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轻度认知障碍的治疗现状和展望 被引量:5
1
作者 叶妮 彭海 《中国临床康复》 CAS CSCD 2004年第16期3111-3113,共3页
由于轻度认知障碍(mildcognitiveimpairment,MCI)具有向阿尔茨海默病转化的趋势,所以早期干预和治疗MCI已成为当前国内外研究的重点之一。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抗谷氨酸能药物、益智药、抗氧化剂、非类固醇类抗炎药以及激素替代疗法是... 由于轻度认知障碍(mildcognitiveimpairment,MCI)具有向阿尔茨海默病转化的趋势,所以早期干预和治疗MCI已成为当前国内外研究的重点之一。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抗谷氨酸能药物、益智药、抗氧化剂、非类固醇类抗炎药以及激素替代疗法是目前常用的治疗药物。随着MCI病理学和病理生理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减少β类淀粉蛋白(Aβ)的生成和集聚、阻断tau蛋白异常磷酸化、提高神经细胞的可塑性、免疫及基因治疗将成为今后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认知障碍/药物疗法 综述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尼麦角林对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认知功能及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贾小寒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6年第7期899-901,共3页
目的:探讨尼麦角林对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认知功能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125例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分为试验组62例和对照组63例。试验组在接受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尼麦角林(10mg/次,3次/d),对照组在接受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服用与尼... 目的:探讨尼麦角林对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认知功能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125例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分为试验组62例和对照组63例。试验组在接受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尼麦角林(10mg/次,3次/d),对照组在接受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服用与尼麦角林外观气味一致的安慰剂(10mg/次,3次/d),比较尼麦角林和安慰剂对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的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量表(Mo-CA)评分以及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的作用。结果:治疗30d后,两组MMSE和Mo-CA评分均有好转,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MMSE和Mo-CA评分高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Lp-PLA2表达水平出现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Lp-PLA2表达水平有下降的趋势,与治疗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试验组Lp-PLA2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尼麦角林可能通过降低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的表达水平改善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麦角林/治疗应用 认知障碍/药物疗法 磷脂酶A2/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拉西坦辅助胆碱酯酶抑制剂对脑梗死后轻中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智力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0
3
作者 齐琳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6年第6期742-743,748,共3页
目的:探讨奥拉西坦辅助胆碱酯酶抑制剂对脑梗死后轻中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智力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脑梗死后轻中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奥拉西坦组(30例),分别采用胆碱酯酶抑制剂单用和在此基础上加用奥... 目的:探讨奥拉西坦辅助胆碱酯酶抑制剂对脑梗死后轻中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智力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脑梗死后轻中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奥拉西坦组(30例),分别采用胆碱酯酶抑制剂单用和在此基础上加用奥拉西坦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MoCA评分、MMSE评分、ADL评分,潜伏期事件相关电位P_(300)PL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结果:奥拉西坦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奥拉西坦组患者治疗后MoCA评分、MMSE评分及AD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前(P<0.05);奥拉西坦组患者治疗后潜伏期事件相关电位P_(300)PL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前(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拉西坦辅助胆碱酯酶抑制剂用于脑梗死后轻中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治疗可有效提高认知及智力水平,改善生活质量,调节潜伏期事件相关电位P_(300)PL,且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 认知障碍/药物疗法 胆碱酯酶抑制剂/治疗应用 γ-氨基丁酸/治疗应用 @奥拉西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洛汀新对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认知及血清NOS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洪克 秦锦标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09年第12期1604-1605,共2页
目的:探讨洛汀新对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认知及血清一氧化氮合酶(NOS)水平的影响。方法:应用MMSE评定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认知功能,同时检测NOS水平,观察洛汀新对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认知及血清NOS水平的影响。结果:洛汀... 目的:探讨洛汀新对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认知及血清一氧化氮合酶(NOS)水平的影响。方法:应用MMSE评定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认知功能,同时检测NOS水平,观察洛汀新对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认知及血清NOS水平的影响。结果:洛汀新观察组治疗后MMSE分值、NOS水平均提高,并且两者呈正相关。结论:洛汀新能通过提高NOS水平,改善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并发症 认知障碍/药物疗法 一氧化氮合酶/血液 @洛汀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苯酞治疗非痴呆性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3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18
5
作者 冀新红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1期117-119,共3页
目的:探讨丁苯酞治疗非痴呆性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ND)的疗效。方法:按就诊时间将60例符合标准的VCND患者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仅接受常规内科治疗,研究组在其基础上加用丁苯酞,分别在治疗前后接受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测评... 目的:探讨丁苯酞治疗非痴呆性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ND)的疗效。方法:按就诊时间将60例符合标准的VCND患者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仅接受常规内科治疗,研究组在其基础上加用丁苯酞,分别在治疗前后接受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测评。结果:研究组治疗后定向力、视空间及执行能力、语言、注意力、抽象、延迟记忆评分及总分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对照组定向力、延迟记忆评分及总分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研究组MoCA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8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3.33%(P<0.05)。结论:丁苯酞可有效提高VCND患者的认知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障碍/药物疗法 @非痴呆性血管性 @丁苯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唑仑和扎莱普隆对晨起认知功能影响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罗琼 寻广磊 +1 位作者 陈晋东 胡茂荣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09年第1期5-7,12,共4页
【目的】探讨睡前服用三唑仑和扎莱普隆对晨起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单盲交叉设计,10位健康志愿者先在未服药状态下进行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连续作业测验(CPT)、连线测验(TMT)、数字符号测验(DST)、复合反... 【目的】探讨睡前服用三唑仑和扎莱普隆对晨起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单盲交叉设计,10位健康志愿者先在未服药状态下进行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连续作业测验(CPT)、连线测验(TMT)、数字符号测验(DST)、复合反应时间测验(CRT),然后分别在睡前服用三唑仑0.25mg或扎莱普隆10mg(清洗期1周),睡眠8h晨起后再进行上述指标测定。【结果】各项测量指标在基础对照组、三唑仑组、扎莱普隆组之间的两两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睡前服用0.25mg三唑仑或10mg扎莱普隆,对睡眠8h后的认知功能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障碍/药物疗法 三唑仑/治疗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尼麦角林治疗血管性认知障碍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7
7
作者 朱祖福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10年第28期6867-6867,共1页
目的观察"血管性"损害患者认知功能,尼麦角林治疗血管性认知障碍(VCI)的疗效。方法选取血管性损害患者300例及无血管性损害100例,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定并比较;对VCI中60例采用尼麦角林治疗并比较。结果 "... 目的观察"血管性"损害患者认知功能,尼麦角林治疗血管性认知障碍(VCI)的疗效。方法选取血管性损害患者300例及无血管性损害100例,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定并比较;对VCI中60例采用尼麦角林治疗并比较。结果 "血管性"损害患者MMSE明显降低,且以记忆障碍为主。采用尼麦角林治疗后其MMSE明显改善。结论血管性损害患者认知功能明显降低,采用尼麦角林治疗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麦角林/治疗应用 脑血管障碍/并发症/药物疗法 认知障碍/病因学/药物疗法
原文传递
米氮平联合度洛西汀对抑郁症认知障碍的改善及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的影响 被引量:17
8
作者 金国林 邓丽云 宋清海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8年第11期1740-1742,共3页
目的探讨米氮平联合度洛西汀对抑郁症认知障碍的改善作用及对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的影响。方法收集124例抑郁症伴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2例和观察组62例。对照组予度洛西汀,30 mg/次,2次... 目的探讨米氮平联合度洛西汀对抑郁症认知障碍的改善作用及对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的影响。方法收集124例抑郁症伴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2例和观察组62例。对照组予度洛西汀,30 mg/次,2次/d,连续服用6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米氮平,15 mg/次,1次/d,连续服用6周。两组治疗6周后行相关指标和疗效分析。比较两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抑郁自评量表(SDS)、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比较两组患者的长时记忆、短时记忆、瞬时记忆、记忆商数[韦氏记忆量表(WMS)评分]。检测两组血清中TNF-α和IL-1β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HAMD评分和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1)。治疗后3周和6周,观察组MoC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期(P <0. 01)。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短时记忆、长时记忆、瞬时记忆、记忆商数评分升高更明显(P <0. 01)。治疗后,观察组血清中TNF-α和IL-1β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结论米氮平联合度洛西汀可明显改善抑郁症患者的认知障碍,其降低患者体内TNF-α和IL-1β水平可能是其疗效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并发症/药物疗法 认知障碍/并发症/药物疗法 米安色林/类似物和衍生物/投药和剂量 噻吩类/投药和剂量 肿瘤坏死因子α/血液 白细胞介素1β/血液
原文传递
MoCA量表对轻度认知功能损害的评定及药物干预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孙英健 曲芳 王媛媛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9年第16期3816-3817,共2页
目的:探讨MoCA量表对轻度认知功能损害的敏感性及早期干预的效果。方法:将98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早期干预组给予尼莫地平口服,对照组不予药物干预。分别于6个月、1 a后进行MoCA量表评分。结果:6个月评分无明显统计学差异(... 目的:探讨MoCA量表对轻度认知功能损害的敏感性及早期干预的效果。方法:将98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早期干预组给予尼莫地平口服,对照组不予药物干预。分别于6个月、1 a后进行MoCA量表评分。结果:6个月评分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1 a后,早期干预组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MoCA量表对轻度认知功能损害有较高敏感性,早期干预可延缓认知功能障碍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障碍/诊断/药物疗法 人类
原文传递
盐酸多奈哌齐治疗脑梗死所致认知功能障碍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0
作者 顾炜炜 吴冬梅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10年第9期2086-2087,共2页
目的:观察添加盐酸多奈哌齐治疗脑梗死所致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40例脑梗死所致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评估盐酸多奈哌齐治疗前及添加盐酸多奈哌齐治疗后(MMSE)简表评分。结果:多数患者添加盐酸多奈哌齐治疗12周后(MMSE)评分... 目的:观察添加盐酸多奈哌齐治疗脑梗死所致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40例脑梗死所致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评估盐酸多奈哌齐治疗前及添加盐酸多奈哌齐治疗后(MMSE)简表评分。结果:多数患者添加盐酸多奈哌齐治疗12周后(MMSE)评分呈递增趋势,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不良反应较轻。结论:盐酸多奈哌齐治疗脑梗死所致认知功能障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辅助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并发症 认知障碍/病因学/药物疗法 胆碱酯酶抑制剂/治疗应用 人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