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0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集成成像技术中计算重构方法比较
1
作者 王艺霏 蒋晓瑜 王俊夫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8年第15期165-166,共2页
未来战争的趋势之一是高度透明的信息战,集成成像技术对于未来战场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集成成像技术的重构阶段可分为光学重构和计算重构。计算重构是利用计算机进行模拟,能够克服光学成像系统中由于器件限制造成的许多问题,并能够利... 未来战争的趋势之一是高度透明的信息战,集成成像技术对于未来战场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集成成像技术的重构阶段可分为光学重构和计算重构。计算重构是利用计算机进行模拟,能够克服光学成像系统中由于器件限制造成的许多问题,并能够利用数字处理技术提高图像质量。文章基于集成成像原理,重点研究计算重构的原理,比较了两种计算重构方法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成成像 计算重构 深度平面 视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外光谱计算重构成像方法研究
2
作者 姚凯凯 周康鹏 王怡 《中国科技信息》 2020年第6期101-102,共2页
通过红外光谱仪可获取目标的光谱辐射亮度和分布特征等数据,但是其无法对目标成像,约束了红外光谱仪的视场场景和条件,针对该现象,基于压缩感知原理,本文提出了一种计算重构成像方法,在获取目标光谱分布特性的同时,对目标进行压缩编码采... 通过红外光谱仪可获取目标的光谱辐射亮度和分布特征等数据,但是其无法对目标成像,约束了红外光谱仪的视场场景和条件,针对该现象,基于压缩感知原理,本文提出了一种计算重构成像方法,在获取目标光谱分布特性的同时,对目标进行压缩编码采样,通过本文提出的计算重构方法,完成对指定红外波段的图像计算成像,且获取的图像质量较高,实现了“谱-像”的严格一致对应,为红外光谱仪的拓宽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成像 计算重构 红外光谱仪 图像质量 光谱辐射亮度 压缩编码 光谱分布 压缩感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重构计算的SAR成像与目标识别高性能实现方法
3
作者 纪津伦 宋雨龙 +3 位作者 李世平 邓松峰 何国强 傅玉祥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02-109,共8页
合成孔径雷达(SAR)广泛运用于军用与民用领域,常用于执行成像与目标识别任务。然而,SAR图像的成像与目标识别任务有着庞大的图像尺寸,其性能受到硬件资源的严重限制。文中立足于新兴的可重构计算技术,基于可重构计算芯片提出了SAR成像... 合成孔径雷达(SAR)广泛运用于军用与民用领域,常用于执行成像与目标识别任务。然而,SAR图像的成像与目标识别任务有着庞大的图像尺寸,其性能受到硬件资源的严重限制。文中立足于新兴的可重构计算技术,基于可重构计算芯片提出了SAR成像与目标识别系统的高性能实现方法。可重构计算芯片采用重构控制技术实现不同的计算与数据通路,兼具灵活性与高能效。文中选取线性调频变标算法与YOLOv3-tiny神经网络构建系统算法内核,针对SAR图像大尺寸的特点,在成像阶段提出了多核并行与内存规划方案,在目标识别阶段提出了图像分割策略和多核并行方案。文中的成像与目标识别系统经实验证明达到了显著的性能提升效果;在1000×1000大小图像成像方面取得了单张图66.8 ms的用时表现,优于Intel i5-12500的115 ms;在480×480大小图像识别方面取得31.3 ms的用时表现,优于Jetson nano的147 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信号处理 重构计算 并行计算 线性调频变标成像算法 目标识别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辨率计算集成成像自由视点光场重构方法 被引量:3
4
作者 徐茵 王晓蕊 +1 位作者 郝劲波 张建奇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1-86,共6页
针对传统自由视点集成成像计算重构方法重构图像分辨率较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光场模型的自由视点计算重构方法.根据视点位置和观看方向,采用光场投影矩阵将微单元图像阵列投影到重构平面上,充分利用微单元图像阵列中的信息,实现了... 针对传统自由视点集成成像计算重构方法重构图像分辨率较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光场模型的自由视点计算重构方法.根据视点位置和观看方向,采用光场投影矩阵将微单元图像阵列投影到重构平面上,充分利用微单元图像阵列中的信息,实现了高分辨率的自由视点集成成像计算重构.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文中方法可以实现集成成像系统的自由视点计算重构,且重构图像的分辨率比传统方法重构图像的分辨率有了很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成成像 自由视点 高分辨率 光场 计算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元素图像拼接的集成成像计算重构 被引量:7
5
作者 王宇 杨金晓 +1 位作者 刘乐 朴燕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05-111,共7页
针对集成成像技术视角窄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在集成成像计算重构中增大视角的方法。根据集成成像原理,利用相邻元素图像之间的相似性,对相邻元素图像单元进行配准、拼接,扩大每个微透镜对应的元素图像区域,以减少重构时所提取像素超过元... 针对集成成像技术视角窄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在集成成像计算重构中增大视角的方法。根据集成成像原理,利用相邻元素图像之间的相似性,对相邻元素图像单元进行配准、拼接,扩大每个微透镜对应的元素图像区域,以减少重构时所提取像素超过元素图像区域的情况发生,从而扩大了计算重构完整3D图像的视角。相比传统方法,本文方法在观看方向偏离光轴较大,超过传统视角一定范围时,元素图像也可以通过对应的微透镜进行正确合成,但由于计算重构时增加了相邻元素图像的配准、拼接过程,因此计算时间有所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集成成像 计算重构 视角 元素图像拼接
原文传递
可重构计算的硬件结构 被引量:27
6
作者 李仁发 周祖德 +2 位作者 陈幼平 徐成 李方敏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500-506,共7页
首先讨论了可重构计算的基本含义及特点 ,指出它的实质是突破了通用微处理仅时间维可变 ,ASIC空间维可变的限制 ,实现时间、空间两维可编程 其次 ,系统地综述了基于FPGA的可重构计算硬件结构的基本技术 ,重点讨论了逻辑单元的粒度及单... 首先讨论了可重构计算的基本含义及特点 ,指出它的实质是突破了通用微处理仅时间维可变 ,ASIC空间维可变的限制 ,实现时间、空间两维可编程 其次 ,系统地综述了基于FPGA的可重构计算硬件结构的基本技术 ,重点讨论了逻辑单元的粒度及单元间互连的路由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构计算 FPGA 路由 体系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重构计算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被引量:19
7
作者 段然 樊晓桠 +1 位作者 高德远 沈戈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14-17,共4页
可重构计算技术结合了通用处理器和ASIC两者的优点 ,能够提供硬件功能的效率和软件的可编程性。对可重构计算技术的基本概念以及特征分类概要介绍的基础上 ,较为详细地介绍了目前的一些典型研究成果 。
关键词 重构计算 FPGA 粗(细)粒度 SO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重构计算和可重构计算机技术 被引量:9
8
作者 佟冬 胡铭曾 方滨兴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7-10,共4页
现代的国防、科研及社会的很多方面都需要大量的计算,尤其是国防工业对计算的要求更为严格,为国防工业设计的计算机必须速度快、适应性强、可靠性高[l1。然而,现有的计算机不能高速地处理多种应用、达到高效率,究其主要原因是计算机与... 现代的国防、科研及社会的很多方面都需要大量的计算,尤其是国防工业对计算的要求更为严格,为国防工业设计的计算机必须速度快、适应性强、可靠性高[l1。然而,现有的计算机不能高速地处理多种应用、达到高效率,究其主要原因是计算机与应用算法的不匹配[z]。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构计算 算法 重构计算 重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FPGA的可重构计算系统设计 被引量:11
9
作者 吴冬冬 杨晓君 +1 位作者 刘新春 江先阳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1期74-77,共4页
介绍可重构计算的概念和基于SRAM工艺的FPGA器件的特点。设计了一种基于FPGA器件的可重构计算系统,着重讲述了该系统的在线重配置电路的总体结构,FIFO、FPGA配置逻辑模块、控制寄存器和控制逻辑等功能模块及系统的工作流程。最后探讨了... 介绍可重构计算的概念和基于SRAM工艺的FPGA器件的特点。设计了一种基于FPGA器件的可重构计算系统,着重讲述了该系统的在线重配置电路的总体结构,FIFO、FPGA配置逻辑模块、控制寄存器和控制逻辑等功能模块及系统的工作流程。最后探讨了可重构计算相关研究面临的问题和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构计算 FPGA 在线重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重构计算机体系结构 被引量:14
10
作者 王昭顺 王沁 曲英杰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86-388,共3页
介绍可重构的概念、可重构计算系统的基本结构、技术基础和技术关键;提出可重构计算机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关键词 重构 重构计算系统 计算 体系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可重构计算系统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5
11
作者 罗毅辉 李仁发 熊曙初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54-156,共3页
可重构计算系统是一种新的实现计算系统的方法,它补充了原有通用处理器和专用硬件计算系统的不足,既具有在制造后的可编程性,又能提供较高的计算性能和计算密度。在简单介绍可重构计算系统体系结构的基础上,通过一个嵌入式实时控制系统... 可重构计算系统是一种新的实现计算系统的方法,它补充了原有通用处理器和专用硬件计算系统的不足,既具有在制造后的可编程性,又能提供较高的计算性能和计算密度。在简单介绍可重构计算系统体系结构的基础上,通过一个嵌入式实时控制系统实例,给出了可重构计算系统的一种实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构计算系统 可编程门阵列 单芯片上可重构计算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享存储可重构计算机软硬件通信的优化实现 被引量:6
12
作者 荀长庆 杨乾明 +2 位作者 伍楠 文梅 张春元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637-1646,共10页
可重构硬件操作系统BORPH提供的硬件进程概念和以硬件为中心的执行模型可极大地提高可重构计算平台的易用性.BORPH-N为BORPH的扩展系统,主要的扩展是支持在共享存储可重构计算平台上的运行.BORPH-N为硬件进程提供基于共享存储、符合Uni... 可重构硬件操作系统BORPH提供的硬件进程概念和以硬件为中心的执行模型可极大地提高可重构计算平台的易用性.BORPH-N为BORPH的扩展系统,主要的扩展是支持在共享存储可重构计算平台上的运行.BORPH-N为硬件进程提供基于共享存储、符合Unix语义的高性能进程间通信支持:共享存储和信号量.利用这两项服务,硬件进程可与系统中其他所有软件进程和硬件进程进行交互.可重构计算的重要目标是利用可重构逻辑对应用的耗时部分进行加速,所以软硬件交互机制的效率至关重要.通过类似远程调用这种简单方式来提供这两项服务,软硬件交互频繁,开销较大,性能难以满足需求.BORPH-N使用的优化策略基于独立执行的基本思路进行设计.实验结果表明,BORPH-N所需硬件开销较小,为硬件进程提供的共享存储和信号量的效率逼近硬件平台的峰值,可以满足实际应用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构计算 软硬件协同 共享存储 进程间通信 硬件进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重构技术的航天应用与星载计算机设计 被引量:6
13
作者 赵丹 徐国栋 刘源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86-490,共5页
针对微小型航天器星载计算机设计中存在的功能、性能与可靠性之间的矛盾,提出将可重构计算技术应用于航天领域,进行可重构星载计算机的设计.通过对可重构计算技术航天应用现状分析,从体系结构、功能、可靠性等方面进行微小卫星可重构星... 针对微小型航天器星载计算机设计中存在的功能、性能与可靠性之间的矛盾,提出将可重构计算技术应用于航天领域,进行可重构星载计算机的设计.通过对可重构计算技术航天应用现状分析,从体系结构、功能、可靠性等方面进行微小卫星可重构星载计算机的研究与设计,并分析采用硬件编程实现重构配置算法的系统性能.构建基于可重构星载计算机和dSPACE仿真计算机的闭合回路仿真平台,进行上述设计的验证工作.实验表明,可重构星载计算机能够完成正常控制工作,在500 m s的控制周期下,稳态下姿态角速度的精度可达0.05°/s,通过实现对日定向与对地定向2种模式之间的切换,得到切换时间为520±40 m s,能够满足卫星对星载计算机的切换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构计算 星载计算 FPGA 硬件编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觉图像三维重构计算一般性框架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许晓伟 王知衍 +2 位作者 张艳青 梁英宏 曹晓叶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208-212,共5页
三维实体数字图像重构建模是当前计算机视觉研究领域的热点课题,涉及到相机标定、对应点匹配和三维重构计算等关键技术。本文回顾了三维重构建模的研究现状,分析了现有理论和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相关研究,总结... 三维实体数字图像重构建模是当前计算机视觉研究领域的热点课题,涉及到相机标定、对应点匹配和三维重构计算等关键技术。本文回顾了三维重构建模的研究现状,分析了现有理论和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相关研究,总结出了三维重构计算的一般性框架,提出了一些研究观点和方法,并探讨了三维重构技术的难点和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重构 计算机视觉 相机标定 对应点匹配 重构计算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数据驱动的可重构计算统一编程模型 被引量:6
15
作者 周学海 罗赛 +1 位作者 王峰 齐骥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2123-2128,共6页
可重构计算以其优异的性能和高度的灵活性,在国际国内研究领域逐渐引起广泛的关注.然而,在研的可重构计算系统架构多种多样,编程模型多与体系结构相关,使用和移植都非常困难.本文为解决编程通用性问题,从可重构计算的基本特征出发,提出... 可重构计算以其优异的性能和高度的灵活性,在国际国内研究领域逐渐引起广泛的关注.然而,在研的可重构计算系统架构多种多样,编程模型多与体系结构相关,使用和移植都非常困难.本文为解决编程通用性问题,从可重构计算的基本特征出发,提出数据驱动的,支持异构任务并行计算的统一编程模型,并讨论其实现方法.该模型基于生产者.消费者通讯机制,支持多种类型的计算结点和通讯网络,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实验结果显示,使用统一编程模型进行应用设计,在不同的架构上能够使用同样的用户程序,并且获得比纯硬件加速方式更高的加速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构计算 编程模型 生产者-消费者通讯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重构计算及可重构编译技术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漆锋滨 王珊珊 +1 位作者 姜小成 何王全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36-38,42,共4页
可重构计算是未来高性能计算的发展趋势,它兼具了通用计算的灵活性和专用计算的高效性,充分利用系统资源的同时,又能发挥应用程序的效率。可重构编译是推广可重构计算的关键技术,可重构编译系统能够为传统的软件编程人员提供一个体系结... 可重构计算是未来高性能计算的发展趋势,它兼具了通用计算的灵活性和专用计算的高效性,充分利用系统资源的同时,又能发挥应用程序的效率。可重构编译是推广可重构计算的关键技术,可重构编译系统能够为传统的软件编程人员提供一个体系结构透明的开发平台,并让用户真正灵活利用可重构计算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构计算 重构编译 重构编程语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重构计算技术 被引量:6
17
作者 黄海鹰 常青 卢焕章 《电子技术应用》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4-6,共3页
可重构计算技术长沙国防科大四系ATR—3(410073)黄海鹰常青卢焕章1可重构计算技术的发展现状可重构计算(ReconfigurableComputing)技术是指:数字系统制造完成以后,其硬件结构可以根据需要重新... 可重构计算技术长沙国防科大四系ATR—3(410073)黄海鹰常青卢焕章1可重构计算技术的发展现状可重构计算(ReconfigurableComputing)技术是指:数字系统制造完成以后,其硬件结构可以根据需要重新配置的技术,包括全部重构和部分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构计算技术 计算技术 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视差信息的三维图像的计算机重构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宇 陈殿仁 +2 位作者 朴燕 杨絮 陈玉群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968-2971,共4页
为了解决全景成像技术中观察者位于观察区域之外看到的图像会存在失真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视差信息的计算机重构3D视图技术.利用3D场景中的物体点经过不同微透镜在元素图像中记录的视差信息,根据光学路径分析,对重构视图中的失真部分... 为了解决全景成像技术中观察者位于观察区域之外看到的图像会存在失真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视差信息的计算机重构3D视图技术.利用3D场景中的物体点经过不同微透镜在元素图像中记录的视差信息,根据光学路径分析,对重构视图中的失真部分用其它元素图像中存在的同一物体点的匹配像素进行替代,从而得到无失真的3D视图.该技术能够在更宽的观察区域内产生3D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景成像 微透镜阵列 计算重构 观察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条件受限环境的动态可重构异构计算平台 被引量:9
19
作者 杨鹏飞 刘波 +1 位作者 党佳乐 吕文凯 《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1-17,共7页
在体积、功耗等条件和资源受限的场景下,承载异构计算资源的嵌入式计算设备之间如何实现异构资源的接入和自适应协同管理,进一步联合形成具有足够规模“算力”的智能空间“云”计算平台,是实现平台“算力”的跨越提升、实现更多功能、... 在体积、功耗等条件和资源受限的场景下,承载异构计算资源的嵌入式计算设备之间如何实现异构资源的接入和自适应协同管理,进一步联合形成具有足够规模“算力”的智能空间“云”计算平台,是实现平台“算力”的跨越提升、实现更多功能、更优性能和更高智慧应用的关键.本文提出了一种任务驱动的嵌入式可重构异构计算平台,通过集群构建的方式,对多个分布式的、承载各种不同异构计算资源的嵌入式计算板卡统一调度管理;利用容器化技术,构建任务驱动的、可重构的任务执行的虚拟计算环境;开发了基于B/S模式的平台可视化用户界面,实现了用户对平台的随遇接入和全网资源可见.本文提出的嵌入式计算平台能够提供高可用的任务接入、任务下发与任务执行;实现了异构计算资源的自组织协同和统一化管理;基于容器化的任务执行方式细化了资源管理粒度,在不损失计算能力的前提下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和任务并发度.本文提出的嵌入式动态可重构计算平台解决方案是对未来嵌入式“云”计算平台架构研究设计的有益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任务驱动 异构计算 重构计算 嵌入式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DSP应用的可重构计算(英文) 被引量:2
20
作者 段然 樊晓桠 +2 位作者 荆元利 沈戈 梁婕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5-50,共6页
DSP应用的特点是计算密集并适合并行处理,传统的可编程处理器与ASIC在性能和灵活性上各有优劣。因此出现了一种新的计算模式—可重构计算。由于它能将效率和灵活性很好地结合在一起,故正得到广泛的关注和研究。本文在介绍可重构计算的... DSP应用的特点是计算密集并适合并行处理,传统的可编程处理器与ASIC在性能和灵活性上各有优劣。因此出现了一种新的计算模式—可重构计算。由于它能将效率和灵活性很好地结合在一起,故正得到广泛的关注和研究。本文在介绍可重构计算的概念和分类的基础上,着重讨论了一些主流的可重构计算系统,分析了各类系统应用于DSP的特点,对可重构计算在计算模型,编译器,映射技术以及开发环境等方面的现状和趋势进行了探讨,并给出了自己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构计算 DSP ASIC 可编程处理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