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33篇文章
< 1 2 7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排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冠状动脉造影临床应用 被引量:6
1
作者 戴汝平 吕滨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33-234,共2页
关键词 计算机断层扫描 冠状动脉造影 临床应用 64层螺旋CT SPIRAL 冠状动脉检查 MDCT 1998年 2001年 2004年 心血管病 CT技术 临床医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断层扫描冠状动脉造影对前降支心肌桥患者冠状动脉迂曲及管腔狭窄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2
2
作者 王铁钢 李小明 +1 位作者 朱丹阳 王宝岭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1年第11期1380-1383,1394,共5页
目的 探讨计算机断层扫描冠状动脉造影(CCTA)检查对前降支心肌桥(MB)患者冠状动脉迂曲情况及管腔狭窄程度的评估价值.方法 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唐山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87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CCTA和冠状动脉造影(C... 目的 探讨计算机断层扫描冠状动脉造影(CCTA)检查对前降支心肌桥(MB)患者冠状动脉迂曲情况及管腔狭窄程度的评估价值.方法 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唐山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87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CCTA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分析两种检查方式的临床诊断结果,并比较前降支MB患者的冠状动脉迂曲情况及管腔狭窄程度.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前降支MB患者发生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的影响因素;以CAG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CCTA与CAG对前降支MB患者冠状动脉迂曲情况及管腔狭窄程度诊断结果的一致性.结果 187例冠心病患者中,前降支MB患者84例.冠状动脉迂曲患者的冠状动脉管腔狭窄程度高于冠状动脉无迂曲患者(P<0.05).随着迂曲程度的增加,冠状动脉管腔狭窄的发生率越高(P=0.029).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冠状动脉迂曲、管腔狭窄是前降支MB患者发生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84例前降支MB患者共检查出冠状动脉节段426段,其中7个节段的造影图像不能达到CCTA诊断要求.对前降支MB患者的419个冠状动脉节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CCTA检查评估迂曲情况及管腔狭窄的灵敏度为84.29%(59/70),特异度为95.99%(335/349),阳性预测值为80.82%(59/73),阴性预测值为96.82%(335/346),与CAG检查具有较高的一致性(Kappa值=0.789,P<0.01).结论 CCTA检查对前降支MB患者冠状动脉迂曲及管腔狭窄程度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能够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 计算机断层扫描冠状动脉造影 心肌桥 迂曲 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断层扫描冠状动脉造影评估非心脏手术患者术后风险的价值 被引量:1
3
作者 尹巧香 张伟 +3 位作者 张蓝宁 曹艳杰 靳英 段景琪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22年第1期20-23,共4页
目的探讨计算机断层扫描冠状动脉造影(CTCA)测量的血管狭窄程度和冠状动脉钙化评分(CACS),是否能预测接受非心脏手术患者的术后心血管事件。方法2013年6月至2018年6月在空军特色医学中心共有117例患者进行非心脏手术前接受CTCA。用CTCA... 目的探讨计算机断层扫描冠状动脉造影(CTCA)测量的血管狭窄程度和冠状动脉钙化评分(CACS),是否能预测接受非心脏手术患者的术后心血管事件。方法2013年6月至2018年6月在空军特色医学中心共有117例患者进行非心脏手术前接受CTCA。用CTCA测量血管狭窄程度和CACS,并根据修订的心脏风险指数(RCRI)评价临床危险因素。根据0,1,2或≥3个临床危险因素将患者分为0,1,2或≥3分RCRI组别。血管狭窄程度和CACS评分预测术后心血管事件。结果18例患者发生术后30 d心血管事件。有术后心血管事件的患者中肾功能不全、心力衰竭、心肌梗死比无事件患者统计值更高(χ^(2)=9.517、6.978、4.148,P<0.05)。与术后心血管事件发生相关的变量是≥3分RCRI[OR(95%CI)=10.941(2.732~28.153),P<0.01]和多支血管狭窄,其中2支血管狭窄[OR(95%CI)=11.278(3.119~38.254),P<0.01];3支或以上血管狭窄[OR(95%CI)=13.438(4.018~44.978),P<0.01]。在用于预测心脏事件的CACS的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中,高CACS(113分以上)发生术后心血管事件显著增高[OR(95%CI)=6.842(2.882~18.204),P<0.01]。结论在接受非心脏手术患者的术前危险分层中,CTCA评估进一步提高了RCRI评估的精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钙化评分 计算机断层扫描冠状动脉造影 非心脏手术 心脏风险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扫描剂量在腹型肥胖患者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中应用效果分析
4
作者 李欣 吴卫平 刘弢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5年第1期113-117,共5页
目的 探讨不同扫描剂量在腹型肥胖患者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TA)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2021年7月至2024年7月于民航总医院接受CTA检查的80例腹型肥胖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了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根据CTA... 目的 探讨不同扫描剂量在腹型肥胖患者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TA)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2021年7月至2024年7月于民航总医院接受CTA检查的80例腹型肥胖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了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根据CTA检查所使用的管电压情况将患者分为常规组(n=40,电压为120 kV)和低电压组(n=40,电压为100 kV)。比较两组患者的影像质量、检查情况、受辐射情况,并以DSA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不同管电压下的冠状动脉CTA检查诊断腹型肥胖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准确度。结果 两组患者的影像质量主观评价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电压组患者的信噪比、CT值均低于常规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检查情况(检查时心率、扫描时间、总检查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电压组患者的辐射剂量指数、剂量长度乘积、有效剂量均低于常规组患者,管电流高于常规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DSA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常规组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准确度为93.91%(524/558),低电压组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准确度为91.47%(493/53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接受不同CTA扫描剂量腹型肥胖患者的影像质量存在差异,低电压CTA检查可减少患者受辐射的剂量,未明显降低其对腹型肥胖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诊断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型肥胖 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 冠状动脉 体重指数 管电压 辐射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的冠状动脉周围脂肪评估斑块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薛丹丹(综述) 万兵(综述) +1 位作者 徐敬星(综述) 李红(审校)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2-107,共6页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引发的心血管事件是全球范围内主要死因之一。冠状动脉周围脂肪(PCAT)可对斑块从形成、发展到治疗的各个阶段进行评估,这对于预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及心血管事件的风险、评估药物疗效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文章...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引发的心血管事件是全球范围内主要死因之一。冠状动脉周围脂肪(PCAT)可对斑块从形成、发展到治疗的各个阶段进行评估,这对于预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及心血管事件的风险、评估药物疗效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文章主要对基于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的PCAT在评估斑块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心血管事件 动脉粥样硬化 斑块 冠状动脉周围脂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浓度碘对比剂在肥胖患者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检查中的应用
6
作者 李燕奎 陈明东 +2 位作者 黄天勤 朱雪平 蒋盛平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60-166,共7页
目的探究低浓度碘对比剂在肥胖患者低管电压冠状动脉检查中的应用。方法2020年8月至2021年5月前瞻性入选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80例疑似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行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oronary computed tomography a... 目的探究低浓度碘对比剂在肥胖患者低管电压冠状动脉检查中的应用。方法2020年8月至2021年5月前瞻性入选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80例疑似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行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oronary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CTA)检查的肥胖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每组40例。高浓度组采用优维显浓度为370 mgI/mL,低浓度组采用优维显浓度为300 mgI/mL,均进行低管电压CCTA检查。比较两组患者图像的质量、辐射剂量、碘摄入量及注入率、注射对比剂外渗率、不适感及检查前后肾功能指标、对比剂肾病发生情况,并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为“金标准”评价低浓度碘对比剂对中度及以上动脉血管狭窄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低浓度组患者的图像质量分值与高浓度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29±0.37)分vs.(4.32±0.36)分,P>0.05],且2名医师对图像质量评估的一致性较高(P<0.05)。两组患者冠状动脉各节段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值、对比噪声比(contrast-to-noise ratio,CNR)、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SNR)及图像优良指数(figure of merit,FOM)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容积CT剂量指数(volumetric CT dose index,CTDIvol)、有效剂量(effective dose,ED)及造影剂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浓度组患者总碘用量及碘注入率均少于高浓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治疗前,两组患者治疗后肾功能指标均有所上调,且低浓度组较高浓度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浓度组患者注射对比剂热感、疼痛感及对比剂肾病发生率均低于高浓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DSA检查为“金标准”,Kappa检验结果显示,低浓度碘对比剂与DSA诊断动脉血管狭窄程度的一致性较高(P<0.05),且低浓度对比剂对中度及以上动脉血管狭窄的诊断准确率为95.06%。结论低浓度对比剂应用在肥胖患者低管电压条件下行CCTA检查,在保证图像质量及诊断动脉血管狭窄准确率前提下,可明显减少碘摄入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碘对比剂 低浓度 肥胖 低管电压 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 动脉血管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对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斑块特征的诊断效能及对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7
作者 马清济 陈亮 潘美宇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24年第1期32-37,共6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CTA)对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斑块特征的诊断效能及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2月至2022年12月海南省琼海市人民医院胸痛中心收治的疑似冠心病的208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CTA)对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斑块特征的诊断效能及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2月至2022年12月海南省琼海市人民医院胸痛中心收治的疑似冠心病的208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58例发生ACS,纳入ACS组。根据ACS组患者性别、年龄及心血管危险因素(吸烟史、高血压、糖尿病、血脂水平等),采用倾向评分匹配法(比例1∶1)同期选择58例发生稳定型心绞痛(SAP)的患者纳入SAP组。所有患者均行CCTA检查,比较两组患者斑块长度、钙化斑块(CP)体积、非钙化斑块(NCP)体积、总斑块体积、CP负荷、NCP负荷和总斑块负荷等斑块特征参数。此外,根据预后将58例ACS组患者分为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s)组(n=15)和非MACEs组(n=43),比较不同预后患者CCTA斑块特征参数。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类型,分别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血脂水平与斑块特征参数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斑块特征参数对ACS及MACEs的预测价值。结果ACS组患者斑块长度、NCP体积和NCP负荷均显著高于S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ACEs组患者斑块长度、NCP体积和NCP负荷均显著高于非MACE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与斑块长度、CP体积、NCP体积、总斑块体积、CP负荷、NCP负荷及总斑块负荷呈正相关(r=0.463,0.246,0.414,0.292,0.251,0.392,0.215;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斑块长度、NCP体积、NCP负荷对ACS有较好的预测价值,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43(95%CI 0.761~0.925)、0.814(95%CI 0.703~0.926)和0.721(95%CI 0.573~0.869);发生ACS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19.19 mm、152.99 mm 3和42.56%;灵敏度分别为91.67%、91.67%和66.67%;特异度分别为75.00%、63.54%和77.08%。斑块长度、NCP体积、NCP负荷对MACEs有较好的预测价值,AUC分别为0.694(95%CI 0.515~0.876)、0.711(95%CI 0.502~0.920)和0.735(95%CI 0.551~0.919);发生MACEs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21.02 mm、169.62 mm 3和45.37%;灵敏度分别为77.78%、66.67%和88.89%;特异度分别为59.18%、85.71%和61.22%(P<0.05)。结论基于CCTA的斑块特征参数不仅对老年ACS有较好的鉴别作用,还可有效预测ACS患者1年内MACEs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斑块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护理联合精细化指导对接受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患者应激反应及心理状态的影响
8
作者 张旻 曹丽 《中国药业》 CAS 2024年第S02期152-154,共3页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结合精细化指导对接受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TA)患者应激反应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22年1月至2023年9月拟接受冠状动脉CTA的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予常...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结合精细化指导对接受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TA)患者应激反应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22年1月至2023年9月拟接受冠状动脉CTA的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予心理护理联合精细化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检查期间心律异常、血压升高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与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影像质量为Ⅰ级的占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联合精细化指导可明显降低接受冠状动脉CTA患者的应激反应发生率,缓解其焦虑、抑郁情绪,提高影像检查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 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 心理护理 精细化指导 应激反应 心理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评价胸主动脉不同节段弹性特征及其临床应用价值
9
作者 杨飞 王大伟 +4 位作者 杨智翔 刘峰 王晓灿 马永青 李永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4年第7期835-839,865,共6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CTA)评估无主动脉疾病患者的胸主动脉不同节段形态和弹性特征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于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行320排640层容积计算机断层扫描(CT)冠状动脉成像...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CTA)评估无主动脉疾病患者的胸主动脉不同节段形态和弹性特征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于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行320排640层容积计算机断层扫描(CT)冠状动脉成像的36名受检者的影像资料及临床资料,按照年龄的不同将其分为﹥50岁组(n=18)和﹤50岁组(n=18)。测量升主动脉(AA)中段、降主动脉(DA)起始部管腔在收缩期及舒张期的最长径、最短径及横截面积,计算收缩期与舒张期各参数的差值及主动脉扩张性(AD)值。结果AA收缩期、舒张期、差值的长径、短径、面积均明显大于DA(P﹤0.01)。AA长径、短径、面积的AD值与DA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0岁组受检者收缩期及舒张期AA的长径、短径、面积均大于﹤50岁组受检者(P﹤0.05),长径差值、长径AD、短径差值、短径AD、面积AD均小于﹤50岁组受检者(P﹤0.05)。﹥50岁组受检者收缩期及舒张期DA的长径、短径、面积均大于﹤50岁组受检者(P﹤0.05),面积AD小于﹤50岁组受检者(P﹤0.05);不同年龄组受检者DA的长径差值、长径AD、短径差值、短径AD、面积差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状动脉CTA在无需额外增加辐射剂量和对比剂用量的前提下无创性评估胸主动脉不同节段的形态及弹性特征,为主动脉支架的设计和介入技术的操作提供解剖形态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 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 弹性 动脉 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肺动脉造影成像参数对急性肺动脉栓塞危险分层的评估价值
10
作者 苏天嵩 王道清 张卉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9期3601-3605,共5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CT)肺动脉造影成像参数对急性肺动脉栓塞危险分层的评估价值。方法以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85例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危险分层分为中低危组、中高危...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CT)肺动脉造影成像参数对急性肺动脉栓塞危险分层的评估价值。方法以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85例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危险分层分为中低危组、中高危组、高危组,分别为77、64、44例。统计3组一般资料,比较3组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成像影像学表现及造影成像参数。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成像参数单独及联合诊断高危急性肺动脉栓塞的价值。结果中高危组、高危组累及肺动脉、累及肺叶动脉患者占比高于中低危组(P<0.05);高危组累及肺段动脉占比高于中高危组和中低危组,中高危组高于中低危组(P<0.05)。高危组主肺动脉(PA)/胸主动脉(AO)、上腔静脉直径(SVC)、右心室短轴直径(RVD)/左心室短轴直径(LVD)高于中高危组和中低危组,中高危组高于中低危组(P<0.05)。PA/AO、SVC、RVD/LVD联合诊断的曲线下面积(AUC)值高于三者单独诊断(P<0.05);PA/AO及联合诊断的敏感度高于SVC、RVD/LVD,联合诊断的敏感度高于PA/AO(P<0.05);SVC、RVD/LVD及联合诊断的特异度高于PA/AO(P<0.05)。结论不同危险分层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成像影像学表现及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成像PA/AO、SVC、RVD/LVD具有明显差异,PA/AO、SVC、RVD/LVD联合对高危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的诊断价值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动脉栓塞 多层螺旋 计算机断层扫描 动脉造影成像 危险分层 评估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的冠状动脉心肌桥分型特点 被引量:13
11
作者 杨阳 鞠志国 +5 位作者 袁明远 李荣先 张慧群 宁忠平 方明 李新明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27-632,共6页
目的应用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TA)分析冠状动脉心肌桥分型特点,旨在进一步提高对心肌桥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冠状动脉CTA诊断为心肌桥的1 658例患者资料,分析心肌桥在整个冠状动脉系统中的分布特点,测量不同形态心肌桥壁... 目的应用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TA)分析冠状动脉心肌桥分型特点,旨在进一步提高对心肌桥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冠状动脉CTA诊断为心肌桥的1 658例患者资料,分析心肌桥在整个冠状动脉系统中的分布特点,测量不同形态心肌桥壁冠状动脉长度及收缩期狭窄程度,统计分析不同类型心肌桥形态学和收缩期狭窄发生情况的差异。结果 1 658例心肌桥患者中,1 606例(96.86%)为单支冠状动脉单发心肌桥,9例(0.54%)为单支冠状动脉多发心肌桥,43例(2.59%)为多支冠状动脉单发心肌桥。左前降支心肌桥患者1 559例(94.03%)共1 606处心肌桥,左回旋支心肌桥81例(4.89%)87处,右冠状动脉心肌桥18例(1.09%)19处。不完全型心肌桥患者1 244例(75.03%),完全型心肌桥362例(21.83%),兼有两型特点的复杂型心肌桥52例(3.14%)。复杂型心肌桥患者壁冠状动脉长度长于完全型心肌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4.32±4.02)mm vs(16.13±1.27)mm,P<0.05];不完全型心肌桥壁冠状动脉收缩期狭窄>50%的发生率[31.19%(388/1 244)vs 41.16%(149/362)]、近端冠心病发生率[9.41%(117/1 244)vs 35.08%(127/362)]、临床缺血症状阳性率[32.88%(409/1 244)vs 58.29%(211/362)]和心电图缺血表现阳性率[37.78%(470/1 244)vs 65.75%(238/362)]均低于完全型心肌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冠状动脉心肌桥发生部位多为左前降支,以单支单发为主。心肌桥可分为不完全型、完全型和复杂型3种类型,以不完全型为主,不同类型心肌桥的形态学和临床表现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 心肌桥 冠状动脉 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 病理形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排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在儿童主动脉弓发育异常中的诊断价值
12
作者 陈鑫 李洪杰 +3 位作者 林雷 高建 王霄 杨成乾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270-274,共5页
目的评估多排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multi-detector computed tomography,MDCT)血管造影在患儿主动脉弓发育异常中的诊断价值,以及进一步了解患儿先天性主动脉弓发育异常的影像学表现。方法收集泰康同济(武汉)医院2010年至2022年经MDCT血... 目的评估多排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multi-detector computed tomography,MDCT)血管造影在患儿主动脉弓发育异常中的诊断价值,以及进一步了解患儿先天性主动脉弓发育异常的影像学表现。方法收集泰康同济(武汉)医院2010年至2022年经MDCT血管造影和经胸超声心动图(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TTE)检查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的362例患儿(年龄范围为5 d~12岁,平均年龄为3.3岁)。所有诊断结果均经手术和(或)心血管造影所证实。结果362例被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的患儿中,198例为先天性主动脉发育异常,包括主动脉缩窄、主动脉弓离断、右位主动脉弓和迷走右锁骨下动脉以及主动脉双弓,例数分别为134、32、20、10及2例。6例罕见先天性主动脉弓异常:2例双主动脉弓,2例孤立右锁骨下动脉伴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PDA),1例孤立颈总动脉伴PDA,1例双侧PDA合并单心室和肺动脉闭锁。32例主动脉弓离断患儿中,27例为A型、5例为B型。MDCT血管造影诊断先天性心脏病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100%(198/198)、98%(161/164)和99%(359/362)。TTE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92%(182/198)、81%(133/164)和87%(315/362)。结论MDCT血管造影诊断患儿先天性主动脉弓发育异常是一个可靠的、无损伤的活体检查方法,可获得比传统的血管造影术更多的解剖信息及影像学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排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 儿童 发育异常 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及炎症标志物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病情及预后的关系
13
作者 罗鸿 王文轩 +3 位作者 张春国 郭志伟 陈华平 张福洲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502-508,514,共8页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血管成像及炎症标志物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病情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采取回顾性研究,选择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南充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2...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血管成像及炎症标志物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病情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采取回顾性研究,选择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南充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20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检测[非钙化斑块体积(non-calcified plaque volume,NCPV)、钙化斑块体积(calcified plaque volume,CPV)]及血清炎症标志物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MCP-1)、CXC趋化因子配体12(CXC chemokine ligand 12,CXCL12)]。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对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及炎症标志物与ACS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进行分析。采用样条函数与Logistics回归相结合的限制性立方样条法分析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及炎症标志物与ACS患者预后的剂量反应关系。结果重度组病变血管支数≥3支患者占比高于对照组,NCPV、CPV、TNF-α、MCP-1、CXCL12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变血管支数≥3支,NCPV、CPV、TNF-α、CXCL12高水平是ACS患者病情为重度的危险因素(OR=3.280、1.014、1.072、3.569、2.595,P<0.05)。预后不良组病变血管支数≥3支患者占比高于预后良好组,NCPV、CPV、TNF-α、MCP-1、CXCL12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变血管支数≥3支,NCPV、CPV、TNF-α、CXCL12高水平是ACS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OR=4.522、1.011、1.120、4.380、1.850,P<0.05)。NCPV、CPV、TNF-α、CXCL12与ACS患者预后不良关联强度呈线性剂量反应关系(P<0.05)。NCPV、CPV、TNF-α、CXCL12与ACS患者预后不良呈正相关,特别当NCPV>36.73 mm3、CPV>36.73 mm3、TNF-α>2.79 ng/mL、CXCL12>8.34 ng/mL时,ACS患者预后不良风险随NCPV、CPV、TNF-α、CXCL12升高而升高。结论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NCPV、CPV及炎症标志物TNF-α、CXCL12与ACS患者病情及预后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冠状动脉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 肿瘤坏死因子-α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CXC趋化因子配体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联合Innova-计算机断层扫描功能在颅内支架辅助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术后复查中的应用
14
作者 杜丹 胡茂能 +3 位作者 祁磊 王国亮 周丽芬 姚亮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4年第6期701-705,共5页
目的探讨颅内支架辅助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术复查时3D-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联合Innova-计算机断层扫描(CT)的影像学表现对患者术后评估的影响。方法收集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学院/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04例颅... 目的探讨颅内支架辅助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术复查时3D-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联合Innova-计算机断层扫描(CT)的影像学表现对患者术后评估的影响。方法收集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学院/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04例颅内支架辅助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术后复查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3D-DSA和Innova-CT扫描,由两名神经介入医师对重建后的图像从术后颅内动脉瘤栓塞程度、支架打开情况及重建图像的质量方面进行评估。结果104例颅内支架辅助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术后复查患者均通过3D-DSA联合Innova-CT检查获得了精确、全面的术后评估。两名神经介入医师对术后颅内动脉瘤栓塞程度、颅内动脉瘤支架打开情况的评估分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nnova-CT图像支架金属丝显影清晰,弹簧圈金属伪影不明显,图像质量显著提高。3D-DSA和Innova-CT的图像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appa检验结果显示,两名神经介入医师评估术后颅内动脉瘤栓塞程度、支架打开情况、铂金标记点、镍钛金属丝、弹簧圈金属伪影的Kappa值均≥0.75,具有较高的一致性。结论Innova-CT在颅内支架辅助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术后复查中,特别是在支架打开情况的显示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可作为3D-DSA的补充检查方式,使检查更加完善,对颅内支架辅助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术后复查情况的评估具有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臂计算机断层扫描 3D-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颅内动脉 支架辅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胸导联结合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对冠心病患者右胸异常q波的鉴别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伟 邓玉 邱健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6年第4期430-432,445,共4页
目的通过头胸导联对右胸异常q波的观察,结合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TA)结果,评价其对常规心电图右胸导联异常q波的鉴别作用。方法根据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omputedtomographyangiography,CTA)所判断的右... 目的通过头胸导联对右胸异常q波的观察,结合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TA)结果,评价其对常规心电图右胸导联异常q波的鉴别作用。方法根据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omputedtomographyangiography,CTA)所判断的右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将48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分为A(20例)、B(28例)两组,前者右冠状状动脉狭窄程度为95%~100%,后者右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为〈50%。所有患者均给予同步记录常规心电图(RLECG)的V3R到V8R和头胸导联心电图(HCECG)HV3B到HV8R。结果A组两种心电图配对的导联q波出现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0.756)。B组两种心电图配对的导联q波出现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05)。头胸导联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对右胸导联异常q波的敏感性分别为60%~100%和53.8%~90.5%、特异性分别为96.7%~100%和0.6%~80.6%。右冠状动脉近端(15例)、中段(4例)和远端(1例)。重度狭窄闭塞患者分别在HV3R~HV8R、HV5R~HV8R和HV6R~HV8R导联可见异常q波。结论头胸导联心电图有助于对常规导联右胸异常q波的进一步鉴别,并提示右冠状动脉病变部位与异常q波在头胸导联心电图右胸的导联部位呈一定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胸导联 常规导联 心电图 右胸 异常Q波 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对冠状动脉易损斑块的检测作用 被引量:4
16
作者 程康林 陈志冲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3年第5期601-605,共5页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血管造影(multislice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MSCTA)检测冠状动脉易损斑块的可靠性,建立急性冠脉综合征积分(score system of acute coronary syndromes,SACS),用于...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血管造影(multislice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MSCTA)检测冠状动脉易损斑块的可靠性,建立急性冠脉综合征积分(score system of acute coronary syndromes,SACS),用于评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危险分层。方法研究20例非急性冠脉综合征及41例急性冠脉综合征且冠状动脉MSCTA发现斑块的患者,比较两组斑块CT值、重构指数(RI)等指标,进而构建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病风险预测模型。结果两组病变血管99支,可分析斑块117个,非急性冠脉综合征组36个,以钙化斑块为主(88.9%,32/36);急性冠脉综合征组81个,以脂质斑块为主(37.0%,30/81)。两组正性重构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1.1%vs.32.1%,P<0.01);负性重构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5.0%vs.19.8%,P<0.01)。由RI建立SACS,所得模型为:SACS=0.003PA+2.255RI-4.22,预测准确率为76.9%(P<0.01),受试者工作曲线下面积为0.815(P<0.01)。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冠状动脉斑块多为脂质斑块,以正性重构为主,SACS对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病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有助于临床指导冠心病危险分层及早期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急性冠脉综合征积分 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 重构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双低扫描对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性能 被引量:5
17
作者 刘克礼 龚雪鹏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20年第1期88-90,102,共4页
目的观察分析冠状动脉(冠脉)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TA)双低扫描对冠脉狭窄的诊断性能。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于宝鸡市妇幼保健院经心电图诊断疑似冠脉狭窄的患者94例,分别进行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双低扫描检查和数字减影... 目的观察分析冠状动脉(冠脉)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TA)双低扫描对冠脉狭窄的诊断性能。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于宝鸡市妇幼保健院经心电图诊断疑似冠脉狭窄的患者94例,分别进行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双低扫描检查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将接受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检查的患者纳入观察组(n=114),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的为对照组(n=108)。记录两组患者的诊断结果,分析两组检查方法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以及对冠脉狭窄程度的检测结果。结果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双低扫描检查的灵敏度为96.67%,特异度为80.00%,准确度95.74%。在对狭窄程度诊断结果的比较中,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双低扫描与DSA的诊断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脉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双低扫描能够清晰显示冠脉狭窄的部位、程度,准确性较好,且对患者辐射量小,可以应用于对冠脉狭窄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冠状动脉狭窄 诊断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断层扫描淋巴管造影技术在猫乳糜胸诊疗中的应用
18
作者 康博 郭瑞泽 张迪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890-4899,共10页
乳糜胸是由不同病因导致胸导管破裂或阻塞,继而引起乳糜进入胸腔的疾病,保守治疗失败时通常需要手术干预。鉴于不同猫的胸导管解剖结构差异大,在胸导管结扎前对猫胸导管及其分支进行造影成像是外科计划中必不可少的辅助手段。随着计算... 乳糜胸是由不同病因导致胸导管破裂或阻塞,继而引起乳糜进入胸腔的疾病,保守治疗失败时通常需要手术干预。鉴于不同猫的胸导管解剖结构差异大,在胸导管结扎前对猫胸导管及其分支进行造影成像是外科计划中必不可少的辅助手段。随着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成像技术在犬猫淋巴管造影中的逐步应用,各种CT淋巴管造影方法被提出。本文汇总了目前猫乳糜胸诊疗中的CT淋巴管造影方案,以供临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断层扫描 淋巴管造影 乳糜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泛性焦虑障碍对冠心病的影响:基于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吴梦姗 张璋 +3 位作者 杨帆 门玥琪 李睿君 李东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8-54,共7页
目的基于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CTA)评估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探讨广泛性焦虑障碍(GAD)对冠心病的影响,并探索冠心病危险因素和临床特征的性别差异。方法对2018年4月至2019年6月就诊于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并行CCTA检查的1117例... 目的基于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CTA)评估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探讨广泛性焦虑障碍(GAD)对冠心病的影响,并探索冠心病危险因素和临床特征的性别差异。方法对2018年4月至2019年6月就诊于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并行CCTA检查的1117例患者进行杜克冠心病指数评分,同时对患者进行广泛性焦虑障碍7项(GAD-7)量表测评,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GAD、性别与高危冠心病的关系。结果最终入组1099例患者,其中男460例(41.9%),女639例(58.1%)。GAD是高危冠心病的危险因素(OR=1.071,95%CI 1.013~1.134,P=0.017)。女性患者的GAD患病率高于男性[20.3%(130/639)vs 7.0%(32/460),P<0.01],但在女性中GAD并非高危冠心病的危险因素(OR=1.037,95%CI 0.954~1.129,P=0.392)。年龄、GAD、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是男性高危冠心病的危险因素(P均<0.05),而在女性中仅年龄、高血压是高危冠心病的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GAD在女性中更为常见,但不是女性发生高危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对有冠心病疑似症状的女性患者,其症状可能是GAD躯体症状而非冠心病症状,因此临床上更应关注其心理因素;对于存在GAD的男性患者,临床上更应注意其高危冠心病的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虑 冠状动脉疾病 计算机体层摄影血管造影 性别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的血流储备分数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5
20
作者 吴天龙 谢志鑫 +2 位作者 王炫 牟静 于汇民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CAS 2022年第2期93-96,共4页
目的 探讨基于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oronary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CTA)的血流储备分数(coronary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derived fractional flow reserve,CT-FFR)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 目的 探讨基于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oronary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CTA)的血流储备分数(coronary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derived fractional flow reserve,CT-FFR)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入选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于广东省人民医院行CCTA及有创冠状动脉造影(invasive coronary angiography,ICA)检查的患者,基于CCTA图像通过流体力学原理模拟计算CT-FFR值,以ICA为标准,计算CT-FFR对诊断中度以上及重度冠状动脉狭窄的准确性、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结果 CT-FFR诊断中度以上冠状动脉狭窄的准确性为73.1%,敏感度为67.5%,特异度为82.4%,阳性预测值为86.5%,阴性预测值为60.2%,ROC的AUC为0.796。CT-FFR诊断重度冠状动脉狭窄的准确性为76.9%,敏感度为77.6%,特异度为76.3%,阳性预测值为74.2%,阴性预测值为79.6%,AUC为0.801。结论 CT-FFR预测冠心病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血流储备分数 冠状动脉血管造影 计算机断层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