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7篇文章
< 1 2 4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度呼吸训练器联合主动循环呼吸技术护理在下颈段颈髓损伤四肢瘫患者中的应用
1
作者 王丽元 方曙静 +3 位作者 韩佳俊 吴艳 朱媛媛 宋寒梅 《成都医学院学报》 2025年第2期336-339,343,共5页
目的 探讨深度呼吸训练器联合主动循环呼吸技术护理对下颈段颈髓损伤四肢瘫患者肺功能及神经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 选取2023年6月至2024年6月江苏省人民医院下颈段颈髓损伤四肢瘫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 目的 探讨深度呼吸训练器联合主动循环呼吸技术护理对下颈段颈髓损伤四肢瘫患者肺功能及神经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 选取2023年6月至2024年6月江苏省人民医院下颈段颈髓损伤四肢瘫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1例。对照组行常规康复训练和常规肺康复训练,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深度呼吸训练器联合主动循环呼吸技术护理,干预疗程为2个月。比较两组干预前和干预2个月后的负性情绪、疲劳度、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肺功能、神经功能及干预期间的并发症。结果 与干预前比较,两组干预2个月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疲劳自评量表(FSAS)、Borg评分降低,试验组更低(P<0.05);Barthel指数(BI)、国际神经修复学会脊髓损伤功能评价量表(SCI-FRS)、上、下肢运动评分及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最大呼气压(MEP)、最大呼气中断流速(MMEF)升高,试验组更高(P<0.05);针刺觉及轻触觉评分升高(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干预期间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 深度呼吸训练器联合主动循环呼吸技术护理可有效改善下颈段颈髓损伤四肢瘫患者负性情绪、疲劳度、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肺功能及神经功能,并可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肢瘫 颈髓损伤 深度呼吸训练器 主动循环呼吸技术 肺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OWER-breathe呼吸训练器联合呼吸功能锻炼在非小细胞肺癌合并COP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2
作者 覃海敏 韦毅 +4 位作者 朱新喜 唐国妹 屈晓杰 周媛 梁慧 《当代医药论丛》 2025年第7期156-158,共3页
目的:研究POWER-breathe呼吸训练器联合呼吸功能锻炼在非小细胞肺癌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7月在柳州市人民医院被诊断为非小细胞肺癌合并COPD的60例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 目的:研究POWER-breathe呼吸训练器联合呼吸功能锻炼在非小细胞肺癌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7月在柳州市人民医院被诊断为非小细胞肺癌合并COPD的60例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呼吸功能锻炼,观察组在常规呼吸功能锻炼的基础上采用德国POWER-breathe呼吸训练器进行呼吸肌耐力训练,比较两组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CAT)评分及BODE指数评分。结果:干预后,两组CAT评分、BODE指数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且观察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OWER-breathe呼吸训练器联合呼吸功能锻炼在非小细胞肺癌合并COP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增强患者的呼吸肌肌力和耐力,提高通气能力,缓解呼吸困难、咳嗽等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POWER-breathe呼吸训练器 呼吸功能锻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吸训练器对老年食管癌切除患者术后肺功能及肺部并发症影响分析
3
作者 陈露 王露 秦小云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0期0081-0084,共4页
分析呼吸训练器对老年食管癌切除患者术后肺功能及肺部并发症影响。方法 将实验样本选择时间设定为2022年10月至2023年12月,将时间段内的全部100例老年食管癌切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建立观察组、对照组共2个实验组,并以随机数字表作为分... 分析呼吸训练器对老年食管癌切除患者术后肺功能及肺部并发症影响。方法 将实验样本选择时间设定为2022年10月至2023年12月,将时间段内的全部100例老年食管癌切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建立观察组、对照组共2个实验组,并以随机数字表作为分组方法将患者随机分配至不同实验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术后康复护理,观察组在其基础上结合吸训练器,对比两组康复效果。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肺功能相似(p>0.05),护理后观察组FEV1高于对照组,FVC高于对照组,PEF低于对照组,FEV1/FVC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 PAO2、PACO2相似(p>0.05),护理后观察组PAO2高于对照组,PACO2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各时段UP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肺部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呼吸训练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患者提高其呼吸功能,降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训练器 老年 食管癌切除术 肺功能 肺部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部分负重训练联合CPM训练器治疗对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患者康复的影响
4
作者 冯云峰 《中国伤残医学》 2024年第19期73-76,共4页
目的:探究部分负重训练联合持续被动运动(CPM)训练器治疗对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4月-2024年3月临朐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2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1例。对照组... 目的:探究部分负重训练联合持续被动运动(CPM)训练器治疗对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4月-2024年3月临朐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2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部分负重训练联合CPM训练器治疗。两组均持续训练3个月。比较两组膝关节活动度、疼痛程度、膝关节功能及日常活动能力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膝关节屈曲、内旋、伸直、外旋活动度均大于治疗前,且研究组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较对照组低,两组Lysholm膝关节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45%,相较于对照组的12.9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患者采用部分负重训练联合CPM训练器治疗,可提升其膝关节活动度,缓解疼痛程度,改善膝关节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具有一定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骨折 术后 部分负重训练 持续被动运动训练器 膝关节活动度 疼痛程度
原文传递
呼吸训练器用于心胸外科患者围手术期呼吸功能锻炼的效果观察
5
作者 吴建强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2期0093-0096,共4页
观察呼吸训练器用于心胸外科患者围手术期呼吸功能锻炼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于2021年07月-2023年09月纳入的72例心胸外科手术患者展开研究,分别对观察组和参照组实行呼吸训练器训练和常规呼吸训练,对比应用效果。结果 和参照组进行对比... 观察呼吸训练器用于心胸外科患者围手术期呼吸功能锻炼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于2021年07月-2023年09月纳入的72例心胸外科手术患者展开研究,分别对观察组和参照组实行呼吸训练器训练和常规呼吸训练,对比应用效果。结果 和参照组进行对比,观察组肺功能改善更为明显;观察组拔管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较参照组明显降低;参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5.00%,观察组为5.00%(P<0.05)。结论 围术期呼吸功能锻炼中,为心胸外科患者提供呼吸训练器展开训练,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减少并发症,加速病情恢复,使其尽快出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训练器 心胸外科 呼吸功能锻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吸训练器在心脏体外循环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应用研究
6
作者 李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7期0116-0119,共4页
研究呼吸训练器在心脏体外循环手术患者围术期的应用是否可以减少肺部疾病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选用2023年7月至2024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大兴医院心脏中心外科进行心脏手术的患者126例。将这批患者分为两组,一组有63人。进行腹式呼吸训... 研究呼吸训练器在心脏体外循环手术患者围术期的应用是否可以减少肺部疾病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选用2023年7月至2024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大兴医院心脏中心外科进行心脏手术的患者126例。将这批患者分为两组,一组有63人。进行腹式呼吸训练法为对照组,另一组也有63人,使用呼吸训练器进行呼吸功能训练为观察组。两组患者均在手术前七天开始进行呼吸训练,对照组使用呼吸训练器进行呼吸功能的训练,观察组予行常见的比较广泛的腹式呼吸进行训练。对比两组患者肺功能的呼吸功能的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的肺功能经锻炼后均有所提升,且观察组要比对照组效果好(P<0.05);观察组发生并发症的情况也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心脏病行体外循环手术患者围术期进行呼吸功能的训练,可以有效提高患者肺功能的水平,使用呼吸训练器进行呼吸功能锻炼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的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训练器 心脏体外循环手术 腹式呼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吹可吸型呼吸训练器应用于社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
7
作者 于明霞 王淑贤 +1 位作者 甘静雯 林蕊艳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10期172-174,共3页
目的 探讨可吹可吸型呼吸训练器在社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 COPD)稳定期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90例慢阻肺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44例)与对照组(46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呼吸训练,试验组使用可吹可吸型呼吸训练器... 目的 探讨可吹可吸型呼吸训练器在社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 COPD)稳定期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90例慢阻肺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44例)与对照组(46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呼吸训练,试验组使用可吹可吸型呼吸训练器进行呼吸训练。比较两组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6 min步行距离(6MWD)、急性加重次数和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后,两组FEV1%pred、FEV1/FVC均较干预前增加,且试验组FEV1%pred(66.98±10.12)%、FEV1/FVC(59.22±9.47)%高于对照组的(58.10±5.01)%、(51.09±8.2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6MWD均较干预前增加,且试验组6MWD(340.98±38.19)m长于对照组的(322.14±38.91)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试验组急性加重次数为2人次,对照组急性加重次数为2人次,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不良事件发生。结论 可吹可吸型呼吸训练器应用于社区慢阻肺稳定期患者的肺康复治疗中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 可吹可吸型呼吸训练器 肺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增强患者肺功能设计的一种球式呼吸训练器
8
作者 罗高颉 杨璐 +3 位作者 王泽娜 史欣鑫 胡小荷 王金社 《科技与创新》 2024年第1期78-80,83,共4页
为呼吸衰弱患者设计了居家自测球式呼吸训练器,该装置主要通过患者自我深长呼吸使空心筒顶部的球体上移,进而增强患者呼吸肌的扩张幅度,长期训练有利于改善肺功能。在患者呼气的同时,空心筒里面的静触点和动触点接触,使得LED灯发亮,起... 为呼吸衰弱患者设计了居家自测球式呼吸训练器,该装置主要通过患者自我深长呼吸使空心筒顶部的球体上移,进而增强患者呼吸肌的扩张幅度,长期训练有利于改善肺功能。在患者呼气的同时,空心筒里面的静触点和动触点接触,使得LED灯发亮,起到监测指示作用,并且球体底部的连杆上连接有合金制成的配重块,能够根据患者需求选择配重块的安装数量,训练强度可调节。该球式呼吸训练器避免了以往其他辅助训练装置过于简单、存在二次感染的问题,可供不同状态的病患者肺部训练时使用,且安全性好、趣味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训练器 康复 肺功能 COP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吸训练器及综合康复训练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康复中的应用
9
作者 韩涵 谭月 杨殿花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4年第6期90-92,共3页
目的探析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患者于肺康复期间联合应用呼吸训练器及综合功能训练取得的效果。方法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选取88例老年慢阻肺患者为研究对象,均为泰州市人民医院收治,而为避免组间偏倚,从不同病房选取... 目的探析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患者于肺康复期间联合应用呼吸训练器及综合功能训练取得的效果。方法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选取88例老年慢阻肺患者为研究对象,均为泰州市人民医院收治,而为避免组间偏倚,从不同病房选取患者,并按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在肺康复期间应用呼吸训练器训练,观察组在辅助应用呼吸训练器的同时接受综合康复训练。对比2组的护理效果,评估指标包含肺功能、生活质量和运动耐力。结果出院时、训练3个月后,组间的肺功能对比显示,观察组均更优(P均<0.05)。训练3个月后,2组的生活质量测定量表评分均较入院时提高(P均<0.05),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训练1个月、2个月和3个月后,2组的6分钟步行试验距离均较入院时延长(P均<0.05),且观察组均长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结论老年慢阻肺患者在肺康复期间辅助应用呼吸训练器及综合康复训练能够明显改善其肺功能、运动耐力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老年 呼吸训练器 综合康复训练 肺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吸训练器辅助康复训练在慢阻肺稳定期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娜 赵水平 +1 位作者 张艳莎 李婷婷 《中国康复》 2024年第11期682-685,共4页
目的:探讨呼吸训练器辅助康复训练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全球倡议组织(GOLD)3级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COPD稳定期GOLD 3级患者9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和研究组49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训练,研究组进行呼吸训... 目的:探讨呼吸训练器辅助康复训练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全球倡议组织(GOLD)3级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COPD稳定期GOLD 3级患者9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和研究组49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训练,研究组进行呼吸训练器辅助常规康复训练。采用肺功能测试仪,6分钟步行距离(6MWD),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改良英国医学研究会呼吸困难指数(mMRC)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量表(CAT)分别于干预前和干预3个月后评估2组的疗效,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肺功能指标,包括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与FVC的比值(FEV1/FVC);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运动耐力、生活质量、呼吸困难情况及干预3个月内COPD急性加重次数。结果:干预3个月后,2组的FEV1%高于干预前(P<0.01,0.05),研究组的FEV1%、FVC、FEV1/FVC水平和6MWD均大于干预前和对照组(P<0.01,0.05),对照组的FVC、FEV1/FVC水平和6MWD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SGRQ、mMRC、CAT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1),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3个月后研究组急性加重次数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呼吸训练器辅助康复训练对改善COPD稳定期GOLD 3级患者的肺功能、运动耐力及生活质量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训练器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组织3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流量呼吸湿化治疗仪联合呼吸训练器协同护理在肺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
11
作者 柯艳盈 周玲玲 《医疗装备》 2024年第1期156-160,共5页
目的探讨高流量呼吸湿化治疗仪联合呼吸训练器协同护理在肺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5月医院收治的90例肺癌根治术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应用简易呼吸训练疗法的协同护理... 目的探讨高流量呼吸湿化治疗仪联合呼吸训练器协同护理在肺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5月医院收治的90例肺癌根治术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应用简易呼吸训练疗法的协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高流量呼吸湿化治疗仪联合呼吸训练器干预。干预7d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肺功能指标氧分压(PaO_(2))、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氧合指数(PaO_(2)/FiO_(2))的变化、护理舒适度、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8.89%,高于对照组4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PaO_(2)、PaO_(2)/FiO_(2)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PaCO_(2)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Kolcaba舒适度评分为(80.52±6.99)分,高于对照组(52.25±4.6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呼吸困难缓解时间、临床气促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及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流量呼吸湿化治疗仪联合呼吸训练器协同护理能提高肺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改善肺功能,缩短住院时间,使其舒适度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根治术 高流量 呼吸湿化治疗仪 呼吸训练器 协同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吸训练器对胸腹腔镜食道癌根治术后患者肺功能及排痰效果的影响
12
作者 谢燕敏 朱雅君 +1 位作者 谢赛州 孔敏 《医疗装备》 2024年第4期4-6,共3页
目的探讨呼吸训练器对行胸腹腔镜食道癌根治术治疗后患者肺功能及排痰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医院收治的88例经胸腹腔镜食道癌根治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4例。对照组予... 目的探讨呼吸训练器对行胸腹腔镜食道癌根治术治疗后患者肺功能及排痰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医院收治的88例经胸腹腔镜食道癌根治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4例。对照组予常规呼吸锻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呼吸训练器锻炼,均干预7d。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用力肺活量(FVC)]、干预后日均排痰量及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后,两组FEV_(1)和FVC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日均排痰量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呼吸训练器用于胸腹腔镜食道癌根治术后较单纯常规呼吸锻炼更有优势,不仅可改善患者肺功能,且可加快痰液排出,降低肺部并发症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道癌根治术 胸腹腔镜 呼吸训练器 肺功能 排痰效果 肺部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针静灸法联合自制上肢训练器对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生活质量及S100β、NO、CGRP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吴蔚然 赵洪 +2 位作者 尹东琼 许颖 冯雪 《四川中医》 2024年第3期180-184,共5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动针静灸法联合自制上肢训练器对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生活质量及S100β、NO、CGRP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1月在我院康复医学科就诊的脑卒中上肢功能障碍患者6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动针静灸法联合自制上肢训练器对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生活质量及S100β、NO、CGRP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1月在我院康复医学科就诊的脑卒中上肢功能障碍患者6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自制上肢训练器进行功能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动针静灸法。即施术者先实施“静灸”,即在进行隔药饼灸的同时,患者进行运动想象疗法;其后采用运动针法,即患者在接受针刺的同时,进行自制上肢训练器训练。2组连续治疗4周。治疗前后,评估Fugl-Meyer上肢评定量表(Fugl-Meyer assessment-upper extremities,FMA-UE)、改良的Ashworth量表(Modify Ashworth Scale,MAS)、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troke Specific Quality of Life Scale,SS-QOL),实验室指标[S100β蛋白(S100β)、一氧化氮(NO)、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结果:在量表评估,治疗前2组在FMA-UE、MAS、SS-QOL评分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2组3项指标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在FMA-UE和SS-QO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在M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实验室检查,治疗前2组S100β、NO、CGRP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4周后,2组S100β、NO、CGRP水平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在S100β低于对照组,在NO、CGRP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针静灸法联合自制上肢训练器可以改善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降低肌张力,改善实验室指标,值得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针静灸法 自制上肢训练器 脑卒中 上肢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患者群”管理联合呼吸训练器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4
作者 于明霞 甘静雯 +1 位作者 王淑贤 林蕊艳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1期141-143,共3页
目的:探讨“患者群”管理联合呼吸训练器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7月北京市通州区梨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 目的:探讨“患者群”管理联合呼吸训练器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7月北京市通州区梨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进行常规门诊管理,试验组建立“患者群”并联合使用呼吸训练器进行肺康复治疗。比较两组肺功能、干预依从性。结果:干预前,两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预计值%(FEV_(1)%预计值)、FEV_(1)/用力肺活量(FV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FEV_(1)%预测值、FEV_(1)/FVC均高于干预前,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Morisky用药依从性量表(MMAS-8)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MMAS-8评分高于干预前,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群”管理联合呼吸训练器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以改善患者肺功能,提高患者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 “患者群”管理 呼吸训练器 肺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咳喘散穴位敷贴联合阻力呼吸训练器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肺功能及呼吸肌肌力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玮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4年第3期543-545,共3页
目的:观察咳喘散穴位敷贴联合阻力呼吸训练器训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AECOPD)肺功能及呼吸肌肌力的影响。方法:8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干预,试验组采取咳喘散穴位敷贴联合阻力呼吸训练器干预,治疗3个... 目的:观察咳喘散穴位敷贴联合阻力呼吸训练器训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AECOPD)肺功能及呼吸肌肌力的影响。方法:8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干预,试验组采取咳喘散穴位敷贴联合阻力呼吸训练器干预,治疗3个月。结果:试验组LVEF、FEV1/FVC、PEF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PaO2、OI、MIP、MEP高于对照组而PaCO_(2)、P0.1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mMRC低于对照组而6-MWT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无差异(P>0.05)。结论:咳喘散穴位敷贴联合阻力呼吸训练器训练能够有效改善肺功能,提高血气水平,增强呼吸肌肌力,降低气道阻力,缓解呼吸困难症状,提升运动耐力,且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急性发作期 咳喘散穴位敷贴 阻力呼吸训练器训练 肺功能 呼吸肌肌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力量训练器的电磁配重负载关键技术分析
16
作者 叶圣华 张涵 +1 位作者 马绍辉 刘福国 《汽车与新动力》 2024年第S01期42-45,共4页
针对传统力量训练器材配重负载存在的诸多问题,研究一种适用于家庭和办公室,的智能力量训练器,提出基于轮毂式外转子永磁无刷直流电机的配重负载系统,并解决其关键技术问题。该系统具有高顺滑体感、力度无极调节、高功率密度、低噪声等... 针对传统力量训练器材配重负载存在的诸多问题,研究一种适用于家庭和办公室,的智能力量训练器,提出基于轮毂式外转子永磁无刷直流电机的配重负载系统,并解决其关键技术问题。该系统具有高顺滑体感、力度无极调节、高功率密度、低噪声等特点,且体积小、方便拆卸,具有较高的产业化可能性和市场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力量训练器 无刷直流电机 电磁配重负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眼视觉训练和视感知觉训练及悬浮式视力训练器在斜视术后康复的疗效比较
17
作者 王萍 肇莉莉 +3 位作者 喻磊 张莹 孙连义 马丽芬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24年第12期1987-1991,共5页
目的:分析对比双眼视觉训练与视感知觉训练、悬浮式视力训练器在斜视术后康复的疗效。方法:纳入2022-07/2023-09临床收治接受手术治疗斜视患儿96例为研究对象,数字抽签分组为A组、B组、C组各32例,术后分别采用双眼视觉训练、视感知觉训... 目的:分析对比双眼视觉训练与视感知觉训练、悬浮式视力训练器在斜视术后康复的疗效。方法:纳入2022-07/2023-09临床收治接受手术治疗斜视患儿96例为研究对象,数字抽签分组为A组、B组、C组各32例,术后分别采用双眼视觉训练、视感知觉训练、悬浮式视力训练器,比较组间疗效。结果:三组患儿通过3种不同训练方法,观察训练前和训练3 mo同时视功能、融合视功能、立体视功能、知觉眼位(水平、垂直)、CIXTQ的变化,研究结果发现训练3 mo后,三组间同时视功能恢复有差异,其中B组恢复最好(均P<0.05);A组与B组融合视功能比较无差异(P>0.05),但A组、B组与C组融合功能比较有差异(均P<0.05);三组间立体视恢复率比较无差异(P>0.05),知觉眼位水平偏移及垂直偏移改善B组优于A组与C组(均P<0.05)。结论:视感知觉训练在斜视患儿同时视功能、融合功能、立体视功能、知觉眼位及生活质量维度康复训练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眼视觉训练 视感知觉训练 悬浮式视力训练器 斜视 术后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Bobath技术联合上肢智能等速训练器对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偏瘫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18
作者 闫俊棚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6期2962-2965,共4页
目的探讨新Bobath技术联合上肢智能等速训练器对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偏瘫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纳入于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至河南省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就诊的96例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偏瘫患者进行研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 目的探讨新Bobath技术联合上肢智能等速训练器对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偏瘫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纳入于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至河南省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就诊的96例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偏瘫患者进行研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接受新Bobath技术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上肢智能等速训练器干预,两组均连续干预4周。对比干预前、干预4周后上肢功能[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估表(FMA)、改良Ashworth痉挛评价量表(MAS)]、神经功能[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日常生活能力[改良巴氏指数评定表(MBI)]。结果干预4周后,两组FMA评分上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4周后,两组MAS评分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4周后,两组NIHSS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4周后,两组MBI评分均上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Bobath技术联合上肢智能等速训练器可显著改善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偏瘫患者上肢功能和神经功能,降低上肢偏瘫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上肢痉挛性偏瘫 BOBATH技术 上肢智能等速训练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功能训练器应用于颈椎病术后患者对其上肢握力、运动功能的影响
19
作者 沈皓珍 刘月明 +1 位作者 徐思源 彭梦萍 《中国伤残医学》 2024年第5期103-107,共5页
目的:探讨手功能训练器应用于颈椎病术后患者对其上肢握力、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90例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均采用手术治疗,随机分为对照组、研究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研究组采用手... 目的:探讨手功能训练器应用于颈椎病术后患者对其上肢握力、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90例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均采用手术治疗,随机分为对照组、研究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研究组采用手功能训练器康复训练,总疗程12周.比较2组不同训练时间点上肢握力、肌力水平,上肢麻木、运动功能及表面肌电特征.结果:训练4、8、12周后,2组上肢握力均大于训练前,且研究组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4、8、12周后,2组上肢腕部、肘部、肩部肌力均高于训练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12周后,2组上肢麻木程度均较训练前减轻,且研究组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4、8、12周后,2组上肢运动功能评分均高于训练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4、8、12周后,2组肱二头肌与肱三头肌RMS值及协同收缩比均较训练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颈椎病术后患者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进行手功能训练器训练,可有效改善其上肢握力、肌力及麻木水平,从而改善上肢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功能训练器 颈椎病术后 握力 肌力 麻木 运动功能
原文传递
三球式呼吸训练器联合量化运动在肺鳞癌放疗患者中的应用
20
作者 占黄泠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24年第5期63-66,共4页
目的分析三球式呼吸训练器联合量化运动在肺鳞状细胞癌(简称“肺鳞癌”)放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2年1月在九江市第三人民医院治疗的80例肺鳞癌放疗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与研究组(4... 目的分析三球式呼吸训练器联合量化运动在肺鳞状细胞癌(简称“肺鳞癌”)放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2年1月在九江市第三人民医院治疗的80例肺鳞癌放疗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与研究组(40例)。放疗期间,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三球式呼吸训练器联合量化运动干预,两组患者均干预4周。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4周后的肺功能指标、呼吸困难程度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4周后,两组患者的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每分钟最大通气量均小于干预前(P<0.05),但研究组大于对照组(P<0.05)。干预4周后,两组患者的呼吸困难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但研究组的呼吸困难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4周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研究组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肺部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放疗期间对肺鳞癌放疗患者采用三球式呼吸训练器联合量化运动干预,可减轻放疗对患者肺功能和呼吸功能的影响,提高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鳞状细胞癌 放疗 三球式呼吸训练器 量化运动 肺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