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99篇文章
< 1 2 10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管电压和低流速低剂量对比剂联合高权重深度学习图像重建在冠状动脉计算机体层摄影血管造影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4
1
作者 郑志硕 李锋 +1 位作者 梁长华 梁盼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2期150-153,158,共5页
目的 探讨低管电压和低流速低剂量对比剂联合高权重深度学习图像重建(DLIR-H)在冠状动脉计算机体层摄影血管造影(CCT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22年5~7月新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体质量指数(BMI)为20~27 kg·m^(-2)的60例疑似冠状动... 目的 探讨低管电压和低流速低剂量对比剂联合高权重深度学习图像重建(DLIR-H)在冠状动脉计算机体层摄影血管造影(CCT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22年5~7月新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体质量指数(BMI)为20~27 kg·m^(-2)的60例疑似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所有患者采用256排宽体探测器CT行CCTA前瞻性心电门控扫描。观察组扫描参数设置:管电压80 kV、自动管电流500~1 300 mA,对比剂注射流速3.5~4.0 mL·s^(-1),对比剂碘海醇(350 g·L^(-1))剂量35~40 mL,采用DLIR-H法重建。对照组扫描参数设置:管电压100 kV、自动管电流500~1 040 mA,对比剂注射流速5.0~5.5 mL·s^(-1),对比剂碘海醇(350 g·L^(-1))剂量50~55 mL,采用多模型迭代重建50%算法重建。对图像质量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定量指标包括主动脉根部(AO)、左前降支(LAD)、左旋支(LCX)、右冠状动脉(RCA)近段血管的CT值及冠状动脉CT图像信噪比(SNR)和对比噪声比(CNR),定性指标包括图像条纹伪影、血管边缘锐利度及总体图像质量的评分。扫描结束后,统计患者CT剂量指数(CTDI)、放射剂量长度乘积(DLP)及有效辐射剂量(ED)。结果 观察组患者AO、LAD和RCA的CT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LCX的CT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冠状动脉CT图像的SNR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冠状动脉CT图像的CNR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冠状动脉CT图像条纹伪影、血管边缘锐利度及总体图像质量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ED、DLP、CTDI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BMI为20~27 kg·m^(-2)的患者,低管电压和低流速低剂量对比剂联合DLIR-H可生成高质量的CCTA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 计算机体层摄影血管造影 高权重深度学习图像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重建技术辅助胸椎椎弓根钉置入的准确性 被引量:3
2
作者 未东兴 张震 王九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93-596,共4页
背景:由于椎骨周围组织关系复杂,使得胸椎椎弓根钉置入成功率不是很理想。随着更精密的成像设备的出现,骨科术前检查变得更清晰,准确。借助数字化成像设备势必要提高椎弓根钉置入准确性。目的:比较分析螺旋CT计算机三维重建辅助指导技... 背景:由于椎骨周围组织关系复杂,使得胸椎椎弓根钉置入成功率不是很理想。随着更精密的成像设备的出现,骨科术前检查变得更清晰,准确。借助数字化成像设备势必要提高椎弓根钉置入准确性。目的:比较分析螺旋CT计算机三维重建辅助指导技术与传统徒手技术置入胸椎椎弓根钉成功率及准确性的差异。方法:纳入56例胸椎损伤患者,内固定前根据患者意愿选择置钉方式,三维重建辅助组及传统徒手组各28例。置钉前三维重建辅助组患者全部采用128排高分辨率CT对胸椎进行扫描,得到的数据输入计算机数据库,根据软件生成的三维立体图像,模拟手术路径和置钉参数。传统徒手组患者行普通X射线和CT检测,不应用三维重建辅助组的重建和模拟功能。所有病例记录置钉成功率,内固定后再次进行螺旋CT扫描评估置钉准确性。结果与结论:与传统徒手组比较,三维重建辅助组置钉成功率显著提高(P<0.05),椎弓根穿破率显著降低(P<0.05)。提示利用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辅助胸椎椎弓根钉内固定,可以明显提高椎弓根钉置入的成功率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重建 计算机体层摄影 胸椎 椎弓根钉 数字化骨科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设备在埋伏牙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6
3
作者 齐亚安 祁森荣 +1 位作者 武啸 张斌斌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6年第17期2017-2018,共2页
普通X线检查是埋伏牙临床诊断中最常用的方法,它可提供一般检查方法所不能提供的信息,但对于埋伏牙,由于拍摄角度和影像重叠的缘故,常无法清楚地显示牙的形态、位置及与邻牙的关系。近年来随着放射CT技术和软件的飞速发展,CT三维重建在... 普通X线检查是埋伏牙临床诊断中最常用的方法,它可提供一般检查方法所不能提供的信息,但对于埋伏牙,由于拍摄角度和影像重叠的缘故,常无法清楚地显示牙的形态、位置及与邻牙的关系。近年来随着放射CT技术和软件的飞速发展,CT三维重建在口腔正畸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埋伏牙 影像重叠 口腔系 口腔正畸 牙槽外科 口腔种植 拍摄角度 三维重建 计算机体层摄影 阻生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低剂量CT扫描结合深度学习图像重建对计算机辅助诊断系统定量分析肺结节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窦越群 吴海波 +3 位作者 于勇 于楠 段海峰 马光明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418-422,共5页
目的 观察超低剂量CT(ULDCT)扫描结合深度学习图像重建(DLIR)对计算机辅助诊断系统(CAD)定量分析肺结节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纳入56例复诊肺结节患者,行ULDCT及标准剂量CT(SDCT)检查。对ULDCT分别采用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V40%(ASIR-V40%)... 目的 观察超低剂量CT(ULDCT)扫描结合深度学习图像重建(DLIR)对计算机辅助诊断系统(CAD)定量分析肺结节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纳入56例复诊肺结节患者,行ULDCT及标准剂量CT(SDCT)检查。对ULDCT分别采用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V40%(ASIR-V40%)及高强度DLIR(DLIR-H),对SDCT以ASIR-V40%进行重建,获得ULDCT-ASIR-V40%(A组)、ULDCT-DLIR-H(B组)及SDCT-ASIR-V40%(C组)图像。基于各组图像筛选长径4~30 mm肺结节为目标结节,由2名医师判断其为实性结节、钙化结节或实性结节。应用CAD分别基于3组图像评估结节类型,定量分析其长径、横径、密度、体积及恶性风险。结果 共纳入104个目标结节,医师判断为51个实性结节、26个钙化结节及27个非实性结节。CAD针对A、B组图像的评估结果为53个实性、24个钙化、27个非实性结节,其针对C组的评估结果与医师一致。相比C组相应结节类型,CAD判定的A组实性及钙化结节的密度、非实性结节的体积及恶性风险均降低,B组钙化结节的密度降低(P均<0.05);3组间结节其他CAD定量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基于ULDCT行DLIR-H重建可能低估CAD判定的肺钙化结节的密度,但对其他CAD定量参数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体层摄影 X线计算机 诊断 计算机辅助 深度学习图像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计算机体层摄影技术及其应用
5
作者 臧鸿民 《影像技术》 CAS 1990年第1期18-19,共2页
关键词 电子计算机体层摄影 CT技术 医疗诊断 医学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微计算机辅助断层摄影技术在牙周病学中的应用
6
作者 刘宗霞 李纾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6期430-432,共3页
显微计算机辅助断层摄影技术(micro-CT)是一种高分辨率的三维重建影像技术,其快速准确的影像特点使其在牙周疾病的诊断、预后判定及相关基础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潜能,并有望提高牙周疾病的诊疗水平及预后判断。本文就micro-CT的工作原... 显微计算机辅助断层摄影技术(micro-CT)是一种高分辨率的三维重建影像技术,其快速准确的影像特点使其在牙周疾病的诊断、预后判定及相关基础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潜能,并有望提高牙周疾病的诊疗水平及预后判断。本文就micro-CT的工作原理及其在牙周疾病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计算机辅助断层摄影技术 三维重建 牙周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及其后重建技术在高位心包上隐窝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7
作者 于锦 丁长青 +1 位作者 孙迎迎 丁爱兰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5年第5期139-141,共3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及其后重建技术对高位心包上隐窝(HRSPR)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5月—2024年6月南通大学附属丰县医院收治的60例HRSPR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均行MSCT胸部扫描,分析HRSPR的MSCT及其后重...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及其后重建技术对高位心包上隐窝(HRSPR)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5月—2024年6月南通大学附属丰县医院收治的60例HRSPR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均行MSCT胸部扫描,分析HRSPR的MSCT及其后重建图像表现,以及伴发病变情况。结果:HRSPR呈均匀的水样密度影,上部为盲端呈囊袋状,位于气管右前方、右肺动脉上方,往下紧贴升动脉后壁,并与正常心包上隐窝相连。在重建图像上形态可呈新月形(n=19)、圆形或椭圆形(n=17)、三角形(n=12)、多边形(n=8)及线形(n=4)。1 mm轴位薄层CT及经过HRSPR中心与其后的气管中心部连线的斜矢状位图像,可较好显示HRSPR及其移行处。本组男性及女性HRSPR的最大横径分别为(16.52±2.06)mm、(14.25±2.71)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SCT及其后重建技术可更好地观察HRSPR解剖及形态学特征,有利于与纵隔病变相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包隐窝 计算机体层摄影 多层螺旋计算机体层摄影 计算机体层摄影后重建技术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射线计算机体层摄影设备临床评价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宇晶 刘露 许伟 《中国医学装备》 2019年第9期163-167,共5页
X射线计算机体层摄影(CT)设备属大型医学影像设备,开展临床试验面临着诸多困难,急需审评机构明确CT设备临床评价的要求。CT设备临床评价可按照采集模式、重建方法和后处理功能划分为3个独立功能模块,采用不同的临床路径进行评价;成熟且... X射线计算机体层摄影(CT)设备属大型医学影像设备,开展临床试验面临着诸多困难,急需审评机构明确CT设备临床评价的要求。CT设备临床评价可按照采集模式、重建方法和后处理功能划分为3个独立功能模块,采用不同的临床路径进行评价;成熟且风险已知的CT设备通常不需要进行临床试验;技术改进型CT设备的临床评价,支持性资料应与企业宣称的预期用途、技术风险及技术成熟程度相适应;如果非临床研究资料和样本临床图像可以证明产品的安全有效性,则不需要临床试验证据;进口产品可以利用上市后临床经验数据进行评价。明确CT设备临床评价要求,有助于指导该类产品生产企业准备适当的临床评价资料,减少不必要的临床试验,使其产品尽快获得上市应用,并使患者受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计算机体层摄影 临床评价 迭代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螺旋CT影像的计算机辅助重建及测量上颌窦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张兴 庾晓伟 +1 位作者 陈松龄 陈建灵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20-222,共3页
目的:建立一种基于螺旋CT影像的计算机辅助重建及测量上颌窦的方法,为上颌窦辅助诊断、手术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利用64排螺旋CT对60例正常成人(男30例,女30例)颌骨进行薄层容积扫描,将DICOM数据输入计算机辅助软件Simplant,重建上颌窦,... 目的:建立一种基于螺旋CT影像的计算机辅助重建及测量上颌窦的方法,为上颌窦辅助诊断、手术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利用64排螺旋CT对60例正常成人(男30例,女30例)颌骨进行薄层容积扫描,将DICOM数据输入计算机辅助软件Simplant,重建上颌窦,测量相关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上颌窦前后径均值为(35.12±3.47)mm,上下径均值为(39.58±2.96)mm,左右径均值为(32.14±2.50)mm,上颌窦容积均值为(15187.16±596.12)mm3。左右侧上颌窦径线值和容积无显著差异。男女性上颌窦径线值和容积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利用该方法获得的上颌窦重建影像和测量数据可以为上颌窦影像诊断和手术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窦 三维重建 测量 计算机体层摄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应性统计迭代重建算法对肺部低剂量CT下计算机辅助检测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8
10
作者 陈疆红 靳二虎 +3 位作者 王新莲 赵丽琴 钟朝辉 姜荣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4年第12期818-822,共5页
目的探讨胸部低剂量CT扫描条件下不同适应性统计迭代重建(ASIR)水平对计算机辅助检测系统(CAD)检出小结节的影响。方法收集接受肺部低剂量CT筛查的60例受检者,平均体质量指数(25.00±2.22)kg/m2。应用自动管电流调节技术,设置噪声... 目的探讨胸部低剂量CT扫描条件下不同适应性统计迭代重建(ASIR)水平对计算机辅助检测系统(CAD)检出小结节的影响。方法收集接受肺部低剂量CT筛查的60例受检者,平均体质量指数(25.00±2.22)kg/m2。应用自动管电流调节技术,设置噪声指数为30,管电压100kVp进行扫描;对图像采用5种ASIR水平(0%、30%、50%、80%和100%)进行重建。由3名放射科医师阅片,确定真性结节。应用Lung VCAR软件对5种ASIR水平图像的小结节进行检测,计算检出小结节的敏感度及假阳性数量。结果 60例受检者共检出非钙化结节212个,其中实性结节198个,部分实性结节6个,磨玻璃密度结节8个。5种ASIR水平下CAD检出结节的敏感度分别为73.03%、75.49%、75.91%、76.25%和84.41%。对于平均直径≤5mm的结节,0%ASIR和100%ASIR、30%ASIR和100%ASIR敏感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5种ASIR水平下CAD检出小结节的假阳性分别为4.15、4.50、4.72、4.80、5.00个/扫描。扫描的有效剂量为(0.81±0.36)mSv。结论胸部低剂量CT中,CAD检出实性结节的敏感度及假阳性数量可达较满意水平;100%ASIR为CAD检出平均直径≤5mm小结节的最佳重建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 X线计算机 适应性统计迭代重建 诊断 计算机辅助 辐射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三维重建结合3D打印技术在肝癌切除手术治疗中的应用观察
11
作者 陈健 李友伟 +6 位作者 刘余 李淼 李锋 周禄科 杨洁 李晓东 郑本波 《山东医药》 2025年第2期80-84,共5页
目的分析CT三维重建结合3D打印技术在肝癌切除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肝细胞癌患者80例,根据手术方案不同分为3D组38例、常规组42例。3D组于肝切除手术前采用CT三维重建结合3D打印技术进行手术规划和指导,常规组按传统手术规划... 目的分析CT三维重建结合3D打印技术在肝癌切除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肝细胞癌患者80例,根据手术方案不同分为3D组38例、常规组42例。3D组于肝切除手术前采用CT三维重建结合3D打印技术进行手术规划和指导,常规组按传统手术规划,常规腹腔镜或开腹实施肝切除手术。比较两组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肝门阻断时间、住院时间以及虚拟与实际肝脏切除体积和残肝体积,病理切缘阴性率,手术前后肝功能[包括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及γ谷氨酰转移酶(γ-GT)],术后并发症以及术后1、2年肿瘤复发/转移率和术后1、2年生存率。结果3D组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肝门阻断时间均低于常规组,虚拟与实际残肝体积均高于常规组(P均<0.05);两组住院时间、虚拟与实际肝脏切除体积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3D组术中病理切缘阴性率高于常规组(P<0.05)。3D组术后3、7 d血清ALT、AST、TBIL、γ-GT水平均低于常规组同期(P均<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2年肿瘤复发/转移率及术后1、2年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CT三维重建结合3D打印技术用于肝癌切除手术,可避免肿瘤残留,保护残余肝体积,减轻肝功能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体层扫描 三维重建技术 3D打印技术 肝肿瘤 肝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乳癌诊断方法——计算机体层激光乳房摄影术
12
作者 杨国忠 《医学研究杂志》 1999年第7期36-37,共2页
美国佛罗里达州迈阿密的成像诊断系统公司(Imaging Diagnostics Systems,Inc.)开发出了一种新的激光成像技术——计算机体层激光乳房摄影术(Computed Tomography Laser Mammogra-
关键词 计算机体层 乳房 激光产生 摄影 影像 成像技术 高分辨率 佛罗里达 系统公司 诊断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体探测器轴扫描联合迭代重建技术剂量控制新功能在儿童胸部CT低剂量扫描分析
13
作者 翟艳慧 张文静 +4 位作者 孟慧英 张敏 杨晨晓 牛丹丹 贾守强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5年第1期65-69,共5页
目的探讨宽体探测器轴扫描联合迭代重建技术剂量控制新功能在患儿童胸部CT检查低辐射剂量扫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20例需要进行胸部CT的学龄前儿童。通过使用随机数字表,将患儿随机分为A、B、C、D四组。A组作为对照组,ASiR-V权重设... 目的探讨宽体探测器轴扫描联合迭代重建技术剂量控制新功能在患儿童胸部CT检查低辐射剂量扫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20例需要进行胸部CT的学龄前儿童。通过使用随机数字表,将患儿随机分为A、B、C、D四组。A组作为对照组,ASiR-V权重设置为0(FBP),B、C、D组作为实验组,ASiR-V权重分别设置为20%、40%和60%。四组均采用16 cm探测器轴扫描,管电压100 kVp,自动管电流设置范围10~600 mA,球管旋转速度0.28 s/rot,噪声指数为12,层厚5 mm。记录每例患儿检查后所得的剂量长度乘积(dose length product,DLP)值,测量每例患儿纵隔窗主动脉的噪声(SD)值,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组间DLP、SD的差异,并采用双盲法对肺窗及纵隔窗进行5分制主观图像质量评价。结果四组的DLP值分别为(30.16±13.75)、(21.33±8.19)、(16.41±6.66)、(10.26±4.60)mGy·cm,DLP值在四组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SiR-V为0(FBP)的图像比较,随着ASiR-V升高,DLP分别降低29.28%、45.59%、65.98%。SD值分别为(9.92±1.31)HU、(9.79±1.21)HU、(9.55±1.34)HU、(9.47±0.85)HU,SD值在四组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学龄前儿童的胸部CT检查中,利用迭代重建剂量控制新功能,ASiR-V权重改变不影响图像质量,还可显著降低辐射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胸部 迭代重建技术 体层摄影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三维重建技术对踝关节骨折Lange-Hansen分型及评估术后疗效的价值分析
14
作者 代俊楠 张亚楠 +1 位作者 陈雨晴 王国良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5年第3期104-107,共4页
目的 探讨CT三维重建技术对踝关节骨折Lange-Hansen分型及评估术后疗效的价值。方法 选取103例踝关节骨折患者,术前、术后均行X线摄影检查和CT结合三维重建技术进行Lauge-Hansen分型及疗效评价,以术中探查结果及术后3个月踝-后足功能评... 目的 探讨CT三维重建技术对踝关节骨折Lange-Hansen分型及评估术后疗效的价值。方法 选取103例踝关节骨折患者,术前、术后均行X线摄影检查和CT结合三维重建技术进行Lauge-Hansen分型及疗效评价,以术中探查结果及术后3个月踝-后足功能评分AOFAS量表疗效作为金标准,比较X线摄影检查、CT三维重建技术对LaugeHansen分型及疗效评估的一致性和准确率。结果 X线摄影检查对踝关节骨折Lauge-Hansen分型的Kappa=0.724,一致性较好;CT三维重建和X线摄影检查对踝关节骨折Lauge-Hansen分型的Kappa=0.961,一致性很好。103例患者术中探查共有SAB、SER、PER、PAB四型,分别为29例、31例、24例、19例;CT三维重建SAB、SER、PER、PAB四型和总分型的符合率分别为93.10%、100%、100%、94.74%、97.09%,均高于X线摄影检查的72.41%、87.10%、87.50%、68.42%、79.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3例患者术后3个月AOFAS量表评价结果显示,踝关节恢复优良88例,优良率85.44%,可和差15例。X线摄影检查复位效果、内固定效果与术后3个月AOFAS量表评价结果的Kappa=0.502,0.353,复位效果评价的一致性一般,内固定效果评价的一致性差;CT三维重建复位效果、内固定效果与术后3个月AOFAS量表评价结果的Kappa=0.880,0.825,复位效果评价的一致性很好,内固定效果评价的一致性较好(P均<0.001)。结论 CT三维重建技术可在术前准确判断踝关节骨折Lauge-Hansen分型,而且术后对复位效果与内固定效果的评价结果与患者功能恢复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 X线计算机 三维重建技术 踝关节骨折 Lange-Hansen分型 术后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建算法影响计算机辅助检测评价低剂量CT肺气肿定量和支气管成像 被引量:5
15
作者 贾永军 于楠 +3 位作者 贺太平 段海峰 杨创勃 于勇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504-507,512,共5页
目的比较基于模型的迭代重建(MBIR)、自适应迭代重建(ASIR)和滤波反投影(FBP)重建对计算机辅助检测(CAD)低剂量CT(LDCT)条件下肺气肿定量和气道成像的影响。资料与方法收集接受胸部LDCT受检者36例,分别采用FBP、ASIR和MBIR重建。应用CA... 目的比较基于模型的迭代重建(MBIR)、自适应迭代重建(ASIR)和滤波反投影(FBP)重建对计算机辅助检测(CAD)低剂量CT(LDCT)条件下肺气肿定量和气道成像的影响。资料与方法收集接受胸部LDCT受检者36例,分别采用FBP、ASIR和MBIR重建。应用CAD进行肺气肿定量和提取分析右肺上叶支气管长度。由2名影像诊断医师以ASIR重建为标准,对FBP、MBIR自动提取的支气管树结构在图像伪影、气管壁连续性、气管软骨环清晰度进行盲法5分半定量评分。结果FBP、MBIR和ASIR重建图像经CAD检测的全肺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BP和ASIR重建图像经CAD检测得到的低衰减区百分比多于MBIR,对于全肺低衰减区百分比,与FBP重建相比,ASIR重建减少约0.36%,MBIR重建减少约10.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BIR算法图像自动提取的右肺中叶支气管长度为(18.82±2.90)cm,明显长于ASIR的(13.99±3.17)cm和FBP算法的(13.23±3.12)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AD自动提取FBP重建图像的支气管树成像主观评分低于ASIR,MBIR主观评分高于ASIR(P<0.05)。结论重建算法影响LDCT评价肺气肿定量和支气管分析,在采用CAD随访和预测COPD严重程度时需确定重建算法;MBIR在支气管分析中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气肿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体层摄影 X线计算机 迭代重建技术 算法 计算机辅助检测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辐射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型的迭代重建对低剂量肺部CT条件下计算机辅助检测系统气道分析的影响 被引量:7
16
作者 贾永军 于楠 +4 位作者 杨创勃 张喜荣 段海峰 贺太平 于勇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05-408,共4页
目的比较基于模型的迭代重建(MBIR)和自适应迭代重建(ASiR)对低剂量肺部CT条件下计算机辅助检测(CAD)气道分析性能的影响。资料与方法收集2016年7-10月于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1个月内接受2次胸部CT平扫的受检者45例。初检采用常规辐... 目的比较基于模型的迭代重建(MBIR)和自适应迭代重建(ASiR)对低剂量肺部CT条件下计算机辅助检测(CAD)气道分析性能的影响。资料与方法收集2016年7-10月于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1个月内接受2次胸部CT平扫的受检者45例。初检采用常规辐射剂量扫描,肺算法ASiR重建;复查采用低辐射剂量扫描,肺算法ASiR和MBIR重建层厚0.625 mm图像。应用自动CT定量方法(Dexin-FACT)自动提取支气管树,选取并比较右肺中叶支气管长度。2名放射科医师以常规剂量ASiR重建为基础,对低剂量条件下ASiR和MBIR自动提取的支气管树结构连续性、清晰度采用盲法进行5分法主观评分。结果低剂量组有效辐射剂量降低约70%。重建算法和辐射剂量可影响CAD检测右肺中叶支气管长度。自动提取MBIR图像支气管长于常规剂量ASiR(P<0.05),但低剂量短于常规剂量ASiR(P<0.05)。重建算法可影响低剂量肺部CT条件下CAD自动提取支气管树的主观噪声、连续性、清晰度和末梢显示。低剂量MBIR优于常规剂量ASiR,但低剂量ASiR重建图像差于常规剂量ASiR(P<0.05)。结论 MBIR可通过改善图像质量提高CAD气道分析性能,进而可减少约70%的辐射剂量,为胸部CT降低辐射剂量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支气管 体层摄影 X线计算机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迭代重建技术 算法 辐射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型的迭代重建对常规肺部CT计算机辅助检测系统气道分析的影响
17
作者 贾永军 于楠 +4 位作者 贺太平 于勇 段海峰 杨创博 郭佑民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18年第3期224-226,230,共4页
目的 :比较基于模型的迭代重建(MBIR)和自适应迭代重建(ASIR)对肺部CT计算机辅助检测系统(CAD)气道成像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使用能谱CT行胸部平扫的患者30例,分别采用肺算法ASIR40(40%ASIR与滤波反投影混合)、MBIR重建层厚0.625 mm的... 目的 :比较基于模型的迭代重建(MBIR)和自适应迭代重建(ASIR)对肺部CT计算机辅助检测系统(CAD)气道成像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使用能谱CT行胸部平扫的患者30例,分别采用肺算法ASIR40(40%ASIR与滤波反投影混合)、MBIR重建层厚0.625 mm的图像。应用自动CT定量方法(Dexin-FACT)自动提取支气管树,选取走行平直且分叉较少的右肺中叶支气管测量隆突至显示气道终端长度,对不同算法重建图像显示的长度采用配对t检验。由2位放射科医师采用双盲法评价MBIR和ASIR对支气管树结构连续性、清晰度,采用Wilcoxon符号等级检验比较2位医师主观评分差异性。结果 :MBIR算法图像自动提取的右肺中叶支气管长度较ASIR算法图像长(P<0.05),且提取的支气管树连续性、清晰度明显优于ASIR算法(P<0.05)。结论:与ASIR算法相比,MBIR可通过改善图像质量提高CAD气道分析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模型的迭代重建 计算机辅助检测 体层摄影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协议选取能谱联合自适应迭代计算法重建技术降低腹部增强及血管成像辐射剂量及对比剂剂量的可行性 被引量:10
18
作者 殷小平 左紫薇 +3 位作者 徐英进 王佳宁 刘怀军 郭宁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03-607,共5页
目的探讨利用自动协议选取能谱(ASIS)扫描模式联合自适应迭代算法重建(ASiR)技术降低腹部增强及血管成像辐射剂量及对比剂剂量的可行性。方法将64例接受腹部增强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32例,采用ASIS扫描模式,应用30%ASiR和50%ASiR重... 目的探讨利用自动协议选取能谱(ASIS)扫描模式联合自适应迭代算法重建(ASiR)技术降低腹部增强及血管成像辐射剂量及对比剂剂量的可行性。方法将64例接受腹部增强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32例,采用ASIS扫描模式,应用30%ASiR和50%ASiR重建算法;对照组32例,采用120kVp管电压,FBP重建。比较两组扫描方法辐射剂量及对比剂剂量;比较70keV+30%ASiR图像与对照组动脉期及门静脉期肝脏及胰腺噪声、竖脊肌噪声(SMN)、肝脏CNR、胰腺CNR;对55keV+50%ASiR图像与对照组动脉期腹主动脉及各主要分支血管CNR及门静脉期门静脉CNR以及血管图像主观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试验组动脉期及门静脉期的CTDIvol、DLP较对照组下降23.68%、23.57%和25.59%、18.45%,对比剂注射总量试验组较对照组减少16.86%。70keV+30%ASiR动脉期及门静脉期肝脏、胰腺和竖脊肌的噪声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试验组55keV+50%ASiR动脉期腹主动脉、肠系膜上动脉、腹腔干的CNR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静脉期门静脉的CNR和血管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ASIS扫描模式联合ASiR技术,70keV+30%ASiR及55keV+50%ASiR图像显示腹部脏器及腹部血管图像质量均优于传统120kVp扫描模式的图像质量,且降低了辐射剂量及对比剂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 体层摄影 X线计算机 血管造影术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自适应迭代算法重建 辐射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辨CT扫描结合迭代重建技术在冠状动脉支架评估中的应用
19
作者 王超 杨阳 +2 位作者 邱晓晖 章辉庆 高建磊 《安徽医药》 CAS 2024年第8期1613-1616,共4页
目的探讨高分辨CT(HDCT)扫描结合迭代重建技术在冠状动脉支架血管评估中的价值。方法收集亳州市人民医院2020年8月至2022年12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行冠状动脉血管造影(CCTA)检查病人61例。根据不同重建方法(Stand+ASiR-V:0%、Stand+AS... 目的探讨高分辨CT(HDCT)扫描结合迭代重建技术在冠状动脉支架血管评估中的价值。方法收集亳州市人民医院2020年8月至2022年12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行冠状动脉血管造影(CCTA)检查病人61例。根据不同重建方法(Stand+ASiR-V:0%、Stand+ASiR-V:50%、HD Stand+ASiR-V:0%、HD Stand+ASiR-V:50%)重建出A、B、C、D四组图像。分别测量四组图像主动脉、心包脂肪、支架管腔内CT值、SD值(CT_(主)、SD_(主)、CT_(脂)、SD_(脂)、CT_(支)、SD_(支))、支架可视内径,计算CT_(差)、SNR_(主)、CNR_(主)、SNR_(支)、CNR_(支),评估图像主观质量评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B组CT_(支)(569.06±85.05、561.51±79.74比506.37±78.45、507.39±69.25)、CT_(差)(30.31±78.59、20.75±79.78比−32.83±74.98、−29.88±73.33)高于C、D组,支架可视内径低于C、D组[(1.85±0.46)mm、(1.89±0.41)mm比(2.15±0.43)mm、(2.14±0.45)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间及C、D两组间CT_(支)、CT_(差)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间CNR_(支)、SNR_(主)、CNR_(主)均为B组最高,A、D组次之,C组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支架可视内径对CT_(支)、SNR_(支)、CNR_(支)有负面影响,对SD支有正面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图像主观质量评分为D组最高,C组次之,A、B组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HDCT扫描能提高支架管腔清晰度,结合迭代重建技术能有效减低图像噪声,提高图像质量,有利于更准确评估冠状动脉支架血管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 支架 高分辨 迭代重建 体层摄影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在颅内外动脉搭桥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5
20
作者 何洁 吉训明 +1 位作者 张人玲 翟勇 《中国卒中杂志》 2010年第2期110-114,共5页
目的采用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single photon emissior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观察缺血性卒中患者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手术前后脑血流灌注变化,了解SPECT在颅内外动脉搭桥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2例缺血性卒中患者... 目的采用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single photon emissior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观察缺血性卒中患者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手术前后脑血流灌注变化,了解SPECT在颅内外动脉搭桥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2例缺血性卒中患者手术前后脑血流灌注显像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并分别比较手术前和手术后有无侧支代偿患者脑血流灌注显像。结果 12例患者额、颞叶病变侧与对侧相应区域放射性计数比值手术前后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顶、枕叶、基底节及丘脑手术前后无统计学异(P>0.05)。手术前或手术后有无侧支代偿患者上述各部位病变侧与对侧相应区域放射性计数比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搭桥手术可改善脑循环代偿不足脑组织的血流灌注,以额、颞叶血流灌注改善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障碍 脑血管重建 体层摄影 发射型计算机 单光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