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超越“计算机为社会行动者”范式:智媒时代人机传播理论创新的突破点 |
徐琦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6
|
|
2
|
不确定性共生:社会工作行动研究的时代挑战与范式革新 |
刘雨航
文军
|
《社会工作》
CSSCI
|
2024 |
3
|
|
3
|
结构范式和行动范式的对立与贯通——对经典社会学理论的回顾与再思考 |
张兆曙
蔡志海
|
《学术论坛》
|
2004 |
6
|
|
4
|
社会行动理论范式及其在水电项目社会评价中的应*用 |
史晓浩
陈绍军
|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0 |
0 |
|
5
|
“史外传心”与社会行动的结构——论《胡氏春秋传》的诠释范式 |
刘昆笛
|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0 |
|
6
|
杨广文:用超级计算机为科研提供助力 |
卢茹彩
|
《今日中国》
|
2016 |
0 |
|
7
|
关于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
刘丽明
|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2015 |
0 |
|
8
|
德国行动导向教学范式解析 |
徐磊
熊明华
|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
2012 |
16
|
|
9
|
“行动者”的缺席:当代中国公民社会研究理路的反思 |
刘翠霞
顾理辉
|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9 |
6
|
|
10
|
话语理性到实践理性:社会学研究中的制度—行动关系——兼论社会学制度主义理论内核的嬗变 |
蒋晓平
|
《天府新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9
|
|
11
|
村庄社会治理:理解农民利益表达行动的一个解释框架--两个特殊案例的一般意义 |
王晓慧
刘燕舞
|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2
|
|
12
|
话语理性到实践理性:社会学研究中的制度一行动关系——兼论社会学制度主义理论内核的嬗变 |
蒋晓平
|
《广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0 |
|
13
|
基于脑机接口的人机交互方式演进与人机传播研究 |
段鹏
朱雨晴
|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14
|
运用社会学的范式研究计算机犯罪产生的原因 |
王凡
陈芳
|
《青少年犯罪研究》
|
2005 |
0 |
|
15
|
大数据时代的网络舆情研究范式变革 |
何凌南
赖凯声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3
|
|
16
|
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复合型软件人才研究 |
瞿中
王练
程克非
|
《计算机教育》
|
2007 |
8
|
|
17
|
关于中国社会学及其成长的一些体会——访著名社会学家、上海大学李友梅教授 |
李友梅
童潇
|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3
|
|
18
|
实践理性:新制度主义视阈中的制度-行动关系 |
蒋晓平
|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
2014 |
3
|
|
19
|
社会学“基本问题”范畴初论 |
谭明方
|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6 |
1
|
|
20
|
虚拟人社会接受度提升之组态路径研究——基于36个案例的定性比较分析 |
向安玲
李亭竹
马明仪
|
《新闻与传播评论》
CSSCI
|
2023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