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计算机图象分析四株肺癌细胞系维甲酸受体表达
1
作者 陈世荣 蔡小强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1999年第2期92-94,共3页
用免疫组化LSAB法结合计算机图象分析对四株肺癌细胞系的维甲酸受体RARs、RXRs和RARβ进行半定量检测,并与ELISA法检测结果相比较。结果显示:两者在总体趋势上是一致的,但免疫组化结合计算机图象分析特异性强,而且能够提示抗原在细... 用免疫组化LSAB法结合计算机图象分析对四株肺癌细胞系的维甲酸受体RARs、RXRs和RARβ进行半定量检测,并与ELISA法检测结果相比较。结果显示:两者在总体趋势上是一致的,但免疫组化结合计算机图象分析特异性强,而且能够提示抗原在细胞内表达的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图象分析 ELISA 肺肿瘤 维甲酸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光眼患者角膜内皮细胞的计算机图像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蒋华 谢萍 +2 位作者 林庆华 王焕旭 张康兰 《中国体视学与图像分析》 1998年第1期31-33,共3页
目的探讨青光眼患者角膜内皮细胞形态计量学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32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和26例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患者进行了角膜内皮显微镜观察和计算机图像分析。结果与正常人相比PACG患者角膜... 目的探讨青光眼患者角膜内皮细胞形态计量学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32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和26例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患者进行了角膜内皮显微镜观察和计算机图像分析。结果与正常人相比PACG患者角膜内皮细胞(CEC)密度、形状因子明显减小,面积、周长、最大长径、变异系数明显增大(P<0.01),POAG患者CEC形状因子减小(P<0.05)而其它各检测指标无明显改变。结论PACG对CEC结构及其稳定性有明显影响,眼压应尽早控制,对PACG和POAG患者进行各类内眼及角膜手术时,围手术期的CEC形态计量学检测十分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角膜内皮 计算机图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颌面部下1/3标志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的建立
3
作者 陆尔奕 罗建平 杨宠莹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1997年第4期216-218,234,共4页
软组织形态是评价修复效果和颜面外观的重要指标。本研究采用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将图象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输入计算机进行采像、测量和分析,初步建立了一个与口腔修复专业相关的颌面部计算机图象分析系统。该系统具有定量性、精确性... 软组织形态是评价修复效果和颜面外观的重要指标。本研究采用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将图象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输入计算机进行采像、测量和分析,初步建立了一个与口腔修复专业相关的颌面部计算机图象分析系统。该系统具有定量性、精确性等优点,对今后垂直距离的重建提供又一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图象分析 垂直距离 颌面部软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不同垂直距离时颌面部软组织的计算机辅助测量分析
4
作者 陆尔奕 罗建平 杨宠莹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1997年第4期222-225,共4页
垂直距离的正确重建是义齿制作的关键,要全面地评价修复效果和颜面外观,对软组织形态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本研究模拟4种不同的垂直距离,并采用计算机图象分析系统,对19名正常者,牙失交错位时的33项与垂直距离相关的颜面测量项目... 垂直距离的正确重建是义齿制作的关键,要全面地评价修复效果和颜面外观,对软组织形态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本研究模拟4种不同的垂直距离,并采用计算机图象分析系统,对19名正常者,牙失交错位时的33项与垂直距离相关的颜面测量项目进行测量分析。结果:(1)获得了21~24岁年龄组正常者不同垂直距离时的颌面部软组织的参考值;(2)当垂直距离增高>3.0mm时唇下部的角度测量项目受到明显的影响,进一步的相关分析显示垂直距离与唇下部的角度测量项目呈正相关关系。提示:垂直距离变化将对唇下部软组织形态特别是角度变化产生明显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距离 计算机图象分析 颌面部软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软脑膜微血管通透性的计算机分析
5
作者 陈虹 丁库克 +1 位作者 胡金麟 曾衍钧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404-410,共7页
本文应用微循环活体观察和荧光示踪技术 ,通过计算机数字图象分析对荧光素钠 (FiNa)在软脑膜微血管的通透过程进行了定量研究 ,以互成角度的两根血管为研究对象 ,建立了正常大鼠软脑膜和缺血大鼠软脑膜微血管对荧光素钠的通透方程 ,得... 本文应用微循环活体观察和荧光示踪技术 ,通过计算机数字图象分析对荧光素钠 (FiNa)在软脑膜微血管的通透过程进行了定量研究 ,以互成角度的两根血管为研究对象 ,建立了正常大鼠软脑膜和缺血大鼠软脑膜微血管对荧光素钠的通透方程 ,得到了不同缺血条件下的微血管通透速度方程及对通透速度评价的定量方法。通过对所得结果进一步分析 ,计算出两血管夹角与微血管通透性之间的关系 ,并代入不同缺血条件下大鼠软脑膜的通透曲线进行了验证。结果 :大鼠软脑膜微血管的通透方程成对数分布 ,通透速度成幂函数下降 ,一段时间后趋于稳定。以缺血 +1h再灌注大鼠通透最为迅速 ,缺血 +12h再灌注大鼠通透速度略快于正常大鼠。对于互成角度的两根血管 ,荧光物质的扩散速度与两血管间夹角存在一定关系。结论 :本方法能够较好地反映软脑膜微血管通透的实际情况 ,为进一步建立复杂结构血管的通透方程 ,以及定量评价微血管物质交换参数 ,提供了数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图象分析 微血管通透性 灰度 软脑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颌面部与垂直距离相关标志点的测量分析
6
作者 陆尔奕 罗建平 杨宠莹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1997年第4期219-221,232,共4页
应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和测量技术,对19名正常者,在正中位时,颌面部与垂直距离相关的33个测量项目进行测量分析,获得了21~24岁年龄组各测量指标的参考值,并进行了相关的资料比较。结果发现:测得的有关测量项目的正常值与其他文... 应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和测量技术,对19名正常者,在正中位时,颌面部与垂直距离相关的33个测量项目进行测量分析,获得了21~24岁年龄组各测量指标的参考值,并进行了相关的资料比较。结果发现:测得的有关测量项目的正常值与其他文献的报道值接近,而且发现在正常垂直距离时,本组研究对象鼻、唇、颏突度不如白种人明显,上下唇位也较为前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图象分析 垂直距离 颌面部软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弓状核三种肽能神经元免疫细胞化学分析
7
作者 吴开云 刘福华 《江西医学院学报》 CAS 1995年第4期54-57,F003,共5页
使用免疫细胞化学PAP法和计算机图象分析等技术,对下丘脑弓状核亮氨酸-脑啡肽(L-ENK),β-内啡肽(β-END),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三种免疫反应阳性细胞进行了半定量研究。结果如下:L-ENK,β-END... 使用免疫细胞化学PAP法和计算机图象分析等技术,对下丘脑弓状核亮氨酸-脑啡肽(L-ENK),β-内啡肽(β-END),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三种免疫反应阳性细胞进行了半定量研究。结果如下:L-ENK,β-END和ACTH免疫反应阳性细胞的积分光密度(IOD)分别为0.1106±0.037,0.0833±0.0416和0.125±0.051;每个弓状核剖面中它们的阳性细胞数分别为31.0±9.2,15.5±4.2和15.0±5.2。该研究从形态学角度定量分析了弓状核三种肽能神经元,为进一步研究弓状核肽能神经的功能提供了直接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状核 神经肽 免疫细胞化学 计算机图象分析 PAP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内动脉狭窄程度的观察 被引量:15
8
作者 石怀银 韦立新 周定标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6期561-563,共3页
通过尸检材料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病人颈内动脉进行研究 ,探讨颈内动脉狭窄程度和斑块内脂质含量与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生的关系。 10例脑血管病病人生前均有缺血性脑血管病病史 ,死后尸检将颈内动脉颅外段完整剥离 ,固定后每隔 4mm取材并切... 通过尸检材料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病人颈内动脉进行研究 ,探讨颈内动脉狭窄程度和斑块内脂质含量与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生的关系。 10例脑血管病病人生前均有缺血性脑血管病病史 ,死后尸检将颈内动脉颅外段完整剥离 ,固定后每隔 4mm取材并切片 ,然后光镜观察并通过计算机图象分析测定管腔的横截面积和斑块内脂质坏死中心的面积。 10例对照组病人生前均无缺血性脑血管病病史 ,研究方法和测量指标同上。结果发现 ,1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组颈内动脉共 15 1个组织块中 ,管腔最大横截面积为 6 .2mm2 ,最小为 3.2mm2 ,平均为 4 .7± 0 .3mm2 。而对照组 134个组织块中 ,管腔最大横截面积为 6 .5mm2 ,最小面积为 3.6mm2 ,平均 4 .8± 0 .4mm2 ,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斑块内脂质坏死中心的平均面积在有症状组和对照组分别为 3.4± 0 .4mm2 和 1.8± 0 .2mm2 ,差异显著(P <0 .0 1)。另外 ,有症状组 11个斑块表面可见血栓 ,而对照组无血栓形成。结果表明 :缺血性脑血管病病人颈内动脉狭窄程度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别 ,但斑块内脂质坏死中心却明显比对照组大 ,提示狭窄程度可能并非脑缺血症状的主要原因。斑块脂质坏死中心的大小可能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病学 脑血管病 颈内动脉狭窄 计算机图象分析 动脉粥样硬化 血栓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编织复合材料中纤维束横截面形状的研究 被引量:25
9
作者 李嘉禄 刘谦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9-13,共5页
采用计算机图象分析技术 ,重点对三维编织复合材料微观结构中纤维束的横截面形状进行了全面的研究。结果表明 :在复合材料的内部、边部和角部 ,纤维束的横截面形状是不同的。
关键词 三维编织复合材料 纤维束横截面 计算机图象分析 形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草行业的火灾特点及其监测方法的讨论 被引量:4
10
作者 霍然 程晓舫 谢家生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1995年第S2期155-159,共5页
烟厂是火灾危险性较大的部门,加强其火灾的早期探测报警是防止火灾发生、减少火灾损失的重要方面。本文对烟厂中各主要生产环节的火灾特点作了分析,指出应针对各部分的特殊性采取适当的火灾探测方法并对现在常用的一些火灾探测技术在... 烟厂是火灾危险性较大的部门,加强其火灾的早期探测报警是防止火灾发生、减少火灾损失的重要方面。本文对烟厂中各主要生产环节的火灾特点作了分析,指出应针对各部分的特殊性采取适当的火灾探测方法并对现在常用的一些火灾探测技术在烟厂中的适用性作了讨论,认为现有的光束式火灾探测器较适用于内部空间较大的烟厂仓库和厂房。对安装了电视监控系统的企业,建议将其与计算机图象分析技术相结合,增加其防火监视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行业 火灾探测报警 计算机图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期血吸虫病巨脾型患者肝脏胶原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11
作者 陈盛铎 罗仁寿 +2 位作者 雷勋杰 杨培明 张振鄂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00年第1期9-11,共3页
目的:探讨晚期血吸虫病巨脾型患者肝脏胶原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LSAB法,计算机图像分析和放射免疫法测定晚期血吸虫病巨脾型患者肝脏Ⅰ、Ⅲ、Ⅳ型胶原量燕计算Ⅰ/Ⅲ型胶原比值,同步检测血清PCⅢ、HA和CⅣ量... 目的:探讨晚期血吸虫病巨脾型患者肝脏胶原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LSAB法,计算机图像分析和放射免疫法测定晚期血吸虫病巨脾型患者肝脏Ⅰ、Ⅲ、Ⅳ型胶原量燕计算Ⅰ/Ⅲ型胶原比值,同步检测血清PCⅢ、HA和CⅣ量。结果:血清HA与肝脏Ⅰ型胶原量,PCⅢ和CⅣ与Ⅰ/Ⅲ型胶原比值显著正相关。结论:血清PCⅢ和CⅣ能反映肝纤维化程度,血清肝纤维化指标与肝脏胶原病理检查对诊断肝纤维化具有互补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吸虫病 肝纤维化 免疫组化 计算机图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内皮抑素对角膜新生血管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
12
作者 袁中芳 魏增涛 +5 位作者 牟国营 王晓燕 陶祥臣 李新 王红梅 朱丽贞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04年第1期10-12,共3页
目的探讨重组内皮抑素(Endostatin)对兔角膜新生血管(corneal neovascularization,CNV)形成的影响。方法新西兰白兔18只,随机分为三组,每组6只12眼,采用角膜缝线法制备兔CNV模型,其中两组分别以浓度为10 μg/ml、50μg/ml重组内皮抑素点... 目的探讨重组内皮抑素(Endostatin)对兔角膜新生血管(corneal neovascularization,CNV)形成的影响。方法新西兰白兔18只,随机分为三组,每组6只12眼,采用角膜缝线法制备兔CNV模型,其中两组分别以浓度为10 μg/ml、50μg/ml重组内皮抑素点眼,4次/d,连续19 d,并以生理盐水点眼作对照。CNV生长面积采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分析比较。结果10μg/ml、50μg/ml重组内皮抑素实验组自第7d开始CNV平均生长面积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实验组CNV面积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角膜组织病理学检查,实验组新生血管明显稀少,实验组与对照组炎性细胞成分及浸润程度相似。结论浓度10 μg/ml、50μg/ml重组内皮抑素具有明显抑制角膜新生血管生长的作用,而无毒副作用,为临床防治CNV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新生血管 重组内皮抑素 计算机图象分析系统 组织病理学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再灌流大鼠肾小管不同时相一氧化氮合酶异构体的表达
13
作者 项涛 羊惠君 +1 位作者 周德明 李瑞祥 《四川解剖学杂志》 2001年第1期27-,共1页
关键词 一氧化氮合酶 缺血再灌流 大鼠 近端小管 计算机图象分析 免疫组化观察 上皮细胞 近曲小管 再灌注 刷状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在异位内膜组织中的表达
14
作者 王小敏 何福仙 卢运萍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2003年第1期28-30,共3页
目的 :探讨单核细胞趋化蛋白 1(MCP 1)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酶亲和素 生物素 过氧化酶复合物染色法 (SABC法 )及电子计算机图象分析技术 ,分析 2 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异位内膜与在位内膜... 目的 :探讨单核细胞趋化蛋白 1(MCP 1)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酶亲和素 生物素 过氧化酶复合物染色法 (SABC法 )及电子计算机图象分析技术 ,分析 2 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异位内膜与在位内膜中MCP 1的表达 ,并以 2 0例正常子宫内膜作对照组。结果 :MCP 1分布在子宫内膜腺上皮和间质细胞的细胞质中 ,且在腺上皮中的表达高于间质 (P <0 .0 1) ,与月经周期无关。子宫内膜异位症异位内膜与在位内膜中MCP 1呈高表达状态 ,与正常内膜相比 ,差异有高度显著性 (P <0 .0 1)。而在位内膜与异位内膜之间差异亦有高度显著性 (P <0 .0 1)。结论 :MC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免疫组织化学 电子计算机图象分析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μ、δ、κ阿片受体mRNA在关节炎大鼠脊髓背角中的表达
15
作者 董宏伟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2期113-113,共1页
μ、δ、κ阿片受体mRNA在关节炎大鼠脊髓背角中的表达以往的研究发现,炎症所致的持续性疼痛可改变脊髓的内源性阿片系统,如关节炎大鼠脊髓背角中的脑啡肽及强啡肽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大鼠,其mRNA的表达亦明显增多。但在利用放... μ、δ、κ阿片受体mRNA在关节炎大鼠脊髓背角中的表达以往的研究发现,炎症所致的持续性疼痛可改变脊髓的内源性阿片系统,如关节炎大鼠脊髓背角中的脑啡肽及强啡肽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大鼠,其mRNA的表达亦明显增多。但在利用放射受体分析的方法观察关节炎大鼠脊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背角 关节炎大鼠 Κ阿片受体 κ受体 MRNA 多发性关节炎 初级传入神经元 计算机图象分析 单发性关节炎 Δ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膀胱肿瘤的形态定量学诊断
16
《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 1990年第1期20-20,共1页
本文报告用Q-900型电子计算机图象分析仪对100例膀胱移行上皮肿瘤进行组织形态定量分析的结果.该方法简便易行,能用常规处理的HE染色的病理玻片检查,其结果可靠,可重复.本文根据测定的肿瘤细胞的核面积、轴率和面积比率将膀胱移行上皮... 本文报告用Q-900型电子计算机图象分析仪对100例膀胱移行上皮肿瘤进行组织形态定量分析的结果.该方法简便易行,能用常规处理的HE染色的病理玻片检查,其结果可靠,可重复.本文根据测定的肿瘤细胞的核面积、轴率和面积比率将膀胱移行上皮肿瘤分为4级,称之为膀胱肿瘤形态定量学分级(M分级),用以判定肿瘤的恶性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病理玻片 移行上皮 计算机图象分析 组织形态 恶性程度 轴率 养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内膜异位症
17
《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 2003年第3期179-180,共2页
关键词 子宫内膜 异位症 基质金属蛋白酶 异位内膜组织 在位内膜 CA125测定 电子计算机图象分析 血清抗子宫内膜抗体 提取物 血清EMA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ehavioral response of tilapia (Oreochromis niloticus) to acute ammonia stress monitored by computer vision 被引量:7
18
作者 徐建瑜 苗香雯 +1 位作者 刘鹰 崔绍荣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B(Biomedicine & Bio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05年第8期812-816,共5页
The behavioral responses of a tilapia (Oreochromis niloticus) school to low (0.13 mg/L), moderate (0.79 mg/L) and high (2.65 mg/L) levels of unionized ammonia (UIA) concentration were monitored using a computer vision... The behavioral responses of a tilapia (Oreochromis niloticus) school to low (0.13 mg/L), moderate (0.79 mg/L) and high (2.65 mg/L) levels of unionized ammonia (UIA) concentration were monitored using a computer vision system. The swimming activity and geometrical parameters such as location of the gravity center and distribution of the fish school were calculated continuously. These behavioral parameters of tilapia school responded sensitively to moderate and high UIA concen-tration. Under high UIA concentration the fish activity showed a significant increase (P<0.05), exhibiting an avoidance reaction to high ammonia condition, and then decreased gradually. Under moderate and high UIA concentration the school’s vertical location had significantly large fluctuation (P<0.05) with the school moving up to the water surface then down to the bottom of the aquarium alternately and tending to crowd together. After several hours’ exposure to high UIA level, the school finally stayed at the aquarium bottom. These observations indicate that alterations in fish behavior under acute stress can provide important in-formation useful in predicting the str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monia stress TILAPIA Computer vision AQUACULTUR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时期失神经后远端神经干及中枢神经元退变量化分析 被引量:14
19
作者 殷琦 胡蕴玉 +2 位作者 李稔生 王军 杜彦军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1996年第1期44-46,共3页
研究神经损伤后,远端神经束退变和结缔组织增生以及失神经后中抠前角运动神经元存活情况。方法:选用新西兰种兔30只,将其分为正常对照组,切断神经后1、3、6和9个月组共5组。采用计算机图象分析系统测量腓总神经远端各神经束... 研究神经损伤后,远端神经束退变和结缔组织增生以及失神经后中抠前角运动神经元存活情况。方法:选用新西兰种兔30只,将其分为正常对照组,切断神经后1、3、6和9个月组共5组。采用计算机图象分析系统测量腓总神经远端各神经束所占面积和神经干所占面积。另外选用种兔6只,待神经损伤6、9和12个月后,将20%辣根过氧化酶注入正常侧和损伤侧神经近端,每组2只。结果:失神经后1、3、6、9个月组,纤维结缔组织平均增长分别为19.8%,42.2%,47.9%和49.1%。伤后6、9、和12个月,损伤侧运动神经元标记为正常侧的49%,45%和51%,结论:神经损伤后,远端神经于纤维结缔组织在3个月内增生最明显。腓总神经损伤后晚期,中枢神经元约有50%存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神经损伤 计算机图象分析 运动神经元
原文传递
Analysis and Management System of Digital Ultrasonic Image
20
作者 TAO Qiang ZHANG Hai-yan LI Xia WANG Ke 《Chinese Journal of Biomedical Engineering(English Edition)》 2008年第3期130-133,共4页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analysis and management system of digital ultrasonic image. The system can manage medical ultrasonic image by collecting, saving and transferring, and realize that section offices of ultrasonic...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analysis and management system of digital ultrasonic image. The system can manage medical ultrasonic image by collecting, saving and transferring, and realize that section offices of ultrasonic image in hospital network manage. The system use network technology in transferring image between ultrasonic equipments to share patient data in ultrasonic equipments. And doctors can input patient diagnostic report,saved by text file and case history, digitally managed. The system can be realized by Visual C++ which make windows applied. The system can be brought forward because PACS prevail with various hospitals,but PACS is expensive. In view of this status, we put forward to the analysis and management system of digital ultrasonic image,which is similar to PA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ltrasonic image local area network PAC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