年4月-6月在工作和轮转的医护人员、实习生、保洁人员和在此期间住院的患者及家属医疗废物及生活垃圾的丢弃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随机抽查,并运用... 目的探讨应用计划-实施-检查-处理(PDCA)循环法提高医疗废物正确处理率的可行性。方法对2013年4月-6月在工作和轮转的医护人员、实习生、保洁人员和在此期间住院的患者及家属医疗废物及生活垃圾的丢弃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随机抽查,并运用PDCA进行持续改进,完善和提高医疗废物、生活垃圾的正确处理方式。结果实施PDCA循环管理法后,医生和护士医疗废物的正确处理率较实施前均有明显改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03,P<0.01;χ2=43.10,P<0.01),患者及家属生活垃圾的正确处理率也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71,P<0.01)。结论 PDCA循环法可在短期内有效地提高医疗废物的正确处理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循环 医护人员 医疗废物
原文传递
“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循环在医院感染监测信息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赵丽香 徐凌忠 +1 位作者 赵方 季桂喜 《预防医学论坛》 2014年第2期157-159,共3页
目的健全医院感染监测信息系统,提高医院感染的实时监测、过程管理和数据统计的效率,从而有效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保证医疗安全。方法将"计划-实施-检查-处理"(PDCA)循环模式引入医院感染监测信息系统,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分... 目的健全医院感染监测信息系统,提高医院感染的实时监测、过程管理和数据统计的效率,从而有效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保证医疗安全。方法将"计划-实施-检查-处理"(PDCA)循环模式引入医院感染监测信息系统,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并进行有效的干预。结果系统能够及时、有效的对医院感染发病情况、危险因素、感染暴发等进行实时监测、预警、统计和上报。结论引入计划、实施、检查、处理(PDCA)循环提高了医院感染监测信息系统的时效性和准确性,提升了医院感染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划-实施-检查-处理 医院感染监测 信息系统
原文传递
PDCA循环管理法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健康教育中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4
17
作者 陈星珍 江桃红 陈楠楠 《中国民康医学》 2015年第2期111-111,116,共2页
目的:探讨计划、实施、检查、调整(PDCA)循环管理法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用PDCA循环管理法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方法进行健康教育... 目的:探讨计划、实施、检查、调整(PDCA)循环管理法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用PDCA循环管理法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方法进行健康教育,在入院时和入院后4周,采用NOSIE及自行设计的健康知识知晓测评表进行评定、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NOSIE总分明显提高、对教育内容掌握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PDCA循环管理法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可提高健康教育效果,促进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划-执行-检查-处理(PDCA)循环管理法 精神分裂症 健康教育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CA理念指导下的细节护理在CT增强扫描检查中的应用研究及对患者依从性的影响
18
作者 江明泽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3期181-184,共4页
分析PDCA理念指导下的细节护理在CT增强扫描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80例CT增强扫描患者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研究组(PDCA理念指导下的细节护理),各40例,观察护理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82.50%(33/40)、15.00%(6/40)比,研究组检查依从... 分析PDCA理念指导下的细节护理在CT增强扫描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80例CT增强扫描患者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研究组(PDCA理念指导下的细节护理),各40例,观察护理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82.50%(33/40)、15.00%(6/40)比,研究组检查依从性(97.50%,39/40)更高,不良反应发生率(2.50%,1/40)更低,情绪改善幅度更大,护理满意度评分更高,P<0.05。结论 PDCA理念指导下的细节护理能改善CT增强扫描检查患者依从性与情绪状况,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提升患者满意度,可推荐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划-实施-检查-处理理念 细节护理 CT增强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CA循环在降低CT增强检查中对比剂渗漏不良事件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1
19
作者 黄超琼 陈洪玲 +1 位作者 李建英 吴家会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23-126,共4页
目的:探讨计划—实施—检查—处理(plan-do-check-act,PDCA)循环管理程序在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增强检查对比剂渗漏管理中的效果。方法:分析我院2015年3月至2017年2月行CT增强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将2015年3月至... 目的:探讨计划—实施—检查—处理(plan-do-check-act,PDCA)循环管理程序在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增强检查对比剂渗漏管理中的效果。方法:分析我院2015年3月至2017年2月行CT增强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将2015年3月至2016年2月进行增强CT检查采用常规护理程序的40 223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16年3月至2017年2月进行增强CT检查采用PDCA循环管理程序进行护理干预的44 831例患者作为观察组。使用卡方检验分析比较2组患者对比剂渗漏发生率及渗漏的程度。结果:2组患者共发生76例对比剂渗漏事件,发生率为0.08%。其中观察组28例(0.06%),对照组48例(0.11%)。相比于常规增强CT检查护理程序,PDCA循环管理护理程序可以明显降低对比剂渗漏发生率(28/44 831 vs.48/40 223,χ~2=7.638,P=0.006)。此外,PDCA循环管理护理程序可以明显降低中度渗漏(7/44 831 vs. 16/40 223,χ~2=4.579,P=0.032),而不能降低轻度渗漏(19/44 831 vs. 27/40 223,χ~2=2.402,P=0.121)及重度渗漏(2/44 831 vs. 5/40 223,χ~2=0.811,P=0.368)。结论:CT增强检查中运用PDCA循环管理程序进行护理干预有利于降低对比剂渗漏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循环 CT增强检查 对比剂渗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CA循环在西药房高警示药品管理中的运用意义探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倪冲 薛建辉 江华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30期115-116,共2页
目的 探究西药房高警示药品管理中策划-实施-检查-改进(PDCA)循环的运用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7年第1~4季度西药房高警示药品管理情况,针对西药房高警示药品管理存在的问题,运用PDCA循环方法予以质量持续改进,并从标识正确率、处... 目的 探究西药房高警示药品管理中策划-实施-检查-改进(PDCA)循环的运用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7年第1~4季度西药房高警示药品管理情况,针对西药房高警示药品管理存在的问题,运用PDCA循环方法予以质量持续改进,并从标识正确率、处方合格率、管理遵从率3个层面对第1~4季度的西药房高警示药品管理水平进行评价.结果 本院2017年第3、4季度西药房高警示药品标识正确率分别为96.4%、100.0%,处方合格率分别为94.3%、97.2%,管理遵从率分别为92.8%、100.0%,均明显高于第1季度的55.2%、76.8%、50.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1~4季度,西药房高警示药品标识正确率、处方合格率、管理遵从率呈上升趋势.结论 PDCA循环对西药房高警示药品管理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药房 高警示药品管理 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