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认知行为-社交技能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的作用 被引量:17
1
作者 陈钱芳 沈志华 《中国现代医生》 2019年第5期89-91,95,共4页
目的探析认知行为-社交技能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的作用。方法 2017年1月~2018年1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3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抗精神... 目的探析认知行为-社交技能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的作用。方法 2017年1月~2018年1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3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连续治疗16周。观察组同时联合认知行为-社交技能训练。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各项评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社交功能水平各项指标评分明显提高,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社交功能中的日常生活能力、动作和交往、社会技能评分分别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各项指标评分明显提高,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中的自身生存质量总的主观感觉、自身健康状况总的主观感觉、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环境领域各项评分分别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采取认知行为-社交技能训练有利于提高社会功能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从而促进疾病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患者 认知行为-社交技能训练 生活质量 社交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行为-社交技能训练对精神分裂症病人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的作用 被引量:23
2
作者 陶敏 李娇 +1 位作者 董凤云 梁艳英 《护理研究(下旬版)》 2011年第8期2193-2195,共3页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社交技能训练对改善精神分裂症病人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的疗效。[方法]将符合入组标准的病人7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认知行为-社交技能训练。比较干预前后社会功...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社交技能训练对改善精神分裂症病人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的疗效。[方法]将符合入组标准的病人7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认知行为-社交技能训练。比较干预前后社会功能、生活质量等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前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分数、发病次数和认知行为-社交技能训练对BPRS分数减少值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P<0.01);认知行为-社交技能训练、干预前社会功能分数、干预前BPRS分数和发病次数对社会功能各因子分数增加值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P<0.01);认知行为-社交、技能训练、干预前生活质量分数、干预前BPRS分数和发病次数对生活质量各因子分数增加值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P<0.01)。[结论]精神分裂症病人的社会功能、生活质量和精神症状,其改善程度受到干预前状况和发病次数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认知行为-社交技能训练 社会功能 生活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分阶综合社交技能训练在高功能孤独症患儿社交认知中的应用效果
3
作者 杨和金 郭华云 罗圣达 《中国医学创新》 2025年第3期116-120,共5页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联合分阶综合社交技能训练对高功能孤独症患儿社交认知的影响。方法:将2021年1月—2023年12月于赣州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120例高功能孤独症患儿纳为研究对...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联合分阶综合社交技能训练对高功能孤独症患儿社交认知的影响。方法:将2021年1月—2023年12月于赣州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120例高功能孤独症患儿纳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联合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分阶综合社交技能训练,联合组采用rTMS联合分阶综合社交技能训练,均干预3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hildhood autism rating scale,CARS)、社交反应量表(social responsiveness scale,SRS)、孤独症行为评定量表(autism behavior checklist,ABC)评分。结果:联合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干预后的CARS、ABC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干预后的社交知觉、社交认知、社交沟通、社交动机、孤独症行为方式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TMS联合分阶综合社交技能训练能够改善高功能孤独症患儿的症状及社交认知障碍,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复经颅磁刺激 分阶综合社交技能训练 高功能孤独症 社交认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行为-社交技能训练对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及社会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4
作者 张莹 曹淑华 +1 位作者 柯文英 温燕文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1年第22期96-99,共4页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社交技能训练对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及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12月佛山市顺德区伍仲珮纪念医院收治的86例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予...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社交技能训练对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及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12月佛山市顺德区伍仲珮纪念医院收治的86例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予以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和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则在此基础上予以认知-行为-社交技能训练。运用住院精神病人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SPI)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ADL)评估患者干预前后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变化情况,并采用调查问卷调查两组的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的各项社会功能评分及SSPI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的各项社会功能评分及SSPI总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试验组的各项社会功能评分及SSPI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及ADL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及ADL总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试验组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及ADL总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护理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认知-行为-社交技能训练有助于促进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的改善,能提升护理满意度,临床应用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行为-社交技能训练 老年 精神分裂症 生活质量 社会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化的认知-行为-社交技能训练对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1
5
作者 薛文雅 梁立萍 《中国乡村医药》 2015年第22期74-76,共3页
目的探讨强化的认知-行为-社交技能训练对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该院诊断为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187例,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93例和观察组9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其基础上... 目的探讨强化的认知-行为-社交技能训练对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该院诊断为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187例,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93例和观察组9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实施强化的认知-行为-社交技能训练。分别于护理前及护理2个月后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及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评定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社会功能;采用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评价其干预前后认知功能。结果两组的ADL及SDSS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下降,且观察组下降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的MMSE各项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升高,但观察组升高更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施强化的认知-行为-社交技能训练可有效改善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及社会功能,提高其智能状态,从而改善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行为-社交技能训练 老年 精神分裂症 社会功能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行为-社交技能训练联合药物治疗对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行为症状及社会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7
6
作者 任剑羽 吴亚楠 +1 位作者 刘晶京 陈敏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3年第9期190-193,共4页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社交技能训练联合药物治疗对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行为症状及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北京市隆福医院2020年9月—2022年8月收治的116例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58)采用...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社交技能训练联合药物治疗对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行为症状及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北京市隆福医院2020年9月—2022年8月收治的116例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58)采用奥氮平治疗,观察组(n=58)在此基础上进行认知-行为-社交技能训练,均持续3个月。对比两组患者的精神行为症状、社会功能及自理能力。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中阳性症状、阴性症状、一般精神病理及总分分别为(12.41±4.36)分、(11.28±3.21)分、(23.66±5.04)分、(47.35±6.11)分,均低于对照组的(16.33±4.79)分、(17.14±3.44)分、(32.76±5.16)分、(66.23±8.22)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住院精神病人社会功能评定量表中日常生活能力、动性和交往情况、社会性活动技能评分分别为(9.25±1.66)分、(10.18±1.62)分、(9.32±1.43)分,均高于对照组的(7.11±1.24)分、(9.05±1.25)分、(6.89±1.34)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量表评分为(80.45±8.32)分,高于对照组的(70.24±7.5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认知-行为-社交技能训练联合药物治疗可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行为症状,提高其社会功能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精神分裂症 药物治疗 认知-行为-社交技能训练 精神行为症状 社会功能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基于目标执行理念的生活-社交技能训练疗法对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康复效果影响 被引量:10
7
作者 舒代明 《中外医学研究》 2020年第10期150-153,共4页
目的:探究基于目标执行理念的生活-社交技能训练疗法对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康复效果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于笔者所在医院接受治疗的102例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为受试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予... 目的:探究基于目标执行理念的生活-社交技能训练疗法对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康复效果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于笔者所在医院接受治疗的102例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为受试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实施基于目标执行理念的生活-社交技能训练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及干预3个月后临床症状[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情感表达能力[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日常生活量表(ADL)]、社会功能[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及应对方式[简易应对方式量表(SCSQ)]变化情况。结果:干预3个月后,两组PANSS评分、TAS量表评分、ADL量表评分、SDSS量表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后,两组积极应对评分均高于干预前,消极应对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目标执行理念的生活-社交技能训练疗法可明显改善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提升患者情感表达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且能显著改善其应对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目标执理念的生活-社交技能训练疗法 精神分裂症 康复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交技能训练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5
8
作者 张菁 袁国桢 +2 位作者 周振和 徐晓燕 陆蘅 《精神医学杂志》 2017年第1期42-44,共3页
目的探讨社交技能训练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认知功能的效果。方法将6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期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分别采用常规抗精神病药物联合社交技能训练和常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共16周。于训练前及训练后采用人际... 目的探讨社交技能训练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认知功能的效果。方法将6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期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分别采用常规抗精神病药物联合社交技能训练和常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共16周。于训练前及训练后采用人际感知任务(IPT-15)、社交技能评定目录(SSC)进行评定。结果训练16周末干预组IPT-15总分及亲属关系、竞争关系领域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P<0.05),且均高于对照组(P<0.05)。训练16周末干预组SSC评分较训练前降低(P<0.05),且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社交技能训练能有效地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认知功能和社会交往技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社会认知 社交技能训练 人际感知任务-15 社交技能评定目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信-行”教育对基层官兵军事训练伤认知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魏宁梅 姚海丽 《中国疗养医学》 2016年第4期435-437,共3页
目的探讨"知-信-行"教育对基层官兵军事训练伤认知水平的影响。方法方便抽样选取来疗养的225名基层官兵为研究对象,对研究对象进行为期15 d的"知-信-行"军事训练伤专题教育,并应用自己设计的基层官兵军事训练伤防... 目的探讨"知-信-行"教育对基层官兵军事训练伤认知水平的影响。方法方便抽样选取来疗养的225名基层官兵为研究对象,对研究对象进行为期15 d的"知-信-行"军事训练伤专题教育,并应用自己设计的基层官兵军事训练伤防护认知调查问卷为工具在教育前后进行问卷调查,以观察"知-信-行"教育对基层官兵军事训练伤认知水平的影响。结果1基层官兵在"知-信-行"教育后,军事训练伤防护认知得分显著高于教育前,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2基层官兵"知-信-行"健康教育后,军事训练伤防护认知高分数段的人数由教育前的51人上升至128人,同时中低分数段的人数由之前的135人、39人分别降至81人、16人。结论"知-信-行"教育可有效提升基层官兵军事训练伤认知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 基层官兵 军事训练 认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森田心理疗法联合社交技能训练对慢性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认知功能和社会功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罗碧丹 唐敏 李晗霨 《当代医学》 2023年第26期166-169,共4页
目的探讨森田心理疗法联合社交技能训练在慢性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1年4月于百色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15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森田组、技能组及联合组,各50... 目的探讨森田心理疗法联合社交技能训练在慢性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1年4月于百色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15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森田组、技能组及联合组,各50例。各组均进行常规药物治疗,森田组采用森田疗法治疗,技能组进行社交技能训练,联合组采用森田疗法联合社交技能训练治疗,比较3组干预前后认知功能、社会功能、自尊情况及自我价值感。结果干预后,3组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PSP)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联合组MMSE、PSP评分均高于森田组与技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森田组与技能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3组缺陷感量表(FIS)、德克萨斯社交行为问卷(TSBI)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联合组FIS、TSBI评分均高于森田组与技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森田组与技能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森田心理疗法联合社交技能训练能提高慢性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的认知功能与社会功能、社交能力,增强其自尊水平、自我价值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森田心理疗法 社交技能训练 认知功能 社会功能 自尊情况 自我价值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团体社交技能训练联合运动康复训练应用于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佩 李丹 《基层医学论坛》 2024年第16期132-135,共4页
目的探讨团体社交技能训练(social skills training,SST)联合运动康复训练应用于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九江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 目的探讨团体社交技能训练(social skills training,SST)联合运动康复训练应用于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九江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运动康复训练,研究组采用团体SST联合运动康复训练,比较2组康复效果、认知功能和社会功能。结果干预后,2组阴性症状评定量表(scale for assessment of negative symptoms,SANS)评分、阳性症状评定量表(scale for assessment of positive symptoms,SAPS)评分、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rief psychiatric rating scale,BPR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2组护士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urses observation scale for inpatient evaluation,NOSIE)评分、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水平均高于干预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2组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personal and social performance scale,PSP)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团体SST联合运动康复训练应用于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可提升患者的认知功能和社会功能,具有较好的康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精神分裂症 团体社交技能训练 运动康复训练 认知功能 社会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交技能训练联合计算机认知矫正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症状及社会功能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2
12
作者 韩义娜 韩璐琪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21年第12期1979-1981,共3页
目的探究社交技能训练联合计算机认知矫正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症状及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7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行社交技能训练治疗,观察组行社交技能... 目的探究社交技能训练联合计算机认知矫正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症状及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7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行社交技能训练治疗,观察组行社交技能训练联合计算机认知矫正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对比分析两组治疗前后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变化,并采用住院精神病患者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SPI)对社会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价。结果 治疗后两组PANSS量表各指标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动作及交往和社会性活动技能等SSPI指标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行社交技能训练联合计算机认知矫正治疗,可有效降改善其精神症状和社会功能,值得在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社交技能训练 计算机认知矫正治疗 社会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心理干预联合社交技能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22
13
作者 李玲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9年第17期149-150,共2页
目的探讨认知心理干预联合社交技能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1月我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等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认知... 目的探讨认知心理干预联合社交技能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1月我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等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认知心理干预联合社交技能训练。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总体幸福感量表(GWB)评定两组患者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前,两组SAS,SDS,GWB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1个月,干预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GWB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认知心理干预联合社交技能训练能改善抑郁及焦虑症状,更好地融入家庭及社会,增强幸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认知心理干预 社交技能训练 焦虑 抑郁 幸福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交技能训练路径对老年痴呆病人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黄霞 曾妙容 《全科护理》 2017年第31期3889-3891,共3页
[目的]探讨社交技能训练路径对老年痴呆病人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100例老年痴呆病人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行常规功能训练,观察组应用社交技能训... [目的]探讨社交技能训练路径对老年痴呆病人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100例老年痴呆病人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行常规功能训练,观察组应用社交技能训练对病人实施干预,干预时间为4周。采用韦氏成人智力测验修订版(WAIS-RC)、生活质量量表简表(WHQOQL-BREF)、社交技能评定量表,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前后认知功能、生活质量、社交功能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干预后算术、数字符号、木块图、数字广度(顺)、数字广度(逆)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干预后WHQOQL-BREF高于对照组,社交技能评定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社交技能训练路径能有效提高老年痴呆病人认知功能及社交功能,进而能有效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痴呆 社交技能训练路径 认知功能 生活质量 社会技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堂对分教学模式在医学院校心理治疗技能训练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余常 李芸 +3 位作者 朱晓燕 左小红 周仕轶 张学新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4年第3期73-79,共7页
对分课堂是由复旦大学张学新教授2014年提出的本土化教学改革创新成果,已经在全国各级各类学科推广使用。该教学法多运用于理论课教学,在心理治疗类实训课教学中的应用较为少见。本研究以医学院校心理治疗技能训练课为例,运用当堂对分... 对分课堂是由复旦大学张学新教授2014年提出的本土化教学改革创新成果,已经在全国各级各类学科推广使用。该教学法多运用于理论课教学,在心理治疗类实训课教学中的应用较为少见。本研究以医学院校心理治疗技能训练课为例,运用当堂对分教学模式,针对“认知-行为治疗技术”(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CBT)的实训内容进行教学方法改革,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本研究发现,当堂对分实训模式能提升本科生使用CBT进行心理治疗的专业能力和自我效能感,学生对该实训模式的教学效果满意度较高。本研究结果也进一步验证了当堂对分教学模式应用于实训课教学的可行性和必要性,为实训类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了案例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训课 对分课堂 当堂对分 心理治疗技能训练课程 认知-行为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信-行”教育对基层官兵军事训练伤认知情况的影响评价
16
作者 谢裕文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0年第11期305-305,307,共2页
探讨“知-信-行”教育对基层官兵军事训练伤认知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0月卫生队接收的180名官兵为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官兵分成参照组(n=90)和研究组(n=90)。参照组用常规健康教育,研究组用“知-信-行”教育。比... 探讨“知-信-行”教育对基层官兵军事训练伤认知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0月卫生队接收的180名官兵为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官兵分成参照组(n=90)和研究组(n=90)。参照组用常规健康教育,研究组用“知-信-行”教育。比较两组官兵干预前后的军事训练伤防护知识认知评分,随访1年内两组官兵的军事训练伤发生率。本次关于“知-信-行”教育对基层官兵军事训练伤认知情况的影响评价研究的观察指标为:干预当天和干预2周时,用自制量表调查官兵的军事训练伤防护知识认知程度,量表参照参考文献自制,得分高说明对军事训练伤防护知识认知程度高。随访1年内官兵的军事训练伤发生率。结果:本次关于“知-信-行”教育对基层官兵军事训练伤认知情况的影响评价研究的研究结果为:干预前的军事训练伤防护知识认知评分比较,P>0.05;干预后的军事训练伤防护知识认知评分高于干预前,研究组的军事训练伤防护知识认知评分高于参照组,P<0.05。随访1年研究组的军事训练伤发生率3.33%(3/90)低于参照组15.56(14/90),c2=7.860,P=0.005<0.05。结论:“知-信-行”教育能提高基层官兵对军事训练伤的认知程度,能降低军事训练伤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官兵 军事训练 认知情况 “知--”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行为干预对戒断期酒依赖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黄弋冰 汪咏梅 +6 位作者 徐莲英 庞良俊 翟懿 王恒俊 陶睿 褚慧慧 江琳琳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0年第6期494-499,504,共7页
①目的探讨应对技能训练(CST)、环境线索暴露(CET)等认知-行为干预对戒断期酒依赖患者焦虑、抑郁、渴求症状的改善以及复饮率的影响。②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式选取某精神病院男性酒依赖住院患者174例,随机分为3组:综合干预组67例,除给予... ①目的探讨应对技能训练(CST)、环境线索暴露(CET)等认知-行为干预对戒断期酒依赖患者焦虑、抑郁、渴求症状的改善以及复饮率的影响。②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式选取某精神病院男性酒依赖住院患者174例,随机分为3组:综合干预组67例,除给予常规治疗护理外,同时给予CST和CET干预措施;应对训练组50例,除给予常规治疗护理外,仅进行CST干预;对照组57例,仅给予常规治疗护理,不给予任何特殊干预。干预前后分别用SAS、SDS和AUQ量表进行心理测量,比较患者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和渴求评分,并在患者出院6个月时调查分析其复饮情况。③结果干预前3组的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6周后,2个干预组的干预前后SAS评分差值、SDS评分差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相比较,综合干预组的AUQ评分差值低于应对训练组,差异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3组患者出院后6个月复饮率分别为:综合干预组31.3%、应对训练组44.0%、对照组54.4%,综合干预组与对照组的复饮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应对训练组与对照组复饮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④结论CST、CET等认知-行为干预能改善酒依赖患者焦虑、抑郁和渴求症状,尤其是“CST+CET”的综合性干预模式能更显著改善患者对酒的渴求心理,有效降低复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依赖 认知-行为干预 应对技能训练 环境线索暴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行为-社交技能训练结合奥氮平对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的影响
18
作者 程进博 史晓茹 +2 位作者 王岩 王春雁 李晓娜 《中国老年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4963-4966,共4页
目的分析认知-行为-社交技能训练结合奥氮平对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方法对78例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展开分组对比试验,病例收集年限为2023年1~12月,按照随机投掷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即观察组(39例,采取认知-行为-社交技能训练+奥氮平... 目的分析认知-行为-社交技能训练结合奥氮平对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方法对78例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展开分组对比试验,病例收集年限为2023年1~12月,按照随机投掷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即观察组(39例,采取认知-行为-社交技能训练+奥氮平进行干预)和对照组(39例,采取奥氮平进行干预)。比较两组精神病理症状[精神病症状维度评定量表(CRDPSS)中文版]、社会功能[精神障碍患者社会功能缺损评定量表(SSFD-MD)]、认知功能[重复性成套神经心理状态测验(RBANS)]、日常生活能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量表]。结果干预8 w后,观察组CRDPSS评分、SSFD-MD评分、ADL评分均相比对照组较低,RBANS评分相比对照组较高,差异显著(P<0.05,P<0.01)。结论在认知-行为-社交技能训练与奥氮平的联合干预下,不仅能快速缓解患者的精神病理症状,还能积极改善患者的社会功能与认知功能,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对其日常生活的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行为-社交技能训练 奥氮平 精神分裂症 精神行为症状
原文传递
劳动技能训练对男性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9
19
作者 刁俊荣 尚修娥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CSCD 2006年第8期728-729,共2页
精神分裂症患者常有始动性缺乏和社交技能缺陷,导致其出院后就业率下降甚至精神残疾。精神康复发展的历史证明,各种心理社会干预措施有利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和康复目前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研究,较为一致的观点认为... 精神分裂症患者常有始动性缺乏和社交技能缺陷,导致其出院后就业率下降甚至精神残疾。精神康复发展的历史证明,各种心理社会干预措施有利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和康复目前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研究,较为一致的观点认为,认知功能损害是精神分裂症的原发性核心症状之一,患者的长期预后和社会功能障碍均主要取决于认知损害的程度;社会支持和社会技能训练对认知损害的改善有良好的促进作用,而临床效果如何报告较少。为此,笔者对维持治疗的慢性分裂症患者进行劳动技能训练干预,5年后对其认知功能状况再次评定,以观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患者 认知功能损害 社会技能训练 慢性分裂症 劳动 男性 社交技能缺陷 社会功能障碍 康复发展 心理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交技能训练对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6
20
作者 周燕荣 邹丽莉 吴丽娟 《齐鲁护理杂志》 2023年第18期132-135,共4页
目的:探讨社交技能训练对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5月1日~2018年6月30日住院临床好转的8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社交技能训... 目的:探讨社交技能训练对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5月1日~2018年6月30日住院临床好转的8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社交技能训练。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心理弹性水平[采用中文版心理弹性量表(CD-RISC)]、社会认知功能[采用人际感知任务-15量表(IPT-15)]、日常生活能力[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及社会功能缺陷[采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CD-RISC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IPT-15中的亲属关系、亲密关系以及竞争关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ADL、SD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社交技能训练可以较好地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弹性水平,提高社会认知功能及生活能力,并减少功能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社交技能训练 心理弹性 认知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