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认知-行为治疗对抑郁障碍疗效的循证研究 被引量:21
1
作者 王娜 李占江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4期416-418,共3页
本文从循证医学角度综述了CBT、抗抑郁药或二者联合治疗抑郁障碍的研究现状。多数研究支持认知-行为治疗对抑郁障碍的疗效,但可能有部分研究存在设计方面的不足,CBT的适用对象和疗效的持续时间尚无定论,国内对CBT疗效的大样本研究基本... 本文从循证医学角度综述了CBT、抗抑郁药或二者联合治疗抑郁障碍的研究现状。多数研究支持认知-行为治疗对抑郁障碍的疗效,但可能有部分研究存在设计方面的不足,CBT的适用对象和疗效的持续时间尚无定论,国内对CBT疗效的大样本研究基本空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障碍 认知-行为治疗 抗抑郁药 疗效 循证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舒颗粒联合认知-行为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疗效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帅军 徐胜艳 林仁敬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9期85-87,共3页
目的:观察肠舒颗粒联合认知-行为治疗肝郁脾虚证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肠舒颗粒联合认知-行为治疗,对照组采用匹维溴铵片口服治疗,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肠舒颗粒联合认知-行为治疗肝郁脾虚证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肠舒颗粒联合认知-行为治疗,对照组采用匹维溴铵片口服治疗,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主要症状积分,治疗后明显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舒颗粒联合CBT治疗肝郁脾虚证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 腹泻型 肝郁脾虚 肠舒颗粒 认知-行为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失眠症的认知-行为治疗进展 被引量:13
3
作者 樊珍 杨红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2007年第2期108-111,共4页
本文对失眠症认知-行为治疗的进展做一综述。
关键词 失眠症 认知-行为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行为治疗干预对急性白血病患者抑郁情绪的影响 被引量:10
4
作者 赫洋 张英诚 徐莲英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9年第28期2170-2174,共5页
目的探讨由护士作为主导地位的认知-行为治疗(CBT)对急性白血病患者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对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血液科住院的急性白血病患者进行抑郁症状快速(QIDS-SR16)自评量表评估,评分>11分的患者,由上海市精神卫生... 目的探讨由护士作为主导地位的认知-行为治疗(CBT)对急性白血病患者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对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血液科住院的急性白血病患者进行抑郁症状快速(QIDS-SR16)自评量表评估,评分>11分的患者,由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科医师进行访谈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评估及临床定式检查(SCID-I)诊断筛查。纳入满足入组标准的具有明显抑郁症状的患者(不考虑是否符合第5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抑郁障碍的诊断)。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C组)、治疗师主导团体CBT组(T组)、以护士为主体,治疗师进行督导的团体CBT组(N组),C组给予常规方法干预,T组和N组进行每周1次、共8周的标准化团体CBT。在干预前、干预4周末、干预8周末进行访谈、评估HAMD-17评分。结果最终入选90例患者,每组30例。干预4周末时,T组患者HAMD-17评分(22.60 ± 2.71)分,低于干预前的(25.77 ± 2.93)分,且低于N组患者的(24.57 ± 2.82)分、C组患者的(25.90 ± 3.8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395、7.473,P<0.01或0.05)。干预8周末时,T组患者HAMD-17评分(21.00 ± 2.18)分,N组患者HAMD-17评分(19.30 ± 2.45)分,低于干预前的(25.77 ± 2.93)、(25.90 ± 3.26)分,且均低于C组患者的(24.80 ± 3.5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192、7.323,P<0.05或0.01)。结论CBT可改善急性白血病患者焦虑、抑郁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 认知-行为治疗 急性白血病 抑郁
原文传递
认知-行为治疗在乳腺癌术后患者心理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9
5
作者 张桂敏 杨善智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6年第22期3111-3113,共3页
目的 探讨“认知-行为治疗”(Cognitive-behavioral Therapy)对乳腺癌术后患者心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将2013年1月至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110例行乳腺癌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每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心理护理、健康教育... 目的 探讨“认知-行为治疗”(Cognitive-behavioral Therapy)对乳腺癌术后患者心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将2013年1月至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110例行乳腺癌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每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出院指导,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认知-行为治疗”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应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scale,HAMD)在手术后5d对两组患者进行抑郁与焦虑的评估.应用生命质量测定量表(FACT-B)在术后3个月对两组患者进行生命质量的追踪评价.结果 研究组患者在治疗后焦虑与抑郁的发生程度显著改变,明显轻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生命质量测定量表总分及各领域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护理人员联合应用“认知-行为治疗”对乳腺癌术后患者进行心理干预,能够改变患者的生存理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助于患者以健康的心态回归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行为治疗 乳腺癌术后 心理护理
原文传递
团体认知-行为心理治疗对强迫症患者病耻感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8
6
作者 马玮亮 白艳乐 +3 位作者 仇剑崟 吴艳茹 徐筠 张广威 《精神医学杂志》 2018年第6期423-427,共5页
目的探讨团体认知-行为心理治疗对强迫症患者病耻感的影响。方法,选取强迫症患者6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33例)和对照组(29例)。对照组给予药物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团体认知-行为心理治疗。采用精神疾病内在病耻感调查表(ISMI)、耶鲁... 目的探讨团体认知-行为心理治疗对强迫症患者病耻感的影响。方法,选取强迫症患者6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33例)和对照组(29例)。对照组给予药物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团体认知-行为心理治疗。采用精神疾病内在病耻感调查表(ISMI)、耶鲁-布朗强迫症量表(Y-BOCS)和生活质量调查量表(SF-36)对比两组患者病耻感、服药依从性、强迫症状及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后第12周末研究组ISMI各因子评分及Y-BOC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服药总依从性及SF-36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强迫症患者采用团体认知-行为心理治疗,可降低患者病耻感,增强服药依从性,有助于缓解强迫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体认知-行为心理治疗 强迫症 病耻感 服药依从性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行为治疗理论的新进展 被引量:5
7
作者 傅宏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0年第6期76-81,共6页
目前 ,对于认知—行为治疗的认识、术语使用以及实际操作上都还很混乱。本文在对这一理论派别进行简要回顾的基础上 ,借助对各种与环境相关的障碍和一般化障碍的讨论 ,以及对调整意识信念和潜意识记忆内容的讨论 ,简要地阐述了认知—行... 目前 ,对于认知—行为治疗的认识、术语使用以及实际操作上都还很混乱。本文在对这一理论派别进行简要回顾的基础上 ,借助对各种与环境相关的障碍和一般化障碍的讨论 ,以及对调整意识信念和潜意识记忆内容的讨论 ,简要地阐述了认知—行为治疗理论的新进展。本文认为 ,指向意识可触及信念的治疗是与有关情绪和动机的认知理论相关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行为治疗 图式 潜意识 情境 心理治疗 认知 情绪 恐怖症 指向意识信念 表达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行为疗法对偏头痛患者状态焦虑的影响 被引量:10
8
作者 王立法 冀风云 +2 位作者 房树志 陈宇东 王津存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CSCD 2007年第10期898-900,共3页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治疗对偏头痛患者状态焦虑的影响。方法53例符合国际头痛协会关于偏头痛的诊断标准的偏头痛患者分为对照组27例、观察组26例,50例同龄健康青年作为健康组。对照组:吲哚美辛25-50 mg,3次/d,心得安30-80 mg,3次/d,丙戊...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治疗对偏头痛患者状态焦虑的影响。方法53例符合国际头痛协会关于偏头痛的诊断标准的偏头痛患者分为对照组27例、观察组26例,50例同龄健康青年作为健康组。对照组:吲哚美辛25-50 mg,3次/d,心得安30-80 mg,3次/d,丙戊酸镁0.2,3次/d;观察组:药物治疗同对照组并予以认知-行为治疗,2组均治疗6个月。所有患者于治疗前、治疗6个月、治疗结束6个月分别行偏头痛诊断疗效评分、应对方式问卷(CSQ)、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进行评分。结果2组患者、健康组S-AI总分、自责因子分分别是(45.06±7.38)分vs(36.56±6.29)分、(0.79±0.25)分vs(0.38±0.26)分,而解决问题、求助因子分显著低于健康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治疗6个月,观察组S-AI总分显著下降(P〈0.01);治疗结束6个月,对照组与观察组头痛持续时间、S-AI、自责因子分分别是(9.48±3.06)分vs(5.24±3.66)分,(43.58±7.38)分vs(37.27±8.04)分,(0.72±0.32)分vs(0.50±0.23)分,P〈0.01。结论偏头痛患者心理健康状况较差、焦虑程度高,常常使用不成熟的应对方式;认知-行为治疗对改善患者思维方式、降低焦虑程度、提高患者应对技巧、减少偏头痛发作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头痛 认知-行为治疗 状态焦虑 特质焦虑 应对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行为疗法对20例慢性疼痛病人的临床干预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苏俊鹏 张殿君 +1 位作者 赫英娟 程亭秀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16-18,共3页
目的:采用认知—行为技术帮助慢性疼痛病人,减轻痛苦提高生活质量。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20例慢性疼痛病人进行测试,使用认知—行为技术进行心理干预,治疗结束后采用SCL-90进行再次评估。结果:对慢性疼痛病人进行认知—行为... 目的:采用认知—行为技术帮助慢性疼痛病人,减轻痛苦提高生活质量。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20例慢性疼痛病人进行测试,使用认知—行为技术进行心理干预,治疗结束后采用SCL-90进行再次评估。结果:对慢性疼痛病人进行认知—行为心理干预,可减轻他们的痛苦,患者感觉良好,在SCL-90躯体化、人际敏感、焦虑及抑郁等项指标上治疗前后有差异,且差异显著(p<0.01-0.05)。结论:对慢性疼痛病人可采用认知—行为技术进行心理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疼痛 认知-行为治疗 SCL-9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堂对分教学模式在医学院校心理治疗技能训练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余常 李芸 +3 位作者 朱晓燕 左小红 周仕轶 张学新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4年第3期73-79,共7页
对分课堂是由复旦大学张学新教授2014年提出的本土化教学改革创新成果,已经在全国各级各类学科推广使用。该教学法多运用于理论课教学,在心理治疗类实训课教学中的应用较为少见。本研究以医学院校心理治疗技能训练课为例,运用当堂对分... 对分课堂是由复旦大学张学新教授2014年提出的本土化教学改革创新成果,已经在全国各级各类学科推广使用。该教学法多运用于理论课教学,在心理治疗类实训课教学中的应用较为少见。本研究以医学院校心理治疗技能训练课为例,运用当堂对分教学模式,针对“认知-行为治疗技术”(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CBT)的实训内容进行教学方法改革,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本研究发现,当堂对分实训模式能提升本科生使用CBT进行心理治疗的专业能力和自我效能感,学生对该实训模式的教学效果满意度较高。本研究结果也进一步验证了当堂对分教学模式应用于实训课教学的可行性和必要性,为实训类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了案例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训课 对分课堂 当堂对分 心理治疗技能训练课程 认知-行为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治疗进展 被引量:8
11
作者 曹振汤 鞠奕 赵性泉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1年第4期6-11,I0001,共7页
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是临床常见的慢性功能性头晕,核心临床症状为持续性的头晕、不稳或非旋转性眩晕,并且在直立姿势、主动/被动运动、视觉刺激下加重,潜在的病理生理机制涉及前庭、姿势、认知和情感等多个因素,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包... 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是临床常见的慢性功能性头晕,核心临床症状为持续性的头晕、不稳或非旋转性眩晕,并且在直立姿势、主动/被动运动、视觉刺激下加重,潜在的病理生理机制涉及前庭、姿势、认知和情感等多个因素,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包括患者教育、前庭康复治疗、认知-行为治疗、药物治疗、电刺激及联合治疗。本文将对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的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晕 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 认知-行为治疗 前庭康复 电刺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行为及心理支持治疗对老年抑郁症患者的效果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志中 付继勇 +1 位作者 吴强 刘智慧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2024年第4期1140-1142,1150,共4页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及心理支持治疗对老年抑郁症患者的效果。方法本研究对象为2021年8月~2023年1月入组92例老年抑郁症患者,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认知-行为及心理...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及心理支持治疗对老年抑郁症患者的效果。方法本研究对象为2021年8月~2023年1月入组92例老年抑郁症患者,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认知-行为及心理支持治疗,均治疗8周。治疗前后采用汉密尔顿焦虑,抑郁量表[(HAMA),(HAMD)]评估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治疗前后采用健康状况问卷(SF-36)评估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治疗后HAMA评分以及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治疗后两项评分均较对照组更低(P<0.05);两组治疗后SF-36量表各项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治疗后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社会功能,活力,总体健康评分均较对照组更高(P<0.05),两组治疗后生理职能,躯体疼痛,生理功能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认知-行为及心理支持治疗对老年抑郁症患者具有显著的辅助治疗效果,能够降低负性情绪,提高情感,社会功能等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行为治疗 心理支持治疗 老年抑郁症 焦虑 抑郁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非药物治疗进展 被引量:18
13
作者 郎芳 王唯平 +1 位作者 张增国 厉德凤 《广东医学》 CAS 2018年第S2期278-280,284,共4页
精神分裂症的阴性症状是造成患者功能损害的重要因素,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仅能部分改善症状。一些非药物干预措施如经颅磁刺激、改良电抽搐治疗、经颅直流电刺激、认知-行为治疗等被用于治疗阴性症状并已取得一定疗效。本文对精神分裂症阴... 精神分裂症的阴性症状是造成患者功能损害的重要因素,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仅能部分改善症状。一些非药物干预措施如经颅磁刺激、改良电抽搐治疗、经颅直流电刺激、认知-行为治疗等被用于治疗阴性症状并已取得一定疗效。本文对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常用的非药物治疗进行了归纳总结,虽然具体疗效尚无一致性结论,仍是临床上可供选择的治疗手段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阴性症状 经颅磁刺激 认知-行为治疗 经颅直流电刺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父母参与儿童情绪与行为障碍矫正的案例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曾凡林 张福娟 陈国鹏 《现代康复》 CAS CSCD 2001年第12S期15-17,共3页
以1例儿童癔症矫正的案例,讨论了父母在儿童情绪与行为障碍的病因和矫正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根据认知-行为治疗的理论与方法,提供了帮助父母应对压力及掌握家庭技能,以及掌握促进儿童技能的方法。
关键词 父母参与 情绪障碍 行为障碍 矫正 认知-行为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前庭康复训练在治疗慢性主观性头晕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4
15
作者 李文辉 王丽 《中国现代医生》 2015年第30期7-10,共4页
目的观察早期前庭康复训练在慢性主观性头晕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我科自2013年12月~2014年6月收治的48例慢性主观性头晕患者进行对照分组,治疗组给予早期前庭康复训练及认知-行为治疗、抗焦虑药物治疗;对照组给予认知-行为治疗、抗... 目的观察早期前庭康复训练在慢性主观性头晕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我科自2013年12月~2014年6月收治的48例慢性主观性头晕患者进行对照分组,治疗组给予早期前庭康复训练及认知-行为治疗、抗焦虑药物治疗;对照组给予认知-行为治疗、抗焦虑药物治疗。量化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经治疗2、4、8周后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基础DHI、HAMA、HAMD量表数据评价均通过方差齐性检验(P〉0.05)。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眩晕残障及情绪障碍等均明显好转(P〈0.05)。以各量表总分的减分率作为疗效主要统计指标,两组间比较数据显示前庭康复治疗能使患者的头晕症状及焦虑等情绪在早期得到缓解,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庭康复训练在慢性主观性头晕治疗中具有重要补充作用,越早进行康复训练则疗效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主观性头晕 焦虑 前庭康复训练 认知-行为治疗 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心理治疗 被引量:14
16
作者 蒋奖 许燕 《心理学探新》 CSSCI 2004年第4期52-55,共4页
该文从认知-行为治疗、个别治疗和团体治疗等方面,介绍了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心理治疗的研究进展情况,旨在促进国内有关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心理治疗的研究。
关键词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心理治疗 认知-行为治疗 个别治疗 团体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咨询与治疗在人文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17
作者 仇敏 卞娜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0年第4期55-58,共4页
在精神分析取向、认知-行为取向、存在-人本主义取向三大心理咨询与治疗流派中,各流派对教育活动既有系统性、结构性的影响和作用,又有所侧重。文章结合教学实践,依据三大流派对人文课程产生影响的侧重点,分别从教师专业修养、师生关系... 在精神分析取向、认知-行为取向、存在-人本主义取向三大心理咨询与治疗流派中,各流派对教育活动既有系统性、结构性的影响和作用,又有所侧重。文章结合教学实践,依据三大流派对人文课程产生影响的侧重点,分别从教师专业修养、师生关系、认知模式三个层面,探究人文价值教育的教学活动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析治疗 认知-行为治疗 存在-人本主义治疗 教师专业修养 师生关系 认知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生偏常行为矫正方案探讨
18
作者 吕全国 杜祎 刘卫华 《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24-27,共4页
探讨学生偏常行为的矫正方法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偏常行为是习得的,以认知-行为主义理论为基础建立代币管制方案,是运用认知-行为主义治疗技术矫正偏常行为的一种途径。
关键词 偏常行为 认知-行为主义治疗 代币管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迫性神经症认知-应对治疗新方法 被引量:5
19
作者 胡宪章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4期1848-1851,共4页
强迫性神经症(强迫症)是以强迫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症。一般来说,强迫症起病年龄较早,可终生患病并导致患者及其家人生活质量下降,影响其社会功能,并增加医疗负担。目前,强迫症的治疗主要有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这2种治疗方法一般... 强迫性神经症(强迫症)是以强迫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症。一般来说,强迫症起病年龄较早,可终生患病并导致患者及其家人生活质量下降,影响其社会功能,并增加医疗负担。目前,强迫症的治疗主要有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这2种治疗方法一般在治疗4~6周起效,有效率为50%~70%。因此总体疗效并不理想,有必要探索新的治疗强迫症的方法。现介绍一种针对强迫症的心理治疗方法——认知-应对治疗,其中包括对强迫症状的重新认识、认知-应对治疗的基本观点和治疗步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迫性神经症 认知-行为治疗 认知-应对治疗
原文传递
Psychological evaluation and follow-up in liver transplantation
20
作者 Josephine G Morana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09年第6期694-696,共3页
An increasingly number of transplant centers have integrated a psychological assessment within their protocol for evaluation of patients being considered for transplantation.This paper highlights the psychological cri... An increasingly number of transplant centers have integrated a psychological assessment within their protocol for evaluation of patients being considered for transplantation.This paper highlights the psychological criteria for inclusion or exclusion for listing,briefly discusses the psychological dynamics of patients,and addresses possible psychotherapy and pharmacological therapy,before and after transpla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ver transplantation PSYCHOLOGY CONTRAINDICATIONS 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